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48367U - 混粉器 - Google Patents

混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48367U
CN212348367U CN201922020677.2U CN201922020677U CN212348367U CN 212348367 U CN212348367 U CN 212348367U CN 201922020677 U CN201922020677 U CN 201922020677U CN 212348367 U CN212348367 U CN 212348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cylinder
mixing cavity
inlets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206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华
陈宇
何贵平
周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nderui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nderu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nderui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nderu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206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48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48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48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粉器,其中,所述混粉器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具有排气道,所述排气道具有底部,所述底部具有排气孔;所述底部设置与其机械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与其一体成型的挡粉件,所述挡粉件的非开放端具有通孔;所述第二筒体具有混粉腔;位于所述混粉腔下方、与所述混粉腔一体成型的落粉道;多个粉末入口;所述粉末入口嵌入至所述混粉腔的侧面;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相互配合密封连接,使得所述挡粉件支撑于所述混粉腔的上面,并且所述挡粉件和第二筒体的内壁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混粉器能够均匀混合粉末,有效的控制粉末污染,确保粉末表面质量。

Description

混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3D打印设备的粉末混合的混粉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3D打印设备仅能实现单质粉末的打印成型,若需要进行精确的多种粉末的混合打印,需要提前进行粉末混合,多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搅拌式混料机械进行粉末原材料的混合,混合效率低,操作周期长,粉末表面质量差,混合均匀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粉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合效率低,操作周期长,粉末表面质量差,混合均匀性难以保证等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粉器,其中,所述混粉器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
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具有排气道,所述排气道具有底部,所述底部具有排气孔;所述底部设置与其机械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与其一体成型的挡粉件,所述挡粉件的非开放端具有通孔;
所述第二筒体具有混粉腔;位于所述混粉腔下方、与所述混粉腔一体成型的落粉道;多个粉末入口;所述粉末入口嵌入至所述混粉腔的侧面;
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相互配合密封连接,使得所述挡粉件支撑于所述混粉腔的上面,并且所述挡粉件和第二筒体的内壁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混粉器的多个粉末入口和相应数量的多个送粉器的出粉管密封连接,所述送粉器通过气体压力将多种的定量粉末经由所述出粉管送至所述粉末入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筒体的侧面设置粉末传感器,用于感应混合中的粉末由于过多而高于所述混粉腔的上边缘,从而影响混粉效率。
优选地,所述排气孔均匀设置于所述排气道底部的外周。
优选地,所述多个粉末入口的延长线相交。
优选地,所述多个粉末入口的延长线构成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
优选地,所述粉末入口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混粉腔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挡粉件呈伞形或倒置的碗形。
优选地,所述混粉腔和所述落粉道呈漏斗形。
优选地,所述通孔均匀设置于所述挡粉件的非开放端。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混粉器能够有效实现多种粉末的自由均匀混合,以解决现有3D打印领域在特殊混合粉末成型前需要进行粉末按比例混合预制的难题,能够快速精确的控制粉末混合比例,可实时在线的进行粉末混合处理;可解决人工粉末混合不均匀,机械粉末混合易污染,易造成粉末表面质量缺陷的问题;从而能够均匀混合粉末,有效的控制粉末污染,确保粉末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混粉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送粉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为排气道;2为排气孔;3为连接柱;4为通孔;5为挡粉件;6为混粉腔;7为粉末入口;8为落粉道;9为第一筒体;10为粉末传感器;11为第二筒体;12为出粉管;13为吸粉嘴;14为粉斗;15为粉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此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粉器,其中,所述混粉器包括第一筒体9和第二筒体11;
所述第一筒体9的顶部具有排气道1,所述排气道1具有底部,所述底部具有排气孔2;所述底部设置与其机械连接的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设置与其一体成型的挡粉件5,所述挡粉件5的非开放端具有通孔4;
所述第二筒体11具有混粉腔6;位于所述混粉腔6下方、与所述混粉腔6一体成型的落粉道8;多个粉末入口7;所述粉末入口7嵌入至所述混粉腔6的侧面;
所述第一筒体9和所述第二筒体11相互配合密封连接,使得所述挡粉件5支撑于所述混粉腔6的上面,并且所述挡粉件5和第二筒体11的内壁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混粉器使得粉末在混粉腔6中经气体搅动充分混合,粉末在挡粉件5上碰撞以消除大部分动能,随即往下掉落,混合好的粉末从落粉道8排出混粉器,气体向上经排气道1排出到大气中。
优选地,所述混粉器的多个粉末入口7和相应数量的多个送粉器的出粉管12密封连接,所述送粉器通过气体压力将多种的定量粉末经由所述出粉管12送至所述粉末入口7。如图2所示,所述送粉器可以是转盘式送粉器,通过载气式送粉方式,以通入的气体作为载流气体进行粉末输送,将粉末吹至混粉器进行粉末混合。以上述转盘式送粉器为例,其基于气体动力学原理,主要由粉斗14、粉盘15、出粉管12和吸粉嘴13组成。粉盘15上带有凹槽,整个转盘式送粉器处于密闭环境中,粉末由粉斗14通过自身重力落入粉盘凹槽,并且电机带动粉盘15转动将粉末运至吸粉嘴13,密闭的转盘式送粉器中充入保护性气体,通过气体压力将粉末从吸粉嘴13处送出,然后再经过出粉管12到达与其密封连接的粉末入口7进行至所述混粉腔6。
以三种不同的粉末通过载气式送粉器送至所述混粉器为例,三种不同的粉末在气体吹动下分别从三个粉末入口7进入混粉器的混粉腔6内,粉末在混粉腔6中经气体搅动充分混合,粉末在挡粉件5上碰撞以消除大部分动能,随即往下掉落,混合好的粉末从落粉道8排出混粉器,气体向上经通孔4,最终经排气道1排出到大气中。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实现多种粉末材料的精确且均匀的按任意比例混合,能有效的控制粉末污染,确保粉末表面质量。
优选地,所述第二筒体11的侧面设置粉末传感器10,用于感应混合中的粉末由于过多而高于所述混粉腔6的上边缘,从而影响混粉效率。一旦混合中的粉末高于所述混粉腔6的上边缘,停止粉末输送和混合。
优选地,所述排气孔2均匀设置于所述排气道1底部的外周。这样设置的排气孔2一方面确保能够排气,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阻挡一些粉末。
优选地,所述多个粉末入口7的延长线相交。这样设置粉末入口7能够使得来自多个粉末入口7的不同粉末相互冲撞,均匀混合,增加混合效率。
优选地,所述多个粉末入口7的延长线构成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这样设置粉末入口7同样能够使得来自多个粉末入口7的不同粉末相互冲撞,均匀混合,增加混合效率。
优选地,所述粉末入口7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混粉腔6的侧面。这样设置粉末入口7也同样能够使得来自多个粉末入口7的不同粉末相互冲撞,均匀混合,增加混合效率。以三种不同的粉末通过载气式送粉器送至所述混粉器为例,三种不同粉末的粉末入口7均匀设置于所述混粉腔6的侧面,所述三个粉末入口7的延长线构成的角度分别是120度。
优选地,所述挡粉件5呈伞形或倒置的碗形。这种形状的挡粉件5使得混合中的粉末在其上进行碰撞以消除大部分动能。
优选地,所述混粉腔6和所述落粉道8呈漏斗形,便于落粉。
优选地,所述通孔4均匀设置于所述挡粉件5的非开放端。这样设置的通孔4一方面确保能够排气,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阻挡一些粉末。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送粉器进行粉末的精确定量,通过气力输送将特定量的粉末以特定的速度输送至混粉器,在混粉器中,混粉器内是密闭腔室,粉末入口7呈相互交错状,粉末在气体中形成充分的冲撞,以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混合后的粉末流经铺粉装置,再经传统的激光选择性熔融技术,铺一层粉末,激光按照既定的轨迹进行烧结,然后继续铺粉,继续烧结,直至完成整个打印过程,取出特定材料成分的成型制件。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混粉器能够有效实现多种粉末的自由均匀混合,以解决现有3D打印领域在特殊混合粉末成型前需要进行粉末按比例混合预制的难题,能够快速精确的控制粉末混合比例,可实时在线的进行粉末混合处理;可解决人工粉末混合不均匀,机械粉末混合易污染,易造成粉末表面质量缺陷的问题;从而能够均匀混合粉末,有效的控制粉末污染,确保粉末表面质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粉器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
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具有排气道,所述排气道具有底部,所述底部具有排气孔;所述底部设置与其机械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与其一体成型的挡粉件,所述挡粉件的非开放端具有通孔;
所述第二筒体具有混粉腔;位于所述混粉腔下方、与所述混粉腔一体成型的落粉道;多个粉末入口;所述粉末入口嵌入至所述混粉腔的侧面;
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相互配合密封连接,使得所述挡粉件支撑于所述混粉腔的上面,并且所述挡粉件和第二筒体的内壁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粉器的多个粉末入口和相应数量的多个送粉器的出粉管密封连接,所述送粉器通过气体压力将多种的定量粉末经由所述出粉管送至所述粉末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的侧面设置粉末传感器,用于感应混合中的粉末由于过多而高于所述混粉腔的上边缘,从而影响混粉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均匀设置于所述排气道底部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粉末入口的延长线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粉末入口的延长线构成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入口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混粉腔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粉件呈伞形或倒置的碗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粉腔和所述落粉道呈漏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均匀设置于所述挡粉件的非开放端。
CN201922020677.2U 2019-11-21 2019-11-21 混粉器 Active CN212348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0677.2U CN212348367U (zh) 2019-11-21 2019-11-21 混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0677.2U CN212348367U (zh) 2019-11-21 2019-11-21 混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48367U true CN212348367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38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20677.2U Active CN212348367U (zh) 2019-11-21 2019-11-21 混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483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0814A (zh) * 2021-12-15 2022-03-1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的气雾化混粉装置及混粉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0814A (zh) * 2021-12-15 2022-03-1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的气雾化混粉装置及混粉方法
CN114160814B (zh) * 2021-12-15 2024-03-1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的气雾化混粉装置及混粉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20013U (zh) 粉体物料混合系统
CN212348367U (zh) 混粉器
CN106076169B (zh) 一种刹车片预混料锥形轴搅拌装置
US3881702A (en) Blender
CN213078246U (zh) 一种粉体混料搅拌罐
CN111824611B (zh) 一种钢板仓卸料装置
CN205572768U (zh) 一种塑料改性粒子风力混合机
CN209988718U (zh) 一种细粉末输送装置
JP3238873U (ja) 新しい石灰石粉末ミキサー
CN216024528U (zh) 一种利用气流的粉体混合装置
CN109506749A (zh) 锶铁氧体预烧料称量配料系统
CN203829960U (zh) 颗粒状中药混和设备真空上料系统
CN212170977U (zh) 一种密胺加工用密胺粉散热出料结构
CN205007894U (zh) 升降式颗粒搅拌机
CN208646269U (zh) 丝网印刷自动注浆机
CN113151630A (zh) 一种炼钢原辅料均匀加料装置
CN106110985A (zh) 一种刹车片预混料搅拌装置的搅拌方法
CN206996439U (zh) 一种液态物料与粉状物料高效混合装置
CN110834956A (zh) 一种间歇式成品密相气力输送用挡板
CN201587057U (zh) 分布控制pe粒料气力配料系统
CN109876722A (zh) 保温材料原料分阶段预混装置
CN217164258U (zh) 一种制备催化剂用碳载体混料机
CN211953612U (zh) 具有均化装置的干燥桶
CN211310188U (zh) 一种岩棉配料斗
CN215312112U (zh) 一种减少粉尘排放的投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