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4294U - 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4294U
CN212374294U CN202020865498.9U CN202020865498U CN212374294U CN 212374294 U CN212374294 U CN 212374294U CN 202020865498 U CN202020865498 U CN 202020865498U CN 212374294 U CN212374294 U CN 212374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ical tube
rectangular frame
cylinder
concrete
transf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654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文会
张新冉
邱润泽
史鹏宇
李肖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innuo Concre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innuo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innuo Concre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innuo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654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4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4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42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架,底框架底部设有支撑轮,底框架顶部中间位置的前侧和后侧分别竖向设有一根立柱,两根立柱的上端之间转动设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转动设有从动辊和主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有环形的输送胶带,矩形框架的左侧前部与前侧的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前斜撑杆连接,矩形框架的左侧后部与后侧的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后斜撑杆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紧凑,可根据工地的具体地形以及混凝土罐车放料口的高度来调节接料端的高度,混凝土在放料过程中不会轻易撒落,提高了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运输到是施工场地后,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放出,由于混凝土罐车的体积较大,在施工场地比较狭窄的地方,混凝土罐车停驻的位置距离施工地点还有一定距离,这就需要将混凝土卸料到手推车上进行转运,由于手推车较低,混凝土罐车的放料口较高,混凝土罐车在放料过程中有较多的混凝土会撒落到地面上,造成一定的浪费。另外由于施工场地的地面大多都有高差,经常遇到手推车难以停放到混凝土罐车的卸料口正下方,这种情况就需要转移混凝土罐车到合适的地方,但这样使手推车的转运路程增加,工人的劳动量也相应增大,而且施工效率也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操作、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架,底框架底部设有支撑轮,底框架顶部中间位置的前侧和后侧分别竖向设有一根立柱,两根立柱的上端之间转动设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转动设有从动辊和主动辊,从动辊和主动辊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有环形的输送胶带,矩形框架的左侧前部与前侧的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前斜撑杆连接,矩形框架的左侧后部与后侧的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后斜撑杆连接,矩形框架的右端下部设有用于将输送胶带外表面粘附的混凝土刮掉的刮料结构。
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前后对称设置,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的上端均转动连接在矩形框架上,立柱下部开设有前后通过的第一插孔,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的下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插孔,其中一个第二插孔与第一插孔对应并通过L型插销连接。
矩形框架内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转动设有若干根支撑辊,支撑辊与主动辊平行,支撑辊的上部与输送胶带上半幅的下表面接触,支撑辊的下部与输送胶带下半幅的上表面具有间隙;
支撑辊、主动辊和从动辊的结构相同;支撑辊、主动辊和从动辊均包括同轴线设置的中心管、左圆锥管、右圆锥管、左圆筒和右圆筒,左圆锥管、右圆锥管、左圆筒和右圆筒均套在中心管上,左圆锥管左粗右细,右圆锥管左细右粗,左圆锥管和右圆锥管的较细端均与中心管固定连接,左圆筒的外径、右圆筒的外径、左圆锥管的较粗端外径和右圆锥管的较粗端外径相等,左圆筒右端与左圆锥管左端固定连接,右圆筒左端与右圆锥管右端固定连接,左圆锥管、右圆锥管、左圆筒和右圆筒的内壁与中心管的外圆之间沿径向方向设有若干根连接杆,输送胶带的宽度与左圆筒左侧边到右圆筒右侧边的距离相等,左圆筒的左侧和右圆筒的右侧分别固定设有左限位环板和右限位环板。
左圆锥管、右圆锥管、左圆筒和右圆筒的外圆周表面沿母线方向设有若干条防滑棱条或防滑槽。
主动辊的中心管两端均设有两个卡口,两个卡口关于中心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刮料结构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和刮板,前固定板上部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前侧下端部,后固定板上部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后侧下端部,刮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螺栓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刮板上侧边与输送胶带外侧面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合适位置,使矩形框架的左端位于混凝土罐车的放料口的正下方,然后抽出前侧和后侧的L型插销,使其中一个第二插孔与第一插孔对应后,此时输送胶带左端最高处距离混凝土罐车的放料口约5-10cm,然后插入L型插销使矩形框架定位,输送框架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然后将手推车推到矩形框架右端的正下方,混凝土罐车的放料口开启,混凝土从放料口卸料,落到输送胶带上,由于支撑辊、主动辊和从动辊均为中间细两短粗的结构,输送胶带中部受到混凝土压力,自然向下形成一个导料槽,若混凝土不能沿着输送胶带自动自左向右向下滑落,则使用摇把(类似老式拖拉机的发动机启动时所用的摇把,摇把的驱动端沿径向方向设有驱动柱)摇把的驱动端伸入到主动辊的中心管的端口内,驱动柱的两端分别卡接在卡口内,转动摇把驱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拉动输送胶带转动,从而使混凝土在输送胶带上随着输送胶带移动,直到从输送胶带右端落到手推车内。使用两个摇把前后两侧同时摇动,更加省力且转运速度更快。在输送胶带移动过程中,刮板将输送胶带外表面粘附的混凝土刮掉并落到手推车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左限位环板和右限位环板可限定输送胶带不能前后偏移。
支撑辊、主动辊和从动辊的结构采用多个组件焊接而成,这样可在具有良好支撑性能的前提下,输送胶带受到混凝土的压力自然向下凹陷形成盛装混凝土的导料槽,起到导向作用且避免混凝土的撒落。
防滑棱条或防滑槽的设置,可提高转运混凝土的过程中提高与输送胶带之间的摩擦力。支撑辊的下部与输送胶带下半幅的上表面具有间隙,可减轻摇动摇把时的驱动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紧凑,可根据工地的具体地形以及混凝土罐车放料口的高度来调节接料端的高度,混凝土在放料过程中不会轻易撒落,在输送胶带倾角较小时,通过摇把驱动输送胶带转动以达到转运的目的,在输送胶带倾角较大时,混凝土可靠自重沿输送胶带自形成的导料槽向下滑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主动辊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摇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架1,底框架1底部设有支撑轮2,底框架1顶部中间位置的前侧和后侧分别竖向设有一根立柱3,立柱3的左右两侧上部与底框架1顶部之间均倾斜设有加强杆4,两根立柱3的上端之间转动设有矩形框架5,矩形框架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转动设有从动辊6和主动辊7,从动辊6和主动辊7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主动辊7和从动辊6之间传动连接有环形的输送胶带8,矩形框架5的左侧前部与前侧的立柱3下部之间通过前斜撑杆9连接,矩形框架5的左侧后部与后侧的立柱3下部之间通过后斜撑杆连接,矩形框架5的右端下部设有用于将输送胶带8外表面粘附的混凝土刮掉的刮料结构。
前斜撑杆9和后斜撑杆前后对称设置,前斜撑杆9和后斜撑杆的上端均转动连接在矩形框架5上,立柱3下部开设有前后通过的第一插孔,前斜撑杆9和后斜撑杆的下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插孔11,其中一个第二插孔11与第一插孔对应并通过L型插销12连接。
矩形框架5内在主动辊7和从动辊6之间转动设有若干根支撑辊13,支撑辊13与主动辊7平行,支撑辊13的上部与输送胶带8上半幅的下表面接触,支撑辊13的下部与输送胶带8下半幅的上表面具有间隙;
支撑辊13、主动辊7和从动辊6的结构相同;支撑辊13、主动辊7和从动辊6均包括同轴线设置的中心管14、左圆锥管15、右圆锥管16、左圆筒17和右圆筒18,左圆锥管15、右圆锥管16、左圆筒17和右圆筒18均套在中心管14上,左圆锥管15左粗右细,右圆锥管16左细右粗,左圆锥管15和右圆锥管16的较细端均与中心管14固定连接,左圆筒17的外径、右圆筒18的外径、左圆锥管15的较粗端外径和右圆锥管16的较粗端外径相等,左圆筒17右端与左圆锥管15左端固定连接,右圆筒18左端与右圆锥管16右端固定连接,左圆锥管15、右圆锥管16、左圆筒17和右圆筒18的内壁与中心管14的外圆之间沿径向方向设有若干根连接杆10,输送胶带8的宽度与左圆筒17左侧边到右圆筒18右侧边的距离相等,左圆筒17的左侧和右圆筒18的右侧分别固定设有左限位环板19和右限位环板20。
左圆锥管15、右圆锥管16、左圆筒17和右圆筒18的外圆周表面沿母线方向设有若干条防滑棱条或防滑槽21。
主动辊7的中心管14两端均设有两个卡口22,两个卡口22关于中心管14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刮料结构包括前固定板23、后固定板和刮板,前固定板23上部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5前侧下端部,后固定板上部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5后侧下端部,刮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前固定板23和后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螺栓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刮板上侧边与输送胶带8外侧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合适位置,使矩形框架5的左端位于混凝土罐车的放料口的正下方,然后抽出前侧和后侧的L型插销12,使其中一个第二插孔11与第一插孔对应后,此时输送胶带8左端最高处距离混凝土罐车的放料口约5-10cm,然后插入L型插销12使矩形框架5定位,输送框架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然后将手推车推到矩形框架5右端的正下方,混凝土罐车的放料口开启,混凝土24从放料口卸料,落到输送胶带8上,由于支撑辊13、主动辊7和从动辊6均为中间细两短粗的结构,输送胶带8中部受到混凝土24压力,自然向下形成一个导料槽,若混凝土24不能沿着输送胶带8自动自左向右向下滑落,则使用摇把(类似老式拖拉机的发动机启动时所用的摇把,摇把的驱动端沿径向方向设有驱动柱25)摇把的驱动端伸入到主动辊7的中心管14的端口内,驱动柱25的两端分别卡接在卡口22内,转动摇把驱动主动辊7转动,主动辊7拉动输送胶带8转动,从而使混凝土24在输送胶带8上随着输送胶带8移动,直到从输送胶带8右端落到手推车内。使用两个摇把前后两侧同时摇动,更加省力且转运速度更快。在输送胶带8移动过程中,刮板将输送胶带8外表面粘附的混凝土24刮掉并落到手推车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左限位环板19和右限位环板20可限定输送胶带8不能前后偏移。
支撑辊13、主动辊7和从动辊6的结构采用多个组件焊接而成,这样可在具有良好支撑性能的前提下,输送胶带8受到混凝土24的压力自然向下凹陷形成盛装混凝土24的导料槽,起到导向作用且避免混凝土24的撒落。
防滑棱条或防滑槽21的设置,可提高转运混凝土24的过程中提高与输送胶带8之间的摩擦力。支撑辊13的下部与输送胶带8下半幅的上表面具有间隙,可减轻摇动摇把时的驱动力。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架,底框架底部设有支撑轮,底框架顶部中间位置的前侧和后侧分别竖向设有一根立柱,两根立柱的上端之间转动设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转动设有从动辊和主动辊,从动辊和主动辊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有环形的输送胶带,矩形框架的左侧前部与前侧的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前斜撑杆连接,矩形框架的左侧后部与后侧的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后斜撑杆连接,矩形框架的右端下部设有用于将输送胶带外表面粘附的混凝土刮掉的刮料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前后对称设置,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的上端均转动连接在矩形框架上,立柱下部开设有前后通过的第一插孔,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的下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插孔,其中一个第二插孔与第一插孔对应并通过L型插销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矩形框架内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转动设有若干根支撑辊,支撑辊与主动辊平行,支撑辊的上部与输送胶带上半幅的下表面接触,支撑辊的下部与输送胶带下半幅的上表面具有间隙;
支撑辊、主动辊和从动辊的结构相同;支撑辊、主动辊和从动辊均包括同轴线设置的中心管、左圆锥管、右圆锥管、左圆筒和右圆筒,左圆锥管、右圆锥管、左圆筒和右圆筒均套在中心管上,左圆锥管左粗右细,右圆锥管左细右粗,左圆锥管和右圆锥管的较细端均与中心管固定连接,左圆筒的外径、右圆筒的外径、左圆锥管的较粗端外径和右圆锥管的较粗端外径相等,左圆筒右端与左圆锥管左端固定连接,右圆筒左端与右圆锥管右端固定连接,左圆锥管、右圆锥管、左圆筒和右圆筒的内壁与中心管的外圆之间沿径向方向设有若干根连接杆,输送胶带的宽度与左圆筒左侧边到右圆筒右侧边的距离相等,左圆筒的左侧和右圆筒的右侧分别固定设有左限位环板和右限位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圆锥管、右圆锥管、左圆筒和右圆筒的外圆周表面沿母线方向设有若干条防滑棱条或防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辊的中心管两端均设有两个卡口,两个卡口关于中心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料结构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和刮板,前固定板上部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前侧下端部,后固定板上部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后侧下端部,刮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螺栓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刮板上侧边与输送胶带外侧面接触。
CN202020865498.9U 2020-05-21 2020-05-21 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74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5498.9U CN212374294U (zh) 2020-05-21 2020-05-21 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5498.9U CN212374294U (zh) 2020-05-21 2020-05-21 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4294U true CN212374294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7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6549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74294U (zh) 2020-05-21 2020-05-21 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4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12104A1 (zh) 自动卸车投料系统及卸车投料方法
CN113264391B (zh) 一种物流小包裹快速卸货机械
JPS5812169B2 (ja) バラヅミセイサンブツ ノ ストツクノトリアツカイソウチ
CN206969490U (zh) 一种钢型材抛丸后下料装置
CN209651302U (zh) 一种塑料管材翻料架
CN212374294U (zh) 输送带式混凝土转运装置
CN216104968U (zh) 一种具有抑尘效果的悬臂式侧堆料机
CN212449595U (zh) 一种圆棒自动上料设备
CN210885171U (zh) 一种货运用便于铲起无缝重物底面的起提车
CN111287242A (zh) 一种窄深沟槽清理装置
CN113428683B (zh) 一种板带复合散状物料装船机
FI85452B (fi)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byte av flak vid fordon med bytesflak.
CN212830875U (zh) 一种粮食输送用低速斗式提升机
CN211310175U (zh) 一种护栏板卸载辅助装置
CN211079879U (zh) 一种隧道仰拱栈桥
CN208908619U (zh) 一种自走式甜菜清洁称重堆垛设备
CN215624591U (zh) 一种砂石防漏用传送带
CN211664286U (zh) 行走式渣土清理系统
CN210239173U (zh) 一种地面砖放置搬运车
CN115349779B (zh) 梭式布料机滑动式收放地面清扫装置
CN115432476B (zh) 移动地表转运机
JPS5863627A (ja) コ−ルセンタ−における石炭の払出し装置
CN213084412U (zh) 一种用于砂石出料提升装置的砂石回收装置
CN110806107B (zh) 一种铝合金熔炉送料机构
CN218433201U (zh) 一种alc板材生产用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