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0316U - 便携式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0316U
CN212280316U CN202020630760.1U CN202020630760U CN212280316U CN 212280316 U CN212280316 U CN 212280316U CN 202020630760 U CN202020630760 U CN 202020630760U CN 212280316 U CN212280316 U CN 212280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ell
wall
air
hair d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07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平安
袁礼
王光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an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an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an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an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307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0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0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0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包括:壳体,具有风道,风道的前端形成出风口,风道的后端形成进风口;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以及驱动轴,其驱动轴上设有风叶组件;发热体,用于对流经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电机本体的周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安置空间,发热体设于安置空间中并布置在电机本体的周侧;所述发热体的本身、所述发热体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发热体与电机本体的外壁之间中的至少一处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过流间隙。将发热体布置在电机的周侧,发热体与电机能在吹风机的壳体的宽度方向进行空间叠加,减少了吹风机长度,使吹风机的整体(壳体)可以做的更短,方便了用户外出携带。

Description

便携式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一种常用的家用小电器。吹风机一般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电机和发热体,其中,电机的驱动轴带动扇叶旋转,从而不断产生气流,气流流经发热体时会被加热,而后从吹风机的出风口流出。
但是,现有的吹风机具有一定的不足,电机与发热体一般是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于壳体的风道内,即发热体一般设置在电机的前部,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吹风机的整体体积较大,尤其增大了吹风机壳体的长度,导致吹风机不方便进行外出携带。如申请号为CN201220466492.X(授权公告号为:CN2028426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吹风机》以及申请号为CN201620881245.4(授权公告号为:CN20618258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吹风机》均公开了这种结构。
故,现有的吹风机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的便携式吹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包括:
壳体,具有风道,风道的前端形成出风口,风道的后端形成进风口;
电机,设于所述壳体的风道内,包括电机本体以及驱动轴,其驱动轴上设有随驱动轴一起转动的风叶组件;
发热体,设于所述壳体的风道内,用于对流经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电机本体的周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安置空间,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的安置空间中并布置在所述电机本体的周侧;
所述发热体的本身、所述发热体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发热体与电机本体的外壁之间中的至少一处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过流间隙。
发热体可以为加热丝、陶瓷发热体等现有技术,为了更好地适配电机本体的结构,所述发热体为整体呈圆柱体状的蜂窝陶瓷发热体,该蜂窝陶瓷发热体轴向中空形成安装孔,并由该安装孔套设在所述电机本体的周侧。
为了方便接线通电,还包括设于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的前后两侧且与蜂窝陶瓷发热体电连接的一对电极。
为了方便布置电极,两个所述电极均为套设在所述电极本体的周侧的导电圈。
为了使蜂窝陶瓷发热体牢靠地套设在电机上,同时又避免发热体将大量的热量传递至电机,而影响电机的工作性能及寿命,所述电机本体的周侧套设有隔热套,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通过所述的安装孔套设在该隔热套的外周壁上,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的外周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自身的蜂窝孔即构成所述的过流间隙。
为了避免发热体的大量热量向外传递至壳体而散失,同时进一步减少发热体的热量向电机传递,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的外周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环形云母片,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的安装孔的内壁与所述隔热套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二环形云母片。
为了避免风道中的气流在加热后再流经电机及风叶组件,影响电机及风叶组件的使用寿命,所述电机的驱动轴朝向所述壳体的进风口,从而使设置在所述电机驱动轴上的风叶组件位于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之间。
为了对电机进行牢靠地固定在壳体的风道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风道中的电机支架,该电机支架包括同轴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外固定套和内固定套,所述外固定套与内固定套之间的连接部分为镂空架体,所述外固定套的外径与所述壳体的风道内径相适配从而约束在所述风道内壁上,所述内固定套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并套设在所述电机本体的端部并供电机的驱动轴从内固定套的后端穿出。
为了防止壳体的各部件触碰到外物而损坏,所述壳体的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处均设置有防护网。
为了进一步减少吹风机整体的占用空间,方便携带,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转动式连接在壳体上并能折合在壳体的底部的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吹风机壳体内的发热体是布置在电机的周侧,即,发热体与电机能在吹风机的壳体的宽度方向进行空间叠加,这大大减少了吹风机长度,使吹风机的整体(壳体)可以做的更短,因而,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外出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热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合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壳体;100、风道;101、出风口;102、进风口;20、电机;21、电机本体;22、驱动轴;23、风叶组件;30、发热体;300、安装孔;301、蜂窝孔;31、电极;40、隔热套;41、第一环形云母片;42、第二环形云母片;50、电机支架;51、外固定套;52、内固定套;53、镂空架体;60、防护网;7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7,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包括壳体10、手柄70、电机20、风叶组件23、电机支架50以及发热体30。壳体10具有风道100,电机以及发热体30均安置在壳体10的风道100中。风道100的前端形成出风口101,风道100的后端形成进风口102。壳体10的底部具有把手座,手柄70以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把手座上,并具有相对壳体10展开的打开状态以及相对壳体10折合在壳体10的底部的收折状态,详见图7。手柄70的转动方式可以为铰接、枢接等现有技术。
参见图3及图4,电机20包括电机本体21以及驱动轴22,上述的风叶组件23连接在驱动轴22上,并能随驱动轴22一起转动。
参见图4,本实施例电机的电机本体21的周壁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具有安置空间(未示出),发热体30设于上述安置空间中,具体地,发热体30布置在电机本体21的周侧。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发热体30为整体呈圆柱体状的蜂窝陶瓷发热体30,该蜂窝陶瓷发热体30轴向中空形成安装孔300,蜂窝陶瓷发热体30通过该安装孔300套设在电机本体21的周侧,详见图6。本实施例中蜂窝陶瓷发热体30自身的若干蜂窝孔301可以供空气通过,空气流经该蜂窝孔301过程中能够被加热。作为备选实施例,发热体30也可以为加热丝等发热体30结构。即,本实施例的一个重要的发明点在于,吹风机壳体10内的发热体30是布置在电机的周侧,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发热体30与电机能在吹风机的壳体10的宽度方向进行空间叠加,从而减少了吹风机长度,使吹风机的整体(壳体10)可以做的更短,以方便用户外出携带。
参见图4,蜂窝陶瓷发热体30的前后两侧还设有一对电极31,该两个电极31与蜂窝陶瓷发热体30电连接,具体地,电极31可以选用导电圈,在进行转配时,该两个导电圈均套设在电极31本体的周侧。
在本实施例中,蜂窝陶瓷发热体30的自身蜂窝孔301能够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过流间隙,作为备选实施例,发热体30的外壁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以及发热体30与电机本体21的外壁之间也可以预留间隙,作为空气流过的过流间隙。如,以蜂窝陶瓷发热体30(当然,也可以是无蜂窝孔301的发热体30结构)为例,发热体30的外壁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预留出一环形间隙,空气流过该环形间隙时,也能够与发热体30的外壁接触,从而被加热;又如,发热体30的内周壁与电机本体21的外壁之间也可预留出一环形间隙,空气流过该环形间隙时,也能够与发热体30的内周壁接触,从而被加热。
参见图3及图4,为了使蜂窝陶瓷发热体30牢靠地套设在电机上,同时又避免发热体30将大量的热量传递至电机,而影响电机的工作性能及寿命,电机本体21的周侧套设有隔热套40,蜂窝陶瓷发热体30通过安装孔300套设在该隔热套40的外周壁上,再具体地,蜂窝陶瓷发热体30的安装孔300的内壁与隔热套40的外壁之间还设有第二环形云母片42,从而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同样地,本实施例的中蜂窝陶瓷发热体30的外周壁与壳体10的内壁相贴合,蜂窝陶瓷发热体30的外周壁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环形云母片41,从而避免发热体30的大量热量向外传递至壳体10而散失。
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电机支架50包括同轴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外固定套51和内固定套52,其中,外固定套51与内固定套52之间的连接部分为镂空架体53,镂空架体53可供空气通过,而不会影响流通效果。具体地,电机支架50的外固定套51的外径与壳体10的风道100内径相适配,从而外固定套51装入到壳体10中后可约束在风道100内壁上进行固定,而电机支架50的内固定套52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这样电机本体21的端部(前端部)可装配到内固定到的前部端口,并且,电机的驱动轴22可从内固定套52的后端穿出,然后与风叶组件23连接。
结合图4,本实施的电机的驱动轴22是朝向壳体10的进风口102进行设置,即,电机驱动轴22上的风叶组件23是位于发热体30与壳体10的进风口102之间。这样,空气气流经发热体30加热后可直接从出风口101出去,而对应流经电机及风叶组件23的空气气流为非高温气流,因而不容易受高温影响老化或损坏,有效延长了电机及风叶组件23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3及图4,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0的进风口102以及出风口101处均设置有防护网60。防护网60可起到防止壳体10的各部件触碰到外物而损的作用。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吹风机,包括:
壳体(10),具有风道(100),风道(100)的前端形成出风口(101),风道(100)的后端形成进风口(102);
电机(20),设于所述壳体(10)的风道(100)内,包括电机本体(21)以及驱动轴(22),其驱动轴(22)上设有随驱动轴(22)一起转动的风叶组件(23);
发热体(30),设于所述壳体(10)的风道(100)内,用于对流经风道(100)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21)的周壁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之间具有安置空间,所述发热体(30)设于所述的安置空间中并布置在所述电机本体(21)的周侧;
所述发热体(30)的本身、所述发热体(30)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发热体(30)与电机本体(21)的外壁之间中的至少一处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过流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30)为整体呈圆柱体状的蜂窝陶瓷发热体(30),该蜂窝陶瓷发热体(30)轴向中空形成安装孔(300),并由该安装孔(300)套设在所述电机本体(21)的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30)的前后两侧且与蜂窝陶瓷发热体(30)电连接的一对电极(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极(31)均为套设在所述电极(31)本体的周侧的导电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21)的周侧套设有隔热套(40),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30)通过所述的安装孔(300)套设在该隔热套(40)的外周壁上,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30)的外周壁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30)自身的蜂窝孔(301)即构成所述的过流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30)的外周壁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环形云母片(41),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30)的安装孔(300)的内壁与所述隔热套(40)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二环形云母片(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22)朝向所述壳体(10)的进风口(102),从而使设置在所述电机驱动轴(22)上的风叶组件(23)位于所述发热体(30)与所述壳体(10)的进风口(10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的风道(100)中的电机支架(50),该电机支架(50)包括同轴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外固定套(51)和内固定套(52),所述外固定套(51)与内固定套(52)之间的连接部分为镂空架体(53),所述外固定套(51)的外径与所述壳体(10)的风道(100)内径相适配从而约束在所述风道(100)内壁上,所述内固定套(52)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并套设在所述电机本体(21)的端部并供电机的驱动轴(22)从内固定套(52)的后端穿出。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进风口(102)以及出风口(101)处均设置有防护网(60)。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还设有转动式连接在壳体(10)上并能折合在壳体(10)的底部的手柄(70)。
CN202020630760.1U 2020-04-23 2020-04-23 便携式吹风机 Active CN212280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0760.1U CN212280316U (zh) 2020-04-23 2020-04-23 便携式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0760.1U CN212280316U (zh) 2020-04-23 2020-04-23 便携式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0316U true CN212280316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3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0760.1U Active CN212280316U (zh) 2020-04-23 2020-04-23 便携式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03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2744A (zh) * 2021-10-14 2021-12-21 胡小姜 一种便携式吹风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2744A (zh) * 2021-10-14 2021-12-21 胡小姜 一种便携式吹风机
CN113812744B (zh) * 2021-10-14 2024-01-02 胡小姜 一种便携式吹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80316U (zh) 便携式吹风机
KR200286480Y1 (ko) 헤어드라이어의 전자기파 차폐 구조
US20040159002A1 (en) Hair dryer with infrared source
CN108755531B (zh) 吹风机
CN211048631U (zh) 一种可对手柄内置电池散热的吹风机
JPH0716113A (ja) ヘアドライヤー
CN209732888U (zh) 一种工作可靠的电吹风
CN207461648U (zh) 吹风机
CN111418986A (zh) 一种使用舒适的电吹风
CN111557539A (zh) 一种吹风机
CN113207277A (zh) 高效率无线吹风机
CN111802776A (zh) 一种头发成型器具
CN208925317U (zh) 应用ptc加热器的电吹风机
CN215456019U (zh) 便携式吹风机
CN210696417U (zh) 一种电吹风
CN212650551U (zh) 一种头发成型器具
CN2722693Y (zh) 吹风机
CN112890401A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芯及吹风机
CN216453803U (zh) 一种大风力低噪音侧进风吹风机
CN218551615U (zh) 吹风机
CN213908945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旋转式吹风机
CN219020446U (zh) 一种低辐射电吹风
WO2022199391A1 (zh) 一种干手器、加热装置、干手器调风装置、吹风设备
CN220571706U (zh) 一种低功率移动电吹风
CN214179480U (zh) 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