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9534U - 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9534U
CN212299534U CN202020634453.0U CN202020634453U CN212299534U CN 212299534 U CN212299534 U CN 212299534U CN 202020634453 U CN202020634453 U CN 202020634453U CN 212299534 U CN212299534 U CN 212299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direct
air
drying system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44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仁建
欧阳兴
彭林兵
吴松
冯南山
张铛锋
林晓丹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06344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9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9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95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包括转轮干燥机,转轮干燥机包括转轮,转轮上设有用于干燥风流的干燥材料,转轮干燥机包括位于下部的干燥区和位于上部的再生区,干燥材料通过转轮的转动在干燥区与再生区之间相互切换,干燥区的进风端连接有表冷器,干燥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再热器和第一风机,再生区的进风端连接有燃烧器,再生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余热回收器和第二风机,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与再热器的进液端连通,再热器的出液端与余热回收器的进液端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运行持续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精密恒温恒湿空调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电子工业、精密加工、食品药品等产业,为确保精密恒温恒湿空调温度、湿度、含尘量等指标达到工艺要求,其空气处理相当复杂,而且能耗特别高。
其中,精密空调的特点:一是送风相对湿度低,一般要求低于25%,除湿要求特别高,必须采用转轮除湿机才能达到要求;二是空调房间温度控制精度要求高,通常精度在±0.5℃以内,送风温差不能高,因此,送风在进入房间前必须进行再热。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电加热技术来对新风进行加热,运用电源作为热源,运行成本高,不节能环保,且存在用电增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运行持续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包括转轮干燥机,所述转轮干燥机包括转轮,所述转轮上设有用于干燥风流的干燥材料,所述转轮干燥机包括位于下部的干燥区和位于上部的再生区,所述干燥材料通过转轮的转动在所述干燥区与所述再生区之间相互切换,所述干燥区的进风端连接有表冷器,所述干燥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再热器和第一风机,所述再生区的进风端连接有燃烧器,所述再生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余热回收器和第二风机,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热器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再热器的出液端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液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表冷器的进风端连接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第二过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再生区之间连接有第三过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热器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一输液管连通,所述再热器的出液端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二输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电磁阀、水泵和限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进液端通过第三输液管与所述第一输液管连通,且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进液端位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三输液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储液罐的出液端通过第四输液管与所述第一输液管连通,且所述第四输液管的的出液端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水泵之间,所述第四输液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燃烧器包括点火器和燃气喷嘴,所述燃气喷嘴通过燃气通道与供气设备连接,所述燃气通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点火器设置在所述燃气喷嘴的喷嘴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干燥材料为蜂窝状的纸纤维材料,所述纸纤维材料上均匀设有溴化锂。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液罐内容置有防冻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点火器与所述燃气喷嘴距离2mm-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余热回收器为表面式盘管换热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转轮干燥机内的干燥材料通过转轮的转动在所述干燥区与所述再生区之间相互切换,干燥材料位于干燥区时,干燥材料对新风进行干燥,干燥材料位于再生区时,干燥材料上的水分被热风加热蒸发并带出,从而使干燥材料恢复除湿功能;加热完成后的热风对余热回收器内的液体进行换热,为余热回收器内的液体提供热量,余热回收器内的液体完成换热后,流入再热器并为干燥完的干燥风进行加热,再热器内的液体完成换热后,流回余热回收器形成循环,从而使液体在余热回收器和再热器之间循环换热,节省水源,能够保证换热过程稳定持续;实现热风既能对干燥材料进行除湿,又能间接为干燥风进行加热,相比现有技术中运用电源作为热源,本实用新型运用热风的热源作为热源,绿色环保,节省能源,还能解决的用电增容的问题,降低了制作成本和运行成本,通过计算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运用热风的热源作为热源的运行成本是现有技术中的运用电源作为热源的运行成本的30%左右。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运行持续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流程图;
图2是余热回收器与再热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包括转轮干燥机1,所述转轮干燥机1包括转轮2,所述转轮2上设有用于干燥风流的干燥材料,所述转轮干燥机1包括位于下部的干燥区3和位于上部的再生区4,所述干燥材料通过转轮2的转动在所述干燥区3与所述再生区4之间相互切换,所述干燥区3的进风端连接有表冷器5,所述干燥区3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再热器6和第一风机7,所述再生区4的进风端连接有燃烧器8,所述再生区4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余热回收器9和第二风机10,所述余热回收器9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热器6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再热器6的出液端与所述余热回收器9的进液端连通。具体的,所述余热回收器9为表面式盘管换热器。
工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第一风机7,新风进入表冷器5进行冷却,完成冷却后的净风进入转轮干燥机1的干燥区3进行干燥除湿,完成干燥除湿后的干燥风进入再热器6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的干燥风排出;转轮干燥机1内的干燥材料通过转轮2的转动在所述干燥区3与所述再生区4之间相互切换,干燥材料位于干燥区3时,干燥材料对新风进行干燥。
启动第二风机10,新风通过燃烧器8加热至预定温度后,通过第三过滤器13过滤,过滤后的热风进入转轮干燥机1的再生区4,并将再生区4内的干燥材料的水分蒸发带出,吸湿后的热风进入余热回收器9,并与余热回收器9内的液体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的温风排出;干燥材料位于再生区4时,干燥材料上的水分被热风加热蒸发并带出,从而使干燥材料恢复除湿功能;加热完成后的热风对余热回收器9内的液体进行换热,为余热回收器9内的液体提供热量;第三过滤器13能够过滤新风中带有的灰尘和经过所述燃烧器8燃烧后可能产生的固体尘埃。
余热回收器9内的液体换热完成后流入再热器6,并对干燥除湿后的干燥风进行加热,再热器6内的液体对干燥风加热完成后,流回余热回收器9内形成循环;余热回收器9内的液体完成换热后,流入再热器6并为干燥完的干燥风进行加热,再热器6内的液体完成换热后,流回余热回收器9形成循环,从而使液体在余热回收器9和再热器6之间循环换热,节省水源,能够保证换热过程稳定持续;实现热风既能对干燥材料进行除湿,又能间接为干燥风进行加热,相比现有技术中运用电源作为热源,本实用新型运用热风的热源作为热源,绿色环保,节省能源。
因此,转轮干燥机1内的干燥材料通过转轮2的转动在所述干燥区3与所述再生区4之间相互切换,干燥材料位于干燥区3时,干燥材料对新风进行干燥,干燥材料位于再生区4时,干燥材料上的水分被热风加热蒸发并带出,从而使干燥材料恢复除湿功能;加热完成后的热风对余热回收器9内的液体进行换热,为余热回收器9内的液体提供热量,余热回收器9内的液体完成换热后,流入再热器6并为干燥完的干燥风进行加热,再热器6内的液体完成换热后,流回余热回收器9形成循环,从而使液体在余热回收器9和再热器6之间循环换热,节省水源,能够保证换热过程稳定持续;实现热风既能对干燥材料进行除湿,又能间接为干燥风进行加热,相比现有技术中运用电源作为热源,本实用新型运用热风的热源作为热源,绿色环保,节省能源,还能解决的用电增容的问题,降低了制作成本和运行成本,通过计算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运用热风的热源作为热源的运行成本是现有技术中的运用电源作为热源的运行成本的30%左右。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运行持续稳定。
示例性的,所述表冷器5的进风端连接有第一过滤器11,所述第一风机7的出风端连接有第二过滤器12,第一过滤器11能够对进入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新风进行过滤,净化空气,防止空气中的微粒杂质对干燥机造成损坏;第二过滤器12能够对排出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干燥风进行过滤,净化空气,确保排出的干燥风洁净无污染,使房间内的空气清新无尘。
示例性的,所述燃烧器8与所述再生区4之间连接有第三过滤器13,第三过滤器13能够过滤新风中带有的灰尘和经过所述燃烧器8燃烧后可能产生的固体尘埃。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燃烧器8包括点火器81和燃气喷嘴82,所述燃气喷嘴82通过燃气通道83与供气设备连接,所述燃气通道83上设有第一电磁阀84,所述点火器81设置在所述燃气喷嘴82的喷嘴处。具体的,所述点火器81与所述燃气喷嘴82距离2mm-3mm。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所述余热回收器9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热器6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一输液管14连通,所述再热器6的出液端与所述余热回收器9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二输液管15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14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电磁阀16、水泵17和限流阀18。这样的设计,能够通过水泵17和限流阀18控制余热回收器9至再热器6的液体流量,从而控制再热器6内的液体容量,间接控制了再热器6内液体与干燥风的换热温度。
示例性的,所述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还包括储液罐19,所述储液罐19的进液端通过第三输液管20与所述第一输液管14连通,且所述第三输液管20的进液端位于所述余热回收器9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16之间,所述第三输液管20上设有第三电磁阀21,所述储液罐19的出液端通过第四输液管22与所述第一输液管14连通,且所述第四输液管22的的出液端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16和所述水泵17之间,所述第四输液管22上设有第四电磁阀23。具体的,所述储液罐19内容置有防冻液。
工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关闭第二电磁阀16,打开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3和限流阀18,储液罐19内的液体通过第四输液管22进入水泵17后,通过第一输液管14经过限流阀18进入再热器6,并对所述燥除湿后的干燥风进行加热,液体在再热器6内完成加热后,通过第二输液管15进入余热回收器9,并与所述吸湿后的热风进行换热,液体在余热回收器9内完成换热后通过第一输液管14和第三输液管20流回储液罐19内形成循环;
这样的设计,能够使液体充满再热器6、余热回收器9和输液管,有效排出再热器6、余热回收器9和输液管内的空气,保证再热器6和余热回收器9的换热稳定,确保换热过程正常运行。
步骤二,待液体在再热器6和余热回收器9之间换热稳定后,开启第二电磁阀16,关闭第三电磁阀21和第四电磁阀23,液体在余热回收器9内完成换热后,通过第一输液管14进入水泵17,并经过限流阀18进入再热器6对所述燥除湿后的干燥风进行加热,液体在再热器6内完成加热后通过第二输液管15流回余热回收器9内形成循环。
这样的设计,液体在再热器6和余热回收器9之间形成循环,能够确保再热器6和余热回收器9的换热稳定,还能节省水源,绿色环保,降低运行成本。
示例性的,所述干燥材料为蜂窝状的纸纤维材料,所述纸纤维材料上均匀设有溴化锂,溴化锂极易溶于水,性质稳定,在大气中不易变质不易分解。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轮干燥机,所述转轮干燥机包括转轮,所述转轮上设有用于干燥风流的干燥材料,所述转轮干燥机包括位于下部的干燥区和位于上部的再生区,所述干燥材料通过转轮的转动在所述干燥区与所述再生区之间相互切换,所述干燥区的进风端连接有表冷器,所述干燥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再热器和第一风机,所述再生区的进风端连接有燃烧器,所述再生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余热回收器和第二风机,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热器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再热器的出液端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液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的进风端连接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第二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再生区之间连接有第三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热器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一输液管连通,所述再热器的出液端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二输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电磁阀、水泵和限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进液端通过第三输液管与所述第一输液管连通,且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进液端位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三输液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储液罐的出液端通过第四输液管与所述第一输液管连通,且所述第四输液管的出液端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水泵之间,所述第四输液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点火器和燃气喷嘴,所述燃气喷嘴通过燃气通道与供气设备连接,所述燃气通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点火器设置在所述燃气喷嘴的喷嘴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材料为蜂窝状的纸纤维材料,所述纸纤维材料上均匀设有溴化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内容置有防冻液。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器与所述燃气喷嘴距离2mm-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器为表面式盘管换热器。
CN202020634453.0U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99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4453.0U CN212299534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4453.0U CN212299534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9534U true CN212299534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4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445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99534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95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7615A (zh) * 2020-04-23 2020-07-28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7615A (zh) * 2020-04-23 2020-07-28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5300A (zh) 复合型空气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203657102U (zh) 一种再生热回收节能型转轮除湿机
CN201752623U (zh) 一种节能除湿机
CN107555756A (zh) 污泥干化系统
CN203310236U (zh) 一种转轮式节能型新能源电池极片电芯烘烤系统
CN108626816A (zh) 一种低湿环境的湿度梯级处理装置
CN210179936U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装置的开式烘干热泵
CN110375396A (zh) 一种大型深度除湿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2299534U (zh) 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
CN112138964A (zh) 用于电池电极涂布烘箱中的供风系统
CN203798110U (zh) 一种转轮式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与极片烘干装置
CN109464885B (zh) 一种双级回热太阳能驱动转轮干燥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1457514A (zh) 一种可利用冷却塔冬季供冷的节能恒温控湿空调系统及控温除湿方法
CN102809276A (zh) 一种用于烘干系统的能量回收方法和装置
CN208365688U (zh) 一种转轮除湿节能系统
CN212157493U (zh) 一种可利用冷却塔冬季供冷的节能恒温控湿空调系统
CN111457615A (zh) 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848673A (zh) 一种转轮式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与极片烘干装置
CN209706509U (zh) 一种高温节能立式干燥装置
CN203323522U (zh) 一种转轮式电池极片电芯烘烤系统
CN208183012U (zh) 一种高炉鼓风无级恒温恒湿装置
CN106288089B (zh) 热闪干系统
CN106196125B (zh) 一种应用于焚烧装置的废气处理结构
CN104613560A (zh) 一种低温热源和电联合驱动的双级溶液除湿系统
CN114791134A (zh) 一种回收显热且多方位节能型双转轮除湿机及除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