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8091U -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8091U
CN212318091U CN202020344127.6U CN202020344127U CN212318091U CN 212318091 U CN212318091 U CN 212318091U CN 202020344127 U CN202020344127 U CN 202020344127U CN 212318091 U CN212318091 U CN 212318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eaf
bearing
handl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41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峰
王阳明
胡圣伟
农兴中
熊科
贾彦明
张德军
张伟
赵俊龙
刘军舰
曾程亮
苗朋厚
崔艳斌
马小娇
张正一
张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41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809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8585 priority patent/WO2021174831A1/zh
Priority to JP2021576627A priority patent/JP7196342B2/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8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8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工程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设置于隧道内;铰页,位于门框的一侧;门扇,为混凝土结构门扇,门扇与门框通过铰页铰接;防火密封件,设置于门框与门扇的贴合面上;联动碰锁包括基座和锁头组件,安装在门扇上,把手,安装在基座上,传动机构,分别与把手和锁头组件相连;自动复位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铰页上方,芯轴,安装在底座上,扭转弹簧,套设在芯轴的外侧,扭转弹簧的一端为内接端,与底座相连,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为外接端与门扇的顶面相连。该方案能实现一个把手同时控制多个锁头组件解锁或锁闭,改善锁闭效果,提高锁闭时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背景技术
在通道内安装防火门,可以使得当通道内发生意外事故时,如爆炸或着火,意外事故只对防火门一侧的通道产生破坏影响,对防火门另一侧的通道几乎不产生破坏影响。
在发生意外事故时,有效将防火门关闭是避免意外事故破坏影响扩大化的关键措施,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一个把手控制一个锁头进行解锁或闭锁,即门扇与门框之间通过一个锁头相连从而起到锁门的效果,其锁止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包括:门框、铰页、门扇、防火密封件、联动碰锁和自动复位装置;所述门框设置于隧道内;所述铰页位于所述门框的一侧;所述门扇为混凝土结构门扇,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通过所述铰页铰接连接以使所述门扇相对所述门框旋转;所述防火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门框与所述门扇的贴合面上;所述联动碰锁包括:基座、把手、传动机构和锁头组件,所述基座和所述锁头组件安装在所述门扇上,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把手和所述锁头组件相连;所述自动复位装置包括:底座、芯轴和扭转弹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铰页上方,用于承载所述芯轴和所述扭转弹簧,所述芯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扭转弹簧套设在所述芯轴的外侧,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为内接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为外接端与门扇的顶面相连。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所述锁头组件包括闭锁座、闭锁头和复位弹簧;所述闭锁座安装在所述门扇上;所述闭锁头安装在所述闭锁座内,与所述闭锁座滑动配合;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闭锁座内,一端与所述闭锁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闭锁头相连。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所述闭锁座与所述门扇之间设有闭锁垫片,所述闭锁垫片用于调节所述闭锁座的安装位置;在所述闭锁座的内部,与所述闭锁头滑动配合处设有闭锁铜套;所述闭锁头的一端为楔形端,所述楔形端用于插入所述门框上设置的锁孔;所述闭锁头上设有导向键,所述导向键与所述闭锁座滑动配合,用于为所述闭锁头提供滑动导向。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把手上的转臂板和与所述转臂板相连的连接杆;所述转臂板包括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把手穿插在所述第一开孔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孔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头组件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连接杆为一个或多个,且与所述锁头组件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偶数个;一半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把手的上方,另一半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把手的下方;位于所述把手上方的所述连接杆与位于所述把手下方的所述连接杆关于所述第一开孔呈中心对称分布。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杆体、活动杆头和杆头螺母;所述杆体与所述活动杆头螺纹连接;所述杆头螺母安装在所述杆体上,并与所述活动杆头相连;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头螺纹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杆头;所述活动杆头或所述固定杆头与所述第二开孔铰接;所述锁头组件与所述传动机构铰接。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还包括,拨片组件,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所述拨片组件与所述锁头组件相连;所述拨片组件包括固定轴、锁头拨片、拨片挡圈、紧固螺母和螺母开口销;所述固定轴安装在所述门扇上,用于提供安装位置;所述锁头拨片与所述固定轴可转动的连接,且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铰接,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锁头组件上;所述拨片挡圈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并与所述锁头拨片相连,所述紧固螺母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并与所述拨片挡圈相连;所述螺母开口销安装在所述紧固螺母上。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在所述锁头拨片上还设有限位装置,用于在动作时与所述锁头组件相抵,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锁头拨片螺纹连接,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限位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锁头拨片内,与所述固定轴可转动的连接处设有拨片铜套;所述锁头拨片的两侧设有拨片调节垫片,所述拨片调节垫片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板上,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内接端,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芯轴;所述底座板上设有第一外接孔和第二外接孔;所述第一外接孔内设有钩头螺栓和螺栓垫圈,所述螺栓垫圈为弹簧垫圈,所述钩头螺栓用于外接安装承载体;所述第二外接孔用于外接隔绝介质安装件。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所述芯轴包括芯轴主体、自由端和装配端;所述芯轴主体用于承载所述扭转弹簧,所述自由端和所述装配端分别位于所述芯轴主体的两侧,所述装配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所述装配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装配螺栓相连;所述装配螺栓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所述第二垫圈分别与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装配螺栓相连,所述第二垫圈为弹簧垫圈。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内接端相连,用于调节所述扭转弹簧的初始扭矩。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整轴、棘轮、调节罩、棘爪和压缩弹簧;所述调整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可转动的连接,并与所述内接端相连;所述棘轮安装在所述调整轴上;所述调节罩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位于所述棘轮的外侧;所述棘爪安装在所述调节罩与所述棘轮之间;所述压缩弹簧安装在所述棘轮和所述棘爪之间。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所述调整轴包括承载端、配合部和伸出端;所述承载端包括多边形柱段和承载盘,所述棘轮套设在所述多边形柱段上,并与所述承载盘相抵;所述配合部与所述承载端相连,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伸出端与所述配合部相连,并位于所述芯轴内。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所述调节罩包括盖板和罩体;所述罩体呈圆筒型,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上方;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罩体上,所述盖板上设有光孔,所述盖板用于压紧所述棘轮,所述光孔用于为所述多边形柱段提供伸出位置。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所述铰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铰页沿竖直方向分别为:上铰页和下铰页;所述上铰页包括:上铰座,设置于所述门框的一侧;上铰页轴,所述上铰页轴的转动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上铰座上,所述上铰页轴的连接端位于所述上铰座外,与所述门扇连接;所述下铰页包括:下铰座,位于所述上铰座的下方;下铰页轴,所述下铰页轴的转动端通过第二轴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下铰座上,所述下铰页轴的连接端位于所述下铰座外,与所述门扇连接。
在如上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为调心滚子轴承;所述下铰页还包括:推力球轴承,所述推力球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的下方,所述推力球轴承的上滚子保持架套接于所述下铰页轴的底端;关节轴承,具有连接轴、调心球头和调心支座,所述连接轴套接有所述推力球轴承的下滚子保持架,所述调心球头与所述调心支座形成滚动摩擦副,所述调心支座设置于所述下铰座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基座安装在门扇上,把手安装在基座上,传动机构一端与把手相连,另一端与安装在门扇上的锁头组件相连,锁头组件能够与门框相连从而锁止或解锁门扇。传动机构一端与把手相连,另一端可以与多个锁头组件相连,从而能够实现一个把手同时控制多个锁头组件解锁或者锁闭,改善锁闭效果,提高锁闭时的牢固性和可靠性。锁头组件设有复位弹簧,能够自动复位;设有闭锁铜套和导向键,能够提高运动精度;设有油杯,能够减少闭锁铜套和闭锁头的磨损。传动机构的连接杆长度可调,能够降低装配难度;连接杆的数量可以灵活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取锁头组件的使用数量,达到一个把手驱动多个锁头组件的目的。锁头组件与传动机构可以为直接相连,也可以为间接相连,能够丰富实施方案。本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防火防护密闭门的防火密闭性能优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闭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在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在C-C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4在D-D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在E-E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6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6在F-F处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扇钢框的主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I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扇配筋的主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页(上铰页和下铰页)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G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在H-H处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对扭转弹簧进行剖切后的自动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的俯视图;
图19为图18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头组件;101闭锁座;102闭锁头;103复位弹簧;104闭锁垫片;105闭锁铜套;106导向键;2拨片组件;201锁头拨片;202拨片铜套;203固定轴;204拨片调节垫片;205紧固螺母;206螺母开口销;207拨片挡圈;3传动机构;301转臂板;302杆体;303活动杆头;4基座;401第一安装板;402第二安装板;403轴套;5门扇;50防火涂层;51门扇框;52门扇配筋骨架、521横向主筋、522纵向主筋、523绑扎筋;6把手;601第一外把手;602第二外把手;603内把手;604轴承;605轴承挡圈;606挡圈螺母;607定位螺钉;71上铰页;711上铰座;712上铰页轴;713第一轴承;714端盖;715上铰底座;716第一内板;717定位管;718环形凸起;720轴套;7200第一连接板;7201第二连接板;72下铰页;721下铰座;722下铰页轴;723第二轴承;724防尘盖;725推力球轴承;7251上滚子保持架;7252下滚子保持架;726关节轴承;7261连接轴;7262调心球头;7263调心支座;727承重支座;728下铰底座;729调整垫片;8门框;80角钢;801第一翼板;802第二翼板;82密封垫板;83固定螺钉;84防火膨胀密封条;90自动复位装置;901底座板;902第一支架;903扭转弹簧;904第二支架;905第一垫圈;906第二垫圈;907装配螺栓;908芯轴;909外接端;911第二外接孔;912钩头螺栓;913螺钉;914棘轮;915调整轴;916盖板;917棘爪;918多边形柱段;919罩体;920承载盘;921配合部;922内接端;923伸出端;924隔绝介质安装件;925压缩弹簧;926安装管;900闭门器;930千斤顶、931千斤顶支座;932千斤顶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示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实用新型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1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包括:门框8、铰页、门扇5、防火密封件、联动碰锁和自动复位装置。
门框8设置于隧道的洞口处或隧道内,如高速铁路或地铁隧道,其具有相对设置的上水平部和下水平部以及相对设置的左竖直部和右竖直部,上水平部、左竖直部、下水平部和右竖直部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环状结构。实际应用中,上水平部、左竖直部和右竖直部通常均由角钢80制作。具体地,角钢80包括第一翼板801和第二翼板802,两翼板互相垂直成角形。第一翼板801和第二翼板802的内表面均与混凝土连接,第一翼板801的外表面与洞口的侧壁连接,在其上设置有锁盒(或称锁孔),第二翼板802的外表面为门框的前侧面。当门槛与坡道地坪之间设置放坡段时,下水平部可以为钢板,而不是角钢,门扇5的底部悬空于放坡段,且门扇5的底部的侧面与下水平部的侧面相抵。防火密封件沿门框的周向设置于门框8与门扇5的贴合面上,可以是门框8的贴合面上,如第二翼板的外表面上,还可以是门扇5的贴合面上。防火密封件包括:密封垫板82和防火膨胀密封条84。密封垫板82设置于门框8的前侧面,其在垫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防火膨胀密封条,如通过粘接设置,然后再通过固定螺钉83固定连接设置,固定螺钉可以为开槽盘头螺钉,密封垫板82的宽度方向与密封垫板82的长度方向垂直,该长度方向与门框8的方向一致。密封垫板82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左侧面和右侧面。密封垫板82可以为钢板。铰页位于门框8的一侧,如图6中的右侧。门扇5为混凝土结构门扇,其与门框8通过铰页铰接以使门扇5绕位于门框5一侧的竖直轴线旋转。关闭该防火防护密闭门时,门扇5与门框8贴合,且两者之间夹紧有防火密封件,实现防火防护密闭门的密封。联动碰锁包括:基座4、把手6、传动机构3和锁头组件1。基座4和锁头组件1安装在门扇5上;把手6安装在基座4上;传动机构3分别与把手6和锁头组件1相连。自动复位装置90主要包括底座、芯轴908和扭转弹簧903;底座能够承载芯轴908和扭转弹簧903;芯轴908安装在底座上,能够承载扭转弹簧903的安装并在使用时能够限定扭转弹簧903的形变,使扭转弹簧903不发生径向形变;扭转弹簧903套设在芯轴908的外侧,其一端为内接端922,与底座相连,另一端为外接端909,外接门扇5。如在门扇的顶面设置有安装管926,用于安装外接端。安装管的材质可以为铜。当门扇5受外力旋转时,扭转弹簧903受扭矩产生弹性形变,在外力消失时能够将门扇5向被外力旋转的相反方向旋转,从而达到门扇自动复位的效果。
具体而言,基座4安装在门扇5上,把手6安装在基座4上,传动机构3一端与把手6相连,另一端与安装在门扇5上的锁头组件1相连,锁头组件1能够与门框上的闭锁相连从而锁止或解锁门扇5。传动机构3一端与把手6相连,另一端可以与多个锁头组件1相连,从而能够实现一个把手6同时控制多个锁头组件1解锁或者锁闭,改善锁闭效果,提高锁闭时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基座4包括第一安装板401、第二安装板402和轴套403;第一安装板401、第二安装板402分别安装在门扇5的内外两侧,优选第一安装板401安装在门扇5内表面的下方,第二安装板402安装在门扇5外表面的下方,即第一安装板401和第二安装板402均安装在门扇5内部。轴套403安装在门扇5内,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板401,与第一安装板401固定连接,例如焊接连接或过盈配合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二安装板402,与第二安装板402固定连接,例如焊接连接或过盈配合连接。第一安装板401、第二安装板402、轴套403组合成一个整体,能够为把手6的旋转运动提供安装和转动空间。
把手6安装在基座4内,具体安装在轴套403内,与轴套403实现可转动的连接。把手6包括第一外把手601、第二外把手602和内把手603;第一外把手601、第二外把手602分别与内把手603相连,内把手603安装在基座4的轴套403内,与轴套403可转动的连接。在可转动的连接方案中,优选为内把手603通过轴承604与轴套403可转动的连接,即内把手603与轴套403之间通过安装轴承604实现活动连接,同时,为了平衡把手6转动时两端的负荷,内把手603两端分别套装一个轴承604,通过两个轴承604与轴套403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把手6包括第一外把手601、第二外把手602和内把手603,把手6整体为U型,安装在基座4上时便于从门扇5内外两侧操作。为了便于把手6在基座4上的安装,通过卡接和紧固的方式实现第一外把手601、第二外把手602、内把手603之间的连接。具体的,内把手603设有多边形端部,多边形端部穿插在第一外把手601内,与第一外把手601卡接连接,从而能够实现与第一外把手601同步转动。第一外把手601上设有定位螺钉607,定位螺钉607与多边形端部螺纹连接,从而能够保证第一外把手601与内把手603之间在内把手603轴线方向上连接的牢固性。作为优选方案,多边形端部呈正多边形,便于加工制作,并且,多边形端部沿轴线方向设有锥度,便于插入第一外把手601内。
在实施时,为了减小装配工作量,内把手603通过多边形端部与第一外把手601相连,第二外把手602与内把手603呈一体式结构,从而能够去掉第二外把手602与内把手603之间的装配环节,同时减少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总量。具体的,在安装时,靠近第二外把手602的轴承604与第二外把手602之间安装有轴承挡圈605,轴承挡圈605一端抵在第二外把手602上,另一端抵在轴承604上;多边形端部与轴承604之间设有轴承挡圈605和挡圈螺母606,轴承挡圈605一端抵在轴承604上,另一端抵在挡圈螺母606上,挡圈螺母606与内把手603螺纹连接,能够对轴承604起到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锁头组件1包括闭锁座101、闭锁头102和复位弹簧103;闭锁座101安装在门扇5上,具体安装在门扇5内侧,能够为闭锁头102和复位弹簧103提供安装位置;闭锁头102安装在闭锁座101内,与闭锁座101滑动配合,从而能够实现锁闭和解锁;复位弹簧103安装在闭锁座101内,一端与闭锁座101相连,另一端与闭锁头102相连,复位弹簧103在闭锁座101内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从而能够为闭锁头102提供复位动力(此处的复位是指复位弹簧103在弹性力作用下能够使闭锁头102处于锁闭状态)。
优选地,闭锁座101与门扇5之间设有闭锁垫片104,通过调节闭锁垫片104的厚度,能够调节闭锁座101在门扇5内侧的安装位置,即调节闭锁座101与门扇5内表面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调节闭锁头102的安装位置。进一步地,在闭锁垫片104和门扇5之间设置有闭锁垫板109,闭锁垫板109的厚度大于闭锁垫片104的厚度,可以为闭锁垫片104厚度的N倍,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数,如2、3、4、5、6、7,如此可以通过闭锁垫板109实现粗调闭锁头102的安装位置,通过闭锁垫片104实现细调闭锁头102的安装位置。
同时,为了便于锁头组件1顺畅运行,在闭锁座101的内部,与闭锁头102滑动配合处设有闭锁铜套105,闭锁铜套105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闭锁座101的内部,与闭锁头102滑动配合,能够提高闭锁头102平动时的精度。为了便于闭锁头102在锁盒(或称锁孔)内的进出,闭锁头102与锁孔配合的一端为楔形端。为了保证闭锁头102的平动精度,防止闭锁头102平动时发生扭转,本实用新型在闭锁头102上设有导向键106,导向键106与闭锁头102过盈配合连接,并与闭锁座101滑动配合,能够为闭锁头102提供滑动导向。作为对锁头组件1的维护结构,闭锁座101上设有油杯,能够向闭锁座101和闭锁头102之间注油,使得闭锁座101(闭锁座101上的闭锁铜套105)与闭锁头102之间时刻保持为油润滑或脂润滑,减少闭锁铜套105和闭锁头102的磨损。
进一步的,传动机构3包括安装在把手6上的转臂板301和与转臂板301相连的连接杆;转臂板301包括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把手6穿插在第一开孔内,与第一开孔过盈配合,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开孔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锁头组件1直接或间接相连。在使用时,通过把手6带动转臂板301转动,转臂板301带动连接杆运动,进而驱动闭锁头102离开锁孔;在第一外把手601和/或第二外把手602不直接受力时,复位弹簧103驱动闭锁头102复位,进而通过连接杆驱使把手6复位。
为了便于进行装配,连接杆包括杆体302、活动杆头303和杆头螺母;杆体302与活动杆头303螺纹连接,通过调节杆体302和活动杆头303螺纹连接的长度,能够微调连接杆的长度,从而能够消除装配误差和/或制造误差带来的装配问题,降低装配难度。同时,为了使连接杆的长度在装配后保持不变,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螺母紧固的方式对连接杆的长度进行锁定,即杆头螺母安装在杆体302上,并与活动杆头303相连,杆头螺母抵靠在活动杆头303上,从而与活动杆头303一起形成双螺母紧固的紧固结构。在实施时,一个连接杆可以设有一个活动杆头303,也可以设有两个活动杆头303。优选地,一个连接杆设有一个活动杆头303,杆体302的一端与活动杆头303螺纹连接,杆体302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杆头,能够减少装配工作量。活动杆头303或固定杆头与第二开孔铰接。
在实施方案中,连接杆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连接杆为一个时,一个把手6对应一个连接杆,同时对应一个锁头组件1,即一个把手6驱动一个锁头组件1,可以在门扇5的一个侧边对门扇5进行锁闭。当连接杆为多个时,一个把手6对应多个连接杆和多个锁头组件1,且连接杆和锁头组件1的数量相等、一一对应,此时一个把手6驱动多个锁头组件1动作,可以在门扇5的一个侧边对门扇5进行锁闭,也可以在门扇5的两个侧边对门扇5进行锁闭,还可以在门扇5的三个侧边或四个侧边对门扇5进行锁闭。
优选的,连接杆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偶数个;一半连接杆位于把手6的上方,另一半连接杆位于把手6的下方;位于把手6上方的连接杆与位于把手6下方的连接杆关于第一开孔呈中心对称分布,能够使得门扇5在锁闭时受力均衡。
进一步的,锁头组件1与传动机构3可以为直接相连,也可以为间接相连。在直接相连时,把手6驱动传动机构3动作,进而使得传动机构3驱动闭锁头102动作;在间接相连时,把手6驱动传动机构3动作,进而使得传动机构3通过介质驱动闭锁头102动作。
作为锁头组件1与传动机构3直接相连的实施方案,锁头组件1与传动机构3铰接连接。在实施方案中,转臂板301安装在第二外把手602上,与第二外把手602卡接配合,随把手6的转动而沿内把手603的轴线方向同步转动。连接杆一端与转臂板301铰接、另一端与闭锁头102铰接。使用时,把手6带动转臂板301转动,转臂板301带动连接杆运动,进而带动闭锁头102向连接杆所在的位置平动。
作为锁头组件1与传动机构3间接相连的实施方案,锁头组件1与传动机构3之间通过拨片组件2实现间接相连。拨片组件2包括固定轴203、锁头拨片201、拨片挡圈207、紧固螺母205和螺母开口销206;固定轴203安装在门扇5上,能够提供安装位置;锁头拨片201与固定轴203可转动的连接,且一端与传动机构3铰接,另一端套设在锁头组件1的闭锁头102上,能够拨动闭锁头102,从而使闭锁头102平动;拨片挡圈207安装在固定轴203上,并与锁头拨片201相连,能够在固定轴203的轴线方向对锁头拨片201进行限位;紧固螺母205安装在固定轴203上,与固定轴203螺纹连接,并与拨片挡圈207相连,能够对拨片挡圈207进行限位;螺母开口销206安装在紧固螺母205上,能够锁止紧固螺母205。
优选地,在锁头拨片201上还设有限位装置,能够在动作时与锁头组件1相抵,防止复位弹簧103被过度压缩而降低疲劳寿命。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限位螺栓与锁头拨片201螺纹连接,限位螺母与限位螺栓螺纹连接,能够锁死限位螺栓。在安装时,通过调节限位螺栓在锁头拨片201上的伸出长度,能够调节闭锁头102在动作时平动的最长距离,从而能够调节复位弹簧103在使用时的最大压缩量。
同时,为了提高锁头拨片201的运动精度,减小磨损,在锁头拨片201内,与固定轴203可转动的连接处设有拨片铜套202。为了便于调节锁头拨片201距离门扇5内表面的长度,在本实用新型中,锁头拨片201的两侧设有拨片调节垫片204,拨片调节垫片204安装在固定轴203上,能够调节锁头拨片201的位置,从而能够使得锁头拨片201与闭锁头102、传动机构3在一个平面内动作,操作顺畅省力。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铰接连接中,活动杆头303与转臂板301、锁头拨片201与固定杆头、闭锁头102与固定杆头在铰接时均通过销轴串接,然后通过开口销卡在销轴上,以此实现铰接连接。
门扇5包括:门扇框51、门扇配筋骨架52和混凝土。门扇框51呈环形,如矩形,其可由两个纵向槽钢和两个横向槽钢连接形成,各槽钢的槽底为门扇框51的内侧面。门扇配筋骨架52与门扇框51的内侧面连接,并位于门扇框51形成的空间内。混凝土浇筑于门扇框51和门扇配筋骨架52形成的空间内。门扇配筋骨架52包括:横向主筋521、纵向主筋522和绑扎筋523,多根横向主筋521和多根纵向主筋522交叉连接呈格栅状。在门扇5的宽度方向上,可以设置多个格栅状的结构。沿门扇5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由纵向主筋522和横向主筋521形成的交叉点通过绑扎筋523连接。为了增强门扇配筋骨架522的连接强度,绑扎筋523的两个端部均为半圆弯勾,横向主筋521和纵向主筋522的一个端部均为带直弯钩的钢筋端部。浇注混凝土前,可以以门扇5的外侧面为底模,然后焊接或绑扎钢筋以形成门扇配筋骨架52。待门扇5成型后,外露的金属表面(门扇框表面和门扇配筋骨架表面)应涂防锈漆两道,例如红丹防锈漆,门扇朝向隧道的内侧面应设置防火涂层50,如涂防火涂料,涂料可以为非膨胀型混凝土构件防火涂料。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制作,下述铰页轴在混凝土浇筑前与门扇框51焊接。
为了稳定地转动和支撑门扇5,铰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铰页沿竖直方向分别为上铰页71和下铰页72。上铰页71包括:上铰座711和上铰页轴712。上铰座711设置于门框8的一侧,其形成有两端开口的空腔,两个开口分别为上开口和下开口,端盖714覆盖于上开口,可以通过螺栓和垫片设置于上开口处。上铰页轴712的转动端通过第一轴承713转动地设置于上铰座711的空腔内,上铰页轴712的自由端与门扇5连接,以使上铰页轴712转动时带动门扇5转动。为了稳定地固定第一轴承713,上铰页71还包括:定位管717。在上铰座711的空腔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718,其与第一轴承713的轴承外圈的下端面相抵,定位管717的下端面与第一轴承713的轴承外圈的上端面相抵,定位管717的上端面与端盖714的下底面相抵。第一轴承713可以为调心滚子轴承。
下铰页72包括:下铰座721和下铰页轴722。下铰座721与上铰座711设置于门框8的同一侧,其形成有上端开有上开口的空腔。下铰页轴722的转动端通过第二轴承723转动地设置于下铰座721的空腔内,下铰页轴722的自由端与门扇5连接,以使下铰页轴722转动时带动门扇5转动。为了防止灰尘进入空腔内,在上开口处覆盖有防尘盖724,防尘盖724通过其上开设的通孔套接于下铰页轴722外。
下铰页72还包括:推力球轴承725和关节轴承726。推力球轴承725用于调心和支撑,其位于第二轴承723的下方,且推力球轴承725的上滚子保持架7251套接于下铰页轴722的底端。关节轴承726位于推力球轴承725的下方,用于调心和支撑。关节轴承726包括:连接轴7261、调心球7262和调心支座7263。连接轴7261呈台阶状,连接轴7261的上端套接有推力球轴承725的下滚子保持架7252,连接轴7261的台阶面与下滚子保持架7252的下端面相抵。调心球头7262设置于连接轴7261的底面上,与调心支座7263形成滚动摩擦副,从而保证了在使用时上、下铰页轴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与门扇的中心线平行,还与门框的中心线平行。为了进一步提供稳定支撑,下铰页72还包括:承重支座727,其设置于下铰座721的下方,且与下铰座721的底端相抵。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下铰页转动时的一致性,铰页还包括:轴套720。轴套720的上端套接于上铰页轴712的自由端,轴套720的下端套接于下铰页轴722的自由端,轴套720与门扇5连接。轴套720通过第一连接板7200与门扇5螺栓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板7201与门扇5焊接。第一连接板7200相对第二连接板7201靠近轴套730的中部。安装时,先通过螺栓将轴套730与门扇5初步固定连接,然后在通过焊接连接,如此便于与门扇5连接时保持安装精度。
上铰页71还包括:第一内板716和上铰底座715。第一内板716的前表面沿水平方向依次与门框8的后表面,即角钢80的内表面,和上铰底座715的后表面连接。上铰底座715的前表面与上铰座711连接,上铰底座715的厚度与形成门框8的角钢的厚度相等,此时上铰底座715与门框8齐平。下铰页72包括:第二内板和下铰底座728。第二内板的的前表面沿水平方向依次与门框8的后表面(即角钢的内表面)和下铰底座728的后表面连接。下铰底座728的前表面与下铰座721连接,下铰底座728的厚度与形成门框8的角钢的厚度相等,此时下铰底座728与门框8齐平,如此可以提高上铰页71和下铰页72与门框8周围处的混凝土的连接强度,稳定支撑门扇本体。上述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
上铰底座715和下铰底座728的右端分别相对于第一内板716与上铰底座715以及第二内板和下铰底座728悬空。应用时,上铰底座715和下铰底座728与混凝土墙壁接触,如此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在上铰底座715和上铰711座之间以及下铰底座728和下铰座721之间还可以分别设置有调整垫片729,以调整上、下铰页轴的中心线与门扇门体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由于门扇为混凝土结构,当门扇处于较长时间打开时,为了能进一步稳定地支撑门扇,本防火防护密闭门还包括:千斤顶930和千斤顶支座931。千斤顶930通过千斤顶底板932设置于门扇5上,千斤顶的伸出端伸出方向朝下。千斤顶支座设置于门扇处于打开状态时千斤顶的下方。当门扇5保持打开状态时,千斤顶930动作,其伸出端向下伸出进入千斤顶支座931内,以为门扇5提供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复位装置的底座包括:底座板901、第一支架902和第二支架904。第一支架902、第二支架904安装在底座板901上,底座板901、第一支架902、第二支架904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采用满焊等工艺连接成整体。第一支架902与第二支架904平行设置;第一支架90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支架904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能够连接内接端922,第二安装孔能够安装芯轴908。扭转弹簧903的内接端922与第一安装孔相连、外接端909连接门扇5,门扇5被旋转时能够积蓄复位动力。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底座板901上设有第一外接孔和第二外接孔911。第一外接孔内设有钩头螺栓912和螺栓垫圈,钩头螺栓912外接安装承载体,能够将底座固定在安装承载体上,螺栓垫圈位于钩头螺栓912和底座板901之间,螺栓垫圈为弹簧垫圈,能够防止钩头螺栓912发生松动。第二外接孔911外接隔绝介质安装件924,从而能够提高自动复位装置的安装精度,进而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芯轴908包括芯轴908主体、自由端和装配端;芯轴908主体能够承载扭转弹簧903,自由端和装配端分别位于芯轴908主体的两侧,装配端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并与第二安装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装配端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装配螺栓907相连,即芯轴908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支架904上,与第二支架904固定连接。装配螺栓907与第二支架904之间设有第一垫圈905和第二垫圈906,第一垫圈905与第二支架904相连,第一垫片内径小于第二安装孔直径,而外径大于第二安装孔直径,能够确保装配螺栓907将芯轴908固定在第二支架904上,第二垫圈906分别与第一垫圈905和装配螺栓907相连,第二垫圈906为弹簧垫圈,能够为芯轴908的安装提供预紧力,防止安装后芯轴908发生松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一支架902上,并与内接端922相连,能够调节扭转弹簧903的初始扭矩,从而使得门扇5在应用自动复位装置后既能够被不费力的旋转,又能够自动复位。
作为优选,调节机构包括调整轴915、棘轮914、调节罩、棘爪917和压缩弹簧925;调整轴915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与第一安装孔可转动的连接,并与内接端922相连;棘轮914安装在调整轴915上;调节罩安装在第一支架902上,位于棘轮914的外侧;棘爪917安装在调节罩与棘轮914之间,顺着扭转弹簧903的复位方向,棘爪917位于棘轮914的后方;压缩弹簧925安装在棘轮914和棘爪917之间。在进行初始扭矩调节时,扭动调节轴能够实现压缩弹簧925的初始扭矩调节。而在使用时,由于在安装方向上棘爪917位于棘轮914的后方,基于棘轮914的单向转动特点,初始扭矩只会变大而不会减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扭转弹簧903的弹性力衰减。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调整轴915包括承载端、配合部921和伸出端923。承载端包括多边形柱段918和承载盘920,多边形柱段918优选正多边形,棘轮914套设在多边形柱段918上,并与承载盘920相抵,能够随调整轴915同步转动。配合部921与承载端相连,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与第一安装孔可转动的连接,优选为H8/f7的间隙配合。伸出端923与配合部921相连,并位于芯轴908内,与芯轴908不接触,从而能够减小自动复位装置的体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罩包括盖板916和罩体919;罩体919呈圆筒型,顶面均匀分布有多个螺纹孔,罩体919安装在第一支架902的上方,与第一支架902固定连接,例如焊接连接。盖板916安装在罩体919上,盖板916上设有光孔,并设有多个与螺纹孔一一对应的过孔,盖板916与罩体919之间通过多个螺钉913来实现紧固。在使用时,盖板916能够压紧棘轮914,从而将棘轮914锁死;光孔能够为多边形柱段918提供伸出位置,从而便于扭矩调节时进行操作。
作为优选,棘爪917呈圆柱体,棘爪917的高度小于棘轮914的厚度,能够减小扭矩调节时的阻力,并避免产生因盖板916压紧棘爪917而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混凝土结构的门扇重量较大,为了便捷地使门扇自动复位,本防火防护密闭门还包括:密闭器900。闭门器900的一端安装在门框8的上水平部上,另一端与门扇的顶面连接。闭门器的一端相对自动复位装置远离门扇的旋转轴线。
下面对自动复位装置的安装及调节过程做出说明:
第一步,将自动复位装置组装完整;
第二步,将底座安装到安装承载体和隔绝介质安装件924上,将外接端909安装到门扇5上,保证外接端909与门扇5的连接点与扭转弹簧903的轴线连线平行于门扇5的旋转平面;
第三步,将门扇5置于复位的位置,拧松盖板916和罩体919之间的螺钉913,扭转调整轴915的多边形柱段918,调节扭转弹簧903的初始扭矩,调节完成后固定好螺钉913,即可完成自动复位装置的安装和调试。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12)

1.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扇混凝土防火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铰页、门扇、防火密封件、联动碰锁和自动复位装置;
所述门框设置于隧道内;
所述铰页位于所述门框的一侧;
所述门扇为混凝土结构门扇,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通过所述铰页铰接连接以使所述门扇相对所述门框旋转;
所述防火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门框与所述门扇的贴合面上;
所述联动碰锁包括:基座、把手、传动机构和锁头组件,所述基座和所述锁头组件安装在所述门扇上,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把手和所述锁头组件相连;
所述自动复位装置包括:底座、芯轴和扭转弹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铰页上方,用于承载所述芯轴和所述扭转弹簧,所述芯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扭转弹簧套设在所述芯轴的外侧,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为内接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为外接端与门扇的顶面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头组件包括闭锁座、闭锁头和复位弹簧;
所述闭锁座安装在所述门扇上;所述闭锁头安装在所述闭锁座内,与所述闭锁座滑动配合;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闭锁座内,一端与所述闭锁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闭锁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把手上的转臂板和与所述转臂板相连的连接杆;
所述转臂板包括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把手穿插在所述第一开孔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孔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头组件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连接杆为一个或多个,且与所述锁头组件一一对应;
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偶数个;一半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把手的上方,另一半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把手的下方;位于所述把手上方的所述连接杆与位于所述把手下方的所述连接杆关于所述第一开孔呈中心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包括杆体、活动杆头和杆头螺母;
所述杆体与所述活动杆头螺纹连接;所述杆头螺母安装在所述杆体上,并与所述活动杆头相连;
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头螺纹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杆头;
所述活动杆头或所述固定杆头与所述第二开孔铰接;
所述锁头组件与所述传动机构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拨片组件,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所述拨片组件与所述锁头组件相连;
所述拨片组件包括固定轴、锁头拨片、拨片挡圈、紧固螺母和螺母开口销;
所述固定轴安装在所述门扇上,用于提供安装位置;所述锁头拨片与所述固定轴可转动的连接,且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铰接,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锁头组件上;所述拨片挡圈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并与所述锁头拨片相连,所述紧固螺母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并与所述拨片挡圈相连;所述螺母开口销安装在所述紧固螺母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板上,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内接端,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芯轴;
所述底座板上设有第一外接孔和第二外接孔;
所述第一外接孔内设有钩头螺栓和螺栓垫圈,所述螺栓垫圈为弹簧垫圈,所述钩头螺栓用于外接安装承载体;所述第二外接孔用于外接隔绝介质安装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轴包括芯轴主体、自由端和装配端;所述芯轴主体用于承载所述扭转弹簧,所述自由端和所述装配端分别位于所述芯轴主体的两侧,所述装配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装配螺栓相连;所述装配螺栓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所述第二垫圈分别与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装配螺栓相连,所述第二垫圈为弹簧垫圈;
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内接端相连,用于调节所述扭转弹簧的初始扭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整轴、棘轮、调节罩、棘爪和压缩弹簧;所述调整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可转动的连接,并与所述内接端相连;所述棘轮安装在所述调整轴上;所述调节罩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位于所述棘轮的外侧;所述棘爪安装在所述调节罩与所述棘轮之间;所述压缩弹簧安装在所述棘轮和所述棘爪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轴包括承载端、配合部和伸出端;
所述承载端包括多边形柱段和承载盘,所述棘轮套设在所述多边形柱段上,并与所述承载盘相抵;所述配合部与所述承载端相连,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伸出端与所述配合部相连,并位于所述芯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铰页沿竖直方向分别为:上铰页和下铰页;
所述上铰页包括:
上铰座,设置于所述门框的一侧;
上铰页轴,所述上铰页轴的转动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上铰座上,所述上铰页轴的连接端位于所述上铰座外,与所述门扇连接;
所述下铰页包括:
下铰座,位于所述上铰座的下方;
下铰页轴,所述下铰页轴的转动端通过第二轴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下铰座上,所述下铰页轴的连接端位于所述下铰座外,与所述门扇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轴承为调心滚子轴承;
所述下铰页还包括:
推力球轴承,所述推力球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的下方,所述推力球轴承的上滚子保持架套接于所述下铰页轴的底端;
关节轴承,具有连接轴、调心球头和调心支座,所述连接轴套接有所述推力球轴承的下滚子保持架,所述调心球头与所述调心支座形成滚动摩擦副,所述调心支座设置于所述下铰座内。
CN202020344127.6U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Active CN212318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4127.6U CN212318091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PCT/CN2020/118585 WO2021174831A1 (zh) 2020-03-18 2020-09-28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JP2021576627A JP7196342B2 (ja) 2020-03-18 2020-09-28 高速鉄道のトンネル又は地下鉄のトンネルの単一扉のコンクリート構造防火防護密閉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4127.6U CN212318091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8091U true CN212318091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7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4127.6U Active CN212318091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8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74831A1 (zh)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CN111425255A (zh)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CN111119619A (zh) 一种闭锁装置
CN212318091U (zh)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CA2200382C (en) Hinge for doors
CN212225323U (zh) 一种高速铁路隧道疏散通道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门
CN111350542A (zh) 一种高速铁路隧道疏散通道活门槛防火防护密闭门
CN211975060U (zh)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钢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CN211975059U (zh)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双扇钢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CN212225322U (zh) 一种高速铁路隧道疏散通道活门槛防火防护密闭门
CN111271124A (zh)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双扇钢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CN212225324U (zh)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双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DE4011909A1 (de) Kraftfahrzeug-, insbesondere pkw-tuer, mit tuerscharnieren und lageranordnungen fuer diese tuerscharniere
CN111350544A (zh)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双扇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CN215255408U (zh) 一种特种车辆门窗用自动锁闭机构
CN112392385B (zh) 一种手工板钢质门底部清扫的方法
CN215718027U (zh) 一种汽车车门推力轴承铰链
CN113833371B (zh) 汽车车门推力轴承铰链
CN111271125A (zh) 一种高速铁路及地铁隧道单扇钢结构防火防护密闭门
WO2021103809A1 (zh) 一种高速铁路隧道疏散通道活门槛防火防护密闭门
CN211666485U (zh) 一种闭锁装置
CN111350543A (zh) 一种高速铁路隧道疏散通道混凝土结构防火防护门
CN111535686A (zh) 一种航空舱门用可调钩子锁
CN219035592U (zh) 一种烟气闸板和烟气控制系统
CN219774092U (zh) 一种浮动式侧门螺栓组件和闸板防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