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1316U - 一种可调电控阀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电控阀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1316U
CN212251316U CN202020599280.3U CN202020599280U CN212251316U CN 212251316 U CN212251316 U CN 212251316U CN 202020599280 U CN202020599280 U CN 202020599280U CN 212251316 U CN212251316 U CN 212251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ater
water outlet
water diversion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992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添育
孙廷委
胡浩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li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unzhi Go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unzhi Go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unzhi Go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992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1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1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1316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8022 priority patent/WO202121330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电控阀芯,包括:脉冲阀,其一端设置有阀体进水口和阀体出水口,另一端部设置有对接端子;分水转盘,固设于脉冲阀上,分水转盘上设置有分水口和转盘出水口,所述的分水口与阀体进水口密封连通,所述的转盘出水口与阀体出水口密封连通;本体套,套设于分水转盘上与分水转盘可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有若干个本体进水口和一个本体出水口,所述的本体出水口与转盘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分水转盘与本体套相对转动过程中,分水口与进水口至少部分连通。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与机械式陶瓷阀芯可实现通配,且可以实现流量大小或冷热水混合比例的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电控阀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芯,尤其是一种可调节的电控阀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龙头的水路出水控制,一般采用的是机械式陶瓷阀芯,操作方式为手动抬起及旋转,以实现水流的通断、流量大小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例调节。
随着卫浴行业的发展,感应水龙头部分取代了普通水龙头,但是感应水龙头其配件,加工方面都比普通龙头复杂很多,现有的感应水龙头内安装电磁阀阀芯,电磁阀阀芯需要与其它组件配合以实现水流通道、流量大小或冷热水混合的调节。如:公开号为CN20891944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感应水龙头,电磁阀芯需配合阀芯座以控制混合水通道和主体的出水通道相连通或者断开,通过阀杆驱动调温通道左右运动,控制冷热水混合实现温度调节,该结构占有用的体积大,结构复杂,无法在普通的龙头本体的空间内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电控阀芯,其体积小与机械式陶瓷阀芯可实现通配,且可以实现流量大小或冷热水混合比例的调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电控阀芯,包括:脉冲阀,其一端设置有阀体进水口和阀体出水口,另一端部设置有对接端子;分水转盘,固设于脉冲阀上,分水转盘上设置有分水口和转盘出水口,所述的分水口与阀体进水口密封连通,所述的转盘出水口与阀体出水口密封连通;本体套,套设于分水转盘上与分水转盘可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有若干个本体进水口和一个本体出水口,所述的本体出水口与转盘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分水转盘与本体套相对转动过程中,分水口与本体进水口至少部分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脉冲阀下端部设置有筋条,所述的分水转盘内壁设置有与筋条配合的定位筋,所述的筋条插入定位筋内实现分水转盘与脉冲阀的固连。
其中,所述的脉冲阀上设置有与外部零件配合的卡接槽,所述的本体套端部设置有与外部零件配合的凸块。
其中,所述的脉冲阀外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本体套套设于分水转盘与脉冲阀外部,所述的本体套内壁与第一密封圈密封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水转盘的转盘出水口上设置有一定位凸台,所述的脉冲阀的阀体出水口设置于一出水柱上,所述的出水柱端部设置有第四密封槽,第四密封槽内安装第四密封圈,所述的出水柱及第四密封圈插入定位凸台内实现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的本体套外壁设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的本体进水口和本体出水口端面外围设置有第三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三密封圈。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有一个本体进水口。
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两个本体进水口,分别为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
优选地,所述的脉冲阀为双稳态脉冲阀。
其中,所述的双稳态脉冲阀包括:壳套,其内部中空;线圈铁芯组,其安装在壳套的内部的一端,线圈铁芯组连接所述的对接端子,所述的对接端子伸出壳套外。动铁芯,安装在线圈铁芯组内部,动铁芯与线圈铁芯组之间设置一复位弹簧,动铁芯端部固接或一体成型一堵头。上阀座,与铁圈铁芯组连接,上阀座中部设置有一泄压柱,泄压柱中部设置贯通的泄压孔;所述的泄压柱的一端与堵头位置对应,所述的堵头在动铁芯的作用下堵住泄压孔或与泄压孔分离。下阀座,与上阀座卡接,下阀座与上阀座密封设置于壳套内,下阀座边缘设置所述的阀体进水口,下阀座中部设置出水柱,所述的出水柱中部设置所述的阀体出水口。橡胶膜,设置于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橡胶膜上设置有一通孔及一增压孔,所述的泄压柱穿置于通孔内,使泄压孔与阀体出水口连通。防堵针弹簧,安装于橡胶膜与上阀座之间。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形尺寸与常见的机械式陶瓷阀芯规格一致,可实现通配,采用脉冲阀可实现水流通断,功耗低,使用寿命长。同时,通过分水转盘与本体套相对旋转,可实现冷热水的混合比例调节或流量大小的调节。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稳态脉冲阀,只需通过控制器切换脉冲的电极触点来改变阀的开、关状态,双稳态脉冲阀只需在改变控制状态时一次用电就可维持阀片控制状态,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稳态脉冲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分水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阀芯水流断开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阀芯水流流通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一的分水转盘与本体套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一中调节流量最大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一中调节流量最小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二的分水转盘与本体套的安装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二冷水和热水同时进水的状态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二中调节至冷水进水的状态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二中调节至热水进水的状态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双稳态脉冲阀 11:壳套 111:第一密封槽
112:卡接槽 12:线圈铁芯组 13:动铁芯
14:复位弹簧 15:堵头 16:上阀座
161:泄压柱 162:泄压孔 17:橡胶膜
171:通孔 172:增压孔 18:下阀座
181:阀体进水口 182:出水柱 183:阀体出水口
184:筋条 185:第四密封槽 19:防堵针弹簧
2:分水转盘 21:分水口 22:转盘出水口
23:定位筋 24:定位凸台 3:本体套
31:本体进水口 311:冷水进水口 312:热水进水口
32:本体出水口 33:第二密封槽 34:第三密封槽
35:凸块 4:第一密封圈 5:第二密封圈
6:第三密封圈 7:第四密封圈 8:对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电控阀芯,包括脉冲阀、分水转盘2、本体套3。
脉冲阀一端设置有阀体进水口和阀体出水口,另一端部设置有对接端子。脉冲阀可以选用多种不同型号的小型阀体,如展鹰ZY-B100先导式脉冲阀,Transl的MFZ0634B,Transl的MFZ0102M等,脉冲阀优选为双稳态脉冲阀1。
分水转盘2,固设于脉冲阀上,分水转盘2上设置有分水口和转盘出水口,分水口与阀体进水口密封连通,转盘出水口与阀体出水口密封连通。
本体套3,套设于分水转盘2上与分水转盘2可转动密封连接,本体套3上设置有若干个本体进水口和一个本体出水口,本体出水口与转盘出水口连通,分水转盘与本体套相对转动过程中,分水口与本体进水口至少部分连通。密封连接的方式可以选用密封圈或者涂覆密封胶等。通过对本体套3的进水口进行设计,可设计成调流量款和冷热混合调温款的阀芯结构。以下针对几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1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调流量款的电控阀芯。包括脉冲阀、分水转盘3、本体套3及若干密封圈。
本实施例的脉冲阀选用双稳态脉冲阀1,其结构如图3所示。双稳态脉冲阀1包括:壳套11、线圈铁芯组12、动铁芯13、复位弹簧14、堵头15、上阀座16、橡胶膜17、下阀座18及防堵针弹簧19。
结合图5所示,壳套11的内部中空,内壁面光滑。线圈铁芯组12安装在壳套11的内部的一端,线圈铁芯组12端部连接对接端子8,对接端子8伸出壳套11外与外部的控制电路结构进行连接。动铁芯13安装在线圈铁芯组12内部,动铁芯13与线圈铁芯组12之间设置复位弹簧14,堵头15固接或一体成型在动铁芯13端部。上阀座16,与铁圈铁芯组12连接,上阀座16中部设置有一泄压柱161,泄压柱161中部设置贯通的泄压孔162。泄压柱161的一端与堵头15位置对应,堵头15在动铁芯13的作用下堵住泄压孔162或与泄压孔162分离。下阀座18与上阀座16卡接,下阀座18与上阀座密封设置于壳套11内。下阀座18边缘设置阀体进水口181,下阀座18中部设置出水柱182,出水柱182中部设置阀体出水口183,下阀座18端部设置有筋条184。橡胶膜17设置于上阀座16与下阀座18之间,橡胶膜17上设置有一通孔171及一增压孔172,泄压柱161穿置于通孔171内,使泄压孔162与阀体出水口183连通。防堵针弹簧19,安装于橡胶膜17与上阀座16之间。
分水转盘2上设置有分水口21和转盘出水口22。如图6所示,分水转盘2内壁设置有与筋条184配合的两个定位筋23,分水转盘2的转盘出水口22上设置有一定位凸台24。将下阀座18的筋条184插入分水转盘2的两个定位筋23内部后,分水转盘2与双稳态脉冲阀固定,不相对转动。分水口与阀体进水口连通。下阀座18的出水柱182端部设置有第四密封槽185,第四密封槽185内安装第四密封圈7,出水柱182及第四密封圈7插入定位凸台24内实现转盘出水口22与阀体出水口183的密封连通。
壳套11外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11,第一密封槽111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4。本体套3套设于分水转盘2与双稳态脉冲阀1外部,本体套3内壁与第一密封圈4密封配合连接。
本体套3外壁设置有第二密封槽33,第二密封槽33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5,本体进水口31和本体出水口32端面外围设置有第三密封槽34,第三密封槽34内安装有第三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5及第三密封圈6的设置,便于本实用新型阀芯整体装入外部零件的内壁腔体(如智能龙头本体内壁腔体)上密封使用。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本体套3上设置有一个本体进水口31及一个本体出水口32。
壳套11上设置有与外部零件配合的卡接槽112,本体套3端部设置有与外部零件配合的凸块35。
本实施例的电控阀芯可以实现控制水源通断及调节流量大小的作用。
控制水源通断的原理如下:对接端子8与外部的控制电路连接,未接通电源时,如图7示,动铁芯13与堵头15位于下方,堵头15堵住泄压孔162,此时水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只能在橡胶膜17下方流动,无法进入阀体出水口183,此时处于水流断开状态。如图8所示,外部控制电路通过对接端子8给线圈铁芯组12一个脉冲电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而使得动铁芯13往上运动,动铁芯13带动堵头15脱离泄压孔162,压力使得橡胶膜17向上移动,此时水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水流从本体进水口31经分水口21再进入阀体进水口181,并经阀体出水口183流出经转盘出水口22再从本体出水口32流出。
调节流量大小的原理如下:转动双稳态脉冲阀1,使得与其固连的分水转盘2与固定在外部零件上的本体套3发生相对转动,如图10所示,当分水口21与本体进水口31完全重叠时,此时水流量最大,转动的过程中,分水口21与本体进水口31重叠的部位变小,从而使水流量减小,如图11所示。
实施例二
如图12~1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调温款的电控阀芯。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体套3上设置有两个本体进水口31,分别为冷水进水口311和热水进水口312。
本实施例的电控阀芯可以实现控制水源通断及调节水温大小的作用。
控制水源通断的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
控制水温大小的原理为:将冷水进水口311与冷水管连接,热水进水口312与热水管连接。转动双稳态脉冲阀1,使得与其固连的分水转盘2与固定在外部零件上的本体套3发生相对转动,如图14所示,当分水口21与冷水进水口311及热水进水口312完全重叠时,此时冷水进水量与热水进水量相同,水温适中。分水转盘2向冷水进水口311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分水口21与热水进水口312重叠的部位变小,热水进水量减少,此时水温调低,如图15所示。分水转盘2向热水进水口312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分水口21与冷水进水口311重叠的部位变小,冷水进水量减少,此时水温调高,如图16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调电控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脉冲阀,其一端设置有阀体进水口和阀体出水口,另一端部设置有对接端子;
分水转盘,固设于脉冲阀上,分水转盘上设置有分水口和转盘出水口,所述的分水口与阀体进水口密封连通,所述的转盘出水口与阀体出水口密封连通;
本体套,套设于分水转盘上与分水转盘可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有若干个本体进水口和一个本体出水口,所述的本体出水口与转盘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分水转盘与本体套相对转动过程中,分水口与本体进水口至少部分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控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阀下端部设置有筋条,所述的分水转盘内壁设置有与筋条配合的定位筋,所述的筋条插入定位筋内实现分水转盘与脉冲阀的固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控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阀上设置有与外部零件配合的卡接槽,所述的本体套端部设置有与外部零件配合的凸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控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阀外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本体套套设于分水转盘与脉冲阀外部,所述的本体套内壁与第一密封圈密封配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控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水转盘的转盘出水口上设置有一定位凸台,所述的脉冲阀的阀体出水口设置于一出水柱上,所述的出水柱端部设置有第四密封槽,第四密封槽内安装第四密封圈,所述的出水柱及第四密封圈插入定位凸台内实现密封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控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套外壁设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的本体进水口和本体出水口端面外围设置有第三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三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控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有一个本体进水口;或者所述的本体套上设置两个本体进水口,分别为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调电控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阀为双稳态脉冲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电控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稳态脉冲阀包括:
壳套,其内部中空;
线圈铁芯组,其安装在壳套的内部的一端,线圈铁芯组连接所述的对接端子,所述的对接端子伸出壳套外;
动铁芯,安装在线圈铁芯组内部,动铁芯与线圈铁芯组之间设置一复位弹簧,动铁芯端部固接或一体成型一堵头,
上阀座,与铁圈铁芯组连接,上阀座中部设置有一泄压柱,泄压柱中部设置贯通的泄压孔;所述的泄压柱的一端与堵头位置对应,所述的堵头在动铁芯的作用下堵住泄压孔或与泄压孔分离;
下阀座,与上阀座卡接,下阀座与上阀座密封设置于壳套内,下阀座边缘设置所述的阀体进水口,下阀座中部设置出水柱,所述的出水柱中部设置所述的阀体出水口;
橡胶膜,设置于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橡胶膜上设置有一通孔及一增压孔,所述的泄压柱穿置于通孔内,使泄压孔与阀体出水口连通;
防堵针弹簧,安装于橡胶膜与上阀座之间。
CN202020599280.3U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可调电控阀芯 Active CN212251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9280.3U CN212251316U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可调电控阀芯
PCT/CN2021/088022 WO2021213300A1 (zh) 2020-04-20 2021-04-19 感应控制把手、电控阀芯、感应龙头及其激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9280.3U CN212251316U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可调电控阀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1316U true CN212251316U (zh) 2020-12-29

Family

ID=74003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99280.3U Active CN212251316U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可调电控阀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1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3675B (zh) 一种燃气阀和燃气具
CN212251316U (zh) 一种可调电控阀芯
CN211624294U (zh) 一种燃气阀和燃气具
CN111350846A (zh) 一种可调电控阀芯
CN104976383B (zh) 一种出水装置
CN202392176U (zh) 一种具有双通道切换和冷热水转换功能的多功能阀芯
CN109780270A (zh) 一种电磁选择阀
CN106523749B (zh) 一种可调式按键阀芯
CN209705340U (zh) 一种电磁选择阀
CN217634142U (zh) 一种手动或电动控制冷水回流的新型冷热水龙头
CN214367931U (zh) 一种可360度旋转控制出水的分水阀芯
CN212251419U (zh) 感应控制把手,其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感应龙头
CN208750059U (zh) 一种燃气比例阀及热水器
CN103090054A (zh) 一种具有双通道切换和冷热水转换功能的多功能阀芯
CN108825801B (zh) 通液电磁阀
CN108930808B (zh) 茶水装置用的通液电磁阀
CN111350868A (zh) 感应控制把手,其与电控阀芯的组合装置及感应龙头
CN215763446U (zh) 一种带导流阀的多功能置物水龙头
CN212377361U (zh) 新型双切换开关
CN219866359U (zh) 一种磁力自锁水龙头
CN210800135U (zh) 一种三通电磁阀
CN212839669U (zh) 集成感应开关及手动开关的调温陶瓷阀芯
CN215806489U (zh) 一种机械和感应双控的龙头
CN213064683U (zh) 一种感应开关式调温陶瓷阀芯
CN108757992A (zh) 一种燃气比例阀及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30

Address after: Room 412, No. 890, Gaoqi Road, Xiamen Area, China (Fuji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Xiamen, Fujian 361000

Patentee after: Guli (Xiam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1919, 19th floor, building 12, creative city, Xinglinwan Road,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21

Patentee before: XIAMEN YUNZHI GONGCHUA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