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4083U - 一种下水止回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水止回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4083U
CN212224083U CN202020847576.2U CN202020847576U CN212224083U CN 212224083 U CN212224083 U CN 212224083U CN 202020847576 U CN202020847576 U CN 202020847576U CN 212224083 U CN212224083 U CN 212224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pipe body
valve
edg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475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ludao Contemporary Department Sto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ludao Contemporary Department Sto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ludao Contemporary Department Sto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ludao Contemporary Department Sto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475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4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4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4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水止回阀,涉及排水系统配件技术领域,其包括管体,管体设有入口和出口,出口端面为斜切面;所述出口处设有止逆机构;所述止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管体外壁的连接座,连接座靠近出口边沿的上部设置;连接座上铰接有连杆,连杆上连接有阀片,阀片包括与连杆固定连接的封板和套设于封板上的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边沿设有柔性的延伸部;管体内壁靠近出口处设有支撑台;所述阀片转动至与支撑台抵接时,封板进入出口内且封板边沿与管体内壁具有间隙,延伸部密封贴合于出口边沿;所述止逆机构还包括始终作用于阀片为阀片提供向支撑台所在侧转动趋势的弹性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加强阀片处于闭合状态时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下水止回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系统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水止回阀。
背景技术
下水止回阀主要用于住宅排水系统中,起到阻隔排水管中有害气体进入室内以及在排水管堵塞时,阻止排水管污水倒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3844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下水止回阀,包括管状阀体、阀片,阀体的进口侧的内壁上设有环形阀座,阀片与阀座上部铰接,阀片自然下垂与阀座出口侧的端面贴合、阻断阀体。
下水止回阀在使用过程这种,阀片和阀座之间的密封效果是考量下水止回阀性能优劣的重要参考因素,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仅通过阀片的自重和逆流水的压力密封,在无逆流水压力作用时则紧靠自重密封,密封处容易产生缝隙,排水管内的废气容易经缝隙进入室内,因此现有下水止回阀的上述密封结构有必要进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水止回阀,能够有效加强阀片处于闭合状态时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下水止回阀,包括管体,管体设有入口和出口,出口端面为斜切面;所述出口处设有止逆机构;所述止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管体外壁的连接座,连接座靠近出口边沿的上部设置;连接座上铰接有连杆,连杆上连接有阀片,阀片包括与连杆固定连接的封板和套设于封板上的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边沿设有柔性的延伸部;管体内壁靠近出口处设有支撑台;所述阀片转动至与支撑台抵接时,封板进入出口内且封板边沿与管体内壁具有间隙,延伸部密封贴合于出口边沿;所述止逆机构还包括始终作用于阀片为阀片提供向支撑台所在侧转动趋势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阀片始终产生向支撑台所在侧转动的趋势,当阀片转动至与支撑台抵接时,延伸部密封贴合于出口边沿;由于延伸部是柔性的,同时,封板可以进入到出口内且封板边沿与管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提供了延伸部变形空间。当延伸部仅仅抵接出口边沿时并未达到最佳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支撑台的位置设置使得阀片可以进入到出口内,因此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延伸部会被向出口内挤压一定程度,从而使得延伸部抵接于出口边沿或内壁时,更加紧密。在自然状态下,出口可以被有效密封,避免废气通过;在有逆流水压力作用下,由于延伸部有向出口内被挤压一部分,使得水压作用于延伸部与封板连接处时,水压能够进一步将延伸部压紧于出口内壁或边沿,从而达到更紧密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座包括固定于管体外壁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凸起以及连接于两个凸起之间的固定轴,所述连杆铰接于固定轴;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固定轴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受力端作用于阀片,扭簧的另一受力端作用于管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扭簧作为弹性件,具有安装方便,受力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阀片和管体上均设有供扭簧的受力端卡接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阀片和管体上均设置供扭簧的受力端卡接的凹槽,使得扭簧固定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台位于管体内壁靠近连接座的一侧,所述支撑台内安装有磁铁,所述封板对应支撑台的位置设有用于与磁铁相互吸合的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和磁片吸合可以为弹性件提供助力,使得阀片抵接于支撑台时为阀片增加固定力,从而较好地维持自然状态下阀片对出口边沿的的密封效果。支撑台位于管体内壁靠近连接座的一侧,在上部水流冲击下,磁片和磁铁容易被顺利推开,使得正常的排水功能不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台远离阀片的一侧设有安装腔,所述磁铁放置于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处过盈连接有塞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磁铁进行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口边沿设有向内的倒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斜面可与延伸部配合,增加延伸部与出口边沿的接触面,从而加强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封板远离支撑台的一侧设有固定凸柱,所述橡胶套设有供固定凸柱穿设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固定凸柱穿设橡胶套的方式,可以增加橡胶套与封板之间的固定效果,使得橡胶套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体外壁同轴连接有PVC管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体外同轴连接有PVC管套,通过PVC管套方便与排水管道进行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在自然状态下,出口可以被有效密封,避免废气通过;
2. 在有逆流水压力作用下,由于延伸部有向出口内被挤压一部分,使得水压作用于延伸部与封板连接处时,水压能够进一步将延伸部压紧于出口内壁或边沿,从而达到更紧密的密封效果;
3. 磁铁和磁片吸合可以为弹性件提供助力,使得阀片抵接于支撑台时为阀片增加固定力,从而较好地维持自然状态下阀片对出口边沿的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橡胶套和封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凸显弹性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
图5是本实施例凸显支撑台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阀片与支撑台抵接时封板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阀片与支撑台抵接时出口处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体;2、入口;3、出口;4、止逆机构;5、PVC管套;6、翻边;7、凸起;8、固定轴;9、连杆;10、阀片;11、封板;12、橡胶套;13、固定凸柱;14、通孔;15、延伸部;16、弹性件;17、扭簧;18、凹槽;19、支撑台;20、间隙;21、倒斜面;22、安装腔;23、磁铁;24、塞块;25、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下水止回阀,如图1所示,包括管体1,管体1设有入口2和出口3,出口3端面为斜切面;出口3处设有止逆机构4。管体1外壁同轴连接有PVC管套5,其中管体1入口2边沿设有翻边6,翻边6置于PVC管套5中时,PVC管套5于翻边6上下两侧连接限位环(图中未示出),限位环采用粘接固定于PVC管套5内壁。
如图2所示,止逆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管体1外壁的连接座,连接座靠近出口3边沿的上部设置。连接座包括固定于管体1外壁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凸起7以及连接于两个凸起7之间的固定轴8,固定轴8上铰接有连杆9,连杆9上连接有阀片10,阀片10包括与连杆9固定连接的封板11和套设于封板11上的橡胶套12;封板11远离支撑台19的一侧设有固定凸柱13,橡胶套12设有供固定凸柱13穿设的通孔14。橡胶套12套设于封板11上时,固定凸柱13从通孔14伸出,使得橡胶套12固定稳定。橡胶套12的边沿设有柔性的延伸部15,该延伸部15为从与封板11边沿连接处向外延伸,该柔性主要体现为此处厚度略薄,相对于与封板11套接的部分更具有柔韧性。
如图3、4所示,止逆机构4还包括始终作用于阀片10为阀片10提供向支撑台19所在侧转动趋势的弹性件16。弹性件16为套设于固定轴8的扭簧17,扭簧17的一受力端作用于阀片10,扭簧17的另一受力端作用于管体1。封板11和管体1上均设有供扭簧17的受力端卡接的凹槽18。
如图5所示,管体1内壁靠近出口3处设有支撑台19,支撑台19位于管体1内壁靠近连接座的一侧。当阀片10(见图2)转动至与支撑台19抵接时,如图6所示,封板11可进入到出口3内且封板11边沿与管体1内壁具有间隙20,出口3边沿设有向内的倒斜面21。
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阀片10与支撑台19抵接时出口3处的剖视示意图,此时延伸部15密封贴合于出口3边沿。支撑台19远离阀片10的一侧设有安装腔22,安装腔22内固定有磁铁23,安装腔22的开口处过盈连接有塞块24,封板11对应支撑台19的位置嵌设有用于与磁铁23相互吸合的磁片25。
本实施例的密封原理为:在扭簧17的作用下,阀片10始终产生向支撑台19所在侧转动的趋势,当阀片10转动至与支撑台19抵接时,延伸部15密封贴合于出口3边沿;由于延伸部15是柔性的,同时,封板11可以进入到出口3内且封板11边沿与管体1内壁之间具有间隙20,该间隙20提供了延伸部15变形空间。因此在扭簧17的作用下,延伸部15会被向出口3内挤压一定程度,从而使得延伸部15抵接于出口3边沿或内壁时,更加紧密。在自然状态下,出口3可以被有效密封,避免废气通过;在有逆流水压力作用下,由于延伸部15有向出口3内被挤压一部分,使得水压作用于延伸部15与封板11连接处时,水压能够进一步将延伸部15压紧于出口3内壁或边沿,从而达到更紧密的密封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下水止回阀,包括管体(1),管体(1)设有入口(2)和出口(3),出口(3)端面为斜切面;所述出口(3)处设有止逆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管体(1)外壁的连接座,连接座靠近出口(3)边沿的上部设置;连接座上铰接有连杆(9),连杆(9)上连接有阀片(10),阀片(10)包括与连杆(9)固定连接的封板(11)和套设于封板(11)上的橡胶套(12);所述橡胶套(12)的边沿设有柔性的延伸部(15);管体(1)内壁靠近出口(3)处设有支撑台(19);所述阀片(10)转动至与支撑台(19)抵接时,封板(11)进入出口(3)内且封板(11)边沿与管体(1)内壁具有间隙(20),延伸部(15)密封贴合于出口(3)边沿;所述止逆机构(4)还包括始终作用于阀片(10)为阀片(10)提供向支撑台(19)所在侧转动趋势的弹性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固定于管体(1)外壁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凸起(7)以及连接于两个凸起(7)之间的固定轴(8),所述连杆(9)铰接于固定轴(8);所述弹性件(16)为套设于固定轴(8)的扭簧(17),所述扭簧(17)的一受力端作用于阀片(10),扭簧(17)的另一受力端作用于管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10)和管体(1)上均设有供扭簧(17)的受力端卡接的凹槽(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9)位于管体(1)内壁靠近连接座的一侧,所述支撑台(19)内安装有磁铁(23),所述封板(11)对应支撑台(19)的位置设有用于与磁铁(23)相互吸合的磁片(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9)远离阀片(10)的一侧设有安装腔(22),所述磁铁(23)放置于安装腔(22)内,所述安装腔(22)的开口处过盈连接有塞块(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3)边沿设有向内的倒斜面(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11)远离支撑台(19)的一侧设有固定凸柱(13),所述橡胶套(12)设有供固定凸柱(13)穿设的通孔(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壁同轴连接有PVC管套(5)。
CN202020847576.2U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下水止回阀 Active CN212224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7576.2U CN212224083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下水止回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7576.2U CN212224083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下水止回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4083U true CN212224083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28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47576.2U Active CN212224083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下水止回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4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14124A (en) Thermoplastic check valve
EP0496604A2 (en) Check valves
JP4295616B2 (ja) 排水設備の圧力減衰装置
CN212224083U (zh) 一种下水止回阀
US20100043890A1 (en) Anti-siphon device for a flush valve
KR20040067978A (ko) 공기 조화기
BRPI0409301B1 (pt) dispositivo para evitar refluxo
US7874307B1 (en) Check valve and method of use
CN212155923U (zh) 止回阀
JP4965204B2 (ja) ガスメータ支持装置
CN210716134U (zh) 一种可限流控流的止回阀
CN113606347A (zh) 一种水力控制阀及供水系统
CN220337548U (zh) 一种免生料带的止回管件
CN101555955A (zh) 管道柔性止回阀
CN218992460U (zh) 空气单向阀门
CN216276007U (zh) 一种下水防反水阀
CN219638075U (zh) 地漏单向阀芯
CN213711991U (zh) 一种密封性强的圆形风管止回阀
CN215891128U (zh) 一种水力控制阀及供水系统
CN218761466U (zh) 一种便于双向密封的蝶阀
CN214889104U (zh) 止回阀
CN210831020U (zh) 一种抗压性能好的套管组件
CN211821244U (zh) 一种弯管的装配结构
CN211820743U (zh) 一种泵用机械密封件
CN217328457U (zh) 一种易拆装的机械密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