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5467U - 软管增强层 - Google Patents

软管增强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5467U
CN212375467U CN202021603137.3U CN202021603137U CN212375467U CN 212375467 U CN212375467 U CN 212375467U CN 202021603137 U CN202021603137 U CN 202021603137U CN 212375467 U CN212375467 U CN 212375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layer
layer
hose
wefts
war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031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月华
陆文慧
陈俊琛
王东晖
秦庆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5elem Material Scientific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5elem Material Scientific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5elem Material Scientific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5elem Material Scientific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031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5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5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5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软管增强层,其包括第一增强层以及第二增强层。第一增强层包括若干第一经线以及交错编织在第一经线上的第一纬线。第二增强层包括若干第二经线以及交错编织在第二经线上的第二纬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同步编织,解决了各层之间口径匹配的问题,且完全取消了后续穿插套层的工序,同时满足设计要求承压能力。

Description

软管增强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增强层,属于工业管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管可用于水、油、气等介质的输送,输送能力的强弱由软管能承受的压力决定,而软管的承压能力又取决于增强层的强度。在软管口径已经限定的情况下,为了提升软管的承压能力,通常将两层口径接近的增强层使用穿插的方法合并成一个整体。这两层口径接近的增强层中,其中一层的内径略大于另一层的外径。这种穿插的方法是将提前已经编织好的两件增强层进行二次编织,将这两层增强层穿插成一个整体。
采用这种方法制作软管增强层的缺点在于:一是需要编织两种规格的增强层,然后人为将它们穿插成一个整体;二是因为需要编织两次,两层增强层的张力容易出现不一致,从而导致软管口径的匹配程度无法保证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编织成形的软管增强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管增强层,其包括第一增强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增强层的外围且与所述第一增强层同步编织在一起的第二增强层,所述第一增强层包括若干第一经线以及交错编织在所述第一经线上的第一纬线;所述第二增强层包括若干第二经线以及交错编织在所述第二经线上的第二纬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纬线包括第一外纬线以及第一内纬线,其中所述第一外纬线与所述第一内纬线内外交错地编织在所述第一经线上,所述第一外纬线和所述第一内纬线是由同一根纬线回转折弯而成;所述第二纬线包括第二外纬线以及第二内纬线,其中所述第二外纬线与所述第二内纬线内外交错地编织在所述第二经线上,所述第二外纬线和所述第二内纬线是由同一根纬线回转折弯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根所述第一经线沿平行于所述软管增强层的轴向布置,所述若干第一经线均匀分布在所述软管增强层的圆周上;每一根所述第二经线沿平行于所述软管增强层的轴向布置,所述若干第二经线均匀分布在所述软管增强层的圆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增强层和所述第二增强层完全分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增强层和所述第二增强层联结在一起。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同步编织,解决了各层之间口径匹配的问题,且完全取消了后续穿插套层的工序,同时满足设计要求承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软管增强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端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画圈部分A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软管增强层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端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画圈部分A2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为编织平纹双套层软管增强层所用的分线齿轮组。
图6是图5中画圈部分A3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画圈部分A4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为编织斜纹双套层软管增强层所用的分线齿轮组。
图9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为编织平纹三套层软管增强层所用的分线齿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软管增强层100,其包括第一增强层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增强层1的外围且与所述第一增强层1编织在一起的第二增强层2。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增强层1包括若干第一经线11以及交错编织在所述第一经线11上的第一纬线12。所述第二增强层2包括若干第二经线21以及交错编织在所述第二经线21上的第二纬线22。所述第一增强层1与所述第二增强层2同步编织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且避免了两层增强层的张力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软管口径的匹配一致性。
所述软管增强层100可以为双套层软管增强层或者多套层软管增强层。请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软管增强层100为由所述第一增强层1和所述第二增强层2构成的双套层软管增强层。所述软管增强层100的不同层(例如所述第一增强层1和所述第二增强层2)可以完全分开,也可以共用某些经线实现联结。
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第一经线11沿平行于所述软管增强层100的轴向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经线11均匀分布在所述软管增强层100的圆周上。具体地,所述第一纬线12包括第一外纬线121以及第一内纬线122,其中所述第一外纬线121与所述第一内纬线122内外交错地编织在所述第一经线11上。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纬线121和所述第一内纬线122是由同一根纬线回转折弯而成。在相邻的两根第一经线11中,其中一根第一经线11的顶端与一根第一外纬线121相抵接,另一根第一经线11的底端与这根第一外纬线121相抵接;同时,其中一根第一经线11的底端与一根第一内纬线122相抵接,另一根第一经线11的顶端与这根第一内纬线122相抵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增强层1的第一经线11上下开口,让第一纬线12第一次通过(例如第一外纬线121第一次通过),第一纬线12第二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例如第一内纬线122第二次通过),所述第一纬线12变换位置,使第一经线11和第一纬线12交错互压,编织成所述第一增强层1。
类似地,所述第二经线21沿平行于所述软管增强层100的轴向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二经线21均匀分布在所述软管增强层100的圆周上。具体地,所述第二纬线22包括第二外纬线221以及第二内纬线222,其中所述第二外纬线221与所述第二内纬线222内外交错地编织在所述第二经线21上。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纬线221和所述第二内纬线222是由同一根纬线回转折弯而成。在相邻的两根第二经线21中,其中一根第二经线21的顶端与一根第二外纬线221相抵接,另一根第二经线21的底端与这根第二外纬线221相抵接;同时,其中一根第二经线21的底端与一根第二内纬线222相抵接,另一根第二经线21的顶端与这根第二内纬线222相抵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增强层2的第二经线21上下开口,让第二纬线22第一次通过(例如第二外纬线221第一次通过),第二纬线22第二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例如第二内纬线222第二次通过),所述第二纬线22变换位置,使第二经线21和第二纬线22交错互压,编织成所述第二增强层2。
请参照图3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软管增强层100为三套层软管增强层,所述三套层软管增强层包括第一增强层1、同步编织在所述第一增强层1的外围的第二增强层2以及同步编织在所述第二增强层2的外围的第三增强层5,所述第一增强层1包括若干第一经线11以及交错编织在所述第一经线11上的若干第一纬线12;所述第二增强层2包括若干第二经线21以及交错编织在所述第二经线21上的若干第二纬线22;所述第三增强层5包括若干第三经线51以及交错编织在所述第三经线51上的若干第三纬线52。所述第一增强层1、所述第二增强层2以及所述第三增强层5同步编织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且避免了三层增强层的张力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软管口径的匹配一致性。
所述软管增强层100是通过圆织机加工制造而成。所述圆织机设有导梭框,导梭框的钢片数量需满足规律A或者B:
Figure BDA0002616908300000051
或者
Figure BDA0002616908300000052
其中:a、b、c为自然数。
在规律A中,3a+1=4b+2=6c+2/6c+4。规律A中的公式适用于一个导梭框的钢片数量,即在同一台设备上,当导梭框的钢片数量一定时,3a+1是钢片的初步数量要求;当钢片数量满足4b+2的规律时,可以编织双层平纹;当钢片数量满足6c+2或6c+4的规律时,可以编织双层斜纹。
同理,在规律B中,6a+3=9b+3。规律B中的公式适用于一个导梭框的钢片数量,即在同一台设备上,当导梭框的钢片数量一定时,6a+3是钢片的初步数量要求;当钢片数量满足9b+3的规律时,可以编织三层平纹。
请参照图5至图7所示,当所述软管增强层100为平纹双套层软管增强层时,所述软管增强层10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梭子数量是偶数的圆织机(以二梭机为例),所述圆织机包括分线齿轮组(例如平纹分线齿轮组),所述分线齿轮组包括第一分线齿轮31以及第二分线齿轮32。所述第一分线齿轮31和所述第二分线齿轮32的齿形不同。所述圆织机的导梭框中钢片的数量满足4b+2的规律(b为自然数),以保证可用经线总数量满足4b+2的规律。当然,若经线不需要全部穿满,则需另外满足每个空位可穿经线数是4的倍数。所述第一分线齿轮31包括若干第一齿组,其中每一个第一齿组包括一个第一实齿311和三个第一虚齿312。所述第二分线齿轮32包括若干第二齿组,其中每一个第二齿组包括三个第二实齿321和一个第二虚齿322。
S2:根据齿的规律将所穿经线分成两份,其中所述第一分线齿轮31的第一齿组按照一上三下的规律,将其中一部分经线开口,并与第一梭子中的纬线交错编织以形成第一增强层1;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分线齿轮32的第二齿组按照三上一下的规律,将另外一部分经线开口,并与第二梭子中的纬线交错编织以形成第二增强层2。所述第一增强层1和所述第二增强层2在一台圆织机上同步编织,编织伊始,将第一增强层1和第二增强层2按照厚度关系调节好口径,便能保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两层增强层具有一致的协同性。当制造平纹双套层软管增强层时,所述第一分线齿轮31中实齿和虚齿的总数和所述第二分线齿轮32中实齿和虚齿的总数相等且均为4的倍数。
请参照图8所示,当所述软管增强层100为斜纹双套层软管增强层时,所述第一分线齿轮31中第一实齿311和第一虚齿312的总数和所述第二分线齿轮32中第二实齿321和第二虚齿322的总数相等且均为6的倍数。例如,第一分线齿轮31的第一齿组包括一个第一实齿311和五个第一虚齿312;第二分线齿轮32的第二齿组包括五个第二实齿321和一个第二虚齿322。
请参照图9所示,与图7相比,当所述软管增强层100为平纹三套层软管增强层时,所述分线齿轮组还包括第三分线齿轮33。所述第一分线齿轮31、所述第二分线齿轮32和所述第三分线齿轮33的齿形不同。所述第三分线齿轮33包括若干第三齿组。所述第一分线齿轮31中第一实齿311和第一虚齿312的总数、所述第二分线齿轮32中第二实齿321和第二虚齿322的总数和所述第三分线齿轮33中第三实齿和第三虚齿的总数均相等且均为6的倍数。例如,第一分线齿轮31的第一齿组包括一个第一实齿311和五个第一虚齿312,第二分线齿轮32的第二齿组包括两个第二实齿321和四个第二虚齿322,第三分线齿轮33的第三齿组包括三个第三实齿和三个第三虚齿。
根据图9中的实施方式类推,当所述软管增强层100为斜纹三套层软管增强层时,所述第一分线齿轮31中第一实齿311和第一虚齿312的总数、所述第二分线齿轮32中第二实齿321和第二虚齿322的总数和所述第三分线齿轮33中第三实齿和第三虚齿的总数均相等且均为9的倍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软管增强层100是一次编织成形的。例如其可以用一台圆织机一次编织成形双套层软管增强层或者多套层软管增强层,解决各套层间口径匹配的问题,且完全取消了后续穿插套层的工序,同时满足设计要求承压能力。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软管增强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增强层(100)包括第一增强层(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增强层(1)的外围且与所述第一增强层(1)同步编织在一起的第二增强层(2),所述第一增强层(1)包括若干第一经线(11)以及交错编织在所述第一经线(11)上的第一纬线(12);所述第二增强层(2)包括若干第二经线(21)以及交错编织在所述第二经线(21)上的第二纬线(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增强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线(12)包括第一外纬线(121)以及第一内纬线(122),其中所述第一外纬线(121)与所述第一内纬线(122)内外交错地编织在所述第一经线(11)上,所述第一外纬线(121)和所述第一内纬线(122)是由同一根纬线回转折弯而成;所述第二纬线(22)包括第二外纬线(221)以及第二内纬线(222),其中所述第二外纬线(221)与所述第二内纬线(222)内外交错地编织在所述第二经线(21)上,所述第二外纬线(221)和所述第二内纬线(222)是由同一根纬线回转折弯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增强层(100),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第一经线(11)沿平行于所述软管增强层(100)的轴向布置,所述若干第一经线(11)均匀分布在所述软管增强层(100)的圆周上;每一根所述第二经线(21)沿平行于所述软管增强层(100)的轴向布置,所述若干第二经线(21)均匀分布在所述软管增强层(100)的圆周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增强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层(1)和所述第二增强层(2)完全分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增强层(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层(1)和所述第二增强层(2)联结在一起。
CN202021603137.3U 2020-08-04 2020-08-04 软管增强层 Active CN212375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03137.3U CN212375467U (zh) 2020-08-04 2020-08-04 软管增强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03137.3U CN212375467U (zh) 2020-08-04 2020-08-04 软管增强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5467U true CN212375467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3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03137.3U Active CN212375467U (zh) 2020-08-04 2020-08-04 软管增强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54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8320A1 (zh) * 2020-08-04 2022-02-10 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管增强层、软管增强层的制造方法、软管笼式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8320A1 (zh) * 2020-08-04 2022-02-10 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管增强层、软管增强层的制造方法、软管笼式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3153B2 (en) Stitched double layer composite hos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985738B (zh) 具有编织加强结构的柔性软管和其制造方法
CN212375467U (zh) 软管增强层
WO2008098778A2 (en) Wear side weave pattern of a composite forming fabric
CA2717014A1 (en) Line of sight hose cover
CN102002790B (zh) 一种三维立体织物织造成型方法
JP2006152498A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2003529686A (ja) 予めクリンプされている構成要素から組み上げられている工業用テキスタイル
CN106232886B (zh) 织物的制造方法和织物
US8991440B2 (en) Industrial two-layer fabric
CN114059213A (zh) 软管增强层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04650A (zh) 大尺寸变厚度回转体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4062227U (zh) 高强度纤维双层斜纹接结复合软管
CN104264313B (zh) 一种双层接结增强层
CN210237919U (zh) 多层筒型编织物及其软管
CN102373527A (zh) 平纹立体多层圆筒形或圆筒异形编织物
CN201793874U (zh) 平纹立体多层圆筒形或圆筒异形编织物编织机
CN201770815U (zh) 平纹立体多层圆筒形或圆筒异形编织物
CN111041640A (zh) 多层筒型编织物及其软管
US10192655B2 (en) Anisotropic wire harness
CN218749666U (zh) 扁平软管
CN211227528U (zh) 一种复合型蓬松纱线面料
RU2752184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двух- и трёхслойных цельнотканых оболочек
CN1522675A (zh) 内壁无褶型机织人造血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35910A (zh) 平纹立体多层圆筒形或圆筒异形编织物编织机及编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