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9690U - 过滤机构及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过滤机构及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9690U
CN212369690U CN202021328688.3U CN202021328688U CN212369690U CN 212369690 U CN212369690 U CN 212369690U CN 202021328688 U CN202021328688 U CN 202021328688U CN 212369690 U CN212369690 U CN 212369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water
flow
filter assembly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86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继
焦恒恒
徐志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86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9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9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9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机构及过滤器,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过滤网,第一过滤组件的两层过滤网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过滤网,第二过滤组件的两层过滤网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第二过滤组件的其中一层过滤网与第一过滤组件的其中一层过滤网临近设置,以使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临近设置;污水原水能够在沿第一方向流动穿过第一流道时得到浓水,通过污水原水和浓水之间形成的压力差,以使污水原水经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过滤网过滤后得到的清水进入第二流道,并使清水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流动穿过第二流道。

Description

过滤机构及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机构及过滤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过滤器在使用时通常需要配备相应的清水池、提升泵等设施联合使用才能达到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杂质的效果,这样将会大幅度增加过滤器的运行费用及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过滤机构及过滤器。
一种过滤机构,包括:
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两层过滤网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及
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所述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两层过滤网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其中一层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其中一层所述过滤网临近设置,以使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临近设置;污水原水能够在沿第一方向流动穿过所述第一流道时得到浓水,通过所述污水原水和所述浓水之间形成的压力差,可使得所述污水原水产生穿过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所述过滤网的动力,从而以使所述污水原水经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的所述过滤网过滤后得到的清水进入所述第二流道,并使所述清水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流动穿过所述第二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组,多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与至少一组所述第二过滤组件或者至少一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与多组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依次交替且临近设置,以使多个所述第一流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流道或者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道与多个所述第二流道依次交替且临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与所述第二流道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一方向两两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水原水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方向或反方向单向流动穿过所述第一流道,所述清水能够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正反两个方向流动穿过所述第二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所述污水原水和所述浓水之间的水位差或水量差,以使所述污水原水和所述浓水之间形成压力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用于组装固定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机架;
用于接收所述清水的贮水室;及
用于调节所述清水的水量的过水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用于向所述过滤机构注入所述污水原水的主进水管;
用于供所述清水从所述过滤机构流出的主出水管;
用于向所述过滤机构注入反冲洗的清洁水的反冲洗进水管;
用于供反冲洗后得到的污水从所述过滤机构流出的反冲洗出水管;
用于供得到的所述浓水从所述过滤机构流出的浓水出水管;及
用于供过量的所述清水从所述过滤机构流出的溢流管。
一种过滤器,包括:上述过滤机构和集水池,所述过滤机构收容于所述集水池内。
上述过滤机构,第一过滤组件的两层过滤网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第二过滤组件的两层过滤网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第二过滤组件的其中一层过滤网与第一过滤组件的其中一层过滤网临近设置,以使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临近设置,污水原水能够在沿第一方向流动穿过第一流道时得到浓水,通过污水原水和浓水之间形成的压力差,可使得污水原水产生穿过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过滤网的动力,从而以使污水原水经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的过滤网过滤后得到的清水进入第二流道,并使清水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流动穿过第二流道,从而达到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杂质的目的,保证污水的出水水质达标;因此,上述过滤机构结构简单,可有效避免设置清水池、提升泵等过滤配套设施,从而降低了投资成本、运行能耗以及运行管理难度,节省了污水的净化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过滤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过滤机构的结构简化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的过滤机构100包括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第一过滤组件1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过滤网111,第一过滤组件110的两层过滤网111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112;第二过滤组件1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过滤网111,第二过滤组件120的两层过滤网111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121,第二过滤组件120的其中一层过滤网111与第一过滤组件110的其中一层过滤网111临近设置,以使第二流道121与第一流道112临近设置,污水原水能够在沿第一方向流动穿过第一流道112时得到浓水,通过污水原水和浓水之间形成的压力差,可使得污水原水产生穿过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过滤网111的动力,从而以使污水原水经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的过滤网111过滤后得到的清水进入第二流道121,并使清水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流动穿过第二流道121。
上述过滤机构100,第一过滤组件110的两层过滤网111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112,第二过滤组件120的两层过滤网111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121,第二过滤组件120的其中一层过滤网111与第一过滤组件110的其中一层过滤网111临近设置,以使第二流道121与第一流道112临近设置,污水原水能够在沿第一方向流动穿过第一流道112时得到浓水,通过污水原水和浓水之间形成的压力差,可使得污水原水产生穿过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过滤网111的动力,从而以使污水原水经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的过滤网111过滤后得到的清水进入第二流道121,并使清水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流动穿过第二流道121,从而达到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杂质的目的,保证污水的出水水质达标;因此,上述过滤机构100结构简单,可有效避免设置清水池、提升泵等过滤配套设施,从而降低了投资成本、运行能耗以及运行管理难度,节省了污水的净化处理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污水原水即为待处理的污水。浓水为污水原水在沿第一方向流动穿过第一流道得到的水体,由于在污水原水沿第一方向流动穿过第一流道的过程中,污水原水中只有少部分的杂质被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过滤网111有效截流,而污水原水中的绝大部分杂质在此过程中并未得到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过滤网111的有效截流,因此得到的浓水的清洁度相对较低,但是该浓水的清洁度高于污水原水的清洁度。
清水即为污水原水经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过滤网111的过滤作用后得到的水体,由于污水原水中的绝大部分杂质在上述过程中被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过滤网111有效截流,因此得到的清水的清洁度相对最高,即该清水的清洁度高于浓水的清洁度以及污水原水的清洁度。
在一实施例中,污水中的杂质可以为悬浮物杂质和颗粒性杂质中的至少一种。如图2及图3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理解,定义第一方向为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第二方向为Y轴所在的直线方向,污水原水能够在沿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流动穿过第一流道112时得到浓水,清水能够沿Y轴所在的直线方向流动穿过第二流道121。
在一实施例中,过滤网111可以但不限于为金属过滤网,过滤网111的滤孔的数量和/或孔径大小可调节,以适配污水中的不同尺寸的杂质的过滤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过滤网111相互共用,从而可以减少过滤机构100的整体制作材料,降低成本。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组件11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13,第一密封件113密封设置于第一流道11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避免污水原水通过第一流道11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的开口流出至第一流道112的外部。进一步地,第二过滤组件12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22,第二密封件122密封设置于第二流道12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避免清水通过第二流道12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的开口流出至第二流道121的外部。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组,多组第一过滤组件110与至少一组第二过滤组件120或者至少一组第一过滤组件110与多组第二过滤组件120依次交替且临近设置,以使多个第一流道112与至少一个第二流道121或者至少一个第一流道112与多个第二流道121依次交替且临近设置。
由于多个第一流道112与至少一个第二流道121或者至少一个第一流道112与多个第二流道121依次交替且临近设置,从而可实现隶属于多组第一过滤组件110和/或多组第二过滤组件120的过滤网111对污水原水进行同步过滤处理,进而可以达到有效增强过滤机构100对污水中的杂质去除效率的效果。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均包括多组,多组第一过滤组件110与多组第二过滤组件120依次交替且临近设置,以使多个第一流道112与多个第二流道121依次交替且临近设置。
如图2及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一流道112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与第二流道121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相等,第三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一方向两两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三方向为Z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第一流道112在Z轴所在的直线方向上的间距与第二流道121在Z轴所在的直线方向上的间距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组件110的两层过滤网111平行设置,第一流道112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也即为第一过滤组件110的两层过滤网111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组件110的两层过滤网111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为1~50cm;进一步地,第二过滤组件120的两层过滤网111平行设置,第二流道121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也即为第二过滤组件120的两层过滤网111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过滤组件120的两层过滤网111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为1~50cm。
在一实施例中,各组第一过滤组件110的两层过滤网111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相等;进一步地,各组第二过滤组件120的两层过滤网111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相等,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过滤组件110的两层过滤网111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相等与第二过滤组件120的两层过滤网111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相等。
如图2及图3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在一实施例中,污水原水能够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或反方向单向流动穿过第一流道112,即污水原水能够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或反方向并从第一流道112在第一方向的一端流动至第二流道121在第一方向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清水能够同时沿第二方向的正反两个方向流动穿过第二流道121,即清水能够同时沿第二方向的正反两个方向并分别从第二流道121在第二方向的两端流出第二流道121。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污水原水和浓水之间的水位差或水量差,以使污水原水和浓水之间形成压力差。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污水原水和浓水之间的水位差以实现二者之间压力差的形成时,可使污水原水从第一流道112在第一方向上水位较高的一端注入第一流道112,并使浓水从第一流道112在第一方向上水位较低的一端流出第一流道112,也即使污水原水处于较高水位,浓水处于较低水位,保证污水原水和浓水之间形成一定的水位差,从而通过水体的重力势能的作用,使得污水原水和浓水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力差,进而使得污水原水产生穿过第二流道121和第一流道112共用的过滤网111的动力,实现该过滤网111对污水的过滤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污水原水和浓水之间的水量差以实现二者之间压力差的形成时,可通过将第一流道112的出水端输出的部分浓水回输至第一流道112的进水端作为污水原水的进水补充,从而使得污水原水相对第一流道112的进水量始终大于浓水相对第一流道112的出水量,使得污水原水和浓水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力差,进而使得污水原水产生穿过第二流道121和第一流道112共用的过滤网111的动力,实现该过滤网111对污水的过滤处理。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回流设施将第一流道112的出水端输出的部分浓水回输至第一流道112的进水端作为污水原水的进水补充,回流设施可以但不限于为回流泵。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污水原水和浓水之间的水量差以实现二者之间压力差的形成时,可使污水原水从第一流道112在第一方向上水位较高的一端注入第一流道112,并使浓水从第一流道112在第一方向上水位较低的一端流出第一流道112,也即使污水原水处于较高水位,浓水处于较低水位;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使污水原水从第一流道112在第一方向上水位较低的一端注入第一流道112,并使浓水从第一流道112在第一方向上水位较高的一端流出第一流道112,也即使污水原水处于较低水位,浓水处于较高水位,亦可行,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过滤机构100还包括用于组装固定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的机架130。进一步地,机架130为框架结构,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卡持于机架130内,从而以实现对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的组装卡持固定。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过滤机构100还包括用于调节清水的水量的过水斗140,过水斗140围设于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的顶部四周,具体地,过水斗140连接在机架130的顶部。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过滤机构100还包括用于接收清水的贮水室150,贮水室150设置于第一过滤组件110和第二过滤组件120的底部,具体地,贮水室150连接在机架130的底部。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过滤机构100还包括用于向过滤机构100注入污水原水的主进水管160。进一步地,上述过滤机构100还包括用于供清水从过滤机构100流出的主出水管170。
进一步地,上述过滤机构100还包括用于向过滤机构100注入反冲洗的清洁水的反冲洗进水管180。当过滤机构100的过滤网111上沉积一定数量的杂质时,通过反冲洗进水管180输出的清洁水对过滤机构100的反冲洗作用,从而可将沉积在过滤网111上的杂质及时排出,实现对过滤机构100的有效清理,确保过滤机构100对后续污水的净化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过滤机构100还包括用于供反冲洗后得到的污水从过滤机构100流出的反冲洗出水管190。进一步地,上述过滤机构100还包括用于供得到的浓水从过滤机构100流出的浓水出水管192。进一步地,上述过滤机构100还包括用于供过量的清水从过滤机构100流出的溢流管194,具体地,溢流管194设置于过水斗140的外侧壁上。
如图5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器,该过滤器包括上述过滤机构100和集水池200,过滤机构100收容于集水池200内。由于该过滤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过滤机构100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过滤机构100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5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主进水管160、主出水管170、反冲洗进水管180、反冲洗出水管190及浓水出水管192均设置于集水池200的外侧壁上。进一步地,主进水管160设置于集水池200的顶部,主出水管170设置于集水池200的底部,反冲洗进水管180设置于集水池200的底部,反冲洗出水管190设置于集水池200的顶部。
具体地,主进水管160、主出水管170、反冲洗进水管180、反冲洗出水管190设置于集水池200的同一侧,更具体地,主进水管160与反冲洗出水管190共用同一管道,主出水管170与反冲洗进水管180共用另一管道。浓水管设置于集水池200的底部,浓水管设置于集水池200背对主进水管160的一侧。
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管道相互共用的主出水管170与反冲洗进水管180穿过集水池200的一侧并与贮水室150连接,贮水室150输出的清水能够经主出水管170流出至集水池200外,反冲洗进水管180输出的清洁水能够经贮水室150流入第一流道112和第二流道121中,以实现对过滤机构100的过滤网111的反冲洗。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两层过滤网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道;及
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所述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两层过滤网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其中一层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其中一层所述过滤网临近设置,以使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临近设置;污水原水能够在沿第一方向流动穿过所述第一流道时得到浓水,通过所述污水原水和所述浓水之间形成的压力差,可使得所述污水原水产生穿过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所述过滤网的动力,从而以使所述污水原水经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各自临近对方的一层的所述过滤网过滤后得到的清水进入所述第二流道,并使所述清水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流动穿过所述第二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组,多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与至少一组所述第二过滤组件或者至少一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与多组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依次交替且临近设置,以使多个所述第一流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流道或者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道与多个所述第二流道依次交替且临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与所述第二流道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一方向两两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原水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方向或反方向单向流动穿过所述第一流道,所述清水能够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正反两个方向流动穿过所述第二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所述污水原水和所述浓水之间的水位差或水量差,以使所述污水原水和所述浓水之间形成压力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用于组装固定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机架;
用于接收所述清水的贮水室;及
用于调节所述清水的水量的过水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用于向所述过滤机构注入所述污水原水的主进水管;
用于供所述清水从所述过滤机构流出的主出水管;
用于向所述过滤机构注入反冲洗的清洁水的反冲洗进水管;
用于供反冲洗后得到的污水从所述过滤机构流出的反冲洗出水管;
用于供得到的所述浓水从所述过滤机构流出的浓水出水管;及
用于供过量的所述清水从所述过滤机构流出的溢流管。
10.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机构和集水池,所述过滤机构收容于所述集水池内。
CN202021328688.3U 2020-07-07 2020-07-07 过滤机构及过滤器 Active CN212369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8688.3U CN212369690U (zh) 2020-07-07 2020-07-07 过滤机构及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8688.3U CN212369690U (zh) 2020-07-07 2020-07-07 过滤机构及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9690U true CN212369690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3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8688.3U Active CN212369690U (zh) 2020-07-07 2020-07-07 过滤机构及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9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8177A (zh) 一种连续膜过滤系统及水处理的方法
CN206473882U (zh) 一种串联式多级过滤装置
CN102764527B (zh) 一种孔轴给水过滤组件及过滤系统
CN212369690U (zh) 过滤机构及过滤器
CN213433362U (zh) 一种具有多级筛分功能的过滤装置
CN207754377U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过滤装置
CN111617538A (zh) 过滤机构及过滤器
CN104805652B (zh) 洗衣机
CN208265965U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
CN112675581A (zh) 一种长路径分级深度净化的复合滤料滤池
CN208786170U (zh) 一种带有浇注端面的浸没式膜组件
CN214232996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过滤设备
CN216377694U (zh) 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
CN216129356U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
CN219941924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CN217627844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用污水处理罐
CN218115209U (zh) 一种具有脱氮功能的纤维滤池
CN217909395U (zh) 微滤机反冲洗废水回收装置及微滤设备
CN216005476U (zh) 一种可循环式的纳米粉体过滤分离装置
CN214654005U (zh) 一种喷淋室的多级循环池
CN219815581U (zh) 一种新型污水过滤系统
CN214936802U (zh) 一种人工湿地的生物滤池滤料
CN220564320U (zh) 一种浸没式超滤过滤设备
CN218076551U (zh) 一种基于浅层过滤器的过滤系统
CN219709304U (zh) 一种高效反冲折流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