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82587U - 清扫工具用柄、清扫工具以及用于清扫工具的清扫片材 - Google Patents

清扫工具用柄、清扫工具以及用于清扫工具的清扫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82587U
CN212382587U CN201921920933.7U CN201921920933U CN212382587U CN 212382587 U CN212382587 U CN 212382587U CN 201921920933 U CN201921920933 U CN 201921920933U CN 212382587 U CN212382587 U CN 212382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handle
cleaning tool
protrusio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209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须田朋和
真锅优佳
釼持泰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82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82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的清扫工具用柄、清扫工具以及用于清扫工具的清扫片材。清扫工具用柄(7)具备第一柄部分(307)、第二柄部分(309)以及卡合部件(501),卡合部件具备固定部(503)、活动部(505)以及连结部(507),固定部具备固定用突出部(511),活动部具备压入用突出部(513)和连结用突出部(515),压入用突出部和连结用突出部在柄轴方向(DHA)上分离,并且向推回方向(D1T)突出,通过第一柄部分(307)和第二柄部分(309)构成为通过将压入用突出部向压入方向(D1P)压入,能够切换连结形态和分离形态。

Description

清扫工具用柄、清扫工具以及用于清扫工具的清扫片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扫工具用柄、具备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以及用于清扫工具的清扫片材。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清扫头上安装清扫片材的类型的清扫工具、以及这些清扫工具用的柄。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清扫工具,该清扫工具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所述主体形成有夹入清扫片材的狭缝;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形成为大致“コ”字状,且将所述主体呈转动自如地加以支撑;以及手柄,所述手柄通过万向接头与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连结。
如专利文献1的第0014段所记载,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的清扫工具A由下述部件所构成:主体1,该主体1形成有夹入清扫片材S的狭缝;支撑臂2,该支撑臂2形成为大致“コ”字状,且将所述主体呈转动自如地加以支撑;以及手柄4,该手柄4通过万向接头3与所述支撑臂2的端部连结。此外,为了便于握持,在手柄4的上端部安装有把手 5。
如专利文献1的第0022段以及图8所示,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清扫工具A用于在擦拭地板等宽大的面的情况下,使具有宽大擦拭面的下盖体22为下侧进行扫除。
此外,如专利文献1的第0024段以及图9所示,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清扫工具A 能够使主体1旋转90度而使用侧面进行扫除。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管的连结构造,该管的连结构造能够将构成柄的各一对圆筒状管更顺畅地连结。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管的连结构造中,该管的连结构造是:将一个圆筒状管的阳侧端部插入至另一个圆筒状管的阴侧端部,使阳侧突起插入孔与阴侧突起插入孔一致而从外侧卡定卡合突起,并且,从外侧覆盖所述阳侧端部与所述阴侧端部的接缝部而安装套筒状部件;在所述套筒状部件上,沿着周向连续或断续地设置有抵接肋,该抵接肋从覆盖所述接缝部的部分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并且所述阴侧端部的端面从后方进行抵接;在该抵接肋上,沿着周向连续或断续地设置有插入引导倾斜部,该插入引导倾斜部朝向所述套筒状部件的顶端侧而向径向外侧倾斜并延伸设置;在使所述端面与所述抵接肋的抵接面抵接而将套筒状部件安装于所述另一个圆筒状管的所述阴侧端部的状态下,所述一个圆筒状管的所述阳侧端部被所述插入引导倾斜部引导而插入阴侧端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授权实用新型第31526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6313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清扫工具A中,由于手柄4并非由可连结的多个手柄部分构成,因此,在不使用清扫工具A时,无法紧凑地保管清扫工具A。
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管的连结构造在结构上由于套筒状部件变粗,因此,在想要使用包含该管的连结构造的清扫工具对具有规定宽度的狭窄空间进行清扫的情况下,存在套筒状部件不能进入上述狭窄空间、与上述狭窄空间碰撞、造成损伤等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的清扫工具用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们发现了一种清扫工具用柄,具备:具有第一基端部及第一顶端部的第一柄部分、具有第二基端部及第二顶端部的第二柄部分、以及能够将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连结的卡合部件,该清扫工具用柄具有柄轴,并且具有与上述柄轴平行的柄轴方向、包括压入方向和推回方向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其中,上述柄轴方向、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相互正交,该清扫工具用柄的特征在于,上述卡合部件具备固定部、活动部、以及将固定部和活动部连结的连结部;上述固定部具备用于将上述卡合部件固定于第一柄部分的固定用突出部;上述活动部具备压入用突出部和用于将第二柄部分连结于第一柄部分的连结用突出部;上述压入用突出部和上述连结用突出部在上述柄轴方向上分离,并且向上述推回方向突出;第一顶端部具有第一中空部,并且具有分别与上述压入用突出部、上述连结用突出部以及上述固定用突出部对应的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以及第三开口部;第二基端部在与第一顶端部连结的范围内具有与第一顶端部的外径相同或比其大的内径,并且具备与上述连结用突出部对应的连结用开口部;上述卡合部件配置于第一中空部,上述压入用突出部、上述连结用突出部以及上述固定用突出部分别被插入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以及第三开口部,并且,上述压入用突出部及上述连结用突出部分别从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向外侧突出;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构成为:通过将上述压入用突出部向上述压入方向压入,从而能够切换连结形态和分离形态。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用柄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清扫工具1的立体图。
图2是清扫头3的立体图。
图3是展开形态下的清扫头3的第一内表面129及第二内表面139侧的展开图。
图4是展开形态下的清扫头3的第一外表面127及第二外表面137侧的展开图。
图5是支架5的立体图。
图6是清扫工具用柄7处于连结形态下的立体图。
图7是清扫工具用柄7处于分离形态下的立体图。
图8是第一柄部分307(第一筒状体337)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IX-IX剖面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X-X剖面的剖视图。
图11是第一套筒331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剖面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1的XIII-XIII剖面的剖视图。
图14是第一卡合部件501的立体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一柄部分307与第二柄部分309的连结以及分离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一柄部分307与第二柄部分309的连结以及分离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将清扫片材31安装于清扫头3的方法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将清扫片材31安装于清扫头3的方法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将清扫片材31安装于清扫头3的方法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宽敞空间清扫形态下的清扫工具1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狭窄空间清扫形态下的清扫工具1的图。
(符号说明)
1:清扫工具
3:清扫头
5:支架
7:清扫工具用柄
301:连杆
303:第一接头部
305:第二接头部
307:第一柄部分
309:第二柄部分
311:第三柄部分
313:把持部
315:第一基端部
317:第一顶端部
319:第二基端部
321:第二顶端部
331:第一套筒
337:第一筒状体
339:第一中空部
341:第一筒状体第一部分
343:第一筒状体第二部分
345:第一中空部第一部分
347:第一中空部第二部分
349:第一顶端部第一开口部
351:第一顶端部第二开口部
353:第一顶端部第三开口部
355:第一连结用开口部
357:第一凹陷部
361:第一套筒第一开口部
363:第一套筒第二开口部
365:第一套筒收纳部
367:第一套筒突出部
369:第一套筒突起
401:第二连结用开口部
403:第二凹陷部
501:第一卡合部件
503:第一固定部
505:第一活动部
507:第一连结部
509:第一夹紧部
511:第一固定用突出部
513:第一压入用突出部
515:第一连结用突出部
517:倾斜部
D1:第一方向
D1P:压入方向
D1T:推回方向
D2:第二方向
DHA:柄轴方向
DP:近位方向
DD:远位方向
RA3:柄旋转轴
HA:柄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
“狭窄空间”和“宽敞空间”
在本说明书中,将狭窄的空间称为“狭窄空间”,在狭窄空间中,有时将沿与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且在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狭窄的空间称为“垂直方向狭窄空间”,并且将沿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且在与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狭窄的空间称为“水平方向狭窄空间”。另外,有时将构成狭窄空间的面称为“被清扫面”,并且,有时将沿不同的方向延伸的两个被清扫面交叉的部分称为“角落部”。
此外,作为上述被清扫面,例如可列举出墙壁、地面、家具的顶面、侧面以及底面、电气化产品的顶面、侧面以及底面等。
另外,有时将狭窄空间中的、构成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例如,垂直方向狭窄空间中沿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被清扫面之间的最短距离、水平方向狭窄空间中沿与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被清扫面之间的最短距离)简称为“宽度”。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宽敞的空间称为“宽敞空间”。
与对象物相关的“沿规定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与对象物相关的“沿规定方向”是指:相比于与规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而言,对象物沿着接近于规定方向的方向延伸,而且,具体是指:对象物以与规定方向具有优选为小于45°、更优选为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 5°以下的交叉角的方式延伸。
此外,本说明书中,在交叉角为5°以下的情况下,有时称为“与规定方向平行”。
作为上述规定方向,例如可列举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面方向、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等。
例如,作为对象物的被清扫面“沿垂直方向”是指:被清扫面以与垂直方向具有优选为小于45°、更优选为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的交叉角的方式延伸。
与对象物相关的“沿规定的线”
在本说明书中,与对象物相关的“沿规定的线”是指:相对于与规定的线正交的正交方向,对象物沿着接近于规定的线的方向延伸,而且,具体是指:对象物以与规定的线具有优选为小于45°、更优选为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的交叉角的方式延伸。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交叉角为5°以下的情况下,有时称为“与规定的线平行”。
作为上述规定的线,例如可举出轴,例如头旋转轴、夹持部旋转轴、柄旋转轴等。
例如,作为对象物的配重“沿头旋转轴”是指:配重以与头旋转轴具有优选为小于45°、更优选为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的交叉角的方式延伸。
“水平方向清扫性”和“垂直方向清扫性”
在本说明书中,“水平方向清扫性”是指沿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被清扫面的清扫性,“垂直方向清扫性”是指沿与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被清扫面的清扫性。
“狭窄空间清扫性”
在本说明书中,“狭窄空间清扫性”是指构成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的清扫性。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构成垂直方向狭窄空间和水平方向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的清扫性分别称为“垂直方向狭窄空间清扫性”和“水平方向狭窄空间清扫性”。
“清扫面切换性”
在本说明书中,“清扫面切换性”是指清扫面(从第一清扫面向第二清扫面、或者从第二清扫面向第一清扫面)的切换性。
与清扫工具相关的“狭窄空间清扫形态”、“宽敞空间清扫形态”
在本说明书中,与清扫工具相关的“狭窄空间清扫形态”是指:使用清扫工具清扫狭窄空间用的形态,且将清扫头、支架以及清扫工具用柄保持为清扫头的平面方向、支架虚拟面以及柄轴呈平行(优选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形态。此外,有时将下述情况、即将清扫头和支架保持为清扫头的平面方向和支架虚拟面呈平行(优选存在于同一平面上)这一情况,称为使清扫头和支架一致。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与清扫头的平面方向、头旋转部件虚拟面以及/或者柄轴相关的平行是指:它们的交叉角在10°以下,优选在5°以下,更优选为0°。
在本说明书中,与清扫工具相关的“宽敞空间清扫形态”是指:将清扫头的平面方向保持为与支架的支架虚拟面交叉的形态。
此外,上述定义是指使用清扫工具清扫狭窄空间和宽敞空间时的典型的形态,但并不限定使用清扫工具进行清扫的形态。
与夹持部相关的“闭合形态”和“展开形态”
在本说明书中,与夹持部相关的“闭合形态”是指:在清扫头具备夹持部的情况下,夹持部闭合的形态。另外,在夹持部具备具有旋转端和开闭端的第一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部分的情况下,与夹持部相关的“闭合形态”是指开闭端闭合的形态。
在本说明书中,与夹持部相关的“展开形态”是指:在清扫头具备夹持部的情况下,夹持部打开的形态。另外,在夹持部具备具有旋转端和开闭端的第一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部分的情况下,与夹持部相关的“展开形态”是指开闭端未闭合的形态,尤其是指构成第一夹持部分的开闭端的部分与构成第二夹持部分的开闭端的部分存在于最远位置处的形态。
此外,在闭合形态和展开形态下,夹持部均既可以夹持清扫片材,也可以不夹持清扫片材。
与清扫头相关的“竖立”
在本说明书中,与清扫头相关的“竖立”是指:使清扫头从其平面方向沿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状态旋转至其平面方向沿与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例如,可以举起清扫头,并使清扫头从其平面方向沿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状态旋转至其平面方向沿与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从而使清扫头竖立。
“内侧”和“外侧”
在本说明书中,“内侧”和“外侧”分别是指在具有规定的线、例如中心线(例如长度方向中心线、宽度方向中心线、厚度方向中心线等)、轴(例如旋转轴,如头旋转轴、夹持部旋转轴、柄旋转轴、柄轴等)等的对象物中,靠近规定的线的方向和远离轴的方向。例如,长度方向的内侧是指:长度方向中的、靠近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的方向。
“内侧位置”和“外侧位置”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一方相比另一方配置于“内侧位置”是指:一方相比另一方配置于靠近作为对象的规定的线的位置处,并且,一方相比另一方配置于“外侧位置”是指:一方相比另一方配置于远离作为对象的规定的线的位置处。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以下的方式。
[方式1]
一种清扫工具用柄,具备:具有第一基端部及第一顶端部的第一柄部分、具有第二基端部及第二顶端部的第二柄部分、以及能够将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连结的卡合部件,该清扫工具用柄具有柄轴,并且具有与上述柄轴平行的柄轴方向、包括压入方向和推回方向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其中,上述柄轴方向、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相互正交,该清扫工具用柄的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部件具备固定部、活动部、以及将固定部和活动部连结的连结部,上述固定部具备用于将上述卡合部件固定于第一柄部分的固定用突出部,上述活动部具备压入用突出部和用于将第二柄部分连结于第一柄部分的连结用突出部,上述压入用突出部和上述连结用突出部在上述柄轴方向上分离,并且向上述推回方向突出,
第一顶端部具有第一中空部,并且具有分别与上述压入用突出部、上述连结用突出部以及上述固定用突出部对应的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以及第三开口部,
第二基端部在与第一顶端部连结的范围内具有与第一顶端部的外径相同或比其大的内径,并且具备与上述连结用突出部对应的连结用开口部,
上述卡合部件配置于第一中空部,上述压入用突出部、上述连结用突出部以及上述固定用突出部分别被插入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以及第三开口部,并且,上述压入用突出部及上述连结用突出部分别从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向外侧突出,
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构成为:通过将上述压入用突出部向上述压入方向压入,从而能够切换连结形态和分离形态。
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由于具备具有规定结构的卡合部件,因此能够使清扫工具用柄的第二方向的厚度变薄。因此,在清扫工具中,通过以清扫工具用柄的第二方向与狭窄空间的宽度相对的方式使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清扫工具用柄不易与构成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接触。基于以上,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具备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的清扫性出色。
[方式2]
如方式1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中,第一柄部分在第一顶端部的外表面进一步具备套筒,该套筒将上述压入用突出部包围并沿上述柄轴的周向延伸。
上述清扫工具进一步在第一顶端部的外表面具备规定的套筒。因此,当使用者将压入用突出部向压入方向压入时,使用者的手指不易被夹在压入用突出部与第一开口部之间。因此,使用者在将清扫工具用柄变形为连结形态时不易受伤,并且,使用者能够容易将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可靠地连结,从而可靠地形成连结形态,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不易因连结不良等而晃动。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晃动的情况下,晃动的清扫工具用柄有可能损伤构成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基于以上,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具备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方式3]
如方式2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中,上述套筒在上述柄轴的周向上环绕一周,上述套筒的第二方向的直径比第一方向的直径小。
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中,第一柄部分具备规定的套筒。因此,在清扫工具中,通过以清扫工具用柄的第二方向与狭窄空间的宽度相对的方式使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清扫工具用柄不易与构成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接触。基于以上,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具备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的清扫性出色。
[方式4]
如方式2或3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中,上述套筒在上述柄轴的周向上环绕一周,上述套筒的上述推回方向侧的端部的厚度比上述套筒的上述压入方向侧的端部的厚度厚。
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中,套筒具有规定的厚度。因此,在清扫工具中,即使以清扫工具用柄的第一方向与狭窄空间的宽度相对的方式使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情况下,清扫工具用柄也不易与构成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接触。基于以上,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具备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的清扫性出色。
[方式5]
如方式2~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中,在上述连结形态下,上述套筒具备收纳第二基端部的端缘的收纳部。
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中,由于套筒具备规定的收纳部,因此当使用者将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连结时,手指不易夹入在第一柄部分的第一基端部与第二柄部分的第二基端部的端缘之间。因此,使用者在将清扫工具用柄变形为连结形态时不易受伤,并且,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将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可靠地连结,从而可靠地形成连结形态,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不易因连结不良等而晃动。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晃动的情况下,晃动的清扫工具用柄有可能损伤构成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基于以上,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具备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的清扫性出色。
[方式6]
如方式5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中,上述收纳部以及上述端缘具备一对引导部,上述引导部用于引导第一柄部分的上述柄轴的周向上的位置和第二柄部分的上述柄轴的周向上的位置。
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中,由于套筒的收纳部和第二基端部的端缘具备一对规定的引导部,因此容易使第一柄部分的柄轴的周向上的位置与第二柄部分的柄轴的周向上的位置对齐。其结果是,上述清扫工具用柄能够可靠地形成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的连结形态,并且在使用具备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对狭窄空间进行清扫时,晃动的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不易与构成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接触。基于以上,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具备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方式7]
如方式5或6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中,上述收纳部具备多个突起部,多个突起部构成为与第二基端部的外表面接触且分别在上述柄轴方向上延伸。
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中,由于收纳部具备规定的多个突起部,因此,能够抑制清扫工具用柄的晃动。清扫工具用柄晃动的情况下,晃动的清扫工具用柄有时会损伤构成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因而,由于柄的晃动被抑制,因此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不易损伤构成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基于以上,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具备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方式8]
如方式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中,上述卡合部件的上述固定部以及活动部从上述连结部朝向上述柄轴方向内的同一方向延伸。
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中,由于卡合部件的固定部以及活动部以连结部为基准向柄轴方向的同一方向延伸,因此上述卡合部件的第一方向上的弹性容易变大,上述卡合部件容易保持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的连结形态,并且能够抑制清扫工具用柄的晃动,提高清扫工具用柄的强度。基于以上,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具备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方式9]
如方式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中,上述卡合部件的上述连结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上述固定部和活动部在上述连结部以分离的状态连结。
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中,由于卡合部件具有规定的形状,因此上述卡合部件的上述第一方向上的弹性容易变大,并且,上述卡合部件容易保持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的连结形态。基于以上,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具备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方式10]
如方式1~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上述连结用突出部配置在相比上述压入用突出部更远离上述连结部的位置。
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中,由于压入用突出部和连结用突出部被配置在规定的位置,因此,相对于压入用突出部的压入量,连结用突出部的向压入方向的移动量变多,因而能够相对地减少压入用突出部的压入量,并且,第一柄部分与第二柄部分的连结以及分离变得容易。此外,由此能够使清扫工具用柄的压入用突出部的部分的厚度变薄,因此,在清扫工具用柄具备套筒的情况下,能够使套筒的压入用突出部侧的部分变薄。进一步地,通过相对地减少压入用突出部的压入量,在对清扫工具用柄进行连结形态和分离形态的切换时,不易夹入手指。
[方式11]
如方式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中,上述卡合部件进一步具备夹紧部,该夹紧部构成为从上述连结部向与上述活动部相反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一中空部的上述推回方向侧的端部的内表面接触。
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中,也设想了下述情况:在解除第一柄部分与第二柄部分的连结时,压入用突出部的压入少、伴随于此连结用突出部的下沉也少的情况下,连结用突出部卡挂在第二柄部分的连结用开口部上,而被第二柄部分拉拽,从而卡合部件被从第一柄部分拔出这一情况。然而,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中,由于卡合部件具备规定的夹紧部,因此,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夹紧部也能够抑制卡合部件被从第一柄部分拔出。其结果是,清扫工具用柄能够发挥规定的功能,进而上述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具备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方式12]
一种清扫工具,具备清扫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清扫头的支架、以及与上述支架连结的清扫工具用柄,其中,
上述清扫工具用柄是如方式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
上述清扫工具具有与方式1相同的效果。
[方式13]
如方式12所述的清扫工具,其中,上述清扫头呈具备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板状形状,并且具备两个清扫面、侧面以及支架用孔,上述清扫面沿与上述平面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上述侧面沿与上述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上述支架用孔配置于上述侧面且具有旋转轴,
上述支架经由上述支架用孔以能够旋转的状态与上述清扫头连结,
在将上述清扫工具配置成上述平面方向与上述柄轴呈平行的状态下,上述清扫工具用柄被配置成第一方向沿与上述平面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在将上述清扫工具配置成清扫头的平面方向和清扫工具用柄的柄轴呈平行的状态(以下有时称为“使清扫头竖立的状态”)下,清扫工具用柄的第一方向在与平面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当为了清扫狭窄空间而使清扫头呈竖立的状态时,使清扫工具用柄的厚度较薄的第二方向与清扫头的厚度方向相对,从而清扫工具用柄不易卡挂在在狭窄空间的宽度方向上。因此,上述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方式14]
如方式13所述的清扫工具,其中,上述支架配置在作为单一平面的支架虚拟面上,上述清扫头构成为能够将上述清扫头和上述支架以使上述平面方向与上述支架虚拟面一致的方式加以保持。
在上述清扫工具中,清扫头构成为能够将清扫头和支架以使清扫头的平面方向与支架的支架虚拟面一致的方式加以保持,因此上述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方式15]
如方式14所述的清扫工具,上述支架由棒状的部件构成,并且具备:以能够旋转的状态与上述支架用孔连结且具有第一端部的头连结部、与上述清扫工具用柄连结且具有第二端部的柄连结部、以及使上述头连结部和柄连结部分离的分离部,
上述清扫工具用柄具备以能够旋转的状态与上述柄连结部的第二端部连结的旋转部,
上述旋转部在与上述支架虚拟面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旋转轴,并且能够向靠近上述柄连结部的近位方向和远离上述柄连结部的远位方向旋转,
上述清扫工具用柄在上述近位方向侧具有上述压入用突出部。
在上述清扫工具中,清扫工具用柄在近位方向侧具有压入用突出部。因此,在狭窄空间清扫形态下的上述清扫工具中,在使清扫工具用柄向近位方向倒下的状态下,将清扫头的与支架相反侧的部分用于狭窄空间的清扫的情况下,压入用突出部被配置在近位方向侧 (即,支架侧),因此,压入用突出部不易损伤构成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因此,上述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方式16]
如方式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用的清扫片材,其中,
上述清扫片材被构成为保持在上述清扫头上。
上述清扫片材被构成为保持在规定的清扫头上,并且具有与方式12相同的效果。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用柄、本实用新型的具备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以下有时将“具备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简称为“清扫工具”)、以及本实用新型的清扫片材在上述清扫工具中的使用(以下有时将“清扫片材在上述清扫工具中的使用”简称为“在清扫工具中的使用”或“使用”)详细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在关于清扫工具的实施方式中,一并对关于清扫工具、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在清扫工具中的使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关于清扫工具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理解,按照从被清扫面侧的部件到使用者侧的部件的顺序,具体是清扫头、支架、以及清扫工具用柄的顺序对清扫工具进行说明。
图1至图18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以下称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清扫工具1的图。具体来说,图1是清扫工具1的立体图。图2是清扫头3的立体图,相当于图1所示的清扫工具1的清扫头3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展开形态下的清扫头3的第一内表面129及第二内表面139侧的展开图。图4是展开形态下的清扫头3的第一外表面127及第二外表面137侧的展开图。图5是支架5的立体图。图6是清扫工具用柄7处于连结形态下的立体图,相当于图1的清扫工具1的清扫工具用柄7的局部放大图。图7 是清扫工具用柄7处于分离形态下的立体图。
图8至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柄部分307(第一筒状体337)的图。图11至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一套筒331的图。图14至图16是用于说明第一卡合部件501的图。图17至图 19是用于说明将清扫片材31安装至清扫头3的方法的图。图20是用于说明宽敞空间清扫形态下的清扫工具1的图。图21是用于说明狭窄空间清扫形态下的清扫工具1的图。
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清扫工具1具备:清扫头3、可旋转地安装于清扫头3上的支架5、以及与支架5连结的清扫工具用柄7。
清扫头3具备清扫面111(具体为第一清扫面113和第二清扫面115)和支架用孔117,其中,清扫面111呈具备平面方向P和厚度方向T的板状形状,并与平面方向P平行地延伸,支架用孔117具备与平面方向P(具体为长度方向L)平行地延伸的头旋转轴RA1。第一清扫面113和第二清扫面115将头旋转轴RA1夹在中间,在厚度方向T上彼此相对。此外,头旋转轴RA1是用于使清扫头3相对于支架5旋转的旋转轴。
清扫头3具有长度方向L和与长度方向L正交的宽度方向S。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S配置于平面方向P内。支架用孔117和头旋转轴RA1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支架用孔117 在清扫头3的四个侧面(未图示)中的一个侧面(未图示)具有开口部117a。
清扫头3通过穿过头旋转轴RA1且沿厚度方向T延伸的虚拟面IS被划分为第一头区域 119和第二头区域121,清扫头3的重心位于第一头区域119。此外,清扫头3的重心通过后述的两个配重153进行调整。
清扫头3构成为能够保持清扫片材31。具体来说,清扫头3具备夹持部123,该夹持部123构成为通过夹持清扫片材31的一端部33和另一端部35两者,从而保持清扫片材 31。
夹持部123具备第一夹持部分125和第二夹持部分135,第一夹持部分125和第二夹持部分135通过具有与头旋转轴RA1(长度方向L)平行地延伸的夹持部旋转轴RA2的旋转端145呈能够旋转地连结,并且通过与头旋转轴RA1(长度方向L)平行地延伸的开闭端 147呈能够开闭地连结。
开闭端147配置于清扫头3的宽度方向S的一端部149上,旋转端145配置于清扫头3的宽度方向S的另一端部151上。
支架用孔117配置于第一夹持部分125(具体为后述的第一硬质部件133)上。
第一夹持部分125具备第一外表面127和第一内表面129,第一夹持部分125具备构成第一外表面127的第一软质部件131和构成第一内表面129的第一硬质部件133。第二夹持部分135具备第二外表面137和第二内表面139,第二夹持部分135具备构成第二外表面137的第二软质部件141和构成第二内表面139的第二硬质部件143。
第一夹持部分125在第一头区域119中具备两个金属制的配重153,配重153配置于第一硬质部件133的第一外表面127侧的面(第一软质部件131侧的面)上。两个配重153 与头旋转轴RA1分离,而且,与头旋转轴RA1(长度方向L)平行地延伸的两个配重153在宽度方向S上邻接而配置。
另外,两个配重153配置于第一夹持部分125的、头旋转轴RA1与旋转端145之间。由此,使用者在使用清扫工具1时不易感觉到配重153的重量,而且在拿起清扫工具1时,清扫头3容易竖立。
第一夹持部分125的第一内表面129具备配置于长度方向L的内侧位置处的两个第一凹部157、和相对于两个第一凹部157而配置于长度方向L的外侧位置处的两个第一凸部155。两个第一凹部157在厚度方向T上分别朝向第二夹持部分135的相反侧凹陷,两个第一凸部155在厚度方向T上分别朝向第二夹持部分135突出。
第二夹持部分135的第二内表面139具备配置于长度方向L的内侧位置处的两个第二凸部159、和相对于两个第二凸部159而配置于长度方向L的外侧位置处的两个第二凹部161。两个第二凸部159在厚度方向T上分别朝向第一夹持部分125突出,两个第二凹部 161在厚度方向T上分别朝向第一夹持部分125的相反侧凹陷。
在两个第一凸部155各自的顶面和两个第二凸部159各自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保持清扫片材31的第一狭缝部163和第二狭缝部165。
另外,两个第二凸部159和两个第一凹部157分别被构成为在夹持部123的闭合形态下相互啮合。另外,两个第二凹部161和两个第一凸部155分别被构成为在夹持部123的闭合形态下相互啮合。
进而,在第一夹持部分125的第一内表面129的两个第一凹部157之间、和第二夹持部分135的第二内表面139的两个第二凸部159之间,分别配置有用于将清扫片材31的一端部33和另一端部35进行对位的标记167(标记167a和标记167b)。
第一夹持部分125和第二夹持部分135分别具备构成为保持夹持部123的闭合形态的嵌合用突起169和嵌合用凹陷171。
具体来说,在第一夹持部分125的长度方向L的两端分别配置有嵌合用突起169,而且,嵌合用突起169朝向长度方向L的外侧突出,且能够在长度方向L上伸缩。另外,在第二夹持部分135的长度方向L的两端分别配置有构成为与嵌合用突起169嵌合的嵌合用凹陷171,而且,嵌合用凹陷171朝向长度方向L的外侧凹陷。在第一夹持部分125的长度方向L的两端,分别通过嵌合用突起169与嵌合用凹陷171的嵌合来保持夹持部123的闭合形态。
在配置于清扫头3的长度方向L两端的两侧面上,分别配置有用于展开闭合形态下的夹持部123的凹陷部173。凹陷部173在宽度方向S上配置于相比旋转端145更靠近开闭端147的位置处,凹陷部173横跨第一夹持部分125的第一硬质部件133和第一软质部件 131、以及第二夹持部分135的第二硬质部件143和第二软质部件141而配置,但是,凹陷部173的底部175(在长度方向L上位于内侧的部分)由第一夹持部分125的第一硬质部件133和第二夹持部分135的第二硬质部件143构成。由此,使用者容易将手指伸进凹陷部173,将夹持部123(第一夹持部分125和第二夹持部分135)展开而形成展开形态,进而容易将清扫片材31安装至清扫头3上。
如图5所示,支架5具备头连结部201、柄连结部203以及分离部205,其中,头连结部201由棒状的部件构成且与支架用孔117呈可旋转地连结,并具有第一端部201a,柄连结部203与清扫工具用柄7连结,并具有第二端部203a,分离部205使头连结部201与柄连结部203分离。头连结部201、柄连结部203以及分离部205配置于单一平面即支架虚拟面ISB上。
如图6及图7所示,清扫工具用柄7具有柄轴HA,并具有:与柄轴HA平行的柄轴方向DHA、包括压入方向D1P和推回方向D1T的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其中,柄轴方向 DHA、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相互正交。清扫工具用柄7具备连杆301、第一柄部分307、第二柄部分309、第三柄部分311以及把持部313,且这些部分按上述罗列顺序依次连结。第一柄部分307、第二柄部分309、第三柄部分311分别具备第一套筒331、第二套筒333、第三套筒335。
连杆301、第一柄部分307、第二柄部分309、第三柄部分311以及把持部313被构成为能够切换连结形态和分离形态。
连杆301是具有能够使清扫工具用柄7向规定方向旋转的柄旋转轴RA3的旋转部,并由一对第一接头部303和第二接头部305构成。第一接头部303与柄连结部203连结,而且,第二接头部305与第一柄部分307连结。
连杆301(以及清扫工具用柄7)以下述方式、即连杆301(以及清扫工具用柄7)能够在支架虚拟面ISB上旋转的方式(即,柄旋转轴RA3与支架虚拟面ISB正交的方式)连结于支架5的柄连结部203上。
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一柄部分307由具有遍及柄轴方向DHA的整体而扩展的第一中空部339的第一筒状体337所构成,并且,具备在连杆301上的第一基端部315和在把持部313上的第一顶端部317。第二柄部分309具备在连杆301上的第二基端部319和在把持部313上的第二顶端部321,而且,第三柄部分311具备在连杆301上的第三基端部323 和在把持部313上的第三顶端部325,并且,把持部313具备在连杆301上的第四基端部 327和配置在与第四基端部327相反的一侧的第四顶端部329。
第一柄部分307从直径的粗细出发而划分为:具有规定的直径的第一筒状体第一部分 341、和直径比第一筒状体第一部分341的直径小的第一筒状体第二部分343。此外,第一中空部339被划分为分别相当于第一筒状体第一部分341和第一筒状体第二部分343的第一中空部第一部分345和第一中空部第二部分347,第一中空部第二部分347的直径比第一中空部第一部分345的直径小。
第一筒状体第二部分343被构成为:在连结形态下的清扫工具用柄7中,被插入至后述的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筒状体第一部分(未图示)的第二中空部第一部分(未图示)中。
第一基端部315由第一筒状体第一部分341构成,第一顶端部317由第一筒状体第一部分341和第一筒状体第二部分343构成。
第一顶端部317具备第一顶端部第一开口部349、第一顶端部第二开口部351、以及第一顶端部第三开口部353,其中,第一顶端部第一开口部349、第一顶端部第二开口部351、以及第一顶端部第三开口部353分别与后述的第一卡合部件501的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第一固定用突出部511对应。第一顶端部第一开口部349 以及第一顶端部第二开口部351分别为在第一筒状体第一部分341以及第一筒状体第二部分343的、推回方向D1T侧的端部开口的开口部,而且,第一顶端部第三开口部353是在第一筒状体第一部分341的压入方向D1P侧的端部开口的开口部。
第一基端部315具有第一连结用开口部355和第一凹陷部357。第一连结用开口部355 配置于推回方向D1T侧的端部。第一凹陷部357配置于第一基端部315的压入方向D1P侧的端部,并且在柄轴方向DHA上朝向把持部313凹陷。关于第一连结用开口部355以及第一凹陷部357,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如图11至图13所示,第一套筒331构成为在第一柄部分307的第一顶端部317的外表面上绕柄轴HA的周向一周。第一套筒331具备第一套筒第一开口部361,该第一套筒第一开口部361构成为将后述的第一卡合部件501的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包围。第一套筒第一开口部361向推回方向D1T突出。
另外,第一套筒331在压入方向D1P上具备第一套筒第二开口部363,第一套筒第二开口部363构成为:在第一套筒331被安装于第一柄部分307时,第一套筒第二开口部363 在压入方向D1P上被配置在相当于第一顶端部第三开口部353的位置,而且,第一套筒第二开口部363构成为:在清扫工具用柄7的连结形态下,与第一顶端部第三开口部353一同接纳第一卡合部件501的第一固定用突出部511。
另外,第一套筒331在第二基端部319侧的内表面上具备第一套筒收纳部365,该第一套筒收纳部365在第一柄部分307和第二柄部分309被连结时收纳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基端部319的端缘。第一套筒331具有与第一筒状体第一部分341大致相同的内径,而且,第一套筒331遍及第一筒状体第一部分341和第一筒状体第二部分343而配置,第一套筒收纳部365形成于第一套筒331与第一筒状体第二部分343之间的区域。
另外,第一套筒收纳部365具备相互啮合的、构成一对引导部且朝向第二基端部319 侧突出的第一套筒突出部367。第一套筒突出部367构成为与后述的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基端部319的第二凹陷部403相互啮合,并且,能够引导第一柄部分307和第二柄部分309在柄轴HA的周向上被配置于正确的位置。
第一套筒收纳部365还具备在柄轴方向DHA上延伸且朝向柄轴HA突出的四个第一套筒突起369。四个第一套筒突起369在柄轴HA的周向上相互分离。四个第一套筒突起369在清扫工具用柄7的连结形态下抑制第二柄部分309晃动。
第一套筒331的第二方向D2的直径d2比第一方向D1的直径d1小。因此,通过以清扫工具用柄7的第二方向D2与狭窄空间的宽度相对的方式使用清扫工具用柄7,清扫工具用柄7以及具备清扫工具用柄7的清扫工具1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另外,第一套筒331的推回方向D1T侧的端部的厚度t1比第一套筒331的压入方向D1P侧的端部的厚度t2厚。因此,即使是在以清扫工具用柄7的第一方向D1与狭窄空间的宽度相对的方式使用清扫工具用柄7的情况下,清扫工具用柄7以及具备清扫工具用柄7的清扫工具1的狭窄空间清扫性也出色。
如图14所示,第一卡合部件501构成为能够将第一柄部分307和第二柄部分309连结。具体而言,第一卡合部件501具备第一固定部503、第一活动部505、以及将第一固定部503和第一活动部505连结的第一连结部507。第一连结部507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在第一连结部507的推回方向D1T的端部连结有第一活动部505,在第一连结部507的压入方向D1P的端部连结有第一固定部503。另外,第一活动部505以及第一固定部503构成为:分别与第一柄部分307的第一中空部339的推回方向D1T侧的端部以及压入方向D1P侧的端部接触而配置。
第一固定部503和第一活动部505从第一连结部507朝向柄轴方向DHA的同一方向延伸。第一连结部507具有向远离第一固定部503及第一活动部505的方向突出的拱状的形状,通过压入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已被压入向压入方向D1P的第一活动部505容易返回至原来的位置。
第一固定部503具备用于将第一卡合部件501固定于第一柄部分307的第一固定用突出部511,第一固定用突出部511向压入方向D1P突出。第一活动部505具备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和用于将第二柄部分309连结于第一柄部分307的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以及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分别向推回方向D1T突出,第一连结用突出部 515和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在柄轴方向DHA上分离,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配置在相比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更远离第一连结部507的位置上。另外,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具有越接近第一连结部507高度越发变高的倾斜部517。
另外,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是在将第一卡合部件501插入第一柄部分307的第一中空部339并将第一套筒331安装于第一柄部分307之后,被安装于第一卡合部件501,因此,在图14中,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被显示为从第一卡合部件501分离。
第一夹紧部509自第一连结部507起在柄轴方向DHA上向与第一活动部505以及第一固定部503相反的方向延伸,并构成为与第一柄部分307的第一中空部339的推回方向D1T侧的端部的内表面接触而配置。
如图15所示,在第一柄部分307上,第一套筒331以使第一套筒第一开口部361以及第一套筒第二开口部363分别与第一柄部分307的第一顶端部第一开口部349以及第一顶端部第三开口部353一致的方式固定于第一筒状体337上。
另外,第一卡合部件501通过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以及第一固定用突出部511分别插入第一顶端部第一开口部349、第一顶端部第二开口部351以及第一顶端部第三开口部353,从而被固定于第一筒状体337上。另外,第一夹紧部509 与第一中空部第一部分345(第一中空部339)的推回方向D1T侧的端部的内表面接触。
此外,在第一卡合部件501中,通过将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向压入方向D1P压入,第一活动部505被向压入方向D1P压入,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被向压入方向D1P压入,且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被容纳至第一筒状体337的内部。另外,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与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分离,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配置于相比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更为远离第一连结部507的位置,因此,与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的压入量相比较,连结用突出部的向压入方向D1P的移动量变多,因而第一柄部分307与第二柄部分309的连结及分离变得容易。
如图15所示,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基端部319具备第二连结用开口部401和第二凹陷部403。第二连结用开口部401构成为接纳第一卡合部件501的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并且配置在推回方向D1T侧的端部。第二凹陷部403配置于第二基端部319的压入方向D1P侧的端部,并且在柄轴方向DHA上朝向第一柄部分307凹陷。第二凹陷部403与第一套筒331的第一套筒突出部367一同构成一对引导部。
若停止将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向压入方向D1P压入,则由于第一卡合部件501的弹性、第一连结部507的拱形形状等,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的位置复原,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 从第一顶端部第二开口部351向推回方向D1T突出。
如图16所示,为了将第一柄部分307与第二柄部分309从分离形态变形为连结形态,例如,能够分别以左手和右手把持第一柄部分307和第二柄部分309,在利用左手的拇指将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向压入方向D1P压入并且将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收纳于第一筒状体337的内部的状态下,以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基端部319的端缘被收纳于第一套筒收纳部365的方式,将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基端部319插入第一柄部分307的第一顶端部 317,从而形成连结形态。
由于第一套筒331具备第一套筒收纳部365,因此使用者不易将手夹入第一柄部分307 与第二柄部分309之间。另外,第一柄部分307的第一套筒331和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基端部319分别具备第一套筒突出部367和第二凹陷部403,其中,第一套筒突出部367 和第二凹陷部403作为一对引导部,用于引导第一柄部分307的柄轴HA的周向上的位置和第二柄部分309的柄轴HA的周向上的位置。第一套筒突出部367和第二凹陷部403分别配置于第一套筒收纳部365的压入方向D1P的端部和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基端部319 的压入方向D1P的端部。
通过第一套筒突出部367以及第二凹陷部403,使用者容易使第一柄部分307与第二柄部分309在柄轴HA的周向上的位置一致。在柄轴HA的周向上的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未被插入第二连结用开口部401,在连结形态下,第一柄部分307 与第二柄部分309容易发生分离。
另外,由于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具备倾斜部517,因此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基端部319的端缘与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接触,由此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被向压入方向D1P压入,因而,在形成连结形态时,使用者也可以不将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向压入方向D1P压入。
如图16所示,为了将第一柄部分307和第二柄部分309从连结形态变形为分离形态,例如,分别以左手和右手把持第一柄部分307和第二柄部分309,在利用左手的拇指将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向压入方向D1P压入并且将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收纳于第一筒状体337的内部的状态下,使第一柄部分307与第二柄部分309在柄轴方向DHA上分离即可。
在使第1柄部分307与第2柄部分309从连结形态变为分离形态时,在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的压入不充分、进而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的压入不充分的情况下,存在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的顶端在从第一筒状体337的第一顶端部第二开口部351突出的状态下将第二柄部分309与第一柄部分307分离这一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卡合部件501的第一连结用突出部515的顶端卡挂在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连结用开口部401上,而施加将第一卡合部件501从第一筒状体337拔出的力。
但是,由于第一卡合部件501具备第一固定用突出部511,并且具备与第一中空部第一部分345(第一中空部339)的推回方向D1T侧的端部的内表面接触的第一夹紧部509,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固定用突出部511以及第一夹紧部509能够发挥作用以抑制第一卡合部件501被从第一筒状体337中拔出。
第二柄部分309在第二顶端部321上具备第二卡合部件551以及第二套筒333,第二顶端部321、第二卡合部件551以及第二套筒333的构造分别与第一顶端部317、第一卡合部件501以及第一套筒331的构造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由于第三柄部分311的第三基端部323的构造与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基端部 319的构造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由于第二柄部分309与第三柄部分311的连结结构和分离结构同于第一柄部分307与第二柄部分309的连结结构和分离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第三柄部分311在第三顶端部325上具备第三卡合部件555以及第三套筒335,第三顶端部325、第三卡合部件555以及第三套筒335的构造分别与第一顶端部317、第一卡合部件501以及第一套筒331的构造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由于把持部313的第四基端部327的构造与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基端部319的构造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由于第三柄部分311与把持部313的连结结构和分离结构同于第一柄部分307与第二柄部分309的连结结构和分离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第一柄部分307的第一基端部315的构造与第二柄部分309的第二基端部319的构造相同,并且具备第一连结用开口部355和第一凹陷部357等。
另外,连杆301的第二接头部305在第一柄部分307侧的端部具备第四筒状体405和第四卡合部件559。第四筒状体405的构造除了不具有第一套筒331以外,与第一筒状体 337相同,而且,第四卡合部件559的构造与第一卡合部件501的构造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由于第一柄部分307与连杆301的连结结构和分离结构同于第一柄部分307与第二柄部分309的连结结构和分离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使用者在使用清扫工具1时,将手伸进配置于闭合形态下的清扫头3的长度方向L的两侧面上的凹陷部173中,将清扫头3展开为展开形态,如图17所示,将展开形态下的清扫头3以夹持部123(第一夹持部分125和第二夹持部分135)的第一内表面129和第二内表面139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于清扫片材31上。
接着,清扫片材31的一个端部33以及另一个端部35分别以与第一夹持部分125的记号167a(167)以及记号167b(167)匹配的方式,将清扫片材31的一个端部33以及另一个端部35分别朝向第一内表面129以及第二内表面139折叠。
接着,以使清扫片材31的一端部33和另一端部35分别与第一夹持部分125的标记167a(167)和标记167b(167)对齐的方式,将清扫片材31的一端部33和另一端部35 分别朝向第一内表面129和第二内表面139折叠。
接着,如图18所示,使用者将清扫片材31的一端部33固定在第一夹持部分125的两个第一凸部155上分别配置的第一狭缝部163中,而且,将清扫片材31的另一端部35 固定在第二夹持部分135的两个第二凸部159上分别配置的第二狭缝部165中。
接着,使第一夹持部分125和第二夹持部分135以旋转轴145的夹持部旋转轴RA2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使嵌合用突起169和嵌合用凹陷171嵌合,从而如图19所示,使清扫头3变为闭合形态。由此,清扫片材31的一端部33通过两个第一凸部155的第一狭缝部163被保持,并通过啮合的第一凸部155与第二凹部161的组合(共计两处)和第一凹部 157与第二凸部159的组合(共计两处)被保持,因此,使用时清扫片材31的一端部33 不易从夹持部123脱落。
同样地,清扫片材31的另一端部35通过两个第二凸部159的第二狭缝部165被保持,并通过啮合的第一凸部155与第二凹部161的组合(共计两处)和第一凹部157与第二凸部159的组合(共计两处)被保持,因此,使用时清扫片材31的另一端部35不易从夹持部123脱落。
使用者在清扫宽敞空间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使清扫工具1变为宽敞空间清扫形态,从而可以无特别限制地清扫被清扫面。使用清扫片材31的第一面37(清扫头3的第一清扫面113侧的面)清扫被清扫面,当第一面37变脏时,可以使清扫头3旋转180°,使用清扫片材的第二面39(清扫头3的第二清扫面115侧的面)清扫被清扫面。
使用者在清扫狭窄空间、例如图21所示那样的垂直方向狭窄空间51的情况下,可以使清扫工具1旋转为狭窄空间清扫形态,具体为使清扫头3旋转为清扫头3的平面方向(未图示)与支架5的支架虚拟面(未图示)一致,并将清扫头3的长度方向L的端部(优选为不存在支架用孔117的开口部117a的一侧的端部)伸入狭窄空间,从而清扫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
为了使清扫工具1的形态从宽敞空间清扫形态变更为狭窄空间清扫形态,只需拿起清扫工具1即可。当拿起清扫工具1(清扫头3)时,由于清扫头3的重心位于第一头区域119中,因此,容易使清扫头3以第一头区域119朝向下方的方式竖立。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清扫工具1的清扫头3中,由于旋转端145配置于第一头区域119的、清扫头3的宽度方向S的另一端部151上,因此,当拿起清扫头3时,清扫头3以旋转端145朝向下方且开闭端147朝向上方的方式竖立。因此,容易使用清扫头 3的第一头区域119侧(旋转端145侧)的侧面清扫垂直方向狭窄空间51的角落部53,而且,此时清扫片材31不易从清扫头3脱落。
另外,在清扫工具1中,以清扫头3的平面方向P、支架5的支架虚拟面ISB以及柄轴HA平行(更具体而言,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第一方向D1与平面方向 P平行地延伸。由此,在使清扫工具1变形为狭窄空间清扫形态的情况下,清扫工具用柄 7使连杆301、第一柄部分307、第二柄部分309及第三柄部分311各自的第二方向D2(厚度薄的方向)与清扫头3的厚度方向T相对,从而清扫工具用柄7不易卡挂在垂直方向狭窄空间的宽度方向上。
另外,如图6所示,在清扫工具1中,构成旋转部的连杆301(清扫工具用柄7)能够以柄旋转轴RA3为中心向靠近支架5的柄连结部203的近位方向DP和远离柄连结部203 的远位方向DD旋转。另外,第一卡合部件501的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第二卡合部件551 的第二压入用突出部553、第三卡合部件555的第三压入用突出部557以及第四卡合部件 559的第四压入用突出部561分别被配置在第一柄部分307、第二柄部分309、第三柄部分311以及连杆301的近位方向DP侧。
由此,如图21所示,在将清扫工具1变形为狭窄空间清扫形态并将清扫工具用柄7向近位方向DP倒下的状态下,将清扫头3的与支架5相反侧的部分用于狭窄空间的清扫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第二压入用突出部553、第三压入用突出部557以及第四压入用突出部561被配置在近位方向DP侧(即,支架5侧),因此,第一压入用突出部513、第二压入用突出部553、第三压入用突出部557以及第四压入用突出部561不易损伤构成垂直方向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
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用柄、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清扫工具用柄具有柄轴,并且具有与柄轴平行的柄轴方向、包括压入方向和推回方向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其中柄轴方向、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相互正交。
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用柄、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清扫工具用柄可包括多个柄部分,例如至少两个柄部分(即,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三个以上的柄部分(例如第一柄部分至第三柄部分)、四个以上的柄部分(例如第一柄部分至第四柄部分)、五个以上的柄部分(例如第一柄部分至第五柄部分)。上述多个柄部分构成为能够相互切换为连结形态和分离形态。
另外,上述多个柄部分的一部分也可以构成把持部、与支架连结的连结部、旋转部等。另外,上述多个柄部分分别具备基端部和顶端部,顶端部能够具备用于与作为邻接的柄部分的邻接柄部分连结的卡合部件。
优选上述旋转部配置于与支架的连结部上。这是从清扫工具的清扫性的观点出发而言。此外,上述旋转部也可以能够相对于支架向任意的方向旋转。另外,在上述支架配置于支架虚拟面上的情况下,优选上述旋转部构成为在与上述支架虚拟面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旋转轴。这是从清扫工具的清扫性的观点出发而言。
上述卡合部件具备固定部、活动部、以及将固定部和活动部连结的连结部,上述固定部具备用于将卡合部件固定于柄部分的固定用突出部,活动部具备压入用突出部和用于将邻接柄部分与柄部分连结的连结用突出部,压入用突出部和连结用突出部在柄轴方向上远离,并且向推回方向突出。
构成上述多个柄部分之一的第一柄部分具有第一基端部和第一顶端部,同样,构成上述多个柄部分之一的第二柄部分具有第二基端部和第二顶端部。第一柄部分的第一顶端部具有第一中空部,并且具备分别与卡合部件的压入用突出部、连结用突出部以及固定用突出部对应的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以及第三开口部。
第二基端部在与第一顶端部连结的范围内具有与第一顶端部的外径相同、或比第一顶端部的外径大的内径,并且具备与连结用突出部对应的连结用开口部。
卡合部件配置于第一中空部,上述压入用突出部、上述连结用突出部以及上述固定用突出部分别被插入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以及第三开口部,并且,压入用突出部及连结用突出部分别从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向外侧突出。
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构成为:通过将卡合部件的压入用突出部向压入方向压入,从而能够切换连结形态和分离形态。
第一柄部分也可以于第一顶端部的外表面进一步具备套筒,该套筒将卡合部件的压入用突出部包围并沿柄轴的周向延伸。由此,当使用者将压入用突出部向压入方向压入时,使用者的手指不易被夹在压入用突出部与第一开口部之间。
上述套筒优选在柄轴的周方向上环绕一周,并且,优选套筒的第二方向的直径比第一方向的直径小。由此,通过以使清扫工具用柄的第二方向与狭窄空间的宽度相对的方式使用清扫工具用柄,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具备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套筒的第二方向的直径是指:沿柄轴方向测量套筒的第二方向的长度并取其最长的长度。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套筒的第一方向的直径是指:沿柄轴方向测量套筒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并取其最长的长度。
另外,上述套筒优选套筒的推回方向侧的端部的厚度比套筒的压入方向侧的端部的厚度厚。由此,即使是在以清扫工具用柄的第一方向与狭窄空间的宽度相对的方式使用上述清扫工具用柄的情况下,清扫工具用柄以及具备清扫工具用柄的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清扫性也出色。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套筒的厚度是指:规定方向上的、从第一柄部分的外表面至套筒的外表面为止的距离。
在连结形态下,上述套筒能够具备收纳第二基端部的端缘的收纳部。由此,当使用者将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连结时,手指不易被夹在第一柄部分的第一基端部与第二柄部分的第二基端部的端缘之间。
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能够具备用于引导第一柄部分的柄轴的周向上的位置和第二柄部分的柄轴的周向上的位置的一对引导部。一对引导部能够配置于任意的位置,可配置于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的对应的位置,例如压入方向的端部、推回方向的端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两端等。
另外,一对引导部优选为相互啮合的部件,例如,能够是一对卡合部,例如作为一对的突出部和凹陷部。
在第一柄部分中,一对引导部例如能够配置于套筒(例如,套筒的收纳部内)、第一顶端部(例如,第一顶端部的端缘)。在第二柄部分中,一对引导部例如能够配置于第二基端部(例如,第二基端部的端缘)。
上述收纳部可以具备多个突起部,多个突起部构成为与第二基端部的外表面接触且分别在上述柄轴方向上延伸。上述多个突起部能够在柄轴的周向上分离。由此,能够抑制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之间的晃动。
在上述卡合部件中,固定部以及活动部能够从连结部向任意方向延伸,例如,固定部以及活动部能够朝向柄轴方向内的同一方向或者相反方向延伸,优选朝向同一方向延伸。这是因为:上述卡合部件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弹性容易变大,上述卡合部件容易保持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的连结形态,并且,能够抑制清扫工具用柄的晃动,提高清扫工具用柄的强度。
在上述卡合部件中,连结部可以是在规定的方向(例如,柄轴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延伸,也就是可以是线状,而且也可以是不在规定的方向上延伸,也就是可以是点状。上述连结部优选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更优选为拱状,而且,在固定部和活动部沿柄轴方向内的同一方向延伸的情况下,连结部进一步优选具有朝向远离固定部和活动部的方向突出的拱状的形状。这是因为:上述卡合部件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弹性容易变大,并且上述卡合部件容易保持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的连结形态。
另外,在上述卡合部件中,连结用突出部和压入用突出部被配置成与上述活动部分离,连结用突出部能够以配置在相比压入用突出部更远离连结部的位置的方式与活动部连结。由此,相对于压入用突出部的压入量,连结用突出部的朝向压入方向的移动量变多,因此,能够相对地减少压入用突出部的压入量,从而第一柄部分与第二柄部分的连结以及分离变得容易。此外,能够使清扫工具用柄的压入用突出部的部分的厚度变薄,在清扫工具用柄具备套筒的情况下,能够使套筒的压入用突出部侧的部分变薄。进而,通过相对地减少压入用突出部的压入量,在对清扫工具用柄进行连结形态和分离形态的切换时,不易夹入手指。
在上述卡合部件中,连结用突出部能够以配置在相比压入用突出部更靠近连结部的位置的方式与活动部连结。由此,相对于压入用突出部的压入量,连结用突出部的朝向压入方向的移动量变小,因此能够相对地增大压入用突出部的压入量,并且,变得容易控制连结用突出部的移动,从而能够提高第一柄部分与第二柄部分的连结以及分离的精度。
上述卡合部件能够进一步具备夹紧部,该夹紧部构成为从连结部向与活动部相反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一中空部的、推回方向侧的端部的内表面接触。由此,夹紧部能够以抑制卡合部件被从第一柄部分拔出的方式进行作用。
另外,在上述卡合部件中,优选上述夹紧部不仅向与活动部相反的方向延伸、而且还向与固定部相反的方向延伸(即,活动部和固定部向同一方向延伸)。由此,夹紧部越是对卡合部件施加被从第一柄部分拔出的力,夹紧部和固定部越是能够分别以第一中空部内的推回方向的端部和压入方向的端部作为支点,夹紧部越能够以抑制卡合部件被从第一柄部分拔出的方式进行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作为清扫头,可以举出不安装清扫片材而进行清扫的清扫头、安装清扫片材进行清扫的清扫头等。
作为不安装清扫片材而进行清扫的清扫头,可以举出具有刷子部的清扫头、具有海绵部的清扫头等。
作为安装清扫片材进行清扫的清扫头用的清扫片材,可以举出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清扫片材,例如含有无纺布的清扫片材、含有纤维束(tow)的清扫片材等。另外,作为上述清扫片材,可以举出干式、浸有药液的湿式等。
上述清扫片材可以是具备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的清扫片材,且是构成为将该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固定在清扫头上而使用的清扫片材,而且可以举出被构成为呈筒状并将清扫头覆盖的清扫片材。筒状的清扫片材优选使用于后述的单手拿的清扫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优选清扫头呈具备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板状形状,并且具备清扫面和支架用孔,其中,清扫面沿与平面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支架用孔具有沿与平面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头旋转轴。此外,头旋转轴是用于使清扫头相对于支架旋转的旋转轴。
上述板状形状只要具有沿与上述平面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且彼此相对的两个表面部、和沿与上述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侧面部,则形状无特别限制。上述表面部从清扫头的厚度方向观察的形状可以是多边形,例如三角形(例如等腰三角形)、四边形(例如矩形、菱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弯曲形,例如圆形、椭圆形等。上述板状形状可以在上述平面方向中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
另外,上述表面部和侧面部不仅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弯曲面(例如,两端以外的中央区域朝向外侧突出的弯曲面、两端以外的中央区域朝向内侧凹陷的弯曲面),并且可以包含凹凸结构,例如一个或多个凸部、一个或多个凹部等。由此,在清扫头被构成为能够保持清扫片材的情况下,安装在清扫头上的清扫片材不易脱落,在使用清扫工具时,清扫片材不易从清扫头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清扫头可以仅由两个表面部中的一个表面部(单面,即仅第一清扫面)构成清扫面,而且也可以由两个表面部(双面,即第一清扫面和第二清扫面)构成清扫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清扫头的厚度(厚度方向的长度) 并无特别限制,但从清扫狭窄空间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厚度较薄,上述厚度优选为3.0cm 以下,更优选为2.0cm以下。从清扫工具的强度的观点出发,上述厚度优选为0.1cm以上,而且更优选为1.0cm以上。此外,清扫头的厚度是指清扫头的最厚部分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清扫头被通过支架用孔的头旋转轴且沿清扫头的厚度方向延伸的虚拟面划分为第一头区域和第二头区域,清扫头可以使清扫头的重心位于第一头区域。上述清扫工具优选将清扫头的重心配置为:在将清扫头的头旋转轴保持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且清扫头未固定的状态下,清扫头的第一区域朝向下方移动,清扫头的第二区域朝向上方移动。这是从垂直方向清扫性、以及垂直方向狭窄空间清扫性的观点出发的。
清扫头的重心可以通过在第一头区域和第二头区域改变构成清扫头的部件例如软质部件、硬质部件等的质量而进行调整。
另外,清扫头的重心可以通过在第一头区域配置追加部件、例如配重等进行调整。作为上述配重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金属(例如铁、不锈钢、铅、铜、磁铁)、橡胶、塑料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支架用孔的开口部可以配置于清扫头的任意位置,而且优选配置于侧面部上。在清扫头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支架用孔的开口部可以配置于构成长度方向的端部(两端部)的侧面部(两侧面部)、构成宽度方向的端部(两端部)的侧面部(两侧面部)上,优选配置于构成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两端部)的侧面部(两侧面部)上。这是从清扫工具的使用便利性的观点出发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优选支架用孔(以及头旋转轴)配置于规定方向上的上述侧面部的中央,在清扫头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情况下,上述规定方向可以是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述支架用孔(以及头旋转轴)优选配置于长度方向的中央或宽度方向的中央。这是从清扫头的旋转容易度以及清扫工具的使用便利性的观点出发的。
上述配重可以配置于第一头区域的任意位置,但优选至少配置于距离头旋转轴远的位置处。由于能够抑制清扫头的质量增加,同时有效地使清扫头的重心远离头旋转轴(容易使清扫头竖立),因此,清扫头的垂直方向清扫性、垂直方向狭窄空间清扫性、清扫面切换性等出色。
上述配重可以配置为沿与头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而且也可以配置为沿与头旋转轴正交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在清扫头是安装清扫片材进行清扫的清扫头的情况下,清扫头可以具备夹持部,该夹持部被构成为夹持清扫片材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的至少一方,并能够采取展开形态和闭合形态。由此,清扫片材的被夹持部夹持的端部不易从夹持部脱落,从而清扫片材不易从清扫头脱落。此外,上述夹持部可以夹持清扫片材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的一方,还可以夹持清扫片材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的双方。
作为上述夹持部,只要能够夹持清扫片材便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上述夹持部具备第一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部分,并且,第一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部分通过具有沿与规定方向平行的方向(优选为与头旋转轴、长度方向等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夹持部旋转轴的旋转端被可旋转地连结,并通过沿与规定方向平行的方向(优选为与头旋转轴、长度方向等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开闭端被可开闭地连结。由此,清扫片材的被夹持部夹持的端部不易从夹持部脱落,从而清扫片材不易从清扫头脱落。
上述旋转端和开闭端可以配置于清扫头的任意位置,例如,在旋转端(夹持部旋转轴) 和/或开闭端沿与头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下,旋转端(夹持部旋转轴)和/或开闭端可以配置于与头旋转轴正交的正交方向的端部、与头旋转轴邻接的区域等。另外,在旋转端(夹持部旋转轴)和/或开闭端沿与清扫头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下,旋转端(夹持部旋转轴)和/或开闭端可以配置于宽度方向的端部、与头旋转轴邻接的区域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在清扫头具备用于保持清扫片材的清扫片材固定部的情况下,清扫头可以在其外表面上具备一个或多个清扫片材固定部,而且也可以在其内表面上具备一个或多个清扫片材固定部。
作为清扫头在其内表面上具备一个或多个清扫片材固定部的例子,例如可以举出清扫头具备夹持部,例如具有第一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部分的夹持部的例子。第一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部分可以举出:通过具有沿与规定方向(优选为与头旋转轴、长度方向等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夹持部旋转轴的旋转端被可旋转地连结,并通过沿规定方向(优选为与头旋转轴、长度方向等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开闭端被可开闭地连结的部分,而且可以举出第一夹持部分的第一内表面或第二夹持部分的第二内表面具备清扫片材固定部的部分。
另外,清扫头可以在其外表面上具备一个或多个清扫片材固定部,在清扫头具备夹持部,例如具有第一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部分的夹持部的情况下,第一夹持部分的第一外表面和/或第二夹持部分的第二外表面可以具备清扫片材固定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在清扫头具备具有第一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部分的夹持部,并且在第一头区域配置有配重的情况下,优选配重和支架用孔配置于第一夹持部分中。由此,使用者在使用清扫工具时不易感觉到配重的重量,而且在拿起清扫工具时,清扫头容易竖立,因此,清扫工具(清扫头)的垂直方向清扫性、垂直方向狭窄空间清扫性、清扫面切换性等出色。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在清扫头具备夹持部的情况下,例如在具备具有第一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部分的夹持部的情况下,作为用于保持第一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部分的闭合形态的保持单元,可以采用本技术领域公知的单元,例如可以举出一对嵌合用突起与嵌合用凹陷、粘扣带(刺毛型部件和圆毛型部件)、一对磁铁、一对磁铁和强磁性体(例如铁、钴、镍)、弹簧夹、机械锁等。
上述一对嵌合用突起与嵌合用凹陷分别朝向规定方向突起和凹陷,该规定方向优选为构成清扫头的平面方向的方向(例如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更优选为构成清扫头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例如长度方向的内侧或外侧),进一步优选为清扫头的长度方向的内侧。由此,容易保持夹持部的闭合形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清扫头可以由各种材料构成,但优选其外表面由软质部件构成,而且内部由比上述软质部件硬的硬质部件构成。这是从同时实现操作性和清扫性的观点出发的。
作为构成上述软质部件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氨酯(PU)、弹性体、橡胶、海绵、各种发泡体、棉布(例如无纺布、例如毛毡、纺织品、编织品)等,而且,作为构成上述硬质部件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ABS树脂、聚烯烃(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缩醛(POM)、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聚酰胺(PA)、聚氯乙烯(PVC)、丙烯酸树脂及其复合材料以及金属(例如铝)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清扫工具可以具备清扫头、支架以及清扫工具用柄。
上述支架由棒状的部件构成,并构成为经由清扫头的支架用孔以能够旋转的状态与清扫头连结。从狭窄空间清扫性的观点出发,上述支架优选配置在作为单一平面的支架虚拟面上。
作为上述棒状部件,可以举出剖面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的部件,而且,上述支架优选至少头连结部的剖面呈圆形,优选支架整体的剖面呈圆形。这是从使清扫头以头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观点、支架不易损伤被清扫面的观点出发的。作为上述支架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金属,例如铁(例如镀锌铁)、不锈钢、铝等。
上述支架例如能够具备:以能够旋转的状态与支架用孔连结且具有第一端部的头连结部、与清扫工具用柄连结且具有第二端部的柄连结部、以及使头连结部和柄连结部分离的分离部。柄连结部与分离部以及头连结部与分离部可以交叉地连结,而且也可以呈一体地弯曲。
上述头连结部和柄连结部可以具有任意长度。例如,头连结部的长度可以与柄连结部大致相同,由此,使支架甚至清扫工具轻量化,并且容易将施加于清扫工具用柄上的力可靠地传递至清扫头。另外,头连结部也可以比柄连结部长,由此更容易将施加于清扫工具用柄上的力传递至清扫头。进而,上述头连结部可以具有与清扫头大致相同的长度、或者比清扫头更长的长度,由此容易将施加于清扫工具用柄上的力传递至整个清扫头。
在上述头连结部、柄连结部、分离部中,优选至少头连结部以及柄连结部配置在支架虚拟面上,而且更优选头连结部、柄连结部以及分离部配置在支架虚拟面上。这是从狭窄空间清扫性的观点出发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在支架被配置于支架虚拟面上的情况下,上述清扫工具优选构成为能够将清扫头和支架以使清扫头的平面方向与支架虚拟面一致的方式加以保持,而且更优选构成为能够固定(以下,有时称为清扫工具具备“清扫头固定机构”。)。由此,清扫工具的狭窄空间清扫性出色。
作为上述清扫头固定机构,可以举出一对磁铁、一对磁铁和强磁性体(例如铁、钴、镍)、一对嵌合部等。作为上述清扫头固定机构为一对磁铁的例子,可以举出包含配置于支架(例如头连结部、柄连结部以及/或者分离部)上的磁铁、和配置于清扫头的、与配置于支架上的磁铁相对应的位置上的磁铁的实施方式。上述清扫头固定机构为一对磁铁和强磁性体的例子也是同样的。作为上述清扫头固定机构为一对嵌合部的例子,可以举出支架和配置于清扫头上并形成为与支架嵌合的槽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头)中,优选:在将清扫工具配置为清扫头的平面方向与清扫工具用柄的柄轴呈平行的状态下,清扫工具用柄被配置成清扫工具用柄的第一方向沿与清扫头的平面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由此,当为了清扫狭窄空间而使清扫头呈竖立的状态时,使清扫工具用柄的厚度较薄的第二方向与清扫头的厚度方向相对,从而清扫工具用柄不易卡挂在狭窄空间的宽度方向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头)中,优选:清扫工具用柄具备以能够旋转的状态与柄连结部的第二端部连结的旋转部,旋转部在与支架虚拟面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旋转轴,并且能够向靠近支架的柄连结部的近位方向和远离支架的柄连结部的远位方向旋转,在该情况下,清扫工具用柄构成为在上述近位方向侧具有压入用突出部,清扫工具用柄以在上述近位方向侧具有压入用突出部的方式与支架的柄连结部的第二端部连结。由此,在上述清扫工具中,在将清扫头竖立的状态并且将清扫工具用柄向近位方向倒下的状态下,将清扫头的与支架相反侧的部分用于狭窄空间的清扫时,压入用突出部被配置在近位方向侧(即,支架侧),因此,压入用突出部不易损伤构成狭窄空间的被清扫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清扫工具可以是所谓的单手抓持型(即,清扫头仅在一个位置经由支架用孔与支架连结)的清扫工具,也可以是所谓的双手抓持型(即,清扫头在多个位置(优选为两处)经由支架用孔与支架连结)的清扫工具。
通过将上述清扫工具形成为单手抓持型,如图21所示,容易使用清扫头的不存在支架侧的端部清扫狭窄空间。另外,通过将上述清扫工具形成为双手抓持型,使用者的力容易传递至清扫头。
作为双手抓持型的清扫工具,可以举出例如经由配置于清扫头的侧面部的两个位置处的两个支架用孔与支架连结的清扫工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工具(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情况下,上述两个支架用孔可以为配置于清扫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相互对置的两个侧面部或者配置于清扫头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相互对置的两个侧面部,而且,优选为配置于清扫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相互对置的两个侧面部。
上述两个支架用孔既可以相连而呈一体化,也可以相互分离,但优选具有一个头旋转轴。

Claims (16)

1.一种清扫工具用柄,具备:具有第一基端部及第一顶端部的第一柄部分、具有第二基端部及第二顶端部的第二柄部分、以及能够将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连结的卡合部件,所述清扫工具用柄具有柄轴,并且具有与所述柄轴平行的柄轴方向、包括压入方向和推回方向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其中,所述柄轴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相互正交,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件具备固定部、活动部以及将固定部和活动部连结的连结部,所述固定部具备用于将所述卡合部件固定于第一柄部分的固定用突出部,所述活动部具备压入用突出部和用于将第二柄部分连结于第一柄部分的连结用突出部,所述压入用突出部和所述连结用突出部在所述柄轴方向上分离,并且向所述推回方向突出,
第一顶端部具有第一中空部,并且具有分别与所述压入用突出部、所述连结用突出部以及所述固定用突出部对应的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以及第三开口部,
第二基端部在与第一顶端部连结的范围内具有与第一顶端部的外径相同或比该第一顶端部的外径大的内径,并且具备与所述连结用突出部对应的连结用开口部,
所述卡合部件配置于第一中空部,所述压入用突出部、所述连结用突出部以及所述固定用突出部分别被插入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以及第三开口部,并且,所述压入用突出部及所述连结用突出部分别从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向外侧突出,
第一柄部分和第二柄部分构成为:通过将所述压入用突出部向所述压入方向压入,从而能够切换连结形态和分离形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特征在于,
第一柄部分在第一顶端部的外表面进一步具备套筒,该套筒将所述压入用突出部包围并沿所述柄轴的周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在所述柄轴的周向上环绕一周,所述套筒的第二方向的直径比第一方向的直径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在所述柄轴的周向上环绕一周,所述套筒的所述推回方向侧的端部的厚度比所述套筒的所述压入方向侧的端部的厚度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形态下,所述套筒具备收纳第二基端部的端缘的收纳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及所述端缘具备一对引导部,该引导部用于引导第一柄部分的所述柄轴的周向上的位置和第二柄部分的所述柄轴的周向上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具备多个突起部,多个突起部构成为与第二基端部的外表面接触且分别在所述柄轴方向上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件的所述固定部及活动部从所述连结部朝向所述柄轴方向内的同一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件的所述连结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在所述连结部以分离的状态连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用突出部配置在相比所述压入用突出部更远离所述连结部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件进一步具备夹紧部,该夹紧部构成为从所述连结部向与所述活动部相反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一中空部的所述推回方向侧的端部的内表面接触。
12.一种清扫工具,具备清扫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清扫头的支架以及与所述支架连结的清扫工具用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工具用柄是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用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头呈具备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板状形状,并且具备两个清扫面、侧面以及支架用孔,其中,所述清扫面沿与所述平面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侧面沿与所述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架用孔配置于所述侧面且具有旋转轴,
所述支架经由所述支架用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清扫头连结,
在将所述清扫工具配置成所述平面方向与所述柄轴平行的状态下,所述清扫工具用柄被配置成第一方向沿与所述平面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配置在作为单一平面的支架虚拟面上,所述清扫头构成为能够将所述清扫头和所述支架以使所述平面方向与所述支架虚拟面一致的方式加以保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由棒状的部件构成,并且具备: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支架用孔连结且具有第一端部的头连结部、与所述清扫工具用柄连结且具有第二端部的柄连结部、以及使所述头连结部和柄连结部分离的分离部,
所述清扫工具用柄具备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柄连结部的第二端部连结的旋转部,
所述旋转部在与所述支架虚拟面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旋转轴,并且能够向靠近所述柄连结部的近位方向和远离所述柄连结部的远位方向旋转,
所述清扫工具用柄在所述近位方向侧具有所述压入用突出部。
16.一种清扫片材,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
所述清扫片材被构成为保持在所述清扫头上。
CN201921920933.7U 2018-11-09 2019-11-08 清扫工具用柄、清扫工具以及用于清扫工具的清扫片材 Active CN21238258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1819 2018-11-09
JP2018211819A JP6983141B2 (ja) 2018-11-09 2018-11-09 清掃具用柄、上記清掃具用柄を備えている清掃具、及び清掃シートの、上記清掃具への使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82587U true CN212382587U (zh) 2021-01-22

Family

ID=70723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20933.7U Active CN212382587U (zh) 2018-11-09 2019-11-08 清扫工具用柄、清扫工具以及用于清扫工具的清扫片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83141B2 (zh)
CN (1) CN212382587U (zh)
TW (1) TWM60416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94417B1 (ko) * 2020-12-16 2023-02-06 박현욱 청소용구의 손잡이 스틱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421Y2 (zh) * 1986-03-19 1991-05-16
JPH01157844U (zh) * 1988-04-22 1989-10-31
US5621946A (en) * 1994-12-26 1997-04-22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Suction tube mounted with an auxiliary brush of a vacuum cleaner
JP2006090398A (ja) * 2004-09-22 2006-04-06 Sunkei Kogyo Kk パイプ部材の取付構造・球技用ゴール
JP2006314363A (ja) * 2005-05-10 2006-11-24 Gemco Takasaki:Kk 掃除具用柄とこれを用いた掃除具セット
JP3152632U (ja) * 2009-05-27 2009-08-06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清掃用具
JP5871555B2 (ja) * 2011-10-14 2016-03-01 花王株式会社 パイプの連結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掃除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83141B2 (ja) 2021-12-17
TWM604169U (zh) 2020-11-21
JP2020075058A (ja)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82587U (zh) 清扫工具用柄、清扫工具以及用于清扫工具的清扫片材
TW200538079A (en) Cleaning tool and holding member used for the same
CN211834247U (zh) 清扫工具以及上述清扫工具用的清扫片材
CN112867425B (zh) 清扫工具用的清扫头、具备上述清扫头的清扫工具、清扫片在上述清扫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上述清扫工具用的清扫片
CN211834248U (zh) 具备清扫头的清扫工具以及上述清扫工具用的清扫片材
JP2002177186A (ja) 柄付モップ把持具
WO2020095488A1 (ja) 清掃具用の清掃ヘッド、上記清掃ヘッドを備える清掃具、清掃シートの、上記清掃具への使用、及び上記清掃具用の清掃シート
CA3033261A1 (en) Vacuum cleaner handle mount assembly
JP3439181B2 (ja) ハンガー
JP2013070839A (ja) 電気掃除機
TWI818100B (zh) 清掃具用清掃頭、具備前述清掃頭的清掃具、清掃薄片使用於前述清掃具的使用方法及前述清掃具用清掃薄片
JP7134145B2 (ja) 清掃シート及び清掃シートを備える清掃具
CN218165240U (zh) 粘毛器
KR200343889Y1 (ko) 청소용 도구
JP2020075075A (ja) 清掃具用の清掃ヘッド、上記清掃ヘッドを備える清掃具、清掃シートの、上記清掃具への使用、及び上記清掃具用の清掃シート
KR200389592Y1 (ko) 접는 대걸레
KR200315082Y1 (ko) 젓가락 보조구
JP5575733B2 (ja) 箸セット
JP2020075074A (ja) 清掃具用の清掃ヘッド、上記清掃ヘッドを備える清掃具、清掃シートの、上記清掃具への使用、及び上記清掃具用の清掃シート
CN113840563A (zh) 清扫工具
JP3045810U (ja) 魚釣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折畳み装置
WO2000064322A1 (en) A foot controlling device for telescopic pipes of a vacuum cleaner
JPH073171U (ja) 手掛け部材
JP2001289377A (ja) パイプ材の連結具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柄付き用具の柄
JPH0685581U (ja) 手掛け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