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2933U - 柔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2933U
CN212302933U CN202021792530.1U CN202021792530U CN212302933U CN 212302933 U CN212302933 U CN 212302933U CN 202021792530 U CN202021792530 U CN 202021792530U CN 212302933 U CN212302933 U CN 212302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display
display panel
support
display devic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925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栗明
李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925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2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2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2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该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壳体、柔性显示面板、固定支撑件、滑卷轴和支撑件;柔性显示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支撑件与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端,可移动的连接于壳体;滑卷轴上卷设柔性显示面板,可转动的设于壳体内;支撑件卷设在滑卷轴上并位于滑卷轴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支撑件的一端与滑卷轴固定连接,支撑件的相对另一端与固定支撑件固定连接,支撑件用于在柔性显示面板展开时支撑柔性显示面板。在用户使用时柔性显示面板不易发生损坏,不会造成显示不良,也不会造成使用过程中该区域触感较差,能够减小柔性显示面板的翘曲量。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蓬勃的发展,柔性显示面板逐渐实现了量产化、产品化。目前,市场上的柔性显示面板主流应用形态是可折叠,其中折叠形态根据显示面在折叠状态时朝内或朝外又可细化为内折与外折。折叠形态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终端体验,但折叠形态也存在着另一种局限性,即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仅可在两种显示面积之间切换。
滑卷是柔性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创新应用领域,该形态实现了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意切换柔性面板的显示区域面积,这不仅方便用户随身携带,还为用户提供了更优于折叠显示面板的使用体验,是柔性显示面板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目前的滑卷机构中,滑卷区域在展平状态时柔性显示面板没有较好的支撑,造成在用户使用时柔性显示面板易发生损坏,造成显示不良,而且使用过程中该区域触感较差,用户体验差。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滑卷区域在展平状态时无支撑的不足,提供一种滑卷区域在展平状态时有支撑的柔性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
壳体;
柔性显示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固定支撑件,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端,所述固定支撑件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壳体;
滑卷轴,其上卷设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滑卷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壳体内;
支撑件,卷设在所述滑卷轴上并位于所述滑卷轴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卷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相对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用于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展开时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
多个刚性支撑板,沿所述滑卷轴的轴向延伸,相邻两个刚性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
多个柔性支撑板,沿所述滑卷轴的轴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刚性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柔性支撑板。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支撑板的材质为导磁性金属。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支撑板外绕设有线圈;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金属支撑层,所述金属支撑层位于与所述支撑件贴合的一侧,所述金属支撑层的材质为导磁性金属,所述金属支撑层能够与通电后的所述刚性支撑板吸合。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滑卷轴包括:
滑卷轴柱;
两个挡板,对应固定在所述滑卷轴柱的相对两端,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滑卷轴柱的直径。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滑卷轴柱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滑卷轴的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滑卷轴柱同中心轴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多条支撑条,多条所述支撑条沿所述滑卷轴的轴向并排设置,各条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靠近所述挡板的环形凹槽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挡板的环形凹槽的宽度,靠近所述挡板的支撑条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挡板的支撑条的宽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的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配合的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沿所述滑卷轴的轴向延伸。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与所述支撑件配合的一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凸条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滑卷轴的轴向延伸。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
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端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设置为板状,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支撑件的材质为金属或胶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显示装置,柔性显示面板的一端通过固定支撑件支撑,在滑卷轴上卷设支撑件和柔性显示面板的其余部分,在柔性显示面板展开时支撑件也展开以支撑柔性显示面板。从而使柔性显示面板在展平状态时有支撑,在用户使用时柔性显示面板不易发生损坏,不会造成显示不良,也不会造成使用过程中该区域触感较差,用户体验差。而且,柔性显示面板不必设计的太厚以支撑其本身,减薄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后,能够减小柔性显示面板的翘曲量。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所示的相关技术中柔性显示面板外折时的翘曲变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柔性显示装置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柔性显示装置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支撑件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与图6中的支撑件配合的柔性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支撑件的又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的滑卷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滑卷轴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支撑件的再一示例实施方式与固定支撑件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11、开口;
2、柔性显示面板;21、金属支撑层;22、第一光学胶层;23、背膜;24、第一PSA硅胶层;25、显示层;26、第二PSA硅胶层;27、偏光片;28、第二光学胶层;29、盖板;
3、固定支撑件;
4、滑卷轴;41、滑卷轴柱;42、挡板;43、环形凹槽;
5、支撑件;51、刚性支撑板;52、柔性支撑板;53、支撑条;54、第一凸条;55、条形通孔;
6、弹性件;7、第二凸条;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的相关技术中柔性显示面板外折时的翘曲变形结构示意图,在相关技术中,可以将柔性显示面板2的滑卷区域设计的较厚,以起到支撑其本身的作用,但是,柔性显示面板2的厚度越厚,缠绕在滑卷轴4上后翘曲量H越大,反弹力也越大;这样在柔性显示面板2卷曲时会使柔性显示面板2功能层(显示功能层和触控功能层)的中性层下移,功能层应变增大,使弯折失效风险增加。
本示例实施方式首先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参照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柔性显示装置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壳体1、柔性显示面板2、固定支撑件3、滑卷轴4、支撑件5以及弹性件6;柔性显示面板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支撑件3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的第一端;滑卷轴4上卷设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支撑件5卷设在所述滑卷轴4上并位于所述滑卷轴4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之间,所述支撑件5的一端与所述滑卷轴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5的相对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撑件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5用于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展开时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所示的图2中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柔性显示面板2可以包括金属支撑层21、第一光学胶层22、背膜23、第一PSA硅胶层24、显示层25、第二PSA硅胶层26、偏光片27、第二光学胶层28以及盖板29。第一光学胶层22设于金属支撑层21之上,背膜23设于第一光学胶层22的远离金属支撑层21的一侧,第一PSA硅胶层24设于背膜23的远离金属支撑层21的一侧,显示层25设于第一PSA硅胶层24的远离金属支撑层21的一侧,第二PSA硅胶层26设于显示层25的远离金属支撑层21的一侧,偏光片27设于第二PSA硅胶层26的远离金属支撑层21的一侧,第二光学胶层28设于偏光片27的远离金属支撑层21的一侧,盖板29设于第二光学胶层28的远离金属支撑层21的一侧。盖板29的材质是透明聚酰亚胺树脂。金属支撑层21的厚度可以大于等于30μm且小于等于40μm。
请继续参照图2所示,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壳体1可以设置为长方体,在壳体1上设置有开口11,柔性显示面板2可以通过该开口11进行显示。
固定支撑件3可以设置为板状,在固定支撑件3上可以粘接柔性显示面板2的第一端的与显示面相对的一面,固定支撑件3可以对柔性显示面板2的第一端起到支撑作用。固定支撑件3的宽度大于柔性显示面板2的宽度,使固定支撑件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突出于柔性显示面板2。可以在壳体1的相对两内侧壁上设置导槽(图中未示出),导槽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支撑件3的移动方向一致。固定支撑件3的突出于柔性显示面板2的两端部位于导槽内,使固定支撑件3可以在导槽内滑动,从而相对于壳体1移动。还可以在固定支撑件3的两端部设置直线轴承与导槽配合。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壳体1的相对两内侧壁上设置导轨,在固定支撑件3上设置滑块,滑块可以在导轨内滑动,从而带动固定支撑件3移动。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宽度都是指滑卷轴4轴向方向的尺寸,长度指的是与滑卷轴4轴向方向垂直方向的尺寸。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滑卷轴4的两端可以通过轴承固定于壳体1的相对两内侧壁上,滑卷轴4配合的相对两内侧壁与固定支撑件3配合的相对两内侧壁是相同的。
弹性件6连接于壳体1与柔性显示面板2的第二端之间。弹性件6可以为拉力恒定的弹簧,即恒张力弹簧。弹性件6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2提供恒定的拉力,保持柔性显示面板2始终保持张紧状态,而且使柔性显示面板2与支撑件5、支撑件5与滑卷轴4均紧密贴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实施方式中,弹性件6也可以是橡皮筋。
支撑件5的一端与滑卷轴4可以通过焊接、铰接、螺钉等方式固定连接,支撑件5的相对另一端与固定支撑件3也可以通过焊接、铰接、螺钉等方式固定连接。支撑件5卷设在滑卷轴4上并位于滑卷轴4与柔性显示面板2之间,即滑卷轴4上依次卷设支撑件5和柔性显示面板2。
参照图4所示的图2中的柔性显示装置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当柔性显示面板2展开时,支撑件5也展开,支撑件5能够支撑柔性显示面板2。从而使柔性显示面板2在展平状态时有支撑,在用户使用时柔性显示面板2不易发生损坏,不会造成显示不良,也不会造成使用过程中该区域触感较差,用户体验差。而且,柔性显示面板2不必设计的太厚以支撑其本身,减薄柔性显示面板2的厚度后,能够减小柔性显示面板2的翘曲量H。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所示,支撑件5可以包括多个刚性支撑板51和多个柔性支撑板52。刚性支撑板51设置为长条状,柔性支撑板52也设置为长条状。刚性支撑板51的长度方向沿滑卷轴4的轴向延伸,即刚性支撑板51的长度方向与滑卷轴4的轴向一致。柔性支撑板52的长度方向沿滑卷轴4的轴向延伸,即柔性支撑板52的长度方向与滑卷轴4的轴向一致。相邻两个刚性支撑板51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柔性支撑板52连接于相邻两个刚性支撑板51之间。柔性支撑板52的材质可以为硅胶,也可以是橡胶、塑料等等。支撑件5可以是多个刚性支撑板51与硅胶注塑而形成一体。刚性支撑板51能够为柔性显示面板2提供支撑,柔性支撑板52连接刚性支撑板51,而且方便支撑件5的折弯。支撑件5的厚度可以大于等于100微米且小于等于200微米。支撑件5的长度大约为150mm,长度大约为12mm,当然,支撑件5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需要支撑的柔性显示面板2的长度和宽度确定,一般支撑件5的宽度需要稍大于柔性显示面板2的宽度。
刚性支撑板51的材质可以为导磁性金属,例如,可以是铁、钴、镍以及任何带有铁、钴、镍的物质,优选软铁或硅钢材料。在刚性支撑板51外缠绕有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线圈),使每一个刚性支撑板51形成一个电磁铁,多个刚性支撑板51就形成多个电磁铁。四个刚性支撑板51外可以通过一个导线依次缠绕,缠绕的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即四个刚性支撑板51形成一个共同的磁性体,同时获得磁性或失去磁性。缠绕四个刚性支撑板51的导线引出两个接线端,在两个接线端连接电源,即可使支撑件5具有磁性,具有磁性的支撑件5可以与柔性显示面板2上的金属支撑层21吸合。当然,这种情况下,金属支撑层21的材质也是导磁性金属,例如,可以是铁、钴、镍以及任何带有铁、钴、镍的物质,优选软铁或硅钢材料,金属支撑层21能够与通电后的刚性支撑板51吸合。可以控制在柔性显示装置为展平状态时支撑件5具有磁性,支撑件5可以与柔性显示面板2上的金属支撑层21吸合;在卷曲状态、收卷和放卷时支撑件5不具有磁性,不能与柔性显示面板2上的金属支撑层21吸合。可以将刚性支撑板51的磁性分段设置以满足该柔性显示装置的分段展开的要求,即在展平状态的那一部分的刚性支撑板51是有磁性的,在卷曲状态的那一部分的刚性支撑板51是没有磁性的。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两个、三个、五个或更多个刚性支撑板51设置为一组形成一个电磁铁,可以同时具有或失去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所示,可以在支撑件5的与柔性显示面板2配合的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条54,第一凸条54沿滑卷轴4的轴向延伸,第一凸条54的与滑卷轴4的轴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长边一侧连接于支撑件5,等腰梯形的短边一侧远离支撑件5。多个第一凸条54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凸条54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参照图7所示,柔性显示面板2的与支撑件5配合的一面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凸条54配合的凹槽8,凹槽8沿滑卷轴4的轴向延伸。凹槽8的与滑卷轴4的轴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等腰梯形,凹槽8的长度、宽度以及深度对应大于第一凸条54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等腰梯形的长边一侧靠近柔性显示面板2,等腰梯形的短边一侧远离柔性显示面板2。可以理解的是,凹槽8是由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2的与支撑件5配合的一面的第二凸条7围成的,第二凸条7沿滑卷轴4的轴向延伸。在支撑件5与柔性显示面板2配合后,第二凸条7卡入相邻两个第一凸条54之间的间隔空间,第一凸条54卡入相邻两个第二凸条7形成的凹槽8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条54和凹槽8的设置可以基于上述将刚性支撑板51设置为电磁铁的结构,也可以不基于将刚性支撑板51设置为电磁铁的结构。
支撑件5的结构不限于上述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8所示,支撑件5可以包括刚性支撑板51,在刚性支撑板51上设置有多个条形通孔55,多个条形通孔55看有阵列排布,也可以非阵列排布。可以在条形通孔55内填充硅胶、橡胶等等。条形通孔55的形状可以是腰圆孔、椭圆形、长方形等等,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圆形通孔、方形通孔等等。也可以不在条形通孔内填充硅胶。也可以采用整面刚性支撑板51,刚性支撑板51的厚度可以大于等于30微米且小于等于50微米。还可以采用整面胶体材质,例如硅胶、橡胶等等,胶体材质的厚度可以小于等于1毫米。当然,也可以采用设置有图案的胶体材质的平板,即在胶体材质的平板上设置通孔,胶体材质的平板的厚度可以小于等于2毫米。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9所示,滑卷轴4可以包括滑卷轴柱41和两个挡板42,两个挡板42对应固定在滑卷轴柱41的相对两端,即滑卷轴柱41的一个端面固定有一个挡板42。挡板42可以设置为圆形板。挡板42的直径大于滑卷轴柱41的直径。使柔性显示面板2缠绕在滑卷轴柱41上,避免偏离滑卷轴柱41。当然,挡板42也可以设置为矩形、三角形、梯形等多种形状,只要突出于滑卷轴柱41的柱面将柔性显示面板2挡住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0所示,可以在滑卷轴柱41上设置有多个沿滑卷轴4的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环形凹槽43,环形凹槽43与滑卷轴柱41同中心轴设置,且相邻两个环形凹槽43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即在滑卷轴柱41的圆柱面上间隔设置多个与滑卷轴柱41同中心轴的环形凹槽43,使得滑卷轴柱41的圆柱面形成一圈凹陷一圈凸起的结构。环形凹槽43的宽度可以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50mm。当然,环形凹槽43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环形凹槽43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将靠近滑卷轴4的两端的环形凹槽43的宽度设计的较宽,即靠近挡板42的环形凹槽43的宽度大于远离挡板42的环形凹槽43的宽度。
这种情况下,参照图11所示,支撑件5沿滑卷轴4的轴向并排设置为多条支撑条53,即支撑件5可以包括多条沿滑卷轴4的轴向并排设置的支撑条53。支撑条53的宽度可以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50mm。各条支撑条53与环形凹槽43配合,即一条支撑条53可以嵌合在一个环形凹槽43内,当然,相邻两个支撑条53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该间隔空间与滑卷轴柱41上的凸起配合。支撑条53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多条支撑条53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将靠近滑卷轴4的两端的支撑条53的宽度设计的较宽,即靠近挡板42的支撑条53的宽度大于远离挡板42的支撑条53的宽度,以支撑柔性显示面板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使柔性显示面板2具有更好的平整性。当然,也可以在支撑件5的与滑卷轴4配合的一面设置多个与环形凹槽43配合的凸台,凸台可以卡在环形凹槽43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5中所示的支撑件5的示例实施方式、在刚性支撑板51上绕设线圈的支撑件5的示例实施方式、图8中所示的支撑件5的示例实施方式都可以将支撑件5沿滑卷轴4的轴向并排设置为多条支撑条53。
进一步的,本示例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滑卷方法,用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该滑卷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向远离固定支撑件3一侧移动滑卷轴4,卷设在所述滑卷轴4上的支撑件5和柔性显示面板2展开,所述支撑件5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展开到预设位置时,给所述刚性支撑板51上的线圈通电使所述刚性支撑板51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吸合。
具体为:使用时,用户相对拉动壳体1与固定支撑件3,固定支撑件3在壳体1内的导槽内向外滑动,固定支撑件3带动柔性显示面板2和支撑件5向外移动,同时,卷设在滑卷轴4上的柔性显示面板2和支撑件5慢慢展平,这个过程中支撑件5会带动滑卷轴4进行转动,弹性件6被拉伸,具有恒定的拉力,柔性显示面板2展开到预设位置时,给刚性支撑板51上的线圈通电使刚性支撑板51与柔性显示面板2吸合。收卷时,松开固定支撑件3,在弹性件6的拉力作用下,带动柔性显示面板2缩回至壳体内并卷设在滑卷轴4上,同时,柔性显示面板2带动支撑件5也缩回至壳体内并卷设在滑卷轴4上,这个过程中滑卷轴4也进行转动;支撑件5和柔性显示面板2带动固定支撑件3滑动至原始位置。
上述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如有可能,各实施例中所讨论的特征是可互换的。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本说明书中使用“约”“大约”的用语通常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20%之内,较佳是10%之内,且更佳是5%之内。在此给定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意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大约”“大致”“大概”的含义。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本说明书中,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应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

Claims (12)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柔性显示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固定支撑件,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端,所述固定支撑件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壳体;
滑卷轴,其上卷设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滑卷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壳体内;
支撑件,卷设在所述滑卷轴上并位于所述滑卷轴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卷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相对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用于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展开时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多个刚性支撑板,沿所述滑卷轴的轴向延伸,相邻两个刚性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
多个柔性支撑板,沿所述滑卷轴的轴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刚性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柔性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板的材质为导磁性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板外绕设有线圈;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金属支撑层,所述金属支撑层位于与所述支撑件贴合的一侧,所述金属支撑层的材质为导磁性金属,所述金属支撑层能够与通电后的所述刚性支撑板吸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卷轴包括:
滑卷轴柱;
两个挡板,对应固定在所述滑卷轴柱的相对两端,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滑卷轴柱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卷轴柱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滑卷轴的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滑卷轴柱同中心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多条支撑条,多条所述支撑条沿所述滑卷轴的轴向并排设置,各条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挡板的环形凹槽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挡板的环形凹槽的宽度,靠近所述挡板的支撑条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挡板的支撑条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配合的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沿所述滑卷轴的轴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与所述支撑件配合的一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凸条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滑卷轴的轴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
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端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置为板状,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支撑件的材质为金属或胶体。
CN202021792530.1U 2020-08-25 2020-08-25 柔性显示装置 Active CN212302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2530.1U CN212302933U (zh) 2020-08-25 2020-08-25 柔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2530.1U CN212302933U (zh) 2020-08-25 2020-08-25 柔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2933U true CN212302933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8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2530.1U Active CN212302933U (zh) 2020-08-25 2020-08-25 柔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293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8985A (zh) * 2021-11-05 2022-01-0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578906A (zh) * 2022-03-16 2022-06-0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8985A (zh) * 2021-11-05 2022-01-0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888985B (zh) * 2021-11-05 2024-01-3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578906A (zh) * 2022-03-16 2022-06-0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2822A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滑卷方法
CN212302933U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13808490B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11819615B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599278B (zh)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8028449B2 (en) Collapsible display-arrangement
US7851952B2 (en) Voice coil motor with guiding posts and stopping bars
WO2019228256A1 (zh) 柔性显示装置
JP627349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05086124A1 (ja) 情報表示装置
CN105763016A (zh) 音圈电机及其驱动方法
CN110580858A (zh) 滑板式支撑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US10495872B2 (en) Deformable mirror with magnetic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 reflective film
CN210324969U (zh) 滑板式支撑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4446181B (zh) 显示装置
CN209949166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
CN113990191A (zh) 显示装置
CN208969420U (zh) 一种多媒体教学用投影幕布装置
CN204405922U (zh) 透镜驱动装置
KR200330888Y1 (ko) 와이어가 가진 강성 및 탄성력에 의해 전자기기 일면에자동 정렬되는 이어폰 및 그 시스템
CN202854389U (zh)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及带相机的移动终端装置
TW443057B (en) Magnetic apparatus and its driving circuit
CN114730532B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202748520U (zh)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附带照相机的移动终端
CN209946506U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