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4225U - 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54225U CN212254225U CN202020840061.XU CN202020840061U CN212254225U CN 212254225 U CN212254225 U CN 212254225U CN 202020840061 U CN202020840061 U CN 202020840061U CN 212254225 U CN212254225 U CN 2122542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meter
- plate
- water gauge
- meter body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7 microelectroni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包括水表本体,所述水表本体的上端设有表盖,所述水表本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测量元件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左右两端侧壁与水表本体的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贯穿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的下端与水表本体的底部相抵接触,所述水表本体的底部内设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与水表本体连通设置,所述水表本体的内壁上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位于放置板的上方,所述散热口内固定安装有防尘网,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贯穿第一通孔设置的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便于对智能水表管腔内的堆积物进行清理,能有效的提高智能水表的使用年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
背景技术
智能水表是一种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现代传感技术、智能IC卡技术对用水量进行计量并进行用水数据传递及结算交易的新型水表。与传统水表一般只具有流量采集和机械指针显示用水量的功能相比,是很大的进步。智能水表除了可对用水量进行记录和电子显示外,还可以按照约定对用水量进行控制,并且自动完成阶梯水价的水费计算,同时可以进行用水数据存储的功能。
现有的智能水表的管腔容易产生堆积物,对于产生的堆积物不便于清理,影响智能水表使用的年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包括水表本体,所述水表本体的上端设有表盖,所述水表本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测量元件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左右两端侧壁与水表本体的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贯穿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的下端与水表本体的底部相抵接触,所述水表本体的底部内设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与水表本体连通设置,所述水表本体的内壁上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位于放置板的上方,所述散热口内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优选地,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贯穿第一通孔设置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块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位于放置板的下方,所述转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的下端与水表本体的底部相抵接触。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优选地,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固定于转动板下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刷板,所述刷板的刷毛与水表本体的底部相抵接触。
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设置于水表本体底部内的收集腔,所述收集腔的顶面设有于水表本体相连通的条形开口,所述收集腔的内壁上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转动贯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收集腔内的一端上螺纹套接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滑动密封设置于收集腔内,所述收集板的侧壁上设有左右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贯穿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收集腔的左右两端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收集腔的内壁上设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内填塞有密封板。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位于收集腔外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动的转动,带动刷板进行转动,便于将堆积水表本体底部的垃圾推至条形开口内,下落至收集腔内,继而便于对水表管腔内的堆积进行收集处理,能有利于提高智能水表的使用年限。
2、本实用新型中转动螺纹杆能带动收集板在收集腔内往复移动,便于将收集的垃圾推至排泄口,人工手动将其掏出,能有效的完成水表管腔内的堆积物的清理,能有效的提高智能水表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水表本体、2表盖、3散热口、4防尘网、5清理机构、6收集机构、7转动杆、8转动板、9清扫机构、11刷板、12收集腔、13螺纹杆、14收集板、15限位杆、16条形开口、17排泄口、18密封板、19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包括水表本体1,水表本体1的上端设有表盖2,水表本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测量元件的放置板19,值得说明上的是,放置板19位镂空板,且放置板19的上端面倾斜设置,便于垃圾下滑至条形开口16内,放置板19的左右两端侧壁与水表本体1的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其中放置板19与水表本体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便于垃圾下落至水表本体1的底部上,放置板19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贯穿设有清理机构5,清理机构5的下端与水表本体1的底部相抵接触。
清理机构5包括贯穿第一通孔设置的转动杆7,转动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第一把手便于带动转动杆7进行转动,第一把手位于表盖2的下方,转动杆7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块转动板8,转动板8位于放置板19的下方,转动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清扫机构9,清扫机构9的下端与水表本体1的底部相抵接触,其中通过带动表盖2控制转动杆7转动能对水表本体1的底部进行清理,清扫机构9包括固定于转动板8下端的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刷板11,刷板11的刷毛与水表本体1的底部相抵接触,需要说明的时,多块刷板11相互之间的间隙很小,或者忽略不计,通过设置多块刷板11能有效较低转动板8的阻力,连接板8远离转动杆7的一端与水表本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较小,残留的垃圾较少忽略不计,水表本体1的底部内设有收集机构6,收集机构6与水表本体1连通设置。
收集机构6包括设置于水表本体1底部内的收集腔12,收集腔12的顶面设有于水表本体1相连通的条形开口16,其中条形开口16与水表本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较小,不能残留有垃圾,收集腔12的内壁上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转动贯穿设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位于收集腔12外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把手便于转动螺纹杆13,螺纹杆13远离第二把手的一端与水表本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13位于收集腔12内的一端上螺纹套接有收集板14,收集板14滑动密封设置于收集腔12内,收集板14的侧壁上设有左右连通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贯穿设有限位杆15,限位杆15的两端分别与收集腔12的左右两端内部转动连接,收集腔12的内壁上设有排泄口17,排泄口17内填塞有密封板18,其中密封板18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手,便于孔密封板18在排泄口17内运动,需要说明的是,转动刷板11能将堆积物通过条形开口16推至收集腔12内,收集板14起始位置为远离排泄口17的一端收集腔12内,通过限位杆15对收集板14的限制,便于收集板14在收集腔12内运动,能将收集的垃圾推至排泄口17,便于进行人工清理,水表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散热口3,散热口3位于放置板19的上方,散热口3内固定安装有防尘网4,其中通过散热口3便于水表本体1内进行散热,本文中的转动连接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打开表盖2,能通过第一把手控制转动杆7进行转动,继而使得转刷板11转动,能推动水表本体1内的垃圾运动,垃圾运动至条形开口16处时下落至收集腔12内,通过第二把手转动螺纹杆13能带动收集板14移动,便于将垃圾推至排泄口17处,便于进行人工进行清理,继而能对水表管腔内的垃圾进行有效的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包括水表本体(1),所述水表本体(1)的上端设有表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表本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测量元件的放置板(19),所述放置板(19)的左右两端侧壁与水表本体(1)的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19)上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贯穿设有清理机构(5),所述清理机构(5)的下端与水表本体(1)的底部相抵接触,所述水表本体(1)的底部内设有收集机构(6),所述收集机构(6)与水表本体(1)连通设置,所述水表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散热口(3),所述散热口(3)位于放置板(19)的上方,所述散热口(3)内固定安装有防尘网(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5)包括贯穿第一通孔设置的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块转动板(8),所述转动板(8)位于放置板(19)的下方,所述转动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清扫机构(9),所述清扫机构(9)的下端与水表本体(1)的底部相抵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9)包括固定于转动板(8)下端的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刷板(11),所述刷板(11)的刷毛与水表本体(1)的底部相抵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6)包括设置于水表本体(1)底部内的收集腔(12),所述收集腔(12)的顶面设有于水表本体(1)相连通的条形开口(16),所述收集腔(12)的内壁上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转动贯穿设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位于收集腔(12)内的一端上螺纹套接有收集板(14),所述收集板(14)滑动密封设置于收集腔(12)内,所述收集板(14)的侧壁上设有左右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贯穿设有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的两端分别与收集腔(12)的左右两端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收集腔(12)的内壁上设有排泄口(17),所述排泄口(17)内填塞有密封板(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3)位于收集腔(12)外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40061.XU CN212254225U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40061.XU CN212254225U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54225U true CN212254225U (zh) | 2020-12-29 |
Family
ID=73999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40061.XU Active CN212254225U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5422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77295A (zh) * | 2022-03-08 | 2022-06-03 | 江苏棠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防拆功能的智能水表 |
-
2020
- 2020-05-19 CN CN202020840061.XU patent/CN21225422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77295A (zh) * | 2022-03-08 | 2022-06-03 | 江苏棠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防拆功能的智能水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54225U (zh) | 一种便于清理管腔堆积物的智能水表 | |
CN213836837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用蓄水装置 | |
CN210376321U (zh) | 一种污水检测用检测器 | |
CN215367690U (zh) | 一种方便清洁的卫生排水通道结构 | |
CN209927213U (zh) | 一种带有通讯控制装置的窄带物联网智能水表 | |
CN211212963U (zh) | 一种洗地机 | |
CN210573860U (zh) | 大数据信息采集装置 | |
CN210337398U (zh) | 一种黑板自动清理装置 | |
CN210473332U (zh) | 一种电气集尘装置 | |
CN111759229A (zh) | 一种基于商场人流量清扫机器人 | |
CN218066638U (zh) | 一种便于清洗的油量传感器 | |
CN214097399U (zh) | 一种煤矿机电设备排水检测装置 | |
CN211453559U (zh) | 一种空气检测设备 | |
CN211627591U (zh) | 一种便于清洁和使用的免疫定量分析仪 | |
CN211013643U (zh) | 一种淡水质量检测取样装置 | |
CN211938299U (zh) | 一种冷却塔集水槽清洗排污结构 | |
CN211616231U (zh) | 一种塑料母粒水洗排渣装置 | |
CN212995839U (zh) | 一种医用呕血枕头 | |
CN218191575U (zh) | 一种润滑油调配用烧杯自动沥净清洗器 | |
CN108861218A (zh) | 一种带茶渣收集处理功能的茶渣桶 | |
CN215136815U (zh) | 一种具有自动润滑清洁功能的游乐园小火车轨道 | |
CN213209168U (zh) | 一种下水道流量计用的水垢清洗装置 | |
CN218035880U (zh) | 一种水环境污染检测用采样装置 | |
CN213239626U (zh) | 一种双头烟气采样装置 | |
CN209384690U (zh) | 一种用于清除环保建筑物灰尘的喷洒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