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8993U - 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8993U
CN212378993U CN202021026206.9U CN202021026206U CN212378993U CN 212378993 U CN212378993 U CN 212378993U CN 202021026206 U CN202021026206 U CN 202021026206U CN 212378993 U CN212378993 U CN 212378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fiber
gland
optical fiber
spli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62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永峰
郑星
周茜
姜正德
钟友
胡志伟
周伟红
周均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262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8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8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8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Or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光纤和法兰连接好,且不改变光纤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实现在同一个站点直接检测光纤连接是否符合要求的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它包括两个检测盒。检测盒包括检测盒体;压盖;光纤识别装置,光纤识别装置包括设置在检测盒体的上表面上的安装口、位于安装口内的浮动支撑平板;连接性能检测装置,连接性能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压盖下表面上的弹性遮光压块、设置在弹性遮光压块的下表面上的检测槽、设置在检测槽内的激光模块。两个检测盒中的一个检测盒内的激光模块为激光发射模块,另一个检测盒内的激光模块为激光接收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网络中有许多光配单元和跳纤设备,在光路组网和迂回过程中需要多个站点用尾纤将一条光缆线路上的纤芯跳接另外一条线路上,光纤跳纤作业是光纤运维作业中经常进行的工作。目前多数光配架使用标准的FC法兰或SC法兰和尾纤进行光路连接,尾纤从一条光缆线路上的纤芯跳接另外一条线路上,当光纤跳纤作业中受操作不当、元器件质量和老化影响,会发生个别站点纤芯跳接损耗大甚至不能使用的情况,随着光纤配线设备的容量越来越大,出现这种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利于光纤运维工作的顺利展开;因而在光纤跳纤作业完成后,需要检测光纤连接性能是否合格。
目前,在光纤跳纤作业完成后,一般采用光源光功率计和OTDR测试,其采用插接耦合的方式进行测试,因而在测试时,只能够先测试一端尾纤和法兰连接可靠,然后,拆开该端尾纤的法兰连接,再测试另一端尾纤和法兰连接可靠,因而其只能保证一端尾纤和法兰连接可靠,而光纤作业现场是一个闭环的作业,跳纤两端都连接好尾纤后,跳纤两端连接法兰是否都符合要求只能到下一个站的光缆线路对端用光源光功率计和OTDR测试去测试,所以经常发生在一个站进行跳接时使用OTDR先后测试两个方向光路都是好的,但当我们到下一个站跳接时OTDR检测发现上一个站有一端尾纤连接损耗大,只能又回到上一个站对尾纤和法兰进行检查更换处理,即使是新的尾纤和法兰也存在这样问题,这将极大的增大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影响光纤跳纤作业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在光纤和法兰连接好,且不改变光纤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实现在同一个站点直接检测光纤连接是否符合要求,从而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工作效率的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个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包括:检测盒体,所述检测盒体为中空结构,检测盒体内设有盒内空腔;压盖,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扣相连;光纤识别装置,光纤识别装置包括设置在检测盒体的上表面上的安装口、位于安装口内的浮动支撑平板、用于支撑浮动支撑平板的支撑弹簧及位于浮动支撑平板下方的触发开关,所述安装口与盒内空腔相连通;连接性能检测装置,连接性能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压盖下表面上的弹性遮光压块、设置在弹性遮光压块的下表面上的检测槽、设置在检测槽内的激光模块;当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扣相连后,弹性遮光压块的下表面紧压在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浮动支撑平板封遮对应的检测槽的槽口;两个检测盒中的一个检测盒内的激光模块为激光发射模块,另一个检测盒内的激光模块为激光接收模块。
跳纤两端的法兰都连接好尾纤后,通过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先检测跳纤一端的法兰与尾纤的连接性能,然后采用相同的操作检测跳纤另一端的法兰与尾纤的连接性能;检测跳纤端部的法兰与尾纤的连接性能的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打开一检测盒的压盖;接着,将靠近跳纤端部法兰的跳纤放置在该检测盒的浮动支撑平板上;再接着,盖上压盖,使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扣相连;
打开另一检测盒的压盖;接着,将尾纤放置在该检测盒的浮动支撑平板上;再接着,盖上压盖,使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扣相连;
在检测盒的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卡扣相连后,弹性遮光压块的下表面紧压在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其中一个检测盒的弹性遮光压块将跳纤压紧在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该弹性遮光压块上的检测槽的槽口正对跳纤;另一个检测盒的弹性遮光压块将尾纤压紧在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该弹性遮光压块上的检测槽的槽口正对尾纤;由于弹性遮光压块具有弹性,在弹性遮光压块将跳纤或尾纤压紧在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后,浮动支撑平板将几乎封遮住对应的检测槽的槽口,使检测槽的内腔形成一个暗室,几乎不受外界光线影响;
同时,由于尾纤包括有两种型号,一种是直径900um的色谱尾纤,另一种是直径3mm的跳接尾纤,这两种尾纤结构不一样,跳接尾纤就在色谱尾纤的基础上增加了芳纶和外护套,当尾纤为直径900um的色谱尾纤时,在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合结构卡合相连,弹性遮光压块将尾纤压紧在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后,由于尾纤直径小,该浮动支撑平板下移量小,浮动支撑平板不会触发对应的触发开关;当尾纤为直径3mm的色谱尾纤时,在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合结构卡合相连,弹性遮光压块将尾纤压紧在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后,由于尾纤直径大,该浮动支撑平板下移量大,浮动支撑平板将触发对应的触发开关;从而实现自动完成尾纤的识别;
第二,连接性能检测装置工作,通过一检测盒内的激光发射模块发射设定功率的光信号并直接耦合到尾纤的光纤里;接着通过另一检测盒内的激光接收模块直接耦合接收微弱的光信号;再接着,激光发射模块发射的光信号与激光接收模块接收的光信号进行比对,两者的差值小于等于设定值,则说明书跳纤一端的法兰与尾纤的连接造成的损耗合格,即跳纤一端的法兰与尾纤的连接性能合格,反之不合格;从而在光纤和法兰连接好,且不改变光纤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实现在同一个站点直接检测跳纤两端法兰与尾纤的连接是否符合要求,以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口与盒内空腔相连通,所述光纤识别装置还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竖向导向孔及滑动设置在竖直导向孔内的导杆,所述支撑弹簧套设在导杆上,所述导杆的下端设置在下限位块,导杆的上端与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
作为优选,触发开关设置在支架上。
作为优选,激光模块的下方设有聚光镜。
作为优选,浮动支撑平板包括浮动平板及设置在浮动平板的上表面上的反光镜片。
作为优选,压盖包括顶壁及由顶壁便于往下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压盖的侧壁的下边缘上设有两个光纤出口,且两个光纤出口分布在压盖的相对两侧。跳纤或尾纤通过光纤出口伸出到压盖外侧。
作为优选,检测盒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压盖限位块,压盖限位块位于压盖的下方。如此,通过压盖限位块来旋转压盖扣合在检测盒体上时,往下移动距离,避免压盖下移距离过大而误触发对应的触发开关。
作为优选,触发开关为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光纤和法兰连接好,且不改变光纤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实现在同一个站点直接检测光纤连接是否符合要求,从而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检测盒体1;
压盖2;
光纤出口3;
压盖限位块4;
连接性能检测装置5,弹性遮光压块5.1,检测槽5.2,激光发射模块5.3,激光接收模块5.4,聚光镜5.5;
光纤识别装置6,浮动支撑平板6.1,支撑弹簧6.2,触发开关6.3,
支架6.4,导杆6.5,下限位块6.6;
法兰7.1,尾纤7.2,跳纤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室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表示一个或者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两个检测盒。检测盒包括检测盒体1、压盖2、光纤识别装置6及连接性能检测装置5。
检测盒体1为中空结构,检测盒体内设有盒内空腔。
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扣相连。本实施例中,压盖包括顶壁及由顶壁便于往下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压盖的侧壁的下边缘上设有两个光纤出口3,且两个光纤出口分布在压盖的相对两侧。
光纤识别装置6包括设置在检测缺口的底面上的安装口、位于安装口内的浮动支撑平板6.1、用于支撑浮动支撑平板的支撑弹簧6.2及位于浮动支撑平板下方的触发开关6.3。安装口与盒内空腔相连通。本实施例中,触发开关为微动开关。
连接性能检测装置5包括设置在压盖下表面上的弹性遮光压块5.1、设置在弹性遮光压块的下表面上的检测槽5.2及设置在检测槽内的激光模块。本实施例中,弹性遮光压块为黑色的橡胶块。当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扣相连后,弹性遮光压块的下表面紧压在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浮动支撑平板封遮对应的检测槽的槽口。
两个检测盒中的一个检测盒内的激光模块为激光发射模块5.3,另一个检测盒内的激光模块为激光接收模块5.4。
本实施例的主题名称中的“分体式”是指,两个检测盒分体设置。
跳纤两端的法兰都连接好尾纤后,通过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先检测跳纤一端的法兰与一尾纤的连接性能,然后采用相同的操作检测跳纤另一端的法兰与另一尾纤的连接性能;检测跳纤端部的法兰与尾纤的连接性能的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打开一检测盒的压盖;接着,将靠近跳纤端部法兰的跳纤7.3放置该检测盒的浮动支撑平板上;再接着,盖上压盖,使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扣相连。
打开另一检测盒的压盖;接着,将尾纤7.2放置该检测盒的浮动支撑平板上;再接着,盖上压盖,使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扣相连。
连接跳纤与尾纤的法兰7.1位于两个检测盒之间。
在检测盒的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卡扣相连后,弹性遮光压块的下表面紧压在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并且其中一个检测盒的弹性遮光压块将跳纤7.3压紧在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该弹性遮光压块上的检测槽的槽口正对跳纤;另一个检测盒的弹性遮光压块将尾纤7.2压紧在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该弹性遮光压块上的检测槽的槽口正对尾纤;由于弹性遮光压块具有弹性,在弹性遮光压块将跳纤或尾纤压紧在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后,浮动支撑平板将几乎封遮住对应的检测槽的槽口,使检测槽的内腔形成一个暗室,几乎不受外界光线影响;
同时,由于尾纤包括有两种型号,一种是直径900um的色谱尾纤,另一种是直径3mm的跳接尾纤,这两种尾纤结构不一样,跳接尾纤就在色谱尾纤的基础上增加了芳纶和外护套,当尾纤为直径900um的色谱尾纤时,在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合结构卡合相连,弹性遮光压块将尾纤压紧在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后,由于尾纤直径小,该浮动支撑平板下移量小,浮动支撑平板不会触发对应的触发开关;当尾纤为直径3mm的色谱尾纤时,在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合结构卡合相连,弹性遮光压块将尾纤压紧在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后,由于尾纤直径大,该浮动支撑平板下移量大,浮动支撑平板将触发对应的触发开关;从而实现自动完成尾纤的识别;
第二,连接性能检测装置工作,通过一检测盒内的激光发射模块发射设定功率的光信号并直接耦合到尾纤的光纤里;接着通过另一检测盒内的激光接收模块直接耦合接收微弱的光信号;再接着,激光发射模块发射的光信号与激光接收模块接收的光信号进行比对,两者的差值小于等于设定值,则说明书跳纤一端的法兰与尾纤的连接造成的损耗合格,即跳纤一端的法兰与尾纤的连接性能合格,反之不合格;具体的,
首先,通过一检测盒内的激光发射模块发射设定功率的光信号并直接耦合到尾纤的纤芯里,若激光发射模块所对应的光纤识别装置的触发开关被触发,则说明尾纤为直径3mm的色谱尾纤,此时,激光发射模块发射设定功率P为10毫瓦的光信号并直接耦合到尾纤的纤芯里;若激光发射模块所对应的光纤识别装置的触发开关未被触发,则说明尾纤为直径900um的色谱尾纤,此时,激光发射模块发射设定功率P为5毫瓦的光信号并直接耦合到尾纤的纤芯里,从而通过尾纤的识别,保证在不同护套下直接耦合到尾纤的纤芯内的有效光功率相同;然后,通过另一检测盒内的激光接收模块直接耦合接收微弱的光信号;接着,激光发射模块发射的光信号的光功率P与激光接收模块接收的光信号的光功率P1进行比对,若两者的差值小于等于设定值(本实施例中,设定值为0.5dB)则跳纤一端的法兰与尾纤的连接性能合格,反之不合格;从而在光纤和法兰连接好,且不改变光纤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实现在同一个站点直接检测跳纤两端法兰与尾纤的连接是否符合要求,以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打开压盖,取出尾纤和跳纤。
本实施例中,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盒、设置在控制盒内的主控电路板、设置在控制盒表面的控制开关和显示屏。控制开关和显示屏分别通过信号线与主控电路板连接。各检测盒内的触发开关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盒内的主控电路板连接,各检测盒内的激光模块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盒内的主控电路板连接。控制开关用于控制连接性能检测装置工作。对激光发射模块发射的光信号的光功率P与激光接收模块接收的光信号的光功率P1进行比对以及判断跳纤一端的法兰与尾纤的连接性能是否合格,均在主控电路板上进行。显示屏用于显示跳纤端部的法兰与尾纤的连接性能是否合格。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光纤识别装置6还包括支架6.4、设置在支架上的竖向导向孔及滑动设置在竖直导向孔内的导杆6.5。支撑弹簧套设在导杆上,所述导杆的下端设置在下限位块6.6,导杆的上端与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触发开关设置在支架上。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激光模块的下方均设有聚光镜5.5。
进一步的,浮动支撑平板包括浮动平板及设置在浮动平板的上表面上的反光镜片。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检测盒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压盖限位块4,压盖限位块位于压盖的下方。如此,通过压盖限位块来旋转压盖扣合在检测盒体上时,往下移动距离,避免压盖下移距离过大而误触发对应的触发开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个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包括:
检测盒体,所述检测盒体为中空结构,检测盒体内设有盒内空腔;
压盖,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扣相连;
光纤识别装置,光纤识别装置包括设置在检测盒体的上表面上的安装口、位于安装口内的浮动支撑平板、用于支撑浮动支撑平板的支撑弹簧及位于浮动支撑平板下方的触发开关,所述安装口与盒内空腔相连通;
连接性能检测装置,连接性能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压盖下表面上的弹性遮光压块、设置在弹性遮光压块的下表面上的检测槽、设置在检测槽内的激光模块;
当压盖与检测盒体之间通过卡扣相连后,弹性遮光压块的下表面紧压在浮动支撑平板的表面上,浮动支撑平板封遮对应的检测槽的槽口;
两个检测盒中的一个检测盒内的激光模块为激光发射模块,另一个检测盒内的激光模块为激光接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纤识别装置还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竖向导向孔及滑动设置在竖直导向孔内的导杆,所述支撑弹簧套设在导杆上,所述导杆的下端设置在下限位块,导杆的上端与对应的浮动支撑平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触发开关设置在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激光模块的下方设有聚光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浮动支撑平板包括浮动平板及设置在浮动平板的上表面上的反光镜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盖包括顶壁及由顶壁便于往下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压盖的侧壁的下边缘上设有两个光纤出口,且两个光纤出口分布在压盖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触发开关为微动开关。
CN202021026206.9U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Active CN212378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6206.9U CN212378993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6206.9U CN212378993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8993U true CN212378993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9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6206.9U Active CN212378993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89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1779A (zh) * 2020-06-05 2020-10-2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1779A (zh) * 2020-06-05 2020-10-2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9180B2 (en) Optical module
CN111811779B (zh) 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EP3637081B1 (en) Optical test instrument with removable cartridge
CN111817785B (zh) 一体式光纤法兰连接性能检测设备
CN212378993U (zh) 一种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
CN202679371U (zh) 具有光时域反射功能的光网络单元光组件
CN212378992U (zh) 一种一体式光纤法兰连接性能检测设备
CN210780795U (zh) 一种电力光缆网的分布式光纤多参量测量配光控制装置
WO2018216883A1 (ko) Otdr을 이용한 중계기 광코어 감시시스템
CN212378991U (zh) 一种耦合式光纤连接检测器
US7715678B2 (en) Optical fiber loopback test system and method
WO2016131301A1 (zh) 智能光分配网络装置和无源光纤网络系统
JP2015132775A (ja) 通信モニタ用受光装置とその漏洩光取得方法
CN113703113B (zh) 一种快速装配的模块化光纤配线架及其装配方法
US11899264B2 (en) Connector
CN210155366U (zh) 一种光纤适配器检测光提取装置以及sc光纤适配器
CN209911602U (zh) 一种光纤适配器
CN102564475A (zh) 可现场校准的光纤传感装置
KR102098634B1 (ko) 광케이블 분배 수납용 함체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52325B1 (ko) 무전원 양방향 광선로 감시 장치
KR20080108720A (ko) 현장 조립형 광커넥터의 손실 및 불량 유무 측정 장치 및그 측정 방법
CN218888527U (zh) 一种用于监测光线连接器中通信异常的检测电路
CN219322398U (zh) 一种基于微动开关的智能端口检测托盘
CN218566853U (zh) 一种光纤配线板通断检测装置
CN220528053U (zh) 一种用于多个光模块测试的调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