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2629U - 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2629U
CN212222629U CN202020135060.5U CN202020135060U CN212222629U CN 212222629 U CN212222629 U CN 212222629U CN 202020135060 U CN202020135060 U CN 202020135060U CN 212222629 U CN212222629 U CN 212222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tank
shell
oil
react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50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福明
刘淑杰
但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50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2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2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2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包括:壳体;环流反应筒,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所述环流反应筒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环流反应筒内部空腔内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环流反应筒的内表面形成升流区与降流区;反应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所述反应槽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反应槽与所述环流反应筒连通;隔油板,所述隔油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与所述壳体连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为清水区与排油区;沉淀污泥斗,所述沉淀污泥斗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利用环流反应沉淀隔油一体化的方式,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实现含油、含固废水中油、固、水的有效分离。

Description

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需要处理的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悬浮物或者通过加药能够沉淀去除的重金属离子时,往往需要物理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常规的物理化学方法之一就是混凝沉淀,先调节污水的pH值,然后依次投加絮凝剂和助凝剂,通过化学药剂的电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等作用,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悬浮物或者重金属离子的目的。传统工艺中,混凝沉淀过程的加药单元、反应单元、沉淀单元和油水分离单元是分开的,占地面积较大,油水分离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提供一种应用于环保处理的能够减少占地面积,提高油水分离效果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一种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环流反应筒,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所述环流反应筒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环流反应筒内部空腔内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环流反应筒的内表面形成升流区与降流区;
反应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所述反应槽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反应槽与所述环流反应筒连通;
隔油板,所述隔油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与所述壳体连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为清水区与排油区;
沉淀污泥斗,所述沉淀污泥斗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
可选地,所述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排出机构,所述排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
可选地,所述排出机构包括排油槽和溢水槽,所述排油槽设置在所述排油区,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溢水槽设置在所述清水区,与所述壳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反应槽包括第一反应槽和第二反应槽,所述所述第一反应槽和第二反应槽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应槽与所述第二反应槽通过管道连接。
可选地,所述反应槽和环流反应筒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上。
可选地,所述反应槽内部空腔设置有第二隔板。
可选地,所述沉淀污泥斗底部设置有排泥口。
可选地,所述沉淀污泥斗的水平面的截面面积沿排泥口方向递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搅拌装置以及上述任一项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动力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的连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升流区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环流反应沉淀一体化的方式,取代传统分离式结构,有效减少占地面积,通过环流反应的方式充分利用投加的药剂,使药物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药剂利用效率,同时减少系统加药量,节省运行成本,实现含油、含固废水中油、固、水的有效分离。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壳体;11、第一隔板;12、隔油板;20、反应槽; 21、第一反应槽;22、第二反应槽;23、第三反应槽;24、第四反应槽;30、环流反应筒;31、降流区;32、升流区;41、沉淀污泥斗;42、排泥口;51、排油区;52、清水区;53、排油槽;54、溢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连通”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连通,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所示,所述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0、环流反应筒30、反应槽20、隔油板12隔油板12和沉淀污泥斗41,环流反应筒30和反应槽 20分别与壳体10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通过拉筋、支撑杆或者支撑板等方式间接连接,也可以是直接与壳体10的内表面进行焊接,或者通过环流反应筒30和反应槽20上方分别设置横粱架设连接在壳体10上,在此不作限定。环流反应筒30和反应槽20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空腔的中心线上,中心线即壳体10水平截面的对称线,环流反应筒30和反应槽20连通,隔油板12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空腔中,与壳体10的内表面连接,使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为清水区52和排油区51,反应槽20和环流反应筒30所在的区域为排油区51,隔油板12的下表面与环流反应筒30的下表面平齐,或低于环流反应筒30的下表面,使排油区51与清水区52的底部连通,排油区51与清水区 52内分别设置有排油槽53和溢水槽54,用于排出清水和油污。沉淀污泥斗 41设置在壳体10下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应槽20有且只有一个时,环流反应筒30与反应槽20通过管道连通;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环流反应筒 30与反应槽20连接,中间隔板开设有通孔,通过通孔连通环流反应筒30与反应槽20,或中间隔板的上表面低于环流反应筒30和反应槽20的上表面形成缺口,通过缺口连通环流反应筒30与反应槽20。
图示以设置4个反应槽20为例,包括第一反应槽21、第二反应槽22、第三反应槽23和第四反应槽24。具体地,壳体10为筒形,壳体10内表面相对设置有第一反应槽21与第二反应槽22,第三反应槽23与第一反应槽21 连接,第四反应槽24与第二反应槽22连接,所有反应槽20上表面平齐,第一反应槽21与第二反应槽22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反应槽21与第三反应槽23之间通过第一过水孔(图中未示出)连通,第三反应槽23和环流反应筒30连通,使第一反应槽21通过第三反应槽23与环反应筒30连通,第二反应槽22与第四反应槽24之间通过第二过水孔(图中未示出)连通,第四反应槽24和环流反应筒30连通,使第二反应槽22通过第四反应槽24与环反应筒30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应槽21与第三反应槽23之间的连通方式可以通过引流管连通,或者第一反应槽21与第三反应槽23之间的隔板上表面低于反应槽20的上表面形成缺口,通过缺口连通。同理,第二反应槽22与第四反应槽24、第三反应槽23与环流反应筒30、第四反应槽 24与环流反应筒30的连通方式也可以采用上述多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了使污水先充满反应槽20然后再流向环流反应筒30,第三反应槽23与环流反应筒30的连通位置高于第一反应槽21与第三反应槽23的连通位置(即第一过水孔),同理,第四反应槽24与环流反应筒30的连通位置低于第二反应槽22与第四反应槽24的连通位置(即第二过水孔)。环流反应筒30内部空腔设置有至少一块第一隔板11,图示以两块第一隔板11为例,第一隔板 11与环流反应筒30的内表面连接,第一隔板11的上表面低于环流反应筒30 的上表面,第一隔板11的下表面高于环流反应筒30的下表面,使环流反应筒30内部形成升流区32和降流区31,两块第一隔板11之间与环流反应筒 30的内表面所形成的区域为升流区32,环流反应筒30内部的其余空间作为降流区31。隔油板12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空腔中,与壳体10的内表面连接,使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为清水区52和排油区51,反应槽20和环流反应筒30所在的区域为排油区51,隔油板12的下表面与环流反应筒30的下表面平齐,或低于环流反应筒30的下表面,使排油区51与清水区52的底部连通,排油区51与清水区52内分别设置有排油槽53和溢水槽54,用于排出清水和油污。沉淀污泥斗41与壳体10连接,设置于壳体10的底部,沉淀污泥斗41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42,沉淀污泥斗41的水平面的截面面积沿排泥口42方向递减呈锥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搅拌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动力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的连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升流区32内靠近沉淀污泥斗41的一端。具体地,搅拌装置可以是曝气装置或者搅拌机等,但不限于此,只要通过动力机构驱动搅拌组件以升流区32内搅拌形成上升水流即可。例如,当搅拌装置是曝气装置时,动力机构为鼓风机,连接机构为通气管道,搅拌组件为曝气头,将曝气头设置在升流区32内,利用鼓风机将空气输入通气管道,然后在曝气头释放形成气泡,通过气泡的上升搅动升流区32内的液体形成上升水流。又如,当搅拌装置是搅拌机时,动力机构为电机,连接机构为连接杆,搅拌组件为桨叶,将桨叶放置在升流区内,通过电机驱动桨叶旋转使升流区32内形成上升水流。
在进行污水处理时,通过进水管(图中未示出)将待处理污水通入第一反应槽21中,当第一反应槽21中的污水高度到达第一过水孔时,通过第一过水孔将污水溢出至第三反应槽23中,由于第一反应槽23通过管道与第二反应槽22连通,第一反应槽23内的污水通过管道流入第二反应槽22,随着污水的注入,当第二反应槽22中的污水高度到达第二过水孔时,通过第二过水孔将污水溢出至第四反应槽24,在注入污水的同时按照污水处理工艺向各个反应槽20中添加对应的药剂,例如酸、碱、破乳剂、絮凝剂或助凝剂等,但不限于此,当水充满了四个反应槽20之后,从反应槽20溢出流向环流反应筒30。当水没过第一隔板11的上表面时,启动搅拌装置,对升流区32内的水进行搅动形成上升水流,水流上升后从第一隔板11上方流向两边的降流区31,从而实现升流区32向上、降流区31向下的环流,使药物与污水在环流反应筒30进行充分接触并反应,反应之后的水和污泥由环流反应筒30的下端流向旁边的排油区51,由于油污一般比水的密度要小,因此油会浮在水面上,因此油污在排油区51的水面上聚集,而混合液中的清水在隔油板12 的下端流向清水区52,当水位高于排出机构时,排油区51内的上层油污溢出至排油槽53排出,清水区52的上层清水溢出到溢水槽54排出,而污泥自然沉降到沉淀污泥斗41当需要进行污泥清理时,打开沉淀污泥斗41底部的排泥口42排出污泥。
上述实施例利用环流反应沉淀一体化结构,取代传统分离式结构,有效减少占地面积,通过环流反应的方式充分利用投加的药剂,使药物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药剂利用效率,同时减少系统加药量,节省运行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药剂和污水更加充分地进行反应,反应槽20 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块第二隔板(图中未示出),第二隔板与反应槽20的内表面连接,第二隔板的上表面低于反应槽20的上表面,第二隔板的下表面高于反应槽20的下表面,使反应槽20内部形成升流区和降流区,并设置对应的搅拌装置,通过与上述环反应筒30内形成环流的方式相同的方法使反应槽 20内形成环流,使污水与对应的药剂在对应的反应槽20内先通过环流进行充分的初步反应再流向环流反应筒30进行进一步反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加速物化反应污泥的沉淀,沉淀污泥斗41的锥形面的倾斜角大于6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环流反应筒,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所述环流反应筒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环流反应筒内部空腔内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环流反应筒的内表面形成升流区与降流区;
反应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所述反应槽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反应槽与所述环流反应筒连通;
隔油板,所述隔油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与所述壳体连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为清水区与排油区;
沉淀污泥斗,所述沉淀污泥斗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排出机构,所述排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机构包括排油槽和溢水槽,所述排油槽设置在所述排油区,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溢水槽设置在所述清水区,与所述壳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包括第一反应槽和第二反应槽,所述第一反应槽和第二反应槽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槽与所述第二反应槽通过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和环流反应筒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内部空腔设置有第二隔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污泥斗底部设置有排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污泥斗的水平面的截面面积沿排泥口方向递减。
10.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动力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的连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升流区内。
CN202020135060.5U 2020-01-19 2020-01-19 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2222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5060.5U CN212222629U (zh) 2020-01-19 2020-01-19 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5060.5U CN212222629U (zh) 2020-01-19 2020-01-19 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2629U true CN212222629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13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5060.5U Active CN212222629U (zh) 2020-01-19 2020-01-19 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26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28493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coagulative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e water
CN206142956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过滤结构
CN106630305A (zh) 一种清洗hdpe回收料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2222629U (zh) 沉淀隔油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JP2006043626A (ja) 水処理装置
CN109293079B (zh) 一种低能耗曝气循环澄清池
CN211620185U (zh) 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CN206607098U (zh) 一种清洗hdpe回收料污水处理系统
JPH04166280A (ja) 浮上分離サイクロン装置
CN205442867U (zh) 一种高效气浮分离装置
CN211896437U (zh) 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
CN110734173A (zh) 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
CN210528654U (zh) 一种破乳气浮一体机装置
CN205999234U (zh)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
KR200194158Y1 (ko) 폐수처리 시스템
CN211595087U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
CN218620454U (zh) 高密度沉淀装置
CN221093848U (zh) 一种隔油与反应沉淀集成化设备
CN214327416U (zh) 一种含氟废水处理装置
CN1463928A (zh) 一种水处理澄清装置
KR100368176B1 (ko) 폐수 정화장치
CN220802341U (zh) 一种悬浮物处理一体化净水器
CN219972088U (zh) 一种雨水处理设备
CN215313142U (zh) 一种大处理量高效微气泡旋流浮选装置
CN217868451U (zh) 一种含表面活性剂的油田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