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3342U - 水下密封连通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水下密封连通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73342U CN212273342U CN202020781163.9U CN202020781163U CN212273342U CN 212273342 U CN212273342 U CN 212273342U CN 202020781163 U CN202020781163 U CN 202020781163U CN 212273342 U CN212273342 U CN 2122733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ing
- connecting piece
- cavity
- communication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包括连接件A和连接件B,所述连接件A上具有一端敞口的密封腔A,所述密封腔A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点A,所述密封腔A内具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密封塞;所述连接件B包括与所述密封腔A相适应的插入部,以及套设在该插入部周向外侧的密封套筒,所述密封套筒与插入部能够在密封状态下相对滑动,所述插入部的周向外壁上具有与连通点A一一对应设置的连通点B;将连接点设置在周向,并以柱面密封的方式,提高对连接点的密封效果,且不妨碍正常的连通,不受湿式环境的影响,大大提高液相环境中电路或油气通断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构思巧妙、操作简单快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对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密封连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不断深入,在此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些诸如海洋油气勘探、水下工具实施维系等水下工程施工,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带电或带流体(油气)操作,而若是接头部位的连接或断开工序,由其是一些带电接头的插拔或油路连通等,在密封结构不佳的情况下,极易导致电路短路或油气泄漏等事故,不利于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制约了技术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密封连通结构,以防止连接过程受液相环境影响,提高连接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包括连接件A和连接件B,其关键在于:所述连接件A上具有一端敞口的密封腔A,所述密封腔A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点A,所述密封腔A内具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密封塞;
所述连接件B包括与所述密封腔A相适应的插入部,以及套设在该插入部周向外侧的密封套筒,所述密封套筒与插入部能够在密封状态下相对滑动,所述插入部的周向外壁上具有与连通点A一一对应设置的连通点B;
当连接件A和连接件B结合时,所述密封腔A与密封套筒的端面形成密封,所述插入部与密封塞抵紧,并能够相对于密封腔A和密封套筒轴向滑动,使连通点B与连通点A连通,所述连接件A和连接件B上设有能够相互配合的密封锁定结构,能够在锁定状态下,将连接件A和连接件B保持在结合位置,密封锁定结构解锁后,连接件A和连接件B能够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
采用以上方案,当连接件A和连接件B相对独立时,各自设置的连通点A 和连通点B均受到密封,从而防止受到环境液体或气体的影响,避免出现电路短路或油气泄漏等情况,而在连接过程中,通过插入部推动密封塞移动,使连通点A露出,与连通点B接触,从而实现电路导通或管路的连通,整个连接过程,是在双重密封结构下进行,同样可避免其受环境影响,大大提高对接和分开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塞底部与密封腔A底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A,所述密封塞在弹性元件A作用下覆盖所述连通点A;
所述插入部具有与其一体成型外筒,插入部长度大于外筒,且外筒和插入部之间具有呈环状结构的密封腔B,所述密封腔B与密封套筒相适应,所述密封套筒通过弹性元件B活动设置于密封腔B内,并与所述外筒滑动配合,能够在弹性元件B作用下覆盖所述连通点B。
采用以上方案,当连接件A和连接件B分开时,通过弹性元件A将密封塞顶起复位,即实现对连通点A的密封,而通过弹性元件B可将密封套筒顶起,从而实现对连通点B的密封,有利于减少零部件数量,易于实现,且装配简单,经济成本较低。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锁定结构包括活套于所述外筒上的螺套,所述螺套具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A上具有与所述螺套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位于密封腔A的敞口端。采用螺纹密封连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依靠螺纹配合同时实现密封,一件多能,有利于进一步简化整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套筒和密封塞的周向外侧均套设有密封环。采用以上方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连通点B和连通点A的密封,防止环境流体侵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A和连接件B均为绝缘体,所述连通点A和连通点B为分别设置于密封腔A侧壁和插入部上的电极A和电极B,所述连接件A 的尾端具有与所述电极A电导通的线缆A,所述连接件B的尾端具有与电极B 电导通的线缆B。采用以上方案,可将其用于电路的通断,此时连接件A等同是插座,而连接件B等同是插头,其通断过程具有良好的密封环境,可有效防止电路短路。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A和电极B为嵌设的金属弹片。采用以上方案,金属弹片以嵌设的方式设置于对应的连接件上,可有效避免对密封塞或密封套筒的滑动造成干涉,而当二者正对时,通过弹性可使二者很好的接触导通,提高点导通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A和电极B均为同平面分布的扇形电极,且数量均为三个,三个电极A水平均匀分布在密封腔A的侧壁上,三个电极B水平均匀分布在插入部上的外壁上。采用以上方案,可将其用于三项电路的连通,同时,采用此种分布方式,可避免导致密封塞或密封套筒局部密封不均匀,导致密封功能减弱的情况发生,即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也利于实现最短插拔距离,减小体积,且如果需要的话,可通过减小扇形电极角度以满足电路或装配需求等。
作为优选:所述连通点A和连通点B为分别设置于密封腔A侧壁和插入部上的沉孔A和沉孔B,所述密封腔A侧壁内具有与沉孔A连通的通道A,连接件A的尾端具有通道A连通的连接头A,插入部内具有与沉孔B连通的通道 B,所述连接件B的尾端具有通道B连通的连接头B。采用以上方案,可将连接件A和连接件B作为特殊油气流体的连通管道接头使用,避免在带压作业中造成泄漏或污染等。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A和连接件B的正对连接端设有端面密封结构。采用以上方案,有利于提高二者处于连接状态时内部的密封性能,即提高密封连接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A和连接件B的连接端设有相互配合的对正机构或/和对正标识。采用以上方案,有利于提高二者正对连接的效率,确保连通点A和连通点B能快速对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将连接点设置在周向,并以柱面密封的方式,提高对连接点的密封效果,且不妨碍正常的连通,不受湿式环境的影响,大大提高液相环境中电路或油气通断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构思巧妙、操作简单快捷,有利于推动水下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为图2所示实施例连通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5所示的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其主要包括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其中连接件A为中空结构,其内具有一端敞口且呈柱状结构的密封腔A10,密封腔A10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点A11,与此同时密封腔A10内具有与其相适应且滑动配合的密封塞3,密封塞3与密封腔A10之间主要通过柱面密封,从而避免连接件A1单独放置时,外部流体侵入密封腔A10中,对连通点A11造成影响,而在密封塞3能够外力作用下沿密封腔A10滑动,以使连通点A11露出,与此同时,连接件A1内部(密封腔A10的侧壁内)具有与各连通点A11相连的连通结构A13,而连接件A1的尾端则具有汇总连通结构A13的接头结构A14。
连接件B2主要包括同样与密封腔A10相适应的插入部21,插入部21的结构与密封塞3相似,以及套设在插入部21周向外侧的密封套筒20,而插入部21的周向外壁上具有与连通点A11一一对应设置的连通点B22,通过密封套筒20可对连通点B22进行动态密封,并且同样的,插入部21内具有与连通点B22相连的连通结构B25,其尾端具有与汇总连通结构B25的接头结构 B26。
与此同时,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之间设有锁定结构,最好是密封锁定结构,即不仅可以将二者进行固定连接,还可以对外筒20的内部和密封腔A10 进行密封,防止气液侵入对各连通点造成影响。
其工作的主要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密封锁定结构将连接件A1和连接件 B2进行固定连接,密封腔A10的端面与密封套筒20的端面形成端面密封,同时(也可以是分步),插入部21与密封塞3的端面抵接,并可推动密封塞3 朝远离连接件B2的方向一段距离,直至连通点B22与连通点A11正对,当然为了确保连通点B22与连通点A11在轴向和径向上的位置均能够对正,故需要在密封塞3的下行程上设置合理的止挡结构,同时需要防止二者发生周向窜动,可在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对正机构或/和对正标识,如刻痕标记或销孔配合结构等。
而为保证当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分离开时,则必然需要相应的复位结构使密封塞3和密封套筒20复位,以达到对二者实时密封的效果。
具体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主要依靠弹性元件使密封塞3和密封套筒20 复位,如在密封塞3的底部与密封腔A10的底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A4,弹性元件A4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塞3和密封腔A10的底部固定连接,当连接件A1 单独存放时,密封塞3在弹性元件A4的作用下,其外端端面与弹性元件A4 的端面齐平,当然,实际设计状态下,密封腔A10内对应弹性元件A4还设置有保持结构,以防止弹性元件A4发生扭曲,导致性能失效。
为保证密封套筒20的安装稳定性和柱面密封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插入部 21具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外筒24,且插入部21的长度大于外筒24的长度,外筒24位于插入部21的周向外侧,二者之间的间隙构成与密封套筒20相适应的呈环状结构的密封腔B23,密封套筒20则以可滑动方式设置于密封腔B23 内,密封套筒20构成连通点B22的密封结构,密封套筒20通过弹性元件B5 活动设置于密封腔B23内,未连接状态下,密封套筒20在弹性元件B5的作用下,其端面与插入部21齐平,或至少覆盖连通点B22,而为提密封塞3和密封套筒20的柱面密封效果,本申请中,密封塞3和密封套筒20的周向外侧均套设有密封环7,并且均套设有两个密封环7,各自连通点则位于对用的两个密封环7之间。
本实施例中密封锁定结构主要采取螺纹连接密封的方式,其主要包括螺套6,螺套6活套在外筒24上,螺套6上具有内螺纹,而连接件A1对应密封腔A10的敞口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凸出段,该凸出段上具有与螺套6配合的外螺纹段12,连接时外筒24的端面与外螺纹段12的端面抵紧,与此同时,通过螺套6将二者进行固定连接和密封,当然为提高密封效果,可考虑在螺纹段12的端面安装密封圈或者将外筒24的端面以及密封套筒20的端面设置呈可正对相互配合的迷宫密封结构等,可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同时增强二者抗扭能力,提高螺纹连接可靠性,防止松动等。
当将本申请的连通结构用作电线连通时,连接件A1、密封塞3、连接件 B2和密封套筒20均为绝缘体,连通点A11则为电极A,连通点B22则为电极 B,而连接件A1内的连通结构A13为与电极A电连接的埋入的分支线A,而连接件A1尾端的接头结构A14为线缆A,线缆A将所有连接分支线A进行汇总成一个线束,同理,插入部21内的连通结构B25为埋入的分支线B,插入部 21尾端的接头结构B26则为线缆B。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电极A和电极B导通良好,故二者均采用金属弹片结构,并在密封腔A10的侧壁和插入部21的对应位置设置沉槽,将金属弹片嵌设在对应沉槽中,如不受密封塞3的阻挡,作为电极A的金属弹片至少有部分会突出至密封腔A10内,同样的,不受密封套筒24的阻挡时,作为电极 B的金属弹片会至少部分突出至密封腔B23内,这样当电极A和电极B正对时,而通过金属弹片的弹性作用,可使二者接触更紧密。
当将其用于三项电路的连接时,相应的电极A和电极B均为三个,且三个电极A均匀分布在密封腔A10侧壁上同一高度位置,三个电极B则均匀分布在插入部21的侧壁上同一高度位置。此外,电极A和电极B可设置呈与对应密封腔A10侧壁相适应,以及与插入部21相适应的扇形结构,这样可使二者在正对连通时,可进一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连通效果,同时可根据需要改变扇形电极的角度以满足电路或装配需求等
而将本连通结构用于油气的输送连通时,连通点A则为开设在密封腔A10 侧壁上的沉孔A,而连通点B22则为设置于插入部21外壁上的沉孔B,连接件A1内的连通结构A13则为与沉孔A连通的中空通道A,连接件A1尾端的接头结构A14为与各中空通道A连通的呈中空结构的连接头A,同理,连接件 B2上的连通结构B25则为与沉孔B连通的通道B,而接头结构B26则为中空的连接头B,可这样当沉孔A和沉孔B正对时,即可使连接头B何连接头A之间实现流体的连通输送。
参考图1至图5所示的水下密封连通结构,使用时主要依靠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相互配合的对正结构将二者对正靠近,然后通过密封锁定结构将其进行固定连接,而内部的插入部21则依靠推动密封塞3使其让位,最终达到连通点A11和连通点B22对正连通的目的,当二者分离时,则依靠各自设置的复位结构使密封塞3或密封结构复位,完成对连通点A11和连通点B22的遮挡密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包括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A(1)上具有一端敞口的密封腔A(10),所述密封腔A(10)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点A(11),所述密封腔A(10)内具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密封塞(3);
所述连接件B(2)包括与所述密封腔A(10)相适应的插入部(21),以及套设在该插入部(21)周向外侧的密封套筒(20),所述密封套筒(20)与插入部(21)能够在密封状态下相对滑动,所述插入部(21)的周向外壁上具有与连通点A(11)一一对应设置的连通点B(22);
当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结合时,所述密封腔A(10)与密封套筒(20)的端面形成密封,所述插入部(21)与密封塞(3)抵紧,并能够相对于密封腔A(10)和密封套筒(20)轴向滑动,使连通点B(22)与连通点A(11)连通,所述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上设有能够相互配合的密封锁定结构,能够在锁定状态下,将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保持在结合位置,密封锁定结构解锁后,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能够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3)底部与密封腔A(10)底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A(4),所述密封塞(3)在弹性元件A(4)作用下覆盖所述连通点A(11);
所述插入部(21)具有与其一体成型外筒(24),插入部(21)长度大于外筒(24),且外筒(24)和插入部(21)之间具有呈环状结构的密封腔B(23),所述密封腔B(23)与密封套筒(20)相适应,所述密封套筒(20)通过弹性元件B(5)活动设置于密封腔B(23)内,并与所述外筒(24)滑动配合,能够在弹性元件B(5)作用下覆盖所述连通点B(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锁定结构包括活套于所述外筒(24)上的螺套(6),所述螺套(6)具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A(1)上具有与所述螺套(6)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段(12),所述外螺纹段(12)位于密封腔A(10)的敞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筒(20)和密封塞(3)的周向外侧均套设有密封环(7)。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均为绝缘体,所述连通点A(11)和连通点B(22)为分别设置于密封腔A(10)侧壁和插入部(21)上的电极A和电极B,所述连接件A(1)的尾端具有与所述电极A电导通的线缆A,所述连接件B(2)的尾端具有与电极B电导通的线缆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A和电极B为嵌设的金属弹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A和电极B均为同平面分布的扇形电极,且数量均为三个,三个电极A水平均匀分布在密封腔A(10)的侧壁上,三个电极B水平均匀分布在插入部(21)上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点A(11)和连通点B(22)为分别设置于密封腔A(10)侧壁和插入部(21)上的沉孔A和沉孔B,所述密封腔A(10)侧壁内具有与沉孔A连通的通道A,连接件A(1)的尾端具有通道A连通的连接头A,插入部(21)内具有与沉孔B连通的通道B,所述连接件B(2)的尾端具有通道B连通的连接头B。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的正对连接端设有端面密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密封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的连接端设有相互配合的对正机构或/和对正标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81163.9U CN212273342U (zh) | 2020-05-12 | 2020-05-12 | 水下密封连通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81163.9U CN212273342U (zh) | 2020-05-12 | 2020-05-12 | 水下密封连通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73342U true CN212273342U (zh) | 2021-01-01 |
Family
ID=73877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81163.9U Active CN212273342U (zh) | 2020-05-12 | 2020-05-12 | 水下密封连通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7334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73178A (zh) * | 2020-05-12 | 2020-07-31 | 安晓伟 | 用于液相环境的密封连通结构 |
-
2020
- 2020-05-12 CN CN202020781163.9U patent/CN21227334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73178A (zh) * | 2020-05-12 | 2020-07-31 | 安晓伟 | 用于液相环境的密封连通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48337B (zh) | 一种连续油管随钻测量工具 | |
CN205452682U (zh) | 一种便捷拆装连接器 | |
CN212273342U (zh) | 水下密封连通结构 | |
CN210440738U (zh) | 一种快捷固定的防水型金属波纹管件连接头 | |
WO2023231447A1 (zh) | 一种带有贯通式补偿通道的耐高压型水密电缆接插件 | |
CN204680822U (zh) | 一种水下防短路分离电连接器 | |
CN111473178A (zh) | 用于液相环境的密封连通结构 | |
CN204717192U (zh) | 一种无插拔泄露的流体连接器 | |
CN203189931U (zh) | 带压操作液压快速接头 | |
CN109301631B (zh) | 一种柔性的五层介质同轴电连接器及制作工艺 | |
CN204226915U (zh) | 一种快速接头 | |
CN112983292B (zh) | 连续管钻井装置的连接结构 | |
CN211851692U (zh) | 连续管钻井装置的连接结构 | |
CN102324669A (zh) | 两芯高压电连接器 | |
CN115498448A (zh) | 一种用于火炬的气电一体集成插接装置 | |
CN205316683U (zh) | 防电墙的连接头组件及热水器 | |
CN106369237A (zh) | 一种用于卡车液压系统的快插接头插接装置及其插接方法 | |
CN210266040U (zh) | 一种一体式蝶阀止回阀活接结构 | |
CN210600598U (zh) | 单向双密封液压快换接头 | |
CN108050324B (zh) | Gis法兰密封组件 | |
CN209150423U (zh) | 一种柔性的五层介质同轴电连接器 | |
CN201663317U (zh) | 矩形电源连接器 | |
CN205716158U (zh) | 一种防渗漏快速连接金属接头 | |
CN202628071U (zh) | 一种新型水平井母接头加重杆 | |
CN210141406U (zh) | 一种便于连接的铜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