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7005U - 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7005U
CN212277005U CN202021082819.4U CN202021082819U CN212277005U CN 212277005 U CN212277005 U CN 212277005U CN 202021082819 U CN202021082819 U CN 202021082819U CN 212277005 U CN212277005 U CN 212277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ck
energy
voltage coil
transformer low
s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828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寅生
梅耀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uame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uame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uame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uame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828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7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7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7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包括有底座、第一绕线座和第二绕线座;所述第一绕线座上设置有第一卡盘;所述第二绕线座上对应第一卡盘设置有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二卡盘活动设置在第一卡盘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配合压紧铁芯;所述第一卡盘上设置有红外线发生器;所述第二卡盘上水平对应红外线发生器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连接有信号处理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接料部;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绕线机绕线厚度观测不便以及接料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
背景技术
低压线圈的生产工艺是通过绕线机将线圈绕在铁芯上;现有的绕线机结构简单,对绕线厚度的观测不便;且绕线机两侧的绕线座结构固定,一个线圈绕线结束后,拆装更换新的铁芯不便,因此现有的绕线机设计了可以手动调节卡盘距离的结构,但当操作人员手动调节使卡盘分离时,原本在在两个卡盘之间锁紧的线圈就会掉落,绕好的线圈则容易落在地上造成产品污染和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解决现有的绕线机绕线厚度观测不便以及接料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配合压紧铁芯,电机驱动第一卡盘转动后,随之带动第二卡盘和铁芯转动,将电缆一圈一圈缠绕在铁芯上;
2、第二卡盘沿第一卡盘的轴线往复运动,有利于调节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的间距,需要拆装更换铁芯时,可通过调节并固定第二卡盘在轴线上的位置,有利于提高绕线效率;
3、第一卡盘上设置红外线发生器,第二卡盘上水平对应红外线接收器,当线圈卷绕到一定厚度时,线圈阻挡在红外发生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间,阻挡了红外线光路,当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光信号,即可通过信号处理器将信号传递给中控或者报警器,有利于快速便捷且准确的观测到卷绕厚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
4、设置在底座上的接料部,有利于在操作人员去控制第二卡盘的时,接住自然掉落的卷绕好的线圈,有利于避免线圈直接掉落在地上,有利于避免操作人员需要同时接住线圈,有利于保护加工好的线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料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一种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包括有底座、第一绕线座和第二绕线座;所述第一绕线座上设置有第一卡盘;所述第二绕线座上对应第一卡盘设置有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二卡盘活动设置在第一卡盘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配合压紧铁芯;所述第一卡盘上设置有红外线发生器;所述第二卡盘上水平对应红外线发生器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连接有信号处理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接料部;
所述红外线发生器设置在第一卡盘远离第二卡盘的一侧;所述第一卡盘上对应红外线发生器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设置在第二卡盘远离第一卡盘的一侧;所述第二卡盘上对应红外线接收器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绕线座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通过轴承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内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与第二卡盘连接;所述丝杆另一端伸出容纳腔连接有摇手;
所述接料部包括有支撑杆、伸缩杆、连接头和盛装部;所述支撑杆端部设置有伸缩腔;所述伸缩杆通过弹性件活动设置在伸缩腔内;所述伸缩杆端部通过连接头铰接连接有盛装部;
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底座上对应滑块设置有滑块;
所述盛装部内壁设置有缓冲垫层;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7)

1.一种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包括有底座(1)、第一绕线座(2)和第二绕线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座(2)上设置有第一卡盘(4);所述第二绕线座(3)上对应第一卡盘(4)设置有第二卡盘(5);所述第一卡盘(4)由电机(6)驱动转动;所述第二卡盘(5)活动设置在第一卡盘(4)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卡盘(4)和第二卡盘(5)配合压紧铁芯;所述第一卡盘(4)上设置有红外线发生器(7);所述第二卡盘(5)上水平对应红外线发生器(7)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8);所述红外线接收器(8)连接有信号处理器(9);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接料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生器(7)设置在第一卡盘(4)远离第二卡盘(5)的一侧;所述第一卡盘(4)上对应红外线发生器(7)设置有第一通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8)和信号处理器(9)设置在第二卡盘(5)远离第一卡盘(4)的一侧;所述第二卡盘(5)上对应红外线接收器(8)设置有第二通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绕线座(3)内设置有容纳腔(13);所述容纳腔(13)内通过轴承设置有转筒(14);所述转筒(14)内转动连接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一端与第二卡盘(5)连接;所述丝杆(15)另一端伸出容纳腔(13)连接有摇手(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部(10)包括有支撑杆(101)、伸缩杆(102)、连接头(103)和盛装部(104);所述支撑杆(101)端部设置有伸缩腔;所述伸缩杆(102)通过弹性件活动设置在伸缩腔内;所述伸缩杆(102)端部通过连接头(103)铰接连接有盛装部(1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01)底部设置有滑块(17);所述底座(1)上对应滑块(17)设置有滑轨(1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装部(104)内壁设置有缓冲垫层。
CN202021082819.4U 2020-06-12 2020-06-12 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 Active CN212277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2819.4U CN212277005U (zh) 2020-06-12 2020-06-12 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2819.4U CN212277005U (zh) 2020-06-12 2020-06-12 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7005U true CN212277005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82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82819.4U Active CN212277005U (zh) 2020-06-12 2020-06-12 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7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69782U (zh) 一种可自动卷线的新型集约式电源箱
CN108428522B (zh) 一种废旧电缆回收清洗装置
CN212277005U (zh) 节能高效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绕线机
CN210029545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收卷装置
CN208570302U (zh) 一种可进行收放线的干式变压器
CN110208663A (zh) 电线火花击穿缺陷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9880400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自动缠绕装置
CN210110520U (zh) 一种变压器生产用绕线均匀的绕线机
CN208985857U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自动计数绕线机
CN210150397U (zh) 一种布料收卷设备
CN216116386U (zh) 居配变压器温升局放冲击检测装置
CN109148145B (zh) 一种电感的绕线装置
CN215578193U (zh) 一种自动上料的电流互感器自动缠绕装置
CN206789418U (zh) 一种用于互感器铁芯生产的垂直压紧式卷绕机
CN220502249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回收装置
CN220642117U (zh) 一种快速绕线装置
CN216819661U (zh) 一种电机定子自动绕线装置
CN214495172U (zh) 一种航空航天电气用合金线材的生产装置
CN218538801U (zh) 一种电缆计数收卷器
CN217883165U (zh) 一种双股线定子绕线机
CN205157581U (zh) 一种伸缩式高压绝缘杆
CN109541267A (zh) 一种绝缘绳和绝缘杆的耐压试验装置
CN220440526U (zh) 电动车电机的线圈自动绕线装置
CN217665454U (zh) 一种可调式金属拉丝装置
CN215772256U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安全措施工作的可升降式挂拆接地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