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8245U -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8245U
CN212288245U CN202021239020.1U CN202021239020U CN212288245U CN 212288245 U CN212288245 U CN 212288245U CN 202021239020 U CN202021239020 U CN 202021239020U CN 212288245 U CN212288245 U CN 212288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radiation
speed mixing
rubber powder
mixing stirrer
materia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90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勇
姚刘昌
刘学
夏广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Ruida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Ruida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Ruida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Ruida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90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8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8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8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包括原料模块、混合模块、微波辐射加热模块、温控模块、计量模块以及风力输送模块;原料模块,包括原料盒、主料盒以及辅料盒,所述原料盒、主料盒以及辅料盒均与混合模块输送连接;混合模块,包括高速混合搅拌机和低速混合搅拌机,微波辐射加热模块,包括多组微波辐射管和加热谐振腔及内衬四氟螺旋输送系统。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改性橡胶粉与基质沥青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使含有该改性活化胶粉的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耐老化性能以及储存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性橡胶粉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道路交通的发展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普通沥青混凝土不能很好的解决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之间的矛盾,我国沥青路面出现了较多的车辙和开裂早期破坏现象,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效率。聚合物改性沥青因其优异的高低温性能,是公认的优良路面材料,通过添加聚合物来改善基质沥青的性能已被业内广泛认可,但是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价格昂贵造成较高的改性沥青材料成本,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更经济、性能更优异的沥青改性剂,用以替代SBS。
随着废轮胎综合利用产业的推动及路面结构研究的深入,胶粉改性沥青作为一种新型道路铺面材料,能显著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开裂性能,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公路工程建设中。
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9575343 A的一种硫化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分检;清洗;切块:将大块废旧硫化氢化丁腈橡胶或制品切成尺寸为30~80mm的小块;水煮:用流动沸水水煮3~10h,清除废旧硫化氢化丁腈橡胶或制品内的有害物质;干燥;破碎:剪切破碎成粒径为2.5mm±0.5mm的粗胶粒;粗胶粒送入混合搅拌器,加入复合助剂,充分混合均匀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细化,胶粒粉碎细化与硫化胶粉增容处理同时完成,经细度分级器进行细度分级后,即得到符合细度要求已经完成增容处理的硫化胶粉成品。
对于上述产出的硫化胶粉,通常都是使用于改性沥青的生产,但是我们所用的废橡胶粉大多为硫化胶粉,聚合物分子间已通过硫等一些原子进行交联,在改性沥青中胶粉是以微小颗粒分散在基质沥青之中,表面通过吸收沥青中的油分溶胀而与沥青相结合,形成的改性沥青属于非均相体系,在高温储存时,硫化胶粉在沥青中很容易发生离析,存储稳定性差,不易长时间存储及长距离运输,并且,采用硫化胶粉进行改性沥青进行生产加工的方法,这种方法生产时间长,温度高,废气量大,能耗高,已经达不到清洁安全生产要求,所以,我们在此提出一种生产改性活化橡胶粉的生产设备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包括原料模块、混合模块、微波辐射加热模块、温控模块、计量模块以及风力输送模块;
原料模块,包括原料盒、主料盒以及辅料盒,所述原料盒、主料盒以及辅料盒均与混合模块输送连接;
混合模块,包括高速混合搅拌机和低速混合搅拌机,所述高速混合搅拌机和低速混合搅拌机之间连接设置有气动卸料阀门,所述原料盒、主料盒以及辅料盒中的原料输送进入高速混合搅拌机,所述高速混合搅拌机输出连接于低速混合搅拌机上,所述低速混合搅拌机输出端与微波辐射加热模块传输连接;
微波辐射加热模块,包括多组微波辐射管,多组所述微波辐射管从上至下依次首尾连接,每组所述微波辐射管的输入口处和输出口处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每组所述微波辐射管的内部形成加热谐振腔,所述加热谐振腔中设置有内衬四氟螺旋输送系统,所述内衬四氟螺旋输送系统包括聚四氟乙烯管和螺旋传送轴,所述聚四氟乙烯管套设在螺旋传送轴上,所述微波辐射管的每个外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对微波辐射管内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发射器,且微波辐射管任意两个外侧壁上的微波发射器发出的微波均不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微波辐射管设置为五边形,所述微波发射器分别设置在微波辐射管的五个外侧壁面上。
优选的,所述温控模块为导热油加热管,导热油加热管分别设置在高速混合搅拌机外侧壁和低速混合搅拌机外侧壁上。
优选的,最上方的所述微波辐射管与低速混合搅拌机之间设置有螺旋输送组件,最下方的所述微波辐射管输出连接有成品罐,所述成品罐与微波辐射管之间也设置有螺旋输送组件。
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组件包括用于横向传输物料的横螺输送管和用于提升物料高度的立螺输送管。
优选的,所述计量模块包括计量罐和安装于计量罐上的称重器,所述计量罐下方连接于高速混合搅拌机上。
优选的,所述风力输送模块包括罗茨风机和与罗茨风机相连通的抽真空罐,所述抽真空罐设置于计量罐上方并与计量罐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料盒以及辅料盒均通过计量泵与高速混合搅拌机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螺旋传送轴通过主传动连接带动。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方法,用于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01、进料补料:将原料盒中的橡胶粉通过计量罐输送至高速混合搅拌机中,并将主料盒中的改性剂A、以及辅料盒中的改性剂B传输至高速混合搅拌机中;
S102、高速混合:对高速混合搅拌机进行预热,并启动高速混合搅拌机进行物料混合,通过高速混合搅拌机转动带动内部物料自摩擦实现物料温度达到120℃-130℃,控制混合时间为3-5分钟,并控制高速混合搅拌机的转速为600r/min;
S103、补料连续生产:物料高速混合完成后,将高速混合物料排入低速混合搅拌机中,并关闭气动卸料阀门,同时高速混合搅拌机继续重新进行S101进料补料和S102高速混合;
S104、物料缓冲:对低速混合搅拌机进行预热,对进入到低速混合搅拌机中的物料进行缓冲,保证低速混合搅拌机内温度控制在120℃,并控制低速混合搅拌机的转速为22r/min;
S105、微波辐射:物料从低速混合搅拌机输出,通过螺旋输送组件输送至最上方的微波辐射管中,通过微波辐射管中的螺旋传送轴对混合物料进行传输,螺旋推送物料进行微波辐射,控制微波辐射管内部物料温度保持在170℃-190℃,物料在微波辐射管中辐射时间为5-7分钟,螺旋传送轴转速控制在10r/min;
S106、成品输出:物料传输至最下方的微波辐射管后,通过螺旋输送组件传输至成品罐中,生成改性橡胶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微波的辐射作用,有选择性的充分破坏废轮胎胶粉的S-S、C-S交联键使立体交联网断裂,部分成为更小的交联碎片,部分成为链状或者带支链的分子链,但是最大程度保护主链不受破坏,同时废轮胎胶粉在微波催化活化处理后表面蓬松,界面与沥青有良好的亲和性、相互渗透性相界面的反应活性,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改性橡胶粉与基质沥青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使含有该改性活化胶粉的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耐老化性能以及储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得到改性橡胶粉在制备改性沥青时,能够将改性沥青的粘度较低,显著改善了生产、储存、运输、拌合、施工整个过程的和易性,同时整个过程实现对接式连续生产,热能损失较少,大大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增加了沥青混凝土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能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社会、经济效益,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所采用的设备,通过高速和低速两种混合搅拌机的设计,高速混合搅拌机用来进行混合搅拌和内部物料自摩擦产热,低速混合搅拌机用来进行保温和缓冲,并且低速搅拌机的缓冲功能使高速混合部分和微波辐射部分实现连续化生产,而且,对于连续传输物料的微波辐射管的设计,通过外侧壁五边形的设计,使得任意两个外侧壁面之间照射进去的微波不会同处同一条直线上,也就不会相互进行抵消,使得微波发射器发出的微波对内部的物料辐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自动化生产方法,通过高速混合搅拌机对原料、辅料等材料进行一次性搅拌混合,并且在搅拌混合完成后,立刻卸料至低速混合搅拌机中进行缓冲和保温,从而使得高速混合搅拌机可以在卸料后立刻进行下一批物料的高速混合功能,能够节约大量时间而且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对于进入到低速混合搅拌机的物料在保温和缓冲后输送至微波辐射管中,通过对微波辐射管的总长度和内部传输速度的控制,使得物料可以在微波辐射管中成分的辐射改性,在微波辐射管一边运输一边活化改性,也能够更好的保证改性橡胶粉生产的工艺连续性,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方法能够很好的实现改性橡胶粉的连续性生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生产出来的改性橡胶粉,相比较于现有的硫化胶粉,各项性能均更好,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方法改性时间短、能耗低,安全环保,能够达到清洁安全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波辐射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生产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生产方法的实施例一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生产方法的实施例二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生产方法的实施例三流程示意图。
图中:1原料盒、2主料盒、3辅料盒、4高速混合搅拌机、5低速混合搅拌机、6气动卸料阀门、7计量罐、8称重器、9抽真空罐、10罗茨风机、11计量泵、12微波辐射管、121加热谐振腔、13微波发射器、14聚四氟乙烯管、15螺旋传送轴、16主传动、17成品罐、18横螺输送管、19立螺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改性沥青连续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原料模块、混合模块、微波辐射加热模块、温控模块、计量模块以及风力输送模块,温控模块为导热油加热管,导热油加热管用于对高速混合搅拌机4和低速混合搅拌机5进行预热和保温处理。
原料模块,包括原料盒1、主料盒2以及辅料盒3,其中原料盒1用来存放橡胶粉,橡胶粉为粉状物体,通过真空吸附产生负压的方式进行传输,主料盒2用于改性剂A,改性剂A属于软化剂,辅料盒3用来存放改性剂B,改性剂B属于塑解剂,原料盒1、主料盒2以及辅料盒3均与混合模块输送连接,原料盒1、主料盒2以及辅料盒3内的物料需要传输至混合模块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
主料盒2以及辅料盒3通过计量泵11连接于高速混合搅拌机4上,通过计量泵11的使用,可以定量的将改性剂直接传输至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计量模块包括计量罐7和安装于计量罐7上的称重器8,称重器8用于对计量罐7内的物料重量进行称量,计量罐7下方连接于高速混合搅拌机4上,计量罐7内的物料达到所需的重量后,对计量罐7进行释放下料,使得物料直接下落进入到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风力输送模块包括罗茨风机10和与罗茨风机10相连通的抽真空罐9,对应原料盒1将风力输送模块设置有一组,抽真空罐9设置于计量罐7上方并与计量罐7相连接,原料盒1与抽真空罐9连接设置,对于原料盒1内的物料,首先通过罗茨风机10对抽真空罐9进行抽真空处理,随后抽真空罐9内的负压环境会直接将相应重量的物料抽至计量罐7中,实现上料补料的目的。
混合模块,包括高速混合搅拌机4和低速混合搅拌机5,导热油加热管分别设置在高速混合搅拌机4外侧壁和低速混合搅拌机5外侧壁上,通过导热油加热管对高速混合搅拌机4进行预热,导热油加热管对低速混合搅拌机5进行预热和保温,防止高速混合后的物料进入到低速混合搅拌机5中产生凝固等情况,高速混合搅拌机4用来对从原料盒1、主料盒2以及辅料盒3中补入的物料进行高速搅拌和混合,通过物料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实现自摩擦产热,以达到很好的混合效果,低速混合搅拌机5用来缓冲从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卸下的物料,并对其进行保温处理,高速混合搅拌机4和低速混合搅拌机5之间连接设置有气动卸料阀门6,气动卸料阀门6用于关闭高速混合搅拌机4和低速混合搅拌机5之间的卸料通道,当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混合好的物料卸下后,立刻关闭气动卸料阀门6,使得高速混合搅拌机4可以立刻进行下一批物料的高速混合,从而实现连续性生产的功能,原料盒1、主料盒2以及辅料盒3中的原料输送进入高速混合搅拌机4,高速混合搅拌机4输出连接于低速混合搅拌机5上,低速混合搅拌机5输出端与微波辐射加热模块传输连接,经过低速混合搅拌机5缓冲和保温的物料,通过螺旋输送组件将物料输送至微波辐射管12中进行发育改性。
微波辐射加热模块,包括多根微波辐射管12,微波辐射模块中设置有三根微波辐射管12,微波辐射管12的每个外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对微波辐射管12内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发射器13,微波辐射管12外侧壁的横截面设置为五边形,微波发射器13分别设置在微波辐射管12的五个外侧壁面上,相比较常规使用的矩形管,矩形管上相对的两个面上的微波发射器13发出的微波容易相互对冲抵消,且控制微波辐射管12任意两个外侧壁上的微波发射器13发出的微波均不在同一直线上,微波辐射管12的内部形成加热谐振腔121,所述加热谐振腔121中设置有内衬四氟螺旋输送系统,所述内衬四氟螺旋输送系统包括聚四氟乙烯管14和螺旋传送轴15,微波辐射管12和螺旋传送轴15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管14,聚四氟乙烯管14套设在螺旋传送轴15上,聚四氟乙烯管14作为特殊材料,可以穿过微波,不会阻碍微波对聚四氟乙烯管14内部物料的加热效果,微波发射器13对微波辐射管12内部进行加热和温度控制,每组所述微波辐射管12的输入口处和输出口处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对每段微波辐射管12的出、入口处温度传感器对内部物料的实时温度进行检测,随后对每段微波辐射管12上的微波发射器13的功率进行对应调节,始终保证每段微波辐射管12中的物料温度保持在170℃-190℃,所以,通过对每段微波辐射管12的出、入口处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可以使得在多根微波辐射管12进行传输过程中时,微波辐射加热效果更好,可以对每段物料的温度不符合条件时进行对应调节,从而使得微波改性胶粉的活化效果更好。
三根微波辐射管12从上至下依次首尾连接,微波辐射管21内部设置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螺旋传送轴15,使得物料在微波辐射管12内通过螺旋传送轴15进行运输时,可以依次通过三根微波辐射管12,微波辐射管12的螺旋传送轴15依次通过链条联动连接,且其中任意一根螺旋传送轴15通过主传动16连接带动,即实现一个主传动16带动多根螺旋传送轴15同步转动的目的,并且,通过对微波辐射管12的长度或螺旋传送轴15的转速,可以很好的自主控制物料在三根微波辐射管12中的辐射改性时间,最上方的微波辐射管12与低速混合搅拌机5之间设置有螺旋输送组件,最上方的微波辐射管12输入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在物料刚进入微波辐射管12时对物料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对微波发射器13进行温度的控制,使得微波辐射管12内部的温度可以根据物料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最下方的微波辐射管12输出连接有成品罐17,成品罐17与微波辐射管12之间也设置有螺旋输送组件,螺旋输送组件包括用于横向传输物料的横螺输送管18和用于提升物料高度的立螺输送管19,通过横螺输送管18和立螺输送管19最终将改性后的橡胶粉输送至成品罐17内。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方法,用于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01、进料补料:将原料盒1中的橡胶粉通过计量罐7输送至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并将主料盒2中的改性剂A、以及辅料盒3中的改性剂B传输至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
S102、高速混合:对高速混合搅拌机4进行预热,并启动高速混合搅拌机4进行物料混合,通过高速混合搅拌机4转动带动内部物料自摩擦实现物料温度达到120℃-130℃,控制混合时间为3-5分钟,并控制高速混合搅拌机4的转速为600r/min;
S103、补料连续生产:物料高速混合完成后,将高速混合物料排入低速混合搅拌机5中,并关闭气动卸料阀门6,同时高速混合搅拌机4继续重新进行S101进料补料和S102高速混合;
S104、物料缓冲:对低速混合搅拌机5进行预热,对进入到低速混合搅拌机5中的物料进行缓冲,保证低速混合搅拌机5内温度控制在120℃,并控制低速混合搅拌机5的转速为22r/min;
S105、微波辐射:物料从低速混合搅拌机5输出,通过螺旋输送组件输送至最上方的微波辐射管12中,通过微波辐射管12中的螺旋传送轴15对混合物料进行传输,螺旋推送物料进行微波辐射,控制微波辐射管12内部物料温度保持在170℃-190℃,物料在微波辐射管12中辐射时间为5-7分钟,螺旋传送轴15转速控制在10r/min;
S106、成品输出:物料传输至最下方的微波辐射管12后,通过螺旋输送组件传输至成品罐17中,生成改性橡胶粉。
以下各实施例中橡胶粉为30目废子午线轮胎粉,也可以轿车胎、胶管、运输带、胶鞋或胶板。
以下各实施例中软化剂为环保型松焦油、煤焦油、妥尔油、芳烃油、松香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下各实施例中塑解剂为硫酚、硫酚锌盐、芳烃二硫化物、多烷基苯酚硫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一: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方法,用于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201、进料补料:将原料盒1中的200KG橡胶粉通过计量罐7输送至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并将主料盒2中的20KG改性剂A,改性剂A为芳烃油、以及辅料盒3中的2.2KG改性剂B,改性剂B为硫酚锌盐,全部传输至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
S202、高速混合:对高速混合搅拌机4进行预热,并启动高速混合搅拌机4进行物料混合,通过高速混合搅拌机4转动带动内部物料自摩擦实现物料温度达到120℃,控制混合时间为5分钟,并控制高速混合搅拌机4的转速为600r/min;
S203、补料连续生产:物料高速混合完成后,将高速混合物料排入低速混合搅拌机5中,并关闭气动卸料阀门6,同时高速混合搅拌机4继续重新进行S201进料补料和S202高速混合;
S204、物料缓冲:对低速混合搅拌机5进行预热,对进入到低速混合搅拌机5中的物料进行缓冲,保证低速混合搅拌机5内温度控制在120℃,并控制低速混合搅拌机5的转速为22r/min;
S205、微波辐射:物料从低速混合搅拌机5输出,通过螺旋输送组件输送至最上方的微波辐射管12中,通过微波辐射管12中的螺旋传送轴15对混合物料进行传输,螺旋推送物料进行微波辐射,控制微波辐射管12内部物料温度保持在170℃,物料在微波辐射管12中辐射时间为7分钟,螺旋传送轴15转速控制在10r/min;
S206、成品输出:物料传输至最下方的微波辐射管12后,通过螺旋输送组件传输至成品罐17中,生成改性橡胶粉。
实施例二: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方法,用于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301、进料补料:将原料盒1中的200KG橡胶粉通过计量罐7输送至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并将主料盒2中的18KG克改性剂A,改性剂A为芳烃油、以及辅料盒3中的2.0KG克改性剂B,改性剂B为多烷基苯酚硫化物,传输至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
S302、高速混合:对高速混合搅拌机4进行预热,并启动高速混合搅拌机4进行物料混合,通过高速混合搅拌机4转动带动内部物料自摩擦实现物料温度达到130℃,控制混合时间为3分钟,并控制高速混合搅拌机4的转速为600r/min;
S303、补料连续生产:物料高速混合完成后,将高速混合物料排入低速混合搅拌机5中,并关闭气动卸料阀门6,同时高速混合搅拌机4继续重新进行S301进料补料和S302高速混合;
S304、物料缓冲:对低速混合搅拌机5进行预热,对进入到低速混合搅拌机5中的物料进行缓冲,保证低速混合搅拌机5内温度控制在120℃,并控制低速混合搅拌机5的转速为22r/min;
S305、微波辐射:物料从低速混合搅拌机5输出,通过螺旋输送组件输送至最上方的微波辐射管12中,通过微波辐射管12中的螺旋传送轴15对混合物料进行传输,螺旋推送物料进行微波辐射,控制微波辐射管12内部物料温度保持在190℃,物料在微波辐射管12中辐射时间为5分钟,螺旋传送轴15转速控制在10r/min;
S306、成品输出:物料传输至最下方的微波辐射管12后,通过螺旋输送组件传输至成品罐17中,生成改性橡胶粉。
实施例三: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方法,用于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401、进料补料:将原料盒1中的200KG橡胶粉通过计量罐7输送至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并将主料盒2中的21KG克改性剂A,改性剂A为芳烃油、以及辅料盒3中的1.9KG克改性剂B,改性剂B为硫酚,传输至高速混合搅拌机4中;
S402、高速混合:对高速混合搅拌机4进行预热,并启动高速混合搅拌机4进行物料混合,通过高速混合搅拌机4转动带动内部物料自摩擦实现物料温度达到128℃,控制混合时间为4分钟,并控制高速混合搅拌机4的转速为600r/min;
S403、补料连续生产:物料高速混合完成后,将高速混合物料排入低速混合搅拌机5中,并关闭气动卸料阀门6,同时高速混合搅拌机4继续重新进行S401进料补料和S402高速混合;
S404、物料缓冲:对低速混合搅拌机5进行预热,对进入到低速混合搅拌机5中的物料进行缓冲,保证低速混合搅拌机5内温度控制在120℃,并控制低速混合搅拌机5的转速为22r/min;
S405、微波辐射:物料从低速混合搅拌机5输出,通过螺旋输送组件输送至最上方的微波辐射管12中,通过微波辐射管12中的螺旋传送轴15对混合物料进行传输,螺旋推送物料进行微波辐射,微波发射器13功率设置为2450MHZ,控制微波辐射管12内部温度保持在180℃,物料在微波辐射管12中辐射时间为6分钟,螺旋传送轴15转速控制在10r/min;
S406、成品输出:物料传输至最下方的微波辐射管12后,通过螺旋输送组件传输至成品罐17中,生成改性橡胶粉。
根据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的生产方法,制备改性后的活化胶粉,制备工艺参数如表1内数据所示:
Figure BDA0002561135390000141
表1
根据表1中所列出的组分及用量分别使用常规沥青和实施例一至三种制备的改性活化胶粉进行制备改性沥青,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过程参数数据如表2内数据所示:
Figure BDA0002561135390000142
表2
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是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95℃-210℃,向其中搅拌加入一定比例的实施例1-6中制得的活化胶粉的组合物,在预混罐中保温预混15min,随后经过胶体磨研磨一遍,然后进入搅拌发育罐保温发育1-3小时,最后利用提升绞龙将占沥青质量百分比为0.2%的交联剂缓慢加入,继续保温搅拌1-2小时即制得胶粉改性沥青,检测其性能。
对比例一:将100KG基质沥青经过换热器快速加热到195℃,向其中搅拌加入17KG的常规硫化胶粉,在预混罐中保温预混15min,随后经过胶体磨研磨一遍,然后进入搅拌发育罐保温发育3小时,最后将占基质沥青质量百分比为0.25%的交联剂缓慢加入,继续保温搅拌1小时即制得普通硫化胶粉改性沥青,检测其性能。
对比例二:将100KG基质沥青经过换热器快速加热到200℃,向其中搅拌加入19KG的常规硫化胶粉,在预混罐中保温预混15min,随后经过胶体磨研磨一遍,然后进入搅拌发育罐保温发育3小时,最后将占基质沥青质量百分比为0.23%的交联剂缓慢加入,继续保温搅拌1小时即制得普通硫化胶粉改性沥青,检测其性能。
性能测试:
按照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分别对实施例1-9和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沥青产品1-11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3:
Figure BDA0002561135390000151
Figure BDA0002561135390000161
表3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橡胶粉制备的改性沥青组合物时所需要的反应时间减少,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能耗,还可以看出胶粉的活化程度较高时。相比较普通的硫化胶粉,可以更大比例掺加到基质沥青中,并且粘度不变,能够降低材料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与普通硫化胶粉制备的改性沥青相比(对比例1、2),用此实用新型的改性橡胶粉制备的改性沥青其离析(48h软化点差)远远小于普通胶粉改性沥青,甚至有些小于1,胶粉活化程度的高低对改性沥青的各项指标影响较大胶粉的活化程度高时制备的改性沥青低温延度较高、粘度较低,综合数据显示微波发射器13保持微波辐射管12内的物料温度始终控制在180℃时,辐射时间为6分钟时改性沥青的各项指标最好,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储存稳定性较好,胶粉的掺量较高粘度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制备的催化活化胶粉进行改性沥青具备非常好的高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离析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包括原料模块、混合模块、微波辐射加热模块、温控模块、计量模块以及风力输送模块,其特征在于:
原料模块,包括原料盒(1)、主料盒(2)以及辅料盒(3),所述原料盒(1)、主料盒(2)以及辅料盒(3)均与混合模块输送连接;
混合模块,包括高速混合搅拌机(4)和低速混合搅拌机(5),所述高速混合搅拌机(4)和低速混合搅拌机(5)之间连接设置有气动卸料阀门(6),所述原料盒(1)、主料盒(2)以及辅料盒(3)中的原料输送进入高速混合搅拌机(4),所述高速混合搅拌机(4)输出连接于低速混合搅拌机(5)上,所述低速混合搅拌机(5)输出端与微波辐射加热模块传输连接;
微波辐射加热模块,包括多组微波辐射管(12),多组所述微波辐射管(12)从上至下依次首尾连接,每组所述微波辐射管(12)的输入口处和输出口处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每组所述微波辐射管(12)的内部形成加热谐振腔(121),所述加热谐振腔(121)中设置有内衬四氟螺旋输送系统,所述内衬四氟螺旋输送系统包括聚四氟乙烯管(14)和螺旋传送轴(15),所述聚四氟乙烯管(14)套设在螺旋传送轴(15)上,所述微波辐射管(12)的每个外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对微波辐射管(12)内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发射器(13),且微波辐射管(12)任意两个外侧壁上的微波发射器(13)发出的微波均不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辐射管(12)设置为五边形,所述微波发射器(13)分别设置在微波辐射管(12)的五个外侧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为导热油加热管,导热油加热管分别设置在高速混合搅拌机(4)外侧壁和低速混合搅拌机(5)外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最上方的所述微波辐射管(12)与低速混合搅拌机(5)之间设置有螺旋输送组件,最下方的所述微波辐射管(12)输出连接有成品罐(17),所述成品罐(17)与微波辐射管(12)之间也设置有螺旋输送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组件包括用于横向传输物料的横螺输送管(18)和用于提升物料高度的立螺输送管(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模块包括计量罐(7)和安装于计量罐(7)上的称重器(8),所述计量罐(7)下方连接于高速混合搅拌机(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输送模块包括罗茨风机(10)和与罗茨风机(10)相连通的抽真空罐(9),所述抽真空罐(9)设置于计量罐(7)上方并与计量罐(7)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盒(2)以及辅料盒(3)均通过计量泵(11)与高速混合搅拌机(4)连接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传送轴(15)通过主传动(16)连接带动。
CN202021239020.1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 Active CN212288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9020.1U CN21228824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9020.1U CN21228824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8245U true CN212288245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6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9020.1U Active CN21228824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82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6780A (zh) * 2021-05-06 2021-07-30 益路恒丰衡水沥青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低温活化胶粉的橡胶沥青生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6780A (zh) * 2021-05-06 2021-07-30 益路恒丰衡水沥青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低温活化胶粉的橡胶沥青生产方法
CN113186780B (zh) * 2021-05-06 2022-08-05 益路恒丰衡水沥青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低温活化胶粉的橡胶沥青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53758B2 (en) Method of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reclaimed rubber using multi-stage screw extruders
CN111233374B (zh) 用回收风机叶片废料作为填料的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CN105622013B (zh) 一种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
CN108867249B (zh) 一种多功能连续式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CN107501967B (zh) 沥青改性剂、制备方法及含其的沥青混合料
CN1754904A (zh) 丁基橡胶高温连续再生工艺
CN104693822B (zh) 一种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度、耐高温储存稳定性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改性沥青
CN212288245U (zh)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
CN103408953A (zh) 一种沥青化橡胶颗粒改性剂及制备方法
CN111645217A (zh) 一种微波辐射橡胶粉连续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3360774A (zh) 一种沥青化橡胶改性沥青及制备方法
CN103396669B (zh) 微波脱硫裂解废旧轮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KR100674127B1 (ko)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의 개질재 칩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2409807B (zh) 高存储稳定性橡胶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2305B (zh) 一种抛光砖废渣的应用及回收利用方法和系统
CN102174268B (zh) 一种橡胶沥青改性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10423476A (zh) 路面粘合用橡胶改性沥青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CN111825990A (zh) 一种低门尼粘度再生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12237098U (zh) 一种应用于改性沥青连续自动化生产系统
CN210705480U (zh) 高性能橡胶改性沥青颗粒生产系统
CN112408863B (zh) 橡胶沥青混凝土
CN106832893A (zh) 一种含l‑poss交联剂的同质异构回收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8415A (zh) 一种节能化混炼橡胶的方法及其组合设备
CN110355898A (zh) 高性能橡胶改性沥青颗粒生产系统
JP2003304739A (ja) 泥土または廃土からなる団粒土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