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2111U - 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2111U
CN212262111U CN202020877094.1U CN202020877094U CN212262111U CN 212262111 U CN212262111 U CN 212262111U CN 202020877094 U CN202020877094 U CN 202020877094U CN 212262111 U CN212262111 U CN 212262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tube
mask
air bag
gastrointest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770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海燕
陈广民
杨兀乂
何语欣
于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8770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2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2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21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面罩本体、胃肠减压管、夹持气囊、呼吸回路接口、面部气垫及连接管,面罩本体上开设呼吸回路接口和固定口,夹持气囊嵌入固定口内,面罩本体的边缘设有面部气垫,面部气垫通过连接管与夹持气囊连通,夹持气囊被设置为:当夹持气囊膨胀时,胃肠减压管被夹持气囊夹紧固定;当夹持气囊收缩时,胃肠减压管可沿自身管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在对胃肠减压管患者面罩通气时,既避免因胃肠减压管导致的漏气,还能保证胃肠减压管不受压变性,降低面罩通气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风险。且可通过调整夹持气囊的膨胀程度而调整胃肠减压管的插入深度,同时也能适于夹持不同尺寸的胃肠减压管。

Description

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
背景技术
胃肠减压术是指将胃管从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胃内,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可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常用于急诊全麻手术饱胃患者、胃扩张患者、肠梗阻患者、胃肠穿孔修补患者或部分切除术患者、以及胆道或胰腺手术后患者等。在全身麻醉中,胃肠减压极大的降低了麻醉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发生率。
全身麻醉患者因失去自主呼吸,需要气管内插管麻醉机控制呼吸以维持机体正常氧供。从清醒到麻醉药充分起效气管插管的麻醉诱导期中,需要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面罩控制呼吸。在诱导期进行面罩通气时,需要紧压面罩将面罩与面部紧密贴合,麻醉机才能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控制呼吸,面罩与面部贴合不严,会导致漏气,影响麻醉机通气效果,甚至导致缺氧。在进行面罩通气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气体被送入胃内,此过程也是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风险最高的时期。胃肠减压管可以有效的将胃内的气体和内容物有效及时的引流出来,减少反流可能,但是胃肠减压管的存在不可避免的导致了面罩与面部无法完全贴合,导致漏气。临床医生通常更加用力的紧压面罩而减少漏气,但是会使胃肠减压管变性或压扁,影响胃肠减压效果。目前市面上没有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
在ICU接受面罩无创机械通气肠内营养的患者也同样面临上述问题,鼻胃管卡压在面罩与皮肤之间,导致漏气,影响机械通气效果。与此同时,鼻胃管的长期卡压会导致皮肤压疮、增加患者不适感。
近年来有一些实用新型人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便,因而影响了产品的广泛使用。
如:一种可插入鼻胃管的呼吸面罩(授权公告号:CN208017901U授权公告日:2018.10.30)面罩上设有密封紧固件插接口,密封紧固件插接口上连接有密封紧固件,所述的密封紧固件由密封夹紧件、充放气阀门和连接管组成,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夹紧件和充放气阀门连接;该呼吸面罩对侧口的充放气阀门充气,达到密闭鼻饲管效果。旨在解决开孔后插入鼻饲管漏气的问题,同时可对通过呼吸面罩插入鼻腔内的鼻饲管进行密封固定,防止鼻饲管在注入流食时脱出鼻腔或者在鼻腔内摆动的问题。其缺点在于:1密封紧固件插接口设有独立的充放气阀门,使用时需要单独对其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繁琐;2密封紧固件插接口部位设计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生产成分高,增加面罩制造成本。
一种可以留置鼻胃管的麻醉吸氧面罩(授权公告号:CN208582832U授权公告日:2019.03.08)其技术方案是:在吸氧面罩的一侧有圆形的留置管孔,留置管孔与吸氧面罩边缘之间有长条形开口,留置管孔的内径与留置的鼻胃管的外径相匹配,开口的宽度等于留置的鼻胃管的管壁厚度的两倍,开口下方的压紧气囊断开,断开的压紧气囊两端封闭,在留置管孔的圆周和开口的两侧边缘套装有橡胶圈。其缺点在于:1采用橡胶圈紧固压紧气囊两端,易存漏气;2留置管孔的内径与留置的鼻胃管的外径相匹配,适用鼻胃管型号和尺寸单一,不适用于多种型号鼻胃管;3该设备固定胃管后,胃管长短不易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在对胃肠减压管患者面罩通气时,既有效避免因胃肠减压管导致的漏气,还能保证胃肠减压管不受压变性,保证了对胃内气体及内容物持续的引流,极大降低了面罩通气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风险。同时面罩使用时操作便捷,无需人为对夹持气囊进行充放气,且可通过调整夹持气囊的膨胀程度而随意调整胃肠减压管的插入深度,使用更为灵活方便,同时通过调整夹持气囊的膨胀程度也能适于夹持不同尺寸规格的胃肠减压管,更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采用的技术手段在于,包括面罩本体、胃肠减压管、夹持气囊、呼吸回路接口、面部气垫及连接管,所述面罩本体上开设有所述呼吸回路接口和固定口,所述夹持气囊嵌入所述固定口内,所述面罩本体的边缘设有面部气垫,所述面部气垫通过连接管与夹持气囊连通,所述夹持气囊被设置为:当所述夹持气囊膨胀时,所述胃肠减压管被所述夹持气囊夹紧固定;当所述夹持气囊收缩时,所述胃肠减压管可沿自身管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气囊上形成有通孔容胃肠减压管穿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气囊为一环形气囊,中部的通孔容胃肠减压管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面部气垫上设有充放气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回路接口外套设有四头带固定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内置于面罩本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位于面罩本体的外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位于面罩本体的内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气囊为透明橡胶气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面罩本体为透明硬质塑料本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胃肠减压管为透明橡胶管。
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面罩本体边缘设置的面部气垫与固定胃肠减压管的夹持气囊通过连接管进行连通,如此在按压面罩本体时,面部气垫受到积压,其内的气体就会进入到夹持气囊内而使夹持气囊膨胀,从而通过气囊的膨胀来夹持固定住胃肠减压管。如此设置,可正常对面罩本体进行按压操作,使面部气垫与患者的面部进行紧密接触,防止面罩本体漏气而影响麻醉机对患者进行呼吸控制,与此同时,又不会因为按压面罩而对胃肠减压管进行挤压而影响对胃内气体及内容物持续的引流操作的正常运行,反而是面罩本体边缘的面部气垫受到挤压后其内的气体进入了夹持气囊内,使夹持气囊能够迅速膨胀起来以对胃肠减压管进行夹紧固定,这样既有效避免因胃肠减压管导致的漏气,还能保证胃肠减压管不受压变形,保证了对胃内气体及内容物持续的引流,极大地降低了面罩通气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风险;
2、操作者只需要正常按压面罩本体就可以对胃肠减压管进行夹持固定,而按压面罩本体是治疗过程中本就需要的操作步骤,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另外增加操作步骤就能够对胃肠减压管进行夹持固定操作,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对胃肠减压管进行夹持固定的操作方式更为简便快捷和易于实施,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3、当需要拔出胃肠减压管时,可松开对面罩本体的按压,这样夹持气囊内的气体就会回流或有部分回流到面部气垫内,如此使夹持气囊收缩解除对胃肠减压管的夹持,这样就可将胃肠减压管拔出。由此可见,胃肠减压管的拔出操作也仅仅是通过松开对面罩本体的按压操作就可完成的,无需医护人员另外增加操作步骤,从此点看,同样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4、在面罩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对面罩本体的按压和松开操作来对面部气垫进行按压和松开操作,从而为夹持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如此可随意调节胃肠减压管的插入深度,操作更为灵活、更为方便快捷;
5、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夹持气囊,通过改变夹持气囊的膨胀程度即可改变夹持气囊上所形成的通孔的大小,如此就使通孔可容不同规格尺寸的胃肠减压管穿过,使夹持气囊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胃肠减压管的夹持固定需求,可夹持固定各种厂家型号的胃肠减压管9,而不是仅限于能够夹持固定一种尺寸的胃肠减压管,从此点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为方便,更便于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6、本实用新型由面部气垫通过连接管为夹持气囊充放气的操作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夹持气囊无需再单独设置气阀来进行充放气控制,这样就减少了面罩的结构,减少了生产面罩的工艺步骤,在现有面罩基础上即可完成改装生产,使面罩的制造更简单,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因此可大大降低面罩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水平”、“顶”、“底”、“内”、“外”、“径向”、“轴向”、“长度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包括面罩本体7、胃肠减压管9、夹持气囊3、呼吸回路接口5、面部气垫8及连接管2。
所述面罩本体7是由1.5mm厚度的透明硬质厚塑料制成的,面罩本体7整体呈类似水滴状的椭圆形,上窄下宽,佩戴时,较窄较尖的一侧为顶部,较宽的一侧为底部。
如图1、3所示,为将所述夹持气囊3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7上,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面罩本体7上开设了固定口4,如图1、2、3所示,所述夹持气囊3嵌入所述固定口4内而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7上。所述固定口4在面罩使用时对应患者的鼻尖部位,所述固定口的形状要与夹持气囊3的外形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气囊3优选为圆形,那么为配合夹紧气囊3的圆形结构,所述固定口4也优选地呈圆形,其圆孔直径为1.2cm,圆孔的边沿比面罩本体7略厚,为1mm宽,2mm厚。所述固定口4和所述夹持气囊4可通过粘接的方式将所述夹持气囊4内粘于所述固定口4内。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口4是靠近所述面罩本体7的顶部开设在所述面罩本体7上的,可大致设置在面罩本体7左右对折的中线处,具体设置位置要满足在佩戴所述面罩本体7时,所述固定口4要对上患者的鼻孔。所述夹持气囊4采用透明橡胶材料制成,其内预存一定量的气体,通过夹持气囊3用以使胃肠减压管9穿过,避免现有的胃肠减压管9因处于面罩本体7的边缘与患者的面部之间而卡压面部肌肤导致的压疮和不适感。
如图1、3所示,所述面罩本体7上开设有所述呼吸回路接口5,为了便于与麻醉机的呼吸回路的一端进行连接配合,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呼吸回路接口5设置成圆形,其内径为22mm。所述呼吸回路接口5是靠近面罩本体7的底部开设在面罩本体7上的,可设置在面罩本体7左右对折的中线处,具体设置位置要满足在佩戴所述面罩本体7时,呼吸回路接口5要对上患者的口。
如图1、3所示,所述面罩本体7的边缘设有面部气垫8,所述面部气垫8为一封闭的环形气垫,如图2所示,常态下,面部气垫8的截面呈圆形。面部气垫8内存留有气体,通过设置的面部气垫8可在按压面罩本体7时,使面部气垫8紧密地与患者的皮肤相接触,使面部气垫8与患者的面部之间无缝隙,避免出现面罩漏气的问题,便于麻醉机进行控制呼吸操作。同时,面部气垫8内充有气体可使面部气垫8与患者的面部接触具有很好的柔韧性,避免对患者的面部造成压痕或是产生压疮。为进一步提高面部气垫8使用的柔软舒适性,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面部气垫8可采用透明橡胶材料制得,另外,采用透明橡胶材料制成的面部气垫8还具有一定的弹粘性,更便于面部气垫8附着在患者的面部,避免面罩本体7发生攒动而影响麻醉机的控制呼吸操作和胃肠减压管9对胃内气体及内容物的引流操作。
如图1、2、3所示,所述面部气垫8通过连接管2与夹持气囊3连通,所述夹持气囊3被设置为:当所述夹持气囊3膨胀时,所述胃肠减压管9被所述夹持气囊3夹紧固定;当所述夹持气囊3收缩时,所述胃肠减压管9可沿自身管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也就是指可向下继续插入胃肠减压管9,或拔出胃肠减压管9,或调节胃肠减压管9的插入深度。如此设置,当按压面罩本体7使面部气垫8与患者的面部紧密贴合时,面罩本体8内的气体就会因受到挤压而通过连通管2进入到夹持气囊3内,使夹持气囊3充入气体而膨胀起来,膨胀起来的夹持气囊3会夹紧胃肠减压管9,使胃肠减压管9无法继续深入到胃肠部位内,也无法被拔出,这样就实现了对胃肠减压管9的夹持固定,通过夹持气囊3对胃肠减压管9的夹持,可保证胃肠减压管9的插入深度固定不变,确保胃肠减压管9对胃内气体及内容物持续引流操作的稳定进行;当松开对面罩本体7的按压后,夹持气囊3内的气体就会回流或部分回流到面部气垫8内,这样就使夹持气囊3因向外放气而有一定程度的收缩,那么夹持气囊3也就无法再夹持固定住胃肠减压管9,如此就可以将胃肠减压管9抽出,或调整胃肠减压管9的插入深度。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连接管2将所述面部气垫8与所述胃肠连接管9进行连接的设置方式,在对胃肠减压管患者进行面罩通气时,既有效避免因胃肠减压管9导致的漏气,还能保证胃肠减压管9不受压变性,保证了对胃内气体及内容物持续的引流,极大降低了面罩通气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风险。同时面罩使用时操作便捷,夹持气囊3无需另外单独设置气阀来进行充放气。还可通过对面罩本体7按压力度的不同来调节所述夹持气囊3的膨胀程度,进而便于调节所述胃肠减压管9的插入深度,同时也使所述胃肠减压管9的插入操作和拔出操作都更为方便快捷,提高了使用效率。此外,通过调节所述夹持气囊3的膨胀程度还可以使夹持气囊3夹持固定不同尺寸的胃肠减压管9,如此就使所述夹持气囊3可夹持固定各种厂家型号的胃肠减压管9,更便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具体地,所述夹持气囊3可采用透明橡胶材质制成,所述连接管2可由内径1.5mm的透明软塑料管制成。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气囊3上形成有通孔容胃肠减压管9穿过,如此方便胃肠减压管9穿过夹持气囊3,也便于夹持气囊3对胃肠减压管9进行夹持。如图1、3所示,优选地,所述夹持气囊3具体设置成一环形气囊,该环形气囊中部的通孔容胃肠减压管9通过,如此设置的好处是,环形气囊在膨胀时,其通孔的内侧壁与胃肠减压管9进行360度无死角地紧密接触,如此可牢固地夹持固定住胃肠减压管9,且使胃肠减压管9被夹持部位处的各处受力均匀,不会出现因胃肠减压管某一部位受力不均而使胃肠减压管9的被夹持部位处受压变形而影响胃肠减压管9内气体的流通。所述夹持气囊3只要满足是围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空间就可以,如圆形、椭圆形及多边形,如此,夹持气囊3上自然就形成了一个通孔,该通孔用于使胃肠减压管9穿过并夹持或松开胃肠减压管9。更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夹持气囊3设置为圆环形,所述通孔处于圆环形气囊的圆心处,如此便于调整夹持气囊3与患者鼻孔的位置,从而便于将胃肠减压管9插入进患者的鼻孔内。当然,如果将通孔设置在偏心位置,同样可以达到容胃肠减压管9穿过并夹持或松开胃肠减压管9的目的,只不过偏心通孔不如圆心通孔方便与患者的鼻孔进行定位。
如图1、3所示,为能够向面部气垫8内补充气体,在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面部气垫8上设有充放气阀1,可通过注射器由所述充放气阀1向所述面部气垫8内注入气体,也可由注射器将所述面部气垫8内的气体抽出。另外,当所述夹持气囊3内的气体不足而影响对所述胃肠减压管9的夹持效果时,可由注射器经充放气阀1向面部气垫8内补充气体,再将面部气垫8内的气体压入夹持气囊3内,从而为夹持气囊3补充气体而使夹持气囊3完全膨胀而对胃肠减压管9进行夹持固定。当然,在松开对面罩本体7的按压以使夹持气囊3释放气体而收缩时,若夹持气囊3内的气体过多而使夹持气囊3无法收缩,导致胃肠减压管9无法拔出或无法调整胃肠减压管9的插入深度,同样可以通过注射器经充放气阀1将面部气垫8内的部分气体抽出,进而使夹持气囊3能够释放一些气体而达到收缩的目的。
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呼吸回路接口5外套设了一个四头带固定环6,所述四头带固定环6上设有四个凸起,可与麻醉面罩专用四头带配合使用来将面罩持续紧密固定于患者的面部。为适应呼吸回路接口5的形状,所述四头带固定环6为圆形,其上的四个凸起是沿周向等间距设置在四头带固定环6上的。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2可内置于所述面罩本体7内,如此可防止在按压面罩本体7时,若连接管3裸漏在面罩本体7外,手指不小心钩碰到连接管2而易挤压连接管2,影响其内的气流流通,甚至使连接管2遭受拉伸而破损。当然,除将连接管2内置于面罩本体7内的设置方式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连接管2设置于面罩本体4的外表面上,或设置于面罩本体7的内表面上,因为此两种方式也同样可以满足连通面部气垫8和胃肠减压管9的使用需求。但若采用连接管3设于面罩气垫7外的方式,就可能存在上述的问题;若采用将连接管2设置于面罩本体7的内表面的方式,可能会影响面罩本体7与患者面部的密闭性而造成面罩漏气,也有可能存在按压面罩本体7时,由于连接管3处于面罩本体7和患者面部之间而使连接管3遭受挤压,这样不仅影响为夹持气囊3的充气操作,也会对患者面部造成按压而易产生压痕甚至压疮。因此,最好是将连接管2内置于面罩本体7内。
需要注意的是,若将连接管2设置于面罩本体7的外表面上,或是将连接管2设置于面罩本体7的内表面上,在按压面罩本体7时,尽量避免按压到连接管2而使面部气垫8内的气体无法通过连接管2顺场地进入到胃肠减压管9内。为适应面部气垫8和夹持气囊3,连接管2在水平方向上是位于面罩本体7的中部的,那么为防止按压到连接管2,操作者的操作方式可以是手指按压面罩本体7的边缘,而手掌中部尽量处于悬空状态,这样就可避免按压到连接管3。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面罩本体7是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从此点看,便于对连接管3的位置进行观察,操作者会清晰地看到连接管2的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操作者的手部按压到连接管3,故不会存在因连接管3内置于面罩本体7内而无法辨别连接管2的位置而误按压连接管2的问题。
使用本实用新型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为患者进行面罩通气的工作过程为:
先检查麻醉机、呼吸回路的密闭性,调整设定呼吸参数,将呼吸回路一端与麻醉机相连,另一端与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呼吸回路接口5相连。将患者带有的胃肠减压管9经夹持气囊3的通孔穿出,按压面部气垫8观察夹持气囊3是否能将胃肠减压管9密闭,若密闭效果不佳,可通过注射器经充放气阀1对面部气垫8进行充气或放弃,调整整个面部气垫5与夹持气囊3所构成的密闭系统的充气量至最佳状态(即按压面部气垫8,胃肠减压管9被夹持气垫3夹紧固定;放松面部气垫8,胃肠减压管9可被自由抽动)。完成以上准备工作后,给予患者全身麻醉药,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将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压紧患者面部进行麻醉机控制呼吸。此时,压紧麻醉面罩,面部气垫8内气体通过气囊压力平衡管2进入夹持气囊3,夹持气囊3膨胀后夹紧胃肠减压管9,胃肠减压管9的位置被固定,不易被拉出,胃肠减压管9的插入深度维持不变,可持续吸引胃内气体和胃内容物。结束面罩通气时,放松面罩即可自由抽动胃肠减压管9。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面罩为ICU鼻饲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的使用过程为:
首先检查呼吸机、呼吸回路的气密性,调整设定呼吸参数,将呼吸回路一端与呼吸机相连,另一端与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呼吸回路接口5相连。将患者带有的鼻胃管(相当于胃肠减压管9)经夹持气囊3的通孔穿出,按压面部气垫8观察夹持气囊3是否能将鼻胃管夹持住,若夹持效果不佳,可通过注射器经充放气阀1对面部气垫8进行充气或放弃,调整整个面部气垫8与夹持气囊3所构成的密闭系统的充气量至最佳状态(即按压面部气垫8,鼻胃管被夹紧固定;放松面部气垫8,鼻胃管可被自由抽动)。完成以上准备工作后,使用通用四头带通过四头带固定环6将面罩紧贴于患者面部。此时,压紧面罩,面部气垫8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2进入夹持气囊3,夹持气囊3膨胀后夹紧鼻胃管,鼻胃管位置被固定,不易被拉出,鼻胃管的插入深度维持不变,随即经鼻胃管对患者进行鼻饲营养。结束使用时,松开四头带,面罩从面部脱离,即可取出鼻胃管。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本体(7)、胃肠减压管(9)、夹持气囊(3)、呼吸回路接口(5)、面部气垫(8)及连接管(2),所述面罩本体(7)上开设有所述呼吸回路接口(5)和固定口(4),所述夹持气囊(3)嵌入所述固定口(4)内,所述面罩本体(7)的边缘设有面部气垫(8),所述面部气垫(8)通过连接管(2)与夹持气囊(3)连通,所述夹持气囊(3)被设置为:当所述夹持气囊(3)膨胀时,所述胃肠减压管(9)被所述夹持气囊(3)夹紧固定;当所述夹持气囊(3)收缩时,所述胃肠减压管(9)可沿自身管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气囊(3)上形成有通孔容胃肠减压管(9)穿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气囊(3)为一环形气囊,中部的通孔容胃肠减压管(9)通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气垫(8)上设有充放气阀(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回路接口(5)外套设有四头带固定环(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内置于面罩本体(7)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位于面罩本体(7)的外表面上或外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气囊(3)为透明橡胶气囊。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7)为透明硬质塑料本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胃肠减压管(9)为透明橡胶管。
CN202020877094.1U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62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7094.1U CN212262111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7094.1U CN212262111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2111U true CN212262111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79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7709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62111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2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00088B2 (en) Pharyngeal airway
CN104994899A (zh) 可逆性气道装置以及用于使患者通气的相关方法
KR20150083907A (ko) 내시경 시술에 사용하기 위한 통기성 바이트 블럭
US20170143922A1 (en) Device for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 and ventilation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CN107137807B (zh) 喉罩
WO2019223464A1 (zh) 定位吸痰喉罩
US20150314094A1 (en) Reversible airway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for ventilating a subject
EP1680165A2 (en) A combination artficial airway device and esophageal obturator
JP3503730B2 (ja) 救急蘇生用食道内エアウェイ
CN109481805A (zh) 一种经鼻喉部通气导管
CN212262111U (zh) 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
CN111467637A (zh) 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
JPH08322937A (ja) 咽頭腔用エアウエイ
CN215309436U (zh) 一种双套囊固定胃管气囊型无创面罩
CN219208582U (zh) 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呼吸回路转接头
CN213609193U (zh) 一种无痛镜检用面罩
CN219662557U (zh) 一种无痛胃镜用可密闭通气麻醉面罩
CN219764257U (zh) 一种保护型双腔胃管
CN213100211U (zh) 一次性无痛胃镜检查用低阻力正压给氧面罩
CN215460307U (zh) 一种头戴式鼻胃管外部固定装置
CN215133675U (zh) 一种医用防拔管、防压疮型胃管
CN211675775U (zh) 一种带有会厌槽并可以改变通气管长度的双套囊喉罩
CN220175701U (zh) 一种肠胃减压管及肠胃减压装置
CN209187832U (zh) 一种可经鼻插入咽部的导管
CN219835991U (zh) 双气囊气管切开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