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8784U -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8784U
CN212368784U CN201922444935.XU CN201922444935U CN212368784U CN 212368784 U CN212368784 U CN 212368784U CN 201922444935 U CN201922444935 U CN 201922444935U CN 212368784 U CN212368784 U CN 212368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turn
pipe
return air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49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亚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49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8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8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8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制烹饪设备,包括内胆和水箱,所述内胆的胆壁上开设有冷水进口,该冷水进口位于内胆侧壁搁置架的下方,且该冷水进口与水箱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烹饪结束后,通过冷水进口向内胆进冷水,从而能快速降低加热盘的温度,一方面能防止加热盘的余热继续产生蒸汽,另一方面能快速降低内胆温度,从而使得内胆中的蒸汽降温冷凝,从源头上减少烹饪结束后内胆中的蒸汽,彻底减少开门时的蒸汽量。

Description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蒸箱在烹饪过程中,外排蒸汽量较大,且在特定阶段尤其是预热阶段,由于蒸汽发生器功率全功率工作,外排蒸汽量相比保温阶段更大,一方面导致门体外侧冷凝水较多,另一方面导致厨房弥漫着蒸汽,尤其是在冬天时,这给用户造成较差的感官体验。专利号为ZL201720272554.6(授权公告号为CN2071011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蒸箱,其包括具有开口部的箱体、启闭所述开口部的箱门和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内胆,所述箱体上部还设有与所述内胆相通的排气通道和用于向所述排气通道鼓风的风机,所述排气通道靠近开口部的一侧设有不同朝向的蒸汽排气口和风幕排气口,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活动风门,所述箱门与所述活动风门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箱门的开闭运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风门动作,以使所述排气通道选择蒸汽排气口和风幕排气口其中一个进行排气。上述专利中虽然通过改变蒸汽的排气方向能减少用户被蒸汽烫伤的风险,但是外排蒸汽量还是没有改变,外排的蒸汽量还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彻底避免开门时蒸汽直喷用户的蒸制烹饪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制烹饪设备,包括内胆和水箱,内胆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胆壁上开设有冷水进口,该冷水进口位于内胆侧壁搁置架的下方,且该冷水进口与水箱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冷水进口开设在内胆侧壁的下方。从而使冷水进口进入的冷水能更加快速地与加热盘接触,进而能更快地降低加热盘的温度。
为进一步提高冷水进口的进水速度,进而进一步提高对加热盘以及整个内胆的降温效率,还包括进水泵,上述进水管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该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与上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水泵的进水口连通,而上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与进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上述冷水进口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内胆上方的排气通道,上述内胆底壁的最低处上下贯设有回气回水口,该回气回水口中穿设有回气回水总管,且该回气回水总管的下端外露于内胆底部并连接有三通接头,该三通接头上分别连接有回气管和回水管,其中,回气管与排气通道的导气口连通,且该回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回气管通断的第一控制阀,回水管与设置在水箱内腔中的废水腔的废水进口连通,且该回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回气管通断的第二控制阀,上述回气回水总管能在升降组件作用下相对于内胆底壁上下升降,且当上述回气回水口的上端口高于内胆中的液面时,上述第一控制阀打开而第二控制阀关闭;当上述回气回水口的上端口低于内胆中的液面时,上述第二控制阀打开而第一控制阀关闭。这样在烹饪快结束前,冷水通过上述冷水进口通入内胆中,上述回气回水总管上升并使其上端口高于内胆中的液面,第一控制阀打开而第二控制阀关闭,回气管导通而回水管断开,内胆中的蒸汽通过回气管外排至排气通道中,减少内胆中的蒸汽;烹饪结束后,回气回水总管下降而使其上端口低于内胆中的的液面,上述第二控制阀打开而第一控制阀关闭,回气管断开而回水管导通,内胆中的水通过回水管进入水箱的废水腔中,解决了用户清理内胆中的积水的麻烦。
进一步,升降组件包括蜡马达、压簧以及密封圈,上述蜡马达设置在上述三通接头的下方,且该蜡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与上述三通接头的外壁固定,上述密封圈夹设在上述回气回水口的侧壁与回气回水总管下端的外周壁之间,上述压簧夹设在该密封圈与三通接头之间并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
为进一步促进内胆中蒸汽的外排以及积水的外放,还包括回水泵,该回水泵分别设置在上述回气管和回水管上。
进一步,当所述回气回水总管的上端口高于内胆中的液面时,上述回水泵的电流值为A1,当上述回气回水总管的侧壁低于内胆中的液面时,上述回水泵的电流值为A2,A1与A2不相等。回气回水总管的上下升降可能会出现故障,例如,当需要回抽气时,回气回水总管的上端口无法升高至液面上方,会出现冷凝水被回抽至导风罩的现象,从而导致漏水;当需要回抽水时,回气回水总管的上端口无法下降至液面下方,导致无法顺利回抽冷凝水,用于需手动清洁冷凝水,操作麻烦。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抽气和抽水时回水泵上的电流值不同,从而能及时检测到回气回水总管的故障。具体地:回气回水管的上端口上升至最高位置,检测到回水泵的工作电流值为A1(即回气回水管的上端口上升至液面上方),第一电磁阀打开,内胆中的蒸汽通过回气管快速排至排气通道中,当检测到回水泵的工作电流值为A2(即回气回水管的上端口无法正常上升至液面上方),第一电磁阀不打开,控制板显示故障;烹饪结束打开门体后,回气回水管的上端口下降至最低位置,检测到回水泵的工作电流值为A2(即回气回水管的上端口下降至液面下方),第二电磁阀打开,内胆中的冷凝水通过回水管快速回抽至水箱中,当检测到回水泵的工作电流值为A1(即回气回水管的上端口无法正常下降至液面下方),第二电磁阀不打开,控制板显示故障。
进一步,所述回气回水总管的上端口中设置有过滤器,从而能对内胆中的冷凝水进行过滤。
进一步,所述内胆的内底面朝下凹陷而形成蓄水凹槽,上述回气回水口开设在该蓄水凹槽的槽壁上。内胆中的冷凝水积聚在蓄水凹槽中,使得冷凝水能更好地通过回气回水口回抽至水箱中。
为进一步提高内胆中的冷凝水的回抽效率,所述蓄水凹槽由内胆内底面的四周朝其中心处由上外下倾斜而成,且该蓄水凹槽包括位于内胆内底面中心处的导水凹槽,该导水凹槽呈圆盘状,该导水凹槽的中心处设置有上述加热盘,且该导水凹槽与该加热盘的外周形成有圆环状的回水环槽,上述回气回水口开设在该回水环槽的底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烹饪结束后,通过冷水进口向内胆进冷水,从而能快速降低加热盘的温度,一方面能防止加热盘的余热继续产生蒸汽,另一方面能快速降低内胆温度,从而使得内胆中的蒸汽降温冷凝,从源头上减少烹饪结束后内胆中的蒸汽,彻底减少开门时的蒸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蒸制烹饪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再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蒸制烹饪设备(例如电蒸箱、蒸烤一体机等),包括内胆1,该内胆1的上方设置有上安装板2,该上安装板2上罩设有导风罩3,该导风罩3与上安装板2的上表面围成排气通道,并且,该上安装板2的上表面上还安装有水箱4。
进一步,上述内胆1的胆壁上开设有冷水进口11,该冷水进口11位于内胆1侧壁搁置架14的下方,且该冷水进口11与水箱4的出水口41通过进水管51连通。这样烹饪结束后,通过冷水进口11向内胆1进冷水,从而能快速降低加热盘6的温度,一方面能防止加热盘6的余热继续产生蒸汽,另一方面能快速降低内胆1温度,从而使得内胆1中的蒸汽降温冷凝,从源头上减少烹饪结束后内胆1中的蒸汽,彻底减少开门时的蒸汽量。优选地,上述冷水进口11开设在内胆1侧壁的下方,从而使冷水进口11进入的冷水能更加快速地与加热盘6接触,进而能更快地降低加热盘6的温度。优选地,冷水进口11开设在内胆1侧壁的下方,从而使冷水进口11进入的冷水能更加快速地与加热盘6接触,进而能更快地降低加热盘6的温度。此外,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冷水进口11的进水速度,进而进一步提高对加热盘6以及整个内胆1的降温效率,还包括进水泵82,上述进水管51包括第一进水管511和第二进水管512,该第一进水管511的一端与上述水箱4的出水口41连通,另一端与进水泵82的进水口连通,而上述第二进水管512的一端与进水泵82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上述冷水进口11连通。
上述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废水腔40,上述内胆1底壁的最低处上下贯设有回气回水口12,该回气回水口12中竖向穿设有回气回水总管52,且该回气回水总管52的下端外露于内胆1底部并连接有三通接头81,该三通接头81上分别连接有回气管53和回水管54。其中,回气管53与排气通道的进气口31连通,且该回气管5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回气管53通断的第一电磁阀91,回水管54与设置在水箱4内腔中的废水腔40的废水进口401连通,且该回气管5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回气管53通断的第二电磁阀92,上述回气回水总管52能在升降组件7作用下相对于内胆1底壁上下升降,且当上述回气回水口12的上端口高于内胆1中的液面时,上述第一电磁阀91打开而第二电磁阀92关闭;当上述回气回水口12的上端口低于内胆1中的液面时,上述第二电磁阀92打开而第一电磁阀91关闭。这样在烹饪快结束前,冷水通过上述冷水进口11通入内胆1中,上述回气回水总管52上升并使其上端口高于内胆1中的液面,第一电磁阀91打开而第二电磁阀92关闭,回气管53导通而回水管54断开,内胆1中的蒸汽通过回气管53外排至排气通道中,减少内胆1中的蒸汽;烹饪结束后,回气回水总管52下降而使其上端口低于内胆1中的液面,上述第二电磁阀92打开而第一电磁阀91关闭,回气管53断开而回水管54导通,内胆1中的水通过回水管54进入水箱4的废水腔40中,解决了用户清理内胆1中的积水的麻烦。优选地,上述回气回水总管52的上端口中设置有过滤器10,从而能对内胆1中的冷凝水进行过滤。
进一步,上述升降组件7包括蜡马达71、压簧72以及密封圈73,上述蜡马达71设置在上述三通接头81的下方,且该蜡马达71的动力输出轴与上述三通接头81的外壁固定,上述密封圈73夹设在上述回气回水口12的侧壁与回气回水总管52下端的外周壁之间,上述压簧72夹设在该密封圈73与三通接头81之间并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这样蜡马达71工作带动三通接头81运动,进而带动回气回水总管52上下升降,而当蜡马达71不工作时,压簧72压缩密封圈73对上述回气回气口12进行密封,从而防止回气回气口12漏水。
回气回水总管52的上下升降可能会出现故障,例如,当需要回抽气时,回气回水总管52的上端口无法升高至液面上方,会出现冷凝水被回抽至导风罩3的现象,从而导致漏水;当需要回抽水时,回气回水总管52的上端口无法下降至液面下方,导致无法顺利回抽冷凝水,用于需手动清洁冷凝水,操作麻烦。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回气回水总管52的上端口高于内胆1中的液面时,上述回水泵83的电流值为A1,当上述回气回水总管52的侧壁低于内胆1中的液面时,上述回水泵83的电流值为A2,A1与A2不相等。这样由于抽气和抽水时回水泵83的电流值不同,从而能及时检测到回气回水总管52的故障。具体地:回气回水管54的上端口上升至最高位置,检测到回水泵83的工作电流值为A1(即回气回水管54的上端口上升至液面上方),第一电磁阀91打开,内胆1中的蒸汽通过回气管53快速排至排气通道中,当检测到回水泵83的工作电流值为A2(即回气回水管54的上端口无法正常上升至液面上方),第一电磁阀91不打开,控制板显示故障;烹饪结束打开门体后,回气回水管54的上端口下降至最低位置,检测到回水泵83的工作电流值为A2(即回气回水管54的上端口下降至液面下方),第二电磁阀92打开,内胆1中的冷凝水通过回水管54快速回抽至水箱4中,当检测到回水泵83的工作电流值为A1(即回气回水管54的上端口无法正常下降至液面下方),第二电磁阀92不打开,控制板显示故障。
优选地,内胆1的内底面朝下凹陷而形成蓄水凹槽13,上述回气回水口12开设在该蓄水凹槽13的槽壁上。这样内胆1中的冷凝水积聚在蓄水凹槽13中,使得冷凝水能更好地通过回气回水口12被回抽至水箱4中。进一步,蓄水凹槽13由内胆1内底面的四周朝其中心处由上外下倾斜而成,且该蓄水凹槽13包括位于内胆1内底面中心处的导水凹槽131,该导水凹槽131呈圆盘状,该导水凹槽131的中心处设置有上述加热盘6,且该导水凹槽131与该加热盘的外周形成有圆环状的回水环槽132,上述回气回水口12开设在该回水环槽132的底壁上,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内胆1中的冷凝水的回抽效率。

Claims (10)

1.一种蒸制烹饪设备,包括内胆(1)和水箱(4),内胆(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的胆壁上开设有冷水进口(11),该冷水进口(11)位于内胆(1)侧壁搁置架(14)的下方,且该冷水进口(11)与水箱(4)的出水口41通过进水管(5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口(11)开设在内胆(1)侧壁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泵(82),上述进水管(51)包括第一进水管(511)和第二进水管(512),该第一进水管(511)的一端与上述水箱(4)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水泵(82)的进水口连通,而上述第二进水管(512)的一端与进水泵(82)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上述冷水进口(11)连通。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内胆(1)上方的排气通道,上述内胆(1)底壁的最低处上下贯设有回气回水口(12),该回气回水口(12)中穿设有回气回水总管(52),且该回气回水总管(52)的下端外露于内胆(1)底部并连接有三通接头(81),该三通接头(81)上分别连接有回气管(53)和回水管(54),其中,回气管(53)与排气通道的进气口(31)连通,且该回气管(5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回气管(53)通断的第一电磁阀(91),回水管(54)与设置在水箱(4)内腔中的废水腔(40)的废水进口(401)连通,且该回气管(5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回气管(53)通断的第二电磁阀(92),
上述回气回水总管(52)能在升降组件(7)作用下相对于内胆(1)底壁上下升降,且当上述回气回水口(12)的上端口高于内胆(1)中的液面时,上述第一电磁阀(91)打开而第二电磁阀(92)关闭;当上述回气回水口(12)的上端口低于内胆(1)中的液面时,上述第二电磁阀(92)打开而第一电磁阀(91)关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7)包括蜡马达(71)、压簧(72)以及密封圈(73),上述蜡马达(71)设置在上述三通接头(81)的下方,且该蜡马达(71)的动力输出轴与上述三通接头(81)的外壁固定,上述密封圈(73)夹设在上述回气回水口(12)的侧壁与回气回水总管(52)下端的外周壁之间,上述压簧(72)夹设在该密封圈(73)与三通接头(81)之间并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水泵(83),该回水泵(83)分别设置在上述回气管(53)和回水管(54)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回气回水总管(52)的上端口高于内胆(1)中的液面时,上述回水泵(83)的电流值为A1,当上述回气回水总管(52)的侧壁低于内胆(1)中的液面时,上述回水泵(83)的电流值为A2,A1与A2不相等。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回水总管(52)的上端口中设置有过滤器(10)。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的内底面朝下凹陷而形成蓄水凹槽(13),上述回气回水口(12)开设在该蓄水凹槽(13)的槽壁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凹槽(13)由内胆(1)内底面的四周朝其中心处由上外下倾斜而成,且该蓄水凹槽(13)包括位于内胆(1)内底面中心处的导水凹槽(131),该导水凹槽(131)呈圆盘状,该导水凹槽(131)的中心处设置有上述加热盘(6),且该导水凹槽(131)与该加热盘的外周形成有圆环状的回水环槽(132),上述回气回水口(12)开设在该回水环槽(132)的底壁上。
CN201922444935.XU 2019-12-29 2019-12-29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Active CN212368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4935.XU CN212368784U (zh) 2019-12-29 2019-12-29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4935.XU CN212368784U (zh) 2019-12-29 2019-12-29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8784U true CN212368784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57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4935.XU Active CN212368784U (zh) 2019-12-29 2019-12-29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8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7005B (zh) 一种具有快速卸压功能的电压力锅
CN203493367U (zh) 自动清洗榨汁机
CN206044347U (zh) 一种能提前泄压的蒸箱
CN212368784U (zh)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CN206950020U (zh) 食物处理器具
CN208957625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炉
CN108552895B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茶具
CN108926242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11582634U (zh) 一种干湿双蒸高效降糖商用蒸饭煲
CN110860534B (zh) 真空管道的清洁方法和清洁装置、烹饪器具
KR101819224B1 (ko) 승강식 스팀노즐을 가지는 즉석식품 가열조리장치
CN2291791Y (zh) 双循环真空油炸机
CN210902617U (zh) 一种煮茶设备
KR101819222B1 (ko) 즉석식품 가열조리장치
CN112493837A (zh) 设排气通道的蒸汽加热单元及蒸汽加热食品的方法
CN214128110U (zh) 一种设排气通道的蒸汽加热单元
CN216135645U (zh) 一种排气通道能够截留冷凝水的蒸汽加热机构
CN215533572U (zh) 一种煮饭机器人
CN21602056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723261U (zh) 容器盖和饮品冲泡设备
CN110537843A (zh) 一种煮茶设备
CN213962945U (zh) 一种将蒸汽输入食用食品的容器内进行加热的蒸汽加热结构
CN216244425U (zh) 一种带有智能导流的集成灶
CN209711392U (zh) 一种馅料后期真空机
CN219270686U (zh) 一种焖蒸、滴漏冲泡咖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