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0068U - 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0068U
CN212240068U CN202020910607.4U CN202020910607U CN212240068U CN 212240068 U CN212240068 U CN 212240068U CN 202020910607 U CN202020910607 U CN 202020910607U CN 212240068 U CN212240068 U CN 212240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stock
fixed
fixing
ring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106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启江
王志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Gaoji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Gaoji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Gaoji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Gaoji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106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0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0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0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属于机械加工领域。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包括卡扣基座和底部连接块,所述底部连接块安装固定在卡扣基座的下端中间位置上,所述底部连接块的外端设置有固定滑动块,通过转动固定块、弧形扣接环、固定轴柱和凹型固定块所组成的转动卡扣环便于扣接固定尾座套管,安装时,转动卡扣环的凹型固定块焊接连接在卡扣基座上,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而凹型固定块和弧形扣接环通过固定轴柱活动固定连接,这样便于转动使用,而扣接时,通过弧形扣接环的内侧形状,使得便于扣接固定物体,而固定时,弧形扣接环通过外端内侧的转动固定块进行固定,使得通过螺丝固定住,这样便于扣接固定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机械加工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机器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生产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将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而对机械加工设备的尾座进行支撑的时候,从而就需要用到尾座的支撑结构。
目前,市场上的尾座支撑结构在固定套管时,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在后期拆卸维修或者处理更换时不是很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尾座支撑结构在固定套管时,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在后期拆卸维修或者处理更换时不是很方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包括卡扣基座和底部连接块,所述底部连接块安装固定在卡扣基座的下端中间位置上,所述底部连接块的外端设置有固定滑动块,所述卡扣基座的下端两侧设置有外侧提手,所述卡扣基座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尾座套管,所述尾座套管和卡扣基座的连接处外侧设置有转动卡扣环,所述尾座套管的左端设置有外侧端盖,所述尾座套管和外侧端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螺丝,所述尾座套管的左端中间设置有定位螺栓。
优选的,转动卡扣环包括转动固定块、弧形扣接环、固定轴柱和凹型固定块,所述凹型固定块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弧形扣接环,所述凹型固定块和弧形扣接环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轴柱,所述弧形扣接环的外端中间设置有转动固定块,所述凹型固定块连接在卡扣基座上。
优选的,外侧端盖包括内部通孔、外侧挡盖、固定螺孔和底部螺纹管,所述外侧挡盖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内部通孔,所述内部通孔的外侧位于外侧挡盖上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外侧挡盖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底部螺纹管,所述底部螺纹管连接在尾座套管上。
优选的,外侧提手包括U型把手、固定螺丝和内部软垫,所述U型把手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内部软垫,所述U型把手的两端中间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U型把手连接在卡扣基座上。
优选的,转动卡扣环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转动卡扣环对称焊接固定在卡扣基座的上端外侧上。
优选的,尾座套管的外侧形状大小与卡扣基座的上端凹槽形状大小相等,且所述尾座套管套接固定在卡扣基座的内侧中间位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尾座的支撑结构,通过转动固定块、弧形扣接环、固定轴柱和凹型固定块所组成的转动卡扣环便于扣接固定尾座套管,安装时,转动卡扣环的凹型固定块焊接连接在卡扣基座上,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而凹型固定块和弧形扣接环通过固定轴柱活动固定连接,这样便于转动使用,而扣接时,通过弧形扣接环的内侧形状,使得便于扣接固定物体,而固定时,弧形扣接环通过外端内侧的转动固定块进行固定,使得通过螺丝固定住,这样便于扣接固定使用,并且便于拆卸,从而尾座套管可以有效活动固定使用。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卡扣基座通过上端的凹槽形状,使得便于固定住尾座套管,并且起到很好的限位固定作用,从而有效避免脱落,而移动时,通过外侧提手的形状,使得便于握住移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的转动卡扣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的外侧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的外侧提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动卡扣环;11、转动固定块;12、弧形扣接环;13、固定轴柱;14、凹型固定块;2、定位螺栓;3、尾座套管;4、安装螺丝;5、外侧端盖;51、内部通孔;52、外侧挡盖;53、固定螺孔;54、底部螺纹管;6、卡扣基座;7、外侧提手;71、U型把手;72、固定螺丝;73、内部软垫;8、底部连接块;9、固定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包括卡扣基座6和底部连接块8,底部连接块8安装固定在卡扣基座6的下端中间位置上,底部连接块8的外端设置有固定滑动块9,卡扣基座6的下端两侧设置有外侧提手7,卡扣基座6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尾座套管3,尾座套管3和卡扣基座6的连接处外侧设置有转动卡扣环1,尾座套管3的左端设置有外侧端盖5,尾座套管3和外侧端盖5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螺丝4,尾座套管3的左端中间设置有定位螺栓2。
进一步的,转动卡扣环1包括转动固定块11、弧形扣接环12、固定轴柱13和凹型固定块14,凹型固定块14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弧形扣接环12,凹型固定块14和弧形扣接环12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轴柱13,弧形扣接环12的外端中间设置有转动固定块11,凹型固定块14连接在卡扣基座6上。在使用的时候,转动卡扣环1的凹型固定块14焊接连接在卡扣基座6上,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而凹型固定块14和弧形扣接环12通过固定轴柱13活动固定连接,这样便于转动使用,而扣接时,通过弧形扣接环12的内侧形状,使得便于扣接固定物体,而固定时,弧形扣接环12通过外端内侧的转动固定块11进行固定,使得通过螺丝固定住,这样便于扣接固定使用。
进一步的,外侧端盖5包括内部通孔51、外侧挡盖52、固定螺孔53和底部螺纹管54,外侧挡盖52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内部通孔51,内部通孔51的外侧位于外侧挡盖52上设置有固定螺孔53,外侧挡盖52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底部螺纹管54,底部螺纹管54连接在尾座套管3上。在使用的时候,外侧挡盖52通过下端中间的底部螺纹管54,使得便于螺纹旋转固定连接,而固定扣,通过外侧挡盖52的固定螺孔53,从而便于固定,而使用时,外侧挡盖52通过内侧的内部通孔51,使得便于固定套接物体进行使用。
进一步的,外侧提手7包括U型把手71、固定螺丝72和内部软垫73,U型把手71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内部软垫73,U型把手71的两端中间设置有固定螺丝72,U型把手71连接在卡扣基座6上。在使用时,外侧提手7的U型把手71通过固定螺丝72连接在卡扣基座6上,这样便于固定安装使用,而握住时,同U型把手71的形状,使得便于握住,而握住时,通过内部软垫73的弹性,从而起到很好的弹性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转动卡扣环1共设置有两个,且转动卡扣环1对称焊接固定在卡扣基座6的上端外侧上。在扣接固定时,因两个转动卡扣环1对称焊接固定在卡扣基座6的上端外侧上,这样在扣接固定的时候更加稳定方便。
进一步的,尾座套管3的外侧形状大小与卡扣基座6的上端凹槽形状大小相等,且尾座套管3套接固定在卡扣基座6的内侧中间位置上。安装时,因尾座套管3的外侧形状大小与卡扣基座6的上端凹槽形状大小相等,这样便于固定安装使用,而尾座套管3套接固定在卡扣基座6的内侧中间位置上,从而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有效避免物体的脱落。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卡扣基座6通过下端底部连接块8两端的固定滑动块9进行固定安装,使得便于滑动移动,而滑动时,人员通过外侧提手7的形状,从而便于握住移动使用。而固定尾座套管3的时候,卡扣基座6通过上端的凹槽形状,使得起到很好的套接限位作用,之后在通过卡扣基座6上端外侧的转动卡扣环1进行固定。转动卡扣环1是通过转动固定块11、弧形扣接环12、固定轴柱13和凹型固定块14所组成,在调节转动时,因凹型固定块14和弧形扣接环12通过固定轴柱13活动固定连接,这样便于转动使用,而扣接时,通过弧形扣接环12的内侧形状,使得便于扣接固定尾座套管3,而固定时,弧形扣接环12通过外端内侧的转动固定块11进行固定,使得通过螺丝固定住,从而尾座套管3便于活动固定使用,这样便于拆卸更换使用,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尾座套管3通过外端的外侧端盖5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而通过定位螺栓2起到很好的定位固定作用,从而方便进行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包括卡扣基座(6)和底部连接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块(8)安装固定在卡扣基座(6)的下端中间位置上,所述底部连接块(8)的外端设置有固定滑动块(9),所述卡扣基座(6)的下端两侧设置有外侧提手(7),所述卡扣基座(6)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尾座套管(3),所述尾座套管(3)和卡扣基座(6)的连接处外侧设置有转动卡扣环(1),所述尾座套管(3)的左端设置有外侧端盖(5),所述尾座套管(3)和外侧端盖(5)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螺丝(4),所述尾座套管(3)的左端中间设置有定位螺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卡扣环(1)包括转动固定块(11)、弧形扣接环(12)、固定轴柱(13)和凹型固定块(14),所述凹型固定块(14)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弧形扣接环(12),所述凹型固定块(14)和弧形扣接环(12)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轴柱(13),所述弧形扣接环(12)的外端中间设置有转动固定块(11),所述凹型固定块(14)连接在卡扣基座(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端盖(5)包括内部通孔(51)、外侧挡盖(52)、固定螺孔(53)和底部螺纹管(54),所述外侧挡盖(52)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内部通孔(51),所述内部通孔(51)的外侧位于外侧挡盖(52)上设置有固定螺孔(53),所述外侧挡盖(52)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底部螺纹管(54),所述底部螺纹管(54)连接在尾座套管(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提手(7)包括U型把手(71)、固定螺丝(72)和内部软垫(73),所述U型把手(71)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内部软垫(73),所述U型把手(71)的两端中间设置有固定螺丝(72),所述U型把手(71)连接在卡扣基座(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卡扣环(1)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转动卡扣环(1)对称焊接固定在卡扣基座(6)的上端外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套管(3)的外侧形状大小与卡扣基座(6)的上端凹槽形状大小相等,且所述尾座套管(3)套接固定在卡扣基座(6)的内侧中间位置上。
CN202020910607.4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 Active CN212240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0607.4U CN212240068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0607.4U CN212240068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0068U true CN212240068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75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10607.4U Active CN212240068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0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40068U (zh) 一种尾座的支撑结构
CN211396629U (zh) 一种建筑模板的连接锁紧装置
CN205009035U (zh) 一种用于短管内表面剖光的主轴卡具
CN109768483A (zh) 一种移动式箱式变电站
CN210255874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固定架
CN205201041U (zh) 一种防磨损中心架
CN210414211U (zh) 一种防塌边法兰的加工夹具
CN205799305U (zh) 20吨工件夹具系统
CN212239284U (zh) 一种深孔加工装置
CN212100590U (zh) 一种易调高度的皮带输送机
CN212239209U (zh) 一种尾座顶紧装置
CN207824119U (zh) 一种半自动攻牙治具
CN218800642U (zh) 球壳加工工装
CN216463044U (zh) 一种落地车床中心架
CN219498814U (zh) 线缆滑动架
CN217775731U (zh) 一种切割用移动架
CN213474903U (zh) 一种光伏支架生产用型材导料架
CN213788367U (zh) 一种医用床旋转床架的旋转定位轴座
CN215037656U (zh) 一种龙门式机械手的定位固定装置
CN214367041U (zh) 一种高硬度的金属加工制品
CN212240112U (zh) 一种切割刀具用的往复运动机构
CN212128404U (zh) 一种纺织机械的支撑固定装置
CN210121598U (zh) 一种异型金属管件清洗机
CN209849933U (zh) 一种机翼钻孔加工工装夹具
CN213053053U (zh) 一种锯床的手调进料装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