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5333U - 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5333U
CN212305333U CN202020999525.1U CN202020999525U CN212305333U CN 212305333 U CN212305333 U CN 212305333U CN 202020999525 U CN202020999525 U CN 202020999525U CN 212305333 U CN212305333 U CN 212305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ignal processing
processing unit
interface
rd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995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方勇
高峰
许祥滨
孙功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995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5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5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5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通信终端包括:设备主控装置、以及与设备主控装置连接的RDSS信号处理装置;RDSS信号处理装置包括模拟信号处理单元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分别连接设备主控装置和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设备主控装置,用于接收馈线终端发送的待传输的数据;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接收设备主控装置发送的待传输的数据,并传输至模拟信号处理单元;模拟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该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后的数据传输至配电网主站。通过采用北斗卫星无线通信信道,根据RDSS通信信道不受地形与地势影响的优势,使馈线终端与配电网自动化主站之间数据通过通信终端进行传输更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配网系统中,每一个柱上开关设备都要配备一套配电网自动化馈线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FTU),实现对柱上开关的监控。然而,现有的馈线终端中的远程通信模块均采用移动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因移动通信方式受限于地形和地势的影响,在移动信号覆盖较差的地方,馈线终端不能和配电网自动化主站进行有效通信,使得馈线终端与配电网自动化主站不能进行有效的数据传输,影响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可以解决现有馈线终端通过移动通信方式与配电网自动化主站之间不能进行有效数据传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终端,包括:设备主控装置,以及通过相应的数据接口与所述设备主控装置连接的RDSS 信号处理装置;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包括模拟信号处理单元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分别连接所述设备主控装置和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所述设备主控装置,用于接收馈线终端发送的监控数据,所述监控数据中包括待传输的电力数据,并将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封装为符合RDSS帧格式传输要求的数据;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设备主控装置发送的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并对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进行信号调制后传输至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信号调制后的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并传输至配电网主站。
可选地,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接收配电网主站发送的RDSS 帧格式的控制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后的控制数据发送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对转换后的控制数据进行信号解调,并将解调后的所述控制数据传输至所述设备主控装置;所述设备主控装置,还用于根据RDSS帧格式解析规则,解析所述控制数据,得到目标数据,并封装所述目标数据,将封装后的目标数据传输至所述馈线终端。
可选地,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一中频接口、第一控制接口和第一数据发送接口,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二中频接口、第二控制接口和第二数据发送接口,所述第一中频接口与所述第二中频接口采用并行接口形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发送接口与所述第二数据发送接口采用单线串口形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接口与所述第二控制接口采用串行外设接口进行连接。
可选地,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RDSS天线,所述RDSS天线与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经由所述RDSS天线将转换后的电力数据传输至所述配电网主站。
可选地,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的RDSS 数据接口,所述设备主控装置包括第一数据接口,所述RDSS数据接口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通过第一数据线物理连接,以将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至所述设备主控装置。
可选地,所述设备主控装置还包括主控单元,以及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的 RDSS接口处理单元,所述RDSS数据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所述RDSS 接口处理单元连接,以将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至所述主控单元。
可选地,所述设备主控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缓存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而后将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发送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可选地,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RDSS 信号处理装置和设备主控装置连接,所述电源装置用于为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和设备主控装置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所述通信终端分别连接所述馈线终端和配电网主站,所述通信终端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内部与连接模拟信号处理单元之间的连接,实现通信终端对RDSS信号的发射处理,并通过采用北斗卫星无线通信信道,根据北斗卫星无线通信信道不受地形与地势影响的优势,使得馈线终端与配电网自动化主站之间数据可通过通信终端进行传输,保证二者之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内部的一种模拟信号处理单元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内部的另一种模拟信号处理单元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内部的RDSS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设备主控装置、2-RDSS信号处理装置2、3-电源装置、4-配电网主站、 5-馈线终端;
11-主控单元、12-RDSS接口处理单元;
2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1-RDSS模拟发射通道、212-数模转换器、 213-RDSS模拟接收通道、214-模数转换器;22-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1-RDSS 数字发射通道、222-RDSS数字接收通道、223-信号处理接口;23-RDSS天线; 231-驱动放大器、232-第一滤波器、233-PA功率放大器、234功率反向器、235 收发隔离器、236-第二滤波器、237-LNA放大器、238第三滤波器;
31-电源管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5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详述如下:
一种通信终端,包括:设备主控装置1,以及通过相应的数据接口与所述设备主控装置1连接的RDSS信号处理装置2;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2包括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分别连接所述设备主控装置1和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所述设备主控装置1,用于接收馈线终端5发送的监控数据,所述监控数据中包括待传输的电力数据,并将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封装为符合RDSS帧格式传输要求的数据;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用于接收所述设备主控装置1发送的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并对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进行信号调制后传输至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 21;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用于对信号调制后的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封装为符合RDSS帧格式传输要求的电力数据,并传输至配电网主站4。
具体的,上述数据接口可以为虚拟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设备主控装置1则与RDSS信号处理装置2建立信号连接或无线连接,也可以为实体的物理接口,如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Universal Serial BUS,USB),设备主控装置1则与RDSS信号处理装置2 通过数据线建立物理连接,对此不作限定。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解释说明,以物理接口为例进行解析说明。另外,上述待发送的电力数据可以为电流数据、电压数据、功率数据,对此不作限定,其由馈线终端5将待发送的电力数据传输至设备主控装置1,而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和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将待发送的电力数据转发至配电网主站4。
具体的,参照图3,上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为DA-T6芯片,上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为TD1100A芯片,其中DA-T6芯片包括RDSS模拟发射通道 211、数模转换器212(Digitalto Analog Convertor,DAC)、RDSS模拟接收通道213和(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模数转换器214,TD1100A芯片包括RDSS数字发射通道221、RDSS数字接收通道222和信号处理接口223。在对待传输的电力数据进行发射时,其中,信号处理接口223即为相应数据接口,用于接收来自设备主控装置1中的待传输的电力数据。此时,待传输的电力数据即为RDSS帧格式的数据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与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均只对待传输的电力数据做信号处理,并不参与电力数据的数据处理。而后信号处理接口223还通过RDSS数字发射通道221连接DAC数模转换器212,用于将待传输的电力数据通过数字发射通道进发射至DAC数模转换器212中。其中,信号处理接口223的作用为将发射和接收讯号相隔离,保证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都能同时正常工作,而DAC数模转换器212可将电力数据对应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实现对数据的转换,而后由与DAC数模转换器212连接的RDSS模拟发射通道211对其进行扩频伪码相关处理进行发射。
具体的,设备主控装置1可解析监控数据中的信息区,得到信息区中的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确定监控数据的数据类型;并按照数据类型对应的帧格式解析规则,从数据区中提取待发送的电力数据。其中,根据标识信息判定监控数据的数据类型具体可为:确定多种预设标识信息各自对应的数据类型;在多种预设标识信息中,查询与标识信息相同的目标标识信息;根据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类型,确定监控数据的数据类型。另外,按照数据类型对应的帧格式解析规则,从数据区中提取待发送的电力数据具体可为:按照数据类型对应的帧格式解析规则,解析数据区,得到数据区中的数据开始标识与数据结束标识;提取数据开始标识与数据结束标识之间的数据信息,作为待发送的电力数据,并将待发送的电力数据封装为RDSS帧格式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内部的RDSS数字发射通道连接模拟信号处理单元的DAC数模转换器,而后连接RDSS模拟发射通道,实现通信终端对RDSS信号的发射处理,采用北斗卫星无线通信信道,根据北斗卫星无线通信信道不受地形与地势影响的优势,使得馈线终端与配电网自动化主站之间数据可通过通信终端进行传输,保证二者之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还用于对接收配电网主站4发送的RDSS帧格式的控制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后的控制数据发送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还用于对转换后的控制数据进行信号解调,并将解调后的所述控制数据传输至所述设备主控装置1;所述设备主控装置1,还用于根据RDSS帧格式解析规则,解析所述控制数据,得到控制数据标识信息以及与所述控制数据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目标数据,按照所述控制数据标识信息对应的帧格式封装规则,封装所述目标数据,将封装后的目标数据传输至馈线终端,并接收所述馈线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返回的监控数据。
具体的,在RDSS信号处理装置2接收RDSS信号时,RDSS模拟接收通道213可对其进行扩频伪码相关处理,并将处理后的RDSS信号发送至与RDSS 模拟接收通道213相连的ADC模数转换器214中,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而后将数字信号发射至RDSS数字接收通道222,并由RDSS数字接收通道222进行信号解调并将其发送至信号处理接口223,信号处理接口223 通过第一数据接口发送至设备主控装置1。而后设备主控装置1根据RDSS帧格式解析规则,解析控制数据,得到控制数据标识信息以及与控制数据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目标数据;按照控制数据标识信息对应的帧格式封装规则,封装目标数据;将封装后的目标数据传输至馈线终端5。进一步地,设备主控装置可解析RDSS信息区,得到RDSS信息区中的控制数据标识信息;解析RDSS数据区,可得到RDSS数据区中的目标数据开始标识与目标数据结束标识;提取目标数据开始标识与目标数据结束标识之间的数据信息,作为目标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模拟信号处理单元中的RDSS模拟接收通道连接ADC 模数转换器,而后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中的RDSS数字接收通道和信号处理接口,实现通信终端对RDSS信号的接收处理,且通过使用信号处理接口作为双工通讯器,实现RDSS信号处理装置正常工作时能同时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的目的。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包括第一中频接口、第一控制接口和第一数据发送接口,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包括第二中频接口、第二控制接口和第二数据发送接口,所述第一中频接口与所述第二中频接口采用并行接口形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发送接口与所述第二数据发送接口采用单线串口形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接口与所述第二控制接口采用串行外设接口进行连接。
具体的,第一中频接口和第二中频接口均为数字中频接口采用并行接口形式进行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之间单向连接,第一控制接口和第二控制接口均为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采用串行外设接口进行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之间的双向连接,第一数据发送接口与第二数据发送接口采用单线串口形式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的单向连接。其中,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 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的之间的连接具体为数字中频接口D3~D0、50MHz 同步时钟、SPI控制接口以及数据发送接口。数据格式为有符号数据,其中D3 表示符号位,D2~D0为数据位。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通过该接口将收到的信号经过ADC处理后交给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进行相关信号处理及信号提取;发射数据接口采用单线串口形式,发送数据位串行数据。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 通过该接口将发送的数据经过DAC处理后交给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进行数据调制,接着送入发射通道;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向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提供基准的50MHz同步时钟,以实现数据交互时的时间同步;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22和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之间通过SPI接口连接,其中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 作为SPI接口的主设备,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作为SPI接口的从设备;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可通过SPI接口对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进行状态监测及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接口将模拟信号处理单元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建立连接,使得RDSS信号处理装置可对接收到的RDSS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设备主控装置发送至馈线终端,和对来自设备主控装置的待发送的电力数据进行处理并发送至配电网主站,实现馈线终端与配电网自动化主站之间的数据可有效通过通信终端进行传输。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2还包括RDSS天线23,所述RDSS天线23与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连接,经由所述RDSS天线23将转换后的电力数据传输至所述配电网主站4。
具体的,参照图2和图5,RDSS信号需由RDSS天线23进行接收与传输,其中RDSS天线23可通过物理接口的形式与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进行物理连接。在进行发射处理时,北斗RDSS天线23将封装后的北斗RDSS数据(待传输的电力数据)传输至驱动放大器231,来提高信号的发射功率,使其达到末级功放要求的输入功率,而后经过第一滤波器232过滤干扰信号的影响,在将达到末级功放要求输入功率的信号传输至PA功率放大器233,进行进一步的功率放大,之后将信号传输给功率反向隔离器234,使满足功率要求的信号以L 频段发送至北斗卫星系统。而在RDSS天线23接收控制数据时,该RDSS天线 23在S频段内将来自北斗RDSS卫星系统的包含控制数据的信号进行接收,而后将信号输入收发隔离器235,使发送的信号与接收的信号进行分类,并依次经过第二滤波器236进行初步滤波处理,过滤干扰信号的影响,而后再经过LAN 放大器237进行功率放大,返回阻抗不匹配的信号,再次经过第三滤波器38 进行进一步的滤波处理,而后将接收到的信号交给模拟信号处理21,进行北斗RDSS信号相关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RDSS天线对RDSS信号进行接收与发送,实现配电网主站与馈线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保证配电网主站与馈线终端之间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2还包括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连接的RDSS数据接口,所述设备主控装置1包括第一数据接口,所述RDSS数据接口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通过第一数据线物理连接,以将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连接至所述设备主控装置1。
具体的,上述第一数据接口(图中未画出)和RDSS数据接口(图中未画出)可均为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 串口,通过USB数据线进行接口连接,以便设备主控装置1内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可先把准备写入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的数据放到UART的寄存器(临时内存块)中,再通过先入先出队列(first input first output,fifo)传送数据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中,若是没有UART的fifo,传输的数据将变得杂乱无章,则不可能传送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进行信号调制,使得RDSS信号处理装置2不能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UART数据接口建立RDSS信号处理装置与设备主控装置之间的连接,使得RDSS信号处理装置与设备主控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有序,进而稳定通信终端的数据传输。
参照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主控装置1还包括主控单元11,以及与所述主控单元11连接的RDSS接口处理单元12,所述RDSS数据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所述RDSS接口处理单元12连接,以将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连接至所述主控单元11。
具体的,主控单元11的核心是微处理器STM32F103RF,利用该微处理器的UART数据接口连接RDSS信号处理装置2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其包括芯片集成定时器,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USB, UART等多种功能,其微处理器所包含的功能最贴近于通信终端内部设备主控装置1所需处理的功能,而选用其他模块的微处理器,要么功能不符合,要么功能缺失或还包括其余功能,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主控装置1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22;所述存储单元,用于缓存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而后将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发送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2。
在应用中,上述存储单元(图中未画出)即可为上述设备主控装置1中的 UART的寄存器(临时内存块),也可以为设备主控装置1中单独设置的存储单元。此时,单独设置的存储单元作用则与寄存器类似,则第一数据接口和 RDSS数据接口可不采用通用异步收发器,不必使用通用异步收发器中的寄存器,来临时存储待发送的电力数据,对此不作限定。
参照图1和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电源装置3,所述电源装置3分别与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2和设备主控装置1连接,所述电源装置3用于为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2和设备主控装置1提供电源。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通信终端还包括电源装置3,所述电源装置3分别与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2和设备主控装置1连接,所述电源装置 3用于为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2和设备主控装置1提供电源。具体的,电源装置3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31,其分别与RDSS信号处理装置2和设备主控装置1之间的各个单元通过电路进行电连接。另外,在其他示例中,通信终端还可与馈线终端5通过物理接口进行连接,如UART接口进行连接,而电源管理单元31可接收馈线终端5提供的电源,此时电源装置3只起到对各个装置内部的各个单元进行电源分配的目的。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通信终端、馈线终端5和配电网主站4,所述通信终端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通信终端内部的设备主控装置1还包括第三数据接口,对应的馈线终端5包括第四数据接口,其均为UART接口,其中第三数据接口与第四数据接口通过数据线建立连接,用于传输RDSS信号类型数据;通信终端与配电网主站4之间可通过RDSS天线23建立信号连接,使得馈线终端5与配电网主站 4之间数据可有效通过通信终端进行传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控装置,以及通过相应的数据接口与所述设备主控装置连接的RDSS信号处理装置;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包括模拟信号处理单元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分别连接所述设备主控装置和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设备主控装置,用于接收馈线终端发送的监控数据,所述监控数据中包括待传输的电力数据,并将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封装为符合RDSS帧格式传输要求的数据;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设备主控装置发送的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并对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进行信号调制后传输至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信号调制后的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并传输至配电网主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接收配电网主站发送的RDSS帧格式的控制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后的控制数据发送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对转换后的控制数据进行信号解调,并将解调后的所述控制数据传输至所述设备主控装置;
所述设备主控装置,还用于根据RDSS帧格式解析规则,解析所述控制数据,得到目标数据,并封装所述目标数据,将封装后的目标数据传输至所述馈线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一中频接口、第一控制接口和第一数据发送接口,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二中频接口、第二控制接口和第二数据发送接口,所述第一中频接口与所述第二中频接口采用并行接口形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发送接口与所述第二数据发送接口采用单线串口形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接口与所述第二控制接口采用串行外设接口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RDSS天线,所述RDSS天线与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经由所述RDSS天线将转换后的电力数据传输至所述配电网主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的RDSS数据接口,所述设备主控装置包括第一数据接口,所述RDSS数据接口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通过第一数据线物理连接,以将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至所述设备主控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控装置还包括主控单元,以及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的RDSS接口处理单元,所述RDSS数据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所述RDSS接口处理单元连接,以将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至所述主控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控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缓存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而后将所述待传输的电力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发送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和设备主控装置连接,所述电源装置用于为所述RDSS信号处理装置和设备主控装置提供电源。
9.一种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终端、馈线终端和配电网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分别连接所述馈线终端和配电网主站,所述通信终端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
CN202020999525.1U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Active CN212305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9525.1U CN212305333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9525.1U CN212305333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5333U true CN212305333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9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99525.1U Active CN212305333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5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6345B (zh) 无线通信系统
WO2020073704A1 (zh) 一种电表模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3023534B (zh) 电力无线通信系统
CN104980522A (zh) 一种车载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CN111667681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767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402496B (zh) 通讯电路与具有该通讯电路的适配器
EP2469790B1 (en) Method, combiner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N212305333U (zh) 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CN207530847U (zh) Rfid智能网关装置
CN210670577U (zh) 一种多频段无线网桥传输装置及传输系统
CN212305331U (zh) 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CN211509296U (zh) 一种蓝牙网关
CN214675198U (zh) 多频段无线扩展器和wifi通信系统
CN212572192U (zh) 一种馈线终端及通信系统
CN210491209U (zh) 基于uwb的数据转换系统
CN212305334U (zh) 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11010213B (zh) 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CN210693918U (zh) M-Bus无线通信模块及表计
CN209731582U (zh) 一种多协议通信网络接入系统
CN213484884U (zh) 经济型即插即用的无线信号转发装置
CN215990864U (zh) 物联网网关系统及物联网系统
CN110310469A (zh) 终端数据采集的系统及终端数据采集的方法
CN205356338U (zh) 一种嵌入wifi和音频桥接模块的电力猫
CN203596830U (zh) 内置式电力网络桥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