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0056U - 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0056U
CN212370056U CN202021714052.2U CN202021714052U CN212370056U CN 212370056 U CN212370056 U CN 212370056U CN 202021714052 U CN202021714052 U CN 202021714052U CN 212370056 U CN212370056 U CN 212370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ching
skid
tank body
wat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40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绪亮
王蕾
徐圣君
吴尚华
白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CAS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217140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0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0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0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具体地,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包括:底座和至少一配料单元;所述底座包括撬装部和承载板;所述撬装部用于实现撬装;所述承载板用于设置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所述配料单元包括罐体、搅拌组件和外送泵;所述罐体和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且能够对所述罐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所述外送泵设置于与所述罐体相连的配料输送管上,用于排出搅拌均匀的原料。利用撬装部实现整个底座及其上的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的撬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配料单元能够灵活的移动便于运输至岸边,从而实现在岸边完成配料。

Description

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水体藻华是水体污染的重要表现。近年来,国内外专家研究了多种富营养化及藻华治理技术;其中,向藻华水体中喷洒修复材料(例如,微生物)是治理藻华污染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
为保证修复材料的质量,现有的修复材料的配料和运料过程较为复杂,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严重制约水上除藻设备的工作效率。对于大面积藻华聚集的水体,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撬装式岸边配料站,以解决修复材料的配料和运料过程复杂,成本高昂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包括:底座和至少一配料单元;
所述底座包括撬装部和承载板;所述撬装部用于实现撬装;所述承载板用于设置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
所述配料单元包括罐体、搅拌组件和外送泵;
所述罐体和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且能够对所述罐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
所述外送泵设置于与所述罐体相连的配料输送管上,用于排出搅拌均匀的原料。
进一步地,所述撬装部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罐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配料单元还包括控温组件;
所述控温组件包括温度探头、加热棒和控温仪;
所述温度探头设置于所述罐体内用于测量所述罐体内的温度;
所述加热棒设置于所述罐体内;
所述控温仪连接所述温度探头和所述加热棒,并根据所述温度探头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棒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可升降搅拌器,用于调节不同高度上原料的粒度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原料中超过设定粒径的颗粒的泄渣孔。
进一步地,所述配料单元还包括初级润湿组件;所述初级润湿组件通过润湿管路连通所述罐体。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一个子底座,所述子底座和所述配料单元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包括微生物配料单元、负载配料单元和改性配料单元。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水体净化系统,包括:水上作业设备和前述任一所述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
所述水上作业设备通过配料输送管可拆卸连接至少一所述配料单元,以获取相应的配料。
进一步地,所述水上作业设备包括喷洒作业仓和移动仓;
所述喷洒作业仓和所述移动仓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仓能够带动所述喷洒作用仓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体图像采集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水体图像采集单元连接所述水上作业设备,并被配置为:获取水体的图像信息以及所述图像信息对应的位置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通过藻华等级分类模型确定对应水体的藻华等级分布信息;其中,所述藻华等级分类模型基于不同等级的藻华图像信息训练得到;
根据所述藻华等级分布信息和预设治理方案,确定配料信息;
基于所述配料信息,控制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的工作及其对所述水上作业设备的配料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水体图像采集单元包括定位器和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获取水体不同位置的图像信息;所述定位器用于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通过藻华等级分类模型确定对应位置的藻华等级;
根据所述藻华等级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藻华等级分布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预设处理方案中的藻华等级划分特征;
根据所述藻华等级划分特征,对所述藻华等级分布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对应水体的藻华等级;
将所述水体的藻华等级与所述预设治理方案进行匹配,确定配料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藻华等级分类模型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获取不同等级的藻华图像信息以及对应的等级信息;
根据所述藻华图像信息以及对应的等级信息,对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藻华等级分类模型。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包括底座和至少一配料单元;所述底座包括撬装部和承载板;所述撬装部用于实现撬装;所述承载板用于设置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所述配料单元包括罐体、搅拌组件和外送泵;所述罐体和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外送泵设置于与所述罐体相连的配料输送管上,用于排出搅拌均匀的原料。这样的技术方案,通过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罐体,利用撬装部实现整个底座及其上的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的撬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配料单元能够灵活的移动便于运输至岸边,从而实现在岸边完成配料;此外,利用配料输送管和所述外送泵能够将所述配料单元完成的配料直接输出至水上作业设备,极大的降低配料的运输时间以及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配料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配料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配料单元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体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配料输送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撬装式岸边配料站。请参考图1~图5,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包括:底座和至少一配料单元1;所述底座包括撬装部22和承载板21;所述撬装部22用于实现撬装;所述承载板21用于设置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1;所述配料单元1包括罐体11、搅拌组件12和外送泵13;所述罐体11和所述承载板21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组件12设置于所述罐体11的顶部且能够对所述罐体11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所述外送泵13设置于与所述罐体11相连的配料输送管14上,用于排出搅拌均匀的原料。
由此可见,这样的技术方案,通过承载板21固定连接所述罐体11,利用撬装部22实现整个底座及其上的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1的撬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配料单元1能够灵活的移动便于运输至岸边,从而实现在岸边完成配料;此外,利用配料输送管14和所述外送泵13能够将所述配料单元1完成的配料直接输出至水上作业设备,极大的降低配料的运输时间以及成本。
这里,所述罐体11和所述承载板21固定连接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所述罐体11通过支撑架和螺栓固定于所述承载板21上。又如,所述罐体11通过卡扣结构和所述承载板21卡接固定。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撬装部22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承载板21背离所述罐体11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凹槽能够用于叉车的叉子伸入,从而使得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能够利用叉车转移至运输车辆上。当然,这里的凹槽也可以用于绳索穿过,从而使得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能够利用吊车等工具转移至运输车上。
可选地,所述撬装部22包括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实现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的移动或搬运。
应当理解的,所述撬装部22的具体结构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例举的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任何能够使得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便于移动的结构均能够适用于本申请,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罐体11的体积为2~5m3,例如可以是2m3、3m3、3.5m3、4m3、5m3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选地,所述罐体11的材料选自不锈钢。
可选地,请参阅图3、图4,所述罐体11上设置有投料口15,用于投入需要的原料,例如水、粘土等。
目前用于藻华水体修复材料喷洒的设备主要水上作业设备是自动化除藻船,船上储料仓的体积有限,难以装载太多水体修复配料,导致在水面上进行除藻时,每工作一定时间自动化除藻船不得不回到岸边重新填料。当水体面积较大时,通过采用本申请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在自动化除藻船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方便的借助运输车调整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的位置,使得所述自动化除藻船行驶最短的距离就能够获取需要的水体修复材料,有效降低用于获取水体修复材料的时间,提高水体净化效率。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搅拌组件12包括可升降搅拌器,用于调节不同高度上原料的粒度分布。这里,由于原料包括多种成分,其中某一成分的粒径可以存在差异,例如粘土及其包含的沙石,通过设置可升降搅拌器,能够实现对所述原料的充分混匀,避免配料出现分层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可升降搅拌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配料单元不仅能够调配水体修改材料的浓度,还能够将配料单元作为储罐存放配料,当配料中的材料经过一段时间,部分原料沉积在罐体的底部时,通过搅拌组件搅拌可以使其重新悬浮起来,以备输出使用。
根据水体藻华情况的差异,其适用的水体修复材料也存在差异。为此,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包括微生物配料单元、负载配料单元和改性配料单元。通过设置不同的配料单元,形成多种配料,以便于水上作业设备能够选择适宜的一种或多种配料使用,提高水体净化的效率和针对性。
示例性地,所述微生物配料单元的原料包括水、固体微生物菌剂和液体微生物菌剂中的至少一者。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水可以直接来自待处理的水体,就地取材,从而降低原料采购的成本以及原料运输的成本。这里的固体微生物菌剂或液体微生物菌剂通常具有微生物含量高,重量小等特性,便于运输,有效保障原料的低成本运输。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微生物配料单元的原料并不限于以上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本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示例性地,所述负载配料单元的原料包括水、粘土等。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水可以取自待处理的水体,所述粘土也可以取自待处理水体的岸边。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原料的运输成本。
示例性地,所述改性配料单元包括改性剂、水等。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水可以取自待处理的水体。所述改性剂可以是消泡剂、杀生剂等。
如图4所示,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例如配料单元用于改性剂配料、微生物配料时,所述配料单元还包括控温组件16;所述控温组件16包括温度探头162、加热棒163和控温仪161;所述温度探头162设置于所述罐体11内用于测量所述罐体11内的温度;所述加热棒163设置于所述罐体11内;所述控温仪161连接所述温度探头162和所述加热棒163,并根据所述温度探头162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棒163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配料单元用于微生物配料时,菌剂和其他原料(例如水)充分接触的时间可以是3~5小时,例如3小时、4小时、5小时。通过充分接触一定的时间,既能活化菌体,又能实现充分的混合。对应的,所述控温仪161设定适于微生物存活的温度,当温度探头162探测所述罐体11内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则启动所述加热棒163使其处于工作状态,当温度探头162探测所述罐体11内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则使所述加热棒163处于非加热状态。应当理解的,这里所述控温仪161对加热棒的控制方式采用现有技术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所述配料单元用于改性剂配料时,由于部分改性剂较难溶解,可以通过所述加热棒163加热原料水,促进所述改性剂溶解。
请参阅图4,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例如配料单元用于微生物配料时,所述配料单元还包括通气组件17;所述通气组件17设置于所述罐体11的顶部。这里,通过设置通气组件17,能够调节所述罐体11内的气压平衡。
可选地,参考图3,所述罐体11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原料中超过设定粒径的颗粒的泄渣孔16。如前所述,当所述原料例如粘土中包括沙石或较大的颗粒时,配料完成后其将沉积在所述罐体11的底部,通过泄渣孔16能够将所述沙石或较大的颗粒排出,保证所述罐体11内部的有效空间。这里,设定的粒径可以根据配料的需求选择,例如1cm、2cm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例如所述配料单元用于改性剂配料时,所述配料单元还包括初级润湿组件181;所述初级润湿组件181通过润湿管路182连通所述罐体11。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利用少数溶液将改性剂润湿,避免其在罐体11中发生团聚,有利于改性剂的快速溶解混匀。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1包括至少一个子底座,所述子底座和所述配料单元一一对应。
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使得各配料单元可拆分可集成,便于单独使用,提高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的机动性,例如依据待净化水体的实际需求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配料单元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还包括动力系统3,所述动力系统整体采用高效柴油发电机组,为配料单元、外送泵以及控制单元等提供电力应用。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水体净化系统。请参阅图6,所述水体净化系统包括:水上作业设备5和前述任一所述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所述水上作业设备通过所述配料输送管14可拆卸连接至少一所述配料单元1,以获取相应的配料。
由此可见,通过配料输送管14可以将配料单元1配置完成的配料直接输送至水上作业设备,无需运输过程,不仅能够节约运输时间,而且能够有效节省配料的运输成本。当配料输送完成后,拆除所述配料输送管14和所述水上作业设备的连接,所述水上作业设备就能够在水面上移动,开始水体净化工作。当水上作业设备中配料使用完毕,可以驶向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的位置连接配料输送管14,重新获得适宜的配料。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配料输送管14由多节钢丝胶管连接得到。每节钢丝胶管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这里不做限定。可选地,请参阅图7,所述钢丝胶管的两端都带有螺口,通过螺口可以将每节钢丝胶管连接在一起。根据实地需要,连接合适数量的钢丝胶管形成配料输送管,不会受到岸边地形、地貌的限制,特别适用于输送负载配料、改性剂配料等。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水上作业设备包括喷洒作业仓和移动仓;所述喷洒作业仓和所述移动仓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仓能够带动所述喷洒作用仓移动。这样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仓可以单独使用,例如采集水体样本,方便灵活。当配置多个喷洒作业仓时,还能够实现一个喷洒作业仓在水上完成喷洒作业,另一个喷洒作业仓装载配料,最大限度节约水体净化处理时间。
不同的水体,藻华的发生情况存在差异,即便对于同一水体,例如湖泊,由于岸线的形状,水流方向等因素的影响,水体中的藻华分布也存在差异。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先进行水体样本的采集确定藻华等级,然后在利用水上作业设备进行水体的净化。这样的方式流程复杂时间长,随着时间的变化,水体藻华的程度也存在相应的变化,导致水体净化效率低,质量缺乏保障。虽然存在对水体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但由于其成本高只有极少数水体具备相关的条件,缺乏广泛的适用性。
为解决此问题,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水体净化系统还包括水体图像采集单元和控制单元4。
进一步地,所述水体图像采集单元连接所述水上作业设备5,并被配置为:获取水体的图像信息以及所述图像信息对应的位置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4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通过藻华等级分类模型确定对应水体的藻华等级分布信息;其中,所述藻华等级分类模型基于不同等级的藻华图像信息训练得到;
根据所述藻华等级分布信息和预设治理方案,确定配料信息;
基于所述配料信息,控制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的工作及其对所述水上作业设备的配料输送。
通过水体图像采集单元和控制单元4,获取待净化水体的藻华等级分布信息,为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的配料以及水上作业设备获取配料提供依据,从而能够极大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水体净化速度,提高水体净化效果。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单元4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显示屏等。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上。
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各个配料单元的工作转态,获取流量、压力、温度等数据,按照设定的控制程序以及配料信息,控制各种电磁阀、启闭机,显示屏的集中显示与监控后台参数设置,实现水体净化过程的全自动或半自动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水体图像采集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4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交互,例如:4G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配料信息包括配料类型、每一配料中各成分的比例等。对于配料类型,举例如下:仅需要微生物配料、同时需要微生物配料和改性剂配料。当同时需要微生物配料和改性剂配料时,所述配料类型还包括微生物配料和改性剂配料的比例。对于每一配料中各成分的比例,举例如下:改性剂配料中改性剂的含量、微生物配料中微生物的浓度等。
对于控制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的工作及其对所述水上作业设备的配料输送,举例说明如下:按配料信息的内容,控制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依据配料信息配置适宜浓度的改性剂配料;当配料信息仅需要微生物配料时,则控制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向所述水上作业设备输送微生物配料,而无需输送其他配料。
可选地,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垂直位置信息和水平位置信息。
示例性地,所述水体净化系统开始处理污染水体时,可以使所述水上作业设备先进入水体,以便所述水体图像采集单元获取水体的图像信息;所述水体净化系统根据获取的水体的图像信息,得到水体藻华等级分布信息,从而控制撬装式岸边配料站以及对水上作业设备的配料输送。这样的方式配料更加精准,有利于保障水体净化的效果。
示例性地,随着水上作业设备的移动,所述水体净化系统可以根据获取的水体的图像信息,得到水体藻华等级分布信息,从而控制撬装式岸边配料站以及对水上作业设备的配料输送。这样的方式效率更高。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水体图像采集单元包括定位器和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获取水体不同位置的图像信息;所述定位器用于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位置信息。这里,所述图像传感器选自电荷耦合图像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采用这样的方案,有利于将光信号转换电信号便于传输。
应当理解的,所述水体图像采集单元还可以包括闪光灯等,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闪光灯进行光线补充,保障获得有效的图像信息。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4,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通过藻华等级分类模型确定对应位置的藻华等级;
根据所述藻华等级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藻华等级分布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藻华等级分布信息包括水平分布信息。可选地,当所述水体图像采集单元能够进入水体不同深度时,所述藻华等级分布信息还包括垂直分布信息。这里,当所述藻华等级分布信息同时包括水平分布信息和垂直分布信息时,能够对水体藻华情况进行更精确的分析,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高效处理。
进一步地,预设治理方案包括不同藻华等级对应的处理方案,所述处理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配料类别及其比例、配料中各成分的比例等。示例性地,若所述藻华等级为中级,则配料类别需要改性剂配料和负载配料,且所述改性剂配料和负载配料的比例为1:1。示例性地,若垂直方向上藻细胞累积程度不同,所述藻华等级按垂直向分别划分;相应的,所述处理方案也存在差异,例如近水面严重,则增加改性剂配料的比列,中水面严重则增加负载配料的比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这里的处理方案配料选择和比例仅是示例性的,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经验、实验结果等来具体确定。
这里藻华的等级可以依据藻细胞的浓度来确定。对于所述藻华的等级数量及其与藻浓度的对应关系,这里不做限定。
由此,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4,还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预设处理方案中的藻华等级划分特征;
根据所述藻华等级划分特征,对所述藻华等级分布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对应水体的藻华等级;
将所述水体的藻华等级与所述预设治理方案进行匹配,确定配料信息。
可选地,所述藻华等级划分特征包括近水面藻浓度、中水面藻浓度、远水面藻浓度等。应当理解的,对距离水面距离的划分依据,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灵活选择,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若所述藻华等级划分特征包括多个水平面的藻浓度,例如近水面藻浓度、中水面藻浓度和远水面藻浓度;则根据获取所述水体的图像信息的先后顺序,对所述藻华等级分布信息中的同一水平面的分布信息进行加权平均获取对应水平面的藻华等级,多个水平面的藻华等级构成所述水体的藻华等级,此时所述水体的藻华等级包括多个水平面的等级。
当水上作业设备在喷洒水体修复材料的同时采集图像信息时,后获取的水体的图像信息对应的水域更接近未喷洒的水域。可选地,先获取的水体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藻华等级权重低,后获取的水体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藻华等级权重高。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确定的水体的藻华等级和未喷洒的水体更接近。
示例性的,若所述藻华等级划分特征仅是近水面藻浓度,则根据获取所述水体的图像信息的先后顺序,对所述藻华等级分布信息中的同一水平面的分布信息进行加权平均获取对应水平面的藻华等级;依据所述水平面与水面的距离,对多个所述水平面的藻华等级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水体的藻华等级。可选地,距离水面近的水平面权重高,距离水面远的水平面权重低。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所述藻华等级分类模型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获取不同等级的藻华图像信息以及对应的等级信息;
根据所述藻华图像信息以及对应的等级信息,对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藻华等级分类模型。
这里,应当理解的,对于不同水体藻华等级,其水体的颜色、透明度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使得获取的藻华图像信息表现出差异。
可选地,采集藻华图像信息的同时采集水体样本,根据对水体样本的藻计数结果确定对应的水体藻华等级,从而确定对应藻华图像信息的藻华等级。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方便的建立所述藻华图像信息和藻华等级之间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采用其他的方式确定水体的藻华等级,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来说,获取不同等级的藻华图像信息越丰富,数量越多,经训练得到的藻华等级分类模型越准确。
可选地,所述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选自卷积网络或循环网络。通常的卷积网络或循环网络的基本结构属于现有技术,这里对此不作赘述。
应当理解的,对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的过程采用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例如:为增加藻华图像信息的数量,采用图像平移、图像旋转、图像缩放、图像剪裁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至少一配料单元;
所述底座包括撬装部和承载板;所述撬装部用于实现撬装;所述承载板用于设置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
所述配料单元包括罐体、搅拌组件和外送泵;
所述罐体和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且能够对所述罐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
所述外送泵设置于与所述罐体相连的配料输送管上,用于排出搅拌均匀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撬装部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罐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单元还包括控温组件;
所述控温组件包括温度探头、加热棒和控温仪;
所述温度探头设置于所述罐体内用于测量所述罐体内的温度;
所述加热棒设置于所述罐体内;
所述控温仪连接所述温度探头和所述加热棒,并根据所述温度探头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棒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可升降搅拌器,用于调节不同高度上原料的粒度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原料中超过设定粒径的颗粒的泄渣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单元还包括初级润湿组件;所述初级润湿组件通过润湿管路连通所述罐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一个子底座,所述子底座和所述配料单元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包括微生物配料单元、负载配料单元和改性配料单元。
9.一种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上作业设备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
所述水上作业设备通过配料输送管可拆卸连接至少一所述配料单元,以获取相应的配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作业设备包括喷洒作业仓和移动仓;
所述喷洒作业仓和所述移动仓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仓能够带动所述喷洒作用仓移动。
CN202021714052.2U 2020-08-17 2020-08-17 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 Active CN212370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4052.2U CN212370056U (zh) 2020-08-17 2020-08-17 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4052.2U CN212370056U (zh) 2020-08-17 2020-08-17 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0056U true CN212370056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2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4052.2U Active CN212370056U (zh) 2020-08-17 2020-08-17 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0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2120B (zh) 一种移动式河道污染水体原位强化修复装置
CN102241067A (zh) 轻质泡沫混凝土建筑板材生产线
CN104260209B (zh) 一种内河航道水上移动混凝土搅拌船
CN101913203B (zh) 轮胎式线上走行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灌注车
CN108862650A (zh) 一种可实施网格化无人自动巡航的太阳能曝气机
CN212370056U (zh) 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
CN111957249A (zh) 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
CN101629403B (zh) 高、低弹模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通用搅拌泵送灌注车
CN207451731U (zh) 一种多级sbr并联废水混合处理系统
CN106396774A (zh) 一体化好氧发酵设备
CN207060361U (zh) 一种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
CN206143083U (zh) 并列组合设置的一体化好氧发酵设备
CN105155373B (zh) 一种crtsiii型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快速移动生产施工方法
CN104369282B (zh) 一种大规模高效自动配料系统
CN210974176U (zh) 一种富营养化河流净化装置
CN212128332U (zh) 一种全自动电镀设备
CN105645133B (zh) 自动定位卸载装置
CN204149356U (zh) 一种大规模高效自动配料系统
CN207224292U (zh) 一种滴料装置
CN108264011B (zh) 一种用于精确配置橡胶手套表面处理液的加料设备
CN112207965A (zh) 智能移动商砼站
CN207646740U (zh) 水下深层地基处理三桩四轴工程船
CN110092545A (zh) 一种涂装废水含氮处理排放系统
CN219112007U (zh) 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
CN204754234U (zh) 混凝土运料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