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6353U - 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26353U CN212226353U CN202020909750.1U CN202020909750U CN212226353U CN 212226353 U CN212226353 U CN 212226353U CN 202020909750 U CN202020909750 U CN 202020909750U CN 212226353 U CN212226353 U CN 2122263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way pipe
- hose
- sleeved
- fracturing manif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的外表面套接设置有第一和尚头,所述三通管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双公接头,所述双公接头的一端与第一和尚头的一端之间通过套接的第一由壬圈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的外表面套接设置有第一喇叭口。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三通管、软管、连接结构均设置成八寸的大口径结构,使用方便,输送效率更高,同时软管连接处采用马牙扣结构,同时软管外套接金属套,通过挤压金属套外力卡紧软管,配合马牙扣受到挤压形成的内力卡紧作用,可以使结构连接更加紧密,密封性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
背景技术
在没有大口径高分子压裂管汇管线之前,一般压裂管汇管线都用4寸管线管箍连接,根据使用者现场反应,这种管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突出问题:
1、口径偏小使得流量太小,无法满足压裂实际液体量的需求,运行时间长、效率差,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2、输送管采用常规的卡箍形式进行连接,结构连接不够紧密,容易出现渗漏压裂液现象,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等情况。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对则需要一种大口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的外表面套接设置有第一和尚头,所述三通管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双公接头,所述双公接头的一端与第一和尚头的一端之间通过套接的第一由壬圈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的外表面套接设置有第一喇叭口,所述三通管的一侧与第二连接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和尚头,所述第二和尚头的一端与第一喇叭口之间通过套接的第二由壬圈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和尚头上连接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第二和尚头的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三和尚头,所述第三和尚头的外表面连接设置有第三由壬圈,所述第三连接口的外表面连接套接设置有第二喇叭口,所述三通管的顶部与第三连接口相对应的位置连接设置有低压弯头,所述第二喇叭口的外表面与低压弯头的一端外表面之间通过套接的第四由壬圈相固定连接,所述低压弯头远离三通管的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三喇叭口,所述第三喇叭口的一侧设置有短接,所述短接的两端均套接设置有第五由壬圈,且短接的一端与第三喇叭口之间通过其中一个第五由壬圈相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三通管、软管、低压弯头的直径尺寸均设置为八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口的外表面与第一和尚头的内表面之间、第二连接口的外表面与第一喇叭口的内表面之间、第三连接口与第二喇叭口之间均对应连接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和尚头与第三和尚头的外表面与软管相接的位置均设置有马牙扣,且软管的外表面与两个马牙扣相对应的位置均套接有金属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低压弯头外表面靠近三通管的一端且位于第二喇叭口的连接口处套接设置有密封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短接远离低压弯头的一端设置有堵头,且堵头与短接之间通过其中一个第五由壬圈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整个结构规格采用八寸大口径结构,包括三通管、由壬圈、和尚头、喇叭口、软管、低压弯头、密封圈等,可以随意更具需求进行组合安装,八寸的口径较常规四寸口径,具有更大的流通量,可以适应一些大流量的场所,节省时间与能源,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软管与接头处采用的新式连接方法,利用液压机器挤压金属套进行卡紧软管,在软管受到外力的同时,配合马牙扣位置同样进行内力反作用,形成一个内外力同时作用卡紧密封,可以使结构连接更加密封与稳定,杜绝了常规采用的卡箍方式容易出现连接不稳与泄漏的问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结构采用的聚合物尼龙材料可以使结构本身的自重减轻,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的三通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的低压弯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的第一和尚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的第一喇叭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的第二和尚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的第一由壬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的第一由壬圈侧视图。
图例说明:
1、三通管;2、第一连接口;3、第二连接口;4、第三连接口;5、第一和尚头;6、双公接头;7、第一由壬圈;8、第一喇叭口;9、第二和尚头;10、第二由壬圈;11、密封圈;12、马牙扣;13、软管;14、金属套;15、第三和尚头;16、第三由壬圈;17、第二喇叭口;18、低压弯头;19、第四由壬圈;20、密封垫;21、第三喇叭口;22、短接;23、第五由壬圈;24、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包括三通管1,三通管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口2、第二连接口3与第三连接口 4,第一连接口2的外表面套接设置有第一和尚头5,三通管1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口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双公接头6,双公接头6的一端与第一和尚头5 的一端之间通过套接的第一由壬圈7相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口3的外表面套接设置有第一喇叭口8,三通管1的一侧与第二连接口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和尚头9,第二和尚头9的一端与第一喇叭口8之间通过套接的第二由壬圈10相固定连接,第二和尚头9上连接设置有软管13,软管13远离第二和尚头9的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三和尚头15,第三和尚头15的外表面连接设置有第三由壬圈16,第三连接口4的外表面连接套接设置有第二喇叭口17,三通管1的顶部与第三连接口4相对应的位置连接设置有低压弯头18,第二喇叭口17的外表面与低压弯头18的一端外表面之间通过套接的第四由壬圈19相固定连接,低压弯头18远离三通管1的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三喇叭口21,第三喇叭口21的一侧设置有短接22,短接22的两端均套接设置有第五由壬圈23,且短接22的一端与第三喇叭口21之间通过其中一个第五由壬圈23相固定连接。
三通管1、软管13、低压弯头18的直径尺寸均设置为八寸,通过结构尺寸设置成八寸能够具有更大的容量,可以适应大流量场所,较常规的四寸结构具有更好的节省时间与能源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第一连接口2的外表面与第一和尚头5的内表面之间、第二连接口3的外表面与第一喇叭口8的内表面之间、第三连接口4与第二喇叭口17之间均对应连接设置有密封圈11,通过密封圈11的设置可以保证结构连接的密封性与稳定性;第二和尚头9与第三和尚头15的外表面与软管13相接的位置均设置有马牙扣12,且软管13 的外表面与两个马牙扣12相对应的位置均套接有金属套14,结构使用时将金属套14套接在软管13与马牙扣12相对应的位置,在利用液压结构挤压金属套14,使金属套14挤压软管13卡紧,同时与马牙扣12形成一个内力挤压的作用,可以配合形成内外力同时作用,使结构密封连接更稳定;低压弯头18 外表面靠近三通管1的一端且位于第二喇叭口17的连接口处套接设置有密封垫20,通过密封垫20的设置可以使低压弯头18能够稳定的与三通管1进行密封连接;短接22远离低压弯头18的一端设置有堵头24,且堵头24与短接 22之间通过其中一个第五由壬圈23相固定连接,通过堵头24的设置,可以保证结构连接的密封性与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时,根据需求可以将软管13与低压弯头18对应连接安装到三通管1上,安装软管13时,将金属套14套接到软管13与马牙扣12对应位置,通过液压机器挤压金属套14,金属套14挤压软管13卡紧在马牙扣12上,通过金属套14挤压产生的外力作用,配合马牙扣12受到挤压产生的内力反作用,能够实现将软管13稳定的卡紧密封,将管线结构连接到储存液体结构上即可进行液体的输送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包括三通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口(2)、第二连接口(3)与第三连接口(4),所述第一连接口(2)的外表面套接设置有第一和尚头(5),所述三通管(1)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口(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双公接头(6),所述双公接头(6)的一端与第一和尚头(5)的一端之间通过套接的第一由壬圈(7)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3)的外表面套接设置有第一喇叭口(8),所述三通管(1)的一侧与第二连接口(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和尚头(9),所述第二和尚头(9)的一端与第一喇叭口(8)之间通过套接的第二由壬圈(10)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和尚头(9)上连接设置有软管(13),所述软管(13)远离第二和尚头(9)的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三和尚头(15),所述第三和尚头(15)的外表面连接设置有第三由壬圈(16),所述第三连接口(4)的外表面连接套接设置有第二喇叭口(17),所述三通管(1)的顶部与第三连接口(4)相对应的位置连接设置有低压弯头(18),所述第二喇叭口(17)的外表面与低压弯头(18)的一端外表面之间通过套接的第四由壬圈(19)相固定连接,所述低压弯头(18)远离三通管(1)的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三喇叭口(21),所述第三喇叭口(21)的一侧设置有短接(22),所述短接(22)的两端均套接设置有第五由壬圈(23),且短接(22)的一端与第三喇叭口(21)之间通过其中一个第五由壬圈(23)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软管(13)、低压弯头(18)的直径尺寸均设置为八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2)的外表面与第一和尚头(5)的内表面之间、第二连接口(3)的外表面与第一喇叭口(8)的内表面之间、第三连接口(4)与第二喇叭口(17)之间均对应连接设置有密封圈(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和尚头(9)与第三和尚头(15)的外表面与软管(13)相接的位置均设置有马牙扣(12),且软管(13)的外表面与两个马牙扣(12)相对应的位置均套接有金属套(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弯头(18)外表面靠近三通管(1)的一端且位于第二喇叭口(17)的连接口处套接设置有密封垫(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22)远离低压弯头(18)的一端设置有堵头(24),且堵头(24)与短接(22)之间通过其中一个第五由壬圈(23)相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09750.1U CN212226353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09750.1U CN212226353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26353U true CN212226353U (zh) | 2020-12-25 |
Family
ID=7392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09750.1U Active CN212226353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2635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36601A (zh) * | 2023-12-13 | 2024-02-09 | 江苏宏泰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压大通径压裂管汇撬 |
-
2020
- 2020-05-26 CN CN202020909750.1U patent/CN21222635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36601A (zh) * | 2023-12-13 | 2024-02-09 | 江苏宏泰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压大通径压裂管汇撬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26353U (zh) | 组合式压裂管汇管线 | |
CN218671024U (zh) | 一种方便连接的不锈钢法兰 | |
CN218063847U (zh) | 一种阀门软管快速接头 | |
CN214093489U (zh) | 节流承插式接头 | |
CN212251617U (zh) | 一种液压站管道双锁结构 | |
CN214037242U (zh) | 一种供水管道用对接结构 | |
CN211501946U (zh) | 一种凸管型压缩空气管接头 | |
CN210890483U (zh) | 建筑给排水管道连接装置 | |
CN209909347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管道接口 | |
CN210069178U (zh) | 一种扩口卡箍式管道连接器 | |
CN212959081U (zh) | 一种水泵的出水口接头 | |
CN206958426U (zh) | 一种卡压式管道连接装置 | |
CN211779093U (zh) | 一种用于浮动球阀密封的夹套 | |
CN211203245U (zh) | 一种水路板快接口限位装置 | |
CN219623487U (zh) | 一种可快速插拔的水箱连接器 | |
CN217177781U (zh) | 一种快捷安装的沟槽连接件密封装置 | |
CN219732776U (zh) | 一种铝合金模板拼装连接结构 | |
CN215831353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管道用连接件 | |
CN207584228U (zh) | 一种新型高密封的不焊接法兰 | |
CN213064972U (zh) | 一种油滤器进气管的连接结构 | |
CN215060221U (zh) | 一种特高压管道连接器 | |
CN217714070U (zh) | 一种钢塑复合管专用快速抢修接头 | |
CN216715543U (zh) |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水路快接头 | |
CN212298041U (zh) |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法兰 | |
CN220706736U (zh) | 一种防渗漏伸缩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