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1316U - 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1316U
CN212371316U CN202020553747.0U CN202020553747U CN212371316U CN 212371316 U CN212371316 U CN 212371316U CN 202020553747 U CN202020553747 U CN 202020553747U CN 212371316 U CN212371316 U CN 212371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cutting
transparent plate
steel impact
strip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37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师红旗
曹静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pac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pac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pac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pac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537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1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1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13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平台二位于平台一侧边,且平台二与平台一之间设有切割槽,平台一顶面且位于挡板后侧以及平台二前角均开有放置槽,既满足了一次切割两块试样的高效工作,又满足了双侧切割试样的工作,嵌框分别左右平行排布,嵌框之间嵌接有透明板,在切割的全程,均通过透明板挡住在切割槽内运作的锯刀,防止操作人员误触到锯刀,解决了专利公开号CN202726520U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仅能够让锯床对带钢冲击试样进行一侧切割,而不能够同时满足纵向以及横向的双侧切割,可实现的操作单一,并且在进行锯床切割时,锯刀外露,操作人员很容易触碰到锯刀,操作过程中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
背景技术
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例如焊接夹具、检验夹具、装配夹具、机床夹具等。其中机床夹具最为常见,常简称为夹具。
根据专利公开号CN202726520U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表示其优点是:在对带钢冲击试样进行减薄加工时,用锯床加工代替了刨床加工,不但保证了冲击试样的精度,还可以一次同时加工多个试样,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存在的缺点是:专利公开号CN202726520U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仅能够让锯床对带钢冲击试样进行一侧切割,而不能够同时满足纵向以及横向的双侧切割,可实现的操作单一,并且在进行锯床切割时,锯刀外露,操作人员很容易触碰到锯刀,操作过程中安全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专利公开号CN202726520U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仅能够让锯床对带钢冲击试样进行一侧切割,而不能够同时满足纵向以及横向的双侧切割,可实现的操作单一,并且在进行锯床切割时,锯刀外露,操作人员很容易触碰到锯刀,操作过程中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所述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包括:
平台一,所述平台一顶面后侧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左右两侧均开有活动槽;
平台二,所述平台二位于平台一侧边,且平台二与平台一之间设有切割槽,所述平台一顶面且位于挡板后侧以及平台二前角均开有放置槽,且平台二顶面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撑杆;
嵌框,所述嵌框的数量为两个,且嵌框分别左右平行排布,所述嵌框之间嵌接有透明板,且透明板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铰接在平台二后顶端,且嵌框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平台一和平台二两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板,且连接板边角均开有螺孔,所述平台一和平台二位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切割槽为平台一和平台二之间相隔的槽口,且放置槽之间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放置槽和切割槽之间相通,且两个所述放置槽的宽度相等,所述活动槽的长度与放置槽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透明板通过转轴与平台二活动连接,且透明板位于放置槽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撑杆顶端抵住于透明板内侧,且弹簧末端固定连接在平台二顶面后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放置试样之前,操作人员将透明板向后掰动,试样放置在放置槽当中,操作人员将透明板缓缓放下,透明板重新覆盖到放置槽正上方,操作人员可启动锯刀,锯刀平移到切割槽内,在切割槽内移动的锯刀将试样平均切成两块,首先实现横向切割的工作,横向切割完毕后,操作人员把两块试样从放置槽的侧面抽出,再分别把试样放入到活动槽中,将试样推入活动槽,直至试样的背面贴合到平台二的前面,再启动锯刀,锯刀到切割槽内移动一次,可同时切割两块试样,并且所切割试样的尺寸均一致,按照此方法,操作人员可分别纵向以及横向切割试样,既满足了一次切割两块试样的高效工作,又满足了双侧切割试样的工作,实用性较强,并且在切割的全程,均通过透明板挡住在切割槽内运作的锯刀,防止操作人员误触到锯刀。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台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嵌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结构:平台一1、连接板101、挡板2、活动槽201、平台二3、切割槽301、放置槽302、撑杆303、嵌框4、透明板401、转轴402、弹簧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所述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包括:
平台一1,所述平台一1顶面后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且挡板2左右两侧均开有活动槽201;
平台二3,所述平台二3位于平台一1侧边,且平台二3与平台一1之间设有切割槽301,所述平台一1顶面且位于挡板2后侧以及平台二3前角均开有放置槽302,且平台二3顶面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撑杆303,所述平台一1和平台二3两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板101,且连接板101边角均开有螺孔,所述平台一1和平台二3位于同一水平面,首先操作人员分别将平台一1和平台二3安装在锯床上,通过连接板101上的螺孔将平台一1和平台二3进行安装,并且保证平台一1和平台二3的安装呈水平,锯刀的走向与切割槽301相对应即可;
嵌框4,所述嵌框4的数量为两个,且嵌框4分别左右平行排布,所述嵌框4之间嵌接有透明板401,且透明板401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402,所述转轴402铰接在平台二3后顶端,且嵌框4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完成安装后,操作人员可准备好需要带钢冲击的试样,所述透明板401通过转轴402与平台二3活动连接,且透明板401位于放置槽302正上方,所述撑杆303顶端抵住于透明板401内侧,且弹簧5末端固定连接在平台二3顶面后侧,正常状态下的透明板401会覆盖在放置槽302正上方,为了不影响到试样的放置,放置试样之前,操作人员将透明板401向后掰动,同时透明板401通过转轴402转动,透明板401被开启,而位于平台二3和嵌框4内侧之间的弹簧5会被拉伸,透明板401被强制开启,操作人员保持透明板401的开启状态;
所述切割槽301为平台一1和平台二3之间相隔的槽口,且放置槽302之间相对应,所述活动槽201、放置槽302和切割槽301之间相通,且两个所述放置槽302的宽度相等,所述活动槽201的长度与放置槽302的宽度相等,操作人员所准备的试样宽度,应当等于挡板2后侧至平台二3前面之间的距离,同样等于两个放置槽302以及切割槽301之间相加的宽度,所以试样会恰好放置在放置槽302当中,通过平台一1和平台二3卡好试样,放置好后,操作人员将透明板401缓缓放下,此时弹簧5可将嵌框4拉回,透明板401重新覆盖到放置槽302正上方,并且透明板401转动到一定位置时,通过撑杆303抵住透明板401,限制透明板401可转动的角度,防止透明板401位置过低而接触到试样,此时通过透明板401挡住试样,操作人员可启动锯刀,锯刀平移到切割槽301内,锯刀的顶部应当高于试样顶面1cm-2cm,切割槽301的位置位于两个放置槽302之间的正中间,在切割槽301内移动的锯刀将试样平均切成两块,首先实现横向切割的工作,横向切割完毕后,操作人员暂停锯刀,把两块试样从放置槽302的侧面抽出,再分别把试样放入到活动槽201中,因为活动槽201的长度与放置槽302的宽度相等,所以此时试样的宽度与活动槽201的长度相等,通过活动槽201恰好卡住试样,操作人员将试样推入活动槽201,直至试样的背面贴合到平台二3的前面,再启动锯刀,锯刀到切割槽301内移动一次,可同时切割两块试样,并且所切割试样的尺寸均一致,按照此方法,操作人员可分别纵向以及横向切割试样,既满足了一次切割两块试样的高效工作,又满足了双侧切割试样的工作,实用性较强,并且在切割的全程,均通过透明板401挡住在切割槽301内运作的锯刀,防止操作人员误触到锯刀。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包括:
平台一(1),所述平台一(1)顶面后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且挡板(2)左右两侧均开有活动槽(201);
平台二(3),所述平台二(3)位于平台一(1)侧边,且平台二(3)与平台一(1)之间设有切割槽(301),所述平台一(1)顶面且位于挡板(2)后侧以及平台二(3)前角均开有放置槽(302),且平台二(3)顶面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撑杆(303);
嵌框(4),所述嵌框(4)的数量为两个,且嵌框(4)分别左右平行排布,所述嵌框(4)之间嵌接有透明板(401),且透明板(401)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402),所述转轴(402)铰接在平台二(3)后顶端,且嵌框(4)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一(1)和平台二(3)两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板(101),且连接板(101)边角均开有螺孔,所述平台一(1)和平台二(3)位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槽(301)为平台一(1)和平台二(3)之间相隔的槽口,且放置槽(302)之间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201)、放置槽(302)和切割槽(301)之间相通,且两个所述放置槽(302)的宽度相等,所述活动槽(201)的长度与放置槽(302)的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401)通过转轴(402)与平台二(3)活动连接,且透明板(401)位于放置槽(302)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303)顶端抵住于透明板(401)内侧,且弹簧(5)末端固定连接在平台二(3)顶面后侧。
CN202020553747.0U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71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3747.0U CN212371316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3747.0U CN212371316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1316U true CN212371316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0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374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71316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1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71316U (zh) 一种制备带钢冲击试样的夹具
CN209954878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木材剖皮装置
CN211729531U (zh) 一种镶补木粒加工设备
CN211806354U (zh) 一种中药片材精细切割装置
CN211151765U (zh) 一种用于吸尘器电机的转子线圈快速拆除装置
CN208196248U (zh) 一种加工中心夹持装置
CN219274669U (zh) 螺纹管锯切加工用固定工装
CN218785646U (zh) 一种高效的医用胶片圆角切割装置
CN110919782A (zh) 一种阻燃木板加工用高效开片设备
CN202318489U (zh) 一种胶合板试件锯制工装
CN220239850U (zh) 一种弯折夹具
CN214871267U (zh) 一种烧烤炉用板材全自动开料装置
CN213858211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型材雕铣机
CN216139083U (zh) 一种家具用cnc数控切割机
CN220943760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用定位装置
CN220943498U (zh) 一种金属件快速倒角装置
CN219338155U (zh) 一种用于陶瓷载体的端面切割装置
CN217799376U (zh) 一种顶丝生产用切削设备
CN210160482U (zh) 一种铣u形槽用工装
CN220112487U (zh) 一种用于孔位加工的立式倒角装置
CN212469962U (zh) 一种有色金属压边切割装置
CN213918440U (zh) 一种鞋楦后端多角度切割装置
CN214561619U (zh) 一种带有调节机构的家居板材的裁板机
CN211540424U (zh) 一种硬质合金刀具生产切割装置
CN218192808U (zh) 一种高效稳定型五金加工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