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0423U - 功率端子及功率模块 - Google Patents

功率端子及功率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30423U
CN212230423U CN202021442830.7U CN202021442830U CN212230423U CN 212230423 U CN212230423 U CN 212230423U CN 202021442830 U CN202021442830 U CN 202021442830U CN 212230423 U CN212230423 U CN 212230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erminal
connecting portion
thickness
bend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28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贤龙
黄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ore Juneng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ore Juneng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ore Juneng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ore Juneng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428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30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30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30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率端子及功率模块。一种功率端子,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折弯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折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上述功率端子的折弯部的厚度小于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且小于第二连接部的厚度,通过减薄折弯部的厚度使得在折弯过程中的反作用力减小,降低折弯过程对功率端子与DBC焊接处的破坏程度,从而提高产品可靠性。另外也更容易将功率端子折弯至与外壳上表面平行。

Description

功率端子及功率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率端子及功率模块。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功率模块中功率端子通过焊接方式与直接键合铜(DBC,Direct BondingCopper)相连,然后将外壳穿过功率端子安装在底板上,最后再将超过外壳部分的功率端子折弯至与外壳平行。
然而,在折弯功率端子的过程中因为外力原因会影响功率端子与DBC铜层的焊接效果,可能会造成功率端子与DBC之间的接触不良,甚至造成功率模块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折弯功率端子由于外力影响功率端子与DBC同层的焊接效果,从而造成功率端子与DBC之间接触不良,甚至造成功率模块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功率模块。
一种功率端子,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折弯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折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
上述功率端子的折弯部的厚度小于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且小于第二连接部的厚度,通过减薄折弯部的厚度使得在折弯过程中的反作用力减小,降低折弯过程对功率端子与DBC焊接处的破坏程度,从而提高产品可靠性。另外也更容易将功率端子折弯至与外壳上表面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开设有挖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的宽度从两侧向中心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为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折弯部一侧的两个顶角为倒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远离所述折弯部一侧的接脚,所述接脚的数量≥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脚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垂直。
一种功率模块,包括DBC、外壳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功率端子,所述功率端子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DBC连接,所述外壳扣设于所述DBC上,所述功率端子沿所述折弯部进行折弯,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出所述外壳外部并与所述外壳的顶面平行。
上述功率模块中功率端子的折弯部的厚度小于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且小于第二连接部的厚度,通过减薄折弯部的厚度使得在折弯过程中的反作用力减小,降低折弯过程对功率端子与DBC焊接处的破坏程度,从而提高产品可靠性。另外也更容易将功率端子折弯至与外壳上表面平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功率端子的正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功率端子的左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功率模块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功率模块;110、功率端子;120、DBC;130、外壳;111、第一连接部;112、折弯部;113、第二连接部;1121、挖槽;1111、倒角;1112、连接孔;1131、接脚;1131a、第一连接端;1131b、第二连接端;1132、第二连接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以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功率端子的正视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功率端子的左视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功率模块的正视图。如图1至3所示,功率端子11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11、折弯部112以及第二连接部113。折弯部112的厚度小于第一连接部111的厚度且小于第二连接部113的厚度。
示例性的,功率端子110应用于诸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功率模块中。功率端子110的第一连接部111用于与功率模块100外部的电气设备连接,例如,与直流母线连接。功率端子110的第二连接部113用于与功率模块100中的DBC120连接,从而引出功率模块100的连接线,例如,功率模块100中可以设置有三个功率端子110,通过这三个功率端子110分别引出功率模块100的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功率模块100还包括外壳130,在将功率端子110与DBC120焊接后将外壳130扣合于DBC120上。外壳130上对应于功率端子110的位置设置有通孔以供功率端子110的第一连接部111穿出外壳130,之后将功率端子110的折弯部112进行弯折,使得伸出外壳130的第一连接部111与外壳130的顶面平行。
本实施例中,折弯部112的厚度小于第一连接部111的厚度且小于第二连接部113的厚度。示例性的,在折弯部112的厚度方向(图1中Y方向)的至少一侧挖槽1121。具体可以是在折弯部112沿Y方向上的一侧开设挖槽1121,也可以在折弯部112沿Y方向上的两侧均开设挖槽1121,从而减薄折弯部112的厚度。挖槽1121的形状不具体限制,例如,可以是在折弯部112沿Y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祛除一个矩形块以形成挖槽1121,也可以是在折弯部112沿Y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祛除一个半圆柱以形成挖槽1121。
上述功率端子110的折弯部112的厚度小于第一连接部111的厚度且小于第二连接部113的厚度,通过减薄折弯部112的厚度使得在折弯过程中的反作用力减小,降低折弯过程对功率端子110与DBC120焊接处的破坏程度,从而提高产品可靠性。另外也更容易将功率端子110折弯至与外壳130上表面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折弯部112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部111的宽度且小于第二连接部113的宽度,即在图1中的X方向上折弯部112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接部111的长度且小于第二连接部113的长度。示例性的,折弯部112的宽度从两侧向中心逐渐减小。例如,折弯部1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为弧形。本实施例中,能够进一步减小折弯部112的体积,从而进一步减小折弯过程中的反作用力,使得进一步提高产品可靠性并且更加便于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1远离折弯部112一侧的两个顶角为倒角1111。从而在生产功率端子110时能够很好的标记第一连接部111的位置,识别出挖槽的位置以形成折弯部112和分别位于折弯部112两侧的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3。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1包括连接孔1112,第一连接部111通过该连接孔1112与外部电气设备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13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本体1132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部本体1132远离折弯部112一侧的接脚1131,接脚1131的数量≥2。当接脚1131数量为2个时,两个接脚1131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二连接部本体1132在X方向上的两侧并对称设置。接脚1131包括第一连接端1131a和第二连接端1131b,第一连接端1131a与第二连接部本体1132连接,第二连接端1131b与DBC120焊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功率端子110与DBC120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端1131a与第二连接端1131b垂直,使得第二连接端1131b与DBC120所在平面平行,增大第二连接端1131b与DBC120的接触面积,焊接更加牢固,不易脱落。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二连接部本体1132上开设应力释放槽,使得减小接脚1131与DBC120焊接后的残余应力,从而进一步增加产品可靠性,例如,应力释放槽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部本体1132底部的中心,两个接脚1131关于应力释放槽中心对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功率模块。功率模块100包括DBC120、外壳130以及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中的功率端子110。功率端子110的第二连接部113与DBC120连接,外壳130扣设于DBC120上,功率端子110沿折弯部112进行折弯,第一连接部111伸出外壳130外部并与外壳130的顶面平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功率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折弯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折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开设有挖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的宽度从两侧向中心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折弯部一侧的两个顶角为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远离所述折弯部一侧的接脚,所述接脚的数量≥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率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脚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垂直。
10.一种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DBC、外壳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功率端子,所述功率端子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DBC连接,所述外壳扣设于所述DBC上,所述功率端子沿所述折弯部进行折弯,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出所述外壳外部并与所述外壳的顶面平行。
CN202021442830.7U 2020-07-21 2020-07-21 功率端子及功率模块 Active CN212230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2830.7U CN212230423U (zh) 2020-07-21 2020-07-21 功率端子及功率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2830.7U CN212230423U (zh) 2020-07-21 2020-07-21 功率端子及功率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30423U true CN212230423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10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2830.7U Active CN212230423U (zh) 2020-07-21 2020-07-21 功率端子及功率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30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62084U (zh) 电连接器
CN107534234A (zh) 多极连接器
KR102047677B1 (ko) 플러그 커넥터
KR20150089609A (ko) 전력반도체 모듈
KR20180112359A (ko) 소켓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US11196128B2 (en) Battery module and busbar assembly thereof
CN212230423U (zh) 功率端子及功率模块
US10832994B2 (en) Electronic module
CN219017641U (zh) 功率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10892548A (zh) 用于向紧急电话供电的电池模块
US6323545B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218896840U (zh) 一种信号端子压接结构
CN217009628U (zh) 插头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US7021956B2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terminal
US11742628B2 (en) Connector termin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4046158U (zh) 一种连接驱动电路板的金属针及其冲压模具
CN218482234U (zh) 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结构
CN219958990U (zh) 晶片导通片组件及集成电路结构
JP6510146B1 (ja) 電子モジュール
CN117715335A (zh) 功率变换器和电子部件
CN211858944U (zh) 一种多点接触的电流信号连接器母端
CN212676499U (zh) 信号端子模块及igbt模块
CN219778894U (zh) 晶片导通片组件及集成电路结构
CN218849860U (zh) 一种一体式平板接线端子
CN220692364U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