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7181U - 颈部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颈部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7181U
CN212327181U CN202020384125.XU CN202020384125U CN212327181U CN 212327181 U CN212327181 U CN 212327181U CN 202020384125 U CN202020384125 U CN 202020384125U CN 212327181 U CN212327181 U CN 212327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main body
neck massager
machine body
main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841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郑晓银
方炳泉
莫之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841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7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7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7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有贯通口;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主机体内;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主机体内且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所述导电件从所述贯通口露出;电极片组件,所述电极片组件沿所述主机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主机体且与所述导电件接触。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既能够减小按摩盲区,又可以保证与人体颈部紧密接触、提高按摩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颈部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颈部按摩仪,按摩电极通常为间隔布置的多个,按摩电极虽然可以随人体颈部的形状小幅度的形变,但是按摩电极只能对人体颈部的固定的区域进行按摩,难以避免人体颈部会出现按摩按摩盲区,即按摩电极接触不到的位置。
一些颈部按摩仪,将按摩电极做成一个整体且连续地环绕人体颈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按摩盲区,但若是采用硬质的按摩电极,不易随着人体颈部的形状变化,难以完全贴合人体颈部的皮肤,不具有普适性;若是采用柔性的按摩电极,按摩电极在安装时容易发生褶皱变形,按摩电极与人体颈部之间容易出现间隙,造成刺痛感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该颈部按摩仪既能够减小按摩盲区,又可以保证与人体颈部紧密接触、提高按摩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有贯通口;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主机体内;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主机体内且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所述导电件从所述贯通口露出;电极片组件,所述电极片组件沿所述主机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主机体且与所述导电件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既能够减小按摩盲区,又可以保证与人体颈部紧密接触、提高按摩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极片组件具有夹爪,所述夹爪夹持于所述主机体且与所述导电件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体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夹爪的横截面为与所述主机体的形状适配的圆弧形,且该圆弧形的圆心角不小于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极片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夹爪形成于所述基座;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安装于所述基座的背向所述主机体的一面且与所述夹爪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导电件包括:内接部,所述内接部设于所述主机体内且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外接部,所述外接部从所述贯通口伸出所述主机体且与所述电极片组件相连;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内接部和所述外接部之间且穿过所述贯通口,所述贯通口的周沿被夹持在所述内接部和所述外接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内接部具有第一弹性槽,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槽连通的第二弹性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贯通口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外接部的朝向所述电极片组件的一端倒圆角,所述内接部的背向所述电极片组件的一端倒斜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导电件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安装于所述主机体内且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凸点,所述凸点连接于所述内接部,所述凸点从所述贯通口伸出所述主机体且与所述电极片组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贯通口沿所述主机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凸点为两个且分别邻近所述基部的两端设置,两个所述凸点分别止抵于所述贯通口的两端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极片组件和所述导电件均为多个,所述贯通口为沿所述主机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导电件一一对应地伸出多个所述贯通口且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电极片组件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于所述主机体内;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主机体内;导线,所述导线设于所述主机体内且分别与所述电池和所述电路板相连,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导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件的背向所述电极片组件的一侧设有线槽,所述线槽沿所述主机体的长度方向贯通所述导电件,所述导线配合于所述线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主机体包括:中间管,所述贯通口设于所述中间管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分别安装于所述中间管的两端,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夹臂内,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第二夹臂内,所述导线设于所述中间管内,所述导线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电路板相连且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夹臂与所述电池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管为金属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中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电极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颈部按摩仪的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颈部按摩仪1、
主机体100、贯通口110、中间管120、第一夹臂130、第二夹臂140、电控组件200、电池210、电路板220、导线230、
导电件300、内接部310、第一弹性槽311、外接部320、连接部330、第二弹性槽331、基部340、凸点350、线槽360、
电极片组件400、夹爪410、基座420、电极片4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
如图1-图7所示,颈部按摩仪1包括主机体100、电控组件200、导电件300和电极片组件400。
主机体100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有贯通口110,电控组件200设于主机体100内,导电件300设于主机体100内且与电控组件200相连,导电件300从贯通口110露出。电极片组件400沿主机体10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主机体100且与导电件300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将电极片组件400沿主机体10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主机体100,通过在机体100的长度方向的移动,电极片组件400可以按摩人体颈部不同的位置,增大了按摩区间,扫清了按摩盲点,进而提高颈部按摩仪1的按摩效果,增加使用舒适性。
并且,主机体100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有贯通口110,电控组件200设于主机体100内,导电件300设于主机体100内且与电控组件200相连,即导电件300和电控组件200之间电连接,将电控组件200和导电件300设于主机体100内,可以降低电控组件200和导电件300被损坏的几率,减少了电路故障(例如,短路和断路等)的发生,也可以防止电控组件200和导电件300触碰到人体颈部,导致触电或刺痛等情况的发生。
其中,导电件300从贯通口110露出,电极片组件400与导电件300接触,保证颈部按摩仪1可以实现脉冲电流按摩的作用。
此外,电极片组件400无需设置成一个连续环绕人体颈部的一体结构,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难以完全贴合人体颈部和安装时褶皱的问题。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既能够减小按摩盲区,又可以保证与人体颈部紧密接触、提高按摩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电极片组件400具有夹爪410,夹爪410夹持于主机体100且与导电件300接触。
举例而言,夹爪410的横截面为C字形,夹爪410可沿主机体100的周向转动。通过夹爪410的设置,可以实现电极片组件400与主机体100之间的连接固定,便于电极片组件400拆装于主机体100。并且,电极片组件400通过夹爪410不仅可以实现沿主机体100的长度方向移动,且可以沿主机体100的周向转动,增加了电极片组件400的可移动范围及形式,即增加电极片组件400对人体颈部的按摩面积。
进一步地,如图1-图4所示,主机体100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夹爪410的横截面为与主机体100的形状适配的圆弧形,且该圆弧形的圆心角不小于180°。
如此,减小了夹爪410与主机体100之间的配合间隙,增加夹爪410与主机体100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夹爪410和主机体100之间连接不稳定。并且,由于圆弧形的圆心角不小于180°,夹爪410至少可以在主机体100的同一直径的相对两侧对主机体100施加固定力,进一步地避免了夹爪410从主机体100上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4所示,电极片组件400包括基座420和电极片430。夹爪410形成于基座420,电极片430安装于基座420的背向主机体100的一面且与夹爪410相连。基座420可为硅胶、硬胶或者金属制成。
其中,基座420可与夹爪410之间一体成型,电极片5430和基座420之间分体设置。
举例而言,电控组件200通过夹爪410与电极片430实现电连接,以使颈部按摩仪1可以实现脉冲电流按摩。其中,基座420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夹爪410与电极片430之间通过基座420实现电连接;基座420也可以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此时,基座420可设有通孔,以便于夹爪410与电极片430之间通过引线传递电流,或者夹爪410与电极片430之间直接接触。
如此,通过基座420和电极片430的分体设置,便于电极片组件400的加工生产和维修,只需更换电极片组件400的损坏部分(基座420或者电极片430),而不用选择整体报废,降低了维修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导电件300包括内接部310、外接部320和连接部330。
内接部310设于主机体100内且与电控组件200相连,外接部320从贯通口110伸出主机体100且与电极片组件400相连,连接部330连接在内接部310和外接部320之间且穿过贯通口110,贯通口110的周沿被夹持在内接部310和外接部320之间。
具体地,外接部320的朝向电极片组件400的一面为光滑平面,以增加外接部320和电极片组件400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以使电极片组件400沿主机体100的长度方向的移动平稳进行。
如此,通过贯通口110的周沿被夹持在内接部310和外接部320之间,导电件300在主机体100上与贯通口110的相对位置固定。由于外接部320从贯通口110伸出主机体100,外接部320的长度可以具有更大的延伸空间,进而增加电极片组件400的可移动范围,以使颈部按摩仪1可以对人体颈部的按摩区域更大,进一步地扫清按摩盲点。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内接部310具有第一弹性槽311,连接部330具有与第一弹性槽311连通的第二弹性槽331,第二弹性槽331的截面可以为V形,第一弹性槽311的截面可以为矩形,连接部330与贯通口110过盈配合。如此,通过第一弹性槽311和第二弹性槽331的设置,可以将导电件300沿其长度方向向内移动(即第一弹性槽311的两侧槽壁彼此靠近、第二弹性槽331的两侧槽壁彼此靠近),便于导电件300穿过贯通口110实现安装固定。
并且,第一弹性槽311与第二弹性槽331相连通,降低加工难度,便于加工。连接部330与贯通口110过盈配合,可以避免导电件300与主机体100发生相对位移,保证导电件300与电极片组件400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外接部320的朝向电极片组件400的一端倒圆角,内接部310的背向电极片组件400的一端倒斜角。
如此,通过倒圆角的设置,便于电极片组件400的移动,防止内接部310划伤电极片组件400。通过倒斜角的设置,便于外接部320的远离电极片组件400一端伸入主机体100的内部,进行导电件300的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导电件300包括基部340和凸点350。基部340安装于主机体100内且与电控组件200相连,凸点350连接于内接部310,凸点350从贯通口110伸出主机体100且与电极片组件400相连。
通过凸点350的设置,既可以通过导电件300实现电控组件200和电极片组件400之间的电连接,又减小了夹爪410和主机体100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颈部按摩仪1的小型化的设计。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贯通口110沿主机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凸点350为两个且分别邻近基部340的两端设置,两个凸点350分别止抵于贯通口110的两端壁。如此,通过两个凸点350分别止抵于贯通口110的两端壁,不仅增大了电极片组件400的可移动范围,即增加了颈部按摩仪1对人体颈部的按摩区间,且提高了导电件300和主机体100之间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电极片组件400和导电件300均为多个,贯通口110为沿主机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导电件300一一对应地伸出多个贯通口110且一一对应地与多个电极片430组件接触。
具体而言,电极片组件400中的电极片430可以为条形按摩片,多个电极片430包括至少一个正极电极片和至少一个负极电极片,可以与人体形成回路,达到按摩的效果。如此,多个电极片430与人体接触的总面积大,实现了大面积连续区域的按摩,不仅增大了按摩区域,进一步地扫清了按摩盲点,提高了用户舒适性,并且有效避免了刺痛的产生,保证的按摩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电控组件200包括电池210、电路板220和导线230。
电池210设于主机体100内,电路板220设于主机体100内,导线230设于主机体100内且分别与电池210和电路板220相连,导电件300与导线230相连。
具体地,电池210和电路板220之间通过导线230电连接,电路板220和导电件300之间通过导线230电连接,导线230可焊接于导电件300的背向人体颈部的一面。
通过电池210的设置,避免了颈部按摩仪1运行时需要连接充电线,增加了颈部按摩仪1使用的便捷性。通过电路板220可以控制输出的电流值和输出电流为脉冲电流,增加了颈部按摩仪1使用的多样性。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导电件300的背向电极片组件400的一侧设有线槽360,线槽360沿主机体100的长度方向贯通导电件300,导线230配合于线槽360。如此,通过线槽360的设置,便于导线230和导电件300的引线的布置和整理,可以提高主机体100内的空间利用率,增加了主机体100的空间的整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主机体100包括中间管120、第一夹臂130和第二夹臂140。
贯通口110设于中间管120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第一夹臂130和第二夹臂140分别安装于中间管120的两端,电路板220设于第一夹臂130内,电池210设于第二夹臂140内,导线230设于中间管120内,导线230的一端伸入第一夹臂130与电路板220相连且另一端伸入第二夹臂140与电池210相连。
举例而言,在电极片组件400为多个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更多个电路板220,例如,电极片组件400为两个,可以在第二夹臂140内额外设置一个电路板220,即电路板220为两个,两个电路板220可以分别连接两个电极片组件400。
通过上设置第一夹臂130和第二夹臂140,增加了颈部按摩仪1佩戴时与人体颈部之间固定力,避免了颈部按摩仪1脱离人体颈部。并且第一夹臂130和第二夹臂140内设置有安装空间,便于电路板220和电池210的安装,提高了颈部按摩仪1的空间利用率,利于颈部按摩仪1小型化设计且重量的分配。
另外,将电路板220和电池210安装于夹臂中,可以降低中间管120的重量且均衡颈部按摩仪1的长度方向的重量,防止中间管120过重导致颈部按摩仪1在佩戴时从人体颈部的后方脱离。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中间管120为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可为鹅颈管等,金属软管便于折弯和收纳。另外,中间管120还可以为弹性管,弹性管可以增加颈部按摩仪1的形变恢复力,进一步地提高颈部按摩仪1和人体颈部之间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其他构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体,所述主机体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有贯通口;
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主机体内;
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主机体内且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所述导电件从所述贯通口露出;
电极片组件,所述电极片组件沿所述主机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主机体且与所述导电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组件具有夹爪,所述夹爪夹持于所述主机体且与所述导电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夹爪的横截面为与所述主机体的形状适配的圆弧形,且该圆弧形的圆心角不小于1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组件包括:
基座,所述夹爪形成于所述基座;
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安装于所述基座的背向所述主机体的一面且与所述夹爪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
内接部,所述内接部设于所述主机体内且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
外接部,所述外接部从所述贯通口伸出所述主机体且与所述电极片组件相连;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内接部和所述外接部之间且穿过所述贯通口,所述贯通口的周沿被夹持在所述内接部和所述外接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部具有第一弹性槽,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槽连通的第二弹性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贯通口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部的朝向所述电极片组件的一端倒圆角,所述内接部的背向所述电极片组件的一端倒斜角。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
基部,所述基部安装于所述主机体内且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
凸点,所述凸点连接于所述内接部,所述凸点从所述贯通口伸出所述主机体且与所述电极片组件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口沿所述主机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凸点为两个且分别邻近所述基部的两端设置,两个所述凸点分别止抵于所述贯通口的两端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组件和所述导电件均为多个,所述贯通口为沿所述主机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导电件一一对应地伸出多个所述贯通口且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电极片组件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设于所述主机体内;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主机体内;
导线,所述导线设于所述主机体内且分别与所述电池和所述电路板相连,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导线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的背向所述电极片组件的一侧设有线槽,所述线槽沿所述主机体的长度方向贯通所述导电件,所述导线配合于所述线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包括:
中间管,所述贯通口设于所述中间管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
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分别安装于所述中间管的两端,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夹臂内,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第二夹臂内,所述导线设于所述中间管内,所述导线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电路板相连且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夹臂与所述电池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为金属软管。
CN202020384125.XU 2020-03-23 2020-03-23 颈部按摩仪 Active CN212327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4125.XU CN212327181U (zh) 2020-03-23 2020-03-23 颈部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4125.XU CN212327181U (zh) 2020-03-23 2020-03-23 颈部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7181U true CN212327181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8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84125.XU Active CN212327181U (zh) 2020-03-23 2020-03-23 颈部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71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1539A (zh) * 2022-11-14 2023-02-03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挂脖式颈部按摩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1539A (zh) * 2022-11-14 2023-02-03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挂脖式颈部按摩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27181U (zh) 颈部按摩仪
JP2001044589A5 (zh)
CN108616015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14512276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6980898U (zh) 组合式弹片结构及应用该弹片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12304026U (zh) 屏蔽式外壳
CN211751813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3692466U (zh) 一种防水dc插座
CN205319382U (zh) 一种电连接片
CN205159541U (zh) 改良的电极接触弹片
CN210806926U (zh) 一种导线内置式盖体结构及其微型直流电机
CN110676624A (zh) 接触件及连接器
CN209786234U (zh) 一种浮动式母座以及包括它的同轴连接器
CN211530226U (zh) 接触件及连接器
CN203216943U (zh) 一种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改进型鳄鱼夹
CN217041094U (zh) 电极组件及颈部按摩仪
CN206595495U (zh) 电连接器
CN214382534U (zh) 按摩头和具有其的颈部按摩仪
CN205282705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
CN210142728U (zh) 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4542557U (zh) 一种卡接式的接线端子
CN204361165U (zh) 一种在电路板上安装电池的结构
CN204858042U (zh) 射频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9937103U (zh) 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203323U (zh) 电池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