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44026U -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 Google Patents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44026U
CN212344026U CN202021523361.1U CN202021523361U CN212344026U CN 212344026 U CN212344026 U CN 212344026U CN 202021523361 U CN202021523361 U CN 202021523361U CN 212344026 U CN212344026 U CN 212344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wireless stereo
sound outlet
noise reduc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233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庆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dong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dong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dong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dong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233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44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44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440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包括开设有出声孔的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的内壁的喇叭组件;喇叭组件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腔和后腔;出声孔与前腔相通,后腔位于喇叭组件背对出声孔的一侧;喇叭组件上开设有连通前腔与后腔的透气孔。喇叭组件上开设有连通前腔与后腔的透气孔,因此前腔内的空气可快速通过透气孔进入后腔。因此无论是耳机戴在耳朵上,还是喇叭组件工作产生声波,均不易于导致前腔内的气压过大,可保证耳机正常的工作并发出音质较好的声音。

Description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背景技术
真正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具有无线、便携的优点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无线耳机的内部具有无线通信模块如蓝牙模块,以实现无线的音频。无线耳机主要为入耳式以实现放置于耳朵上,导致喇叭震动时容易造成耳机前腔(喇叭到出声孔之间的间隙)内气压过大。现有的方式为,在耳机前腔的壳体上开设透气孔,但是该透气孔容易堵塞,容易导致前腔内压力过大,且耳机壳体的完整度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前腔的壳体上开设透气孔的耳机,前腔内压力容易过大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包括开设有出声孔的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喇叭组件;所述喇叭组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出声孔与所述前腔相通,所述后腔位于所述喇叭组件背对所述出声孔的一侧;所述喇叭组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后腔的透气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于所述后腔的内壁上开设有出气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孔处安装有调音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喇叭组件包括喇叭主体,以及与所述喇叭主体相连的透气部;所述透气孔开设于所述透气部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部于所述喇叭主体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喇叭主体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喇叭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喇叭组件远离所述出声孔的一侧的电池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降噪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声孔的内壁设有安装结构,所述降噪咪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出声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出声孔的内壁的两个安装台,两个所述安装台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台与所述降噪咪之间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台上,所述降噪咪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降噪咪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台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还包括与所述降噪咪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安装台与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相抵接;所述降噪咪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部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粘接于所述连接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粘接于所述安装台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于所述出声孔的孔口处开设有对应于所述安装台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安装台的表面连通;所述安装板的端部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与所述前壳可拆卸连接的后壳;所述出声孔位于所述前壳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相卡接;或者,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粘接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喇叭组件卡接于所述卡槽处。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喇叭组件上开设有连通前腔与后腔的透气孔,因此前腔内的空气可快速通过透气孔进入后腔。因此无论是耳机戴在耳朵上,还是喇叭组件工作产生声波,均不易于导致前腔内的气压过大,可保证耳机正常的工作并发出音质较好的声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喇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降噪咪位于出声孔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与安装板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前壳;111、安装槽;12、后壳;13、出声孔;14、安装结构;141、安装台;15、限位槽;16、出气孔;17、卡槽;18、前腔;19、后腔;
2、喇叭组件;21、喇叭主体;22、透气部;23、透气孔;
3、电池组件;
4、降噪咪;
5、安装板;
6、柔性电路板;61、连接部;
7、调音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包括开设有出声孔13的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的内壁的喇叭组件2;喇叭组件2将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腔18和后腔19;出声孔13与前腔18相通,后腔19位于喇叭组件2背对出声孔13的一侧;喇叭组件2上开设有连通前腔18与后腔19的透气孔23。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戴在耳朵上时,耳朵容易通过出声孔13挤压空气进入前腔18,容易使得前腔18内的气压过大;或者,喇叭组件2工作产生声波,容易导致前腔18内的气压过大。由于喇叭组件2上开设有连通前腔18与后腔19的透气孔23,因此前腔18内的空气可快速通过透气孔23进入后腔19。因此无论是耳机戴在耳朵上,还是喇叭组件2工作产生声波,均不易于导致前腔18内的气压过大,可保证耳机正常的工作并发出音质较好的声音。由于无需在壳体1的前腔18处开孔,因此可有效保证壳体1前腔18处的完整度,且也避免了壳体1前腔18处开孔被堵塞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后腔19的空间足够大,空气进入后,气压变化不明显,可有效缓解前腔18内气压过大的问题。
请参阅图1,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于后腔19的内壁上开设有出气孔16,前腔18内的空气通过透气孔23进入后腔19后,后腔19内的空气通过出气孔16离开壳体1,避免后腔19内的气压过大,使得前腔18内的空气可较为顺畅的进入后腔19,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前腔18内气压的增加。
请参阅图1,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出气孔16处安装有调音纸7,可防尘,也可作为调音的部件。
请参阅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喇叭组件2包括喇叭主体21,以及与喇叭主体21相连的透气部22;透气孔23开设于透气部22处,因此透气孔23的设置不易于影响喇叭主体21正常的发声工作。
请参阅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透气部22于喇叭主体21的边缘向远离喇叭主体21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也即喇叭主体21保持了喇叭原本的形状,例如圆形,可保证出声的效果,提供较好的音质。
请参阅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111,喇叭组件2安装于安装槽111内,以实现对安装槽111的限位,使得喇叭组件2的位置不易于移动,尤其是前腔18内的气体受压后通过透气孔23进入后腔19的过程中,喇叭组件2受气体压力后不易于松动。
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还包括安装于壳体1内且位于喇叭组件2远离出声孔13的一侧的电池组件3,以及安装于壳体1内的降噪咪4,降噪咪4可实现主动降噪功能,进一步保证耳机的音质。
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出声孔13的内壁设有安装结构14,降噪咪4通过安装结构14安装于出声孔13内。在出声孔13的内壁设置安装结构14,并通过该安装结构14将降噪咪4安装于出声孔13内。耳机组装时,先将降噪咪4安装于出声孔13内的安装结构14上,再安装喇叭组件2及电池组件3。也即降噪咪4的安装,可趋近于不考虑喇叭组件2及电池组件3的安装位置(如降噪咪4位于壳体1内部,且与喇叭组件2及电池组件3之间具有较为复杂且精密的位置关系,则组装过程中,工序难度及安装精度都较高),其独立的位于出声孔13内;进而降低了降噪咪4的安装难度。
同时,降噪咪4位于出声孔13的内部,使用时,相对于安装于壳体1内部的其他位置,更靠近耳朵,能实现较好的降噪效果。
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结构14包括设于出声孔13的内壁的两个安装台141,两个安装台141相对且间隔设置;安装台141与降噪咪4之间设有安装板5;安装板5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安装台141上,降噪咪4与安装板5固定连接,如图2及图6所示,降噪咪4位于两个安装台141之间。耳机组装时,安装板5的两端放置于两个安装台141上,由于降噪咪4固定于安装板5上,进而实现将降噪咪4安装于两个安装台141之间,使得降噪咪4位于出声孔13内,实现降噪咪4的安装。后续继续安装喇叭组件2及电池组件3时,不易于与降噪咪4的位置产生干涉,进一步降低安装的难度。
请参阅图2及图7,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还包括与降噪咪4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6;柔性电路板6具有与安装板5固定连接的连接部61;安装台141与连接部61的远离安装板5的一侧相抵接;降噪咪4固定安装于连接部61处。也即降噪咪4固定于安装板5的方式为,先固定于柔性电路板6的连接部61上,柔性电路板6的连接部61再固定于安装板5上,进而实现降噪咪4固定安装于安装板5上。且柔性电路板6的连接部61固定于安装板5上,可增加柔性电路板6的连接部61的强度,柔性电路板6不易于损坏。
请参阅图7,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板5粘接于连接部61上,实现较好的连接效果,且拆装较为方便,便于组装及更换零部件。
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部61粘接于安装台141上,可实现较好的安装固定效果,且拆装较为方便,便于组装及更换零部件。
请参阅图5-图6,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于出声孔13的孔口处开设有对应于安装台141的限位槽15;限位槽15与安装台141的表面连通;安装板5的端部插设于限位槽15内,进而对安装板5进行限位,使得安装板5的位置较为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冲击时,安装板5由于限位槽15的内壁的作用,不易于相对安装台141移动,保证安装板5与安装台14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包括前壳11及与前壳11可拆卸连接的后壳12;出声孔13位于前壳11上。耳机组装时,降噪咪4安装于出声孔13内后,再将喇叭组件2置于前壳11内,并将电池组件3置于后壳12内,再将后壳12与前壳11相连,实现耳机的组装。由于各部件分别位于前壳11和后壳12内,组装时相对较为独立,不易于相互影响,可降低组装的难度,提升组装的便捷度。
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前壳11与后壳12相卡接;或者,前壳11与后壳12粘接相连。上述两种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均可保证前壳11与后壳12之间快速的拆装,进而降低耳机的组装难度。
请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卡槽17;喇叭组件2卡接于卡槽17处,进一步提升喇叭组件2安装于壳体1内的稳固性。
可以理解的是,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方案可为在其他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可实现的实施方案。
显然,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出声孔的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喇叭组件;所述喇叭组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出声孔与所述前腔相通,所述后腔位于所述喇叭组件背对所述出声孔的一侧;所述喇叭组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后腔的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于所述后腔的内壁上开设有出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处安装有调音纸。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组件包括喇叭主体,以及与所述喇叭主体相连的透气部;所述透气孔开设于所述透气部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部于所述喇叭主体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喇叭主体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喇叭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喇叭组件远离所述出声孔的一侧的电池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降噪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声孔的内壁设有安装结构,所述降噪咪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出声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出声孔的内壁的两个安装台,两个所述安装台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台与所述降噪咪之间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台上,所述降噪咪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降噪咪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台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还包括与所述降噪咪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安装台与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相抵接;所述降噪咪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部处。
CN202021523361.1U 2020-07-28 2020-07-28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44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3361.1U CN212344026U (zh) 2020-07-28 2020-07-28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3361.1U CN212344026U (zh) 2020-07-28 2020-07-28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44026U true CN212344026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82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2336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44026U (zh) 2020-07-28 2020-07-28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44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06246U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216122815U (zh) 无线耳机
CN210225716U (zh) 一种增大声腔空间的tws耳机
CN212344026U (zh)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CN215773497U (zh) 一种主动降噪蓝牙耳机
CN111866646A (zh)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CN212850951U (zh)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CN210093463U (zh) 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
TWM617940U (zh) 頭戴式耳機模組及頭戴式耳機
CN203352747U (zh) 一种改进型便携式音箱
CN220493108U (zh) 音箱及电子设备
CN215187331U (zh) 调音组件及音频输出设备
CN219248051U (zh) 一种喇叭
CN114666714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8473359U (zh) 混合扬声器耳机
CN217159973U (zh) 定制无线耳机的前腔导音管
CN218959119U (zh) 扬声器组件及其电子设备
CN216600003U (zh) 低风噪耳机组件及耳机
CN215072931U (zh) 耳机
CN21501060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直播声卡
CN220457577U (zh) 耳机
CN218514473U (zh) 一种改进的麦克风
CN220273837U (zh) 一种气传导耳机
CN220325799U (zh) 发声模块及耳机
CN212811970U (zh) 无线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