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8392U - 移动式灯具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8392U
CN212408392U CN202021212726.9U CN202021212726U CN212408392U CN 212408392 U CN212408392 U CN 212408392U CN 202021212726 U CN202021212726 U CN 202021212726U CN 212408392 U CN212408392 U CN 212408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guide rail
driving
source structur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127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秀
王佳俊
葛文静
徐霞青
卞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127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8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8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8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灯具,包括:光源结构,所述光源结构活动覆盖于位于目标部件所在的目标区域;且所述目标部件穿过所述光源结构可视化呈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光源结构的一侧;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光源结构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以调整所述光源结构在所述目标区域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目标区域的相对位置。上述移动式灯具操作简便,响应速度快,运行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移动式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灯具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灯具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然而,在一些应用场景下的特定区域内,既需要灯具实现对该区域的照明,又需要能够快速穿过灯具获取该特定区域的位置,还需要能够快速取出该特定区域内的目标部件。例如,在放置消防用具的建筑消防救援窗外侧的照明需求,由于现有技术的户外照明灯具都是采用固定式安装,也即灯具一旦安装无法移动灯具,这种方案导致遇到火情时无法快速取出消防用具。因此,现在大多数亮化工程中,在建筑消防救援窗等特殊需求的位置处无法安装灯具,导致出现局部暗区,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特定区域内实现照明,又能够透光光源结构快速确定特定区域的位置,还能够将该特定区域内的目标部件快速取出的移动式灯具。
一种移动式灯具,包括:
光源结构,所述光源结构活动覆盖于位于目标部件所在的目标区域;且所述目标部件穿过所述光源结构可视化呈现;
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光源结构的一侧;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光源结构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以调整所述光源结构在所述目标区域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目标区域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灯具还包括:
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接收外界信号,并根据所述接收到的外界信号向所述驱动结构发送工作指令。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结构包括: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部件、光源底座与连接部件;所述光源部件连接于所述光源底座;所述光源部件与所述光源底座之间设有用于所述连接部件穿过的连接空腔;所述连接部件穿过所述连接空腔连接所述光源部件;
插片,所述插片设于所述光源组件的端部,并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连接柱;所述光源部件的侧边设有第一凸耳,所述光源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耳对应的第二凸耳;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一凸耳与所述第二凸耳连接所述光源部件与所述光源底座。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底座抵接于所述光源部件的一侧设有用于所述连接部件穿过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透明壳体;所述透明壳体套设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外部,所述光源组件固定于所述透明壳体。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
拉紧组件,所述拉紧组件设于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插片之间;所述拉紧组件通过调整自身长度拉紧所述光源组件。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光源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结构在所述驱动结构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结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邻的所述光源结构相互铰接;其中,位于所述第一导轨起始端处的所述光源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终止端的所述光源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上开设有与所述驱动结构配合的滑动孔;所述第一导轨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驱动结构穿过的槽口。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驱动支架;
滑轮,所述滑轮设于所述驱动支架上,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导轨表面;
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设于所述驱动支架上;所述动力部件的驱动端沿所述滑轮的轴线与所述滑轮连接;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光源结构。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灯具还包括:
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光源结构远离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所述第二导轨通过导向块与所述光源结构配合,以限制所述光源结构的移动方向。
上述移动式灯具,将光源结构活动覆盖于目标部件所在的目标区域,实现了目标区域的照明,防止目标区域处形成局部暗区,改善整体的视觉效果。透过光源结构能够看到目标部件所在的目标区域,进而实现对目标部件的快速定位。同时,通过驱动结构带动光源结构沿第一导轨移动至目标区域的一侧,让出目标部件的操作空间,保证目标部件的正常使用。上述移动式灯具操作简便,响应速度快,运行稳定性高。
对于本申请的各种具体结构及其作用与效果,将在下面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移动式灯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移动式灯具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移动式灯具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移动式灯具的主视图;
图5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光源组件的主视图;
图6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光源组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的立体图;
图8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光源部件的立体图;
图9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光源底座的立体图。
附图说明中:
100-光源结构;110-光源组件;111-光源部件;1111-第一凸耳;112-光源底座;1121-第二凸耳;1122-安装槽;113-连接部件;114-连接柱;115-连接空腔;116-电线;120-插片;130-拉紧组件;140-锁紧组件;150-透明壳体;200-第一导轨;210-滑动孔;220-槽口;300-驱动结构;310-驱动支架;320-滑轮;330-传动杆;400-第二导轨;500-导向块;600-目标部件;700-限位器;800-连接结构;900-上支架;1000-下支架;1100-感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灯具包括光源结构100、第一导轨200与驱动结构300。光源结构100活动覆盖于目标部件600所在的目标区域,目标部件600穿过光源结构100可视化呈现。可以理解的是,目标区域为目标部件600在所在平面内所处的区域,具体的,目标部件600可以是消防栓等结构,目标区域则为消防栓在墙面上的位置区域。其中,第一导轨200设于光源结构100的一侧,驱动结构300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200。驱动结构300连接于光源结构100,光源结构100在驱动结构300带动下沿第一导轨200移动,以调整光源结构100在目标部件60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目标区域的相对位置。具体的,在光源结构100的发光状态下,驱动结构300驱动光源结构100移动至光源结构100在目标部件600所在平面内的投影覆盖在目标区域的位置处,在目标部件工作状态下,驱动结构300驱动移动光源结构100移动至光源结构100在目标部件600所在平面内的投影位于目标区域一侧的位置处。
第一导轨200包括起始端(未标示)与终止端(未标示),驱动结构300在起始端(未标示)与终止端(未标示)内往复移动。为了保证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导轨200的起始端与终止端设有限位器700。限位器700用于限制驱动结构300沿第一导轨200移动的极限位置。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目标部件分布于竖直平面内。
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光源结构沿着第一导轨200延伸的方向移动,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灯具还包括连接结构800,其中,连接结构800一侧设于光源结构100上,另一侧连接于第一导轨200上。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800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20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8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导轨200。
上述移动式灯具,将光源结构活动覆盖于目标部件所在的目标区域,实现了目标区域的照明,防止目标区域处形成局部暗区,改善整体的视觉效果。透过光源结构能够看到目标部件所在的目标区域,进而实现对目标部件的快速定位。同时,通过驱动结构带动光源结构沿第一导轨移动至目标区域的一侧,让出目标部件的操作空间,保证目标部件的正常使用。上述移动式灯具操作简便,响应速度快,运行稳定性高。
如图2与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轨200通过上支架900与目标部件600所在的平面连接,第二导轨400通过下支架1000与目标部件600所在的平面连接。
为了提高上述移动是灯具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响应速度,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移动式灯具还包括感应装置1100。其中,感应装置1100用于接收外界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外界信号向驱动结构发送工作指令,以控制驱动结构的工作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工作指令指的是用于触发驱动结构开始工作的指令。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100为压力传感装置,如压力传感器。具体的,当接收的外界施加的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值时,压力传感装置向驱动结构发送工作指令。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100为烟雾传感装置,如烟雾传感器。具体的,当接收的外界烟雾浓度大于预设浓度值时,烟雾传感装置向驱动结构发送工作指令。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电线116串联同一光源组件110中的光源部件111,且电线的两端连接有电源的正负级,以实现对光源组件110的供电。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结构300包括驱动支架310、滑轮320、动力部件(未图示)与传动杆330。滑轮320设于驱动支架310上,并抵接于第一导轨200表面。动力部件设于驱动支架310上,动力部件的驱动端沿滑轮320的轴线与滑轮320连接。传动杆330一端连接于驱动支架310,另一端连接于光源结构100。动力部件用于驱动滑轮320沿第一导轨200的延伸方向移动,滑轮320带动驱动支架310同步移动,驱动支架310推动传动杆330同步移动。驱动结构300在传动杆330的作用下运动,以调整光源结构100在竖直平面内的投影与目标区域的相对位置。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结构300在传动杆330的作用下,沿着第一导轨200的延伸方向同步移动。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结构300在传动杆330的作用下,一侧沿着第一导轨200的延伸方向同步移动,另一侧以传动杆330中心线为轴线转动。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传动杆330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支架310,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光源结构10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传动杆330一端转动连接于驱动支架310,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光源结构10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传动杆330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支架310,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光源结构100。
上述移动式灯具中的驱动结构,通过动力部件驱动滑轮沿第一导轨灯延伸的方向移动,带动驱动支架移动,进而带动传动杆同步移动,通过传动杆将动能传递给光源结构,最终实现光源结构的移动,实现光源结构在目标部件所在平面内的投影与目标区域相对位置的调整。上述驱动结构通过滑轮与第一导轨配合,减小了驱动结构与第一导轨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小摩擦力,减少能源浪费。同时,第一导轨位于驱动结构与光源结构的上方,也即采用吊装的方式,能够防止驱动结构与第一导轨的接触面之间堆积粉尘或颗粒状杂质,进而保证了驱动结构与第一导轨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移动式灯具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第一导轨200上开设有与驱动结构300配合的滑动孔210,第一导轨200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驱动结构穿过的槽口220。驱动结构300卡接于滑动孔210内,限制了驱动结构300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无需设置额外的定位结构,简化了灯具结构,同时缩小了灯具所占的空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轨200为工字型钢轨,驱动结构300与第一导轨200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实施例中,第一导轨200通过螺钉(未标示)固定于上支架上。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滑轮320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第一导轨200的两侧至少分布有一个滑轮320,滑轮320的抵接于第一导轨200的两侧。滑轮320共同形成用于卡接第一导轨200的卡接空腔(未图示)。
上述移动式灯具中,将第一导轨设置为与驱动结构配合的半封闭式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外部环境中的粉尘颗粒进入与驱动结构配合的滑动孔,进而保证第一导轨与驱动结构接触面之间的配合精度,保证光源结构的沿第一导轨的稳定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图5、图6与图7可知,光源结构100包括串状结构的光源组件110与插片120。插片120设于光源组件110的端部,并连接于驱动结构300。光源组件110包括光源部件111、光源底座112与连接部件113。光源部件111与光源底座112的覆盖面积大致相同,其中,连接光源部件111连接于光源底座112,光源部件111与光源底座112之间设有用于连接部件113穿过的连接空腔115。具体的,连接部件113穿过光连接空腔115以串联光源底座112。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光源部件111的数量为若干个,光源底座112的数量为若干个,通过连接部件113实现若干个光源部件111的串联,形成串状结构的光源组件110。插片120设于光源组件110的端部,并连接于驱动结构300。可以理解的是,串状结构指的是多个光源部件串联的长条形结构。光源结构100由多个中间预留空隙的串状结构的光源组件110及插片120组成。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插片120固定连接于驱动结构30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插片120转动连接于驱动结构30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插片120固定连接于光源组件11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插片120转动连接于光源组件1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片120设于光源组件110中连接部件113端部。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连接部件113的端部还设有挂扣(未标示),插片120上设有与挂扣配合的挂环(未图示),挂扣与挂环相配合,以实现连接部件113与插片120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13为直径3mm的涂塑钢丝绳。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光源结构100还包括锁紧组件140,连接部件113固定于插片120上后,连接部件113的端部通过锁紧组件140锁紧。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光源部件111为LED点光源。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空腔115分布于光源部件111与光源底座112的抵接面上。
上述移动式灯具中的光源结构的结构简单。光源结构中的光源组件通过连接柱将光源部件连接至光源底座,并通过连接部件将光源部件串联,以使光源组件呈串状结构,保证了光源组件照明效果的同时,减小了光源组件对目标区域的覆盖面积,同时,简化了光源组件的结构,降低了光源组件的组装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光源结构100还包括拉紧组件130。拉紧组件130设于光源组件110与插片120之间。拉紧组件130通过调整自身长度拉紧光源组件110。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拉紧组件1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光源组件110端部及插片120。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拉紧组件1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光源组件110中的连接部件113及插片120。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拉紧组件130一端设有与插片120配合的挂扣131,另一端设有用于光源组件110中连接部件113穿过的挂环132。
上述移动式灯具,通过拉紧组件拉紧光源组件,防止光源组件缠绕、光源部件重叠及电线搭接,改善了光源组件的视觉效果,降低材料成本,提高了光源组件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6、图8与图9可知,光源组件110还包括连接柱114。具体的,光源部件111的侧边设有第一凸耳1111,光源底座112上设有与第一凸耳1111对应的第二凸耳1121。连接柱114穿过第一凸耳1111与第二凸耳1121以连接光源部件111与光源底座112。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柱114与第一凸耳1111及第二凸耳1121螺纹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柱114与第一凸耳1111固定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柱114卡接于第一凸耳1111及第二凸耳1121。
上述移动式灯具,通过连接柱可调整光源部件在连接部件上的位置,同时在光源底座上设置与光源部件侧边的第一凸耳配合的第二凸耳,便于连接柱的安装,简化了光源结构的组装步骤,提高了光源结构的可操作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光源底座112抵接于光源部件111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部件113穿过的安装槽1122。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槽1122即为用于连接部件113穿过的连接空腔115。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凸耳1121靠近光源底座112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部件113穿过的安装槽1122。
上述移动式灯具,在光源底座与光源部件的装配面设置安装槽,便于连接空间的机械加工,同时也便于连接部件的安装,提高光源部件安装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为了提高光源结构的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光源结构100还包括透明壳体150。其中,透明壳体150套设于光源组件110的外部,光源组件110的端部固定于透明壳体150上。通过透明壳体150将光源结构中的所有光源组件110设置为一个整体,便于驱动结构带动光源结构运动,提高了光源结构运动的多样性。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10的端部穿过透明壳体150设于透明壳体150的外部,光源组件110与透明壳体150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10的端部设于透明壳体150上。当光源组件110的端部设于透明壳体150时,光源组件110通过透明壳体150连接于驱动结构300。
为了简化上述移动式灯具的结构,提高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结构300与光源结构100固定连接。光源结构100在驱动结构300的带动下沿第一导轨200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结构300中传动杆330的一端与驱动支架3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光源结构100固定连接。具体的,传动杆330的另一端与光源结构中的插片120固定连接。
为了减小上述移动式灯具所占用的面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光源结构10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邻的光源结构100相互铰接,位于第一导轨200起始端处的光源结构100转动连接于驱动结构300,位于第一导轨200终止端的光源结构100转动连接于第一导轨200。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相邻的光源结构100通过合页(未标示)铰接。
上述移动式灯具,通过驱动结构带动光源结构折叠至目标区域的一侧,减小了第一导轨的长度,工作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见笑了移动式灯具的占用空间。
为了提高光源结构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上述移动式灯具还包括第二导轨400。第二导轨400设于光源结构100远离第一导轨200的一侧。具体的,第二导轨400通过导向块500与光源结构100配合,以限制光源结构100的移动方向。上述移动式灯具,通过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实现对光源结构的双侧导向,提高了光源结构的移动方向的准确性,避免了运动过程中用于运动方向不准确导致的卡死显现,提高了移动式灯具移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延长移动式灯具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移动式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结构,所述光源结构活动覆盖于位于目标部件所在的目标区域;且所述目标部件穿过所述光源结构可视化呈现;
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光源结构的一侧;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光源结构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以调整所述光源结构在所述目标区域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目标区域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接收外界信号,并根据所述接收到的外界信号向所述驱动结构发送工作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包括: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部件、光源底座与连接部件;所述光源部件连接于所述光源底座;所述光源部件与所述光源底座之间设有用于所述连接部件穿过的连接空腔;所述连接部件穿过所述连接空腔连接所述光源部件;
插片,所述插片设于所述光源组件的端部,并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连接柱;所述光源部件的侧边设有第一凸耳,所述光源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耳对应的第二凸耳;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一凸耳与所述第二凸耳连接所述光源部件与所述光源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底座抵接于所述光源部件的一侧设有用于所述连接部件穿过的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透明壳体;所述透明壳体套设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外部,所述光源组件固定于所述透明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
拉紧组件,所述拉紧组件设于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插片之间;所述拉紧组件通过调整自身长度拉紧所述光源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光源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结构在所述驱动结构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邻的所述光源结构相互铰接;其中,位于所述第一导轨起始端处的所述光源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终止端的所述光源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上开设有与所述驱动结构配合的滑动孔;所述第一导轨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驱动结构穿过的槽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驱动支架;
滑轮,所述滑轮设于所述驱动支架上,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导轨表面;
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设于所述驱动支架上;所述动力部件的驱动端沿所述滑轮的轴线与所述滑轮连接;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光源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光源结构远离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所述第二导轨通过导向块与所述光源结构配合,以限制所述光源结构的移动方向。
CN202021212726.9U 2020-06-28 2020-06-28 移动式灯具 Active CN212408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2726.9U CN212408392U (zh) 2020-06-28 2020-06-28 移动式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2726.9U CN212408392U (zh) 2020-06-28 2020-06-28 移动式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8392U true CN212408392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4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12726.9U Active CN212408392U (zh) 2020-06-28 2020-06-28 移动式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83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20010B2 (en) Emergency light
CN112817205B (zh) 投影主机
CN212408392U (zh) 移动式灯具
CN111578189A (zh) 移动式灯具
KR101058902B1 (ko) 안전 성능이 향상된 led 무대 조명 장치
CN210921132U (zh) 一种智能吸顶灯
KR101440115B1 (ko) 반사판의 틸팅 구조를 갖는 등기구
CN215112493U (zh) 小型远距离探照装置
KR102238724B1 (ko) 등대용 등명기램프의 스마트 교환장치
CN209782550U (zh) 一种灯具角度调节装置及灯具
KR102080509B1 (ko) 케이블 방식을 활용한 승강 투광장치
KR101275284B1 (ko) 터널 내에 설치 가능한 광섬유 사용 대피유도용 조명장치
CN220290411U (zh) 一种具有标识投影功能的消防应急灯具
KR100799696B1 (ko) 레일식 승하강 조명타워의 승강 캐리어 안전 고정장치
CN216010647U (zh)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应急灯
CN213656459U (zh) 一种紧凑型的无线探照灯
WO2015024480A1 (zh) 侦测警示器
CN110822331A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灯罩功能的投光灯
CN219014210U (zh) 一种投光灯
KR20200055179A (ko) 수납과 각도조절이 가능한 다운스폿 조명장치
CN215219396U (zh) 灯管模组和闪光灯组件
KR101063160B1 (ko) 나선형으로 지시방향이 조절되는 구동장치
CN219623846U (zh) 一种消防应急照明灯灯具
CN220750037U (zh) 灯具支架及灯具
CN220870683U (zh) 灯光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