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1419U - 感应控制把手,其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感应龙头 - Google Patents

感应控制把手,其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感应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1419U
CN212251419U CN202020592443.5U CN202020592443U CN212251419U CN 212251419 U CN212251419 U CN 212251419U CN 202020592443 U CN202020592443 U CN 202020592443U CN 212251419 U CN212251419 U CN 212251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valve
induction
control handl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924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添育
胡浩玮
孙廷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li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unzhi Go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unzhi Go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unzhi Go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924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1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1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141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8022 priority patent/WO202121330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控制把手,其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感应龙头,包括:把手本体,其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感应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及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输出端子、电池组件及感应器;装饰盖,固接于安装槽外侧,使感应控制组件容置于安装槽与装饰盖之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上述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包括感应控制把手及与其可拆卸卡接的电控阀芯,所述的电控阀芯包括脉冲阀、分水转盘及本体套。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感应龙头,其包括龙头本体,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以及法兰盖。本实用新型装拆方便,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可与普通龙头通配,便于将普通龙头的升级为感应龙头,本实用新型感应龙头,安装操作省时省力,且维护方便。

Description

感应控制把手,其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感应龙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卫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感应控制把手,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一种感应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龙头的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普通龙头本体1′,机械式陶瓷阀芯2′、普通把手3′、装饰盖4′、紧定螺丝5′,法兰6′及扣帽7′。普通龙头的水路出水控制,采用的是机械式陶瓷阀芯2′,将机械式陶瓷阀芯2′装入普通龙头本体1′的腔体内,普通把手3′与机械式陶瓷阀芯2′的阀杆连接,操作方式为手动抬起及旋转把手,以实现水流的通断、流量大小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例调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于卫生要求的提升,感应控制的龙头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部分取代了普通水龙头,但是感应水龙头及其配件,加工方面都比普通龙头复杂很多,感应龙头现有的结构主要为以下两种:
1、在龙头本体上安装感应元件,在龙头下端设置单独的电控盒,如专利CN209781740U以及专利CN203248766U的结构。该结构需在台盆下安装电控盒,若电控盒出现故障,需在拆卸台盆下的众多零件,维修麻烦。
2、在龙头本体腔内安装感应元件及电控装置,如专利CN105864492B的结构,该结构的本体腔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安装电控制置,且若电控装置出现故障,也需要拆卸龙头进行维修。
由于以上两种感应龙头结构与现有的普通龙头的内部结构完全不同,无法通配,若要将普通龙头更换为感应龙头,需要把原有的普通龙头丢弃,整个龙头进行更换成感应龙头,费时费力,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感应控制把手,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使得装拆方便,可与普通龙头通配,便于将普通龙头的升级为感应龙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感应龙头,安装操作省时省力,且维护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控制把手,包括:把手本体,其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感应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及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输出端子、电池组件及感应器,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输出端子、电池组件及感应器安装于把手本体的安装槽内,所述的输出端子的端面露出至安装槽外与外部零件连接;装饰盖,固接于安装槽外侧,使感应控制组件容置于安装槽与装饰盖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电池组件为充电电池组件,所述的控制电路板端部设置USB充电接口,所述的把手本体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的USB充电接口伸出至开口槽内,所述的开口槽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接口盖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把手本体的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将控制电路板锁固于安装槽内。
其中,所述的把手本体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腔,连接腔与安装槽间设置有贯通孔,所述的输出端子的端面从贯通孔露出。
其中,所述的感应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或激光距离传感器,或微波距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包括:感应控制把手及与其可拆卸卡接的电控阀芯,所述的感应控制把手为上述的结构,所述的电控阀芯包括脉冲阀、分水转盘及本体套,所述的脉冲阀一端设置有阀体进水口和阀体出水口,另一端部设置有对接端子,所述的对接端子与感应控制把手的输出端子接触连接;所述的分水转盘固设于脉冲阀上,分水转盘上设置有分水口和转盘出水口,所述的分水口与阀体进水口密封连通,所述的转盘出水口与阀体出水口密封连通;所述的本体套套设于分水转盘上与分水转盘可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有若干个本体进水口和一个本体出水口,所述的本体出水口与转盘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分水转盘与本体套相对转动过程中,分水口与本体进水口至少部分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把手本体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腔,连接腔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定位筋,所述的脉冲阀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定位筋插入卡接槽内实现可拆卸卡接。
优选地,所述的脉冲阀下端部设置有筋条,所述的分水转盘内壁设置有与筋条配合的定位筋,所述的筋条插入定位筋内实现分水转盘与脉冲阀的固连。
其中,所述的脉冲阀外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本体套套设于分水转盘与脉冲阀外部,所述的本体套内壁与第一密封圈密封配合连接;所述的分水转盘的转盘出水口上设置有一定位凸台,所述的脉冲阀的阀体出水口设置于一出水柱上,所述的出水柱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安装第二密封圈,所述的出水柱及第二密封圈插入定位凸台内实现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有一个本体进水口,或者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两个本体进水口,分别为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
其中,所述的对接端子与感应控制把手的输出端子接触连接的方式为触点触板连接,或插头插座连接,或插针插座连接,或磁吸触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脉冲阀为双稳态脉冲阀,其包括:壳套,其内部中空;线圈铁芯组,其安装在壳套的内部的一端,线圈铁芯组连接所述的对接端子,所述的对接端子伸出壳套外;动铁芯,安装在线圈铁芯组内部,动铁芯与线圈铁芯组之间设置一复位弹簧,动铁芯端部固接或一体成型一堵头;上阀座,与铁圈铁芯组连接,上阀座中部设置有一泄压柱,泄压柱中部设置贯通的泄压孔;所述的泄压柱的一端与堵头位置对应,所述的堵头在动铁芯的作用下堵住泄压孔或与泄压孔分离;下阀座,与上阀座卡接,下阀座与上阀座密封设置于壳套内,下阀座边缘设置所述的阀体进水口,下阀座中部设置出水柱,所述的出水柱中部设置所述的阀体出水口;橡胶膜,设置于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橡胶膜上设置有一通孔及一增压孔,所述的泄压柱穿置于通孔内,使泄压孔与阀体出水口连通;防堵针弹簧,安装于橡胶膜与上阀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感应龙头,包括:龙头本体,龙头本体内设置有一阀芯安装腔,阀芯安装腔的内壁及底面光滑,阀芯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其为上述的结构,所述的电控阀芯的本体套外壁设置有外壁密封槽,外壁密封槽内安装有外壁密封圈,所述的本体进水口和本体出水口端面外围设置有端面密封槽,端面密封槽内安装有端面密封圈;所述的电控阀芯通过外壁密封圈及端面密封圈密封安装于龙头本体的阀芯安装腔内部;所述的电控阀芯的本体套下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插入定位孔内;法兰盖,其位于电控阀芯与感应控制把手之间,所述的法兰盖将电控阀芯锁固于阀芯安装腔内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感应器安装在把手内,用户通过将手靠近把手的感应区向把手发出控制信息,由把手内的控制板向电控阀芯输出信号,实现龙头水路的通断控制。当控制板或感应器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将把手拆卸下来,打开装饰盖,即可维修或更换,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可以实现保留原有的普通龙头主体和龙头前端连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替换原有的陶瓷阀芯和把手,实现龙头的智能化升级即感应控制。只更换把手或者只更换阀芯和把手,减少了浪费,而且该升级操作只在阀芯侧完成,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对于制造商而言,因为电控阀芯与常见的陶瓷阀芯通配,可以较低的成本扩充产品线,减少库存浪费。
3、本实用新型在控制电路板端部设置USB充电接口,USB充电接口伸出至把手开口槽内,当把手内的电池组电量不足时,可通过USB充电接口进行充电,无需取下把手,操作更加方便。
4、本实用新型电控阀芯结构简单,外形尺寸与常见的机械式陶瓷阀芯规格一致,可实现通配,采用脉冲阀可实现水流通断,功耗低,使用寿命长。同时,通过分水转盘与本体套相对旋转,可实现冷热水的混合比例调节或流量大小的调节。
5、本实用新型感应龙头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省时省力,且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普通龙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的普通龙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7是感应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感应控制组件从底部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感应控制把手安装槽开口向下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0是感应控制组件的控制连接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插针插孔的连接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二中电控阀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二中双稳态脉冲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电控阀芯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分水转盘从底部角底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阀芯水流断开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阀芯水流流通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0是调流量款电控阀芯的分水转盘与本体套的安装示意图。
图21是调节流量最大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22是调节流量最小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23是调温款电控阀芯的分水转盘与本体套的安装示意图。
图24是冷水和热水同时进水的状态示意图。
图25是调节至冷水进水的状态示意图。
图26是实施例二中进行普通龙头升级时的零件替换示意图。
图27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实施例三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双稳态脉冲阀 11:壳套 111:第一密封槽
112:卡接槽 12:线圈铁芯组 121:对接端子
13:动铁芯 14:复位弹簧 15:堵头
16:上阀座 161:泄压柱 162:泄压孔
17:橡胶膜 171:通孔 172:增压孔
18:下阀座 181:阀体进水口 182:出水柱
183:阀体出水口 184:筋条 185:第二密封槽
19:防堵针弹簧 2:分水转盘 21:分水口
22:转盘出水口 23:定位筋 24:定位凸台
3:本体套 31:本体进水口 311:冷水进水口
312:热水进水口 32:本体出水口 33:外壁密封槽
34:端面密封槽 35:凸块 41:第一密封圈
42:第二密封圈 43:外壁密封圈 44:端面密封圈
5:把手本体 51:安装槽 511:第二安装孔
52:连接腔 53:贯通孔 54:开口槽
55:接口盖板 56:定位筋 6:感应控制组件
61:控制电路板 611:第一安装孔 612:USB充电接口
62:输出端子 621:塑胶壳 63:电池组件
64:感应器 65:紧固件 7:装饰盖
8:龙头本体 81:阀芯安装腔 82:定位孔
9:电控阀芯 10:法兰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感应控制把手,包括:把手本体5,感应控制组件6及装饰盖7。
把手本体5内部设置有安装槽51。装饰盖7固接于安装槽51外侧,使感应控制组件6容置于安装槽51与装饰盖7之间。安装槽51的开口方向可以向上开口或向下开口。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槽51的开口方向为向上开口,装饰盖7安装在安装槽51上方。如图9所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槽51的开口方向为向下开口时,装饰盖7安装在安装槽51下方。
结合图5、图6所示,把手本体5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腔52,连接腔52与安装槽51间设置有贯通孔53。
如图7、图8所示,感应控制组件6包括控制电路板61及分别与控制电路板61电连接的输出端子62、电池组件63及感应器64。控制电路板6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611,把手本体5的安装槽51内设置有第二安装孔511,一紧固件65穿过第一安装孔611及第二安装孔511,将控制电路板61锁固于安装槽51内。控制电路板61上的输出端子62的端面从贯通孔53露出至安装槽51外与电控阀芯9连接。感应器64可以为红外距离传感器,或激光距离传感器,或微波距离传感器。感应器64设置于把手本体的端部,便于感应人手的操作动作。
电池组件63为充电电池组件,控制电路板61的端部设置USB充电接口612,把手本体5上设置有开口槽54, USB充电接口612伸出至开口槽54内,开口槽54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接口盖板55。
感应控制组件6的控制原理如图10所示,感应器64感应操作信号,将操作信号发送至控制电路板61,控制电路板61上设置有MCU及驱动电路,感应器64将信号发送到控制电路板61后,MCU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驱动电路从输出端子62传输至电控阀芯9,从而控制电控阀芯9的开关动作,以实现感应开关的操作。
实施例二
如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公开了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可以与普通龙头通配,实现普通龙头升级为智能感应龙头。
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包括:感应控制把手及与其可拆卸卡接的电控阀芯9。感应控制把手为实施例一的结构。如图6示,把手本体5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腔52,连接腔52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定位筋56。电控阀芯9包括脉冲阀、分水转盘2及本体套3。如图11所示,脉冲阀上设置有卡接槽112,定位筋56插入卡接槽112内实现可拆卸卡接。
脉冲阀一端设置有阀体进水口181和阀体出水口183,另一端部设置有对接端子121。脉冲阀可以选用多种不同型号的小型阀体,如展鹰ZY-B100先导式脉冲阀,Transl的MFZ0634B, Transl的MFZ0102M等,脉冲阀优选为双稳态脉冲阀1。
脉冲阀上的对接端子121与感应控制把手的输出端子62接触连接的方式为触点触板连接,或插头插座连接,或插针插孔连接,或磁吸触点式连接。如图13示意出了一种插针插孔的连接方式:将控制电路板61上的输出端子62采用塑胶壳621包封成圆柱形的插孔,为了便于接触连接,将输出端子62设置成收口状的弹片,将脉冲阀上的对接端子121做成圆柱形的插针,插针的头端设置有锥度,连接时,将插针插入插孔内,使插针与弹片接触即实现电连接。
如图14、图16所示,分水转盘2固设于双稳态脉冲阀1上,分水转盘2上设置有分水口21和转盘出水口22,分水口21与阀体进水口181密封连通,转盘出水口22与阀体出水口183密封连通。
本体套3套设于分水转盘2上与分水转盘2可转动密封连接,本体套3上设置有若干个本体进水口31和一个本体出水口32,本体出水口32与转盘出水口22连通,分水转盘2与本体套3相对转动过程中,分水口21与本体进水口31至少部分连通。密封连接的方式可以选用密封圈或者涂覆密封胶等。通过对本体套3的进水口进行设计,可设计成调流量款和冷热混合调温款的阀芯结构。以下针对两种阀芯结构进行说明。
一、调流量款的电控阀芯
如图15~22所示,调流量款的电控阀芯电控阀芯包括脉冲阀、分水转盘3、本体套3及若干密封圈。
脉冲阀选用双稳态脉冲阀1,其结构如图15所示。双稳态脉冲阀1包括:壳套11、线圈铁芯组12、动铁芯13、复位弹簧14、堵头15、上阀座16、橡胶膜17、下阀座18及防堵针弹簧19。
结合图16所示,壳套11的内部中空,内壁面光滑。线圈铁芯组12安装在壳套11的内部的一端,线圈铁芯组12端部连接对接端子121,对接端子121伸出壳套11外与感应控制把手连接。动铁芯13安装在线圈铁芯组12内部,动铁芯13与线圈铁芯组12之间设置复位弹簧14,堵头15固接或一体成型在动铁芯13端部。上阀座16,与铁圈铁芯组12连接,上阀座16中部设置有一泄压柱161,泄压柱161中部设置贯通的泄压孔162。泄压柱161的一端与堵头15位置对应,堵头15在动铁芯13的作用下堵住泄压孔162或与泄压孔162分离。下阀座18与上阀座16卡接,下阀座18与上阀座密封设置于壳套11内。下阀座18边缘设置阀体进水口181,下阀座18中部设置出水柱182,出水柱182中部设置阀体出水口183,下阀座18端部设置有筋条184。橡胶膜17设置于上阀座16与下阀座18之间,橡胶膜17上设置有一通孔171及一增压孔172,泄压柱161穿置于通孔171内,使泄压孔162与阀体出水口183连通。防堵针弹簧19,安装于橡胶膜17与上阀座16之间。
分水转盘2上设置有分水口21和转盘出水口22。如图17所示,分水转盘2内壁设置有与筋条184配合的两个定位筋23,分水转盘2的转盘出水口22上设置有一定位凸台24。将下阀座18的筋条184插入分水转盘2的两个定位筋23内部后,分水转盘2与双稳态脉冲阀固定,不相对转动。分水口与阀体进水口连通。下阀座18的出水柱182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槽185,第二密封槽185内安装第二密封圈42,出水柱182及第二密封圈42插入定位凸台24内实现转盘出水口22与阀体出水口183的密封连通。
壳套11外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11,第一密封槽111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41。本体套3套设于分水转盘2与双稳态脉冲阀1外部,本体套3内壁与第一密封圈41密封配合连接。
本体套3外壁设置有外壁密封槽33,外壁密封槽33内安装有外壁密封圈43,本体进水口31和本体出水口32端面外围设置有端面密封槽34,端面密封槽34内安装有端面密封圈44。外壁密封圈43及端面密封圈44的设置,便于本实用新型阀芯整体装入感应龙头本体内壁腔体上密封使用。
如图20所示,调流量款的电控阀芯的本体套3上设置有一个本体进水口31及一个本体出水口32。
壳套11上设置有与外部零件配合的卡接槽112,本体套3端部设置有与外部零件配合的凸块35。
调流量款的电控阀芯可以实现控制水源通断及调节流量大小的作用。
控制水源通断的原理如下:对接端子121与感应控制把手的输出端子62电连接,未接通电源时,如图18示,动铁芯13与堵头15位于下方,堵头15堵住泄压孔162,此时水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只能在橡胶膜17下方流动,无法进入阀体出水口183,此时处于水流断开状态。如图19所示,外部控制电路通过对接端子121给线圈铁芯组12一个脉冲电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而使得动铁芯13往上运动,动铁芯13带动堵头15脱离泄压孔162,压力使得橡胶膜17向上移动,此时水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水流从本体进水口31经分水口21再进入阀体进水口181,并经阀体出水口183流出经转盘出水口22再从本体出水口32流出。
调节流量大小的原理如下:转动双稳态脉冲阀1,使得与其固连的分水转盘2与固定在外部零件上的本体套3发生相对转动,如图21所示,当分水口21与本体进水口31完全重叠时,此时水流量最大,转动的过程中,分水口21与本体进水口31重叠的部位变小,从而使水流量减小,如图22所示。
二、调温款的电控阀芯
如图23~25所示,该电控阀芯与调流量款的电控阀芯的区别在于:本体套3上设置有两个本体进水口31,分别为冷水进水口311和热水进水口312。电控阀芯9可以实现控制水源通断及调节水温大小的作用。控制水源通断的原理与调流量款的电控阀芯相同。
控制水温大小的原理为:将冷水进水口311与冷水管连接,热水进水口312与热水管连接。转动双稳态脉冲阀1,使得与其固连的分水转盘2与固定在外部零件上的本体套3发生相对转动,如图24所示,当分水口21与冷水进水口311及热水进水口312完全重叠时,此时冷水进水量与热水进水量相同,水温适中。如图25所示,分水转盘2向冷水进水口311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分水口21与热水进水口312重叠的部位变小,热水进水量减少,此时水温调低。同理,分水转盘2向热水进水口312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分水口21与冷水进水口311重叠的部位变小,冷水进水量减少,此时水温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两种电控阀芯结构与普通的机械式陶瓷阀芯的规格大小一致,可以通配。本实用新型的意义在于:便于将普通龙头的升级为感应龙头,以背景技术图1的普通龙头为例,如图26所示,将机械式陶瓷阀芯2′、普通把手3′、装饰盖4′、紧定螺丝5′及扣帽7′移除,在普通龙头本体1′内装入本实施例的电控阀芯9,采用原法兰6′将电控阀芯9固定在普通龙头本体1′上,然后安装感应控制把手即可。
实施例三:
如图27、2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感应龙头,包括龙头本体8,电控阀芯9,法兰盖10及感应控制把手。
龙头本体8内设置有一阀芯安装腔81,阀芯安装腔81的内壁及底面光滑,阀芯安装腔8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82。
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为实施例二的结构。感应控制把手的结构同实施例一。电控阀芯9的本体套外壁设置有外壁密封槽33,外壁密封槽33内安装有外壁密封圈43,本体进水口31和本体出水口32端面外围设置有端面密封槽34,端面密封槽34内安装有端面密封圈44。电控阀芯9通过外壁密封圈43及端面密封圈44密封安装于龙头本体8的阀芯安装腔81内部。电控阀芯9的本体套3下端设置有凸块35,凸块35插入定位孔82内,实现电控阀芯9与龙头本体8的固定。法兰盖10位于电控阀芯9与把手之间,法兰盖10将电控阀芯9锁固于阀芯安装腔81内部,本实施例中,法兰盖10与龙头本体8通过螺纹连接锁固。最后再安装感应控制把手,使感应控制把手的定位筋23插入电控阀芯9的卡接槽112上,并且使电控阀芯9上方的对接端子121与感应控制把手的输出端子62接触连接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感应控制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本体,其内部设置有安装槽;
感应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及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输出端子、电池组件及感应器,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输出端子、电池组件及感应器安装于把手本体的安装槽内,所述的输出端子的端面露出至安装槽外与外部零件连接;
装饰盖,固接于安装槽外侧,使感应控制组件容置于安装槽与装饰盖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控制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件为充电电池组件,所述的控制电路板端部设置USB充电接口,所述的把手本体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的USB充电接口伸出至开口槽内,所述的开口槽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接口盖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控制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把手本体的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将控制电路板锁固于安装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控制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本体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腔,连接腔与安装槽间设置有贯通孔,所述的输出端子的端面从贯通孔露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控制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或激光距离传感器,或微波距离传感器。
6.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控制把手及与其可拆卸卡接的电控阀芯,所述的感应控制把手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结构,所述的电控阀芯包括脉冲阀、分水转盘及本体套,
所述的脉冲阀一端设置有阀体进水口和阀体出水口,另一端部设置有对接端子,所述的对接端子与感应控制把手的输出端子接触连接;
所述的分水转盘固设于脉冲阀上,分水转盘上设置有分水口和转盘出水口,所述的分水口与阀体进水口密封连通,所述的转盘出水口与阀体出水口密封连通;
所述的本体套套设于分水转盘上与分水转盘可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有若干个本体进水口和一个本体出水口,所述的本体出水口与转盘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分水转盘与本体套相对转动过程中,分水口与本体进水口至少部分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本体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腔,连接腔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定位筋,所述的脉冲阀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定位筋插入卡接槽内实现可拆卸卡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阀下端部设置有筋条,所述的分水转盘内壁设置有与筋条配合的定位筋,所述的筋条插入定位筋内实现分水转盘与脉冲阀的固连。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阀外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本体套套设于分水转盘与脉冲阀外部,所述的本体套内壁与第一密封圈密封配合连接;所述的分水转盘的转盘出水口上设置有一定位凸台,所述的脉冲阀的阀体出水口设置于一出水柱上,所述的出水柱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安装第二密封圈,所述的出水柱及第二密封圈插入定位凸台内实现密封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有一个本体进水口,或者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两个本体进水口,分别为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接端子与感应控制把手的输出端子接触连接的方式为触点触板连接,或插头插座连接,或插针插座连接,或磁吸触点式连接。
12.如权利要求6~11任一项所述的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阀为双稳态脉冲阀,其包括:
壳套,其内部中空;
线圈铁芯组,其安装在壳套的内部的一端,线圈铁芯组连接所述的对接端子,所述的对接端子伸出壳套外;
动铁芯,安装在线圈铁芯组内部,动铁芯与线圈铁芯组之间设置一复位弹簧,动铁芯端部固接或一体成型一堵头;
上阀座,与铁圈铁芯组连接,上阀座中部设置有一泄压柱,泄压柱中部设置贯通的泄压孔;所述的泄压柱的一端与堵头位置对应,所述的堵头在动铁芯的作用下堵住泄压孔或与泄压孔分离;
下阀座,与上阀座卡接,下阀座与上阀座密封设置于壳套内,下阀座边缘设置所述的阀体进水口,下阀座中部设置出水柱,所述的出水柱中部设置所述的阀体出水口;
橡胶膜,设置于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橡胶膜上设置有一通孔及一增压孔,所述的泄压柱穿置于通孔内,使泄压孔与阀体出水口连通;
防堵针弹簧,安装于橡胶膜与上阀座之间。
13.一种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龙头本体,龙头本体内设置有一阀芯安装腔,阀芯安装腔的内壁及底面光滑,阀芯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
感应控制把手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其为权利要求6~12任一项所述的结构,所述的电控阀芯的本体套外壁设置有外壁密封槽,外壁密封槽内安装有外壁密封圈,所述的本体进水口和本体出水口端面外围设置有端面密封槽,端面密封槽内安装有端面密封圈;所述的电控阀芯通过外壁密封圈及端面密封圈密封安装于龙头本体的阀芯安装腔内部;所述的电控阀芯的本体套下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插入定位孔内;
法兰盖,其位于电控阀芯与感应控制把手之间,所述的法兰盖将电控阀芯锁固于阀芯安装腔内部。
CN202020592443.5U 2020-04-20 2020-04-20 感应控制把手,其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感应龙头 Active CN212251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2443.5U CN212251419U (zh) 2020-04-20 2020-04-20 感应控制把手,其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感应龙头
PCT/CN2021/088022 WO2021213300A1 (zh) 2020-04-20 2021-04-19 感应控制把手、电控阀芯、感应龙头及其激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2443.5U CN212251419U (zh) 2020-04-20 2020-04-20 感应控制把手,其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感应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1419U true CN212251419U (zh) 2020-12-29

Family

ID=74002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92443.5U Active CN212251419U (zh) 2020-04-20 2020-04-20 感应控制把手,其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感应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14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3300A1 (zh) * 2020-04-20 2021-10-28 Chen Tianyu 感应控制把手、电控阀芯、感应龙头及其激活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3300A1 (zh) * 2020-04-20 2021-10-28 Chen Tianyu 感应控制把手、电控阀芯、感应龙头及其激活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4112Y (zh) 智能恒温出水装置
CN111350868A (zh) 感应控制把手,其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感应龙头
CN201316206Y (zh) 一种新型触摸智能控制型暗装恒温淋浴器
CN202074100U (zh) 手电控水龙头
CN212251419U (zh) 感应控制把手,其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感应龙头
CN105143740A (zh) 龙头基座圈
CN103968105B (zh) 一种分水机构及具有分水机构的花洒
CN111734845A (zh) 一种电子出水终端
CN106609884A (zh) 一种电子淋浴龙头
CN105805390B (zh) 淋浴盒的旋转按钮一体键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213300A1 (zh) 感应控制把手、电控阀芯、感应龙头及其激活
CN201259007Y (zh) 一体化可调温感应水龙头
CN210290924U (zh) 一种水龙头
CN110145619B (zh) 一种调温双控感应龙头
CN104763823B (zh) 一种双出水切换阀及龙头
CN208991025U (zh) 一种具有水力发电装置的淋浴系统
CN208595259U (zh) 一种暗装水龙头
CN216475383U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感应龙头
CN111473134A (zh) 一种智能感应的陶瓷阀芯
CN214466448U (zh) 一种语音控制的出水装置
CN212251316U (zh) 一种可调电控阀芯
CN220928061U (zh) 一种数显淋浴器
CN214579044U (zh) 一种感应水龙头阀芯
CN216867591U (zh) 一种控制装置以及具有其的龙头
CN218597277U (zh) 一种新型置物式淋浴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2

Address after: Room 412, No. 890, Gaoqi Road, Xiamen Area, China (Fuji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Xiamen, Fujian 361000

Patentee after: Guli (Xiam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1919, 19th floor, building 12, creative city, Xinglinwan Road,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21

Patentee before: XIAMEN YUNZHI GONGCHUA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