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4410U - 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4410U
CN212284410U CN202021152170.9U CN202021152170U CN212284410U CN 212284410 U CN212284410 U CN 212284410U CN 202021152170 U CN202021152170 U CN 202021152170U CN 212284410 U CN212284410 U CN 212284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concentration
pulverized coal
powde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21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岚清
田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as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a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as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a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521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4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4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4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包括:煤粉浓度调节阀,煤粉浓度调节阀竖直安装于磨煤机和煤粉管道之间;其数量与磨煤机煤粉管道相同;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安装于煤粉浓度调节阀之后的管路上;其数量与煤粉浓度调节阀数量相同;以及工控机,煤粉浓度调节阀和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均与工控机电性连接。由于在每一根煤粉管道上均安装有一组煤粉浓度调节阀和一组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工控机根据各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传来的数据、调节煤粉浓度调节阀的开度,进而降低各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偏差,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粉碾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
背景技术
磨煤机500和与其相连的若干根煤粉管道600组成制粉系统,见附图10,制粉系统负责将原煤碾磨成细度合格的煤粉,并输送至锅炉700燃烧。一次风和原煤同时进入磨煤机500,一次风在磨煤机500内携带碾磨过的煤粉进入煤粉分离器,经过粗细粉分离后,一次风继续携带煤粉进入煤粉管道600,直至进入锅炉700。为了提高锅炉700的燃烧效率和锅炉运行的安全性,要求每根煤粉管道600内的煤粉细度、煤粉浓度和煤粉流量尽量一致。
经过实用新型人大量试验研究,发现现有的制粉系统煤粉管道内风粉的偏差很大,其中煤粉量偏差、煤粉细度偏差、煤粉浓度偏差都很大,偏差±30%以上很普遍,有些甚至超出±50%。锅炉结焦、爆管、温度场不均匀、飞灰含碳量高、NOx生成量大等都与风粉偏差有直接关系,所以制粉系统风粉均化对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而同一台磨煤机上的煤粉管道,由于连接到锅炉的不同位置,所以管道的走向和长度也不同,由于这种差别,导致煤粉管道对风粉混合物的阻力也不同,进一步影响到流量不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煤粉管道上安装了可调缩孔,通过调节可调缩孔的开度,可以实现煤粉管道内一次风风速的平衡,但是煤粉量的偏差依然很大,由此证明了当进入煤粉管道时,煤粉浓度已经偏差很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解决各煤粉管道入口煤粉浓度存在偏差的问题,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包括:
煤粉浓度调节阀,煤粉浓度调节阀竖直安装于磨煤机和煤粉管道之间;其数量与煤粉管道相同;
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安装于煤粉浓度调节阀之后的管路上;其数量与煤粉浓度调节阀数量相同;
以及工控机,煤粉浓度调节阀和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均与工控机电性连接。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由于在每一根煤粉管道上均安装有一组煤粉浓度调节阀和一组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工控机根据各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传来的数据、调节煤粉浓度调节阀的开度,进而降低各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偏差,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进一步地,每一个煤粉浓度调节阀均包括:
壳体,壳体竖直固定于磨煤机和煤粉管道之间,其底部形成风粉混合物入口,其顶部形成风粉混合物出口,风粉混合物入口和风粉混合物出口之间形成煤粉浓度调节腔;
驱动部,壳体侧壁上连接有驱动部,驱动部与工控机电性连接;
轴,壳体侧壁垂直驱动部方向上设置有轴承座;轴一端通过驱动部带动可转动于轴承座内;
以及阀板,轴上安装有两组阀板,两组阀板于煤粉浓度调节腔内可开合形成截流区域,以改变煤粉浓度调节腔内的截流面积。
由此,通过驱动部驱动轴转动,带动两个阀板可开合在煤粉浓度调节腔形成截流区域,以改变煤粉浓度调节腔内的截流面积,进而改变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
进一步地,壳体风粉混合物入口处为矩形,风粉混合物出口为圆形;方便连接于煤粉管道中。
进一步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螺杆、驱动架及驱动齿轮;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于壳体侧面;其输出端动力连接螺杆;驱动架为矩形框结构,其沿竖直方向相对的两内壁上错开布置有两组齿条,两组驱动齿轮与两组齿条分别对应啮合传动;两组驱动齿轮均与轴一端连接;驱动架底部开设有螺纹孔,螺杆与螺纹孔内的螺纹配合传动,其中驱动电机与工控机电性连接。由此,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驱动架上下直线运动,当驱动架向下运动时,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带动驱动齿轮旋转,两组驱动齿轮旋转方向相反,一个顺时针旋转,一个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两组阀板朝向相反方向转动,壳体内的通流截面积随之改变。
进一步地,轴包括第一轴杆及第二轴杆,第一轴杆一端与第一阀板形成一体,第二轴杆为轴套状,其铰接于第一轴杆另一端,第一轴杆另一端端部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第二轴杆与第二阀板形成一体,且其端部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分别对应一组齿条啮合,以通过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带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开合改变截流区大小。由此,螺杆与螺纹孔配合,使驱动架沿竖直方向上移动的同时,两组齿条带动两组驱动齿轮,进而经第一轴杆、第二轴杆分别带动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可开合运动,改变截流区大小。
进一步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长度相同,以轴为中心打开状态形成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外壁均包括圆柱段和齿形段,圆柱段与齿形段的齿根圆重合,圆柱段占齿形段齿根圆圆周长度的50%-55%。
进一步地,每一组齿条的宽度均为驱动架边框内壁宽度的一半;用以调整驱动齿轮和齿条的配合间隙;使得驱动齿圆柱段与没有齿条的边框接触,能够保证齿条和驱动齿轮之间的配合间隙,防止间隙过大,导致与驱动齿轮连接的阀板抖动,由此降低了阀板的抖动频率,保证其正常工作,进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粉浓度调平方法为,工控机获取各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的每根煤粉管道内的煤粉浓度信息,工控机对各煤粉管道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根据煤粉浓度调节阀的状态,计算出每根煤粉管道中对应的煤粉浓度调节阀的调节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至各煤粉浓度调节阀,煤粉浓度调节阀根据收到的指令进行相应调节;由此重复上述检测、调节、再检测、再调节实现对各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的调平。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煤粉浓度调平方法,工控机通过各煤粉管道的煤粉浓度传感器反馈数据进行比较,调节各煤粉管道内煤粉浓度调节阀的开度,进而降低各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偏差,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进一步地,风粉浓度调节阀的调节为:风粉混合物从风粉混合物入口进入竖直向上运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共同在煤粉浓度调节腔内形成等腰三角形截流体,一次风与等腰三角形截流体相遇会绕开截流体,从截流体的两侧继续向上运动;煤粉颗粒运动至等腰三角形截流体区域时,由于惯性作用会沿原来方向继续向上进入等腰三角形截流体内,在截流体内由于失去了一次风的携带作用,同时受到自身重力作用,煤粉颗粒加速向下掉落,在落出截流体时,煤粉颗粒向下速度克服一次风阻力落回磨煤机;由此使风粉混合物出口的煤粉浓度小于入口处浓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粉浓度调节阀的侧视图;
图3附图为附图2的A-A截面图;
图4附图为附图3的B-B截面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粉浓度调节阀壳体的立体图;
图6附图示出了轴、阀板、驱动齿轮、齿条及驱动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附图示出了第一轴杆、第二轴杆、第一阀板、第二阀板、第一驱动齿轮及第二驱动齿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附图为附图7的俯视图;
图9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粉浓度调节阀打开状态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即原理示意图);
图10附图为制粉系统示意图;
图中:10-煤粉浓度调节阀,20-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30-工控机,100-壳体,101-轴承座,200-驱动部,201-驱动电机,202-螺杆,203-驱动架,204-驱动齿轮,2041-第一驱动齿轮,2042-第二驱动齿轮,205-齿条,300-轴,301-第一轴杆,302-第二轴杆,400-阀板,401-第一阀板,402-第二阀板,500-磨煤机,600-煤粉管道,700-锅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包括:
煤粉浓度调节阀10,煤粉浓度调节阀10竖直安装于磨煤机500和煤粉管道600之间;其数量与煤粉管道600相同;
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20,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20安装于煤粉浓度调节阀10之后的管路上;其数量与煤粉浓度调节阀10数量相同;
以及工控机30,煤粉浓度调节阀10和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20均与工控机30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由于在每一根煤粉管道上均安装有一组煤粉浓度调节阀和一组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工控机根据各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传来的数据、调节煤粉浓度调节阀的开度,进而降低各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偏差,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进一步地,参见附图2-5,每一个煤粉浓度调节阀10均包括:
壳体100,壳体100竖直固定于磨煤机500和煤粉管道600之间,其底部形成风粉混合物入口,其顶部形成风粉混合物出口,风粉混合物入口和风粉混合物出口之间形成煤粉浓度调节腔;
驱动部200,壳体100侧壁上连接有驱动部200,驱动部200与工控机30电性连接;
轴300,壳体100侧壁垂直驱动部200方向上设置有轴承座101;轴300一端通过驱动部200带动可转动于轴承座101内;
以及阀板400,轴300上安装有两组阀板400,两组阀板400于煤粉浓度调节腔内可开合形成截流区域,以改变煤粉浓度调节腔内的截流面积。
由此,通过驱动部驱动轴转动,带动两个阀板可开合在煤粉浓度调节腔形成截流区域,以改变煤粉浓度调节腔内的截流面积,进而改变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
有利的是,壳体100风粉混合物入口处为矩形,风粉混合物出口为圆形;方便连接于煤粉管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附图6-8,驱动部200包括:驱动电机201、螺杆202、驱动架203及驱动齿轮204;驱动电机201通过支架固定于壳体100侧面;其输出端动力连接螺杆202;驱动架203为矩形框结构,其沿竖直方向相对的两内壁上错开布置有两组齿条205,两组驱动齿轮204与两组齿条205分别对应啮合传动;两组驱动齿轮204均与轴300一端连接;驱动架203底部开设有螺纹孔,螺杆202与螺纹孔内的螺纹配合传动,其中驱动电机201与工控机30电性连接。由此,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驱动架上下直线运动,当驱动架向下运动时,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带动驱动齿轮旋转,两组驱动齿轮旋转方向相反,一个顺时针旋转,一个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两组阀板朝向相反方向转动,壳体内的通流截面积随之改变。
在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轴300包括第一轴杆301及第二轴杆302,第一轴杆301一端与第一阀板401形成一体,第二轴杆302为轴套状,其铰接于第一轴杆301另一端,第一轴杆301另一端端部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2041,第二轴杆302与第二阀板402形成一体,且其端部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2042;第一驱动齿轮2041和第二驱动齿轮2042分别对应一组齿条205啮合,以通过第一轴杆301和第二轴杆302带动第一阀板401和第二阀板402开合改变截流区大小。由此,螺杆与螺纹孔配合,使驱动架沿竖直方向上移动的同时,两组齿条带动两组驱动齿轮,进而经第一轴杆、第二轴杆分别带动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可开合运动,改变截流区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7,第一阀板401和第二阀板402长度相同,以轴300为中心打开状态形成等腰三角形。
有利的是,参见附图7和8,第一驱动齿轮2041和第二驱动齿轮2042外壁均包括圆柱段和齿形段,圆柱段与齿形段的齿根圆重合,圆柱段占齿形段齿根圆圆周长度的50%-55%。
更有利的是,每一组齿条的宽度均为驱动架边框内壁宽度的一半;用以调整驱动齿轮和齿条的配合间隙;使得驱动齿圆柱段与没有齿条的边框接触,能够保证齿条和驱动齿轮之间的配合间隙,防止间隙过大,导致与驱动齿轮连接的阀板抖动,由此降低了阀板的抖动频率,保证其正常工作,进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煤粉浓度调平方法,工控机获取各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的每根煤粉管道内的煤粉浓度信息,工控机对各煤粉管道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根据煤粉浓度调节阀的状态,计算出每根煤粉管道中对应的煤粉浓度调节阀的调节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至各煤粉浓度调节阀,煤粉浓度调节阀根据收到的指令进行相应调节;由此重复上述检测、调节、再检测、再调节实现对各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的调平。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煤粉浓度调平方法,工控机通过各煤粉管道的煤粉浓度传感器反馈数据进行比较,调节各煤粉管道内煤粉浓度调节阀的开度,进而降低各煤粉管道中煤粉浓度偏差,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有利的是,参见附图9,风粉浓度调节阀的调节为:风粉混合物从风粉混合物入口进入竖直向上运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共同在煤粉浓度调节腔内形成等腰三角形截流体,一次风与等腰三角形截流体相遇会绕开截流体,从截流体的两侧继续向上运动;煤粉颗粒运动至等腰三角形截流体区域时,由于惯性作用会沿原来方向继续向上进入等腰三角形截流体内,在截流体内由于失去了一次风的携带作用,同时受到自身重力作用,煤粉颗粒加速向下掉落,在落出截流体时,煤粉颗粒向下速度克服一次风阻力落回磨煤机;由此使风粉混合物出口的煤粉浓度小于入口处浓度。其中风粉混合物出口和入口差距的大小取决于截流体的截流面积,截流体的截流面积越大(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开度越大),对煤粉的截留效果越大。
本实用新型中工控机和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可以采用DKND-B型煤粉浓度速度在线监测系统,检测过程为:在一次风粉管道的横截面上安装三个传感器探头,探头插入管道内部的部分形成120度角分布,管道内的探头与管道壁之间处于绝缘状态。当带电煤粉流经探头时,传感器将能够有效接受到探头附近区域内的电荷迁移信号,经过处理后的信号的可以反映煤粉浓度的大小。
其中,工控机至少包括信号预处理单元和数据采集处理单元。
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的探针采用高耐磨性特殊材料制成,电荷感应灵敏度高,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传感器还配有密封防水壳体及电缆接头,保证传感器的工作稳定。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按120度分布,保证检测可覆盖全部管道截面,以减少不稳定的煤粉流分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三个传感器引出三路信号,三路信号分别通过三根同轴电缆输送至工控机。
参见附图1和附图9,以两根煤粉管道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调平方法:
风粉浓度调节装置包括煤粉浓度调节阀一、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一、煤粉浓度调节阀二、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二、工控机以及相连接的电缆。在每根煤粉管道上安装一个煤粉浓度调节阀和一个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煤粉浓度调节阀安装在磨煤机出口处的煤粉管道上,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其后的煤粉管道上,工控机通过电缆分别与煤粉浓度调节阀和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相连接。
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对每根管道内的煤粉浓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工控机,假设煤粉管道一内的煤粉浓度大于煤粉管道二内的煤粉浓度,同时,煤粉浓度调节阀二还有调小截留面积的余地,则工控机向煤粉浓度调节阀二的驱动电机发出调节指令,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架向下运动,驱动架上的齿条分别与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第一阀板随第一驱动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二阀板随第二驱动齿轮顺时针转动,截流体减小,煤粉管道二内的煤粉浓度开始增加,直至煤粉浓度与煤粉管道一内的浓度相等,工控机向煤粉浓度调节阀二的驱动电机发出停止指令。假设煤粉管道一内的煤粉浓度大于煤粉管道二内的煤粉浓度,同时,煤粉浓度调节阀二没有调小截留面积的余地,则工控机向煤粉浓度调节阀一的驱动电机发出调节指令,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架向上运动,驱动架上的齿条分别与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第一阀板随第一驱动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二阀板随第二驱动齿轮逆时针转动,截流体增大,煤粉管道一内的煤粉浓度开始降低,直至煤粉浓度与煤粉管道二内的浓度相等,工控机向煤粉浓度调节阀一的驱动电机发出停止指令。
本实用新型调平装置通过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煤粉管道内煤粉浓度,工控机根据检测的结果,向煤粉浓度调节阀发出调节指令,煤粉浓度调节阀根据收到的指令进行相应调节操作,经过检测、比较、调节、再检测、再比较、再调节这样的闭环控制,最终实现对煤粉浓度的调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煤粉浓度调节阀(10),所述煤粉浓度调节阀(10)竖直安装于磨煤机(500)和煤粉管道(600)之间;其数量与所述煤粉管道(600)相同;
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20),所述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20)安装于所述煤粉浓度调节阀(10)之后的管路上;其数量与所述煤粉浓度调节阀(10)数量相同;
以及工控机(30),所述煤粉浓度调节阀(10)和所述煤粉浓度检测传感器(20)均与所述工控机(3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煤粉浓度调节阀(10)均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竖直固定于磨煤机(500)和煤粉管道(600)之间,其底部形成风粉混合物入口,其顶部形成风粉混合物出口,所述风粉混合物入口和所述风粉混合物出口之间形成煤粉浓度调节腔;
驱动部(200),所述壳体(100)侧壁上连接有所述驱动部(200),所述驱动部(200)与所述工控机(30)电性连接;
轴(300),所述壳体(100)侧壁垂直所述驱动部(200)方向上设置有轴承座(101);所述轴(300)一端通过驱动部(200)带动可转动于所述轴承座(101)内;
以及阀板(400),所述轴(300)上安装有两组所述阀板(400),两组所述阀板(400)于所述煤粉浓度调节腔内可开合形成截流区域,以改变煤粉浓度调节腔内的截流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风粉混合物入口处为矩形,所述风粉混合物出口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200)包括:驱动电机(201)、螺杆(202)、驱动架(203)及驱动齿轮(204);驱动电机(201)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100)侧面;其输出端动力连接所述螺杆(202);所述驱动架(203)为矩形框结构,其沿竖直方向相对的两内壁上错开布置有两组齿条(205),两组所述驱动齿轮(204)与两组所述齿条(205)分别对应啮合传动;两组所述驱动齿轮(204)均与所述轴(300)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架(203)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202)与所述螺纹孔内的螺纹配合传动,其中所述驱动电机(201)与所述工控机(30)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300)包括第一轴杆(301)及第二轴杆(302),所述第一轴杆(301)一端与第一阀板(401)形成一体,所述第二轴杆(302)为轴套状,其铰接于所述第一轴杆(301)另一端,所述第一轴杆(301)另一端端部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2041),所述第二轴杆(302)与第二阀板(402)形成一体,且其端部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2042);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041)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2042)分别对应一组所述齿条(205)啮合,以通过所述第一轴杆(301)和所述第二轴杆(302)带动所述第一阀板(401)和所述第二阀板(402)开合改变截流区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板(401)和所述第二阀板(402)长度相同,以所述轴(300)为中心打开状态形成等腰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041)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2042)外壁均包括圆柱段和齿形段,所述圆柱段与所述齿形段的齿根圆重合,所述圆柱段占所述齿形段齿根圆圆周长度的50%-5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齿条(205)的宽度均为所述驱动架(203)边框内壁宽度的一半。
CN202021152170.9U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 Active CN212284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2170.9U CN212284410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2170.9U CN212284410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4410U true CN212284410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42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2170.9U Active CN212284410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44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6918A (zh) * 2020-06-19 2020-09-22 上海卡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及调平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6918A (zh) * 2020-06-19 2020-09-22 上海卡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及调平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4866A (zh) 一种制粉系统及方法
CN212284410U (zh) 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
CN113385294B (zh) 一种稀土电机变速调节降低中速磨煤机磨煤单耗的节能控制方法
CN203452119U (zh) 一种流量装置用宽流量范围供水系统
CN111686918A (zh) 一种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及调平方法
CN1958166A (zh) 球磨机制粉系统的测控装置
CN206139273U (zh) 一种中速磨煤机动静叶结合型分离器
CN203598956U (zh) 一种可调节式旋风分离器
CN212299048U (zh) 一种制粉系统
CN101936539A (zh) 拉力式给粉机
CN111879568A (zh) 全自动煤粉在线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
CN112797614A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风量的电动风口
CN111623128A (zh) 一种煤粉浓度调节阀
CN212297651U (zh) 一种煤粉浓度调节阀
CN204208656U (zh) 中速磨煤机动静叶结合分离器
CN2374267Y (zh) 变频组合式粗粉分离器
CN108036068B (zh) 风量监测器
CN114273068B (zh) 提高中速磨煤机最大出力的方法及所采用的制粉系统
CN214700783U (zh) 一种低氮燃烧锅炉风量调节结构
CN212702407U (zh) 一种无最低煤量限制的全变频式制粉系统
CN104722493B (zh) 带回粉碾磨的串联双轴向挡板自动调节煤粉分选装置
CN209213829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离器入口烟道可调结构
CN208303224U (zh) 工业试验旋转分离器
CN109174320B (zh) 一种辊式中速磨煤机装置
CN101513701A (zh) 焊接熔覆机用高精度强制送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