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6656U - 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6656U
CN212326656U CN202020809491.5U CN202020809491U CN212326656U CN 212326656 U CN212326656 U CN 212326656U CN 202020809491 U CN202020809491 U CN 202020809491U CN 212326656 U CN212326656 U CN 212326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end
arc
handle
shape
sho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94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开进
胡曼
洪咏龙
李国威
薛洋
刘平
隋文
林成
邓天阁
李元
郑雪妮
张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8094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6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6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6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包括手柄、第一工作端以及第二工作端,手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为铲状,第一工作端的铲状面积大于第二工作端的铲状面积,第一工作端的最小厚度大于第二工作端的最小厚度;第一工作端凸面尖端的内凹抵在患牙翻瓣后的牙槽嵴顶上,充分暴露术野,避开牙龈乳头,保护牙周软组织,能够防止软组织被车针带卷入造成误伤,还能够减少医师在术中换器械的次数和频率,提高手术效率,并减少由于频繁更换器械可能导致的感染;工作端更加扁平,减小了刃部的锐度,降低了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为的滑脱或误伤,提高医师操作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外科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口腔外科临床手术操作过程中,如行牙龈翻瓣时传统剥离器由于其手部握持部分十分光滑,剥离力量不容易掌控,无法有效快速的翻开软组织;其端部为尖锐状,太过锋锐,容易出现软组织瓣的撕裂,牙龈乳头损伤,误伤患者临近口腔软组织等情况,故而增大手术创伤,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后软组织肿胀的几率,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传统剥离器的使用也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了医疗纠纷的产生;同时传统剥离器的两端只有剥离的功能,在必须辅助暴露手术视野时没有牵拉保护软组织的作用,这无形中增加了科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设计工作端的形状和受力结构,使得医生操作过程中握持力度、方向更容易控制,在行牙龈翻瓣时、牵拉龈瓣时牵拉保护器不易滑落,保护牙龈下段的牙龈乳头,使得医生操作更加安全、省力与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包括手柄、第一工作端以及第二工作端,手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
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为铲状,第一工作端的铲状面积大于第二工作端的铲状面积,第二工作端为水滴形铲状,铲状上端为弧形凸面,下端为弧形凹面,末端外凸,为刃状;第一工作端为月牙铲形,铲形上端为弧形凸面,下端为弧形凹面,末端月牙形,月牙形的内凹朝向手柄的轴向中部方向;第一工作端的最小厚度大于第二工作端的最小厚度;
第一工作端的外形弧度与第二工作端的弧面朝向相反。
进一步的,第一工作端前端的厚度为0.6mm~0.8mm,第二工作端前端的厚度为0.2mm~0.5mm。
进一步的,第二工作端的一面为弧形凹面,其另一面为弧形凸面,且与第一工作端的弯曲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第一工作端的前端弧形内凹沿手柄长轴方向的最深处为3mm,弧度为π/4~π/3。
进一步的,第一工作端的最宽处为8mm~10mm,第二工作端的最宽处为3~4.5mm。
进一步的,手柄为八棱柱状,手柄两端设置持握段,持握段上设置有若干指节,手柄的直径为8mm~10mm。
进一步的,指节之间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圆弧直径为2mm,最深处为0.64mm,相邻两个弧形凹槽的距离为3mm。
进一步的,两持握段之间的距离为45mm。
进一步的,手柄与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之间设置有平滑过渡的连接段,连接段的横截面为渐变式,从手柄至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连接段的横截面逐渐减小,连接段的横截面为圆形,连接段的最小直径为2.63mm,最大直径为7mm。
进一步的,外表面涂覆有亚光型抗菌涂层。
进一步的,手柄的多指节弧形凹槽设计使其与手接触的摩擦力增大不易滑脱,不易损伤临近组织,持握时弧形凹槽位置与虎口对应,符合人体工学,更易于牵拉翻开的牙龈,从而节省手术时间、使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极大地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
进一步的,手柄采用不规则八面体柱状设计,八面体柱形设计,使医师在操作的时候食指和拇指能够夹持加工出的平面,增大接触面积,增加医师舒适感;中指能够接触有弧度的面,有效的和中指末端指节的自然弧度相贴合,减少舒适度对医师注意力的干扰。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外表面涂覆亚光型抗菌涂层,有利于提高其本身的抗菌性能,降低患者感染风险,同时亚光型表面不会对照明灯产生反光,不影响医护人员的观察口腔内部。亚光型抗菌涂层在微观上是光滑表面,避免了过深的裂隙藏匿有害菌群,便于清洁消毒灭菌,减少了患者术后感染的几率;在宏观上体现为粗糙亚光,可有效增大器械与医师操作乳胶手套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握持与施力。
进一步的,手柄与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的连接段的横截面为圆形,从手柄至至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连接段的横截面逐渐减小,提供足够强度的同时,减小了手术器械本身所占的空间,不妨碍其他手术器械的工作;确保在工作端上方10mm处的直径小于3mm,尽可能的扩大了医师的视野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工作端的尖端处有一向手柄方向内凹的弧形,它与牙齿翻瓣后暴露的牙槽突外骨板的弧形表面能够做到凹凸结合,且不易滑动、省力易于医生操作;第一工作端较宽保护面广,能够牵拉保护整个软组织瓣,保护牙龈乳头;第一工作端牵拉时能够直抵骨面,垂直用力,不易滑动不产生牙龈撕裂;第一工作端在与牙科专用手机配合使用时能够防止软组织被车针带卷入造成误伤,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误伤发生率。本实用新型兼具翻瓣、牵拉保护的作用,减少医师在术中换器械的次数和频率,有效提高口腔外科手术效率,并减少由于频繁更换器械可能导致的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附图中,1-手柄,2-连接段,3-第一工作端,4-第二工作端,5-指节,6-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包括手柄1、第一工作端4以及第二工作端5,手柄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工作端4和第二工作端5;
第一工作端4和第二工作端5为铲状,第一工作端4的铲状面积大于第二工作端5的铲状面积,第二工作端5为水滴形铲状,铲状上端为弧形凸面,下端为弧形凹面,末端外凸,为刃状;第一工作端4为月牙铲形,铲形上端为弧形凸面,下端为弧形凹面,末端月牙形,月牙形的内凹朝向手柄1的轴向中部方向;第一工作端4的最小厚度大于第二工作端5的最小厚度;手柄1与第一工作端4和第二工作端5之间设置有平滑过渡的连接段2,连接段2的横截面为渐变式,从手柄至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连接段的横截面逐渐减小,连接段2的横截面为圆形,连接段2的最小直径为2.63mm,最大直径为7mm。
第一工作端4的外形弧度与第二工作端的弧面朝向相反;第一工作端4前端的厚度为0.6mm~0.8mm,第二工作端5前端的厚度为0.2mm~0.5mm;第二工作端5的一面为弧形凹面,其另一面为弧形凸面,且与第一工作端4的弯曲方向相反;第一工作端4的前端弧形内凹沿手柄1长轴方向的最深处为3mm,弧度为π/4~π/3;第一工作端4的最宽处为8mm~10mm,第二工作端5的最宽处为3~4.5mm。
手柄1为八棱柱状,手柄1两端设置持握段,持握段上设置有若干指节3,手柄1的直径为8mm~10mm;指节3之间设置有弧形凹槽6,弧形凹槽6的圆弧直径为2mm,最深处为0.64mm,相邻两个弧形凹槽6的距离为3mm;两持握段之间的距离为45mm。
外表面涂覆有亚光型抗菌涂层。
连接段2的长度为30mm~35mm;根据亚洲人恒牙相邻牙齿龈乳头之间距离的数据统计,第一工作端4的端部弧形内凹的半径为的设定弧长为4mm~6mm;第一工作端4和第二工作端5的弧形凸面与亚洲人颌骨曲度相吻合。
第一工作端4和第二工作端5采用扁平化设计,减小了前端刃部的锐度,降低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为的滑脱或误伤。
第一工作端4的月牙弧形抵在翻瓣后的牙槽嵴顶上,其凹面紧贴翻开的软组织瓣,能够充分暴露术野,避开牙龈乳头;由于较大面积的凹面与软组织接触,减少了局部组织的应力集中,能够起到保护软组织的作用。进行牙龈分离时,第二工作端5从牙龈沟插入,将附着在牙颈部周围的牙龈组织分离,以免拔牙时造成牙龈撕裂。手柄为棱柱状,手柄1上设置有若干指节3,相邻两指节3之间设置有弧形凹槽6,持握时弧形凹槽6的位置与虎口对应,符合人体工学;便于手指持握,能够更好掌控翻瓣力度,更灵活的调整用力方向。使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不容易滑脱,提高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手柄1上设置两段持握段,持握段设置在手柄1两端,距离手柄1端面处,即持握段的端部起始点4mm处设置第一条宽2mm且最深处为0.64mm的弧形凹槽6,往手柄1的中部方向持握段上每隔3mm设置弧形凹槽6,共设置5条;弧形凹槽6以光滑的弧度平滑过渡,其弧度与手指腹侧软组织弧度相匹配,增加舒适性;持握段上第一条凹槽至最后一条凹槽的距离是25mm,中国人食指末端指节长度平均值是24.74mm,可以适应大多数医师对器械的握持;两握持段之间的距离为45mm,当以传统执笔式使用该器械时,食指第一、二指节通常呈直角形态,中国人食指二三指节平均长度为46.23mm,食指第一指节的长度平均长度为46.85mm,根据勾股定理,食指握持处到虎口的直线距离为65mm,该器械的设计可以巧妙的将医师手指前端和虎口与器械的接触落在两段凹槽区内,减少使用者的不适感,提高医师单手扭转器械角度的效率,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患者术中感染的概率。
牙龈牵拉保护器的总长为165mm~185mm,其长度小于现有临床上常用的口腔外科牙龈翻瓣牵拉器,减少了医师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从手中滑脱的现象,中国人右手手掌平均面积为134.4cm2±17.4cm2,欧美人群右手手掌面积平均值约为140cm2,减少了医师的精力分散,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感染的概率。
连接段采用符合医疗器械国家标准的相应不锈钢材,其纵向弹性模量大于193kN/mm2,连接段2的最小直径为2.63mm,则其受到小于1000N的作用力时难以发生屈服,不会产生可见形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师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颌骨施加力小于500N,因此该器械颈部的设计完全符合实际使用需要;减少颈部对医师在操作过程中的视野,降低医师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尽可能保护患者;将医师的力量更紧密的集中在工作端刃部,并且减小了发生侧滑的概率。
颈部采用了圆滑过渡的锥形,略向内部凹陷,尽可能地减少了器械表面的锐角锐边,减少由于医师的失误造成的患者不必要的损伤;使得器械直径尽快的减小,保证在工作段上方10mm处的直径小于3mm,尽可能的扩大了医师的视野范围;有效避免材料的应力集中,减少器械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折断或其他情况,减少患者不必要损伤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外表面涂覆抗菌涂层,有利于提高其本身的抗菌性能,降低患者感染风险。采用铬不锈钢合金一体化制造,其质心位于器械整体的中点附近位置,医师在使用时手指不必对器械使用扭转力或抵抗力即可牢牢掌握器械;
本实用新型表面采用纳米级喷砂工艺,宏观体现为粗糙亚光,此举可有效增大器械与医师操作乳胶手套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在微观层面上避免了过深的裂隙藏匿有害菌群,便于清洁消毒灭菌,减少了患者术后感染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表面所有结构均未形成直角或锐角,形成了利于污渍排出的形态,也降低了清洁消毒的成本。

Claims (10)

1.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第一工作端(4)以及第二工作端(5),手柄(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工作端(4)和第二工作端(5);
第一工作端(4)和第二工作端(5)为铲状,第一工作端(4)的铲状面积大于第二工作端(5)的铲状面积;第二工作端(5)为水滴形铲状,铲状上端为弧形凸面,下端为弧形凹面,前端外凸,为刃状;第一工作端(4)为月牙铲形,铲形上端为弧形凸面,下端为弧形凹面,前端月牙形,月牙形的凹面朝向手柄(1)端;第一工作端(4)的最小厚度大于第二工作端(5)的最小厚度;
第一工作端(4)的外形弧度与第二工作端的弧面朝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工作端(4)前端的厚度为0.6mm~0.8mm,第二工作端(5)前端的厚度为0.2mm~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工作端(5)的一面为弧形凹面,其另一面为弧形凸面,且与第一工作端(4)的弯曲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工作端(4)的前端的月牙弧形最深处为3mm,弧度为π/4~π/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工作端(4)的最宽处为8mm~10mm,第二工作端(5)的最宽处为3~4.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手柄(1)为八棱柱状,手柄(1)两端设置持握段,持握段上设置有若干指节(3),手柄(1)的直径为8mm~1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指节(3)之间设置有弧形凹槽(6),弧形凹槽(6)的圆弧直径为2mm,最深处为0.64mm,相邻两个弧形凹槽(6)的距离为3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其特征在于,两持握段之间的距离为4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手柄(1)与第一工作端(4)和第二工作端(5)之间设置有平滑过渡的连接段(2),连接段(2)的横截面为渐变式,从手柄至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连接段的横截面逐渐减小,连接段(2)的横截面为圆形,连接段(2)的最小直径为2.6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外表面涂覆有亚光型抗菌涂层。
CN202020809491.5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 Active CN212326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9491.5U CN212326656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9491.5U CN212326656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6656U true CN212326656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82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9491.5U Active CN212326656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6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8717B2 (en) Anesthesia intubating forceps
KR101501954B1 (ko) 치주 수술용 견인기
US11103334B2 (en) Device for removing material from the oral cavity of a patient
US10201362B2 (en) Contoured surgical forceps
EP3167843A1 (en) Oral cavity fluid extraction system and bite block
US11219994B2 (en) Hand tool apparatus with adaptive ergonomic handle
CN212326656U (zh) 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
US4035917A (en) Reinforcing dental pin cutter and retainer
CN111481314A (zh) 一种牙龈翻瓣牵拉保护器
CN212679289U (zh) 一种新式下颌残根钳
CN212592488U (zh) 一种新式上颌残根钳
CN219962945U (zh) 一种口腔拉钩
CN212661968U (zh) 一种下颌磨牙旋转微创拔牙钳
US20210045625A1 (en) Dental retractor with micro mirror
CN211327583U (zh) 一种喉罩置入开口辅助装置
CN210277241U (zh) 一种新型口腔深部手术拉钩
CN215079961U (zh) 牙齿冠根分离挺
RU2284789C1 (ru) 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ие щипцы для удаления зубов
CN210903243U (zh) 口腔手术剪
CN216933574U (zh) 牙槽外科专用手术拉钩
CN213910603U (zh) 一种上颌磨牙旋转微创拔牙钳
CN211633568U (zh) 一种输液港防刺伤指套
CN116392175A (zh) 一种口腔拉钩
RU77773U1 (ru) Щипцы 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ие
CN216754645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护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