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2238U - 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2238U
CN212362238U CN202021259484.9U CN202021259484U CN212362238U CN 212362238 U CN212362238 U CN 212362238U CN 202021259484 U CN202021259484 U CN 202021259484U CN 212362238 U CN212362238 U CN 212362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plate
return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594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若平
彭宇
邹澜
肖湘杰
王琼娥
熊学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Yueqi Energy Sav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Yueqi Energy Sav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Yueqi Energy Sav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Yueqi Energy Sav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594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2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2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2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进风风道、排风风道、回风风道和出风风道;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均用于与室外连通,回风风道用于与室内连通;设置于壳体内温度调节组件,包括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设置于排风风道内,蒸发器设置于出风风道内;设置于壳体内的热交换芯,热交换芯上形成有分隔设置的室内风风道和室外风风道;室内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回风风道,室内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排风风道;室外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进风风道,室外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出风风道。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家用空调空气质量差、无法从室外引入新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能够对建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装置。家用空调是空调中非常常用且典型的一种。
现有的家用空调普遍只能从室内吸风然后经过热交换后送回室内,而无法从室外引入新风,因此家用空调在相对封闭的室内环境长期运行后将导致空调滤网积灰严重,室内的空气污浊不堪,并容易产生异味。此外,现有的家用空调的出风口虽然风量很大,但人体感受不佳,长时间吹风容易导致身体不适,老年人、儿童等容易患上感冒或风湿等疾病。
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该立式新风空调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家用空调空气质量差、无法从室外引入新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所述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进风风道、排风风道、回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均用于与室外连通,所述回风风道用于与室内连通;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温度调节组件,包括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排风风道内,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内;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热交换芯,所述热交换芯上形成有分隔设置的室内风风道和室外风风道;所述室内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所述回风风道,所述室内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所述排风风道;所述室外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进风风道,所述室外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出风风道。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下风箱和设置于所述下风箱顶部的上风箱,所述上风箱内形成所述出风风道,所述上风箱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上风箱的底部与所述下风箱的顶部连通,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上风箱内。
优选地,所述上风箱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下风箱上。
优选地,所述下风箱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上顶板和下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的回风板、挡风板、隔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回风板上形成有回风口;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回风板相对设置,所述挡风板上形成有排风口和进风口;
所述隔风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挡风板上,所述排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隔风板的两侧;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相对地设置;所述上顶板、所述下底板、所述回风板、所述挡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围合形成一个具有六个壁面的腔室;所述上顶板、所述下底板、所述隔风板、所述左侧板围合形成排风风道或进风风道;所述上顶板、所述下底板、所述隔风板、所述右侧板围合形成进风风道或排风风道。
优选地,所述下风箱还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热交换芯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挡风板和所述上顶板的交接处,以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间隔开。
优选地,所述下风箱还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热交换芯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底板上,以将所述回风口和所述进风口间隔开。
优选地,所述隔风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隔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两两平行。
优选地,所述回风板为弧形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回风板和所述右侧板形成U型的壁板组件。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芯为菱形体芯。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
本申请的方案中,由于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包括壳体、温度调节组件、热交换芯和出风组件,壳体内形成有彼此独立的进风风道、排风风道、回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其中,进风风道与室外连通以引进室外的新风,出风风道与室内连通以将调节处理后的空气供入室内,回风风道与室内连通以回收一部分室内空气进行空气循环,排风风道与室外连通以将混浊的室内空气排至室外。温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实现空气的制冷和制热,其中,冷凝器设置于排风风道内与将要排至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蒸发器设置于出风风道内与将要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芯作为各风道的中介装置,室外风进入室内以及室内风排至室外均从热交换芯经过。热交换芯用于回收室内风的冷量或热量,以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本申请将新风与空调技术相结合,从而可以从室外引入新风,提升了室内的空气质量。热交换芯作为各风道的中介装置,同时能够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节省了能量的消耗,提高了设备的能效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10-壳体、11-进风风道、12-排风风道、13-回风风道、14-出风风道;
100下风箱、101-上风箱;
110-上顶板、120-下底板、130-回风板、140-挡风板、150-隔风板、160-左侧板、170-右侧板、165-装饰板;
111-出风口、131-回风口、141-排风口、142-进风口;
180-第一隔板、190-第二隔板;
200-热交换芯;
310-压缩机、320-四通阀、330冷凝器、340-蒸发器;
400-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包括:
壳体10,壳体10内形成有进风风道11、排风风道12、回风风道13和出风风道14;进风风道11和排风风道12均用于与室外连通,回风风道13用于与室内连通;
设置于壳体10内温度调节组件,包括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的压缩机310、四通阀320、冷凝器330和蒸发器340;冷凝器330设置于排风风道12内,蒸发器340设置于出风风道14内;
设置于壳体10内的热交换芯200,热交换芯200上形成有分隔设置的室内风风道和室外风风道;室内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回风风道13,室内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排风风道12;室外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进风风道11,室外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出风风道14。
其中,进风风道11与室外连通以引进室外的新风,出风风道14与室内连通以将调节处理后的空气供入室内,回风风道13与室内连通以回收一部分室内空气进行空气循环,排风风道12与室外连通以将混浊的室内空气排至室外。
其中,温度调节组件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照现有的空调温度调节结构,比如处于室内制冷模式时,压缩机310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排风风道12的冷凝器330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再将液态制冷剂送到出风风道14的蒸发器340吸热,使得供入室内的空气为冷空气。
其中,热交换芯200作为各风道的中介装置,室外风进入室内以及室内风排至室外均从热交换芯200经过。热交换芯200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详细介绍。热交换芯200中一般设置有两个彼此独立的风道,分别用于输送冷风和热风。热交换芯200回收室内风的冷量或热量,以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比如处于室内制冷模式时,室内的冷风经回风风道13进入热交换芯200从而对室外的新风进行预冷;处于室内制热模式时,室内的热风经回风风道13进入热交换芯200从而对室外的新风进行预热,以此达到节省能量的目的。
其中,回风风道13和出风风道14直接可以不隔开,使得部分室内风可以进行内循环,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本申请的方案中,由于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包括壳体10、温度调节组件、热交换芯和出风组件,壳体10内形成有彼此独立的进风风道11、排风风道12、回风风道13和出风风道14,其中,进风风道11与室外连通以引进室外的新风,出风风道14与室内连通以将调节处理后的空气供入室内,回风风道13与室内连通以回收一部分室内空气进行空气循环,排风风道12与室外连通以将混浊的室内空气排至室外。温度调节组件设置于壳体10内以实现空气的制冷和制热,其中,冷凝器330设置于排风风道12内与将要排至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蒸发器340设置于出风风道14内与将要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芯200作为各风道的中介装置,室外风进入室内以及室内风排至室外均从热交换芯经过。热交换芯200用于回收室内风的冷量或热量,以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本申请将新风与空调技术相结合,从而可以从室外引入新风,提升了室内的空气质量。热交换芯200作为各风道的中介装置,同时能够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节省了能量的消耗,提高了设备的能效比。
请参照附图2至附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0包括下风箱100和设置于下风箱100顶部的上风箱101,上风箱101内形成出风风道14,上风箱101的侧壁上形成有与出风风道14连通的出风口,上风箱101的底部与下风箱100的顶部连通,蒸发器设置于上风箱101内。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地出风,单独设置用于出风的上风箱101,上风箱101内可以设置各种出风组件。进一步地,上风箱101可转动地设置于下风箱100上,从而进行可以一边旋转一边出风。
具体地,下风箱100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上顶板110和下底板120、以及设置于上顶板110和下底板120之间的回风板130、挡风板140、隔风板150、左侧板160和右侧板170;上顶板110上形成有出风口111,回风板130上形成有回风口131;挡风板140与回风板130相对设置,挡风板140上形成有排风口141和进风口142;其中,室内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回风口131,室内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排风口141;室外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进风口142,室外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出风口111;
隔风板150垂直设置于挡风板140上,排风口141和进风口142分别位于隔风板150的两侧;左侧板160和右侧板170相对地设置;上顶板110、下底板120、回风板130、挡风板140、左侧板160和右侧板170围合形成一个具有六个壁面的腔室;上顶板110、下底板120、隔风板150、左侧板160围合形成排风风道或进风风道;上顶板110、下底板120、隔风板150、右侧板170围合形成进风风道或排风风道。
本实施例中,由于室内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回风口131,室内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排风口141,室内混浊的空气能够经热交换芯200的室内风风道从排风口141排出至室外。而室外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进风口142,室外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出风口111,室外的新鲜空气能够经热交换芯200的室外风风道从进风口142输送至室内。在室外风经过热交换芯200时,室内风的热量或冷量会传递给室外风,从而对室外风进行预热或预冷。此外,隔风板150垂直设置于挡风板140上,排风口141和进风口142分别位于隔风板150的两侧,从而将进风风道或排风风道间隔开来互不影响。本申请的新风风道结构能够解决空调设备新风引进的问题,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并减少能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下风箱100还包括第一隔板180;第一隔板180的一端与热交换芯200的顶部连接,第一隔板180的另一端固定于挡风板140和上顶板110的交接处,以将进风口142和排风口141间隔开。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气流之间的干扰,可以设置第一隔板180将进风口142和排风口141间隔开,从而避开室内风进入出风口1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下风箱100还包括第二隔板190;第二隔板190的一端与热交换芯200的底部连接,第二隔板190的另一端固定于下底板120上,以将回风口131和进风口142间隔开。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室内风和室外新风混合,可以设置第二隔板190将回风口131和进风口142间隔开。其中,第二隔板190可以垂直设置于下底板120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隔风板150沿竖直方向设置,且隔风板150、左侧板160和右侧板170两两平行。隔风板150用于将进风风道或排风风道间隔开来,隔风板150、左侧板160和右侧板170两两平行使得风道内各处的风速相等。优选地,排风口141位于进风口142的斜上方。排风口141与进风口142一方面被隔风板150左右间隔开,另一方面在位置上也上下间隔开来,互不影响。优选地,回风板130可以为弧形板,左侧板160、回风板130和右侧板170形成U型的壁板组件。由于回风板130朝向室内,将回风板130设置为弧形板,可以避免业主被棱角碰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热交换芯200为菱形体芯。热交换芯200在安装时,菱形体的一条对角线沿竖直方向设置。进一步地,室内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为斜向下;室内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为斜向上;室外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为斜向下;室外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为斜向上,从而使得各风口之间的间距充分大。进一步地,回风口131靠近下底板120,出风口111靠近回风板130。进一步地,风箱的底部可以设置多个脚轮400,脚轮400用于方便风箱的移动。
进一步地,下风箱100的侧壁上可以设置一圈装饰板165。请参见附图5,在具体安装时,为使得进风风道11和排风风道12能够与室外连通,可将墙体打穿,下风箱100的进风端嵌于墙体中。装饰板165贴靠于墙壁上用于指示下风箱100的摆放位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进风风道、排风风道、回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均用于与室外连通,所述回风风道用于与室内连通;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温度调节组件,包括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排风风道内,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内;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热交换芯,所述热交换芯上形成有分隔设置的室内风风道和室外风风道;所述室内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所述回风风道,所述室内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所述排风风道;所述室外风风道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进风风道,所述室外风风道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出风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下风箱和设置于所述下风箱顶部的上风箱,所述上风箱内形成所述出风风道,所述上风箱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上风箱的底部与所述下风箱的顶部连通,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上风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箱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下风箱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箱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上顶板和下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的回风板、挡风板、隔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回风板上形成有回风口;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回风板相对设置,所述挡风板上形成有排风口和进风口;
所述隔风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挡风板上,所述排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隔风板的两侧;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相对地设置;所述上顶板、所述下底板、所述回风板、所述挡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围合形成一个具有六个壁面的腔室;所述上顶板、所述下底板、所述隔风板、所述左侧板围合形成排风风道或进风风道;所述上顶板、所述下底板、所述隔风板、所述右侧板围合形成进风风道或排风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箱还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热交换芯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挡风板和所述上顶板的交接处,以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箱还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热交换芯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底板上,以将所述回风口和所述进风口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风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隔风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两两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板为弧形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回风板和所述右侧板形成U型的壁板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为菱形体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
CN202021259484.9U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 Active CN212362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9484.9U CN212362238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9484.9U CN212362238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2238U true CN212362238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52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59484.9U Active CN212362238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2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050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KR100519310B1 (ko) 급배기 직결형 환기겸용 공조시스템
CN213280449U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机及机房散热系统
KR20040102572A (ko) 환기일체형 공조시스템
CN111623430A (zh) 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
WO2021244097A1 (zh) 窗式空调器
CN212511503U (zh) 窗式空调器
CN106871395B (zh) 一种双板双冷源热回收新风机组
CN212362238U (zh) 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
CN208487688U (zh) 厨房空调内机及厨房空调装置
CN21500190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001922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355920B (zh) 一种能量回收型智能全新风处理机组
CN106839354B (zh) 一种内循环热回收新风机组
CN211400070U (zh) 一体化空调机
CN215863797U (zh) 一种厨房空调系统
CN208253835U (zh) 一种结合层式送风的蒸发冷却通风空调系统
CN211650516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6695307U (zh) 机房空调
CN217503803U (zh) 风管机空调器
CN21500190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868312U (zh) 新风调湿机
CN217635912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环境控制一体机
CN2189364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817954U (zh) 空气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