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2574U - 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2574U
CN212372574U CN202020080303.XU CN202020080303U CN212372574U CN 212372574 U CN212372574 U CN 212372574U CN 202020080303 U CN202020080303 U CN 202020080303U CN 212372574 U CN212372574 U CN 212372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hose
movable
water tank
drainag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03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双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nr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双垒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双垒 filed Critical 张双垒
Priority to CN2020200803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2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2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2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从后至前依次安装有水箱、水泵和供给歧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与供给歧管的进水口螺接,所述水箱的顶端设置有收集歧管,所述收集歧管的出水口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进水箱的内腔顶端,所述水箱的内腔右侧安装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的右端延伸出水箱的右侧顶端,所述基座的外侧设置有模具机构。该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避免模具内部安装数量较多的散热管,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并且采用蒸发方式进行散热,提高散热降温速度,缩短了塑料制品的成型时间,提高塑料制品的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也称为塑料注塑模具,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射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以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
目前,现有的塑料模具,在熔融状态塑料注入模具模腔内需要冷却凝固进行成型,现有的塑料模具依靠内部散热管内冷却以热传导方式进行降温,该种散热方式需要安装数量较多的散热管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成本,并且由于模具内部空间有限,限制了散热管数量,导致散热速度较慢,延长了塑料制品的成型时间,降低了塑料制品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从后至前依次安装有水箱、水泵和供给歧管,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延伸进水箱的内腔前侧底端,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与供给歧管的进水口螺接,所述水箱的顶端设置有收集歧管,所述收集歧管的出水口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进水箱的内腔顶端,所述水箱的内腔右侧安装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的右端延伸出水箱的右侧顶端,所述基座的外侧设置有模具机构,且模具机构可安装在外部注塑装置内;
所述模具机构包括动模基座、液压推杆、动模块、定位销、静模块、定位孔、模腔、注塑孔、模芯、液压顶针、引流槽、散热管、排水槽和排水口;
所述动模基座和静模块分别螺钉连接在外部注塑装置指定位置处,所述动模基座的右侧中心位置四角均螺钉连接有液压推杆的一端,所述液压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动模块,所述动模块的右侧与静模块的左侧紧贴,所述动模块的右侧四角均设置有定位销,所述静模块的左侧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四个所述定位销与分别与对应位置上定位孔的内腔适配插接,所述静模块的左侧中心位置开设有模腔,所述静模块的右侧中心位置开设有注塑孔,所述注塑孔内腔左端与模腔的内腔右侧相通,所述动模块的右侧中心位置内嵌有模芯,所述模芯的右端延伸进模腔的内腔,所述动模基座的右端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液压顶针,所述液压顶针的右端贯穿动模块并延伸进模腔的内腔左端,所述动模块和静模块的内腔后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排水槽,所述动模块的内腔且位于液压顶针的上下两侧以及静模块的内腔且位于模腔的外侧从前至后均开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内腔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前侧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动模块和动模块的前侧并与供给歧管的出水口螺接,所述引流槽的内腔后侧延伸进排水槽的内腔,左右两个所述排水槽的内腔后侧底端均开设有与动模块和静模块后侧底端贯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与收集歧管的进水口螺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端设置有与水箱内腔顶端相通的进水阀。
优选的,所述模芯的右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拉料杆。
优选的,上下两个所述液压顶针相对于模芯轴心位置上下对称。
优选的,所述引流槽的内腔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
优选的,位于所述动模块和静模块内部散热管的外壁靠近所述模腔(707) 处从前至后间隙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通过制冷机对水箱内冷却液进行制冷降温使其形成低温冷却液,水泵将低温冷却液抽出并由软管加压泵入至供给歧管内并沿软管分别进入至对应位置上的散热管内,散热管内部冷却液在压力作用下雾化形成喷雾喷洒在引流槽内壁上并接触高温后其内部水分子蒸发进而吸收热量,以对模腔内腔熔融状态的塑胶进行降温冷却,模腔内熔融状态塑胶冷却成型后,通过液压顶针和液压推杆同步进行缩短,使动模块向左侧移动并与静模块脱离接触,模芯上的拉料杆拉动工件从模腔内腔中被拉出,液压顶针伸长以将工件推出,进而完成卸料作业,从而避免模具内部安装数量较多的散热管,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并且采用蒸发方式进行散热,提高散热降温速度,缩短了塑料制品的成型时间,提高塑料制品的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机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水箱,3、水泵,4、供给歧管,5、收集歧管,6、制冷机,7、模具机构,701、动模基座,702、液压推杆,703、动模块,704、定位销,705、静模块,706、定位孔,707、模腔,708、注塑孔,709、模芯,710、液压顶针,711、引流槽,712、散热管,713、排水槽,714、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端从后至前依次安装有水箱2、水泵3和供给歧管4,水箱2内部密封性良好,水泵3的进水口延伸进水箱2的内腔前侧底端,水泵3 的出水口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与供给歧管4的进水口螺接,水泵3将水箱2内低温冷却液抽出并由软管加压泵入至供给歧管4内,并由供给歧管4进行分流,以将供给歧管4内冷却液沿软管分别进入至对应位置上的散热管712内,水箱2的顶端设置有收集歧管5,收集歧管5的出水口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进水箱2的内腔顶端,水箱2的内腔右侧安装有制冷机6,制冷机6的右端延伸出水箱2的右侧顶端,基座1的外侧设置有模具机构7,且模具机构7可安装在外部注塑装置内,模具机构7内部零部件均根据注塑机具体型号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使用;
模具机构7包括动模基座701、液压推杆702、动模块703、定位销704、静模块705、定位孔706、模腔707、注塑孔708、模芯709、液压顶针710、引流槽711、散热管712、排水槽713和排水口714;
动模基座701和静模块705分别螺钉连接在外部注塑装置指定位置处,动模基座701的右侧中心位置四角均螺钉连接有液压推杆702的一端,液压推杆 702的另一端安装有动模块703,动模块703的右侧与静模块705的左侧紧贴,动模块703的右侧四角均设置有定位销704,静模块705的左侧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706,四个定位销704与分别与对应位置上定位孔706的内腔适配插接,以对动模块703和静模块705进行限位,静模块705的左侧中心位置开设有模腔 707,静模块705的右侧中心位置开设有注塑孔708,注塑机可由注塑孔708向模腔707内注入定量熔融状态塑胶,注塑孔708内腔左端与模腔707的内腔右侧相通,动模块703的右侧中心位置内嵌有模芯709,模芯709的右端延伸进模腔707的内腔,动模基座701的右端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液压顶针710,工作人员可控制液压顶针710和液压推杆702同步进行缩短,液压推杆702拉动动模块 703向左侧移动并与静模块705脱离接触,模芯709上的拉料杆拉动模腔707内部成型工件从模腔707内腔中被拉出,随后控制液压顶针710伸长以将工件推出,液压顶针710的右端贯穿动模块703并延伸进模腔707的内腔左端,液压顶针710右端与模腔707的内腔相贴合,以防止工件表面出现缝隙,影响工件美观,动模块703和静模块705的内腔后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排水槽713,动模块703的内腔且位于液压顶针710的上下两侧以及静模块705的内腔且位于模腔707的外侧从前至后均开设有引流槽711,模腔707内腔熔融状态塑胶释放热量传递至引流槽711内,散热管712内冷却液喷洒在引流槽711内壁上,使冷却液在接触到高温后其内部水分子蒸发吸收热量,进而对模腔707内腔熔融状态的塑胶进行降温冷却,引流槽711的内腔设置有散热管712,散热管712的前侧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动模块703和静模块705的前侧并与供给歧管4的出水口螺接,引流槽711的内腔后侧延伸进排水槽713的内腔,左右两个排水槽713的内腔后侧底端均开设有与动模块703和静模块705 后侧底端贯通的排水口714,排水口714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与收集歧管5的进水口螺接,降温后未蒸发的冷却液沿引流槽711内腔底端流至排水槽713内腔底端,并在自身压力作用下穿过排水口714上的软管汇合流入至收集歧管5内,再由收集歧管5进入至水箱2内,以完成循环。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水箱2的顶端设置有与水箱2内腔顶端相通的进水阀,可通过水箱2顶端进水阀向水箱2内添加冷却液。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模芯709的右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拉料杆,以使模腔707内成型工件在拉料杆的作用下,从模腔707内腔中被拉出。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上下两个液压顶针710相对于模芯709轴心位置上下对称,以使上下两个液压顶针710同步伸长以将工件推出,进而使工件卸料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引流槽711的内腔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以使降温后未蒸发的冷却液沿引流槽711内腔底端流至排水槽713内腔底端。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位于动模块703和静模块705内部散热管712 的外壁靠近模腔707处从前至后间隙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使散热管712内部冷却液在压力作用下雾化形成喷雾喷洒在引流槽711内壁上,以增加散热管 712内腔冷却液喷洒面积。
下列为本案的各电器件型号及作用:
水泵3:型号为ZW80-80-35,且水泵3连接有外接电源,并由外部操作系统进行控制,水泵3可将水箱2内低温冷却液抽出并由软管加压泵入至供给歧管4内;
制冷机6:型号为ZQDD-2P,且制冷机6连接有外接电源,并由外部操作系统进行控制,制冷机6对水箱2内冷却液进行制冷降温使其形成低温冷却液;
液压推杆702和液压顶针710:型号为ZQDD-2PMOB-R-D30-100-25-LB,且制冷机6连接有外接电源,并由外部操作系统进行控制,液压推杆702可拉动动模块703左右移动,液压顶针710通过自身伸长缩短以将成型后工件推出。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具体工作如下。
在使用前,工作人员动模基座701和静模块705分别螺钉连接在外部注塑装置指定位置处,并通过水箱2顶端进水阀向水箱2内添加冷却液,在使用时,注塑机由注塑孔708向模腔707内注入定量熔融状态塑胶,工作人员依次控制制冷机6和水箱2启动,制冷机6对水箱2内冷却液进行制冷降温使其形成低温冷却液,水泵3将水箱2内低温冷却液抽出并由软管加压泵入至供给歧管4 内,供给歧管4内冷却液沿软管分别进入至对应位置上的散热管712内,散热管712的外壁靠近模腔707处从前至后间隙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散热管712内部冷却液在压力作用下雾化形成喷雾喷洒在引流槽711内壁上,以增加冷却液喷洒面积,由于引流槽711靠近模腔707,模腔707内腔熔融状态塑胶释放热量传递至引流槽711内,喷洒在引流槽711内壁上冷却液在接触到高温后其内部水分子蒸发吸收热量,进而对模腔707内腔熔融状态的塑胶进行降温冷却,降温后未蒸发的冷却液沿引流槽711内腔底端流至排水槽713内腔底端,并在自身压力作用下穿过排水口714上的软管汇合流入至收集歧管5内,再由收集歧管5进入至水箱2内,以完成循环,模腔707内熔融状态塑胶冷却成型后,工作人员控制液压顶针710和液压推杆702同步进行缩短,以在定位销704和定位孔706的限位作用下,液压推杆702拉动动模块703向左侧移动并与静模块705脱离接触,模芯709上的拉料杆拉动模腔707内部成型工件从模腔707 内腔中被拉出,随后控制液压顶针710伸长以将工件推出,进而完成卸料作业,从而避免模具内部安装数量较多的散热管,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并且采用蒸发方式进行散热,提高散热降温速度,缩短了塑料制品的成型时间,提高塑料制品的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端”、“底端”、“一端”、“前侧”、“后侧”、“另一端”、“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螺钉连接”、“插接”、“过盈配合”、“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从后至前依次安装有水箱(2)、水泵(3)和供给歧管(4),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延伸进水箱(2)的内腔前侧底端,所述水泵(3)的出水口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与供给歧管(4)的进水口螺接,所述水箱(2)的顶端设置有收集歧管(5),所述收集歧管(5)的出水口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进水箱(2)的内腔顶端,所述水箱(2)的内腔右侧安装有制冷机(6),所述制冷机(6)的右端延伸出水箱(2)的右侧顶端,所述基座(1)的外侧设置有模具机构(7),且模具机构(7)可安装在外部注塑装置内;
所述模具机构(7)包括动模基座(701)、液压推杆(702)、动模块(703)、定位销(704)、静模块(705)、定位孔(706)、模腔(707)、注塑孔(708)、模芯(709)、液压顶针(710)、引流槽(711)、散热管(712)、排水槽(713)和排水口(714);
所述动模基座(701)和静模块(705)分别螺钉连接在外部注塑装置指定位置处,所述动模基座(701)的右侧中心位置四角均螺钉连接有液压推杆(702)的一端,所述液压推杆(702)的另一端安装有动模块(703),所述动模块(703)的右侧与静模块(705)的左侧紧贴,所述动模块(703)的右侧四角均设置有定位销(704),所述静模块(705)的左侧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706),四个所述定位销(704)与分别与对应位置上定位孔(706)的内腔适配插接,所述静模块(705)的左侧中心位置开设有模腔(707),所述静模块(705)的右侧中心位置开设有注塑孔(708),所述注塑孔(708)内腔左端与模腔(707)的内腔右侧相通,所述动模块(703)的右侧中心位置内嵌有模芯(709),所述模芯(709)的右端延伸进模腔(707)的内腔,所述动模基座(701)的右端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液压顶针(710),所述液压顶针(710)的右端贯穿动模块(703) 并延伸进模腔(707)的内腔左端,所述动模块(703)和静模块(705)的内腔后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排水槽(713),所述动模块(703)的内腔且位于液压顶针(710)的上下两侧以及静模块(705)的内腔且位于模腔(707)的外侧从前至后均开设有引流槽(711),所述引流槽(711)的内腔设置有散热管(712),所述散热管(712)的前侧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动模块(703)和静模块(705)的前侧并与供给歧管(4)的出水口螺接,所述引流槽(711)的内腔后侧延伸进排水槽(713)的内腔,左右两个所述排水槽(713)的内腔后侧底端均开设有与动模块(703)和静模块(705)后侧底端贯通的排水口(714),所述排水口(714)螺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的另一端与收集歧管(5)的进水口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顶端设置有与水箱(2)内腔顶端相通的进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709)的右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拉料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所述液压顶针(710)相对于模芯(709)轴心位置上下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711)的内腔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动模块(703)和静模块(705)内部散热管(712)的外壁靠近所述模腔(707)处从前至后间隙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
CN202020080303.X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 Active CN212372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0303.XU CN212372574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0303.XU CN212372574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2574U true CN212372574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58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0303.XU Active CN212372574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25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0378A (zh) * 2022-01-18 2022-07-15 许虎 一种注塑精度稳定性高的注塑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0378A (zh) * 2022-01-18 2022-07-15 许虎 一种注塑精度稳定性高的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1118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装置
CN108995161B (zh) 一种热固性塑料注塑用料管的冷却结构
CN212372574U (zh) 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料模具
CN106915050B (zh) 一种用于立式注塑机的废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6703406U (zh) 一种节能型塑料瓶坯注射成型装置
CN212948826U (zh) 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
CN112428544A (zh) 一种便于冷却脱模的塑料注塑用模具
CN112757572A (zh)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成型方法
CN218948335U (zh) 一种精密注塑模具
CN218749140U (zh) 一种具有快速脱模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5151556U (zh) 一种注塑效率高的注塑机
CN214082589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21386044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
CN112477043A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的双重冷却机构
CN215396693U (zh) 一种电源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冷却系统
CN219686485U (zh) 车用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结构
CN112974762A (zh) 一种蒸汽机的发热体压铸模具
CN116944463B (zh) 一种铸造机用下料装置
CN214820455U (zh) 一种高效鼻用头注塑模具
CN216579086U (zh) 一种汽车按钮注塑模具
CN221064374U (zh) 一种镁合金的压铸冷却装置
CN220904031U (zh) 一种家电外壳塑料模具
CN216400455U (zh) 一种可以循环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19768951U (zh) 一种高效注塑模具
CN218615296U (zh) 一种电机隔热粒生产加工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09

Address after: 430000 plant 22, zone 2,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zhuanyang street,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Xinr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13th floor, jiawo building, No.88, wheel mountain road, Yinzhu street,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Shuangl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