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0241U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0241U
CN212390241U CN202021314408.3U CN202021314408U CN212390241U CN 212390241 U CN212390241 U CN 212390241U CN 202021314408 U CN202021314408 U CN 202021314408U CN 212390241 U CN212390241 U CN 212390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otal reflection
emitting
contour lin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144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建
姜兆宁
刘达平
魏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1440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0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0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0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瑞利散射板,瑞利散射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发光组件,发光组件与入光面相对设置,发光组件包括发光部和全反射透镜,发光部相对于瑞利散射板倾斜设置,全反射透镜设置在发光部处,全反射透镜用于减小发光部发出的光束的出射角度;遮光部,设置在瑞利散射板和发光组件之间,以通过遮光部遮挡发光组件。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天空灯无法模拟出太阳光的照射光线的照射特点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居照明行业出现了一种新的灯具形态—天空灯,或者称为蓝天灯等。现有技术中的天空灯一般有两种模式,其中一种模式的天空灯主要用于模拟天空的视觉效果,这种天空灯一般包括LED灯和瑞利散射板,LED灯发出的出射光线从瑞利散射板的两端面入射,在瑞利散射板中的光线将发生瑞利散射效应,一部分光在瑞利散射板内散乱行进、最后耗散在瑞利散射板内,另一部分光将从瑞利散射板的出光面以大角度出射。
然而,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只能实现大角度漫射出射光,而不能实现小角度光线出射来近似模型太阳光束。因而,这种天空灯仅能模拟天空的视觉效果,缺失了对太阳光束平行入射天窗或窗户的模拟,不能模拟出太阳光线的照射特点。
另一种模式的天空灯通过透镜和反射器的配合实现近似平行出射光,以使平行出射光均匀照射在瑞利散射板上。虽然能够模拟出太阳光束平行入射的特点,但是,该方案的高度尺寸较大,一般都超过40cm,不便于应用在家居照明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天空灯无法模拟出太阳光的照射光线的照射特点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瑞利散射板,瑞利散射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发光组件,发光组件与入光面相对设置,发光组件包括发光部和全反射透镜,发光部相对于瑞利散射板倾斜设置,全反射透镜设置在发光部处,全反射透镜用于减小发光部发出的光束的出射角度;遮光部,设置在瑞利散射板和发光组件之间,以通过遮光部遮挡发光组件。
进一步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部和多个全反射透镜,多个发光部和多个全反射透镜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全反射透镜设置在相应的发光部处。
进一步地,发光组件还包括:连接板,多个发光部沿连接板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发光组件为多个,多个发光组件按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发光阵列,发光阵列的形状与瑞利散射板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连接板与瑞利散射板之间的夹角为γ,0°<γ<90°。
进一步地,遮光部与发光部发出的光线的光轴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遮光部包括第一遮光板,第一遮光板与瑞利散射板垂直设置,第一遮光板沿连接板的延伸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遮光部包括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均与瑞利散射板垂直设置,第一遮光板沿连接板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遮光板沿垂直于连接板的延伸方向延伸,相邻两个发光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遮光板。
进一步地,第一遮光板为多个,第二遮光板为多个,多个第一遮光板和多个第二遮光板交错设置以形成遮光格栅结构。
进一步地,发光部的发光面的中心点到瑞利散射板的入光面的垂直距离为H,相邻两个发光组件之间的距离为D,H/D≥1.2;和/或,发光部的发光面的中心点到瑞利散射板的入光面的垂直距离为H,相邻两个全反射透镜之间的距离为W,H/W≥1.5;和/或,发光组件的全反射透镜的轴线与发光组件的遮光部之间的距离为d1,发光组件的全反射透镜与另一个相邻的发光组件的遮光部之间的距离为d2,d1≥d2
进一步地,全反射透镜为非旋转对称模型,全反射透镜用于形成方形光斑。
进一步地,全反射透镜包括:第一透射部,第一透射部为锥形结构,第一透射部的外周面形成反射面,第一透射部的顶面形成透射面,第一透射部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槽,发光部的发光面与开口槽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二透射部,第二透射部设置在第一透射部上,第二透射部位于开口槽内,第二透射部具有弧形表面,弧形表面朝向开口槽的开口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透射部与开口槽的侧壁间隔设置,以使第二透射部和开口槽之间形成出光间隙。
进一步地,全反射透镜具有第一对称面和第二对称面,全反射透镜相对于第一对称面对称设置,全反射透镜相对于第二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一对称面和第二对称面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反射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位于第一对称面的一侧,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位于第一对称面的另一侧;第一曲面和第四曲面位于第二对称面的一侧,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位于第二对称面的另一侧;其中,第一曲面包括第一轮廓线、第二轮廓线和第三轮廓线,第一轮廓线位于第一曲面的一端,第三轮廓线位于第一曲面的另一端,第二轮廓线位于第一轮廓线和第三轮廓线之间,第一轮廓线与第二轮廓线弧形过渡连接、第二轮廓线和第三轮廓线弧形过渡连接以形成第一曲面,以通过改变第一轮廓线、第二轮廓线和第三轮廓线的形状调节光斑形状。
进一步地,全反射透镜的出射光线在第一预定平面上的最大出射角度为α1,18°≤α1≤21°;和/或,全反射透镜的出射光线在第一预定平面上的最大出射角度为α2,18°≤α2≤21°;和/或,全反射透镜的出射光线在第一预定平面上的最大出射角度为α3,18°≤α3≤21°。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发光部与瑞利散射板倾斜设置,并通过全反射透镜减小发光部发出光束的出射角度,避免大角度的光线射出,这样,能够有效模拟出太阳光的平行光束。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天空灯无法模拟出太阳光的照射光线的照射特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遮光板对全反射透镜的大角度杂散光线的过滤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各个尺寸;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遮光板和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全反射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全反射透镜在XY方向上的投影;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全反射透镜的实际仿真光斑分布结果;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全反射透镜的半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瑞利散射板;20、发光组件;21、发光部;22、全反射透镜;221、第一透射部;2211、反射面;2212、透射面;22111、第一轮廓线;22112、第二轮廓线;22113、第三轮廓线;222、第二透射部;2221、弧形表面;23、连接板;30、遮光部;31、第一遮光板;32、第二遮光板;40、大角度杂散光;50、出射光束。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10所示(部分图中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具有相互垂直的X轴、Y轴和Z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瑞利散射板10、发光组件20和遮光部30,瑞利散射板10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发光组件20与入光面相对设置,发光组件20包括发光部21和全反射透镜22,发光部21相对于瑞利散射板10倾斜设置,全反射透镜22设置在发光部21处,全反射透镜22用于减小发光部21发出的光束的出射角度。遮光部30设置在瑞利散射板10和发光组件20之间,以通过遮光部30遮挡发光组件20。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通过将发光部21与瑞利散射板倾斜设置,并通过全反射镜减小发光部21发出的光束的出射角度,如图2所示,并借助遮光部30消除发光部21出射光线中的大角度杂散光40,这样,能够避免大角度杂散光40的射出,以模拟出太阳光的倾斜且平行的出射光束50。因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天空灯无法模拟出太阳光的照射光线的照射特点的技术问题。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照明装置不需要设置反射器等结构,能够有效减小照明装置的高度,从而大大减小照明装置的尺寸。
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简单、通用性好、受灯具形状尺寸影响小。由于本实施例中不需要设置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多的反射器,因为使得照明装置的高度尺寸能够大大减小,实际应用中的照明装置的高度可以控制在20cm以内,甚至可以使高度控制在10cm以内。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照明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对天空的模拟,而且能够模拟太阳光束平行入射天窗或窗户的照射特点。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发光组件20包括多个发光部21和多个全反射透镜22,多个发光部21和多个全反射透镜2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全反射透镜22设置在相应的发光部21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各个全反射透镜22能够便于对相应的发光部21发出的光进行修整,并且借助遮光部30消除发光部21出射光线中的大角度出射光线,从而避免大角度的光线射出,以提高模拟太阳光照射光线的效果。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发光部21可以为LED灯,全反射透镜22用于对LED光源单独做二次光线分配。
具体的,单个全反射透镜22可以实现一个小角度的出射光束和一个近似为矩形的光斑。通过多个全反射透镜22的出射光束相互配合,能够组合成一个大面积、小光束角的等效面光源,此等效面光源能够均匀照射在瑞利散射板10上。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组件20还包括连接板23,多个发光部21沿连接板23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连接板23上。优选的,上述多个发光部21的光轴互相平行设置。具体的,这里的连接板23为条形板形状,连接板23可以为PCB板,或连接板23上设置PCB板,多个LED灯沿PCB板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PCB板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发光组件20可以为多个,多个发光组件20按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发光阵列,发光阵列的形状与瑞利散射板10的形状相适配。优选的,上述多个发光组件20的光轴互相平行设置。具体的,可以使多个发光组件20沿垂直于连接板2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该发光阵列。这里的瑞利散射板10可以为方形板或圆形板等结构,将多个发光组件20进行合理的排列,以使发光阵列的形状与瑞利散射板的形状相适配。
具体的,连接板23与瑞利散射板10之间的夹角为γ,0°<γ<90°。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使连接板23与瑞利散射板10倾斜设置并通过全反射透镜22进行二次光线分配,能够使得光线相对于瑞利散射板10倾斜出射、而非垂直于瑞利散射板10的方向出射,从而能够模拟出太阳光倾斜着透过窗户或天窗射入室内的场景。具体的,考虑到零件遮蔽、光线出射效率等因素,一般γ在20°至60°之间。优选的γ在40°至50°之间,更优的γ=45°,以便于更好地模拟出太阳光的倾斜照射的光束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部发出的光线的区间为对称结构,发光部发出的光线的区间的对称轴为光轴,遮光部与发光部发出的光线的光轴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部30包括第一遮光板31,第一遮光板31与瑞利散射板10倾斜设置,第一遮光板31沿连接板23的延伸方向延伸。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吸收大角度光线,避免经全反射透镜22出射的光束中的大角度光线照射至瑞利散射板10上,有效实现抑制出射光束的角度,使得最终出射光束的光束角度被抑制在相对较小的角度内,从而提高出射光线的准直度。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遮光板31可以为黑色哑光的遮光板,以便于对PCB板、LED灯以及全反射透镜22进行遮蔽,从而避免用户从灯具下方向上看的时候直接看到这些内部器件,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见光不见灯”的效果、提高了美观性,避免对出光效果的影响。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每排发光组件20均位于相邻两个第一遮光板31之间,即为第一遮光板31的数量大于发光组件20的排数,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遮光部30对所有发光组件20发出的大角度光线进行吸收。
在另一实施例中,遮光部30包括第一遮光板31和第二遮光板32,第二遮光板32与瑞利散射板10垂直设置,第一遮光板31沿连接板23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遮光板32沿垂直于连接板23的延伸方向延伸,相邻两个发光部21之间设置有第二遮光板32。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第一遮光板31能够对整个发光组件20进行遮挡,并有效吸收发光组件20发出的大角度光线;通过第二遮光板32能够有效相邻两个发光部21进行分隔,并通过第二遮光板32有效吸收由相邻的这两个发光部21发出的大角度光线,即为第一遮光板31和第二遮光板32能够对出射光束在X方向和Y方向上均滤光处理。
具体的,第一遮光板31为多个,第二遮光板32为多个,多个第一遮光板31和多个第二遮光板32交错设置以形成遮光格栅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有效对PCB板、LED灯以及全反射透镜22进行有效遮挡,并能够有效减小由发光组件20发出的大角度光线,以对光线进行有效修整。
具体的,发光部21的发光面的中心点到瑞利散射板10的入光面的垂直距离为H,相邻两个发光组件20之间的距离为D,一般地,H/D≥1.2,优选地,H/D≥2.25;和/或,发光部21的发光面的中心点到瑞利散射板10的入光面的垂直距离为H,相邻两个全反射透镜22之间的距离为W,一般地,H/W≥1.5,优选地,H/W≥3;和/或,发光组件20的全反射透镜22的轴线与发光组件20的遮光部30之间的距离为d1,发光组件20的全反射透镜22与另一个相邻的发光组件20的遮光部30之间的距离为d2,d1≥d2,以便于进行有效的遮挡并吸收大角度光线。
优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有H/D≥2.25、H/W≥3和d1≥d2,这样,能够使得相邻的全反射透镜22的出射光束能够存在一定范围的交叉,以使相邻两个全反射透镜22的出射光束能够在瑞利散射板10上各自形成的光斑存在一定的重叠,以便于使多个全反射透镜22透出的光斑形成一个整体,避免出现多个独立光斑的情况,有效提升了照射效果。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全反射透镜22可以为旋转对称模型或非旋转对称模型,对于旋转对称模型而言,在整个圆周方向上的出射光束的光束角都非常接近;对于非旋转对称透镜模型而言,其出射光束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出射光束的光束角不相同。相对而言,非旋转对称透镜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在角度控制上要更灵活一些,因此,全反射透镜22优选为非旋转对称模型,全反射透镜22用于形成近似矩形的光斑。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全反射透镜22包括第一透射部221和第二透射部222,第一透射部221为锥形结构,第一透射部221的外周面(这里的外周面也是第一透射部221的侧面)形成反射面2211,第一透射部221的顶面形成透射面2212,以使经反射面2211全反射后的光线从透射面2212透出。第一透射部22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槽,发光部21的发光面与开口槽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二透射部222设置在第一透射部221上,第二透射部222位于开口槽内,第二透射部222具有弧形表面2221,弧形表面2221朝向开口槽的开口设置,以使照射在弧形表面2221上的光线经透射面2212透出。具体的,透射面2212可以为弧面或平面,优选的透射面2212为平面。第一透射部221的顶面指朝向用户的一侧,第一透射部221的底部指朝向安装基础的一侧。
采用这样的结构,发光部21的光线将大量进入至第一透射部221的开口槽内,进入至开口槽内的光线部分经开口槽的侧壁照射至反射面2211上、部分从开口槽进入弧形表面2221上,照射至反射面2211处的光线在反射面2211处发生全反射后经透射面出射。第一透射部221和第二透射部222均用于对光线进行修整,透射面能够减小出射光束的光束角(这里的光束角和出射角属于同一概念,均指出射光线的角度与发光部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以提高模拟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透射部222与开口槽的侧壁间隔设置,以使第二透射部222和开口槽之间形成用于出光的出光间隙。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进入开口槽内的部分光线将经出光间隙经弧形表面2221从透射面2212透出,并通过透射面减小光束的出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全反射透镜22具有第一对称面和第二对称面,全反射透镜22相对于第一对称面对称设置,全反射透镜22相对于第二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一对称面和第二对称面垂直设置。具体的,可以建立空间坐标系,该空间坐标系具有三个两两垂直的坐标轴:X轴、Y轴和Z轴,该全反射透镜22在X方向上关于YZ坐标面对称,全反射透镜22在Y方向上关于XZ坐标面对称。
进一步地,反射面22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位于第一对称面的一侧,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位于第一对称面的另一侧;第一曲面和第四曲面位于第二对称面的一侧,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位于第二对称面的另一侧。这样,当确定一个曲面的形成方式后,第二曲面、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的形成方式也确定了。
其中,第一曲面包括第一轮廓线22111、第二轮廓线22112和第三轮廓线22113,第一轮廓线22111、第二轮廓线22112和第三轮廓线22113可以均为曲线。第一轮廓线22111位于第一曲面的一端,第三轮廓线22113位于第一曲面的另一端,第二轮廓线22112位于第一轮廓线22111和第三轮廓线22113之间,第一轮廓线22111与第二轮廓线22112弧形过渡连接、第二轮廓线22112和第三轮廓线22113弧形过渡连接以形成第一曲面,可以通过改变第一轮廓线22111、第二轮廓线22112和第三轮廓线22113的形状调节光斑形状。第一轮廓线22111、第二轮廓线22112和第三轮廓线22113均为外周面的轮廓线。其中,第一轮廓线22111位于XZ坐标面上(即为第一对称面)第一轮廓线22111的形状尺寸由第一轮廓线22111上的各个点的空间坐标数值共同决定。其中,通过调整第一轮廓线22111上的各个坐标点的空间坐标可以调整X方向上光束的出射角度。第三轮廓线22113位于YZ坐标面上(即为第二对称面),第三轮廓线22113的形状尺寸由第三轮廓线22113上的各个点的空间坐标数值共同决定,通过调整第三轮廓线22113上的各个坐标点的空间坐标来调整Y方向上光束的出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存在一条介于第一轮廓线22111和第三轮廓线22113之间的全反射透镜22第二轮廓线22112。第二轮廓线22112所在面介于XZ坐标面、YZ坐标面之间,第二轮廓线22112的形状尺寸由第二轮廓线22112上的各个点的空间坐标数值共同决定,通过调整第二轮廓线22112上的各个坐标点的空间坐标来调整对应的面内出射光束的出射角度。通过对第一轮廓线22111、第二轮廓线22112、第三轮廓线22113的调节、以及相应的光束出射角度的调节使经过全反射透镜22的出射光线在工作面上的的光斑接近比较规则的矩形分布,规则的矩形分布光斑有利于全反射透镜22阵列的出射光束在瑞利散射板10上形成的光斑均匀性比较好。图9为单个全反射透镜22实际仿真结果,光斑为近似矩形。
具体的,全反射透镜22的出射光线在第一预定平面上的最大出射角度为α1,18°≤α1≤21°;和/或,全反射透镜22的出射光线在第一预定平面上的最大出射角度为α2,18°≤α2≤21°;和/或,全反射透镜22的出射光线在第一预定平面上的最大出射角度为α3,18°≤α3≤21°。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18°≤α1≤21°、18°≤α2≤21°、18°≤α3≤21°,以有利于提高模拟太阳光光线的照射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全反射透镜22材质包含但是不限定于PMMA、PC、硅胶、ABS等透明塑胶材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发光阵列的排列方式与瑞利散射板10的形状向匹配,例如当瑞利散射板10为细长形状,发光阵列可以排列成线性排列或者矩形排列。当瑞利散射板10为正方形,发光阵列可以排列成正方形。当瑞利散射板10为圆形面,发光阵列可以为一个以全反射透镜22单元为节点的圆形点阵面。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瑞利散射板10为矩形结构,光线沿XY坐标面、YZ坐标面之间的方向行进。全反射透镜22阵列在X方向上分成几组,在Y方向上同一组的全反射透镜22成线性排列。另,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瑞利散射板10可以由塑料或玻璃制成,在塑料或玻璃中掺杂有纳米散射颗粒或瑞利散射涂层。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减小了灯具的尺寸,结构简单、通用性好,能够实现对天空的模拟,同时模拟太阳光束平行入射的照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瑞利散射板(10),所述瑞利散射板(10)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
发光组件(20),所述发光组件(20)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发光组件(20)包括发光部(21)和全反射透镜(22),所述发光部(21)相对于所述瑞利散射板(10)倾斜设置,所述全反射透镜(22)设置在所述发光部(21)处,所述全反射透镜(22)用于减小所述发光部(21)发出的光束的出射角度;
遮光部(30),设置在所述瑞利散射板(10)和所述发光组件(2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20)包括多个所述发光部(21)和多个所述全反射透镜(22),多个所述发光部(21)和多个所述全反射透镜(2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全反射透镜(22)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发光部(21)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20)还包括:
连接板(23),多个所述发光部(21)沿所述连接板(23)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20)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组件(20)按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发光阵列,所述发光阵列的形状与所述瑞利散射板(10)的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3)与所述瑞利散射板(10)之间的夹角为γ,0°<γ<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30)与所述发光部(21)发出的光线的光轴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30)包括第一遮光板(31),所述第一遮光板(31)与所述瑞利散射板(10)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遮光板(31)沿所述连接板(23)的延伸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30)包括第一遮光板(31)和第二遮光板(32),所述第一遮光板(31)和所述第二遮光板(32)均与所述瑞利散射板(10)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遮光板(31)沿所述连接板(23)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遮光板(32)沿垂直于所述连接板(23)的延伸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发光部(21)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遮光板(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板(31)为多个,所述第二遮光板(3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遮光板(31)和多个所述第二遮光板(32)交错设置以形成遮光格栅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21)的发光面的中心点到所述瑞利散射板(10)的入光面的垂直距离为H,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组件(20)之间的距离为D,H/D≥1.2;和/或,
所述发光部(21)的发光面的中心点到所述瑞利散射板(10)的入光面的垂直距离为H,相邻两个所述全反射透镜(22)之间的距离为W,H/W≥1.5;和/或,
所述发光组件(20)的全反射透镜(22)的轴线与所述发光组件(20)的遮光部(30)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发光组件(20)的全反射透镜(22)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发光组件(20)的遮光部(30)之间的距离为d2,d1≥d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透镜(22)为非旋转对称模型,所述全反射透镜(22)用于形成方形光斑。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透镜(22)包括:
第一透射部(221),所述第一透射部(221)为锥形结构,所述第一透射部(221)的外周面形成反射面(2211),所述第一透射部(221)的顶面形成透射面,所述第一透射部(22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发光部(21)的发光面与所述开口槽的开口相对设置;
第二透射部(222),所述第二透射部(222)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射部(221)上,所述第二透射部(222)位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第二透射部(222)具有弧形表面,所述弧形表面朝向所述开口槽的开口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射部(222)与所述开口槽的侧壁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第二透射部(222)和所述开口槽之间形成出光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透镜(22)具有第一对称面和第二对称面,所述全反射透镜(22)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全反射透镜(22)相对于所述第二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对称面和所述第二对称面垂直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22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二曲面位于所述第一对称面的一侧,所述第三曲面和所述第四曲面位于所述第一对称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四曲面位于所述第二对称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位于所述第二对称面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曲面包括第一轮廓线(22111)、第二轮廓线(22112)和第三轮廓线(22113),所述第一轮廓线(22111)位于所述第一曲面的一端,所述第三轮廓线(22113)位于所述第一曲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轮廓线(22112)位于所述第一轮廓线(22111)和所述第三轮廓线(22113)之间,所述第一轮廓线(22111)与所述第二轮廓线(22112)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二轮廓线(22112)和所述第三轮廓线(22113)弧形过渡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曲面,以通过改变所述第一轮廓线(22111)、所述第二轮廓线(22112)和所述第三轮廓线(22113)的形状调节光斑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反射透镜(22)的出射光线在第一预定平面上的最大出射角度为α1,18°≤α1≤21°;和/或,
所述全反射透镜(22)的出射光线在第一预定平面上的最大出射角度为α2,18°≤α2≤21°;和/或,
所述全反射透镜(22)的出射光线在第一预定平面上的最大出射角度为α3,18°≤α3≤21°。
CN202021314408.3U 2020-07-07 2020-07-07 照明装置 Active CN212390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4408.3U CN212390241U (zh) 2020-07-07 2020-07-07 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4408.3U CN212390241U (zh) 2020-07-07 2020-07-07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0241U true CN212390241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54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14408.3U Active CN212390241U (zh) 2020-07-07 2020-07-07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0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785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设备及具有其的可拼接灯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785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设备及具有其的可拼接灯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89535B1 (ko) 자연 조명처럼 보이기 위한 인공 조명시스템
CA2948554C (en) Light source and sunlight imitating lighting system
JP6806775B2 (ja) 大面積光源および大面積照明器具
WO2022007690A1 (zh) 照明装置
CN108302380A (zh) 一种透镜式led黑板灯
US4538216A (en) Lighting apparatus
CN212390241U (zh) 照明装置
CA3061625A1 (en)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lens to lessen glare and maintain color mixing and beam control
CN207921869U (zh) 一种led黑板灯
CN112303511A (zh) 照明装置
CN217978687U (zh) 一种天空灯
CN218064524U (zh) 光学模组及灯具
CN214425752U (zh) 照明装置
TWI795896B (zh) 發光裝置
CN211289647U (zh) 灯具
CN115435262A (zh) 光学模组及灯具
CA2452348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illumination created by an array of light emitting devices
CN110985940A (zh) 一种可调节垂直照度的平面灯具
CN113266779A (zh) 光束准直模组及照明灯具
CN118011650A (zh) 一种多通道led缩小化匀光设备
JPH0721821A (ja) 照明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