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0263U - 塔扇 - Google Patents

塔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0263U
CN212360263U CN202021584404.7U CN202021584404U CN212360263U CN 212360263 U CN212360263 U CN 212360263U CN 202021584404 U CN202021584404 U CN 202021584404U CN 212360263 U CN212360263 U CN 212360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dust
state
tower fa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844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开基
关梦贤
潘君旺
陈华勇
时明杰
黎民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15844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0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0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0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扇,所述塔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装配腔,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与所述装配腔连通的出风口;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装配腔内;及防尘门,所述防尘门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且具有关闭所述出风口的关闭状态及开启所述出风口的开启状态;其中,所述塔扇处于出风状态时,所述防尘门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所述塔扇处于停机状态时,所述防尘门处于所述关闭状态。上述塔扇,当塔扇处于出风状态时,防尘门处于开启状态,以保证塔扇的正常出风;当塔扇处于停机状态时,防尘门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防尘门将出风口关闭,避免在不使用塔扇时,外界灰尘从出风口进入塔扇内部,起到了一定的防尘作用,从而减少了灰尘在外壳内的积累。

Description

塔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风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塔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各种电器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其中塔扇作为一种送风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塔扇又名对流扇,塔扇在工作时,风机的风轮转动,形成气流,最后经过内部导风壁将风力传送出去。
塔扇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在外壳内外积累灰尘,外壳外的灰尘容易清洗,但是外壳内部的灰尘,如位于贯流风机处的灰尘较难清洗。传统塔扇,为了对贯流风机进行清洗,必须对塔扇进行拆卸,拆卸清洗工序复杂,若不清洗则会影响塔扇的出风效果,降低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塔扇易于在外壳内积累灰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减少外壳内灰尘积累的塔扇。
一种塔扇,所述塔扇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装配腔,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与所述装配腔连通的出风口;
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装配腔内;及
防尘门,所述防尘门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且具有关闭所述出风口的关闭状态及开启所述出风口的开启状态;
其中,所述塔扇处于出风状态时,所述防尘门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所述塔扇处于停机状态时,所述防尘门处于所述关闭状态。
上述塔扇,当塔扇处于停机状态时,防尘门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防尘门将出风口关闭,避免在不使用塔扇时,外界灰尘从出风口进入塔扇内部,起到了一定的防尘作用,从而减少了灰尘在外壳内的积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门设于所述装配腔内,在所述塔扇处于所述出风状态时,所述防尘门与所述风机之间具有间隙。将防尘门设于装配腔内,不但可以保护防尘门且可以保证塔扇具有一定的美观性;且在塔扇处于出风状态时,防尘门与风机之间具有间隙,避免风机在转动中与防尘门之间摩擦产生异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塔扇还包括清洁条,所述清洁条设于所述装配腔内且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所述清洁条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塔扇处于清洁状态时,所述清洁条与所述风机接触,所述风机与所述清洁条相对运动。在清洁条的清洁作用下,可以将风机上粘附的灰尘清扫下来,而不必将风机拆卸后清洗灰尘,清理灰尘便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塔扇处于所述清洁状态时,所述清洁条相对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风机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条连接于所述防尘门的内侧,所述防尘门能够带动所述清洁条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所述贯流风机沿所述外壳的纵长方向设于所述装配腔内,沿所述外壳的纵长方向,所述清洁条在所述贯流风机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所述贯流风机,以便于沿贯流风机的延伸方向清扫贯流风机各处的灰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塔扇处于所述清洁状态时,所述防尘门处于所述关闭状态,如此防止在清理风机上的灰尘时外界灰尘从出风口进入外壳内部,粘附于风机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塔扇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防尘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防尘门相对于所述外壳运动,以在所述关闭状态与所述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底座、集尘盘及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集尘盘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集尘盘具有与所述风机连通的集尘腔;
其中,所述集尘盘与所述壳体及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风机上的灰尘可以落入集尘盘的集尘腔内,以被集尘盘收集,且当集尘腔内的灰尘达到一定容量后,将集尘盘从壳体及底座上拆卸,倾斜集尘盘内的灰尘,方便了灰尘的清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盘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分体设置,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两端分别对接形成所述集尘盘,如此,当需要将集尘盘从底座与壳体14上拆卸时,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分别从两侧拆卸即可,当需要将集尘盘装配于底座与壳体上时,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分别从两侧装配即可,拆装方便;
或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对接形成所述集尘盘,如此,当需要将集尘盘从底座及壳体上拆卸时,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对接的一端分开,将集尘盘从一侧取下即可,当需要将集尘盘装配于底座与壳体上时,从一侧将集尘盘装配于底座与壳体之间,然后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对接即可,拆装也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塔扇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塔扇的防尘门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塔扇的外壳的集尘盘的结构图。
100、塔扇;10、外壳;11、出风口;12、底座;13、集尘盘;131、第一部分;132、第二部分;133、集尘腔;14、壳体;141、本体;142、顶盖;20、风机;30、防尘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塔扇的结构图;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塔扇的防尘门的结构图;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塔扇的外壳的集尘盘的结构图。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塔扇100,塔扇100包括外壳10及风机20,外壳10内设有装配腔(图中未示出),外壳10上还设有与装配腔连通的出风口11,风机20设于装配腔内,风机20的风轮转动产生风力,并将风从出风口11送出,以供用户使用。具体地,风机20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沿外壳10的纵长方向设于装配腔内,贯流风机的风轮转动后造成风压产生离心式风力,最后风在上述风力的作用下从出风口11送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出风口11为格栅状。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1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在此不作限定。
塔扇100还包括防尘门30,防尘门30与外壳10活动连接,且具有关闭出风口11的关闭状态及开启出风口11的开启状态。其中,塔扇100处于出风状态时,防尘门30处于开启状态;塔扇100处于停机状态时,防尘门30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塔扇100,当塔扇100处于出风状态时,防尘门130处于开启状态,保证塔扇100的正常出风;当塔扇100处于停机状态时,防尘门3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防尘门30将出风口11关闭,避免在不使用塔扇100时,外界灰尘从出风口11进入塔扇100内部,起到了一定的防尘作用,从而减少了灰尘在外壳10内的积累。
参阅图1及图2,外壳10为筒状,相应地,防尘门30为与外壳10形状相匹配的圆弧状。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也可以选择其他形状,如外壳10还可以为中空的长方体状,此时防尘门30的形状依据外壳10的形状进行设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防尘门30设于装配腔内,在塔扇100处于出风状态时,防尘门30与风机20之间具有间隙。将防尘门30设于装配腔内,不但可以保护防尘门30且可以保证塔扇100具有一定的美观性;且在塔扇100处于出风状态时,防尘门30与风机20之间具有间隙,避免风机20在转动中与防尘门30之间摩擦产生异响。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防尘门30也可以位于装配腔外,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塔扇100还包括清洁条(图中未示出),清洁条设于装配腔内且与外壳10活动连接,清洁条能够向靠近或远离风机20的方向运动。其中,当塔扇100处于清洁状态时,清洁条与风机20接触,风机20与清洁条相对运动。如此,在清洁条的清洁作用下,可以将风机20上粘附的灰尘清扫下来,而不必将风机20拆卸后清洗灰尘,清理灰尘便捷。具体地,清洁条为带有清洁毛的毛条。
具体地,塔扇100处于清洁状态时,清洁条相对于外壳10固定,风机20转动,如此实现清洁条与风机20之间的相对运动。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塔扇100处于清洁状态时,风机20不动,清洁条相对于外壳10运动,如此也可以实现清洁条与风机20之间的相对运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塔扇100处于清洁状态时,还可以设置风机20转动,清洁条相对于外壳10运动,风机20与清洁条的转动速度不同,如此,也可以实现清洁条与风机20之间的相对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清洁条连接于防尘门30的内侧,防尘门30能够带动清洁条向靠近或远离风机20的方向运动。即为,当塔扇100处于清洁状态时,防尘门30带动清洁条向靠近风机20的方向运动,以使清洁条与风机20接触,从而清扫风机20上的灰尘。
具体地,沿外壳10的纵长方向,清洁条在外壳10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贯流风机的全部,以便于沿贯流风机的延伸方向清扫贯流风机各处的灰尘。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防尘门30相对的两端均连接有上述清洁条,当位于防尘门30其中一端的清洁条未将贯流风机上的灰尘清理掉时,位于防尘门30其中另一端的清洁条可以将贯流风机上的灰尘清理掉,保证了清理灰尘的清理效果。
一个实施例中,塔扇100处于清洁状态时,防尘门30处于关闭状态,如此防止在清理风机20上的灰尘时外界灰尘从出风口11进入外壳10内部,粘附于风机20上。
一实施例中,塔扇100还包括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防尘门30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防尘门30相对于外壳10运动,以在关闭状态与开启状态之间切换。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促使防尘门30相对于外壳10运动。
进一步,驱动机构还可以驱动防尘门30带动清洁条向靠近或远离风机20的方向运动,即为驱动机构可以驱动防尘门30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及第二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件驱动防尘门30在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第二驱动件驱动防尘门30带动清洁条向靠近或远离风机20的方向运动。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也可以一体设置,一体设置的驱动机构即可以驱动防尘门30在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又可以驱动防尘门30带动清洁条向靠近或远离风机20的方向运动。
继续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底座12、集尘盘13及壳体14,壳体14与底座12连接,集尘盘13位于壳体14与底座12之间,集尘盘13具有与风机20连通的集尘腔133。其中,集尘盘13与壳体14及底座12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风机20上的灰尘可以落入集尘盘13的集尘腔133内,以被集尘盘13收集,且当集尘腔133内的灰尘达到一定容量后,将集尘盘13从壳体14及底座12上拆卸,倾斜集尘盘13内的灰尘,方便了灰尘的清理。
参阅图3,进一步,集尘盘13包括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第一部分131与第一部分131分体设置,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的两端分别对接形成集尘盘13。如此,当需要将集尘盘13从底座12与壳体14上拆卸时,将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分别从两侧拆卸即可,当需要将集尘盘13装配于底座12与壳体14上时,将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分别从两侧装配即可,拆装方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集尘盘13包括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对接形成集尘盘13。如此,当需要将集尘盘13从底座12及壳体14上拆卸时,使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对接的一端分开,将集尘盘13从一侧取下即可,当需要将集尘盘13装配于底座12与壳体14上时,从一侧将集尘盘13装配于底座12与壳体14之间,然后使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对接即可,拆装也较为方便。
进一步,壳体14包括本体141及顶盖142,集尘盘13位于本体141与底座12之间,顶盖142盖设于本体141上。具体地,顶盖14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圆柱体及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体的直径,第一圆柱体插入本体141的孔内,第二圆柱体与本体141的顶部抵接。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顶盖142的形状不受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扇100在各状态之间的切换原理如下:
塔扇100从停机状态切换至出风状态:第一驱动件驱动防尘门30相对于壳体14运动,使防尘门30从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且此时清洁条不与风机20接触。
塔扇100从出风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第一驱动件驱动防尘门30相对于壳体14反向运动,使防尘门30从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塔扇100从停机状态切换至清洁状态:第二驱动件驱动防尘门30带动清洁条向靠近风机20的方向运动,使清洁条与风机20接触,且风机20开启,并以低风挡或者清洁风挡运转。
塔扇100从清洁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第二驱动件驱动防尘门30带动清洁条向远离风机20的方向运动,使清洁条与风机20分离,且控制风机20停转。
塔扇100从出风状态切换至清洁状态:第二驱动件驱动防尘门30带动清洁条向靠近风机20的方向运动,使清洁条与风机20接触,且控制风机20以低风挡或者清洁风挡运转。
塔扇100从清洁状态切换至出风状态:第二驱动件驱动防尘门30带动清洁条向远离风机20的方向运动,使清洁条与风机20分离,且控制风机20以高风挡或出风风挡运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扇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塔扇100处于停机状态时,防尘门3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防尘门30将出风口11关闭,避免在不使用塔扇100时,外界灰尘从出风口11进入塔扇100内部,起到了一定的防尘作用,从而减少了灰尘在外壳10内的积累;
2、当塔扇100处于清洁状态时,清洁条与风机20接触,风机20与清洁条相对运动,清洁条可以清洁风机20上粘附的灰尘清扫下来,而不必将风机20拆卸后清洗灰尘,清理灰尘便捷;
3、风机20上的灰尘可以落入集尘盘13的集尘腔内,以被集尘盘13收集,且当集尘腔内的灰尘达到一定容量后,将集尘盘13从壳体14积底座12上拆卸,倾斜集尘盘13内的灰尘,进一步方便了灰尘的清理;
4、集尘盘13包括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第一部分131与第一部分131分体设置,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的两端分别对接形成集尘盘13,当需要将集尘盘13从底座12与壳体14上拆卸时,将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分别从两侧拆卸即可,当需要将集尘盘13装配于底座12与壳体14上时,将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分别从两侧装配即可,拆装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扇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设有装配腔,所述外壳(10)上还设有与所述装配腔连通的出风口(11);
风机(20),所述风机(20)设于所述装配腔内;及
防尘门(30),所述防尘门(30)与所述外壳(10)活动连接,且具有关闭所述出风口(11)的关闭状态及开启所述出风口(11)的开启状态;
其中,所述塔扇处于出风状态时,所述防尘门(30)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所述塔扇处于停机状态时,所述防尘门(30)处于所述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门(30)设于所述装配腔内,在所述塔扇处于所述出风状态时,所述防尘门(30)与所述风机(20)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扇还包括清洁条,所述清洁条设于所述装配腔内且与所述外壳(10)活动连接,所述清洁条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风机(20)的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塔扇处于清洁状态时,所述清洁条与所述风机(20)接触,所述风机(20)与所述清洁条相对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扇处于所述清洁状态时,所述清洁条相对于所述外壳(10)固定,所述风机(2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条连接于所述防尘门(30)的内侧,所述防尘门(30)能够带动所述清洁条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风机(20)的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0)为贯流风机,所述贯流风机沿所述外壳(10)的纵长方向设于所述装配腔内,沿所述外壳(10)的纵长方向,所述清洁条在所述贯流风机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所述贯流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扇处于所述清洁状态时,所述防尘门(30)处于所述关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扇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防尘门(30)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防尘门(30)相对于所述外壳(10)运动,以在所述关闭状态与所述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底座(12)、集尘盘(13)及壳体(14),所述壳体(14)与所述底座(12)连接,所述集尘盘(13)位于所述壳体(14)与所述底座(12)之间,所述集尘盘(13)具有与所述风机(20)连通的集尘腔;
其中,所述集尘盘(13)与所述壳体(14)及所述底座(12)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盘(13)包括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31)与所述第二部分(132)分体设置,所述第一部分(131)与所述第二部分(132)的两端分别对接形成所述集尘盘(13);或所述第一部分(131)与所述第二部分(132)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对接形成所述集尘盘(13)。
CN202021584404.7U 2020-08-03 2020-08-03 塔扇 Active CN212360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4404.7U CN212360263U (zh) 2020-08-03 2020-08-03 塔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4404.7U CN212360263U (zh) 2020-08-03 2020-08-03 塔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0263U true CN212360263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32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84404.7U Active CN212360263U (zh) 2020-08-03 2020-08-03 塔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02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0429A (zh) * 2020-08-03 2020-10-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塔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0429A (zh) * 2020-08-03 2020-10-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塔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0467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유닛
CN105588319B (zh) 一种空调过滤网的清洁结构
CN212360263U (zh) 塔扇
CN107461807B (zh) 空调器的除尘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2010216707A (ja) 天井埋込み形空気調和機のフィルタ装置
CN111810429A (zh) 塔扇
CN210399148U (zh) 空调器
JP2020122650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WO2022134611A1 (zh) 集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CN107569169B (zh) 一种电动旋转擦窗器
CN114668348A (zh) 一种毛刷滚筒及配置该毛刷滚筒的洗地机
CN21377791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913123U (zh) 一种洗碗机
CN204734437U (zh)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JP5698095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10220015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878867A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家用移门
CN220236799U (zh) 清洁组件和清洁设备
WO2002051296A1 (en) Vacuum cleaner
CN21768533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860269U (zh) 防尘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KR100660798B1 (ko) 정전기 브러쉬용 정전기 발생 및 집진홀더
CN211202355U (zh) 一种塔扇
CN110701081A (zh) 一种塔扇
CN211876309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端盖的旋转卡合控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