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9975U -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9975U
CN212319975U CN202021576181.XU CN202021576181U CN212319975U CN 212319975 U CN212319975 U CN 212319975U CN 202021576181 U CN202021576181 U CN 202021576181U CN 212319975 U CN212319975 U CN 212319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oler
unit
heat exchang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61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明
陈阿勇
黄运松
麦嘉强
毛洪炎
叶春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d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d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d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d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61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9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9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9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系统,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该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包括蒸发冷机组、机械制冷机组、表冷系统和导风结构。蒸发冷机组包括换热芯体和第一表冷器。机械制冷机组包括蒸发式冷凝器和蒸发器。表冷系统连接蒸发器,且具有用于输出冷量的第二表冷器。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相邻且设于导风结构内。蒸发式冷凝器设在蒸发冷机组内且与换热芯体耦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其采用了上述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系统能提高能效,降低制冷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机房冷却空调PUE值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空调机械制冷的方式能耗太高,无法满足绿色建设方案。中国地域辽阔,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自然冷源,能大起到大幅度的节能效果。利用自然冷源主要方式采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
但是现有的间接蒸发技术采用的制冷机组通常会出现夏季耗能高,冬季防冻的问题,还会导致能效降低的情况发生,导致制冷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其能够提高能效,降低制冷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其能够提高能效,降低制冷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包括蒸发冷机组、机械制冷机组、表冷系统和导风结构。
所述蒸发冷机组包括供水流动的换热芯体和第一表冷器,所述换热芯体用于接收且冷却水,所述第一表冷器用于输出冷量。
所述机械制冷机组包括供冷媒流动的蒸发式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用于接收且冷却冷媒,所述蒸发器用于输出冷量。
所述表冷系统连接于所述蒸发器,所述表冷系统用于接收所述蒸发器输出的冷量,且所述表冷系统还具有用于输出冷量的第二表冷器。
所述第一表冷器和所述第二表冷器相邻且设置于所述导风结构内部,所述导风结构用于引导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表冷器和所述第二表冷器且导向指定位置。
所述蒸发式冷凝器设置在所述蒸发冷机组内部且与所述换热芯体耦合。
可选的,所述换热芯体采用高分子填料制成。
可选地,蒸发冷机组还包括风机、喷淋装置、水箱和水泵;
所述风机、所述喷淋装置、所述换热芯体和所述水箱自上而下设置;
所述水泵连接于所述水箱以用于抽出所述水箱的水,所述水泵还连接于所述第一表冷器,以将所述水箱中的水抽向所述第一表冷器,所述第一表冷器还连接于所述喷淋装置。
可选地,所述蒸发冷机组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在所述风机和所述喷淋装置之间。
可选地,所述表冷系统还包括换热壳体,所述第二表冷器和所述换热壳体相互连通且形成供水循环的回路,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换热壳体内部以向所述换热壳体内部的水输出冷量,所述第二表冷器设置在所述导风结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表冷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表冷器用于输出冷量。
可选地,所述表冷系统还包括泵机,所述泵机设置在所述换热壳体和所述第二表冷器之间,且用于从所述换热壳体中将水抽向所述第二表冷器。
可选地,所述机械制冷机组还包括压缩机、氟泵、第一单向通路、第二单向通路和膨胀阀;
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式冷凝器、所述氟泵、所述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依次首尾连接;
所述第一单向通路并联连接于所述压缩机,且所述第一单向通路用于将冷媒导向所述蒸发式冷凝器且单向导通;
所述第二单向通路并联连接于所述氟泵,且所述第二单向通路用于将冷媒导向所述膨胀阀且单向导通。
可选地,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导风壳体和导风机,所述第一表冷器和所述第二表冷器间隔设置在所述导风壳体内部,所述导风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导风机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且用于引导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表冷器和所述第二表冷器。
可选地,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且用于检测进风温度。
一种制冷系统,包括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所述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包括蒸发冷机组、机械制冷机组、表冷系统导风结构。
所述蒸发冷机组包括供水流动的换热芯体和第一表冷器,所述换热芯体用于接收且冷却水,所述第一表冷器用于输出冷量。
所述机械制冷机组包括供冷媒流动的蒸发式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用于接收且冷却冷媒,所述蒸发器用于输出冷量。
所述表冷系统连接于所述蒸发器,所述表冷系统用于接收所述蒸发器输出的冷量且输出冷量。
所述第一表冷器和所述表冷系统相邻且设置于所述导风结构内部,所述导风结构用于引导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表冷器和所述表冷系统且导向指定位置。
所述蒸发式冷凝器设置在所述蒸发冷机组内部且与所述换热芯体耦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能通过将机械制冷机组的蒸发式冷凝器设置在蒸发冷机组内部,且将蒸发式冷凝器和换热芯体相互耦合,从而使得蒸发冷机组在通过换热芯体对水进行降温冷却的同时,能通过换热芯体同时向蒸发式冷凝器提供降温制冷的作用,便能提高机械制冷的制冷效率,进而提升机械制冷机组提供的制冷作用,实现提高能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系统采用了上述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且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提供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中步骤S2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中步骤S23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中步骤S232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中步骤S234的流程图。
图标:10-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0-蒸发冷机组;110-换热芯体;120-第一表冷器;130-风机;140-喷淋装置;150-水箱;160-水泵;170-挡水板;200-机械制冷机组;210-蒸发式冷凝器;220-蒸发器;230-压缩机;240-氟泵;250-膨胀阀;260-第一单向通路;270-第二单向通路;300-表冷系统;310-第二表冷器;320-换热壳体;330-泵机;400-导风结构;410-导风壳体;420-导风机;43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其中,图中箭头指代的是气流的流动方向。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该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能用于向用户提供制冷作用,以满足用户的冷量需求。该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能够提高制冷能效,并且能降低制冷成本。
其中,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包括蒸发冷机组100、机械制冷机组200、表冷系统300和导风结构400。其中,蒸发冷机组100包括供水流动的换热芯体110和第一表冷器120,该换热芯体110用于接收水且冷却水,以形成低温水。第一表冷器120能用于接收经过换热芯体110冷却的水,且第一表冷器120能用于输出冷量。机械制冷机组200包括共冷媒流动的蒸发式冷凝器210和蒸发器220,蒸发式冷凝器210用于接收且冷却冷媒,蒸发器220用于输出冷量。表冷系统300连接于蒸发器220,并且表冷系统300用于接收蒸发器220输出的冷量,并且表冷系统300还具有用于向外输出冷量的第二表冷器310。第一表冷器120和第二表冷器310相邻设置且均设置在导风结构400的内部,导风结构400则用于引导气流依次流经第一表冷器120和第二表冷器310,并且还用于将经过第一表冷器120和第二表冷器310的气流导向至指定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当气流依次流经第一表冷器120和第二表冷器310时,能通过第一表冷器120和第二表冷器310依次向气流提供冷量,从而形成低温的气流,并通过该气流将冷量传递至指定的位置,便能实现向用户提供冷量的目的。
为了提高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的能效,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蒸发式冷凝器210设置在蒸发冷机组100的内部,并且蒸发式冷凝器210与换热芯体110相互耦合。通过将蒸发式冷凝器210和换热芯体110相耦合,能使得换热芯体110在向水提供冷却作用的同时,换热芯体110还能向蒸发式冷凝器210提供一定的冷却降温作用,从而提高蒸发式冷凝器210向冷媒提供的降温冷却作用,能提高蒸发器220输出的冷量,从而提高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的能效。
需要说明的是,换热芯体110与蒸发式冷凝器210相互耦合指代的是,换热芯体110与蒸发式冷凝器210相互穿插交错,可以看作是,换热芯体110内部的多个层状结构与蒸发式冷凝器210中多个管路形成的层状结构相互交错且并排设置,以提高换热芯体110与蒸发式冷凝器210之间的热交换面积,便能提高换热芯体110与蒸发式冷凝器210之间的换热效率。其中,换热芯体110和蒸发式冷凝器210相互耦合的方式还可以如下:换热芯体110内部设置有与蒸发式冷凝器210相适配的容置空间,蒸发式冷凝器210容置在该容置空间内部,该容置空间可以设置为与蒸发式冷凝器210中的多个管道相适配,即,容置空间可以是与蒸发式冷凝器210中弯折的管道相适配以形成弯折的孔道等。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换热芯体110采用高分子填料制成。当然,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芯体110也可以采用盘管的方式设置,此时换热芯体110中的盘管与蒸发式冷凝器210中的盘管相互缠绕,从而达到耦合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蒸发冷机组100还包括风机130、喷淋装置140、水箱150和水泵160。风机130、喷淋装置140、换热芯体110和水箱150自上而下设置,其中,风机130能用于引导气流进入蒸发冷机组100内部,且使得气流依次流经换热芯体110、喷淋装置140和风机130,然后由风机130将气流导出,通过将气流引导流经换热芯体110,气流可以将换热芯体110散发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散热降温的作用,以保证换热芯体110能提供有效足够的冷却降温作用,确保对于水的制冷作用。在换热芯体110对水进行冷却降温之后,水落到水箱150中汇集,即,在水箱150中存储了汇集的低温水。水泵160连接于水箱150且还连接于第一表冷器120,以使得水泵160能将水箱150中的水抽出并导向至第一表冷器120,低温水进入第一表冷器120之后能实现第一表冷器120向外输出冷量的目的。第一表冷器120还连接于喷淋装置140,以使得在水泵160的作用下,水会由第一表冷器120导向至喷淋装置140,且在水泵160的作用下,喷淋装置140将水朝向换热芯体110喷淋,从而通过换热芯体110相水提供降温制冷的作用。
为了避免水跟随气流被风机130导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选地,蒸发冷机组100还可以包括挡水板170,挡水板170设置在风机130和喷淋装置140之间,从而能通过挡水板170向水提供遮挡作用,在水跟随气流朝向挡水板170流动时,会汇集在挡水板170上,当汇集的水达到一定程度时,水重新滴落到换热芯体110上,从而避免水的流失。当然,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挡水板170的设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表冷系统300包括第二表冷器310和换热壳体320,第二表冷器310和换热壳体320相互连通且形成供水循环的回路。即,第二表冷器310的内部空间和换热壳体320的内部空间通过导管连通,以使得水能在第二表冷器310内部和换热壳体320内部循环。需要说明的是,其中,蒸发器220设置在换热壳体320内部,从而使得蒸发器220能将冷量输出至换热壳体320内部的水中,以向换热壳体320内部的水提供降温制冷的作用,在换热壳体320内部的低温水流动至第二表冷器310内部时,便能通过第二表冷器310向外输出冷量。进一步地,表冷系统300还包括泵机330,泵机330设置在换热壳体320和第二表冷器310之间,且泵机330能用于从换热壳体320中将水抽向第二表冷器310,从而使得水在第二表冷器310和换热壳体320之间循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机械制冷机组200还包括压缩机230、氟泵240、第一单向通路260、第二单向通路270和膨胀阀250,压缩机230、蒸发式冷凝器210、氟泵240、膨胀阀250和蒸发器220依次首尾连接,第一单向通路260并联连接于压缩机230,且第一单向通路260用于将冷媒导向蒸发式冷凝器210且单向导通,第二单向通路270并联连接于氟泵240,且第二单向通路270用于将冷媒导向膨胀阀250且单向导通。在压缩机230运作且氟泵240不运作时,压缩机230将经过压缩的冷媒导向至蒸发式冷凝器210,经过蒸发式冷凝器210冷却之后进入至第二单向通路270且由第二单向通路270导向膨胀阀250,冷媒在经过膨胀阀250节流降压之后进入蒸发器220以输出冷量,从蒸发器220中导出之后冷媒回到压缩机230准备下一次循环;在氟泵240运作且压缩机230不运作时,氟泵240将冷媒泵入膨胀阀250,通过膨胀阀250的节流降压之后进入蒸发器220,且由蒸发器220向外输出冷量,从蒸发器220中导出之后,由第一单向通路260导向至蒸发式冷凝器210,以使得冷媒在蒸发式冷凝器210中冷凝并导向至氟泵240以准备下一次循环;在氟泵240和压缩机230均运作时,可以看作是在压缩机230运行的基础上同时开启氟泵240,此时氟泵240能将蒸发式冷凝器210中导出的液态冷媒进行再加压,在经过膨胀阀250和进入至蒸发器220,能提高蒸发器220的蒸发温度,提高换热量且提高能效。
由此,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可以具有多个运行模式,例如,当蒸发冷机组100运行,压缩机230运行且氟泵240停机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处于第一运行模式;当蒸发冷机组100运行,压缩机230和氟泵240均运行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处于第二运行模式;当蒸发冷机组100运行,压缩机230和氟泵240均停止运行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处于第三运行模式;当蒸发冷机组100中的风机130运行且蒸发冷机组100中水泵160停机,氟泵240运行且压缩机230停机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处于第四运行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能在第一运行模式、第二运行模式、第三运行模式和第四运行模式中切换,从而使得在适当的时间或者适当的季节运行适当的运行模式,以避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能耗变大,从而提高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的能效。例如,在冬季温度较低,如0℃或某一设定温度时,可以运行第四运行模式,此时,蒸发冷机组100中的水泵160停止工作,风机130工作,此时喷淋装置140不向换热芯体110和蒸发式冷凝器210上喷水,可以起到防冻作用;并且由于自然冷源充分,能提高氟泵240的能效,且达到节能的目的。又例如,在冬季温度高于0℃或某一设定温度时,可以运行第三运行模式,以充分利用自然冷源间接蒸发降温,从而达到提高能效,且实现节能的目的。还例如,在春秋季节等过度环温时,可以运行第二运行模式,可以降低机械制冷机组200中的压缩机230的压缩比,提高机械制冷的能效,并且同时利用间接蒸发自然冷源,能进一步地提高制冷效率以达到提高能效的目的。再例如,在夏季等高温环境时,运行第一运行模式,在利用间接蒸发自然冷源的同时,启动压缩机230以确保能提供充足的制冷量,满足用户的制冷需求。由此,可以在一年四季中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不同运行模式的切换选择,从而在满足用户冷量需求的同时能提高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的能效,极大程度上解决制冷成本。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导风结构400还包括导风壳体410和导风机420,第一表冷器120和表冷系统300间隔设置在导风壳体410内部,即第一表冷器120和第二表冷器310间隔设置在导风壳体410内部。导风可以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导风机420设置在出风口,且用于引导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导风壳体410且依次经过第一表冷器120和第二表冷器310。当气流经过第一表冷器120和第二表冷器310时,第一表冷器120和第二表冷器310向气流输出冷量,以向气流提供降温制冷作用,经过导风机420导向至指定的位置以向用户提供冷量,满足用户的冷量需求。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导风结构400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430,温度传感器430设置在进风口,且用于检测进风温度。当然,在出风口也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430以检测出风口的出风温度。
为了提高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的能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该制冷控制方法能提高能效,降低制冷成本。其中,请参阅图3,制冷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接收送风温度值、回风温度值、外环干球温度值和外环湿球温度值。
其中,送风温度值表示在预设周期内导风结构400出风的平均温度值,换言之,送风温度值为,在预设周期内,设置在出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430检测到的平均出风温度值。回风温度值表示在预设周期内导风结构400集风的平均温度值,换言之,回风温度值为,在预设周期内,设置在进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430检测到的平均温度值。外环干球温度值表示在预设周期内蒸发冷机组100的进风处的平均外环境干球温度值。外环湿球温度值表示在预设周期内蒸发冷机组100的进风处的平均外环境湿球温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将蒸发式冷凝器210和换热芯体110相互耦合,从而在检测蒸发冷机组100进风处的外环干球温度值和外环湿球温度值时,方便同时对蒸发式冷凝器210以及换热芯体110的换热效率进行计算和判断,从而降低判断难度,以降低该制冷控制方法的执行难度;并且,只需要采集同一处的外环干球温度值和外环湿球温度值,便能同时对机械制冷机组200和蒸发冷机组100进行调控,进一步降低了制冷控制方法的难度。另外,还可以降低设置检测装置的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步骤S2、依据送风温度值、回风温度值、外环干球温度值和外环湿球温度值控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运行第一运行模式、第二运行模式、第三运行模式或者第四运行模式。
可选地,请参阅图4,步骤S2可以包括:
步骤S21、判断回风温度值是否小于预设回风温度值。
其中,预设回风温度值为设定值,即,该预设回风温度值可以通过用户手动设定,当然,该预设回风温度值也可以采用出厂设定的方式设定。
步骤S22、若否,则控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运行第一运行模式。
即,在回风温度值小于预设回风温度值时,此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控制蒸发冷机组100运行,且控制压缩机230运行,同时控制氟泵240停机。
步骤S23、若是,则依据送风温度值、外环干球温度值和外环是求问估值控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运行第一运行模式、第二运行模式、第三运行模式或者第四运行模式。
可选地,请参阅图5,步骤S23可以包括:
步骤S231、将送风温度值分别与第一预设送风温度值和第二预设送风温度值进行比较。
其中,第一预设送风温度值和第二预设送风温度值均为设定值,且第一预设送风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送风温度值。第一预设送风温度值可以表示送风温度设定上限值,第二预设送风温度值可以表示送风温度设定下限值。需要说明的是,送风温度设定上限值和送风温度设定下限值可以表示用户需求的送风温度值的范围中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步骤S232、当送风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送风温度值,依据外环干球温度值和外环湿球温度值控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运行第一运行模式、第二运行模式、第三运行模式或者第四运行模式。
可选地,请参阅图6,步骤S232可以包括:
步骤S2321、将外环干球温度值分别与第一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第二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和第三预设干球温度值进行比较,且将外环湿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外环湿球温度值和第二预设外环湿球温度值进行比较。
其中,第一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第二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和第三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均为设定值,并且第一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第二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和第三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一次减小。第一预设外环湿球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湿球温度值均为设定值,且第一预设外环湿球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外环湿球温度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可以表示外环干球温度设定上限值,第二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可以表示外环干球温度设定中间值,第三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可以表示外环干球温度设定下限值。第一预设外环湿球温度值可以表示外环湿球温度设定上限值,第二预设外环湿球温度值可以表示外环湿球温度设定下限值。
步骤S2322、当外环干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且外环湿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外环湿球温度值时,控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运行第一运行模式。
步骤S2323、当外环干球温度值小于第一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且大于第二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外环湿球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外环湿球温度值且小于第一预设外环湿球温度值,控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运行第二运行模式。
步骤S2324、当外环干球温度值小于第二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且大于第三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外环湿球温度值小于第二预设外环湿球温度值,控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运行第三运行模式。
步骤S2325、当外环干球温度值小于第三预设外环干球温度值,外环湿球温度值小于第二预设外环湿球温度值,控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运行第四运行模式。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5,步骤S233、当送风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送风温度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送风温度值时,控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维持当前运行模式。
即,当送风温度值位于第一预设送风温度值和第二预设送风温度值之间时,表示此时能满足用户的冷量需求,此时便不需要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切换运行模式,即,维持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当前的运行模式即可。
步骤S234、当送风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送风温度值时,依据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当前的运行模式控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降频运行。
当送风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送风温度值时,表示送风温度过低,此时,通过控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降频运行,以降低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的运行频率,从而降低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的能耗,同时还能确保提供有效的制冷效果,从而能达到提高能效的目的。
可选地,请参阅图7,步骤S234可以包括:
步骤S2341、当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运行模式为第四运行模式,控制蒸发冷机组100中的风机130降频运行,且控制氟泵240降频运行。
其中,当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当前的运行模式为第四运行模式时,蒸发冷机组100和氟泵240处于运行状态,此时,通过控制蒸发冷机组100中风机130的运行频率降低以及控制氟泵240的运行频率降低以减少输出的制冷量,从而使得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提供的制冷量能满足于用户需求。
步骤S2342、当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运行模式为第三运行模式,控制蒸发冷机组100中的风机130降频运行。
其中,当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当前的运行模式为第三运行模式时,蒸发冷机组100处于运行状态,此时,通过控制蒸发冷机组100中风机130的运行频率降低以减少输出的制冷量,从而使得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提供的制冷量能满足于用户需求。
步骤S2343、当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运行模式为第二运行模式,控制压缩机230和氟泵240均降频,直至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切换至第三运行模式。
其中,当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当前的运行模式为第二运行模式时,蒸发冷机组100、压缩机230和氟泵240均处于运行状态,此时,通过控制蒸发冷机组100中风机130的运行频率降低、控制氟泵240的运行频率降低以及控制压缩机230的运行频率降低,直到压缩机230和氟泵240停机,此时可以看作是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切换至第三运行模式运行,能减少输出的制冷量,从而使得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提供的制冷量能满足于用户需求。
步骤S2344、当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运行模式为第一运行模式,控制压缩机230降频,直至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切换至第三运行模式。
其中,当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当前的运行模式为第一运行模式时,蒸发冷机组100和压缩机230处于运行状态,此时,通过控制蒸发冷机组100中风机130的运行频率降低以及控制压缩机230的运行频率降低,直到压缩机230停机,此时可以看作是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切换至第三运行模式,能减少输出的制冷量,从而使得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提供的制冷量能满足于用户需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及制冷控制方法能通过将机械制冷机组200的蒸发式冷凝器210设置在蒸发冷机组100内部,且将蒸发式冷凝器210和换热芯体110相互耦合,从而使得蒸发冷机组100在通过换热芯体110对水进行降温冷却的同时,能通过换热芯体110同时向蒸发式冷凝器210提供降温制冷的作用,便能提高机械制冷的制冷效率,进而提升机械制冷机组200提供的制冷作用,实现提高能效的目的。通过依据送风温度值、回风温度值、外环干球温度值和外环湿球温度值控制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的运行模式,能确保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能在适当的时候运行适当的模式,从而确保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能提供高效的制冷作用,能避免在夏季耗能过高,且能解决冬季防冻的技术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的能效,降低制冷成本。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图未示),该制冷系统采用了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0,且同样能执行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该制冷系统能够提高能效,降低制冷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冷机组(100)、机械制冷机组(200)、表冷系统(300)和导风结构(400);
所述蒸发冷机组(100)包括供水流动的换热芯体(110)和第一表冷器(120),所述换热芯体(110)用于接收且冷却水,所述第一表冷器(120)用于输出冷量;
所述机械制冷机组(200)包括供冷媒流动的蒸发式冷凝器(210)和蒸发器(220),所述蒸发式冷凝器(210)用于接收且冷却冷媒,所述蒸发器(220)用于输出冷量;
所述表冷系统(300)连接于所述蒸发器(220),所述表冷系统(300)用于接收所述蒸发器(220)输出的冷量,且所述表冷系统(300)还具有用于输出冷量的第二表冷器(310);
所述第一表冷器(120)和所述第二表冷器(310)相邻且设置于所述导风结构(400)内部,所述导风结构(400)用于引导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表冷器(120)和所述第二表冷器(310)且导向指定位置;
所述蒸发式冷凝器(210)设置在所述蒸发冷机组(100)内部且与所述换热芯体(110)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110)采用高分子填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蒸发冷机组(100)还包括风机(130)、喷淋装置(140)、水箱(150)和水泵(160);
所述风机(130)、所述喷淋装置(140)、所述换热芯体(110)和所述水箱(150)自上而下设置;
所述水泵(160)连接于所述水箱(150)以用于抽出所述水箱(150)的水,所述水泵(160)还连接于所述第一表冷器(120),以将所述水箱(150)中的水抽向所述第一表冷器(120),所述第一表冷器(120)还连接于所述喷淋装置(1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机组(100)还包括挡水板(170),所述挡水板(170)设置在所述风机(130)和所述喷淋装置(14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系统(300)还包括换热壳体(320),所述第二表冷器(310)和所述换热壳体(320)相互连通且形成供水循环的回路,所述蒸发器(220)设置在所述换热壳体(320)内部以向所述换热壳体(320)内部的水输出冷量,所述第二表冷器(310)设置在所述导风结构(400)内部且与所述第一表冷器(12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表冷器(310)用于输出冷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系统(300)还包括泵机(330),所述泵机(330)设置在所述换热壳体(320)和所述第二表冷器(310)之间,且用于从所述换热壳体(320)中将水抽向所述第二表冷器(3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制冷机组(200)还包括压缩机(230)、氟泵(240)、第一单向通路(260)、第二单向通路(270)和膨胀阀(250);
所述压缩机(230)、所述蒸发式冷凝器(210)、所述氟泵(240)、所述膨胀阀(250)和所述蒸发器(220)依次首尾连接;
所述第一单向通路(260)并联连接于所述压缩机(230),且所述第一单向通路(260)用于将冷媒导向所述蒸发式冷凝器(210)且单向导通;
所述第二单向通路(270)并联连接于所述氟泵(240),且所述第二单向通路(270)用于将冷媒导向所述膨胀阀(250)且单向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400)还包括导风壳体(410)和导风机(420),所述第一表冷器(120)和所述第二表冷器(310)间隔设置在所述导风壳体(410)内部,所述导风壳体(410)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导风机(420)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且用于引导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表冷器(120)和所述第二表冷器(3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4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430),所述温度传感器(430)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且用于检测进风温度。
10.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
CN202021576181.XU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系统 Active CN212319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6181.XU CN212319975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6181.XU CN212319975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9975U true CN212319975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5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6181.XU Active CN212319975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99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5576A (zh) * 2020-07-31 2020-10-13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控制方法
WO2024002193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和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5576A (zh) * 2020-07-31 2020-10-13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控制方法
WO2024002193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和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2342U (zh) 湿帘蒸发降温风冷冷凝机组
CN110748969B (zh)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2319975U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系统
CN105004089A (zh) 一种中高温冷库和低温冷库两用的复叠机组
CN112944739B (zh) 利用露点温度冷却的双循环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16456B (zh) 一种粮仓专用节能空调
CN207599917U (zh) 间接蒸发供冷装置
CN210986804U (zh) 数据中心冷却装置
CN216769658U (zh) 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空调扇
CN113218048B (zh) 一种多联空调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N114396672A (zh) 一种用于机房冷却的复合蒸发冷却冷风机组
CN211854312U (zh) 一种高效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
CN107084463B (zh) 复合冷源冷水机组
CN111594962B (zh) 一种氟泵节能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CN206786902U (zh) 冷水系统、除湿机、空调及风机盘管式中央空调
CN112923594B (zh) 磁悬浮蒸发冷直膨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65576A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及制冷控制方法
CN204806586U (zh) 一种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
CN209639338U (zh) 一种冷库用水冷式一体机
CN203628894U (zh) 远程送风露点间接-机械制冷一体化空调机
CN210694692U (zh) 一种基于空气蒸发制冷技术的多工况节能运行冷水系统
CN112665053A (zh) 供冷系统
CN207230984U (zh) 节能空调制冷系统
CN205332430U (zh) 集空气源制冷机和新风机组于一体且可强化散热的装置
CN206572809U (zh) 一种多冷库制冷气流均匀分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