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3166U - 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3166U
CN212243166U CN202021054362.6U CN202021054362U CN212243166U CN 212243166 U CN212243166 U CN 212243166U CN 202021054362 U CN202021054362 U CN 202021054362U CN 212243166 U CN212243166 U CN 212243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mera
display device
rearview mirror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43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rmi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rmi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rmi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rmi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543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3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3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31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保护层、触控装置、显示装置和摄像头;沿后视镜的前后方向,保护层、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分别依次固定连接;壳体包括前壳和与前壳扣合连接的后壳;前壳设置有与显示装置对应的前窗口;后壳上设置有摄像头;壳体内部设置有壳内支架;壳内支架与前壳扣合连接,且保护层、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均位于壳内支架与前壳形成的空腔内;显示装置与保护层的形状相同;保护层采用透明材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以提高屏幕的显示面积,降低装配难度,以及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屏幕透射区和周围非透射区反射率不一样而产生浅影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
背景技术
车辆后视镜是保证行车安全必不可少的部件,可使驾驶者间接的看清楚一些位置的情况,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驾驶者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通过后视镜观察周围的情况,从而决定如何正确地驾驶车辆,避免与周围的物体、动物或人相撞。
随着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车辆安装了行车记录设备。目前市面上存在着一种将镜头固定在后视镜上的记录仪,该后视镜记录仪多采用方形屏幕,部分细节显示不全且不易装配;此外,后视镜记录仪的屏幕关闭后,因为屏幕透射区和周围非透射区反射率不一样,会产生浅影,有较大的视差,影响驾驶员观察,进而影响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以提高屏幕的显示面积,降低装配难度,以及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屏幕透射区和周围非透射区反射率不一样而产生浅影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包括壳体、保护层、触控装置、显示装置和摄像头;沿所述后视镜的前后方向,所述保护层、所述触控装置和所述显示装置分别依次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与所述前壳扣合连接的后壳;所述前壳设置有与所述显示装置对应的前窗口;所述后壳上设置有所述摄像头;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壳内支架;所述壳内支架与所述前壳扣合连接,且所述保护层、所述触控装置和所述显示装置均位于所述壳内支架与所述前壳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保护层的形状相同;所述保护层采用透明材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包括支架连接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壳内支架远离所述显示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连接装置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
所述触控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图像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来自于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图像信息,所述触控装置用于发送触控指令至所述控制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还包括后视镜支架;所述后视镜支架穿过所述后壳与所述支架连接装置可转动连接;
和/或,所述壳内支架的边缘设置有凸台,所述前壳设置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前壳的凹孔为方孔或者圆孔;相应的,所述壳内支架的凸台为与所述凹孔形状对应的形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后视镜支架的材料为锌合金或者塑料,所述壳内支架的材料为PC或者ABS;
和/或,所述后壳设置有散热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PCB板和电源连接装置;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电源连接装置分别固定在所述PCB板上;
所述电源连接装置、所述触控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电源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外接电源,供电给所述微控制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摄像头为鱼眼显示摄像头或者鱼眼录像摄像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后壳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所述摄像头的摄像头安装孔;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后壳通过胶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保护层采用玻璃材质;所述触控装置的一面与所述保护层粘贴连接,所述触控装置的另一面与所述显示装置粘贴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LCD液晶屏幕、LED屏幕或者3D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通过前壳、后壳和壳内支架,前壳设置前窗口,后壳设置摄像头,以简化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的结构,降低其装配难度;通过保护层、触控装置和显示装置分别依次固定连接,且显示装置与保护层的形状相同,既避免了屏幕透射区和周围非透射区反射率不一样而产生浅影的问题,又扩大了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壳与壳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前壳与壳内支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的摄像范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壳体;110-前壳;111-前窗口;112-凹孔;120-后壳;200-保护层;300-触控装置;400-显示装置;410-显示区域;500-壳内支架;510-凸台;600-控制装置;700-支架连接装置;710-螺钉;800-后视镜支架;900-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的爆炸图;为了更加清楚的显示结构,图2为前壳与壳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前壳与壳内支架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的摄像范围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简称后视镜),用于汽车、公交车等车辆;该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包括壳体100、触控装置300、显示装置400、控制装置600、摄像头900和支架连接装置700;沿后视镜的前后方向,触控装置300、显示装置400、控制装置600和支架连接装置700分别依次设置在壳体100内部;摄像头900固定设置在壳体100上。可选地,支架连接装置700固定设置在壳体100上;可选地,支架连接装置700的一部分可以伸出壳体100,也可以支架连接装置700设置在壳体100内。
壳体100设置有与触控装置300对应的前窗口111。可选地,壳体100的前窗口111的周边具有连接触控装置300的台阶。
显示装置400与触控装置300远离前窗口111的一侧连接。
触控装置300、显示装置400和摄像头900分别与控制装置600电连接;摄像头900用于采集图像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600,显示装置400用于显示来自于控制装置600发送的图像信息,触控装置300用于发送触控指令至控制装置600,以使控制装置600控制显示装置400显示摄像头900采集的指定显示区域。例如,当手指按压触控装置300时,触控装置300将触摸信号传输到控制装置600进行处理,对摄像头900采集的显示区域进行裁剪放大,以调整后视镜角度,达到通过触控装置300控制后视镜的角度。
可选地,摄像头900采用广角镜头。可选地,摄像头900为鱼眼显示摄像头或者鱼眼录像摄像头,以提高摄像头900的摄像范围,例如图6所示的摄像头的摄像角度A为180°。其中,鱼眼显示摄像头或者鱼眼录像摄像头,例如为一种焦距为16mm或更短的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的镜头,是一种极端的广角镜头。
可选地,触控装置300为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又称为触控屏、触摸TP(TP是TouchPanel的缩写)。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壳体100包括前壳110和与前壳110扣合连接的后壳120;可选地,前壳110与后壳120通过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前壳110设置有前窗口111;后壳120设置有摄像头900;以使摄像头900与后壳120固定连接。
壳体100内部设置有壳内支架500;壳内支架500与前壳110扣合连接,且触控装置300和显示装置400均位于壳内支架500与前壳110形成的空腔内;可选地,壳内支架500与前壳110可拆装连接。可选地,壳内支架500的边缘设置有凸台510,前壳110设置有与凸台510配合的凹孔112。通过壳内支架500的凸台510对应插入前壳110的凹孔112里,以使壳内支架500与前壳110通过凸台510和凹孔112的配合,以使壳内支架500与前壳110的拆装更加便捷。可选地,前壳110的凹孔112为方孔或者圆孔,或者其他形状;相应的,壳内支架500的凸台510为与凹孔112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前壳110的凹孔112为方孔,壳内支架500的凸台510的截面为方形。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触控装置300与前壳110之间设置有保护层200,保护层200采用透明材质。例如,保护层200采用玻璃材质,或者其他透明材质。也就是说,沿后视镜的前后方向,保护层200、触控装置300和显示装置400分别依次固定连接。
可选地,显示装置400与保护层200的形状相同;即显示装置400和保护层200的大小相同,可选地,显示装置400上端小,下端大,如图4所示,图中示出了显示装置400的显示区域410。可选地,显示装置400为显示屏。现有行车记录仪是方形屏,部分细节显示不全;其屏幕关闭后,因为玻璃屏幕透射区和周围非透射区反射率不一样,会产生浅影,有较大的视差,影响驾驶员观察。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400与保护层200的形状相同,既避免了屏幕透射区和周围非透射区反射率不一样而产生浅影的问题,又扩大了显示装置400的显示面积。本实施例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采用一个摄像头900实现了车前和车内图像在显示装置400上进行全屏显示,消除了传统非全面屏存在的暗区,可以显示更多的细节。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触控装置300的一面与保护层200粘贴连接,触控装置300的另一面与显示装置400粘贴。也即显示装置400用粘胶粘贴在保护层200的后面,保护层200非粘胶屏面抵接前壳110。通过将保护层200、触控装置300和显示装置400依次粘贴,以使保护层200、触控装置300和显示装置400形成一体的结构,便于保护层200、触控装置300和显示装置400组装,进而便于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组装。
目前市面上存在着一种将镜头固定在后视镜上的记录仪,该后视镜记录仪的镜头朝前,仅能录制车前的影像。如果要实现车前和车内两个方向的影像录制,现有的后视镜需要两个摄像头,不仅增加了装配难度,也增加了安装面积,会导致视线遮挡,影响行车安全。本实施例所述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通过触控装置300发送触控指令至控制装置600,摄像头900采集图像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600,以使显示装置400可以显示来自于控制装置600发送的图像信息,其中,摄像头900采用广角镜头,能够获取范围更大的图像信息,在摄像头900朝下安装时,采用广角镜头的摄像头900能够实现车前和车内两个方向的图像在后视镜的显示装置400上进行显示;该后视镜采用一个摄像头900,与安装两个摄像头900的后视镜相比,其结构相对简单,装配较容易,摄像头900的安装面积较小,基本不会导致视线遮挡而影响行车安全。
可选地,控制装置600与壳内支架500远离显示装置400的一侧固定连接。
可选地,支架连接装置700与后壳120固定连接。支架连接装置700与后壳120的固定连接方式例如为螺钉连接、胶粘、卡接等方式;可选地,支架连接装置700与后壳120通过螺钉710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
可选地,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摄像头900的摄像头安装孔(图中未显示);也即,后壳120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摄像头900的摄像头安装孔;可选地,摄像头900的局部伸出摄像头安装孔,以便于摄像头900采集图像。可选地,摄像头900与后壳120通过胶固定连接,以令摄像头900固定在摄像头安装孔内。可选地,摄像头900与后壳120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以使摄像头900固定在摄像头安装孔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摄像头90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后壳120固定。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支架800;后视镜支架800穿过后壳120与支架连接装置700可转动连接;也即后壳120设置有后视镜支架通孔,后视镜支架800穿过后视镜支架通孔与支架连接装置700可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后视镜支架800的材料为锌合金或者塑料,或者其他材料。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壳内支架500的材料为PC或者ABS,或者其他材料。其中,PC的中文名为聚碳酸酯,ABS的中文名为苯乙烯树脂。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后壳120设置有散热槽。通过散热槽,以便于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进行散热,进而保障了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控制装置600包括微控制器、PCB板和电源连接装置;微控制器和电源连接装置分别固定在PCB板上。
电源连接装置与微控制器电连接,电源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外接电源,供电给微控制器,进而供电给触控装置300、显示装置400和摄像头900。
触控装置300、显示装置400和摄像头900分别与微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微控制器(英文为:Microcontroller Unit;缩写为MCU),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英文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或者单片机。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显示装置400为LCD液晶屏幕、LED屏幕或者3D显示屏,或者其他屏幕。其中,LCD液晶屏幕的外文名为Liquid Crystal Display;LED屏幕,又称LED显示屏,是经LED(LED是light emitting diode缩写,中文名为发光二极管)点阵组成的电子显示屏。
本实施例所述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可以是专车专用后视镜,例如采用专车专用支架,也可以是绑带式后视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保护层、触控装置、显示装置和摄像头;沿所述后视镜的前后方向,所述保护层、所述触控装置和所述显示装置分别依次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与所述前壳扣合连接的后壳;所述前壳设置有与所述显示装置对应的前窗口;所述后壳上设置有所述摄像头;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壳内支架;所述壳内支架与所述前壳扣合连接,且所述保护层、所述触控装置和所述显示装置均位于所述壳内支架与所述前壳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保护层的形状相同;所述保护层采用透明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连接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壳内支架远离所述显示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连接装置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
所述触控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图像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来自于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图像信息,所述触控装置用于发送触控指令至所述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视镜支架;所述后视镜支架穿过所述后壳与所述支架连接装置可转动连接;
和/或,所述壳内支架的边缘设置有凸台,所述前壳设置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凹孔为方孔或者圆孔;相应的,所述壳内支架的凸台为与所述凹孔形状对应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支架的材料为锌合金或者塑料,所述壳内支架的材料为PC或者ABS;
和/或,所述后壳设置有散热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PCB板和电源连接装置;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电源连接装置分别固定在所述PCB板上;
所述电源连接装置、所述触控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电源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外接电源,供电给所述微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鱼眼显示摄像头或者鱼眼录像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所述摄像头的摄像头安装孔;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后壳通过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采用玻璃材质;所述触控装置的一面与所述保护层粘贴连接,所述触控装置的另一面与所述显示装置粘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LCD液晶屏幕、LED屏幕或者3D显示屏。
CN202021054362.6U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43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4362.6U CN212243166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4362.6U CN212243166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3166U true CN212243166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8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436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43166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31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5594A (zh) * 2021-04-13 2022-10-18 天瀚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车用电子后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5594A (zh) * 2021-04-13 2022-10-18 天瀚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车用电子后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6568B2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viewing in blind spots
WO2011132344A1 (ja) カメラユニット取付方法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CN212243166U (zh) 一种全景行车记录后视镜
CN210390955U (zh) 一种后视镜及车辆
US20060164228A1 (en) Rearview mirror with multiple monitors
JP6643585B2 (ja)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JP3685955B2 (ja) カメラ付き液晶表示装置
JP6402404B2 (ja)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CN212353806U (zh) 一种多路同时显示后视镜
RU203532U1 (ru) Встраиваемый мобильный дисплей
JP7026963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CN212009648U (zh) 模块化的行车记录仪
KR100894484B1 (ko) 차량용 후방 감시카메라
CN209987855U (zh) 一种客车用360度全景摄像装置
JP6765593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CN108422934B (zh) 一种流媒体后视镜
CN210670271U (zh) 一种wifi可视影像装置
CN207860068U (zh) 流媒体后视镜
CN215474813U (zh) 一种汽车电子外后视镜
CN220577150U (zh) 电子后视镜
CN218316472U (zh) 一种配合车辆后视监控的显示装置
CN205661373U (zh) 一种多功能后视镜式行车记录仪
KR101524794B1 (ko) 룸미러 지지대 장착형 차량용 블랙박스
CN210491063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高清摄像机
CN213413639U (zh) 一种车载可调式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