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2007U - 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2007U
CN219112007U CN202320059645.7U CN202320059645U CN219112007U CN 219112007 U CN219112007 U CN 219112007U CN 202320059645 U CN202320059645 U CN 202320059645U CN 219112007 U CN219112007 U CN 219112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neumatic pump
spraying
pipeline
water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596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云璐
白芳
宋立荣
刘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3200596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2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2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2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包括船载平台,及搭载在所述船载平台上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相连接的混合喷洒组件、混合喷洒组件相连接的外部水体和洒水炮,洒水炮及混合喷洒组件之间构成循环水路;混合喷洒组件包括:搅拌系统相连通的水循环组件,搅拌系统包括:吨桶,及连接在吨桶中的吨桶搅拌器,吨桶的上部设置进水口,底部设置出水口,动力系统分别与控制系统、搅拌系统连接,动力系统与搅拌系统及双向气动泵之间用电气线连接,搅拌系统与双向气动泵连接,流量控制阀门分别与双向气动泵、洒水炮、外部水体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全自动混合和喷洒,减少了人力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时间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藻类水华控制是水生态完整性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水体富营养化常常导致藻类异常增殖,暴发藻类水华,威胁水生态健康。藻类水华对我国的水生态环境及生活用水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造成供水危机。
营养盐削减常被认为是一项根本措施,但外源和内源营养负荷短期都无法实现。湖泊藻类水华应急减灾控制技术仍存在巨大的需求。其中,控藻剂等化学方法是一种常见藻华应急控制技术。然而,人力投入大、施工效率低和成本高等都限制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尤其是对于较大水面,常规技术无法实现控藻剂在较短的时间窗口内喷洒覆盖特定大水域,从而使得进入水体的控藻剂被稀释,无法达到抑藻效应剂量,大水面控藻效果微弱。其中,束缚大水面控藻剂效果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当前施工喷洒过程依赖人力操作,效率低,人力成本高。
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常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其中,水处理氧化剂、混凝絮凝剂、微生物制剂等控藻剂仍然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目前,以控藻剂控藻的施工过程大都是人工搅拌后喷洒,存在搅拌混合不充分、喷洒不均匀且施工效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较大水域对于施工技术参数的要求。特别是,大水面藻类水华控制常需要在较短时间窗口内喷洒覆盖特定大水域,以期避免进入水体的控藻剂被稀释,无法达到抑藻效应剂量,从而影响大水面控藻效果。如专利文献“CN201872910U”,名称为“一种用于湖泊水体污染治理的展翼式喷洒船”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喷洒船,包括离心泵、储液罐输出管、湖泊水输入管、喷洒液输出管、喷洒头,储液罐内装载有高浓度的沉淀除藻液溶液,通过湖泊水输入管汲取受污染湖泊水作为稀释液与混凝剂配制成适宜喷洒的沉淀除藻液,然后通过喷洒液输出管、喷洒头完成沉淀除藻液的喷淋。但上述喷洒船中由于储存的是液态除藻液,液体占地空间大,储存量少,很难满足大面积水域喷洒量的需求,且跨区域运输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全自动混合和喷洒,减少了人力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时间成本,设备安拆方便,便于跨区域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难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包括:船载平台,及搭载在所述船载平台上的动力系统;与所述动力系统相连接的混合喷洒组件;以及与所述混合喷洒组件相连接的外部水体和洒水炮,其中,所述外部水体、洒水炮及混合喷洒组件之间构成循环水路。
上述混合喷洒组件包括:搅拌系统,及与所述搅拌系统相连通的水循环组件,其中,所述搅拌系统包括:吨桶,及连接在所述吨桶中的吨桶搅拌器,其中,所述吨桶的上部设置进水口,底部设置出水口。
上述水循环组件包括:通过气管与所述动力系统相连接的双向气动泵;所述双向气动泵的一端口通过三通管道与所述外部水体和洒水炮相连通;所述双向气动泵的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道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
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由动力系统、搅拌系统、洒水炮、外部水体、控制系统、流量控制阀门、供水喷洒系统组成,所述的动力系统与搅拌系统、控制系统及供水喷洒系统通过电气线连接,为其系统提供工作电能。搅拌系统中的吨桶与供水喷洒系统中的双向气动泵通关管道连接形成循环水路,为其提供混合所需用水。供水喷洒系统与洒水炮及外部水体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循环水路,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此循环水路管道上。动力系统通过电气线连接控制系统,为控制系统提供工作电能。控制系统中的计时器通过电气线连接搅拌系统中的吨桶搅拌器,用以控制搅拌器的运转,控制时间。控制系统中的流量控制器连接流量控制阀门,用以调节流量控制阀的开合程度,调节水体的流量大小。控制系统通过电气线连接供水喷洒系统中的气动泵开关,加以控制气动泵的运行与停止,此系统运行采用电能驱动。
上述吨桶搅拌器通过气管与所述动力系统相连接。
上述双向气动泵与所述外部水体和洒水炮之间的三通管道上配装有L型三通阀门一;所述L型三通阀门一和洒水炮之间的管道上配装有阀门一;所述双向气动泵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三通管道上配装有L型三通阀门一。
上述动力系统与所述吨桶搅拌器和双向气动泵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有气管三通接头。气管三通接头与吨桶搅拌器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气管阀门一,气管三通接头与双向气动泵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气管阀门二。
上述水循环组件包括:十字气管,所述十字气管的四端分别连通动力系统、吨桶搅拌器、气动泵一及气动泵二;其中,所述气动泵二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气动泵一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十字气管和气动泵二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有气管阀门三,十字气管与吨桶搅拌器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气管阀门一,十字气管与气动泵一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气管阀门二
上述气动泵二与所述洒水炮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且管道上配装有阀门二;所述气动泵一与所述外部水体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且管道上配装有阀门三。
上述混合喷洒组件包括:与通过气管与所述动力系统相连通的气动泵三,所述气动泵三与所述洒水炮和外部水体通过管道连通,及连接在所述气动泵三与所述洒水炮之间管道上的三通接头,及连通在所述三通接头端部的用于盛放高浓度的控藻剂浓缩液的漏斗。动力系统和气动泵三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有气管阀门二,气动泵三和洒水炮之间的管道上配装有阀门二,气动泵三和外部水体之间的管道上配装有阀门三。
上述三通接头和所述漏斗之间配装有流量计。
所述的搅拌系统为关键部件,现有的喷洒方式大部分为人工采用抽水泵向装有控藻剂的桶内加水,人工手动搅拌混合后,再用抽水泵将桶内的控藻剂混合液抽出向水体喷洒。本搅拌系统采用机械搅拌,加快搅拌的效率,降低了整体喷洒的工作时间。
目前的控藻剂在使用时主要是通过人工手动搅拌喷洒的方式来进行的,一方面人工手动搅拌喷洒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且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人工在喷洒过程中容易存在喷洒死角,大大降低了除藻剂的喷洒质量。从而导致控藻剂入水后被稀释,达不到控藻剂量,降低控藻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各部件相连接组成的系统通过动力系统功能,实现全自动搅拌与喷洒,能减少人工需求,提高了效率,从而提高了除藻效果。
现有的除藻喷洒装置的体积多是一定的,在使用后占用空间较大,且
固定在船体上,无法进行便捷的收整管理的问题。本设备通过各部件之间连接形成整体,选用的安拆简洁的方式进行连接,便于后续的收整管理及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主要是在船载平台上设置动力系统、搅拌系统、混合喷洒组件、洒水炮。其中,外部水体、洒水炮及混合喷洒组件之间构成循环水路,使材料混合更加均匀,喷洒更加方便。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进入水体的控藻剂被稀释,无法达到抑藻效应剂量的不利因素。在对较大水面喷洒控藻剂时,实现全自动混合和喷洒,减少人力需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并且该设备安拆方便,便于跨区域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主要是在船载平台上设置动力系统、搅拌系统、混合喷洒组件、洒水炮,其中,外部水体、洒水炮及混合喷洒组件之间构成循环水路,使材料混合更加均匀,喷洒更加方便,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进入水体的控藻剂被稀释,无法达到抑藻效应剂量的不利因素,在对较大水面喷洒控藻剂时,实现全自动混合和喷洒,减少人力需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并且该设备安拆方便,便于跨区域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对不同的控藻剂,可选用不同的设备组合,以达到最优的效果,各部件之间连接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拆卸,减少了运输成本,能满足大水域的控藻剂喷洒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混合喷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混合喷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混合喷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螺杆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吨桶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载物平台与装置整体模块化视图。
图中:1、动力系统;2、搅拌系统;3、双向气动泵;4、气管三通接头;5、L型三通阀门一;6、洒水炮;7、外部水体;8、L型三通阀门二;9、进水口;10、出水口;11、吨桶;12、吨桶搅拌器;13、气管阀门一;14、气管阀门二;15、阀门一;16、十字气管;17、气管阀门三;18、气动泵一;19、气动泵二;20、阀门二;21、阀门三;22、三通接头;23、流量计;24、漏斗;25、气动泵三;26、螺杆泵;27、气管;28、气孔;29、控制系统;30、流量控制阀;31、供水喷洒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根据图1、图2、图3可知,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它由动力系统1、搅拌系统2、洒水炮6、外部水体7、控制系统29、流量控制阀门30、供水喷洒系统31组成,所述的动力系统1与搅拌系统、控制系统29及供水喷洒系统31通过电气线连接,为其系统提供工作电能。搅拌系统2中的吨桶11与供水喷洒系统31中的双向气动泵3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循环水路,为其提供混合所需用水。供水喷洒系统31与洒水炮6及外部水体7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循环水路,流量控制阀30设置在此循环水路管道上。动力系统1通过电气线连接控制系统29,为控制系统提供工作电能。控制系统29中的计时器通过电气线连接搅拌系统2中的吨桶搅拌器12,用以控制搅拌器的运转,控制时间。控制系统29中的流量控制器连接流量控制阀门30,用以调节流量控制阀30的开合程度,调节水体的流量大小。控制系统29通过电气线连接供水喷洒系统31中的气动泵3开关,加以控制气动泵的运行与停止。此系统运行采用电能驱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的,其包括:船载平台,船载平台作为该设备的基础载体,及搭载在所述船载平台上的动力系统1,及与所述动力系统1相连接的混合喷洒组件用于混合药剂,并喷洒在水域中。其中,动力系统1可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或供气系统,可解决了野外机械作业的用电困难问题,优选采用气动供能方式,方便野外水体工作的同时,与用电相比降低了使用危险性。
另外,所述混合喷洒组件相连接的外部水体7和洒水炮6,其中,所述外部水体7、洒水炮6及混合喷洒组件之间构成循环水路,连续作业,大大降低了喷洒作业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喷洒组件包括:搅拌系统2,及与所述搅拌系统2相连通的水循环组件。如图3所示的,所述搅拌系统2包括:吨桶11,及连接在所述吨桶11中的吨桶搅拌器12,其中,所述吨桶11的上部设置进水口9,底部设置出水口10。
具体的,所述水循环组件包括:通过气管与所述动力系统1相连接的双向气动泵3;所述双向气动泵3的一端口通过三通管道与所述外部水体7和洒水炮6相连通;所述双向气动泵3的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道与所述进水口9和出水口10相连通。所述吨桶搅拌器12通过气管与所述动力系统1相连接。
所述双向气动泵3与所述外部水体7和洒水炮6之间的三通管道上配装有L型三通阀门一5;所述L型三通阀门一5和洒水炮6之间的管道上配装有阀门一15;所述双向气动泵3与所述进水口9和出水口10之间的三通管道上配装有L型三通阀门二8。
所述动力系统1与所述吨桶搅拌器12和双向气动泵3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有气管三通接头4。气管三通接头4与吨桶搅拌器12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气管阀门一13,气管三通接头4与双向气动泵3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气管阀门二14。各个部分均采用螺丝或活动接头进行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各组成部件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管道接头处采用便于拆卸的法兰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组合成设备整体。洒水炮6选用不锈钢材质,用螺丝固定于船体尾部。
可以根据控制系统29中的不同功能按钮调整喷洒参数,如控制搅拌时间、调整除藻剂喷洒流量等。通过启动控制系统,对除藻剂的喷洒流量进行调节,在控制系统29中有针对流量设置调节按钮,当设定了预设的流量后,流量传感器开始检测瞬时通过的除藻剂的流量值,而后向控制系统29反馈,控制系统29将通过控制流量控制阀门30,即控制阀门的开合程度不同控制流量,达控制洒水炮6处的实际流量,这样可以有效针对不同藻华严重程度的水域实施喷施量的控制。
另一方面,通过控制系统29中的计时器来控制搅拌系统中混合液的搅拌时间,可以预先通过计时器设定好搅拌时间,此时,搅拌系统搅拌相对应时间后会自动停止搅拌,以求在保证混合效果的同时最大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并且可根据现场使用情况或者控藻剂种类的不同灵活调整设置搅拌时间,最大化的优化设备整体的能耗。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首先,将搅拌系统2中放入待混合的控藻剂,打开柴油发电机等供电或供气系统使其工作,打开气管阀门一13、气管阀门二14,通过气管A/B/C为吨桶搅拌器12和双向气动泵3提供工作所需的气压,使双向气动泵3及气动搅拌机处于工作状态。同时,打开L型三通阀门L型三通阀门二8和L型三通阀门一5,使进水口9通过管道H/G/D/F与双向气动泵3及外部水体7形成水流通路。此时双向气动泵3经此通道向搅拌系统2内供水。待混合的控藻剂与进入的水体在吨桶11内通过吨桶搅拌器12的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待搅拌系统2内水位达到要求后关闭气管阀门二14,双向气动泵3停止工作,停止向搅拌系统2内供水。
此时,调整L型三通阀门二8、L型三通阀门一5方向,打开阀门一15,使出水口10经管道I/G/D/E与双向气动泵3及洒水炮6形成水流通路。打开气管阀门二14使双向气动泵3工作。搅拌系统2内的控藻剂混合液经此通路由双向气动泵抽向洒水炮6,从洒水炮6均匀喷出。洒水炮6采用360°可旋转炮头,并且采用可更换喷头,时实现雾状喷洒和柱状喷洒等多种喷洒方式。用于满足不同性质控藻剂的使用。
以上述步骤循环使用,实现控藻剂的混合喷洒一体化,同时节约了人工及时间。
本实施例适用于所有固体、液体控藻剂的混合与喷洒,如改性黏土。对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控藻剂,可以更换洒水炮6的喷洒头。达到非雾化喷洒,降低药剂雾化损失和刺激性气味的扩散。另外,为提高控藻剂的喷洒作业效率,可采用多管路喷洒头同时作业,满足大型水体快速喷洒的目的。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了另一种水循环组件,其包括:十字气管16,所述十字气管16的四端分别连通动力系统1、吨桶搅拌器12、气动泵一18及气动泵二19;其中,所述气动泵二19与所述出水口10相连通,所述气动泵一18与所述进水口9相连通。
十字气管16和气动泵二19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有气管阀门三17,十字气管16与吨桶搅拌器12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气管阀门一13,十字气管16与气动泵一18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气管阀门二14
所述气动泵二19与所述洒水炮6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且管道上配装有阀门二20;所述气动泵一18与所述外部水体7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且管道上配装有阀门三21。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采用气动泵一18、气动泵二19分别进行对搅拌系统2内加水和混合后溶液的喷洒工作。由于采用的双水泵,因此空气压缩机应选用大功率能保证同时为水泵和吨桶搅拌器12提供工作气压。
具体流程如下,打开柴油发电机等供电或供气系统使其处于工作状态产生气压,打开气管阀门一13、气管阀门二14,使管路AB/AC形成通路,为吨桶搅拌器12和气动泵一18提供工作气压,此时气动泵一18通过管路DM、进水口9将从外部水体7中抽水至搅拌系统2内,并在气动搅拌机的作用下与控藻剂混合,待搅拌系统2内水量到达一半以上时,打开气管阀门三17,气动泵二19开始工作,打开阀门二20,搅拌系统的混合液经管道LK输送至洒水炮6,实现向外喷洒。此时,气动泵一18、气动泵二19及吨桶搅拌器12同时处于工作状态,气动泵一18不断向搅拌系统2内加水,经搅拌过后,再由气动泵二19输送至洒水炮完成喷洒,此三者同时运转,形成循环。只需向吨桶内投加控藻剂就可达到连续喷洒不间断的目的。
本实施例同样适用于所有固体、液体控藻剂的混合与喷洒,并且本方法还能达到连续不间断喷洒的目的,更进一步降低了喷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混合喷洒组件,包括:与通过气管与所述动力系统1相连通的气动泵三25,所述气动泵三25与所述洒水炮6和外部水体7通过管道连通,及连接在所述气动泵三25与所述洒水炮6之间管道上的三通接头22,及连通在所述三通接头22端部的用于盛放高浓度的控藻剂浓缩液的漏斗24。动力系统1和气动泵三25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有气管阀门二14,气动泵三25和洒水炮6之间的管道上配装有阀门二20,气动泵三25和外部水体7之间的管道上配装有阀门三21。所述三通接头22和所述漏斗24之间配装有流量计23。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由于吨桶加水后重量比较重,一般船体可能存在难以承载的,因此对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改进后对于体积小浓度高的液体与粉末状的控藻剂喷洒起来更加方便。
在管道K上增加三通接头22,一端外接漏斗24,用于盛放高浓度的控藻剂浓缩液或固体粉末,通过流量计23控制控藻剂的流速。只使用一台气动泵三25,同时省去了搅拌系统2,减轻船体荷载。
具体流程如下,气动泵三25通过管道CK直接将外部水体抽向洒水炮6,同时打开管道K上的流量计23,使漏斗24中的控藻剂流入管道K中,在管道中与流动的水体混合后经洒水炮喷洒向外部可适当增加管道长度或设置环状管路,使控藻剂与水体混合更加充分,完成喷洒作业。漏斗24可选用带活塞阀门和刻度的桶型漏斗,可节省流量计23及更加方便的控制流速。同时降低了设备自身的成本。
本实施例主要使用于控藻剂浓缩液或者固体粉末,因为两者浓缩液所占的体积相对较小,可用较小的容器盛放即可达到要求。并且本方式还能实现连续不间断混合喷洒。
本实用新型中大部分采用机械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工,降低人工成本。使材料混合更加均匀,喷洒更加方便,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进入水体的控藻剂被稀释,无法达到抑藻效应剂量的不利因素。对不同的控藻剂,可选用不同的设备组合,以达到最优的效果。本设备组成部件之间连接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拆卸,减少了运输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大水域的控藻剂喷洒要求。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将气动泵三更换为螺杆泵26,螺杆泵带有自动搅拌功能,相对于上述靠水体自流动混合,该设备自带的搅拌功能,将材料放入料斗就能实现自动搅拌,能使控藻剂混合更加充分,漏斗24连通在螺杆泵的顶部。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3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吨桶搅拌器12中搅拌杆和底部的搅拌盘采用中空设计,搅拌杆增设气管27深入至搅拌盘处,搅拌盘增设多个气孔28,在搅拌时通过此气管向搅拌系统内通气辅助搅拌,在物理搅拌的同时曝气辅助混匀,降低搅拌时间,提高搅拌效率。进而缩短整体的施工时间,提高控藻效果。
由于本设备直接抽取外部水体至搅拌系统作混合液,为避免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因水体中污染物造成堵塞而影响设备运行,因此在连接外部水体7的管道尾部增加防堵过滤设施。采用螺纹连接设置两道滤网,拦截外部污染的进入。采用螺纹连接方式方便对滤网及时的更换和清理。
实施例6:
根据图8可知,一种载物平台与装置整体模块,它由动力系统1、搅拌系统2、双向气动泵3、洒水炮6、外部水体7组成,动力系统1分别与搅拌系统2、双向气动泵3连接,搅拌系统2与双向气动泵3连接,双向气动泵3与洒水炮6、外部水体7连接。为方便设备运输、移动和安拆,由载物平台和万向轮组成,方便短距离运输和移动。设备整体的连接方式与运行与实施例1相同,同时对设备进行模块化设计,在载物平台上设置卡槽,将对应的设备通过卡槽安放固定在载物平台上,再将其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整体。并且此方式能够适配不同的船载平台,对于没有很好船载平台的地方也能很方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船载平台,及搭载在所述船载平台上的动力系统(1);
与所述动力系统(1)相连接的混合喷洒组件;
以及与所述混合喷洒组件相连接的外部水体(7)和洒水炮(6),其中,所述外部水体(7)、洒水炮(6)及混合喷洒组件之间构成循环水路;
所述混合喷洒组件包括:搅拌系统(2),及
与所述搅拌系统(2)相连通的水循环组件,其中,所述搅拌系统(2)包括:吨桶(11),及连接在所述吨桶(11)中的吨桶搅拌器(12),其中,所述吨桶(11)的上部设置进水口(9),底部设置出水口(10);
所述的动力系统(1)与搅拌系统、控制系统(29)及供水喷洒系统(31)通过电气线连接,搅拌系统(2)中的吨桶(11)与供水喷洒系统(31)中的气动泵(3)通关管道连接,供水喷洒系统(31)与洒水炮(6)及外部水体(7)通过管道连接,流量控制阀(30)设置在此循环水路管道上,动力系统(1)通过电气线连接控制系统(29),控制系统(29)中的计时器通过电气线连接搅拌系统(2)中的吨桶搅拌器(12),控制系统(29)中的流量控制器连接流量控制阀(30),控制系统(29)通过电气线连接供水喷洒系统(31)中的气动泵(3)开关;通过气管与所述动力系统(1)相连接的双向气动泵(3);所述双向气动泵(3)的一端口通过三通管道与外部水体(7)和洒水炮(6)相连通;双向气动泵(3)的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道与所述进水口(9)和出水口(10)相连通;所述吨桶搅拌器(12)通过气管与所述动力系统(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气动泵(3)与外部水体(7)和洒水炮(6)之间的三通管道上配装有L型三通阀门一(5);
所述L型三通阀门一(5)和洒水炮(6)之间的管道上配装有阀门一(15);
所述双向气动泵(3)与进水口(9)和出水口(10)之间的三通管道上配装有L型三通阀门二(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1)与吨桶搅拌器(12)和双向气动泵(3)之间的气管上配装有气管三通接头(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组件包括:十字气管(16),所述十字气管(16)的四端分别连通动力系统(1)、吨桶搅拌器(12)、气动泵一(18)及气动泵二(19);其中,所述气动泵二(19)与所述出水口(10)相连通,所述气动泵一(18)与进水口(9)相连通;所述气动泵二(19)与所述洒水炮(6)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气动泵一(18)与所述外部水体(7)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喷洒组件包括:通过气管与所述动力系统(1)相连通的气动泵三(25),所述气动泵三(25)与所述洒水炮(6)和外部水体(7)通过管道连通,及连接在所述气动泵三(25)与所述洒水炮(6)之间管道上的三通接头(22),及连通在所述三通接头(22)端部的用于盛放高浓度的控藻剂浓缩液的漏斗(24);所述三通接头(22)和所述漏斗(24)之间配装有流量计(23)。
CN202320059645.7U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19112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9645.7U CN219112007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9645.7U CN219112007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2007U true CN219112007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2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59645.7U Active CN219112007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20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8192U (zh) 一种污水好氧池除泡消泡装置
CN219112007U (zh) 一种全自动混合喷洒控藻剂的一体化装置
CN108217761A (zh) 基于河道治理的船式多种水处理剂自动投加系统
CN101508486B (zh) 厌氧反应器立体液流搅拌装置
CN210313689U (zh) 一种好氧池泡沫抑制喷淋系统
CN210825582U (zh) 一种废水酸碱中和处理装置
CN116409831A (zh) 一种水上喷洒控藻剂的自动化装置
CN215886501U (zh) 一种mbr膜池离线自动加药装置
CN202246211U (zh) 一种余水处理装置
CN210559465U (zh) 高压细水雾加药装置
CN106745381B (zh) 一种利用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9476101U (zh) 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一体化配药注药罐车
CN209024359U (zh) 污水处理远程控制系统
CN219792761U (zh) 一种简易实用含油污泥处理装置系统
CN213286536U (zh) 一种移动式消泡剂喷淋装置
CN213506032U (zh) 一种智能投药装置
CN221051667U (zh) 污水处理厂污泥自动回流装置
CN217943808U (zh) 一种环保防尘抗寒耐冻商砼搅拌站
CN21840381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动式自动加药混合池
CN215716966U (zh) 一种双组份聚氨酯泡沫喷涂机
CN218088997U (zh) 一种利用真空上料技术的撬块式加药装置
CN217491304U (zh) 浅水型湖泊药剂自动精准喷洒设备
CN219031809U (zh) 火电厂废水处理加药装置
CN216825755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自动加药装置
CN217498707U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用药剂投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