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3793U - 拣货工作站和仓储 - Google Patents

拣货工作站和仓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3793U
CN212333793U CN202020872515.1U CN202020872515U CN212333793U CN 212333793 U CN212333793 U CN 212333793U CN 202020872515 U CN202020872515 U CN 202020872515U CN 212333793 U CN212333793 U CN 212333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vel
handing
conveyor
lan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725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馨浩
唐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uicktr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uicktr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uicktr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uicktr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725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3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3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3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拣货工作站和仓储。拣货工作站包括按照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交接输送线、上坡输送线、水平输送线、下坡输送线和第二交接输送线,第一交接输送线的下方形成有供AGV车通过的第一行驶通道,以使AGV车适于在第一行驶通道将第一货物从AGV车交接至第一交接输送线上,第二交接输送线的下方形成有供AGV车通过的第二行驶通道,以使AGV车适于在第二行驶通道承接第二交接输送线上的第二货物。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AGV车无需排队等待拣货工作人员拣货。AGV车在移动过程中即可完成货物的自动交接,节省了在交接点的时间成本,从而可以提交交接效率和搬运效率。

Description

拣货工作站和仓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拣货工作站和仓储。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现有物流行业中,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装置)车需要在拣货工作站排队等待人工拣货,货物交接效率和货物搬运效率都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拣货工作站和仓储,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拣货工作站,包括按照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交接输送线、上坡输送线、水平输送线、下坡输送线和第二交接输送线,第一交接输送线的下方形成有供AGV车通过的第一行驶通道,以使AGV车适于在第一行驶通道将第一货物从AGV车交接至第一交接输送线上,第二交接输送线的下方形成有供AGV车通过的第二行驶通道,以使AGV车适于在第二行驶通道承接第二交接输送线上的第二货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交接输送线、上坡输送线、水平输送线、下坡输送线和第二交接输送线呈U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行驶通道和第二行驶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三行驶通道、第四行驶通道和第五行驶通道,其中,第三行驶通道位于上坡输送线的下方,第四行驶通道位于水平输送线外侧下方,第五行驶通道位于下坡输送线的下方,AGV车沿第一行驶通道、第三行驶通道、第四行驶通道、第五行驶通道和第二行驶通道行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行驶通道、第三行驶通道、第四行驶通道、第五行驶通道和第二行驶通道呈U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交接输送线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的若干条第一传送链,若干条第一传送链之间的宽度可供AGV车的升降机构通过;第二交接输送线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的若干条第二传送链,若干条第二传送链之间的宽度可供AGV车的升降机构通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传送链包括第一传送段和第二传送段,第一传送段水平设置,第二传送段倾斜设置,第一传送段的斜率与上坡输送线的斜率匹配;第二传送链包括第三传送段和第四传送段,第三传送段水平设置,第四传送段倾斜设置,第四传送段的斜率与下坡输送线的斜率匹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传送链的输出端设置有止挡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水平输送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有顶升移栽装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仓储,包括上述的拣货工作站,以及货架,货架位于拣货工作站的侧面,且邻近第一交接输送线和第二交接输送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仓储包括多个拣货工作站,各拣货工作站的水平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同或相对。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AGV车无需排队等待拣货工作人员拣货。AGV车在移动过程中即可完成货物的自动交接,节省了在交接点的时间成本,从而可以提交交接效率和搬运效率。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拣货工作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拣货工作站的俯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拣货工作站的俯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仓储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拣货工作站的侧视图;
图6示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拣货工作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拣货工作站;
110-第一交接输送线;111-第一传送链;111a-第一传送段;111b-第二传送段;
120-第二交接输送线;121-第二传送链;121a-第三传送段;121b-第四传送段;122-止挡件;
130-上坡输送线;140-水平输送线;141-顶升移栽装置;150-下坡输送线;160-拣货位;
210-第一行驶通道;220-第二行驶通道;230-第三行驶通道;240-第四行驶通道;250-第五行驶通道;
20-AGV车;21-升降机构;
30-货物;30a-第一货物;30b-第二货物。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拣货工作站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均示出了拣货工作站10的俯视透视图。其中,图2示出了货物30的输送路线示意图;图3示出了AGV车20的行驶路线示意图。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拣货工作站10包括:按照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交接输送线110、上坡输送线130、水平输送线140、下坡输送线150和第二交接输送线120。其中,在第一交接输送线110的下方形成有供AGV车20通过的第一行驶通道210,在第二交接输送线120的下方形成有供所述AGV车20通过的第二行驶通道220。
AGV车20承载第一货物30a来到拣货工作站10,并行驶至拣货工作站10的第一行驶通道210处,将第一货物30a交接至第一交接输送线110上;接着,第一货物30a被第一交接输送线110输送至上坡输送线130,进而到达水平输送线140。水平输送线140侧面设置有供拣货工人或拣货机器人拣货的拣货位160。在拣货位160,第一货物30a被取离水平输送线140,第二货物30b被放置在水平输送线140。随后,第二货物30b在下坡输送线150的传动下,被输送到第二交接输送线120。AGV车在将第一货物30a搬运到第一交接输送线110上后,将行驶至第二行驶通道220处,并在第二行驶通道220承接相应的第二货物30b,然后将第二货物30b搬离拣货工作站10。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仓储,包括一个或多个拣货工作站10,一个或多个拣货工作站10的侧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货架(图中未示出)。其中,货架邻近第一交接输送线110和第二交接输送线120设置。
AGV车20可以从货架承接第一货物30a,并将第一货物30a搬运至拣货工作站10的第一交接输送线110。AGV车20从拣货工作站10的第二交接输送线120承接第二货物30b,并将第二货物30b搬运至货架。
需要说明的是,AGV车30可以空载到达第一行驶通道210,也可以空载从第二行驶通道220驶出。也就是说,拣货工作站10能够实现使AGV车30将某一货物在第一行驶通道210交接到第一交接输送线110上,也能够实现使AGV车30在第二行驶通道220承接第二交接输送线112上的某一货物,但本实施例并不限定,AGV车30一定需要搬运某一货物至拣货工作站10,然后再从拣货工作站10搬走某一货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仓储中设置多个拣货工作站10时,各拣货工作站10的水平输送线140的输送方向相同或相对。也就是说,各水平输送线140一字排开,使得各第一交接输送线110和各第二交接输送线120位于同一侧,进而都邻近货架设置,如图4所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交接输送线110、上坡输送线130、水平输送线140、下坡输送线150和第二交接输送线120呈U型。也就是说,第一交接输送线110和第二交接输送线120设置在水平输送线140的同一侧,从而可以节省拣货工作站10的占地面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行驶通道210和第二行驶通道220之间设置有第三行驶通道230、第四行驶通道240和第五行驶通道250。AGV车20可以依次经由第三行驶通道230、第四行驶通道240和第五行驶通道250,从第一行驶通道210行驶至第二行驶通道220。其中,第三行驶通道230位于上坡输送线130的下方,第四行驶通道240位于水平输送线140的外侧下方,第五行驶通道250位于下坡输送线150的下方。
优选地,第一行驶通道210、第三行驶通道230、第四行驶通道240、第五行驶通道250和第二行驶通道220呈U型,即第一行驶通道210和第二行驶通道220位于水平输送线140的同一侧,从而节省AGV车30的行驶路程,提高AGV车30的利用率。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交接输送线110和第二交接输送线120可以为链条机;上坡输送线130和下坡输送线150可以包括动力驱动的皮带;水平输送线140可以包括水平辊筒。进一步地,链条机的传送链、皮带和水平辊筒由支架支撑以设置在承载面(如地面)上。
第一交接输送线110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的若干条第一传送链111,第二交接输送线120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的若干条第二传送链121。进一步地,若干条第一传送链110之间的宽度可供AGV车20的升降机构21通过,若干条第二传送链120之间的宽度可供AGV车20的升降机构21通过。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传送链111和第二传送链分别为两条。如图1和图4所示,AGV车20具有升降机构21,升降机构21可以上升或下降。当AGV车20在第一行驶通道210行驶时,AGV车20的机身位于第一传送链111下方,升降机构21从机身顶部伸出,并位于两条第一传送链110之间的通道内,因此,该通道的宽度大于升降机构21的宽度,从而使升降机构21能够在该通道通过。相应地,当AGV车20在第二行驶通道220行驶时,AGV车20的机身位于第二传送链121下方,升降机构21位于两条第二传送链121之间的通道内,因此,该通道的宽度大于升降机构21的宽度,从而使升降机构21能够在该通道通过。
在又一个示例中,第一传送链111为四条,即在第一交接输送线110的两侧分别设置两条第一传送链111。升降机构2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升降板。同一侧的两条第一传送链111之间的宽度大于该侧升降板的宽度,从而使该侧升降板能够在该侧的两条第一传送链111之间通过。另一侧的两条第一传送链111之间的宽度大于另一侧升降板的宽度,从而使另一侧的升降板能够在另一侧的两条第一传送链111之间通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传送链111包括第一传送段111a和第二传送段111b,其中,第一传送段111a水平设置,第二传送段111b倾斜设置,而第一传送段111b的斜率与上坡输送线130的斜率匹配。其中,“匹配”可以理解为相同或相差的角度不影响第一货物30a从第二传送段111b输送到上坡输送线130上。
第二传送链121包括第三传送段121a和第四传送段121b,其中,第三传送段121a水平设置,第四传送段121b倾斜设置,而第四传送段121b的斜率与上坡输送线150的斜率匹配。其中,“匹配”可以理解为相同或相差的角度不影响第二货物30b从下坡输送线150输送到第四传送段121b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第二传送链121的输出端设置有止挡件122。止挡件122可以高出第二传送链121的输出端承载面,从而使第二货物30b从下坡输送线150到第二传送链121后,不会滑落,且能够被限制在第二传送链121的输出端,便于AGV车20定位识别。优选地,止挡件122可以高出第二传送链121的输出端承载面约1到1.5厘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5所示,水平输送线14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有顶升移栽装置141。当第一货物30a从上坡输送线130向水平输送线140输送时,水平输送线140的输入端的顶升移栽装置141升起并翻转至与上坡输送线130斜率相同的位置,以使此时的顶升移栽装置141的承载面与上坡输送线130的承载面共平面,从而协助第一货物30a从上坡输送线130传输到水平输送线140上。当第一货物30a到达水平输送线140后,水平输送线140的输入端的顶升移栽装置141下降,回落低于水平输送线140的承载面,使第一货物30a在水平输送线140上平移。当第二货物30b未到达水平输送线140的输出端时,水平输送线140的输出端的顶升移栽装置141位于水平输送线140的承载面以下。当第二货物30b到达水平输送线140的输出端后,水平输送线140的输出端的顶升移栽装置141升起,并翻转至与下坡输送线150斜率相同的位置,以使此时的顶升移栽装置141的承载面与下坡输送线150的承载面共平面,从而协助第二货物30b从水平输送线140传输至下坡输送线150。
下面结合AGV车的控制方法介绍拣货工作站10和AGV车20的应用示例,在该示例中,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601、控制AGV车承载第一货物,并行驶至第一行驶通道;
步骤S602、控制AGV车在第一行驶通道将第一货物交接至第一交接输送线上;
步骤S603、控制AGV车行驶至第二行驶通道;
步骤S604、控制AGV车在第二行驶通道承接第二交接输送线上的第二货物。
例如:AGV车20可以从货架搬运第一货物30a,AGV车承载第一货物30a,并行驶至第一行驶通道210,并在第一行驶通道210将第一货物30a搬运到第一交接输送线110上;然后,AGV车20行驶至第二行驶通道120,并在第二行驶通道120承接第二交接输送线120上的第二货物30b。
在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603中可以包括:控制AGV车从第一行驶通道,途径第三行驶通道、第四行驶通道、第五行驶通道后,行驶至第二行驶通道。也就是说,AGV车20从第一行驶通道210,依次经由第三行驶通道230、第四行驶通道240和第五行驶通道250后,到达第二行驶通道220。
在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601中包括:控制AGV车的升降机构上升至第一高度后,行驶至第一行驶通道,第一高度高于第一交接输送线的输入端承载面。
AGV车20在到达第一行驶通道210之前,需要先控制升降机构21上升至第一高度。由于第一货物30A放置于升降机构的顶部,因此,当第一高度高于第一交接输送线110的输入端承载面时,AGV车20上的货物30a不会被第一交接输送线110阻挡。
进一步地,在步骤S602中包括:控制AGV车在第一行驶通道将第一货物交接至第一交接输送线上,包括:控制升降机构下降至第二高度,第二高度低于第一交接输送线的输入端承载面。即AGV车20继续行进并到达第一行驶通道210,升降机构21下降至第二高度,从而使第一交接输送线110与第一货物30a的关系由无接触变为完全承接。
在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603中可以包括:控制升降机构下降至第二高度后行驶至第二行驶通道,第二高度低于第二交接输送线的输出端承载面;在步骤S604中可以包括:控制AGV车的升降机构上升至第一高度,第一高度高于第二交接输送线的输出端承载面。
AGV车20在到达第二行驶通道220之前,需要使升降机构21的高度为第二高度,即升降机构21要低于第二交接输送线120的输出端承载面,以免该承载面上的第二货物30b阻挡AGV车行驶。例如:可以控制升降机构21下降至第二高度后到达第二行驶通道220。进一步地,在第二行驶通道220,升降机构21上升至第一高度,从而使AGV车20与第二货物30b的关系由无接触变为完全承接。
传统技术中,AGV车将货物搬运至拣货工作站后,需要承载货物等待工作人员取货,而本申请实施例的拣货工作站10和控制方法,可以在AGV车20将货物30搬运至拣货工作站10后,AGV车20可以直接离开,而无需排队等待工作人员取货。AGV车20在移动过程中即可完成货物30的自动交接,节省了在交接点的时间成本,从而可以提交交接效率和搬运效率。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上坡输送线130和下坡输送线150,还可以使水平输送线140设置在适宜拣货人员作业的高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拣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交接输送线、上坡输送线、水平输送线、下坡输送线和第二交接输送线,所述第一交接输送线的下方形成有供AGV车通过的第一行驶通道,以使所述AGV车适于在所述第一行驶通道将第一货物从所述AGV车交接至所述第一交接输送线上,所述第二交接输送线的下方形成有供所述AGV车通过的第二行驶通道,以使所述AGV车适于在所述第二行驶通道承接所述第二交接输送线上的第二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拣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接输送线、所述上坡输送线、所述水平输送线、所述下坡输送线和所述第二交接输送线呈U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拣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驶通道和所述第二行驶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三行驶通道、第四行驶通道和第五行驶通道,其中,所述第三行驶通道位于所述上坡输送线的下方,所述第四行驶通道位于所述水平输送线外侧下方,所述第五行驶通道位于所述下坡输送线的下方,所述AGV车沿所述第一行驶通道、所述第三行驶通道、所述第四行驶通道、所述第五行驶通道和所述第二行驶通道行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拣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驶通道、所述第三行驶通道、所述第四行驶通道、所述第五行驶通道和所述第二行驶通道呈U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拣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接输送线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的若干条第一传送链,各所述第一传送链之间的宽度可供所述AGV车的升降机构通过;所述第二交接输送线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的若干条第二传送链,各所述第二传送链之间的宽度可供所述AGV车的升降机构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拣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链包括第一传送段和第二传送段,所述第一传送段水平设置,所述第二传送段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传送段的斜率与所述上坡输送线的斜率匹配;所述第二传送链包括第三传送段和第四传送段,所述第三传送段水平设置,所述第四传送段倾斜设置,所述第四传送段的斜率与所述下坡输送线的斜率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拣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链的输出端设置有止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拣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输送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有顶升移栽装置。
9.一种仓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拣货工作站,以及货架,所述货架位于所述拣货工作站的侧面,且邻近所述第一交接输送线和所述第二交接输送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仓储,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储包括多个所述拣货工作站,各所述拣货工作站的水平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同或相对。
CN202020872515.1U 2020-05-21 2020-05-21 拣货工作站和仓储 Active CN212333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2515.1U CN212333793U (zh) 2020-05-21 2020-05-21 拣货工作站和仓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2515.1U CN212333793U (zh) 2020-05-21 2020-05-21 拣货工作站和仓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3793U true CN212333793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83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72515.1U Active CN212333793U (zh) 2020-05-21 2020-05-21 拣货工作站和仓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3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5144B (zh) Lifting and handling device
CN103889864B (zh) 用于从仓库提供运输单元的方法
US20060070847A1 (en)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nd removing load carriers or piece goods
CN108750725B (zh) 装车系统及方法
CN113291774B (zh) 装卸货一体机及集装箱自动装卸货系统
US5320473A (en) Transfer apparatus, multilevel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lifting loads
WO2020220950A1 (zh) 物品运送系统
CN113979154A (zh) 一种平板车纸箱包装物料自动装车系统及装车方法
JP4036097B2 (ja) 処理及び保管設備
JPS6040304A (ja) 格納設備
CN209922263U (zh) 穿梭车
CN110002362B (zh) 自动装车设备及其装卸方法
CN212333793U (zh) 拣货工作站和仓储
CN117642343A (zh) 自动化仓储系统
JP2021527018A (ja) 保管システム
CN209922141U (zh) 集成化激光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0122323U (zh) 物品运送系统
CN106586358B (zh) 储物机构及其搬运装置、存取方法
US20240002151A1 (en) A storage container handling system and a method of transferring a storage container
CN216470134U (zh) 一种立体仓库调度系统
CN114955338A (zh) 一种货物存取系统和方法
CN218878361U (zh) 双层输送线
US20230384796A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a plurality of container handling vehicles
CN218023508U (zh) 一种货物搬运系统
CN216583121U (zh) 一种平板车纸箱包装物料自动装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