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1511U - 智能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31511U
CN212231511U CN202021216660.0U CN202021216660U CN212231511U CN 212231511 U CN212231511 U CN 212231511U CN 202021216660 U CN202021216660 U CN 202021216660U CN 212231511 U CN212231511 U CN 212231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bracket
intelligent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main body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166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166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31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31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31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从设备主体的内部延伸至设备主体的外边缘;升降模组,升降模组包括杠杆支架和驱动装置,杠杆支架包括第一端与和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杠杆支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设备主体内部,驱动装置与杠杆支架直接驱动连接以使杠杆支架的第二端从开口伸出设备主体外部或者从开口缩回至设备主体内部;以及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可翻转安装在杠杆支架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终端设备的升降模组零部件少,体积小,结构更加简单,且升降模组的升降行程小,能够大大减小整个智能终端设备的体积,降低智能终端设备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智能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的进步,智能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等)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智能终端设备除了具备基本的通话、网上冲浪、拍摄等功能外,还配备了学习辅助功能。例如,可以通过智能终端上的摄像模组识别书本的内容并在显示屏实时显示,用户通过点击屏幕即可进行学习。
市面上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该智能终端设备上设置有升降模组和摄像模组,该升降模组可以带动摄像模组升降,从而使得摄像模组在不使用时可以隐藏于移动终端设备的主体内部,而在使用时可以移出移动终端设备的主体的外部进行拍摄。
然而,上述的升降模组主要包括滑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摄像模组安装在滑动机构上,实际使用时,利用驱动机构对传动机构施加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输至滑动机构,进而带动摄像模组随滑动机构滑动以实现升降。可见,该智能终端设备的驱动行程比较大,整个升降模组包括的零部件多,体积大,不利于智能终端设备的小型化、轻薄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的智能终端设备的升降模组的驱动行程大、体积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从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延伸至所述设备主体的外边缘;
升降模组,所述升降模组包括杠杆支架和驱动装置,所述杠杆支架包括第一端与和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内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杠杆支架直接驱动连接以使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二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设备主体外部或者从所述开口缩回至所述设备主体内部;以及
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可翻转安装在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二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伸缩杆和动力部,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连接端和与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杠杆支架连接以形成杠杆支点,所述伸缩杆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动力部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杠杆支架和所述伸缩杆两者之一上设置有转轴,两者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轴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杠杆支架上设置有让位凹槽,所述让位凹槽的凹陷方向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让位凹槽的底面设置,所述轴套位于所述让位凹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包括驱动马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包括第一定位块和弹扣,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口的内部,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定位块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所述弹扣的顶端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弹扣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滑槽内;其中,
当所述弹扣沿所述滑槽移动至位于顶端的所述第一卡止部处的过程中,所述伸缩杆驱动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二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设备主体外部;
当所述弹扣沿所述滑槽移动至位于底端的所述第一卡止部处的过程中,所述伸缩杆驱动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二端从所述开口缩回至所述设备主体内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滑槽呈三角形,所述第一卡止部位于所述三角形的顶角,所述第二卡止部位于所述三角形的底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弹扣导入所述第二卡止部的第一导向斜面和用于将所述弹扣导出所述第二卡止部的第二导向斜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还包括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扣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块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杠杆支架包括背离所述开口设置的第一侧面,当所述杠杆支架缩回至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时,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外边缘平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二端设置有倒角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摄像头和翻转驱动组件,所述翻转驱动组件与所述摄像头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摄像头相对所述设备主体翻转。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凹陷方向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摄像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翻转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安装凹槽与所述摄像头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弹性驱动件,当所述杠杆支架缩回至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时,所述弹性驱动件的两端分别抵顶在所述摄像头的背面和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面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驱动件包括弹簧、橡胶柱、硅胶柱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部设置有让位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终端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终端设备通过将升降模组设置为杠杆支架和驱动装置,并利用两者实现杠杆原理。当驱动装置驱动杠杆支架升降时,杠杆支架绕第一端旋转,杠杆支架的第二端实现升降,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将摄像模组安装在杠杆支架的第二端。当驱动装置驱动杠杆支架上升时,杠杆支架的第二端沿开口伸出设备主体的外部,进而带动摄像模组移出至设备主体的外部,便于摄像模组进行拍摄工作。当驱动装置驱动杠杆支架下降时,杠杆支架的第二端沿开口缩回设备主体的内部,进而带动摄像模组缩回设备主体的内部,实现摄像模组的隐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升降模组设置为滑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的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终端设备的升降模组零部件更少,体积小,结构更加简单,且升降模组的升降行程小,能够大大减小整个智能终端设备的体积,降低智能终端设备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杠杆支架第二端位于设备主体内部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杠杆支架第二端位于设备主体外部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驱动装置与杠杆支架的第一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驱动装置与杠杆支架的第二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驱动装置与杠杆支架的第三示意图。
图标:10-设备主体;11-开口;20-杠杆支架;21-让位凹槽;211-缺口;22-转轴;23-第一侧面;24-第一端;25-第二端;26-倒角结构;27-安装凹槽;28-让位部;30-驱动装置;31-伸缩杆;311-轴套;312-第一连接端;313-第二连接端;32-动力部;321-第一定位块;322-滑槽;323-弹扣;324-第一卡止部;325-第二卡止部;326-第一导向斜面;327-第二导向斜面;328-第二定位块;40-摄像模组;41-摄像头;42-翻转驱动组件;421-弹性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正如前文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那样,现有的智能终端设备的升降模组主要包括滑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摄像模组安装在滑动机构上,实际使用时,利用驱动机构对传动机构施加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输至滑动机构,进而带动摄像模组随滑动机构滑动以实现升降。现有的智能终端设备的驱动行程比较大,整个升降模组包括的零部件多,体积大,难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智能终端设备,本实施例的智能终端设备利用杠杆原理来驱动摄像模组进行升降,整个升降模组的行程小,零部件少,能够大大简化升降模组的结构。
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模组缩回至设备主体10内部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模组的第二端移动至设备主体10外部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升降模组以及摄像模组40。
其中,设备主体10上设置有开口11,该开口11从设备主体10的内部延伸至设备主体10的外边缘;升降模组包括杠杆支架20和驱动装置30,杠杆支架20包括第一端24与和第一端24相对的第二端25,该杠杆支架20的第一端24可转动地安装在设备主体10内部,驱动装置30与杠杆支架20直接驱动连接,从而驱动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从开口11伸出设备主体10外部或者从开口11缩回至设备主体10内部;摄像模组40可翻转地安装在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设备主体10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以及手表等电子产品的主体结构。开口11可以设置在平板电脑、手机以及手表等电子产品的主体结构位于外侧的任何一个侧边,并延伸至平板电脑、手机以及手表等电子产品的主体结构内部。开口11在不妨碍平板电脑、手机以及手表等电子产品的主体结构上的其他结构的安装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在平板电脑、手机以及手表等电子产品的主体结构的表面上并延伸至主体结构的内部。
杠杆支架20的第一端24可以通过转轴连接在设备主体10的内部,还可以通过铰接或者球头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在设备主体10的内部。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设备的升降模组设置有杠杆支架20和驱动装置30,而杠杆支架20的第一端24是可转动地连接在设备主体10的内部的,在驱动装置30与杠杆支架20直接驱动连接的位置处,能够形成杠杆支点。驱动装置30驱动杠杆支架20升降时,杠杆支架20绕第一端24旋转,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实现升降,与此同时,本实施例中将摄像模组40可翻转地安装在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当驱动装置30驱动杠杆支架20上升时,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沿开口11伸出设备主体10的外部,进而带动摄像模组40移出至设备主体10的外部(参见图2所示),摄像模组40翻转,便于进行拍摄工作。当驱动装置30驱动杠杆支架20下降时,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沿开口11缩回设备主体10的内部,进而带动摄像模组40缩回设备主体10的内部(参见图1所示),实现摄像模组40的隐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升降模组设置为滑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的结构而言,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设备的升降模组仅仅包括驱动装置30和杠杆支架20,零部件更少,结构更加简单,且升降模组的升降行程小,能够大大减小整个智能终端设备的体积,降低智能终端设备的生产成本。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杠杆支架20整体大致呈一个扇形块状结构,该扇形块状结构的较窄的一端为杠杆支架20的第一端24,对应地,该扇形块状结构的较宽的一端为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便于对摄像模组40进行安装同时还能够减小整个杠杆支架20的整体体积和重量,进一减少智能终端设备的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杠杆支架20还可以设置为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异形板块结构。
为了避免杠杆支架20转动过程中与开口11的边缘发生干涉和碰撞,本实施例中的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处设置有倒角结构26,该倒角结构26优选为倒圆角,外观平滑且完整。可选地,倒角结构26还可以是斜角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杠杆支架20具有背离开口11设置的第一侧面23,当杠杆支架20缩回至设备主体10的内部时,第一侧面23与设备主体10的外边缘平齐,能够保证整个智能终端设备的外观完整性。
进一步地,为了安装摄像模组40,本实施中的杠杆支架20上还设置有安装凹槽27,该安装凹槽27位于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端面上,且该安装凹槽27的凹陷方向与设备主体10的厚度方向一致,实际安装时,将摄像模组40安装在该安装凹槽27内,能够进一步减小智能终端设备的厚度。
具体地,本实施中的摄像模组40包括摄像头41和翻转驱动组件42,实际安装时,摄像头41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凹槽27内,翻转驱动组件42与摄像头41连接在安装凹槽27与摄像头41以驱动连接摄像头41相对设备主体10翻转,便于对摄像头41的拍摄角度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41与安装凹槽27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该转轴位于摄像头41的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翻转驱动组件42支撑在摄像头41的靠近顶部的底面位置处,当翻转驱动组件42驱动摄像头41转动时,可以最大限度地调整摄像头41相对于设备主体10的旋转角度。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将翻转驱动组件42设置为弹性驱动件421,当杠杆支架20缩回至设备主体10的内部时,该弹性驱动件421的两端分别抵顶在摄像头41和安装凹槽27底面之间。
伴随着升降模组的升降,当驱动装置30驱动杠杆支架20上升时,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沿开口11伸出设备主体10的外部,进而带动摄像模组40移出至设备主体10的外部时,由于摄像头41的表面未受到其他结构的止挡,弹性驱动件421释放其存储的弹力,使得摄像头41在安装凹槽27内转动并将摄像头41的顶端推出至安装凹槽27外部,完成对摄像头41的拍摄角度的调节。当驱动装置30驱动杠杆支架20下降时,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沿开口11缩回设备主体10的内部,在此过程中,摄像头41的底端首先进入开口11,随着杠杆支架20第二端25的不断缩回,摄像头41的表面不断受到来至开口11的侧壁面的压迫,使得摄像头41以及弹性驱动件421不断回缩进入到安装凹槽27内,最终使得摄像模组40缩回设备主体10的内部,实现摄像模组40的隐藏。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驱动件421为弹簧、橡胶柱、硅胶柱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防止摄像头41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安装凹槽27的底面发生干涉,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凹槽27的底部设置有让位部28,该让位部28可以是让位凹陷部,还可以是让位通孔或者缺口等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6,为了便于与驱动装置30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杠杆支架20上还设置有让位凹槽21,该让位凹槽21的凹陷方向与设备主体10的厚度方向一致,且该让位凹槽21靠近驱动装置30的一侧设置有缺口211,实际安装时,驱动装置30从该缺口211伸入让位凹槽21与杠杆支架20连接形成前述的杠杆支点。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30包括伸缩杆31和动力部32,该伸缩杆31包括第一连接端312和与第一连接端312相对的第二连接端313,第一连接端312伸入至让位凹槽21内与杠杆支架20连接以形成杠杆支点,伸缩杆31的第二连接端313与动力部32连接。动力部32对伸缩杆31施加升降动力时,伸缩杆31在动力部32上升降以带动杠杆支架20以杠杆方式转动,进而使得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沿开口11缩回设备主体10的内部或者沿开口11伸出设备主体10的外部。
进一步地,为了将伸缩杆31和杠杆支架20稳定地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的杠杆支架20和伸缩杆31两者之一上设置有转轴22,两者另一上设置有与转轴22相适配的轴套311,通过转轴22和轴套311相互配合连接的方式连接伸缩杆31和杠杆支架20,能够有效避免杠杆支架20在转动的过程中与伸缩杆31发生干涉。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的伸缩杆31与杠杆支架20之间还可以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或者球头铰链连接方式连接,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将转轴22设置在杠杆支架20上,对应将轴套311设置在伸缩杆31的第一连接端312处,具体地,转轴22垂直于让位凹槽21的底面设置,轴套311位于让位凹槽21内并套设在转轴22上。由于本实施例中将转轴22和轴套311设置在让位凹槽21内,当轴套311与转轴22连接好之后,能够使得伸缩杆31和杠杆支架20整体大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能够减小升降模组的厚度,节约智能终端设备的内部安装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杠杆支架20上还可以不设置让位凹槽21,而直接将转轴22或者轴套311设置在扇形杠杆支架20的端面上,此时转轴22和轴套311配合连接好之后,伸缩杆31和杠杆支架20分别位于错位设置的两个竖直平面内。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部32包括第一定位块321和弹扣323,实际安装时,将第一定位块321固定安装在开口11的底部,该第一定位块321的端面上有滑槽322,该滑槽322上设置有沿第一定位块32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卡止部324和第二卡止部325,且第一卡止部324位于第二卡止部325的上方;弹扣323的顶端连接在伸缩杆31的第二连接端313,弹扣323的底端安装在滑槽322内。
当弹扣323沿滑槽322移动至位于顶端的第一卡止部324处时,伸缩杆31驱动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从开口11伸出设备主体10外部,进而带动安装在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上的摄像模组40移动至设备主体10的外部并翻转进行拍摄。
当弹扣323沿滑槽322移动至位于底端的第一卡止部324处时,伸缩杆31驱动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从开口11缩回至设备主体10内部,进而带动安装在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上的摄像模组40移动至设备主体10的内部进行隐藏。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滑槽322呈三角形,实际设计时,第一卡止部324位于三角形的顶角,第二卡止部325位于三角形的底边。
正常状态下,本实施例中的杠杆支架20位于设备主体10的内部,此时弹扣323卡止在第二卡止部325处。当需要进行拍摄时,只需要对杠杆支架20施加按压力,此时,杠杆支架20将其受到的按压力传递给伸缩杆31,伸缩杆31将该按压力传递至弹扣323,该弹扣323受到按压力之后脱离第二卡止部325,此时,撤销按压力,弹扣323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沿三角形滑槽322滑动,并带动伸缩杆31上升,直至弹扣323卡止在第一卡止部324处。在此过程中,伸缩杆31上升驱动杠杆支架20绕第一端24转动,进而使得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沿设备主体10上的开口11伸出至设备主体10的外部。
当不需要使用智能终端设备的拍摄功能时,只需要对杠杆支架20施加按压力,此时,杠杆支架20将其受到的按压力传递给伸缩杆31,伸缩杆31将该按压力传递至弹扣323,该弹扣323受到按压力之后脱离第一卡止部324后并继续按压杠杆支架20,使得弹扣323沿三角形滑槽322滑动直至滑槽322底部并卡止在第二卡止部325处时撤销按压力。在此过程中,伸缩杆31下降并带动杠杆支架20绕第一端24转动,进而使得杠杆支架20的第二端25沿设备主体10上的开口11缩回至设备主体10的内部实现隐藏。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模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滑槽3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326和第二导向斜面327,该第一导向斜面326和第二导向斜面327均设置在三角形滑槽322的底边侧壁上,其中,第一导向斜面326用于将弹扣323导入第二卡止部325,第二导向斜面327用于将弹扣323导出第二卡止部325。
具体地,第一导向斜面326从第二卡止部325处延伸至三角形滑槽322的第一个斜边,第二导向斜面327从第二卡止部325处延伸至三角形滑槽322的第二个斜边。当弹扣323受按压力从第一卡止部324处脱离并沿三角形滑槽322的第一斜边移动至底边时,通过第一导向斜面326的作用,能够快速地使弹扣323卡止在第二卡止部325处。当弹扣323受按压力从第二卡止部325处脱离时,通过第一导向斜面326的作用,能够快速地使弹扣323移动在三角形滑槽322的第二个斜边,并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沿三角形滑槽322的第二斜边快速滑动并卡止在第一卡止部324处。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滑槽322还可以设置为圆形滑槽或者椭圆形滑槽等。弹扣323可以为金属弹扣,还可以是其他具有稳定弹性的卡扣结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滑槽322为设置在第一定位块321端面上的结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滑槽322内容易进入灰尘或者其他杂质,为此,本实施中动力部32还设置了第二定位块328,该第二定位块328扣设在第一定位块321上,能够对滑槽322起到一定的遮盖作用,防止滑槽322内进入灰尘等而影响弹扣323的滑动。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第一定位块321和第二定位块328需要围设形成一个能够供伸缩杆31升降运动的空间,组装好弹扣323和伸缩杆31后,第一定位块321和第二定位块328可以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在一起,还可以通过螺钉、铆钉、销钉、焊接或者粘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固定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动力部32设置为驱动马达或者驱动气缸等结构。当将动力部32设置为驱动马达时,伸缩杆31与驱动马达之间可以通过齿轮齿条连接,还可以通过丝杠等结构实现连接。当将动力部32设置为驱动气缸时,只需要将伸缩杆31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上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设备,通过将升降模组设置为杠杆支架和驱动装置,并利用两者实现杠杆原理。当驱动装置驱动杠杆支架升降时,杠杆支架绕第一端旋转,杠杆支架的第二端实现升降,与此同时,本实施例中将摄像模组安装在杠杆支架的第二端。当驱动装置驱动杠杆支架上升时,杠杆支架的第二端沿开口伸出设备主体的外部,进而带动摄像模组移出至设备主体的外部,便于摄像模组进行拍摄工作。当驱动装置驱动杠杆支架下降时,杠杆支架的第二端沿开口缩回设备主体的内部,进而带动摄像模组缩回设备主体的内部,实现摄像模组的隐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升降模组设置为滑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的结构而言,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设备的升降模组零部件更少,体积小,结构更加简单,且升降模组的升降行程小,能够大大减小整个智能终端设备的体积,降低智能终端设备的生产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终端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终端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从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延伸至所述设备主体的外边缘;
升降模组,所述升降模组包括杠杆支架和驱动装置,所述杠杆支架包括第一端与和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内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杠杆支架直接驱动连接以使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二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设备主体外部或者从所述开口缩回至所述设备主体内部;以及
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可翻转安装在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伸缩杆和动力部,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连接端和与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杠杆支架连接以形成杠杆支点,所述伸缩杆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动力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支架和所述伸缩杆两者之一上设置有转轴,两者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轴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支架上设置有让位凹槽,所述让位凹槽的凹陷方向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让位凹槽的底面设置,所述轴套位于所述让位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驱动马达。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第一定位块和弹扣,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口的内部,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定位块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所述弹扣的顶端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弹扣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滑槽内;其中,
当所述弹扣沿所述滑槽移动至位于顶端的所述第一卡止部处的过程中,所述伸缩杆驱动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二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设备主体外部;
当所述弹扣沿所述滑槽移动至位于底端的所述第一卡止部处的过程中,所述伸缩杆驱动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二端从所述开口缩回至所述设备主体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呈三角形,所述第一卡止部位于所述三角形的顶角,所述第二卡止部位于所述三角形的底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弹扣导入所述第二卡止部的第一导向斜面和用于将所述弹扣导出所述第二卡止部的第二导向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还包括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扣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支架包括背离所述开口设置的第一侧面,当所述杠杆支架缩回至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时,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外边缘平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二端设置有倒角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摄像头和翻转驱动组件,所述翻转驱动组件与所述摄像头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摄像头相对所述设备主体翻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支架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凹陷方向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摄像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翻转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安装凹槽与所述摄像头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弹性驱动件,当所述杠杆支架缩回至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时,所述弹性驱动件的两端分别抵顶在所述摄像头的背面和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驱动件包括弹簧、橡胶柱、硅胶柱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部设置有让位部。
CN202021216660.0U 2020-06-28 2020-06-28 智能终端设备 Active CN212231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6660.0U CN212231511U (zh) 2020-06-28 2020-06-28 智能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6660.0U CN212231511U (zh) 2020-06-28 2020-06-28 智能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31511U true CN212231511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10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16660.0U Active CN212231511U (zh) 2020-06-28 2020-06-28 智能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31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6743U (zh) 一种具有升降式可翻转摄像头的电子设备
CN205070027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11405407B (zh) 充电盒及无线耳机组件
CN212064116U (zh) 一种摄像模组可升降且可翻转的电子设备
CN113949757A (zh) 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131361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12231511U (zh) 智能终端设备
CN107289250B (zh) 平板式电子设备安装架
CN110691155B (zh) 电子设备
CN212064187U (zh) 一种可升降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2064172U (zh) 摄像头升降翻转装置及智能终端设备
CN208299787U (zh)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50044B (zh) 电子设备
CN214315450U (zh) 交互式会议一体机
CN211657643U (zh) 一种便携式建筑规划设计用图板架
CN110300200B (zh) 终端设备
CN2821831Y (zh) 按钮装置组合
CN110661958B (zh) 电子设备
CN210075319U (zh) 一种电控夹持型手机支架
CN212034211U (zh) 摄像头升降翻转装置及智能终端设备
CN216179980U (zh) 液晶屏上的排线贴附治具
CN220828695U (zh) 一种伸缩翻转的摄像头装置
CN217978006U (zh) 升降翻转装置
CN219437094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移动终端、摄像终端以及电子设备
CN218071587U (zh) 伸缩翻转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