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4422U - 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4422U
CN212374422U CN202020489228.2U CN202020489228U CN212374422U CN 212374422 U CN212374422 U CN 212374422U CN 202020489228 U CN202020489228 U CN 202020489228U CN 212374422 U CN212374422 U CN 212374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h bin
valve
ash
bin
differentia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892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克俭
戴波
卢兴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892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4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4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4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包括连接在主机灰仓下方的上部灰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部灰仓下方的下部灰仓,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通过上阀芯可启闭地连接,所述上部灰仓与下部灰仓通过下阀芯可启闭地连接,其中,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之间的可启闭地通路装置,以能够使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通过所述通路装置连通与隔绝。该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层卸灰阀容易出现阀芯、阀座磨损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灰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
背景技术
工业领域广泛存在跨压差排放问题。比如冶金行业中的烧结机、链篦机、除尘器等,其机内气压与常压相关数千甚至数万帕,排出机内积灰时需要跨越这个气压差。跨压差排放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将机内物料排出至机外,二是在排出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密封,维持机内原有的压力环境不被破坏。工业上处理这类问题通常采用双层卸灰阀。
双层卸灰阀设置两层阀门实行逐级排放,分级密封。双层卸灰阀虽然解决了跨压差排放问题,但阀芯的使用寿命短,密封性退化快,增加了工业生产成本和设备维护量,依旧是工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双层卸灰阀存在的问题与其产品技术有关。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双层卸灰阀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下驱动轴2、下阀启动臂3、下阀座4、上部灰仓5、上驱动轴6、上阀座10、上阀芯12、上阀启动臂13、下阀芯14、下部灰仓15。安装双层卸灰阀的目的是将主机灰仓9中处于负压环境下的积灰排出至处于大气环境下的输灰系统中,并确保排灰期间主机灰仓9内部的负压环境不被破坏。现有技术中的双层卸灰阀的工作过程为:①打开上阀芯12,主机灰仓9中的积灰进入上部灰仓5中;②关闭上阀芯12,使上阀芯12与上阀座10之间形成密封;③打开下阀芯14,上部灰仓5中的落灰进入下部灰仓15中,并经下部灰仓15排入输灰皮带;④待下部灰仓的积灰排尽后关闭下阀芯14。由于现有技术双层卸灰阀在开启上阀芯12前,主机灰仓9内部处于负压状态,上部灰仓5处于常压状态,导致上阀芯12的上下两侧存在气压差,在上阀芯12开启的瞬间,气压较高一侧的气体会快速经过阀门流向气压较低一侧,这股高速气流往往夹带着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细砂,夹着细砂的高速气流构成切割流,对上阀座10与上阀芯12产生冲击与磨损,类似的,下阀芯14和下阀座4也会受到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该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层卸灰阀容易出现阀芯、阀座磨损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包括连接在主机灰仓下方的上部灰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部灰仓下方的下部灰仓,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通过上阀芯可启闭地连接,所述上部灰仓与下部灰仓通过下阀芯可启闭地连接,其中,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之间的可启闭地通路装置,以能够使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通过所述通路装置连通与隔绝。
优选地,所述通路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之间的联通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联通管的差压平衡阀。
优选地,所述联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上部灰仓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主机灰仓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部灰仓的常压平衡阀。
优选地,所述常压平衡阀设置在所述上部灰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部灰仓内的上驱动轴和上阀启动臂,所述上阀启动臂的一端与所述上驱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阀芯铰接,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部灰仓内的下驱动轴和下阀启动臂,所述下阀启动臂的一端与所述下驱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阀芯铰接。
优选地,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通过上阀座连接,所述上部灰仓与下部灰仓通过下阀座的连接,所述上阀芯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上阀芯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阀座的下端面密封接触,所述下阀芯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下阀芯的上表面与所述下阀座的下端面密封接触。
优选地,所述上阀芯的上表面为外凸弧面,所述下阀芯的上表面为外凸弧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正如前面提到的,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中有连接在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之间的可启闭地通路装置,以能够使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通过所述通路装置连通与隔绝,所以通过通路装置使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连通时可以消除它们之间的压差,保证后续上阀芯开启时上阀芯与上阀座不受气流冲击磨损,使得阀门的密封性得到长久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一一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双层卸灰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的示意图;
图3为展现本实用新型的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的工作原理的一局部视图;
图4为展现本实用新型的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的工作原理的另一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出灰口,2、下驱动轴,3、下阀启动臂,4、下阀座,5、上部灰仓,6、上驱动轴,7、差压平衡阀,8、联通管,9、主机灰仓,10、上阀座,11、常压平衡阀,12、上阀芯,13、上阀启动臂,14、下阀芯,15、下部灰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包括连接在主机灰仓9下方的上部灰仓5以及连接在上部灰仓5下方的下部灰仓15,主机灰仓9与上部灰仓5通过上阀芯12可启闭地连接,上部灰仓5与下部灰仓15通过下阀芯14可启闭地连接,可以在下部灰仓15的下端设置出灰口1,其中,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连接在主机灰仓9与上部灰仓5之间的可启闭地通路装置,以能够使主机灰仓9与上部灰仓5通过通路装置连通与隔绝,主机灰仓9与上部灰仓5连通时,可以消除二者之间的压着,主机灰仓9与上部灰仓5隔绝时,各自工作又独立不受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具体可以为双层卸灰阀,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仅保护双层卸灰阀,也就是说,不管何种类型的卸灰阀,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通路装置包括连接在主机灰仓9与上部灰仓5之间的联通管8以及设置于联通管8的差压平衡阀7。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设置于上部灰仓5的常压平衡阀11。差压平衡阀7和常压平衡阀11优选电控阀。当然,通路装置并不局限于联通管8配以差压平衡阀7的形式,在主机灰仓9与上部灰仓5之间建立连接的所需距离较小时,甚至可以取消联通管8,通路装置直接采用安装于主机灰仓9与上部灰仓5之间的整体式的通断阀门结构的形式,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构思之一在于在主机灰仓9与上部灰仓5之间建立可通断的连接方式,这意味着,不管何种类型的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匹配该主机灰仓9与上部灰仓5,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联通管8的一端连接在上部灰仓5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主机灰仓9的下部。常压平衡阀11设置在上部灰仓5的顶部。当然,具体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即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此外,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设置于上部灰仓5内的上驱动轴6和上阀启动臂13,上阀启动臂13的一端与上驱动轴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阀芯12铰接以能够对上阀芯12施加力的作用,使得上阀芯12关闭时压紧上阀座10,在上阀芯12与上阀座10的接合面处形成完全密封,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设置于下部灰仓15内的下驱动轴2和下阀启动臂3,下阀启动臂3的一端与下驱动轴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阀芯14铰接以能够对下阀芯14施加力的作用,使得下阀芯14关闭时压紧下阀座4,在下阀芯14与下阀座4的接合面处形成完全密封,当然,对于上阀芯12和下阀芯14的驱动,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除了这种转动式的驱动方式,还可以采用伸缩部件连接上阀芯12和下阀芯14,以采用直线驱动的方式,总之,对于上阀芯12和下阀芯14采用的各种合理的驱动方式都是可以的,当然,上驱动轴6和下驱动轴2具体可以通过电控装置进行驱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主机灰仓9与上部灰仓5通过上阀座10连接,上部灰仓5与下部灰仓15通过下阀座4的连接,上阀芯12处于关闭状态时,上阀芯12的上表面与上阀座10的下端面密封接触,下阀芯14处于关闭状态时,下阀芯14的上表面与下阀座4的下端面密封接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上阀芯12的上表面为外凸弧面,下阀芯14的上表面为外凸弧面,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对上阀芯12和下阀芯14的表面形状进行特定化的设计和改进。
基于以上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下面来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的排灰过程包括步骤:
①参见图3,打开差压平衡阀7,主机灰仓9经联通管8与上部灰仓5连通,此时,上部灰仓5中的常压气体在压差作用下迅速经由联接通管流向负压状态下的主机灰仓9中,然后主机灰仓9与上部灰仓5中的气压趋于一致,待阀门两侧原有的气压差消除后,关闭差压平衡阀7;②打开上阀芯12,主机灰仓9中的积灰进入上部灰仓5中,因阀门两侧的气压差已经消除,阀芯开启时没有冲击气流,所以上阀座10、上阀芯12不受冲击气流磨损,阀门的密封性得到保障;③待主机灰仓9中的积灰进入上部灰仓5后,关闭上阀芯12,使主机灰仓9得到密封,此时,上部灰仓5中的气压与主机灰仓9中的气压一致,均为负压Pa;④参见图4,打开常压平衡阀11,以平衡上部灰仓5与下部灰仓15之间的气压差;由于下部灰仓15直接与大气相通,内部气压为常压P0,上部灰仓5在主机灰仓9排灰后内部气压与主机灰仓9气压一致,均为负压Pa,因此下阀芯14开启前阀门两侧存在气压差ΔP=P0-Pa;常压平衡阀11与大气连通,打开常压平衡阀11,使得上部灰仓5中的气压与大气压一致,待上部灰仓5中的气压与大气压一致时关闭常压平衡阀11;⑤打开下阀芯14,上部灰仓5中的存灰进入下部灰仓15中,由于下阀芯14开启前阀门两侧的压力已经平衡,所以,开启下阀芯14时不会产生冲击气流,下阀芯14与下阀座4不受冲击气流的破坏,下阀芯14与下阀座4之间的密封性能得到保障;⑥待上部灰仓5的积灰排尽后关闭下阀芯14,排灰作业完成,整个过程中,主机灰仓9中的积灰在未破坏主机灰仓9内部负压环境的情况下最终通过出灰口1得以排出,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的使用寿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包括连接在主机灰仓下方的上部灰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部灰仓下方的下部灰仓,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通过上阀芯可启闭地连接,所述上部灰仓与下部灰仓通过下阀芯可启闭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之间的可启闭地通路装置,以能够使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通过所述通路装置连通与隔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之间的联通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联通管的差压平衡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上部灰仓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主机灰仓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部灰仓的常压平衡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平衡阀设置在所述上部灰仓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部灰仓内的上驱动轴和上阀启动臂,所述上阀启动臂的一端与所述上驱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阀芯铰接,所述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部灰仓内的下驱动轴和下阀启动臂,所述下阀启动臂的一端与所述下驱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阀芯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灰仓与所述上部灰仓通过上阀座连接,所述上部灰仓与下部灰仓通过下阀座的连接,所述上阀芯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上阀芯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阀座的下端面密封接触,所述下阀芯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下阀芯的上表面与所述下阀座的下端面密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芯的上表面为外凸弧面,所述下阀芯的上表面为外凸弧面。
CN202020489228.2U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 Active CN212374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9228.2U CN212374422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9228.2U CN212374422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4422U true CN212374422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59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89228.2U Active CN212374422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4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40940Y (zh) 一种移动矿槽卸料车密封除尘装置
CN102756920A (zh) 一种连续式密相正压气力输送设备和输送方法
CN106731275A (zh) 料仓独立除尘系统
CN212374422U (zh) 一种零压差排放的卸灰阀
CN201125092Y (zh) 用于干式除尘设备的短流程输灰设施
CN213170404U (zh) 一种防爆除尘器卸灰装置
CN206384574U (zh) 一种气力输送系统
CN101927724B (zh) 工业真空罐式汽车
CN217275497U (zh) 一种防止物料泄漏的回转窑密封结构
CN202140596U (zh) 电动双层卸灰阀
CN206798699U (zh) 一种用于卸料车定点卸料的除尘密封装置
US4183705A (en) Reciprocating airlock valve
CN2628495Y (zh) 高密封性双层卸灰阀
CN206621907U (zh) 料仓独立除尘系统
KR200198174Y1 (ko) 전로의 취련작업시 발생하는 더스트 처리장치
CN201013925Y (zh) 双层卸灰阀
CN113462839A (zh) 一种高炉除灰系统及高炉除灰方法
CN208070832U (zh) 负压式高温磨盘物料输送阀
CN218670766U (zh) 一种复式蝶阀给料装置
CN210890064U (zh) 一种适用于石灰窑顶的除尘密封装置
CN220466843U (zh) 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
CN220816604U (zh) 电液气动受压卸料阀
CN2858063Y (zh) 台面式喷补机
CN213801934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石子煤运输装置
CN203784323U (zh) 应用在袋式除尘器中的翻板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