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4087U - 涡旋式伸管机构、自动清洗装置和包括它们的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涡旋式伸管机构、自动清洗装置和包括它们的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34087U
CN212234087U CN201820474792.XU CN201820474792U CN212234087U CN 212234087 U CN212234087 U CN 212234087U CN 201820474792 U CN201820474792 U CN 201820474792U CN 212234087 U CN212234087 U CN 212234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upper plate
lower plate
scrol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747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峰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4747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34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34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34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涡旋式伸管机构,其包括上板体(1)、下板体(2)、管体(3)和旋转配合部件,其中,第一孔口(4)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或所述下板体(2)两者之一中,且涡旋槽(5)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或所述下板体(2)两者之另一个中;所述管体(3)的第一端部(8)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固定;所述旋转配合部件包括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体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上,所述第二旋转体设置在所述下板体(2)上,并且,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包括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自动清洗装置和电饭煲。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结构紧凑、能够自动冲洗电饭煲的锅体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涡旋式伸管机构、自动清洗装置和包括它们的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式伸管机构及自动清洗装置(A47J 36/00),用于清洗需要清洗的容器的内空腔。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所述自动清洗装置的电饭煲(A47J 27/00),其包括煲盖、壳身和锅体,其中,所述锅体被安置在所述壳身的第一内腔中。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电饭煲大多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因此设计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电饭煲是有商业前景的。
专利文献CN102172314B公开一种电饭煲的锅清洗单元,其能够进行对使用后的锅的清洗。该锅清洗单元为如下结构的电饭煲的锅清洗单元,即,所述电饭煲具备:电饭煲本体,其在上面具有开口部,并且具有与该开口部连通的空间;盖体,其被配置在该电饭煲本体的上部,并且能够开闭所述开口部;锅,其为有底的大致圆筒形状,并用于收纳包括大米在内被烹调物;液体供给单元,其用于向所述锅内供给包括水在内的液体,所述电饭煲的锅清洗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锅清洗单元由棒状的主旋转构件和棒状的副旋转构件所组成,该主旋转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大致中心处;该副旋转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该主旋转构件上,并且具备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连通的多个液体喷射口。
专利文献CN105795885A公开本发明公开了自动清洗电饭煲,它包括有底座、锅体、内锅、上盖、加热装置,底座上设有储米仓,储米仓内设有集米装置,集米仓一侧设有锅体与锅盖,储米仓内输米内筒,输米内筒内设有螺旋装置,锅盖内设有清洗筒,输米内筒上端设有开口与清洗筒连接,清洗筒上端设有注水装置,清洗筒下端设有集米仓,集米仓下端设有溢水管,集米仓下端设有活动开关,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设备,其节能可持续;可以直接打开开关控制或者安装远程wifi装置,可以实现本地与远程控制对电饭煲的电源通断,米自动输送到清洗装置,清洗完成后直接传送内锅内,然后开始煮饭直至煮熟。实现只需按电源按钮即可完成煮饭,完全实现无人化工作,即无须人工,特别适合上班一族。
专利文献CN206252410U公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清洗装置、电饭煲上盖组件及电饭煲。物料清洗装置包括:本体,具有中空腔体;上盖,与本体相连接,位于本体上方;下盖,与本体相连接,位于本体下方;本体和上盖通过本体能够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于本体密封件内表面上。通过将本体和上盖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使用户在对物料清洗装置进行清洗时方便、快捷,确保物料清洗装置内的清洁,进一步保证了通过该物料清洗装置清洗的食品的安全性,确保用户的身体健康;并且可拆卸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日常的保养和维护,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专利文献CN206324700U公开一种物料清洗装置、电饭煲上盖组件及电饭煲。物料清洗装置包括:本体,具有中空腔体;上盖,与本体相连接,位于本体上方;下盖,与本体相连接,位于本体下方;本体、上盖和下盖通过本体能够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于本体密封件内表面上。通过将本体、上盖和下盖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使用户便于对物料清洗装置进行清洗,保证物料清洗装置内的卫生,进而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确保用户的身体健康;并且可拆卸结构简单,便于日常的保养和维护,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专利文献CN105688678A公开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涡旋管式膜组件及系统,由涡旋型管式膜元件、管道以及壳体组成膜组件,并由电机驱动从而旋转,所述涡旋型管式膜元件定型为涡旋状、螺旋状以及塔形螺旋状结构。本发明具有提高抗污染能力、提高膜分离能力、极大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涡旋型线及膜管直径可变、节能70%~85%、无需曝气、实现低成本运行、实现过膜条件(压力、切向力等)随介质特征参数(浓度、粘度、流量)的变化而自动调整、适用于各种分离精度的有机膜和无机膜。
上述清洗装置并不能很好地用于家庭厨房的器皿及电饭煲的锅体的清洗,因此,设计出结构简单、成本合理的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电饭煲依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发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涡旋式伸管机构,其能够收纳、伸出一确定长度的管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自动清洗装置,其能够自动清洗容器的内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电饭煲,其能够自动对电饭煲的锅体的内空腔进行清洗。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涡旋式伸管机构,其包括上板体、下板体、管体和旋转配合部件,其中,
第一孔口设置在所述上板体或所述下板体两者之一中,且涡旋槽设置在所述上板体或所述下板体两者之另一个中;
在所述涡旋槽的第一起始部设置有限位部件,其中,所述限位部件能够限制所述管体的第三中间部在所述涡旋槽中的移动幅度,使得所述管体的第四伸出部能够从所述第一孔口伸出或回退;
所述旋转配合部件包括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体设置在所述上板体上,所述第二旋转体设置在所述下板体上,并且,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相互配合,从而,所述上板体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板体转动;
在所述管体的伸出工作状态下,借助于所述上板体相对于所述下板体的转动,所述管体的第四伸出部从所述第一孔口伸出;
在所述管体的收储静息状态下,借助于所述上板体相对于所述下板体的转动,所述管体的第四伸出部回退,被收储到所述涡旋槽中。
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达到了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利于实现机电自动化的技术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还提出自动清洗装置,其用于清洗需要清洗的容器的内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旋转驱动部件、水循环驱动部件、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和支架组件;
所述旋转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上板体相对于所述下板体旋转,从而使所述管体伸入所述容器的内空腔,或者从所述容器的内空腔中回退至所述上板体的涡旋槽中;
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能够将水输送到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中,进而将水输送至所述容器的内空腔中,或者借助于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能够将水从所述容器的内空腔抽吸出来;
所述支架组件能够将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和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组装在一起。
所述自动清洗装置达到了结构紧凑、电力驱动进行清洗操作的技术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还提出电饭煲,其包括煲盖、壳身和锅体,其中,所述锅体被安置在所述壳身的第一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包括所述的自动清洗装置,用于自动清洗锅体内的残留物。
所述电饭煲达到了结构紧凑、自动进行清洗操作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方案,其还可以包括具体实施例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只要这样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是可实施的,由此组成的新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优点和特性通过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得以更好的理解,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图1所示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3:图1所示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又一立体视图,其中,上板体1被去除,以清楚地显示管体3与下板体2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结构关系;
图4:图1所示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又一立体视图,其中,下板体2被去除,以清楚地显示管体3与上板体1的涡旋槽5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结构关系;
图5:图1所示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上板体1的立体视图;
图6:图1所示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下板体2的立体视图;
图7:图1所示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下板体2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8:图1所示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3的立体视图;
图9:图1所示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导向板15的立体视图;
图10:阿基米德螺线及其基圆的示意图;
图11:斐波那契螺旋线及其基圆的示意图;
图12:渐开线及其基圆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洗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分解视图,其中,支架组件没有示出;
图14:图13所示的自动清洗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支架组件没有示出;
图15:图13所示的自动清洗装置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和旋转驱动部件组装在一起的立体示意图;
图16:图13所示的自动清洗装置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和旋转驱动部件组装在一起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17:图13所示的自动清洗装置的水循环驱动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8:图13所示的自动清洗装置的旋转驱动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9: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电饭煲的分解视图;
图20:图19所示的电饭煲的立体视图;
图21: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另一立体视图,其中,煲盖被去除;
图22: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立体剖视图;
图23: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另一立体剖视图;
图24: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又一立体剖视图,其中,储水箱34被显示出来;
图25: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立体剖视图,其中,煲盖被去除;
图26: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另一立体剖视图,其中,煲盖被去除;
图27: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又一立体剖视图,其中,煲盖被去除;
图28: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又一立体剖视图,其中,煲盖被去除,储水箱34被显示出来;
图29: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30: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A-A向平面剖视图;
图30a: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I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1: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B-B向平面剖视图;
图32: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C-C向平面剖视图;
图33: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煲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34: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锅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5: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壳身的立体示意图;
图36: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壳身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37: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过滤盆的立体示意图;
图38: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密封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39: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密封盖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0: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扭簧轴的立体示意图;
图41: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扭力弹簧的立体示意图;
图42: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排气孔的立体示意图;
图43: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排气孔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4: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自动清洗装置的储水箱34的立体示意图;
图45: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自动清洗装置的储水箱34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6: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自动清洗装置的旋转驱动部件的第二齿轮18的立体示意图;
图47: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自动清洗装置的旋转驱动部件的第一齿轮17的立体示意图;
图48: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自动清洗装置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下板体2的立体示意图;
图49:图48所示的下板体2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50: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开盖按钮的立体示意图。
图51:图20所示的电饭煲的煲盖组件的剖切立体示意图,其中,自动清洗装置的涡旋式伸管机构、旋转驱动部件与煲盖35集成在一起;
图52:图51所示的煲盖组件的I位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下板体2上的第一卡槽体56和所述煲盖35上的第一卡销体57形成卡槽-卡销式的锁定结构;
图53.图51所示的煲盖组件的II位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第一密封圈16支承下板体2,且煲盖35限定或固定第一密封圈16。
在图中,同一的或类似的元件使用同一数字标记,不同的元件使用不同的数字标记,其中:
1 上板体 37 锅体
10 涡旋侧壁 38 过滤盆
11 第一底面 39 开盖按钮
12 第一顶面 4 第一孔口
13 凸缘体 40 开盖弹簧
14 外周缘 41 排气孔体
15 导向板 42 密封盖
151 第一竖向体 43 第一内腔
152 第二横向体 44 第二空腔
153 第三横向体 45 铰接组件
154 第四弧形体 46 第二上表面
16 第一密封圈 47 第二下表面
17 第一齿轮 48 扭簧轴
18 第二齿轮 49 扭力弹簧
19 驱动电机 5 涡旋槽
2 下板体 50 第一下表面
21 第一槽道 51 第一上表面
3 管体 53 卡扣体
31 水泵 54 止转块
32 第一导水管 55 止转槽
33 第二导水管 56 第一卡槽体
34 储水箱 6 第一中心孔
35 煲盖 7 第二端部
36 壳身 8 第一端部
57 第一卡销体 9 涡旋侧壁
58 第一隔板部 59 第二中心孔
303 第三中间部 304 第四伸出部
501 第一起始部 502 第二存管部
501a 槽道侧壁 501b 槽道侧壁
63 卡槽体
并且,附图的显示比例并不需要工程制图的严格的一一对应,而是仅用于清楚地显示各机构、组件、部件、构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和位置关系。
本文定义的Z方向如图20所示,为电饭煲的高度方向,或者Z方向为旋转配合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方向,周向和径向的定义按旋转配合部件或齿轮的旋转运动相应定义。“上”与“下”定义相对于电饭煲正常使用的高度方向来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照图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包括上板体1、下板体2、管体3和旋转配合部件。
参照图6或图7,第一孔口4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或所述下板体2两者之一中,且涡旋槽5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或所述下板体2两者之另一个中。设计要点在于,第一孔口4和涡旋槽5必须能够产生相对运动,不能设置在同一构件上。也就是说,第一孔口4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则涡旋槽5设置所述下板体2;反之亦然,第一孔口4设置在所述下板体2,则涡旋槽5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这样的配置保证所述上板体1和所述下板体2的相对运动必然产生第一孔口4和涡旋槽5相对位置的变化。
参照图4或图5,在所述涡旋槽5的第一起始部501设置有限位部件,其中,所述限位部件能够限制所述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在所述涡旋槽5中的移动幅度,使得所述管体3的第四伸出部304能够从所述第一孔口4伸出或回退。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所述涡旋槽5的第一起始部501是指从所述涡旋槽5的特征螺旋线的基圆一侧开始的一段槽道。如图4所示,所述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是指管体3位于所述限位部件中的那一部管段。所述管体3的第四伸出部304是指从所述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至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之间的全部管段。
参照图4,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涡旋槽5的第一起始部501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最大限度利用所述涡旋槽5的长度来存放可伸出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也就是说,所述涡旋槽5分为第一起始部501和第二存管部502,其中,所述第二存管部502用于存放可向外伸出的所述管体3的第四伸出部304。如图4所示,所述管体3的第四伸出部304为从所述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至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之间的全部管段。如果需要,所述管体3的第四伸出部304几乎能够全部伸出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在所述管体3的收储静息状态下,所述管体3的第四伸出部304可以占据除第一起始部501外的全部涡旋槽的长度,也就是所述涡旋槽5的第二存管部502的全部长度。
有利地,所述限位部件由所述涡旋槽5的第一起始部501的两槽道侧壁501a、501b构成,并且,所述槽道侧壁501a、501b与所述涡旋槽5的第二存管部502的相应的两槽道侧壁形成小于90度的锐角。准确地,所述锐角是交点处第二存管部502的槽道侧壁的切线与第一起始部501的槽道侧壁501a、501b的切线相交形成的夹角。从而,在所述管体3从所述第一孔口4伸出的过程中,对管体3产生的回推力F1在第三中间部303上的分量F2很小或指向第二存管部502的外槽道侧壁,进而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的位移很小或者被所述外槽道侧壁阻止,达到了限制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大幅移动的技术效果。优选地,所述两槽道侧壁501a、501b的间距等于或略小于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的直径,这样可增加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在所述涡旋槽5的第一起始部501中的运动摩擦阻力,进一步限制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的移动幅度,保证管体3的伸出运动顺利完成。如图3和图4所示,在限位部件与涡旋槽5的侧壁的共同作用下,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相对于第四伸出部304被弯折成小于90度的锐角的形状,这有利于阻止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件是卡环,其中,所述卡环紧固在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上,并且,所述卡环与所述槽道侧壁501a、501b形成这样的运动配合:所述卡环能够沿所述第一起始部501的槽道往复运动一确定的长度,从而限制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出现大幅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件是弹性套筒,其中,所述弹性套筒紧固在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上,并且,与所述槽道侧壁501a、501b形成紧配合,从而基本阻止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移动。
所述旋转配合部件包括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体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上,所述第二旋转体设置在所述下板体2上,并且,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相互配合,从而,所述上板体1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相对转动是这样配置:第一旋转体转动,而第二旋转体保持静止;反之亦然,第一旋转体保持静止,而第二旋转体转动;第三种情形是,第一旋转体转动,且第二旋转体转动,其要点在于,只要这样的转动组合能够实现管体的伸出和回退,就是可行的技术方案。
在所述管体3的伸出工作状态下,借助于所述上板体1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的转动,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或第四伸出部304从所述第一孔口4伸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下板体2的相对转动导致涡旋槽5的槽道空腔与第一孔口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因此,从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就好象第一孔口沿着涡旋槽5的槽道空腔运动一样,从而推动所述管体3从所述第一孔口4伸出。
在所述管体3的收储静息状态下,借助于所述上板体1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的转动,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或第四伸出部304回退,被收储到所述涡旋槽5中。可以理解的是,涡旋槽5的槽道空腔与第一孔口的相对位置变化要求第一孔口在径向上具有一确定的长度,以适应运动过程中涡旋槽5的槽道空腔的在径向方向上的收敛与发散。
上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结构紧凑、操作简便,能够方便地伸出或收储管件。
优选地,如图4-7的所示,在所述下板体2中设置有第一孔口4,在所述上板体1中设置有涡旋槽5。这样的配置符合重力原理,有利于将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应用于自动清洗装置中,为此,所述管体3中可以流动清洁水或混合有清洁剂的水。
可选地,所述上板体1能够转动,而所述下板体2保持静止;所述管体3的第一端部8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固定。这样的配置有利于所述管体3与下文所述的自动清洗装置的水循环驱动部件的引水管连接。
有利地,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相互配合,形成共同的旋转中心轴线,从而,所述上板体1能够围绕所述共同的旋转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转动。这样的配置保证相对旋转运动简单,容易实施。例如,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中的一个转动,而另一个静止,就能形成共同的旋转中心轴线。
参照图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涡旋式伸管机构包括上板体1、下板体2、管体3和旋转配合部件。可选地,上板体1和下板体2可以由金属材料例如铝或不锈钢制成,优选地,上板体1和下板体2可由高分子材料例如工程塑料制成。优选地,管体3可由高分子材料例如具有弯曲弹性的塑料制成。可以理解的是,旋转配合部件可以是单独的构件,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上板体1和/或下板体2,也可以是如图3至7所示的与上板体1和/或下板体2一体成型的部分实体例如上板体1的凸缘体13和下板体2的外周缘14。
如图6和7所示,在所述下板体2中设置有第一孔口4,如图4和5所示,在所述上板体1中设置有涡旋槽5。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孔口4可以通过机加工或注塑模制的方式成型在所述下板体2中。如下文描述,所述涡旋槽5可以是通过机加工或注塑模制的方式成型在所述上板体1的空槽,或者是由直接固定在上板体1的第一底面11的涡旋侧壁片形成,或者由直接在上板体1的第一底面11上注塑模制成的涡旋侧壁片形成。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孔口4在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而言的径向上具有一确定的长度,使得在所述涡旋槽5进行旋转运动时,所述第一孔口4始终有部分孔口与涡旋槽5的空腔相面对。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而言,由于涡旋槽5在转动过程中在径向方向收敛或发散,从而,涡旋槽5的径向位置发生变化,而所述第一孔口4的位置是不可能变化的,因而只有在径向方向上加长所述第一孔口4的长度,保证无论所述涡旋槽5进行正向旋转运动或者反向旋转运动,所述第一孔口4始终有部分孔口与涡旋槽5的空腔相面对,管体3始终能够在所述第一孔口4中运动自如,而不会被卡住。因此,所述第一孔口4的确定的长度与要从所述第一孔口4伸出的管体的长度具有函数关系,例如,要伸出的管体越长,所述第一孔口4的径向长度越大。
所述管体3的第一端部8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固定。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涡旋槽5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所述管体3被容纳在所述涡旋槽5,并且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要从所述下板体2的第一孔口4中向下伸出,在所述上板体1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转动的过程中,只有所述管体3的第一端部8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固定,才能保证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的伸出和回退是可逆的。可选地,所述管体3的第一端部8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的固定方式可以是下文所描述的在电饭煲中的方式,所述管体3的第一端部8也可以是通过固定支架与所述下板体2固定在一起。
所述旋转配合部件包括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体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上,所述第二旋转体设置在所述下板体2上,并且,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相互配合,形成共同的旋转中心轴线,从而,所述上板体1能够围绕所述共同的旋转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转动。可选地,所述旋转配合部件包括安装在旋转中心轴线上的旋转轴及相应的转动轴承,或者是圆弧槽-定位销配合形成的旋转配合部件,或者如下文所述的环状的凸缘体13和圆形的外周缘14形成的旋转配合部件。
在所述管体3的伸出工作状态下,借助于所述上板体1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的转动,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从所述第一孔口4伸出向下。
在所述管体3的收储静息状态下,借助于所述上板体1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的转动,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被收储到所述涡旋槽5中。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管体3从收储静息状态到伸出工作状态的转变是通过旋转配合部件的转动来实现的,例如,旋转配合部件正向转动,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从所述第一孔口4伸出向下,而旋转配合部件正向转动,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被收储到所述涡旋槽5中。反之亦然。其物理学原理是,旋转配合部件的转动导致涡旋槽5与所述第一孔口4之间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涡旋槽5中可以容纳的所述管体3的长度发生变化,所述管体3因而从所述第一孔口4中伸出或回退,以适应上述位置变化。
由于使用涡旋槽5的结构,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结构可以做得非常最凑,而且通过简单的旋转运动就能实现管体3伸出或回缩,达到了显著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如图4和5所示,所述涡旋槽5在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底面11形成,其由两相对的涡旋侧壁9、10和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底面11共同围成。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上板体1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情形下,涡旋侧壁9、10可以由单独的金属片材制成,并通过固定连接件按设定的涡旋方式固定到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底面11上;在所述上板体1是由高分子材料或塑料制成的情形下,所述涡旋槽5可以通过注射模塑成型方法,在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底面11上一体成型。优选的是,所述涡旋侧壁9、10的高度稍大于管体3的直径,这样在上板体1和下板体2之间形成的涡旋空道能够允许管体3在涡旋槽5中自由地运动。这样配置的涡旋槽结构简单、利于加工制造。
可选地,所述涡旋槽5是在所述上板体1中开出的涡旋状的空槽。在这样的实例中,上板体1和下板体2之间的距离优选为管体3的直径的一半,以便在旋转配合部件转动时,部分管体3始终能够保持在所述涡旋状的空槽中。这样配置的涡旋槽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并且使得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结构更为简单和紧凑。
优选地,参照图10至12,所述涡旋槽5的中心线是阿基米德螺线、斐波那契螺旋线、或渐开线的形式。图中主要示出了它们的基圆和圆心。这样配置的涡旋槽符合力学原理,并且,公知的计算公式有利于实现电脑数控机床的加工或注塑模具的精确加工。
优选的是,所述管体3是弹性软管,其能够按所述涡旋槽5的形状弯曲,并且能够从所述第一孔口4弯曲地向下伸出。由于所述管体3需要进行约90度的弯曲,因此,弹性软管可选用塑筋螺旋增强软管、钢丝螺旋增强软管、或者弹性硅胶管。
优选地,所述弹性软管是波纹管。波纹管是指用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状弹性敏感元件。波纹管的弯折容易实现,弹性恢复能力较强。
优选地,如图4和5所示,所述旋转配合部件的第一旋转体是环状的凸缘体13,其在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底面11上形成;所述旋转配合部件的第二旋转体是所述下板体2的圆形的外周缘14;所述下板体2的外周缘14能够被容纳在所述上板体1的凸缘体13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并且形成旋转配合,从而,所述上板体1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环状凸缘体13可以是连续的圆环形,也可以是断续的圆弧片围成的圆环形状,甚至是沿同一圆周分布的多个圆柱体,要点是,它们能够形成旋转中心轴线。所述环状凸缘体13可以位于所述上板体1的外周缘上,也可以是位于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底面11上任意合适的位置。所述下板体2具有圆形的外周缘14,这有利于形成简单的旋转中心,无需附加的结构,所述下板体2就能够与所述环状凸缘体13形成共同的旋转中心轴线。
优选地,所述涡旋槽5的中心线是阿基米德螺线、斐波那契螺旋线、或渐开线的形式;所述旋转配合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穿过所述阿基米德螺线的、斐波那契螺旋线的、或渐开线的基圆的圆心;并且,所述涡旋槽5位于所述上板体1的凸缘体13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旋转配合部件的旋转中心与涡旋槽的中心螺旋线的基圆的圆心同心,不仅使得产品结构美观,而且符合力学原理,使得所述管体3能够更顺畅地在所述涡旋槽5中运动。当然,旋转中心与螺旋线的基圆的圆心不同心也是可以实现的,管体3依然可以所述涡旋槽5中伸出或回退。所述涡旋槽5位于所述上板体1的凸缘体13形成的环形空间内的配置使得旋转更加稳定可靠。
参照图2、图7和图9,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还包括导向板15,其中,
所述导向板15具有第一竖向体151、第二横向体152、第三横向体153和第四弧形体154;
所述导向板15与所述下板体2相连接,位于所述第一孔口4边缘;
所述导向板15的第二横向体152与所述下板体2的第一槽道21配合,使得所述导向板15能够沿所述第一槽道21径向移动,而使得所述导向板15的周向运动和Z向运动被阻止。优选地,如图3和图48所示,所述第一槽道21沿相对于所述旋转配合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而言的直径方向布置。这样的布置符合运动学原理,所述导向板15相对于静止不动的所述下板体2作径向运动,相对于所述上板体1作螺旋运动。所述导向板15运动流畅。相对于所述旋转配合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而言,周向就是指旋转的角速度适量方向,Z向是指所述旋转中心的轴线方向。
所述导向板15的第四弧形体154能够与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相接触,从而,在所述管体3向下伸出的过程中,对所述管体3进行运动导向。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图4所示,管体3的第四伸出部304被收储在所述涡旋槽5中,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抵靠所述导向板15的第四弧形体154,弯曲向下伸向所述第一孔口4。所述旋转配合部件正向转动,所述涡旋槽5与所述第一孔口4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所述涡旋槽5的限位部件限制了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的移动,因此,只有管体3的第二端部7从所述第一孔口4伸出才能适应所述涡旋槽5与所述第一孔口4的相对位置发生的变化。所述导向板15的第四弧形体154的圆弧形的接触面利于管体3的第四伸出部304顺畅地伸出所述第一孔口4。反之亦然,所述旋转配合部件反向转动,所述导向板15的第四弧形体154的圆弧形的接触面的导向作用利于管体3的第四伸出部304顺畅地从所述第一孔口4回退至所述涡旋槽5。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下板体2的第一槽道21具有空凹槽,用于容纳所述导向板15的第二横向体152,形成半个T形槽的滑动配合结构。并且,导向板的宽度应小于涡旋槽5的宽度,导向板的高度应小于涡旋槽5的高度,以便所述导向板15沿径向移动的同时,能够在涡旋槽5中自由移动。使用导向板15的配置使得所述管体3弯曲向下伸出的操作能够更加稳定可靠地进行。所述导向板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径向移动的作用力来自于涡旋槽5的侧壁的推动作用,随着管体3的伸出,所述导向板运行到所述涡旋槽5中,随着运动的进行,与所述导向板接触的涡旋槽5的侧壁的径向位置不断变化,由此推动所述导向板的径向位置不断变化,从而形成所述导向板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的径向移动。
优选地,如图1和4所示,所述上板体1具有第一中心孔6,并且,所述旋转配合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6的圆心;所述管体3的第一端部8从所述第一中心孔6向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顶面12方向穿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管体3的第一端部8从旋转中心轴线附近穿出,使得位于涡旋槽5之外的管体的第一端部8在涡旋式伸管机构作旋转的伸管运动时受到的影响最小化,也就是管体的第一端部8的位置变化最小。当然,第一中心孔6与旋转中心轴线稍微偏心或不重合也是可行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可以使用人力来手工驱动旋转配合部件转动,从而使管体3伸出或回退,或者如下文描述的通过电机-齿轮传动来实现旋转运动。还可以使用已有技术中的其它形成的动力机构,只要这种动力机构能够实现旋转配合部件的转动,就都是可行的。
上文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实现了将二维平面转动转化为管体的一维Z向直线运动。下文描述如何将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运用于自动清洗装置中。
参照图13至图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洗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自动清洗装置用于清洗需要清洗的容器的内空腔,所述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旋转驱动部件、水循环驱动部件、按上文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和支架组件。可选地,所述需要清洗的容器可以是科学实验室中的容器,也可以是家用厨房中的器具。优选地,所述容器的待清洗的内空腔具有较大的深度,所述容器例如是电饭煲中的锅体。
参照图15、16、18,所述旋转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上板体1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旋转,从而使所述管体3伸入所述容器的内空腔,或者从所述容器的内空腔中回退至所述上板体1的涡旋槽5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可以直接驱动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上板体1转动,而所述下板体2保持不动。相反地,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可以直接驱动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下板体2转动,而所述上板体1保持不动。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可以采用齿轮传动方式,或者皮带轮传动方式,或者变速电机直接驱动的方式。
参照图14和17,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能够将水输送到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3中,进而将水输送至所述容器的内空腔中,和/或者借助于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3,能够将水从所述容器的内空腔抽吸出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的导水管与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3相连通,管体3伸入到所述容器的内空腔中,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将清洁水输送至所述容器的内空腔中,对容器进行冲洗,然后,再将清洗水从容器中抽吸出来。可选地,使用两套的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其中一套用于向所述容器输送清洁水,而另一套用于从所述容器中抽吸清洗水和残留物,所述两套水循环驱动部件通过三通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3相连接,并且在电子控制部件的控制下实现冲洗操作与排水操作的转换。可以理解的是,要实现清水冲洗和废水排出,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的水泵能够双向旋转运动。
所述支架组件能够将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和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组装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自动清洗装置能够单独使用,因此所述支架组件可以按需要清洗的容器的大小和形状而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咖啡机、豆浆机、或开水机用到的类似的支架组件。
上述自动清洗装置基本能够实现对有厨房餐具例如锅体、盆体或碗体的自动清洗。
优选地,参照图14-16、18,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和驱动电机19,其中,所述驱动电机19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齿轮18转动,所述第二齿轮18通过啮合传动方式驱动第一齿轮17转动,所述第一齿轮17带动与之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所述上板体1转动。可以理解的是,使用外齿轮传动是成本较低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17与所述上板体1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使用标准连接件,例如螺栓-螺母方式、或花键方式。
优选地,如图18所示,所述第一齿轮17是外齿圈的形式,其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板体1的外圆周上,并且,所述第一齿轮17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旋转配合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重合。可选地,外齿圈与所述上板体1的固定方式采用花键方式,优选地,外齿圈与所述上板体1的固定方式采用类似平键的传动方式,例如键体在所述上板体1的外圆周上形成,而键槽在外齿圈的内孔壁中形成,反之亦然,并且,这样类平键可以是多个,它们均匀分布在圆周上。这样的配置使得所述第一齿轮17不占用单独的高度空间,从而使得自动清洗装置的结构紧凑,并且转动运行可靠。
可选地,所述第一齿轮17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顶面12上,且所述第一齿轮17具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二中心孔能够让所述管体3从中穿过;并且,所述第一齿轮17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旋转配合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重合。这样的配置是将第一齿轮17通过螺钉直接固定在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顶面12上,因此,第一齿轮17的直径有较大的选择范围,并且第一齿轮17的厚度可以控制在排气孔体41的高度之下,因而也不会占用太多的额外空间。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19是无刷直流电机,其转轴与所述第二齿轮18直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驱动电机19的主体被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无刷直流电机的这种配置可以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无刷直流电机例如是宁波市比尔迪赛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BLDC BA-24无刷直流电机。
优选地,如图14-17所示,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包括水泵31、储水箱34、第一导水管32和第二导水管33,其中,所述第一导水管32的第一端口连接到所述水泵31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导水管32的第二端口伸向所述储水箱34的底部;所述第二导水管33的第一端口连接到所述水泵31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导水管33的第二端口连接到所述管体3的第一端部8,从而,所述储水箱34中的水能够通过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被输送到所述需要清洗的容器中。可选地,所述水泵31是WUA200系列水泵。这样的配置基本能够实现对所述容器的清洗,而且产品成本较合理。
优选地,所述水泵31是双向循环水泵,其正向运行能够将水从所述储水箱34输送到所述需要清洗的容器中,且其反向运行将水从所述需要清洗的容器抽吸回所述储水箱34中。这样的配置不仅能实现所述容器的清洗,而且还能够将清洗水从所述容器抽吸回所述储水箱34中,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
如图14所示,所述水泵31被安置在所述储水箱34的一侧,并被固定在所述支架组件上。这样的配置可有效减小导水管的长度,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结构紧凑。
可选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托架和第二支承台,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托架能够固定所述驱动电机19的主体,并且,所述第二支承台能够支承所述需要清洗的容器,使所述容器的内空腔正好处于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正下方。虽然图14没有示出所述支架组件,但在下文的电饭煲的技术方案描述了这样的支架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单独使用所述的自动清洗装置,支架组件是必须的,以保证相对运动的有效进行。当然,支架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清洗的容器的不同而有较多的不同实施方式,可参照咖啡机、豆浆机、热水器来具体设计支架组件。
优选地,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三固定座,其中,所述第三固定座能够固定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下板体2,从而,在所述驱动电机19驱动所述上板体1转动的同时,所述下板体2保持固定不转动。可以理解的是,上板体1被驱动转动,下板体2就必须保持固定,以便形成上板体1和下板体2的相对运动。
下文描述将上述自动清洗装置用于电饭煲的具体实施方式中。
参照图19至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电饭煲包括煲盖35、壳身36和锅体37,其中,所述锅体37被安置在所述壳身36的第一内腔43中,并且,所述电饭煲包括上述的自动清洗装置,用于自动清洗所述锅体内的残留物。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自动清洗装置可以具有独立的支架组件,这样的配置使得所述自动清洗装置能够与现有技术中的电饭煲一起使用。如下文所描述,所述自动清洗装置没有独立的支架组件,而是与电饭煲的煲盖35和壳身36集成在一起,从而使得结构紧凑、成本降低。
参照图20至32,所述自动清洗装置被集成地装配在所述电饭煲中,其中,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被安置在所述壳身36中,且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和旋转驱动部件被安置在所述煲盖35中;在所述煲盖35合上所述壳身36的情形下,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3能够伸入所述锅体37的内空腔中。由于煲盖35能够绕所述壳身36枢转运动,而所述壳身36一般相对于工作台面保持静止不动,因此,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被安置在所述壳身36中是优选的,可以避免运动导致水箱倾斜,进而导致水溢出水箱的风险。而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和旋转驱动部件被安置在所述煲盖35中,即使所述煲盖35作枢转运动也不会防碍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和旋转驱动部件的工作。各机构或部件的安置方式可以有多种方工,例如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可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的安装方式,或者采用下文中所述的具体安装方式。在这样的配置中,自动清洗装置的支架组件的第一固定托架被集成到煲盖35中,自动清洗装置的支架组件的第二支承台被集成到壳身36中,自动清洗装置的支架组件的第三固定座也被集成到壳身36中。
典型地,如图23、36、51、53所示,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的储水箱34被安置在所述壳身36的第二空腔44中;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下板体2借助于第一密封圈16被支承在所述煲盖35中,从而锁定所述下板体2在Z方向的运动,并通过卡槽-卡销配合方式锁定所述下板体2在周向和径向的运动;并且,所述驱动电机19的主体被固定在所述煲盖35中。如图30a所示,第一密封圈16一方面起到电饭煲开合时的缓冲作用,一方面起到将下板体2支承在所述煲盖35中的作用,当然,下板体2的周向运动还需要进一步锁定,如图48、图52所示,例如卡槽-卡销的锁定方式由下板体2上的第一卡槽体56和所述煲盖35上的第一卡销体57配合而成,反之亦然。优选地,如图32所示,所述储水箱34在底部具有斜坡。可以理解的是,在此处的所述“Z方向”是指第一齿轮17的旋转轴线方向,在此处的所述“周向和径向”是指第一齿轮17的旋转运动而言的圆周方向和直径方向。
典型地,如图22、25、26、27所示,所述煲盖35和所述壳身36通过铰接组件45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3的第一端部8与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的第二导水管33在所述铰接组件45中实现连通。可以理解的是,铰接组件45可以是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需改进铰接组件45,使得导水管能够从所述铰接组件45的枢转轴线处穿过,因此,所述铰接组件45具有中心孔,该中心孔的中心线优选与枢转轴线重合,连接管体3的第一端部8和第二导水管33的管接头被安放在所述中心孔中,类似于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屏幕的数据线的连接方式。
优选地,如图33所示,所述煲盖35具有第一隔板部58和第二中心孔59,其中,所述第一隔板部58与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顶面12、所述煲盖35的第一下表面50共同形成用于让所述管体3通过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二中心孔59能够让排气孔体41通向所述煲盖35的第一上表面5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隔板部58可以是连续的圆弧环体的形式,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多个隔板体的形式,其要点是需留有一缺口让所述管体3通过。所述管体3可以围绕所述第二中心孔59有规则地分布,这样的配置符合工程学原理,简洁美观。
典型地,如图30a和图50所示,所述电饭煲还包括锁合部件,用于将所述煲盖35和所述壳身36锁合在一起,其中,所述锁合部件包括开盖按钮39和开盖弹簧40;并且所述开盖按钮39具有第一座腔52和卡扣体53,其中,所述第一座腔52用于定位所述开盖弹簧40,所述卡扣体53能够与所述煲盖35的卡槽体63形成卡锁配合。如图30a所示,所述锁合部件被安装在壳身36的座腔中,使用者用手指按动所述开盖按钮39,所述开盖弹簧40被压缩,所述开盖按钮39向壳身36内部运动,所述卡扣体53脱离所述卡槽体63,进而解除对所述煲盖35的锁定,所述煲盖35能够被打开。
如图22所示,典型地,所述电饭煲还包括过滤盆38,其中,所述滤盆38能够由所述锅体37的外周缘被支承在所述锅体37中。过滤盆38的配置使得电饭煲可以煲制汤品,所述过滤盆38可以放置固体汤料或汤包,煲好汤后,所述过滤盆38可被提起,实现汤、渣分离。
如图34和图35所示,优选地,所述锅体37具有止转块54,其能够与所述壳身36的止转槽55配合,阻止所述锅体37在使用过程中周向转动。这样的配置利于防止小孩子盛饭时锅体37旋转。
优选地,参照图38、39、49,所述的电饭煲的自动清洗装置的涡旋式伸管机构还包括密封盖42,其中,所述密封盖42被设置在所述下板体2的第二下表面47上,位于所述第一孔口4附近,用于封盖所述第一孔口4。所述第一孔口4贯通所述下板体2的第二上表面46和第二下表面47。可选地,所述密封盖42可按平移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孔口4进行密封,也可按在所述下板体2的第二下表面47上平面转动的方式密封所述第一孔口4。这样的密封配置利于在煲制食品时防止管体3中残留的水渍渗入正在煲制的食品中。
优选地,如图49所示,所述密封盖42借助于扭簧轴48和扭力弹簧49,被安装在所述下板体2的第二下表面47上。这样的密封配置能够实现自动密封所述第一孔口4,在管体3向下伸出的推力作用下,克服所述扭力弹簧49的作用力,所述密封盖42被推开,管体3伸向锅体内部,在管体3回退至涡旋式伸管机构中的情形下,所述扭力弹簧49的弹性恢复力保证所述密封盖42回到密封状态。
为了实现智能厨房,优选地,所述电饭煲还包括人工智能AI芯片,用于在互联网上远程控制所述电饭煲工作。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可以通知加装人工智能AI芯片来实现智能化。能够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智能AI芯片的具体结构、形状和功能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详述。
上述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电饭煲的自动清洗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驱动电机19驱动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18转动,其中第二齿轮18被固定在上板体1上,导向板15被安装于所述下板体2上,因为下板体2固定不动,因此,导向板15只能作径向运动,并且由于涡旋槽5的作用,使得所述导向板15始终处于管体3的弯曲向下的起点处,对管体3进行弯曲向下导向。
当上板体1转动时,管体3由于导向板15的导向作用,将密封盖42顶开一确定的角度。当水泵31打开,水从管体3冲出,经过锅体37的内空腔,形成涡流,对锅体37进行冲洗。
当冲洗完成后,驱动电机19继续工作,直至管体3伸至锅底,水泵31反转,把锅内的水抽出,水和食物残渣混合物被抽吸到储水箱34中,在储水箱34的斜坡的作用下,食物残渣汇集到斜坡的低洼处。
在管体3被食物残渣堵塞的情况下,水泵31正向转动,将堵塞的食物残渣冲出管体3,水泵31再反向转动,重新抽取锅体3内的水和食物残渣混合物,直至抽取完毕。
锅体内剩余的少量水,使用电饭煲加热成水蒸汽排出。
专利文献CN102172314B,CN105795885A,CN206252410U,CN206324700U,CN105688678A,CN103089618B,CN106051036A,CN1751822A,CN102359524B可能公开了与本发明创造相关的零件、元件、部件或装置,因此,在本文中没有提及的零件、元件和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位置关系、作用力关系、运动关系、能量关系、动量关系等都可参照上述引用的专利文献来理解。本文引用的所述专利文献的技术内容因而成为本专利申请文件的一部分。在需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所有的已公布的专利文献都可对本专利申请提供现有技术参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优选的或具体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创造的设计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创造的设计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发明创造的范围之内和/或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0)

1.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板体(1)、下板体(2)、管体(3)和旋转配合部件,其中,
第一孔口(4)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或所述下板体(2)两者之一中,且涡旋槽(5)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或所述下板体(2)两者之另一个中;
在所述涡旋槽(5)的第一起始部(501)设置有限位部件,其中,所述限位部件能够限制所述管体(3)的第三中间部(303)在所述涡旋槽(5)中的移动幅度,使得所述管体(3)的第四伸出部(304)能够从所述第一孔口(4)伸出或回退;
所述旋转配合部件包括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体设置在所述上板体(1)上,所述第二旋转体设置在所述下板体(2)上,并且,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相互配合,从而,所述上板体(1)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转动;
在所述管体(3)的伸出工作状态下,借助于所述上板体(1)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的转动,所述管体(3)的第四伸出部(304)从所述第一孔口(4)伸出;
在所述管体(3)的收储静息状态下,借助于所述上板体(1)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的转动,所述管体(3)的第四伸出部(304)回退,被收储到所述涡旋槽(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板体(2)中设置有第一孔口(4),在所述上板体(1)中设置有涡旋槽(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1)能够转动,而所述下板体(2)保持静止;所述管体(3)的第一端部(8)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相互配合,形成共同的旋转中心轴线,从而,所述上板体(1)能够围绕所述共同的旋转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槽(5)在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底面(11)形成,其由两相对的涡旋侧壁(9、10)和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底面(11)共同围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槽(5)是在所述上板体(1)中开出的涡旋状的空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槽(5)的中心线是阿基米德螺线、斐波那契螺旋线、或渐开线的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是弹性软管,其能够按所述涡旋槽(5)的形状弯曲,并且能够从所述第一孔口(4)弯曲地向下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管是波纹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配合部件的第一旋转体是环状的凸缘体(13),其在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底面(11)上形成;所述旋转配合部件的第二旋转体是所述下板体(2)的圆形的外周缘(14);所述下板体(2)的外周缘(14)能够被容纳在所述上板体(1)的凸缘体(13)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并且形成旋转配合,从而,所述上板体(1)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槽(5)的中心线是阿基米德螺线、斐波那契螺旋线、或渐开线的形式;所述旋转配合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穿过所述阿基米德螺线的、斐波那契螺旋线的、或渐开线的基圆的圆心;并且,所述涡旋槽(5)位于所述上板体(1)的凸缘体(13)形成的环形空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口(4)在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而言的径向上具有确定的长度,使得在所述涡旋槽(5)进行旋转运动时,所述第一孔口(4)始终有部分孔口与所述涡旋槽(5)的空腔相面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还包括导向板(15),其中,
所述导向板(15)具有第一竖向体(151)、第二横向体(152)、第三横向体(153)和第四弧形体(154);
所述导向板(15)与所述下板体(2)相连接,位于所述第一孔口(4)边缘;
所述导向板(15)的第二横向体(152)与所述下板体(2)的第一槽道(21)配合,使得所述导向板(15)能够沿所述第一槽道(21)径向移动,而使得所述导向板(15)的周向运动和Z向运动被阻止;
所述导向板(15)的第四弧形体(154)能够与所述管体(3)的第二端部(7)相接触,从而,在所述管体(3)向下伸出的过程中,对所述管体(3)进行运动导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1)具有第一中心孔(6),并且,所述旋转配合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6)的圆心;所述管体(3)的第一端部(8)从所述第一中心孔(6)向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顶面(12)方向穿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由所述涡旋槽(5)的第一起始部(501)的两槽道侧壁(501a、501b)构成,并且,所述槽道侧壁(501a、501b)相对于所述涡旋槽(5)的第二存管部(502)的相应的槽道侧壁弯折,形成小于90度的锐角。
16.自动清洗装置,其用于清洗需要清洗的容器的内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旋转驱动部件、水循环驱动部件、按权利要求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和支架组件;
所述旋转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上板体(1)相对于所述下板体(2)旋转,从而驱动所述管体(3)伸入所述容器的内空腔,或者反向转动,驱动所述管体(3)从所述容器的内空腔中回退至所述上板体(1)的涡旋槽(5)中;
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能够将水输送到所述的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3)中,进而将水输送至所述容器的内空腔中;
所述支架组件能够将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和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组装在一起。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和驱动电机(19),其中,所述驱动电机(19)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齿轮(18)转动,所述第二齿轮(18)通过啮合传动方式驱动第一齿轮(17)转动,所述第一齿轮(17)带动与之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所述上板体(1)转动。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7)是外齿圈的形式,其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板体(1)的外圆周上,并且,所述第一齿轮(17)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旋转配合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重合。
19.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7)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顶面(12)上,且所述第一齿轮(17)具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二中心孔能够让所述管体(3)从中穿过;并且,所述第一齿轮(17)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旋转配合部件的旋转中心轴线重合。
20.按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包括水泵(31)、储水箱(34)、第一导水管(32)和第二导水管(33),其中,所述第一导水管(32)的第一端口连接到所述水泵(31)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导水管(32)的第二端口伸向所述储水箱(34)的底部;所述第二导水管(33)的第一端口连接到所述水泵(31)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导水管(33)的第二端口连接到所述管体(3)的第一端部(8),从而,所述储水箱(34)中的水能够通过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被输送到所述需要清洗的容器中。
21.按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1) 是双向循环水泵,其正向运行能够将水从所述储水箱(34)输送到所述需要清洗的容器中,且其反向运行将水从所述需要清洗的容器抽吸回所述储水箱(34)中。
22.电饭煲,其包括煲盖(35)、壳身(36)和锅体(37),其中,所述锅体(37)被安置在所述壳身(36)的第一内腔(4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包括按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清洗装置,用于自动清洗所述锅体内的残留物。
23.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清洗装置被集成地装配在所述电饭煲中,其中,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被安置在所述壳身(36)中,且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和旋转驱动部件被安置在所述煲盖(35)中;在所述煲盖(35)合上所述壳身(36)的情形下,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3)能够伸入所述锅体(37)的内空腔中。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的储水箱(34)被安置在所述壳身(36)的第二空腔(44)中;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下板体(2)借助于第一密封圈(16)被支承在所述煲盖(35)中,从而锁定所述下板体(2)在Z方向的运动,并通过卡槽-卡销配合方式锁定所述下板体(2)在周向和径向的运动;并且,所述自动清洗装置的驱动电机(19)的主体被固定在所述煲盖(35)中。
25.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煲盖(35)和所述壳身(36)通过铰接组件(45)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涡旋式伸管机构的管体(3)的第一端部(8)与所述水循环驱动部件的第二导水管(33)在所述铰接组件(45)中实现连通。
26.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煲盖(35)具有第一隔板部(58)和第二中心孔(59),其中,所述第一隔板部(58)与所述上板体(1)的第一顶面(12)、所述煲盖(35)的第一下表面(50)共同形成用于让所述管体(3)通过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二中心孔(59)能够让排气孔体(41)通向所述煲盖(35)的第一上表面(51)。
27.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还包括过滤盆(38),其中,所述过滤盆(38)能够由所述锅体(37)的外周缘被支承在所述锅体(37)中。
28.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37)具有止转块(54),其能够与所述壳身(36)的止转槽(55)配合,阻止所述锅体(37)在使用过程中周向转动。
29.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饭煲的自动清洗装置的涡旋式伸管机构还包括密封盖(42),其中,所述密封盖(42)被设置在所述下板体(2)的第二下表面(47)上,位于所述第一孔口(4)附近,用于封盖所述第一孔口(4)。
30.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42)借助于扭簧轴(48)和扭力弹簧(49),被安装在所述下板体(2)的第二下表面(47)上。
CN201820474792.XU 2018-04-04 2018-04-04 涡旋式伸管机构、自动清洗装置和包括它们的电饭煲 Active CN212234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4792.XU CN212234087U (zh) 2018-04-04 2018-04-04 涡旋式伸管机构、自动清洗装置和包括它们的电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4792.XU CN212234087U (zh) 2018-04-04 2018-04-04 涡旋式伸管机构、自动清洗装置和包括它们的电饭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34087U true CN212234087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71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4792.XU Active CN212234087U (zh) 2018-04-04 2018-04-04 涡旋式伸管机构、自动清洗装置和包括它们的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340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0262B (zh) 一种水槽式洗碗机
CN109339158B (zh) 智能灶台柜的盆体
CN212234087U (zh) 涡旋式伸管机构、自动清洗装置和包括它们的电饭煲
CN109619996A (zh) 挂壁式锅盖组件及烹饪机
US20200277766A1 (en) Garbage Separator
CN213129078U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205019007U (zh) 洗碗机箱体
CN218355662U (zh) 烹饪器具
RU2605189C2 (ru) Кухонная машина с выпуск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CN201097970Y (zh) 电动翻炒锅
CN109247811A (zh) 一种能智能控制燃气供应的炒菜机
CN110151016B (zh) 一种胶囊料理机
CN209984046U (zh) 挂壁式锅盖组件及烹饪机
CN210354429U (zh) 一种胶囊料理机
CN218074678U (zh) 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3371328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8515573U (zh) 烹饪器具
CN210018999U (zh) 一种下饭机构及一种煮饭分饭设备
CN210055618U (zh) 可变换烹饪空间的锅盖组件及烹饪机
CN218419378U (zh) 洗料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11374483A (zh) 供料装置及酱料机
CN217565640U (zh) 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7524574U (zh) 烹饪器具
CN208755371U (zh) 厨房电器
CN115868831A (zh) 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