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5676U - 可循环使用的口罩 - Google Patents

可循环使用的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35676U
CN212235676U CN202020224920.2U CN202020224920U CN212235676U CN 212235676 U CN212235676 U CN 212235676U CN 202020224920 U CN202020224920 U CN 202020224920U CN 212235676 U CN212235676 U CN 212235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mask
filter element
box bod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49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逢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49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35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35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356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和口罩制作工艺,涉及卫生防护用品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包括面罩和至少两个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盒,且其中至少两个过滤盒的过滤功能不相同。过滤盒包括盒体和滤芯;滤芯用于过滤从其中通过的气体,滤芯可拆卸地与盒体连。本发明的口罩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整体注塑成型制作出盒体和支架;S2:将滤芯基材裁剪成后制得滤芯;S3:并将罩体基材裁剪制得罩体;S4:装配制得面罩;S5:将过滤盒装配在面罩上制得口罩。本发明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和口罩制作工艺可以解决现有的口罩过滤功能单一,可过滤的有害物质种类少,以及一次性口罩废弃丢弃,造成废弃物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可循环使用的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循环使用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使用时戴在人体的口腔以及鼻值部位,用于在空气进入口腔和鼻子前进行过滤,以防止害的灰尘、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细菌、悬浮颗粒等进出使用者的口鼻。
目前采用的口罩通常将具有过滤功能的滤芯附着在口罩主体上,使用盒将带有滤芯的口罩主体佩戴在面部,使用者在呼吸时,口罩外部的空气经过滤芯过滤后再通过使用者的口鼻进入肺部。但是目前的口罩大多数采用单一功能的滤芯,例如可防雾霾的口罩采用常常采用PM2.5滤芯作为滤芯过滤粒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例如采用活性炭口罩采用活性炭滤芯过滤含有有机气体、酸性挥发物、农药、SO2、C l2等刺激性气体等。但是空气中污染物种类很多,仅仅采用单一过滤功能的口罩无法较为彻底地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虽然目前也有部分口罩将不同过滤功能的滤芯叠加在一起同时过滤多种有害物质,但是这类口罩呼吸阻力过大,吸气困难,呼出的气体又难以从口罩中排出,过滤功能也不能根据使用情况灵活选择,因此这类口罩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外口罩的滤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过滤功能会逐步丧失,因此目前通常采用一次性口罩,口罩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整个口罩废弃掉。当是采用前述方式,资源浪费大,废弃后的口罩处理成本高,处理过程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口罩用以解决现有的口罩过滤功能单一,可过滤的有害物质种类少以及一次性口罩废弃部件多,废弃部件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包括面罩和至少两个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盒,且其中至少两个过滤盒的过滤功能不相同;
所述过滤盒包括盒体和滤芯,所述盒体的前端设有与前一级过滤盒或者过滤盒盖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接口和/或所述盒体的后端设有与后一级过滤盒或者面罩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接口;所述滤芯用于过滤从其中通过的气体,所述滤芯可拆卸地与盒体连;
所述面罩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面罩通过第一接口与过滤盒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盒体上还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本级滤芯与前一级滤芯或后一级滤芯沿盒体厚度方向的间距,以在相邻两级滤芯之间形成气流缓冲空间。
优选地,所述滤芯与盒体的前端面抵接,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盒体上的滤芯隔离件,所述滤芯隔离件由盒体的前端面沿盒体厚度方向朝后延伸预设长度形成,所述滤芯隔离件用于在与下一级盒体装配时将相邻两级滤芯隔开第一预设距离。
优选地,所述滤芯隔离件包括多个分隔条,所述分隔条用于将所述气流缓冲空间分隔形成多个沿盒体厚度方向延伸的气流通道。
优选地,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滤芯的边缘沿盒体厚度方向延伸形成的凸边,所述凸边套设在盒体侧壁上,所述凸边的至少一部分嵌入所述凹槽中,所述紧固件套设在凸边外侧与凹槽相对的位置以将凸边的至少一部分压紧在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通过沿第一方向的相对转动预设角度形成连接,通过沿第二方向的相对转动预设角度解除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相反的方向,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辅助施力件,所述辅助施力件用于在受到外部力矩作用时带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中的一个相对另一个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转动,所述辅助施力件可受力的部位距离转动的轴线第二预设距离。
优选地,所述过滤盒的外表面还设有标识牌和/或者颜色标识层,所述标识牌上显示有表明该过滤盒过滤类型的符号和/或文字,所述颜色标识层用于显示表明该过滤盒过滤类型的颜色。
优选地,所述口罩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防尘过滤盒,N95过滤盒和防水过滤盒。
优选地,所述面罩包括支架、罩体和固定件,所述罩体用于与面部贴合形成密封空间,所述,所述固定件一端与支架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将面罩固定在人的头部,所述罩体由支架朝背向过滤盒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支架朝向过滤盒的一端设置有与过滤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接口。
优选地,所述面罩还包括鼻托,其中鼻托由罩体远离支架的一端的边缘朝远离支架的方向延伸形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采用滤芯与盒体可拆卸的方式,只需要根据使用情况更换滤芯即可,口罩的其余部件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因此废弃的部件极少,可以大大节约成本。而唯一的废弃部件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集中统一处理,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有效防尘处理过程中造成污染。使用者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更换不同过滤功能的滤芯而不需要更换口罩的其它部件,因此可以很方便的对过滤盒的过滤功能进行扩展。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盒采用了可拆卸连接的接口,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功能的过滤盒组进行组合,形成具有多功能的可循环使用的口来过滤不同种类的污染物,使最终进入到使用者肺部的空气得到更加有效地过滤,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结构可以在相邻两级滤芯之间形成气流缓冲空间,利用气流缓冲空间来减小气流通过滤芯时的阻力,让使用者的呼吸更加地顺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的三维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盒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盒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盒盒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盒盒体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由两个过滤盒组成的过滤系统的三维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由两个过滤盒组成的过滤系统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三维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标识牌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的三维结构图;
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过滤盒100、盒体110、第一接口111、第二接口112、限位结构113、前端面1131、气流缓冲空间114、分隔条115、气流通道116、侧壁117、凹槽1171、辅助施力件118、标识牌119、滤芯120、凸边121、紧固件130、面罩200、支架210、罩体220、固定件230、鼻托2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口罩,本实施例的口罩主要包括面罩200和过滤盒100两个部分,过滤盒100可拆卸地连接在面罩200上,以便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选择不同过滤功能的过滤盒100进行连接:
如图2所示,其中面罩200部分包括支架210、罩体220和固定件230,所述罩体220用于与面部贴合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固定件230用于将面罩200固定在人的头部,所述罩体220由支架210朝背向过滤盒100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支架210朝向过滤盒100的一端设置有与过滤盒100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接口111。本实施例的口罩在使用时,将选好的过滤盒100或者由多个过滤盒100组成的过滤系统通过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安装到面罩200的支架210上,然后将面罩200的罩体220部分与使用者的面部紧密贴合,在使用者的口鼻作为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将使用者的口鼻与外界有效隔离开。最后利用固定件230将面罩200固定在使用者头部。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过滤盒100又包括盒体110和滤芯120两部分,所述盒体110的前端设有与前一级过滤盒100或者过滤盒100盖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接口111和/或所述盒体110的后端设有与后一级过滤盒100或者面罩200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接口112;所述滤芯120用于过滤从其中通过的气体,所述滤芯120可拆卸地与盒体110连接,所述盒体110上设有限位结构113,所述限位结构113用于限定本级滤芯120与前一级滤芯120或后一级滤芯120沿盒体110厚度方向的间距,以在相邻两级滤芯120之间形成气流缓冲空间114;其中第一预设距离是指两级滤芯120沿厚度方向的间距,该间距的范围为9mm-11mm,当间距为9.5mm时,过滤效果和呼吸效果最佳。所述滤芯120用于过滤从其中通过的气体,所述滤芯120可拆卸地与盒体110连接;其中滤芯120用于过滤从其中通过的气体是指:当气体从滤芯120中通过时,气体中的粉尘、可以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悬浮颗粒、病毒、细菌、有毒气体等有害物质被滤芯过滤掉。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盒体110上设有限位结构113,所述限位结构113用于限定本级滤芯120与前一级滤芯120和/或后一级滤芯120沿盒体110厚度方向的间距,以在相邻两级滤芯120之间形成气流缓冲空间114,其中面罩200上设置有第一接口111,所述面罩200通过第一接口111与过滤盒100可拆卸连接。前述盒体厚度方向为图9中的x方向。
其中盒体110部分可以采用注塑工艺,一体化成型,无需纺织。制造工艺简单,适合自动化、规模化生产制造。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口罩可以只连接一个单独的过滤盒100使用,该过滤盒100可以随时更换,可以换相同功能的过滤盒100也可以更换不同功能的过滤盒100,也可以将过滤盒100循环使用而只更换其中的滤芯120。
本实施例的口罩也可以连接由于多个过滤盒100组成的过滤系统使用,这时本实施例的口罩包括至少两个过滤盒100,其中至少两个过滤盒100中滤芯120的过滤功能不相同,相邻两个过滤盒100之间通过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可拆卸连接,相邻两个滤芯120之间形成有气流缓冲空间114。
本实施例的过滤盒100可以通过第一接口111或者第二接口112在过滤盒100的前端或者后端或者在前后两端同时与其它过滤盒100连接,形成可以过滤多个种类有害物质的过滤盒100组件或者过滤系统。其中过滤盒100的前端是指当过滤盒100安装在口罩上时,过滤盒100背向口罩的一端,二过滤盒100的后端是指当过滤盒100安装在口罩上时,过滤盒100面向口罩的一端。当多个过滤盒100组合在一起后就形成了一个多级的过滤系统,其中位于前端的过滤盒100即空气由经过整个口罩进入口鼻时先经过的过滤盒100为前一级过滤盒100,相反地位于后端端的过滤盒100即空气由经过整个口罩进入口鼻时后经过的过滤盒100为后一级过滤盒100。
例如,先在一个具有防病毒功能的符合N95标准的过滤盒100前端连接一个具有防尘功能的过滤盒100,其中具有防病毒功能过滤盒100的第一接口111与有防尘功能的过滤盒100的第二接口112连接。然后在具有防病毒功能的符合N95标准的过滤盒100前端连接一个具有防水防飞沫功能的过滤盒100,其中具有防病毒功能过滤盒100的第二接口112与具有防水防飞沫功能的过滤盒100的第一接口111连接。前述三个过滤盒100组成一个具有三级过滤盒100的过滤组件,将这个过滤组件安装在口罩主体上后,使用者在吸气时外部空气一次经过具有防尘功能的过滤盒100,具有防病毒功能的N95过滤盒100,具有防水防飞沫功能的过滤盒100后进入使用者的口鼻。此时,具有防尘功能的过滤盒100,具有防病毒功能的N95过滤盒100,具有防水防飞沫功能的过滤盒100分别为第一级过滤盒100,第二级过滤盒100和第三级过滤盒100。对于具有防病毒功能的符合N95标准的过滤盒100来说有防尘功能的过滤盒100作为它的前一级过滤盒100,有防水防飞沫功能的过滤盒100作为它的后一级过滤盒100。
在前述示例中,当过滤组件安装到口罩主体上后,具有防尘功能的过滤盒100位于最前端,其在作为过滤盒100使用的同时也可以作为过滤组件的端盖,这时该过滤盒100上也可以不用设置与前一级过滤盒100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接口111,只设置与后一级过滤盒100连接的第二接口112即可。其中过滤组件的最后一级过滤盒100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与口罩主体连接,也可以直接与口罩主体通过一体化成型的方式制造,当最后一级过滤盒100与口罩主体一体化成型时,最后一级过滤盒100也可以只设置与前一级过滤盒100连接的第一接口111而省去与后一级过滤盒100连接的第二接口112。
前述的过滤盒100的组合只是作为一个示例来说明多级过滤盒100的连接关系,在其它的示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不同的组合,例如在防尘过滤盒100前端再连接一个可以降解有毒气体的光触媒过滤盒100,或者在具有防病毒功能的N95过滤盒100和具有防水防飞沫功能的过滤盒100之间连接一个可以灭杀微生物的等离子过滤盒100等,或者在防水防飞沫功能的过滤盒100之后连接一个具有增加香味功能的过滤盒100。其中用于组合的过滤盒100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场景任意选择,这里不做限制。
盒体110上设置的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可以采用统一的标准接口,这样不同的过滤盒100之间均可以随意连接或者拆卸,并且组合的前后位置关系也可以任意改变,大大提高了过滤盒100的使用范围和适应性。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盒100的过滤功能是由安装在过滤盒100上的滤芯120的过滤功能来确定的。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滤芯120与盒体110采用了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因此本实施例的过滤盒100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芯120,使过滤盒100可以具备不同的过滤功能。并且,可以将超过使用时间的滤芯120及时地从过滤盒100上拆卸下来,然后将新的滤芯120安装到过滤盒100上,实现滤芯120的及时更换。其中滤芯120可以是无纺布滤芯120、喷融布滤芯120、微生物滤芯120、防雾霾滤芯120、活性炭滤芯120、防水滤芯120、防尘滤芯120、石墨烯滤芯120、等离子滤芯120等等,具体的滤芯120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在这里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的盒体110上还设置了限位结构113,当多个过滤盒100组合连接时,该限位结构113可以将相邻的两级滤芯120隔开一定的距离,在相邻两级滤芯120之间形成气流缓冲空间114。这样,在空气从口罩外部进入使用者口鼻的过程中,气流一次只通过一层滤芯120,使气流进入使用者口鼻的阻力减小。并且气流没通过一层滤芯120后先进入气流缓冲空间114中。随着使用者的使用,各个过滤层之间的气流缓冲空间114中都充满了经过前级滤芯120过滤后的气体,用户轻轻一吸便可以轻松的吸入经过多层次过滤的空气。此外,用户吸气时会在气流缓冲空间114中形成一定的负压,在负压的驱动作用下气流更容易通滤芯120。因此与之前采用的多个滤芯120堆叠贴合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的过滤盒100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不会因为多层叠加而造成呼吸不畅的情况。
盒体110上设置的限位结构113为设置在盒体110上的滤芯隔离件,所述滤芯隔离件由盒体110的前端面1131沿盒体110厚度方向朝后延伸预设长度形成,所述滤芯隔离件朝向前一级过滤盒100的一端将前一级滤芯120相抵接,相对的另一端与后一级过滤芯120相抵接。
此外,之前采用的口罩也处存在由于多层滤芯120或者较厚滤芯120的阻挡造成使用者呼出的气体或者水分无法及时从排除到口罩之外,造成使用者严重不适的情况。对此部分口罩采用在口罩上设置一个单向导通的呼吸阀,气体只能从该呼吸阀的位置排出,而不能进入。这样虽然可以保证进入使用者口鼻中的气体经过过滤,也能很好地将呼出的气体排出口罩外,减轻使用者的不适。但是由排除的气体没有经过过滤,因此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特别使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细菌或者病毒时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
而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盒100,由于相邻两级滤芯120之间形成气流缓冲空间114,因此过滤盒100组合后每一级滤芯120的两侧都留有充分的空间,呼出的气体向外流动时遇到的阻力小,可以使呼出的气体快速通过滤芯120进入到前一级的气流缓冲空间114或者排出到口罩之外,不会在使用者口鼻附近堆积。并且呼出的气体经过逐层过滤后才排出到口罩外,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排出致病的细菌或者病毒,可以有效避免疾病的传播。
由于本实施例的过滤盒100采用滤芯120与盒体110可拆卸的方式,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盒100在使用时只需要根据使用情况更换滤芯120即可,口罩的其余部件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因此废弃的部件极少,可以大大节约成本。而唯一的废弃部件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集中统一处理,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有效防尘处理过程中造成污染。使用者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更换不同过滤功能的滤芯120而不需要更换口罩的其它部件,因此可以很方便的对过滤盒100的过滤功能进行扩展。由于本实施例的过滤盒100采用了可拆卸连接的接口,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功能的过滤盒100组进行组合,形成各种多功能多用途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这样在佩戴带有本实施例中过滤盒100的口罩后就可以同时过滤不同种类的污染物,使最终进入到使用者肺部的空气得到更加有效地过滤。当多种功能的过滤盒100连接在一起后,利用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113可以在相邻两级滤芯120之间形成气流缓冲空间114,利用气流缓冲空间114来减小气流通过滤芯120时的阻力,让使用者的呼吸更加地顺畅。
实施例2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芯120与盒体110的前端面1131抵接,所述限位结构113为设置在盒体110上的滤芯隔离件,所述滤芯隔离件由盒体110的前端面1131沿盒体110厚度方向朝后延伸预设长度形成,所述滤芯隔离件用于在与下一级盒体110装配时将相邻两级滤芯120隔开第一预设距离。
其中滤芯隔离件的前端面1131即盒体110的前端面1131,在两个过滤盒100之间进行连接时,相邻两个滤芯120中前一级滤芯120紧贴在滤芯隔离件的前端面1131上,后一级滤芯120被滤芯隔离件的后端面抵紧在后一级滤芯隔离件的前端面1131上,滤芯隔离件由于前端面1131沿盒体110厚度方向延伸的长度即作用滤芯隔离件所限定的相邻两级滤芯120之间的间隔距离。采用前述连接方案既可以准确限定相邻两级滤芯120之间的间隔距离,形成气流缓冲空间114,又可以将滤芯120可靠地安装在过滤盒100的盒体110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芯隔离件包括多个分隔条115,所述分隔条115用于将所述气流缓冲空间114分隔形成多个沿盒体110厚度方向延伸的气流通道116。
本实施例的隔断采用分隔条115的结构,分隔条115沿与盒体110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延伸,将气流缓冲空间114分隔成多个小的区域,各个区域之间相互隔断,形成气流通道116。气流缓冲空间114中的气流沿气流通道116朝前一级滤芯120或后一级滤芯120方向流动。这样进入到缓冲空间中的气流不会沿与盒体110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大范围流动而影响呼吸时气流进出口罩的效率,从而使气流在通过缓冲空间时更加顺畅。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气流缓冲空间114中设置加热装置对气流进行加热来灭杀混杂在气流中的细菌或者病毒。其中加热装置可以采用分布在气流缓冲空间114中的加热丝。本实施例利用分隔条115将气流缓冲空间114分隔成小区域后,流经各个小区域的气流可以在小区域中形成旋涡状气流,利用旋涡状气流分布在缓存空间中的加热丝可以在有限的缓冲空间中对气流进行充分的加热以进一步提高灭杀细菌和病毒的效果。
其中分隔条115包括由盒体110中心位置沿盒体110横断面径向方向成放射状分布的多个第一分隔条115和以盒体110中心为圆心的多个圆环形分隔条115组成。采用前述分隔条115的结构使同一径向位置的气流通道116形状大小系统,同一周向位置的气流通道116由于盒体110中心至盒体110边缘逐步增大,以使气流缓冲空间114中各个区域的气流流速更加均匀,也是口罩佩戴者使呼吸更加地顺畅。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之间通过沿第一方向的相对转动预设角度形成连接,通过沿第二方向的相对转动预设角度解除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相反的方向,所述盒体110的侧壁117上还设有辅助施力件118,所述辅助施力件118用于在受到外部力矩作用时带动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中的一个相对另一个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转动,所述辅助施力件118可受力的部位距离转动的轴线第二预设距离。
本实施例在盒体110的侧壁117上设置有辅助施力件118的结构,这样在对两个盒体110进行连接时使用者只需要对侧壁117上的辅助施力件118力,使辅助施力件118带动盒体110转动使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形成连接。在对两个盒体110进行拆卸时使用者也可以对辅助施力件118施力,使辅助施力件118带动盒体110反向转动至可以将盒体110拆卸下来的位置。其中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角度和沿第二方向转动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定,这里不做具体限制。其中辅助施力件118是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为了便于连接和拆装,可以一盒体110的转动轴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两个辅助施力件118。
作为一种优选的示例,所述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中的其中一个为鲁尔公卡扣,另一个为鲁尔母卡扣。相邻过滤盒100之间采用鲁尔卡扣进行连接,连接可靠性高,气密性好,拆装方便。
此外可以将第一接口111设置在盒体110侧壁117的外侧,将第二接口112设置在盒体110侧壁117的内侧,便于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的连接和拆卸,同时也有利于相邻两级过滤盒100在装配时进行准确定位。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11也可以设置在盒体110侧壁117的内侧,第二接口112设置在盒体110侧壁117的外侧。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盒100的外表面还设有标识牌119和/或者颜色标识层,所述标识牌119上显示有表明该过滤盒100过滤类型的符号和/或文字,所述颜色标识层用于显示表明该过滤盒100过滤类型的颜色。
本实施例给不同过滤功能的过滤盒100涂覆不同的颜色,这样使用者可以快速准确地获知各个过滤盒100的过滤功能,以免在选择过滤盒100或者更换过滤盒100时混淆。此外也可以在过滤盒100显眼位置设置标识牌119,在标识牌119上用文字或者符合来标注该过滤盒100的过滤功能。
本实施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还包括紧固件130,所述盒体110的侧壁117上设有凹槽1171,所述滤芯120的边缘沿盒体110厚度方向延伸形成的凸边121,所述凸边121套设在盒体110侧壁117上,所述凸边121的至少一部分嵌入所述凹槽1171中,所述紧固件130套设在凸边121外侧与凹槽1171相对的位置以将凸边121的至少一部分压紧在所述凹槽1171中。
其中盒体110的侧壁117即沿盒体110厚度方向延伸的盒体110的周壁。侧壁117上的凹槽1171由侧壁117背向盒体110内部的表面向盒体110内部凹陷形成。其中滤芯120可以采用薄片状的滤芯120其中凹槽1171可以是环绕侧壁117一周的环形凹槽1171。对过滤盒100进行装配时,将滤芯120紧靠在盒体110的前端面1131上,这时滤芯120的凸边121刚好套在盒体110外壁靠近盒体110前端面1131的部分,然后将滤芯120嵌入到凹槽1171中,最后将紧固件130套在凸边121的外表面上,利用紧固件130的将凸边121牢牢压紧在前述凹槽1171中,最后利用前一级过滤盒100的限位结构113将滤芯120紧紧压合在盒体110的前端面1131上,从而实现盒体110的可靠连接。其中凸边121也可以与凹槽1171设置成相应的环状。还可以在凸边121上设置一个凹槽1171向匹配的定位槽,这样在装配时可以将凸边121上的定位槽嵌入到盒体110的凹槽1171中,然后将紧固件130套设在定位槽中,可以有效避免弹性紧固件130从凸边121上滑落,使滤芯120和过滤盒100的连接更加地可靠。其中紧固件130,可以是弹性紧固件130,例如是皮筋、橡胶圈、弹性带、绷带等具有产生弹性形变和恢复弹性形变特性的部件。弹性紧固件130也可以是首尾相连的环形。安装时间弹性紧固件130撑开至可以套在凸边121外壁上的大小,然后松开弹性紧固件130,使其依靠弹性恢复力将凸边121压紧在凹槽1171中。也可以是其它不带弹性的紧固件130,例如绑带、绳等,只要可以将凸边121固定在凹槽1171中即可。
实施例4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面罩200部分还包括了鼻托240,其中鼻托240由罩体220远离支架210的一端的边缘朝远离支架210的方向延伸形成。本实施例的口罩在佩戴时,鼻托240可以很好的贴合还使用者的鼻子部位,有效保证鼻子附件区域的气密性,也可以避免罩体220无法与鼻子贴合造成使用者不适。
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200朝向过滤盒100的一侧覆盖有与面罩200可拆卸连接的一次性保护膜。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面罩200的表面也有可能沾染细菌或者病毒。因此本实施例在面罩200的表面覆盖一层一次性的保护薄膜,面罩200使用一段时间后将覆盖在表面的保护膜从面罩200上拆卸下来,然后更换上新的保护膜继续使用。可以在面罩200的边缘轮廓位置设置粘贴区,将保护膜粘贴在面罩200外部,需要更换时间保护膜揭下来,然后将新的保护膜更换上去。
此外还可以将面罩200的外表面设置成两层,两层之间形成一个腔室,保护膜贴在表面一层上,表面一层留有吸附小孔,并将使用者吸气时的一部分气流引入到腔室中,使气流从吸附小孔附近流过,这样当气流在腔室中流动时可以在吸附小孔附近产生一定的负压,利用小孔附近的负压将保护膜吸附在面罩200的外表面上。
其中罩体220可以采用硅橡胶或者氟橡胶或者其它柔软亲肤性高的材料制成。固定件230可以采用橡皮筋、绑带,绳索等。可以在支架210远离过滤盒100的一定设置挂钩,固件可以通过挂钩与支架210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5
本实施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口罩过滤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前述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其中至少两个过滤盒100中滤芯120的过的滤功能不相同,相邻两个所述过滤盒100之间通过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可拆卸连接。
所述限位结构113为设置在盒体110上的滤芯隔离件,所述滤芯隔离件由盒体110的前端面1131沿盒体110厚度方向朝后延伸预设长度形成,所述滤芯隔离件朝向前一级过滤盒100的一端将前一级滤芯120相抵接,相对的另一端与后一级过滤芯120相抵接。
本实施例的口罩过滤系统由前述实施例中的过滤盒100组成,各个过滤盒100之间通过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可拆卸连接。因此过滤系统的过滤盒100可以根据过滤系统的过滤需求进行组合和更换。各个过滤盒100中的滤芯120也可以方便的拆卸和连接,以随时对滤芯120进行更换,使过滤系统可以长期循环使用。
其中第一级过过滤盒100可以制作成过滤盒100盖的形式盖设在整个过滤系统的最前端,最后一级的过滤盒100可以通过第二接口112和设置在面罩200上的第一接口111可拆卸连接,这样过滤系统可以方便地与面罩200进行连接和拆卸。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和至少两个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盒,且其中至少两个过滤盒的过滤功能不相同;
所述过滤盒包括盒体和滤芯,所述盒体的前端设有与前一级过滤盒或者过滤盒盖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接口和/或所述盒体的后端设有与后一级过滤盒或者面罩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接口;所述滤芯用于过滤从其中通过的气体,所述滤芯可拆卸地与盒体连;
所述面罩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面罩通过第一接口与过滤盒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还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本级滤芯与前一级滤芯或后一级滤芯沿盒体厚度方向的间距,以在相邻两级滤芯之间形成气流缓冲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与盒体的前端面抵接,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盒体上的滤芯隔离件,所述滤芯隔离件由盒体的前端面沿盒体厚度方向朝后延伸预设长度形成,所述滤芯隔离件用于在与下一级盒体装配时将相邻两级滤芯隔开第一预设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隔离件包括多个分隔条,所述分隔条用于将所述气流缓冲空间分隔形成多个沿盒体厚度方向延伸的气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滤芯的边缘沿盒体厚度方向延伸形成的凸边,所述凸边套设在盒体侧壁上,所述凸边的至少一部分嵌入所述凹槽中,所述紧固件套设在凸边外侧与凹槽相对的位置以将凸边的至少一部分压紧在所述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通过沿第一方向的相对转动预设角度形成连接,通过沿第二方向的相对转动预设角度解除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相反的方向,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辅助施力件,所述辅助施力件用于在受到外部力矩作用时带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中的一个相对另一个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盒的外表面还设有标识牌和/或者颜色标识层,所述标识牌上显示有表明该过滤盒过滤类型的符号和/或文字,所述颜色标识层用于显示表明该过滤盒过滤类型的颜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防尘过滤盒,N95过滤盒和防水过滤盒。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包括支架、罩体和固定件,所述罩体用于与面部贴合形成密封空间,所述,所述固定件一端与支架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将面罩固定在人的头部,所述罩体由支架朝背向过滤盒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支架朝向过滤盒的一端设置有与过滤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还包括鼻托,其中鼻托由罩体远离支架的一端的边缘朝远离支架的方向延伸形成。
CN202020224920.2U 2020-02-27 2020-02-27 可循环使用的口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35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4920.2U CN212235676U (zh) 2020-02-27 2020-02-27 可循环使用的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4920.2U CN212235676U (zh) 2020-02-27 2020-02-27 可循环使用的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35676U true CN212235676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9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492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35676U (zh) 2020-02-27 2020-02-27 可循环使用的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356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4771A (zh) * 2020-02-27 2020-06-02 深圳市葳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和口罩制作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4771A (zh) * 2020-02-27 2020-06-02 深圳市葳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和口罩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98385A1 (en) Respirator and filtration devices
US10974084B1 (en) Reusable respirator mask with refillable filter
US20030209145A1 (en) Filtration device
KR101789107B1 (ko) 이종의 재질을 갖는 방진마스크
CN105169580A (zh) 用于贴附主动排放系统的具有单方向阀的呼吸罩装置
TWI552784B (zh) 具過濾匣的鼻罩式呼吸防護具
KR20180015411A (ko) 휴대용 공기정화 마스크
CN212235676U (zh) 可循环使用的口罩
CN113423473A (zh) 具有呼气过滤器的紧身呼吸器及用于紧身呼吸器的呼气过滤器
US20210308407A1 (en) Medical ultraviolet-c remote respirator
CN111214771A (zh) 可循环使用的口罩和口罩制作工艺
CN212235677U (zh) 可循环使用的口罩过滤盒和口罩过滤系统
EP4021589B1 (en) Bidirectional reusable filtering face mask
WO2022062900A1 (zh) 一种防护口罩结构
WO2021174692A1 (zh) 一种新型可更换过滤系统的医用防护口罩
CN112956765A (zh) 一种可替换滤芯的透明口罩及制备方法
CN210203460U (zh) 一种呼气隔离型口罩
CN214509565U (zh) 一种口鼻气腔分离式口罩
CN211747164U (zh) 能够消毒处理的口罩
CN212590525U (zh) 口罩支撑装置和配置该口罩支撑装置的口罩
CN216315726U (zh) 气溶胶专用防护口罩
CN214630107U (zh) 一种可替换滤芯的透明口罩
CN211794465U (zh) 一种拆装式口罩结构
CN211983907U (zh) 一种防压眼镜、增加过滤面积及减小呼吸阻力的防护口罩
CN214509601U (zh) 一种平面口罩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