CN216496333U - 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96333U CN216496333U CN202122531592.8U CN202122531592U CN216496333U CN 216496333 U CN216496333 U CN 216496333U CN 202122531592 U CN202122531592 U CN 202122531592U CN 216496333 U CN216496333 U CN 2164963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movable support
- groove
- support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06010001052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Diseas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01000000028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Diseas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098 adjuvant therap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40 adjuvant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9000002671 adjuv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4072 Lun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13 oxyge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35664 Pneumo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764 nutr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6709 nutriti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9351 Acute lung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14 Extremiti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7700 Vomit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96 body we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8327 secr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61 Brachial Plex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7554 Cardiac fail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1985 Decubitus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36 Intestin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2639 Nerve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210 Pressure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37 Trache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9470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51539 Vertebrata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s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406 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17 intracranial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410 intraocular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14 obstru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45 respiratory syste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4 seda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32 seda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19 tissu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架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包括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有坐立槽和固定槽,所述移动支架中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升降机构转动,使得连接杆在定位板下端卡槽内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上升,当支撑板升至所需角度后关闭电机,当上升角度较高时,可使用支撑杆加固支撑板的位置,从而使得支撑板可调节至所需角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架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
背景技术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病因复杂,病情发展迅速,ARDS治疗措施虽然繁多,但迄今为止证实有明确临床疗效的仅有小潮气量、限制补液和俯卧位,俯卧位通气降低重度ARDS患者28天病死率,还对轻、中度ARDS患者有益。
然而调查显示,仅有百分之十六点三的重度ARDS患者接受了俯卧位通气,其可能原因是实施俯卧位操作的复杂性,以及可能带来的诸多问题,如分泌物处理,呕吐,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耐受性,气管插管脱落或梗阻,建立静脉通路困难,臂丛神经损伤,眼内压升高,压疮等,有研究者尝试在俯卧位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床倾斜角度使得头高脚底,让患者保持头高俯卧位,可以进一步改善氧合,并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事实上,已有研究提示头高仰卧位可以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头高俯卧位操作虽然简单,但床抬起角度有限,往往只能达到二十度,而研究提示仰卧时头抬高十五度到三十度并不足以防止呼吸机相关肺炎,要达到四十五度才有明显效果,有研究者尝试在俯卧位的基础上, 通过控制床倾斜角度使得头高脚底,让患者保持头高俯卧位,可以进一步改善氧合,并提高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事实上,已有研究提示头高俯卧位可以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肺 炎,头高俯卧位操作虽然简单,但床抬起角度有限,往往只能达到二十度,而研究提示俯卧 时头抬高十五度到三十度并不足以防止呼吸机相关肺炎,要达到四十五度才有明显效果,亿万年来陆地脊椎动物是按照四肢着地的俯位进化的,肺的进化也是这样,俯位时肺组织受到脊椎的保护并避免心脏的压迫,但是俯卧位时胸、腹部受到较大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具有可达到所需俯位角度和固定患者位置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包括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有坐立槽和固定槽,所述移动支架中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端开设有支撑槽,所述移动支架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卷式弹簧,所述固定带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支撑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体,该固定体的中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中部啮合有固定丝杠,所述移动支架左右两端的上方分别放置有床板和床垫,所述移动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架,通过固定带和卡扣的关系,可通过拉动卡扣而将固定带从固定箱的内部拉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支架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带有刹车的滚轮,所述移动支架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架且连接至固定架的底部,所述移动支架中部的下方开设有槽且固定连接有电机,通过移动支架底部的带有刹车的滚轮,使得架床移动方便且利于移动后的位置固定,通过移动支架和固定架之间支架,使得移动支架为固定架之间提供稳定的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由底端的转动滚轴、中部的丝杠和上端的固定轴组成,所述升降机构的底端转动滚轴活动连接于移动支架中部的下端,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活动卡接在移动支架中部的上端,通过升降机构的组成和连接杆的位置,使得升降机构底端的转动滚轴转动时会带动中部的丝杠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杆向上升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上部活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卡接至定位板中部的卡槽内,所述支撑杆可与支撑槽卡接,所述支撑槽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撑杆可绕移动支架转动,通过定位板中部的卡槽限制连接杆的活动范围,通过支撑杆的位置可固定上升后支撑板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箱的右端开设有槽,所述固定丝杠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防滑条,所述床板和扶手架均以支撑板的横向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通过固定箱右端的槽使得固定带可与卡扣连接,且使得卡扣无法进入固定箱的内部,通过固定丝杠下端的防滑条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升降机构转动,使得连接杆在定位板下端卡槽内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上升,当支撑板升至所需角度后关闭电机,当上升角度较高时,可使用支撑杆加固支撑板的位置,从而使得支撑板可调节至所需角度,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使用时患者趴在支撑板方,手脚自然下垂,模拟四肢着地的状态,床垫和固定架承担身体大部分重量,下肢呈屈曲位,也能分担部分身体重量,在支撑板角度抬升时,身体的重量会逐渐向臀部和腿部转移,减少胸部和腹部承受的压力,改善呼吸系统顺应性,方便护理,减少口腔分泌物外流、呕吐,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双手自然下垂,或可根据临床需要摆放任何位置,方便建立静脉通路,防止眼内压、颅内压升高,防止返流误吸,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患者更加舒适,并进而减少肌松药、镇静药用量,伴有心功能不全的ARDS患者可能受益于该体位。
2、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取卡扣抽出固定带,之后将固定带从病人身体上方绕过后再将卡扣插入卡接槽的内部,之后转动固定丝杠,使得固定丝杠插入卡扣的中部,固定卡扣在卡接槽内部的位置,从而固定病人的位置,降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滑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支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C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支架;2、固定架;3、固定槽;4、坐立槽;5、电机;6、升降机构;7、连接杆;8、定位板;9、支撑板;10、支撑杆;11、支撑槽;12、固定箱;13、固定带;14、卷式弹簧;15、卡扣;16、固定体;17、卡接槽;18、固定丝杠;19、床垫;20、床板;21、扶手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包括移动支架1,移动支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固定架2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有坐立槽4和固定槽3,移动支架1中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上端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定位板8,定位板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左端开设有支撑槽11,移动支架1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0。
其中,支撑板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箱12,固定箱12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带13,固定箱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卷式弹簧14,固定带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扣15,支撑板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体16,该固定体16的中部开设有卡接槽17,卡接槽17的中部啮合有固定丝杠18,移动支架1左右两端的上方分别放置有床板20和床垫19,移动支架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架21,通过固定带13和卡扣15的关系,可通过拉动卡扣15而将固定带13从固定箱12的内部拉出。
其中,移动支架1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带有刹车的滚轮,移动支架1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架且连接至固定架2的底部,移动支架1中部的下方开设有槽且固定连接有电机5,通过移动支架1底部的带有刹车的滚轮,使得架床移动方便且利于移动后的位置固定,通过移动支架1和固定架2之间支架,使得移动支架1为固定架2之间提供稳定的支撑。
其中,升降机构6由底端的转动滚轴、中部的丝杠和上端的固定轴组成,升降机构6的底端转动滚轴活动连接于移动支架1中部的下端,连接杆7的下端活动卡接在移动支架1中部的上端,通过升降机构6的组成和连接杆7的位置,使得升降机构6底端的转动滚轴转动时会带动中部的丝杠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杆7向上升起。
其中,连接杆7的上部活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卡接至定位板8中部的卡槽内,支撑杆10可与支撑槽11卡接,支撑槽1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滚轮,支撑杆10可绕移动支架1转动,通过定位板8中部的卡槽限制连接杆7的活动范围,通过支撑杆10的位置可固定上升后支撑板9的位置。
其中,固定箱12的右端开设有槽,固定丝杠1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防滑条,床板20和扶手架21均以支撑板9的横向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通过固定箱12右端的槽使得固定带13可与卡扣15连接,且使得卡扣15无法进入固定箱12的内部,通过固定丝杠18下端的防滑条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使用时,推动架床至需要位置后使用移动支架1底部滑轮的刹车固定架床的位置,在使用时移动支架1底部的滑轮方便架床移动,而固定槽3在减轻架床重量时保证了架床的稳固,在移动至需要位置后根据使用需要,可让病人躺至床垫19的上方,双腿放于床板20的上端,之后将扶手架21升起,防止病人摔落,当需要病人使用头高俯位时,将床板20取下,之后启动电机5,使得电机5带动升降机构6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杆7在定位板8下端卡槽内移动,最后使得支撑板9上升,当支撑板9升至所需角度后关闭电机5,当上升角度较高时,可将支撑杆10绕移动支架1转动后放置于支撑槽11的内部,用以加固支撑板9的位置,在支撑杆10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滚轮,当支撑杆10不使用可放于地面,使得支撑杆10可随着架床移动;
当支撑板9升至需要角度后让病人坐在床垫19的左端,双脚通过坐立槽4放置于地面,上身趴在支撑板9的上方,双手自然下垂,之后拉取卡扣15,从而抽出固定带13,这之后将固定带13从病人身体上方绕过后将卡扣15插入卡接槽17的内部,再转动固定丝杠18,使得固定丝杠18插入卡扣15的中部,固定卡扣15在卡接槽17内部的位置,从而固定病人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包括移动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有坐立槽(4)和固定槽(3),所述移动支架(1)中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上端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定位板(8),所述定位板(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左端开设有支撑槽(11),所述移动支架(1)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箱(12),所述固定箱(12)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带(13),所述固定箱(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卷式弹簧(14),所述固定带(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扣(15),所述支撑板(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体(16),是固定体(16)的中部开设有卡接槽(17),所述卡接槽(17)的中部啮合有固定丝杠(18),所述移动支架(1)左右两端的上方分别放置有床板(20)和床垫(19),所述移动支架(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架(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1)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带有刹车的滚轮,所述移动支架(1)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架且连接至固定架(2)的底部,所述移动支架(1)中部的下方开设有槽且固定连接有电机(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由底端的转动滚轴、中部的丝杠和上端的固定轴组成,所述升降机构(6)的底端转动滚轴活动连接于移动支架(1)中部的下端,所述连接杆(7)的下端活动卡接在移动支架(1)中部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的上部活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卡接至定位板(8)中部的卡槽内,所述支撑杆(10)可与支撑槽(11)卡接,所述支撑槽(1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撑杆(10)可绕移动支架(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2)的右端开设有槽,所述固定丝杠(1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防滑条,所述床板(20)和扶手架(21)均以支撑板(9)的横向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31592.8U CN216496333U (zh) | 2021-10-20 | 2021-10-20 | 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31592.8U CN216496333U (zh) | 2021-10-20 | 2021-10-20 | 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96333U true CN216496333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522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31592.8U Active CN216496333U (zh) | 2021-10-20 | 2021-10-20 | 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96333U (zh) |
-
2021
- 2021-10-20 CN CN202122531592.8U patent/CN21649633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86175U (zh) | 一种医用护理床 | |
CN112043522B (zh) | 一种可减少病人移动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的护理用病床 | |
CN105012107B (zh) | 一种小儿手术床 | |
CN210728063U (zh) | 移动式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专用车 | |
CN111938938A (zh) | 多功能自动俯卧位通气翻身床 | |
CN216496333U (zh) | 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 | |
CN108836655B (zh) | 一种具有护理作用的骨科病人用安全轮椅 | |
CN110638582A (zh) |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 |
CN207084927U (zh) | 一种电动多功能病床 | |
CN206334031U (zh) | 一种内科康复用轮椅 | |
CN215535819U (zh) | 一种气管插管患者俯卧位通气翻身床 | |
CN109512587A (zh) | 一种重症病人移动架 | |
CN213375021U (zh) | 小儿脑瘫患者平衡康复训练器 | |
CN211797545U (zh) | 一种多功能治疗床 | |
CN211835086U (zh) | 一种医用多功能医疗床 | |
CN209916476U (zh) | 一种监测呼吸高危患儿的俯卧装置 | |
CN111743700A (zh) | 一种多功能护理椅 | |
CN207980132U (zh) | 移动式婴幼儿雾化车 | |
CN211863161U (zh) | 一种心血管疾病专用护理床 | |
CN110812038A (zh) | 多功能矩阵床及控制系统 | |
CN213130403U (zh) | 一种麻醉科用舒适护理床 | |
CN213406625U (zh) | 一种icu科室用于辅助下床侧面开启病椅 | |
CN215459506U (zh) | 一种内科护理用翻身护理装置 | |
CN215740396U (zh) | 一种急诊科心肺复苏抢救护理装置 | |
CN211281494U (zh) | 吊带式经济舱座椅腿部支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