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9251U - 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9251U
CN212299251U CN202020994118.1U CN202020994118U CN212299251U CN 212299251 U CN212299251 U CN 212299251U CN 202020994118 U CN202020994118 U CN 202020994118U CN 212299251 U CN212299251 U CN 212299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air
cavity
water storage
storag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941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欣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an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an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an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an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941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9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9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9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底座、发热机构、储水机构、环状湿膜和抽风机构,发热机构、储水机构、环状湿膜安装于壳体内,抽风机构安装于壳体顶部,底座安装于壳体底部,发热机构安装于储水机构底部,用于加热储水机构中的水,环状湿膜置于储水机构内且能够吸水,还包括聚能罩,聚能罩套装于环状湿膜内且位于抽风机构与底座之间,聚能罩的底部罩设于发热机构的外周,聚能罩内开设有连通储水机构的空腔。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设置了聚能罩,在工作状态下,发热机构会优先加热聚能罩的空腔内的水,使得聚能罩内部的水温快速上升,进而快速满足加湿需求。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愈来愈高。空气净化加湿器就这样走进了全球的很多家庭当中,成为干燥地区家庭不可缺少的一种小型家电产品。
空气净化加湿器通常是利用电机把空气吸进去,通过滤网进行净化,同时雾化储水装置中的水,空气带着加热后的水雾一起吹出来,从而对空气进行加湿。加湿量和加湿速度是加湿器的重要参数。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改进加湿部件的位置及结构、增大通风量等措施来提高加湿量和加湿速度,但往往会增大体积、增加成本,且加湿效果有限,难以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如申请号为201911163259.7的中国发明专利所示,其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加湿器,包括给水盘和环状湿帘,环状湿帘与所述给水盘围成通风空间,环状湿帘从给水盘中吸水;出风结构,围绕环状湿帘;风筒,罩设于环状湿帘顶部,风筒内设置有风机,风筒内形成的风道连通于通风空间;当风机处于工作状态时,空气经过风道进入通风空间,通过环状湿帘的壁吹出水汽,并经由出风结构向四周排出。上述空气净化加湿器能够提高加湿器的加湿量和加湿速度,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存在以下缺点:该加湿器的加热装置是对整个储水装置内的水进行加热,将常温的水加热到较高温度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样一来,会严重影响加湿器的加湿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加湿装置,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底座、发热机构、储水机构、环状湿膜和抽风机构,发热机构、储水机构、环状湿膜安装于壳体内,抽风机构安装于壳体顶部,底座安装于壳体底部,发热机构安装于储水机构底部,用于加热储水机构中的水,环状湿膜置于储水机构内且能够吸水,还包括聚能罩,聚能罩套装于环状湿膜内且位于抽风机构与底座之间,聚能罩的底部罩设于发热机构的外周,聚能罩内开设有连通储水机构的空腔。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不仅设置有环状湿膜,而且在储水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发热机构,发热机构能够对储水机构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得水温控制在55~65℃,该温度的水能够起到辅助加湿和杀菌抑菌的作用,有效提高加湿效率;更为重要地是,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设置了聚能罩,在工作状态下,发热机构会优先加热聚能罩的空腔内的水,使得聚能罩内部的水温快速上升,进而快速满足加湿需求。在同等条件、同等功率下,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可高40%左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气净化加湿装置还包括导流罩,导流罩安装于壳体内,导流罩的上端与抽风机构相抵,下端与环状湿膜和聚能罩相抵。由此,导流罩能够压紧环状湿膜和聚能罩,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气净化加湿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安装于抽风机构的底部且支撑件的底部与导流罩相抵。由此,支撑件可以为胶钉或者缓冲胶圈,支撑件的设置使得抽风机构与导流罩之间为软连接状态,可以将抽风机构与导流罩分隔开,避免两者的直接接触,起到降噪、减震、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能罩包括上安装环、下安装环和中间本体,上安装环、下安装环分别设置于中间本体的上下两端,上安装环安装于导流罩,下安装环安装于储水机构的底部,空腔开设于中间本体的中心。由此,上安装环、下安装环便于实现聚能罩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快速连接,也能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流罩、聚能罩以及环状湿膜为一体式结构,环状湿膜套装于聚能罩的外周,导流罩的底部套装于环状湿膜和聚能罩的上端部。由此,导流罩的底端与聚能罩顶端的上安装环通过卡扣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将导流罩、聚能罩以及环状湿膜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可以作为一个组件使用和安装,相对于各部件独立设置,优点在于产品零部件少,结构简洁,安装简易,使用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间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连通储水机构和空腔。由此,储水机构中的水可以通过开槽进入到空腔,当空腔内的水温升高后也能够带动外周储水机构内的水温升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腔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连通且第二空腔位于第一空腔的上方,第二空腔的下边缘罩设于发热机构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空腔为圆柱状,第二空腔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减小的喇叭状。由此,能够简化聚能罩的结构,保证所需水量的同时还能够节省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抽风机构包括顶盖、底盖和风扇,顶盖安装于底盖的顶部,底盖安装于,风扇安装于底盖且位于顶盖与底盖之间。由此,在风扇的作用下,可以将湿空气从壳体内抽出,经顶盖输送至外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盖上开设有出风孔,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孔。由此,在风扇的作用下,空气从壳体上的进风孔进入,经环状湿膜到空腔的顶部与加热后的水蒸气混合形成湿空气,再经导流罩、底盖,最后从顶盖上的出风孔排出至外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气净化加湿装置还包括提手,提手安装于壳体。由此,提手便于移动和搬运整个加湿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气净化加湿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抽风机构和发热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抽风机构和发热机构工作。由此,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内的PCB电路板、温控器以及设置于壳体表面的控制面板等常用结构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不仅设置有环状湿膜,而且在储水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发热机构,发热机构能够对储水机构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得水温控制在55~65℃,该温度的水能够起到辅助加湿和杀菌抑菌的作用,有效提高加湿效率;更为重要地是,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设置了聚能罩,在工作状态下,发热机构会优先加热聚能罩的空腔内的水,使得聚能罩内部的水温快速上升,进而快速满足加湿需求。在同等条件、同等功率下,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可高4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聚能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聚能罩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导流罩、聚能罩以及环状湿膜一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一体结构的部分透视图。
图1~9中的附图标记:1-壳体;2-底座;3-发热机构;4-储水机构;5-环状湿膜;6-抽风机构;7-导流罩;8-聚能罩;9-提手;10-控制机构;11-进风孔;20-支撑件;61-顶盖;62-底盖;63-风扇;81-上安装环;82-下安装环;83-中间本体;101-PCB电路板;102-控制面板;611-出风孔;831-空腔;832-开槽;831a-第一空腔;831b-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9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如图1~7所示,该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包括壳体1、底座2、发热机构3、储水机构4、环状湿膜5和抽风机构6。发热机构3、储水机构4、环状湿膜5安装于壳体1内。抽风机构6安装于壳体1顶部,底座2安装于壳体1底部。发热机构3安装于储水机构4底部,用于加热储水机构4中的水。环状湿膜5置于储水机构4内且能够吸水。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还包括聚能罩8。聚能罩8套装于环状湿膜5内且位于抽风机构6与底座2之间。聚能罩8的底部罩设于发热机构3的外周,聚能罩8内开设有连通储水机构4的空腔831。
本实施方式的的发热机构3能够对储水机构4和聚能罩8内的水进行加热,该发热机构3可以为市面上常用的PTC加热器、发热盘或者发热管等发热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不仅设置有环状湿膜5,而且在储水机构4的底部设置有发热机构3,发热机构3能够对储水机构4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得水温控制在55~65℃,该温度的水能够起到辅助加湿和杀菌抑菌的作用,有效提高加湿效率;本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的加湿量是不设置加热器的传统加湿器3~5倍,市面上普通加湿器的加湿量大约在100mL/h,而本实施方式的加湿量可达400~500mL/h。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还包括导流罩7。导流罩7安装于壳体1内。导流罩7的上端与抽风机构6相抵,下端与环状湿膜5和聚能罩8相抵。直接为中空圆台形罩。由此,导流罩7能够压紧环状湿膜5和聚能罩8,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还包括支撑件20,支撑件20安装于抽风机构6的底部且支撑件20的底部与导流罩7相抵。由此,支撑件20可以为胶钉或者缓冲胶圈,支撑件20可以将抽风机构6与导流罩7分隔开,避免两者的直接接触,起到降噪、减震、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如图5~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聚能罩8包括上安装环81、下安装环82和中间本体83。上安装环81、下安装环82分别设置于中间本体83的上下两端。上安装环81安装于导流罩7,下安装环82安装于储水机构4的底部。空腔831开设于中间本体83的中心。由此,上安装环81、下安装环82便于实现聚能罩8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快速连接,也能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本实施方式的聚能罩8可以由能够导热的金属制成。
中间本体83的底部开设有开槽832,开槽832连通储水机构4和空腔831。开槽832可以为多个,本实施方式的开槽832为四个。由此,储水机构4中的水可以通过开槽832进入到空腔831,当空腔831内的水温升高后也能够带动外周储水机构4内的水温升高。
空腔831包括第一空腔831a和第二空腔831b。第一空腔831a与第二空腔831b连通且第二空腔831b位于第一空腔831a的上方,第二空腔831b的下边缘罩设于发热机构3的外周。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空腔831a为圆柱状,第二空腔831b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减小的喇叭状。由此,能够简化聚能罩8的结构,保证所需水量的同时还能够节省空间。
如图4所示,抽风机构6包括顶盖61、底盖62和风扇63。顶盖61安装于底盖62的顶部,底盖62安装于壳体1顶部且与导流罩7通过胶钉或者密封圈密封连接。本实施方式的风扇63可以由风叶和电机组成,电机驱动风叶转动。风扇63安装于底盖62且位于顶盖61与底盖62之间。由此,在风扇63的作用下,可以将湿空气从壳体1内抽出,经顶盖61输送至外界。
顶盖61上开设有出风孔611,壳体1上开设有进风孔11。出风孔611和进风孔11均为多个,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和后侧面均开设有进风孔11。由此,在风扇63的作用下,空气从壳体1上的进风孔11进入,经环状湿膜5到空腔831的顶部与加热后的水蒸气混合形成湿空气,再经导流罩7、底盖62,最后从顶盖61上的出风孔611排出至外界。
空气净化加湿装置还包括提手9,提手9安装于壳体1。本实施方式的提手9嵌入式安装于壳体1且位于进风孔11的上方,提手9数量两个,分别设置于壳体1的左右两侧。由此,提手9便于移动和搬运整个加湿装置。
空气净化加湿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10。控制机构10与抽风机构6和发热机构3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抽风机构6和发热机构3工作。控制机构10可以包括设置于底座2内的PCB电路板101、设置于发热机构3的温控器以及设置于壳体1表面的控制面板102等常用结构组成,具体设置位置如附图1和4所示,当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安装位置等进行调整。
如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将导流罩7、聚能罩8以及环状湿膜5设置为一体式结构,环状湿膜5套装于聚能罩8的外周,导流罩7的底部套装于环状湿膜5和聚能罩8的上端部,且导流罩7的底端与聚能罩8顶端的上安装环81通过卡扣方式连接。本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的导流罩7、聚能罩8以及环状湿膜5为一体式结构,可以作为一个组件使用和安装,相对于各部件独立设置,优点在于产品零部件少,结构简洁,安装简易,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设置了聚能罩8,在工作状态下,发热机构3会优先加热聚能罩8的空腔831内的水,使得聚能罩8内部的水温快速上升,进而快速满足加湿需求。
在同等条件、同等功率下,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可高40%左右。例如:假设储水机构4的容量为6L,聚能罩8内空腔831的容量为450mL,未加热状态下的水温假设为25℃常温,经试验,现有技术中,将整个水箱内的水的温度加热至65℃所需时间大约为1小时以上,本实用新型则将聚能罩8内空腔831的水加热至65℃所需时间仅为10分钟。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效率高,进而加湿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当储水机构4水温上升达到65°,聚能罩8内部水温可达到80°,更有益水蒸发,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带有聚能罩8,相对于同类型的将水温整体加热至65°的空气加湿器,效益可再提高20%左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包括壳体(1)、底座(2)、发热机构(3)、储水机构(4)、环状湿膜(5)和抽风机构(6),所述发热机构(3)、储水机构(4)、环状湿膜(5)安装于壳体(1)内,所述抽风机构(6)安装于壳体(1)顶部,所述底座(2)安装于壳体(1)底部,所述发热机构(3)安装于储水机构(4)底部,用于加热储水机构(4)中的水,所述环状湿膜(5)置于储水机构(4)内且能够吸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聚能罩(8),所述聚能罩(8)套装于环状湿膜(5)内且位于抽风机构(6)与底座(2)之间,所述聚能罩(8)的底部罩设于发热机构(3)的外周,所述聚能罩(8)内开设有连通储水机构(4)的空腔(8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罩(7),所述导流罩(7)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导流罩(7)的上端与抽风机构(6)相抵,下端与环状湿膜(5)和聚能罩(8)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20),所述支撑件(20)安装于抽风机构(6)的底部且支撑件(20)的底部与导流罩(7)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8)包括上安装环(81)、下安装环(82)和中间本体(83),所述上安装环(81)、下安装环(82)分别设置于中间本体(83)的上下两端,所述上安装环(81)安装于导流罩(7),所述下安装环(82)安装于储水机构(4)的底部,所述空腔(831)开设于中间本体(83)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7)、聚能罩(8)以及环状湿膜(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环状湿膜(5)套装于聚能罩(8)的外周,所述导流罩(7)的底部套装于环状湿膜(5)和聚能罩(8)的上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本体(83)的底部开设有开槽(832),所述开槽(832)连通储水机构(4)和空腔(83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831)包括第一空腔(831a)和第二空腔(831b),所述第一空腔(831a)与第二空腔(831b)连通且第二空腔(831b)位于第一空腔(831a)的上方,所述第二空腔(831b)的下边缘罩设于发热机构(3)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构(6)包括顶盖(61)、底盖(62)和风扇(63),所述顶盖(61)安装于底盖(62)的顶部,所述底盖(62)安装于,所述风扇(63)安装于底盖(62)且位于顶盖(61)与底盖(6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61)上开设有出风孔(61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进风孔(11)。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9),所述提手(9)安装于壳体(1)。
CN202020994118.1U 2020-06-03 2020-06-03 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Active CN212299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4118.1U CN212299251U (zh) 2020-06-03 2020-06-03 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4118.1U CN212299251U (zh) 2020-06-03 2020-06-03 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9251U true CN212299251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40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94118.1U Active CN212299251U (zh) 2020-06-03 2020-06-03 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9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49256A1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210801357U (zh) 加湿暖风机
CN212299251U (zh) 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CN108413526A (zh) 一种用于室内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CN210267603U (zh) 一种加湿取暖器
CN108386927A (zh) 一种集成化智能家具柜
CN201363841Y (zh) 加湿器
CN111322693A (zh) 一种多功能紫外线空气消毒取暖设备
CN213208092U (zh) 加湿器
CN210638216U (zh) 带加湿功能的净化器
CN211084332U (zh) 一种高加湿量的加湿结构及加湿设备
CN211177190U (zh) 一种可回收热量的除湿机组
CN209459140U (zh) 一种节能降温用的无叶风扇
CN215765260U (zh) 吸油烟机
CN213300373U (zh) 一种新型暖风加湿机
CN212618979U (zh) 一种新型加湿器
CN213421231U (zh) 加湿取暖器
CN214223307U (zh) 超声波雾化器、雾化加湿装置、空调器
CN220250086U (zh) 一种利用蒸箱蒸汽加湿的集成灶
CN218495229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加热功能的太空人加湿器
CN211575221U (zh) 一种具有加湿器功能的壁挂式碳纤维采暖器
CN211011581U (zh) 一种空气净化电暖器
CN220397651U (zh) 一种带有火焰光的加湿取暖器
CN218960555U (zh) 一种高热能比的长方莲花炉
CN215336621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暖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