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7117U - 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7117U
CN212377117U CN202020424935.3U CN202020424935U CN212377117U CN 212377117 U CN212377117 U CN 212377117U CN 202020424935 U CN202020424935 U CN 202020424935U CN 212377117 U CN212377117 U CN 212377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er
thin
base member
rigid bas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249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ifu Bearing Co ltd
Wuhu Zhile Bearing Co ltd
Shanghai C&U Group Co Ltd
C&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ifu Bearing Co ltd
Wuhu Zhile Bearing Co ltd
Shanghai C&U Group Co Ltd
C&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ifu Bearing Co ltd, Wuhu Zhile Bearing Co ltd, Shanghai C&U Group Co Ltd, C&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Pifu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249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7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7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7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属于轴承零件领域,包括刚性基件和保持架主体,保持架主体采用塑料制成,所述刚性基件与保持架主体之间注塑为一体。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以塑料材质的保持架主体为主、结合少量的刚性材质,在通过刚性基件提高强度的还保持了塑料保持架转速高的特性,可以直接替换现有薄壁轴承中的保持架而不会影响使用性能,适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零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
背景技术
轴承(Bearing)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被广泛使用。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薄壁轴承为一种应用于小型化、轻量化产品中的特殊轴承,其具有极薄型的轴承断面。它的径向空间很小,故留于保持架的空间更少,保持架的厚度因此削减。采用塑料材质的保持架,例如尼龙保持架的强度偏低,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径向变形情况,进而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更好的薄壁轴承保持架,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材质的保持架、尤其是尼龙保持架强度过低易变形的技术问题,提高保持架的抗变形性能、避免因保持架变形造成轴承无法工作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其包括刚性基件和保持架主体,保持架主体采用塑料制成,所述刚性基件与保持架主体之间注塑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刚性基件为条形或环形的钢板,其有效结合了铁质保持架的强度以及塑料保持架转速高的特性,在提高保持架强度的同时兼顾了实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用“钢板”或“板状物”中的“板”,意为具有一定长度、厚度(相对于保持架主体而言)及刚性的部件,在部分场合中,也可以用“片”来形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刚性基件设于保持架主体的底部。
为加强保持架的整体强度、使保持架各处强度均匀,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刚性基件的形状与保持架主体的底面形状相适应。
为确保刚性基件具有一定的刚性、避免刚性强度不足,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刚性基件的厚度为保持架整体主体厚度的1/4~1/6,优选为1/5。
为确保刚性基件具有一定的刚性、避免刚性强度不足,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刚性基件的厚度至少为1.5mm,优选为2~3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保持架主体中除用于容置滚动体的配合间隙外,均为实心。一方面实心的保持架主体便于加工,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保持架主体与刚性基件之间是全面接触的,有利于从整体上加强保持架的抗变形能力。
为加强注塑形成的保持架主体与钢板之间连接处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钢板的表面为粗糙面,其粗糙度为Ra12.5、Ra25或Ra50,如此,钢板与保持架主体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也不易在径向冲击载荷的作用下轻易脱离分离,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为加强保持架主体与刚性基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保持架主体包覆刚性基件的上表面及与上表面相邻的内、外两个侧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保持架主体仅包覆刚性基件的一个表面,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其可使刚性基件为承受变形力/冲击载荷的主体、而使保持架主体部分尽量不承受变形力/冲击载荷的作用,避免保持架主体受力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刚性基件为采用玻璃增强纤维制成的条形或环形板状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保持架主体的底部以注塑方式嵌入刚性基件,通过刚性基件提高了保持架的强度,在提升塑料保持架结构强度的同时,不破坏保持架主体本身的结构,避免保持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强度不足而出现变形的情况。
并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以塑料材质的保持架主体为主、结合少量的刚性材质,在通过刚性基件提高强度的还保持了塑料保持架转速高的特性,可以直接替换现有薄壁轴承中的保持架而不会影响使用性能,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 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 B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保持架,110—保持架主体,120—刚性基件,121—滚动体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主要由刚性基件和保持架主体组成,保持架主体采用塑料制成,刚性基件与保持架主体通过注塑加工形成一体结构,在轴承运行过程中,刚性基件作为承受冲击载荷的主要受力件,可以减少保持架主体因受力而产生的形变,从而维持保持架结构、形状的稳定性,以便于轴承正常运行。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100由位于底部(本实用新型所述“底部”,是以滚动体容置槽121所在侧为上部、顶部为参照描述,如图3所示方向)的刚性基件120和嵌合于刚性基件120上表面上的保持架主体110组成,其中,保持架主体110的中、上部均匀设有若干用于容置滚动体的滚动体容置槽121,滚动体容置槽121的结构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刚性基件120为采用钢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环形部件——下称钢板,保持架主体110部分则采用塑料材料、例如目前薄壁轴承中较常使用的尼龙,加工时,需先将环形的钢板放置在模具的底部,再按普通尼龙保持架100的加工方式,向模具中注塑,固化脱模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合图2、图3所示,保持架主体110中除用于容置滚动体的配合间隙外,均为实心。不同于传统保持架100在图2底部的部分——即非滚动体容置槽121的其余保持架100部分设计有中空结构,实心结构可以增加保持架主体110与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可进一步提高保持架主体110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2的上、下两部分的剖面结构所示,可以直观地看出本实施例中钢板的截面宽度与保持架主体110的截面宽度保持一致,即钢板上仅有一个上表面与保持架主体110接触并嵌合——当保持架100受到径向冲击载荷时,由于钢板的宽度不小于保持架主体110的宽度,因此钢板会与保持架主体110同时受力,在保持架主体110受压发生轻微内收的变形后,由于钢板的刚性较大、其形变量极小,因此在此之后,钢板将始终作为主要受力部件承受冲击载荷,从而大大减轻保持架主体110所受的冲击载荷、有效避免保持架主体110过度变形。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刚性基件120与上保持架主体110间的接触面为粗糙面,其粗糙度为Ra 12.5、Ra25或Ra50。粗糙面可以增加钢板与保持架主体110之间的接触面积、并能够通过粗糙颗粒增加钢板与保持架主体110之间的摩擦力,以此加强钢板与保持架100之间的结合牢固程度。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包覆刚性基件120的上表面及与上表面相邻的内、外两个侧面。本实施例通过使钢板的侧壁与保持架主体110贴合接触,令钢板整体嵌入至保持架主体110中,通过增加钢板与保持架主体110之间的接触面积及利用保持架主体110对钢板的半包围的包裹作用,使钢板与保持架主体110之间紧密互连,形成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
上述实施例中,刚性基件120的厚度为保持架100整体主体厚度的1/4~1/6、或者厚度至少为1.5mm,优选为2~3mm。并且,除了钢材料制作刚性基件120外,还可以采用玻璃增强纤维材料制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薄壁轴承保持架100,通过在保持架100的主体部分嵌入用于增强强度的刚性基件120,有效提升了塑制轴承保持架100的抗变形能力,使轴承在运行时不因保持架100变形而失效。

Claims (10)

1.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基件和保持架主体,保持架主体采用塑料制成,所述刚性基件与保持架主体之间注塑为一体;所述刚性基件设于保持架主体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基件的形状与保持架主体的底面形状相适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基件的厚度为保持架整体主体厚度的1/4~1/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基件的厚度至少为1.5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基件的厚为2~3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主体中除用于容置滚动体的配合间隙外,均为实心。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基件与上保持架主体间的接触面为粗糙面,其粗糙度为Ra12.5、Ra25或Ra50。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主体包覆刚性基件的上表面及与上表面相邻的内、外两个侧面。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主体仅包覆刚性基件的一个表面。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基件为采用玻璃增强纤维或钢材料制成的条形或环形板状件。
CN202020424935.3U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 Active CN212377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4935.3U CN212377117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4935.3U CN212377117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7117U true CN212377117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59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24935.3U Active CN212377117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7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66551B1 (ko) 스러스트 슬라이드 베어링
US7837394B2 (en) Roller thrust bearing c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213893C (zh) 复合材料制成的鞍座,特别是用在自行车上的鞍座,以及制造该鞍座的方法
EP1205160A3 (en) Prosthesis bearing component
CN212377117U (zh) 一种薄壁轴承保持架
US20040264821A1 (en) Bearing shell for a ball and socket joint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101961953B1 (ko) 성형품 취출기
GB2172050A (en) A valve spring retainer and locking assembly
CN201287954Y (zh) 短纤维增强橡胶缓冲托辊
CN209582804U (zh) 托辊的辊筒、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KR102537167B1 (ko) 직동 베어링 및 하우징을 구비한 직동 베어링
JP3013465B2 (ja) 軸受を備えた合成樹脂製品
CN108688730B (zh) 连接纤维增强塑料部件至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及相应组件
KR101983268B1 (ko) 차량용 너클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714955B2 (en) Configuration for moulding a blend made of metal powder around a ceramic core
US6186664B1 (en) Bearing device
US20070104603A1 (en) Scroll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for
KR101032881B1 (ko) 솔라웨이퍼 카세트용 경량 지지바 및 그 제조방법
JPS5828013A (ja) リニヤボ−ルペアリングユニツト
CN201695230U (zh) 洗衣机用轴承座
CN211852519U (zh) 一种保持架轻量化的轴承
CN213011430U (zh) 一种包胶轮
CN219655125U (zh) 一种圆柱滚动体轴承
JPH0752860A (ja) Frp製自転車フォークのエンド部分の構造及びフォークエンド部の製造方法
CN216111757U (zh) 一种滚子轴承及其低噪音高强度的保持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ng Chaoxu

Inventor before: Liu Ha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5000 Binhai five road 515, We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C&U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U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Anhui Pifu Bea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WUHU ZHILE BEA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Binhai five road 515, We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C&U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U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ANHUI PIFU BEA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WUHU ZHILE BEA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