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0503U - 一种医用移动码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移动码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0503U
CN212220503U CN202020856459.2U CN202020856459U CN212220503U CN 212220503 U CN212220503 U CN 212220503U CN 202020856459 U CN202020856459 U CN 202020856459U CN 212220503 U CN212220503 U CN 212220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pile
building
wharf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564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剑
吴坚源
徐惠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e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e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e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e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564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0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0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0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医用移动码头,包括作为水上平台的趸船、建设于所述趸船平台上用于事故救援的医用建筑群、用于固定趸船的定位桩组、用于植桩的静压沉桩机构和用于回收的拔桩机构。突发海上重大事故时,拔桩机构将定位桩组拔出海床,趸船解除束缚。可用拖船将该医用移动码头拖往事发海域,对海难人员进行就近治疗,到达事发海域后,可通过静压沉桩机构将定位桩组重新植入海床,将趸船固定,避免医用移动码头在海上随风浪而晃动或移动,提升稳定性,便于医护人员对急救伤患进行治疗,避免晃动造成的医疗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移动码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码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移动码头。
背景技术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随着可续技术的进步,海上的开采平台、远洋渔业、远洋运输等项目的发展,常年旅居海上的人员数量急剧增加。而海上风浪莫测,突发极端天气时在海上的作业平台或船只难以提前规避,易发生海难事故。而一旦受伤落水人员数量过多,会超出现有救援技术的救援能力,导致部分伤员无法接受及时救治而伤情加重甚至死亡。
现有的救援技术采用搜救快艇配合直升机的方式进行快速反应搜救,其优点在于搜索范围广、反应速度块;但直升机的搭载重量受限能够救援的人员数量较少更无法搭载急救设备抢救伤员,只能就近送往岸上医院,会耽误抢救时间;搜救快艇同样搭载人员存在上限,且能够携带的急救设备有限,应对突发的大型海难事故时治疗能力严重不足,搭载能力也极为堪忧。
综上所述,在海上活动人员日益激增的情况下,应对海上救援技术进行明确的分级。一般人员数量较少的海难事故采用搜救快艇搭配搜救直升机的高效、快速手段;而大型海难事故时,应采用更大型的救援平台,能够携带更全面的急救设备并提供充足的搭载空间,在事发海域对救起的伤患进行就地治疗,对生命垂危的遇难者进行抢救。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作为海上大型救援平台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采用移动码头技术,在趸船上建设医用建筑,将传统救援方式中不便携带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全部备齐;大型海难事故发生时,由拖船将该医用移动码头拖往事发海域并对救起的人员进行最快速的救治。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医用移动码头,包括作为水上平台的趸船、建设于所述趸船平台上用于事故救援的医用建筑群、用于固定趸船的定位桩组、用于植桩的静压沉桩机构和用于回收的拔桩机构。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采用移动码头技术,以趸船作为海上平台的主体结构,在趸船预留的搭载平台上建设医用建筑群,形成海上医院,可搭配所有医疗急救设备和全领域医护人员,用于在海上对海难人员进行紧急救治。该医用移动码头日常可作为港口医院使用,通过定位桩组固定在港口处对普通伤患开放,以保障营收。突发海上重大事故时,拔桩机构将定位桩组拔出海床,趸船解除束缚。可用拖船将该医用移动码头拖往事发海域,对海难人员进行就近治疗,到达事发海域后,可通过静压沉桩机构将定位桩组重新植入海床,将趸船固定,避免医用移动码头在海上随风浪而晃动或移动,提升稳定性,便于医护人员对急救伤患进行治疗,避免晃动造成的医疗事故。
静压沉桩机构是采用静压沉桩技术的机构,静压沉桩技术是利用无振动、无噪声的静压力将预制柱压入土中的沉柱方法。静力压桩的方法较多,有杆静压、液压千斤顶加压、绳索系统加压等。凡非冲击力沉柱均按静力压柱考虑。本方案中静压沉桩机构的作用为将定位桩组植入海床中以使趸船固定,避免趸船随海浪晃动或漂移,因此可采用任一现有的静压沉桩机方案,在此不做赘述。
优选的,所述医用建筑群中的任一建筑均包括安装于趸船平台上的支撑框架和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框架连接的若干墙板。
医用建筑建群设于趸船的平台上,为便于结构改造和替换损坏的部件,任一建筑均采用活动板房技术,即采用框架和墙板的模块化拼装结构搭建医用建筑物。搭建速度快,改造速度快。可根据需求将该医用移动码头的原有建筑进行重建或改建,例如:增加建筑之间的间隔改建为用于隔离传染病人的隔离病房、添置家电家私改建为用于安置人员的客房、增加手术室数量改建为用于救治以外伤为主的战地医院、增强病房私密性和舒适度改建为用于治疗常见病症的居民医院等类型。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H”形块体和若干螺栓;任一“H”形块体两端的开口槽分别套扣于支撑框架和墙板;若干螺栓用于将“H”形块体固定于支撑框架和/或墙板;任一墙板的各边均通过“H”形块体与支撑框架连接。
连接件采用“H”形块体配合螺栓固定的方案,以“H”形块体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凹槽分别套扣在支撑框架的架体和墙板的边缘,能够同时限制墙板在垂直于其板面方向的双向位移。提升墙板的冲击抗性,降低在海上发生风浪时医用建筑墙壁受损的概率。且“H”形块体通过螺栓固定,易于安装/拆卸,结合活动板房技术的建筑结构,使得医用建筑的组装建设效率极大提升。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互相搭接的若干箱梁和若干箱柱;任一箱梁和/或任一箱柱内灌注有轻质混凝土。
由于趸船的承重能力额定,为减轻医用建筑群的整体重量,以增加趸船搭载更多医疗设备、装载医疗物资或容纳更多人员,医用建筑群中的任一建筑的支撑框架均需采用减轻自重的方案。箱梁、箱柱均为中空钢管或方钢构成,空腔结构能够削减自重,但空腔结构使其承受能力降低,通过轻质混凝土填充空腔增强其整体强度。同时,同体积下轻质混凝土的重量远小于钢材重量。经多次组合搭配后论证得出,在众多减重方案中,以箱梁、箱柱搭接构成支撑架,并在箱梁、箱柱的空腔中灌注轻质混凝土的方案,既能符合海上平台建筑的结构强度要求,又能满足减轻重量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医用建筑群中的任一建筑还包括沥青层;所述沥青层覆盖于支撑框架与墙板之间的缝隙。
由于墙板与支撑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使得墙板与支撑框架之间难免存在缝隙;使得海风沿缝隙侵入室内,影响室内舒适度,且海风中夹杂着海水中化合物的成分对医疗设备具有强力的侵蚀能力,海风沿缝隙进入室内使医疗设备长时间暴露在侵蚀性较强的环境中不利于设备的维护保养,会缩减设备使用寿命,增加运营成本。因此医用建筑群的各建筑必须进行密封处理,保障在建筑关门关窗时,外部风浪无法侵入室内。室内可通过空气循环系统进行通风换气。沥青在土木工程中,是应用广泛的防水材料和防腐材料,主要应用于屋面、地面、地下结构的防水,木材、钢材的防腐。本方案中采用沥青材质的层结构,覆盖在支撑框架与墙板之间的缝隙上,以隔绝海风对室内舒适度的影响和对设备的侵蚀。
优选的,所述定位桩组中的任一定位桩均包括若干可首尾衔接的桩体;相邻两钢管桩体之间采用套筒连接。
定位桩组由多根桩体组成。在定位桩收起趸船移动时,各桩体拆卸为单体码放储存以节省趸船平台的空间。在拖船拖拽趸船抵达事发海域,需进行定位时,通过趸船上自带的起重设备将一根根桩体运送至静压沉桩机构,通过静压沉桩机构一根接一根地向海底沉压,施工人员在植桩过程中,将后续补充的桩体与正在植入海床的桩体进行首尾衔接,以保障定位桩组具备足够的长度。为便于操作且能够承受侧向施加于两桩体衔接处的冲击力,采用套筒套设的方式提升两桩体衔接处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优选的,任一套筒包括套设于相邻两桩体互相衔接一端的套体和若干卡扣;任一卡扣一端与套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嵌入桩体内。
由于医用移动码头的重量均由趸船提供的浮力抵消;定位桩组在植入海床后,其作用是限制医用移动码头的移动,以限位功能为主,且主要受到来自侧方的洋流冲击。为避免多段接续构成的定位桩组在衔接处断裂,导致趸船丧失限位支撑点,因此,在相邻两桩体的衔接端采用套筒进行加固。套筒包括用于限制相邻两桩体衔接端部的套体和用于加固套体的卡扣。卡扣用于嵌入桩体内,使套体牢固地安装于相邻两桩体的衔接处,避免套体滑落而失去增强结构强度和避免断裂的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电力系统;所述电力系统包括用于与岸电连接的岸电接入端口和用于自行发电的发电机组。
该医用移动码头的电力系统包括两套供电方式;其中一套为岸电供电方式,医用移动码头停靠于港口岸边时可通过岸电接入端口引入岸电对各设备进行供电,期间可彻底停止发电机组的运行进行维护保养。另一套方案为发电机组供电方式,医用移动码头移动过程中或处于远洋的事发海域时,无法接入岸电,可通过自身的发电机组进行供电保障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发电机组采用柴油发电机,安全稳定且可靠性高。当医用移动码头停靠于港口岸边并进行医疗诊治时,可以岸电供电方式作为主供电方式,以发电机组供电方式作为备用方案;突发停电时,可切换至备用方案维持供电,避免断电影响设备运行,导致ICU重症患者的生命维持设备或手术设备停止而造成患者情况加剧甚至丧生。
优选的,所述医用建筑群包括负压隔离建筑、降噪建筑、防辐射建筑、遮光建筑进行组合搭配。
医用建筑群中,根据诊疗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改进。在应对突发性空气传染病时,负压隔离建筑能够将室内空气集中消毒处理再循环入大气中,并且通过气压差的原理始终保持室外空气向室内流动的气体流向,避免携带有病毒的空气从室内溢散。降噪建筑为采用声波类仪器的诊疗提供低噪音环境,也可为住院患者提供安静的休息空间。防辐射建筑为放射类治疗仪器提供操作空间,如CD检测等常见医疗项目。遮光建筑提供暗室环境,可用于检测试验或诊疗检测。如胸透X光等常见医疗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参考传染病隔离医院的选址标准,在海上建立传染病隔离区域的隔离效果更佳,能够实现完全的孤岛式隔离,避免人员意外接触和传播。且该医用移动码头可拖拽移动,日常可作为医疗机构运营以自行赚取维护资金,突发事件中可集中调往事发区域,简单的改建即可成为高质量的传染病隔离医院。为公共卫生防护工作保驾护航。
优选的,还包括起重机构;所述起重机构安装于趸船平台上用于辅助建设医用建筑群、搬运定位桩组或搬运物资。
起重机构可用于搬运建设医用建筑群所需的各种物料,也可用于搬运医疗仪器、药品、给养物资,还可搬运定位桩组便于静压沉桩机构和/或拔桩机构进行植桩定位或拔桩起航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医用移动码头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医用建筑的支撑框架与墙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H”形块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沥青层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定位桩组的相邻两桩体衔接结构示意图。
图例:
1趸船;2医用建筑群;3定位桩组;4静压沉桩机构;5拔桩机构;6电力系统;7起重机构;
11通孔;
21支撑框架;22墙板;23连接件;24沥青层;
31桩体;32套筒;
61岸电接入端口;62发电机组;
231“H”形块体;232螺栓;
321套体;32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5。
一种医用移动码头,包括作为水上平台的趸船1、建设于所述趸船1平台上用于事故救援的医用建筑群2、用于固定趸船1的定位桩组3、用于植桩的静压沉桩机构4和用于回收的拔桩机构5。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采用移动码头技术,以趸船1作为海上平台的主体结构,在趸船1预留的搭载平台上建设医用建筑群2,形成海上医院,可搭配所有医疗急救设备和全领域医护人员,用于在海上对海难人员进行紧急救治。该医用移动码头日常可作为港口医院使用,通过定位桩组3固定在港口处对普通伤患开放,以保障营收。突发海上重大事故时,拔桩机构5将定位桩组3拔出海床,趸船1解除束缚。可用拖船将该医用移动码头拖往事发海域,对海难人员进行就近治疗,到达事发海域后,可通过静压沉桩机构4将定位桩组3重新植入海床,将趸船1固定,避免医用移动码头在海上随风浪而晃动或移动,提升稳定性,便于医护人员对急救伤患进行治疗,避免晃动造成的医疗事故。
静压沉桩机构4是采用静压沉桩技术的机构,静压沉桩技术是利用无振动、无噪声的静压力将预制柱压入土中的沉柱方法。静力压桩的方法较多,有杆静压、液压千斤顶加压、绳索系统加压等。凡非冲击力沉柱均按静力压柱考虑。本方案中静压沉桩机构4的作用为将定位桩组3植入海床中以使趸船1固定,避免趸船1随海浪晃动或漂移,因此可采用任一现有的静压沉桩机方案,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上述方案,医用建筑建群设于趸船1的平台上,为便于结构改造和替换损坏的部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医用建筑群2中的任一建筑均包括安装于趸船1平台上的支撑框架21和通过连接件23与支撑框架21连接的若干墙板22。
任一建筑均采用活动板房技术,即采用框架和墙板22的模块化拼装结构搭建医用建筑物。搭建速度快,改造速度快。可根据需求将该医用移动码头的原有建筑进行重建或改建,例如:增加建筑之间的间隔改建为用于隔离传染病人的隔离病房、添置家电家私改建为用于安置人员的客房、增加手术室数量改建为用于救治以外伤为主的战地医院、增强病房私密性和舒适度改建为用于治疗常见病症的居民医院等类型。
基于上述方案,为能结合活动板房技术的建筑结构,使得医用建筑的组装建设效率极大提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3包括若干“H”形块体231和若干螺栓232;任一“H”形块体231两端的开口槽分别套扣于支撑框架21和墙板22;若干螺栓232用于将“H”形块体231固定于支撑框架21和/或墙板22;任一墙板22的各边均通过“H”形块体231与支撑框架21连接。
连接件23采用“H”形块体231配合螺栓232固定的方案,以“H”形块体231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凹槽分别套扣在支撑框架21的架体和墙板22的边缘,能够同时限制墙板22在垂直于其板面方向的双向位移。提升墙板22的冲击抗性,降低在海上发生风浪时医用建筑墙壁受损的概率。且“H”形块体231通过螺栓232固定,易于安装/拆卸。
基于上述方案,由于趸船1的承重能力额定,为减轻医用建筑群2的整体重量,以增加趸船1搭载更多医疗设备、装载医疗物资或容纳更多人员,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21包括互相搭接的若干箱梁和若干箱柱;任一箱梁和/或任一箱柱内灌注有轻质混凝土。
医用建筑群2中的任一建筑的支撑框架21均需采用减轻自重的方案。箱梁、箱柱均为中空钢管或方钢构成,空腔结构能够削减自重,但空腔结构使其承受能力降低,通过轻质混凝土填充空腔增强其整体强度。同时,同体积下轻质混凝土的重量远小于钢材重量。经多次组合搭配后论证得出,在众多减重方案中,以箱梁、箱柱搭接构成支撑架,并在箱梁、箱柱的空腔中灌注轻质混凝土的方案,既能符合海上平台建筑的结构强度要求,又能满足减轻重量的要求。
基于上述方案,由于墙板22与支撑框架21之间通过连接件23连接,使得墙板22与支撑框架21之间难免存在缝隙;使得海风沿缝隙侵入室内,影响室内舒适度,且海风中夹杂着海水中化合物的成分对医疗设备具有强力的侵蚀能力,海风沿缝隙进入室内使医疗设备长时间暴露在侵蚀性较强的环境中不利于设备的维护保养,会缩减设备使用寿命,增加运营成本,因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医用建筑群2中的任一建筑还包括沥青层24;所述沥青层24覆盖于支撑框架21与墙板22之间的缝隙。
医用建筑群2的各建筑必须进行密封处理,保障在建筑关门关窗时,外部风浪无法侵入室内。室内可通过空气循环系统进行通风换气。沥青在土木工程中,是应用广泛的防水材料和防腐材料,主要应用于屋面、地面、地下结构的防水,木材、钢材的防腐。本方案中采用沥青材质的层结构,覆盖在支撑框架21与墙板22之间的缝隙上,以隔绝海风对室内舒适度的影响和对设备的侵蚀。
基于上述方案,为保障定位桩组3具备足够的长度能够植入海床中,同时便于操作且能够承受侧向施加于两桩体31衔接处的冲击力,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桩组3中的任一定位桩均包括若干可首尾衔接的桩体31;相邻两钢管桩体31之间采用套筒32连接。
定位桩组3由多根桩体31组成。在定位桩收起趸船1移动时,各桩体31拆卸为单体码放储存以节省趸船1平台的空间。在拖船拖拽趸船1抵达事发海域,需进行定位时,通过趸船1上自带的起重设备将一根根桩体31运送至静压沉桩机构4,通过静压沉桩机构4一根接一根地向海底沉压,施工人员在植桩过程中,将后续补充的桩体31与正在植入海床的桩体31进行首尾衔接,以保障定位桩组3具备足够的长度。采用套筒32套设的方式提升两桩体31衔接处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桩组3中的若干桩体31拼接组成四根用于支撑和限制趸船1运动的定位桩;四根定位桩分别安装于趸船1的四角。每一根定位桩均由若干桩体31首尾衔接构成,每一根定位桩的一端植入海床固定,另一端与趸船1固定连接。
在实施例中,为便于桩体31从趸船1的平台表面向海中沉入,趸船1的四角对应安装定位桩的位置开设有通孔11。施工人员可将桩体31一根接一根地通过静压沉桩机构4从通孔11中穿过沉入海中;或通过拔桩机构5将桩体31一根接一根地从通孔11中拔出。
基于上述方案,由于医用移动码头的重量均由趸船1提供的浮力抵消;定位桩组3在植入海床后,其作用是限制医用移动码头的移动,以限位功能为主,且主要受到来自侧方的洋流冲击。为避免多段接续构成的定位桩组3在衔接处断裂,导致趸船1丧失限位支撑点,因此,在一实施例中,任一套筒32包括套设于相邻两桩体31互相衔接一端的套体321和若干卡扣322;任一卡扣322一端与套体321固定连接另一端嵌入桩体31内。
在相邻两桩体31的衔接端采用套筒32进行加固。套筒32包括用于限制相邻两桩体31衔接端部的套体321和用于加固套体321的卡扣322。卡扣322用于嵌入桩体31内,使套体321牢固地安装于相邻两桩体31的衔接处,避免套体321滑落而失去增强结构强度和避免断裂的效果。
基于上述方案,为确保医用移动码头的供电安全,避免突然断电或无电源时造成的影响,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力系统6;所述电力系统6包括用于与岸电连接的岸电接入端口61和用于自行发电的发电机组62。
该医用移动码头的电力系统6包括两套供电方式;其中一套为岸电供电方式,医用移动码头停靠于港口岸边时可通过岸电接入端口61引入岸电对各设备进行供电,期间可彻底停止发电机组62的运行进行维护保养。另一套方案为发电机组62供电方式,医用移动码头移动过程中或处于远洋的事发海域时,无法接入岸电,可通过自身的发电机组62进行供电保障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发电机组62采用柴油发电机,安全稳定且可靠性高。当医用移动码头停靠于港口岸边并进行医疗诊治时,可以岸电供电方式作为主供电方式,以发电机组62供电方式作为备用方案;突发停电时,可切换至备用方案维持供电,避免断电影响设备运行,导致ICU重症患者的生命维持设备或手术设备停止而造成患者情况加剧甚至丧生。
基于上述方案,为使医用建筑群的各建筑物能够符合医疗需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医用建筑群2包括负压隔离建筑、降噪建筑、防辐射建筑、遮光建筑进行组合搭配。
医用建筑群2中,根据诊疗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改进。在应对突发性空气传染病时,负压隔离建筑能够将室内空气集中消毒处理再循环入大气中,并且通过气压差的原理始终保持室外空气向室内流动的气体流向,避免携带有病毒的空气从室内溢散。降噪建筑为采用声波类仪器的诊疗提供低噪音环境,也可为住院患者提供安静的休息空间。防辐射建筑为放射类治疗仪器提供操作空间,如CD检测等常见医疗项目。遮光建筑提供暗室环境,可用于检测试验或诊疗检测。如胸透X光等常见医疗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参考传染病隔离医院的选址标准,在海上建立传染病隔离区域的隔离效果更佳,能够实现完全的孤岛式隔离,避免人员意外接触和传播。且该医用移动码头可拖拽移动,日常可作为医疗机构运营以自行赚取维护资金,突发事件中可集中调往事发区域,简单的改建即可成为高质量的传染病隔离医院。为公共卫生防护工作保驾护航。
基于上述方案,为便于趸船上搬运大型建材或其他物品,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起重机构7;所述起重机构7安装于趸船1平台上用于辅助建设医用建筑群2、搬运定位桩组3或搬运物资。
起重机构7可用于搬运建设医用建筑群2所需的各种物料,也可用于搬运医疗仪器、药品、给养物资,还可搬运定位桩组3便于静压沉桩机构4和/或拔桩机构5进行植桩定位或拔桩起航的操作。
基于上述方案,为便于小件物品运输或少数人员往来,还配备了联络艇。联络艇采用摩托艇或快艇伴随趸船共同使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Claims (10)

1.一种医用移动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水上平台的趸船、建设于所述趸船的平台上用于事故救援的医用建筑群、用于固定趸船的定位桩组、用于植桩的静压沉桩机构和用于回收的拔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移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建筑群中的任一建筑均包括安装于趸船平台上的支撑框架和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框架连接的若干墙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医用移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H”形块体和若干螺栓;任一“H”形块体两端的开口槽分别套扣于支撑框架和墙板;若干螺栓用于将“H”形块体固定于支撑框架和/或墙板;任一墙板的各边均通过“H”形块体与支撑框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医用移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互相搭接的若干箱梁和若干箱柱;任一箱梁和/或任一箱柱内灌注有轻质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医用移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建筑群中的任一建筑还包括沥青层;所述沥青层覆盖于支撑框架与墙板之间的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移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桩组中的任一定位桩均包括若干可首尾衔接的桩体;相邻两钢管桩体之间采用套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医用移动码头,其特征在于,任一套筒包括套设于相邻两桩体互相衔接一端的套体和若干卡扣;任一卡扣一端与套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嵌入桩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移动码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力系统;所述电力系统包括用于与岸电连接的岸电接入端口和用于自行发电的发电机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移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建筑群包括负压隔离建筑、降噪建筑、防辐射建筑、遮光建筑进行组合搭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移动码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重机构;所述起重机构安装于趸船平台上用于辅助建设医用建筑群、搬运定位桩组或搬运物资。
CN202020856459.2U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医用移动码头 Active CN212220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6459.2U CN212220503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医用移动码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6459.2U CN212220503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医用移动码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0503U true CN212220503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29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56459.2U Active CN212220503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医用移动码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05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9722A (zh) * 2021-12-16 2022-04-22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趸船、架设栈桥的趸船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9722A (zh) * 2021-12-16 2022-04-22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趸船、架设栈桥的趸船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3371B (zh) 构造、组装浮动式风力涡轮机平台以及使其下水的方法
CN111877401B (zh) 一种水中交通隧道
CN207784002U (zh) 一种养殖平台
CN103010415B (zh) 支撑海上风机和海洋能发电机的预应力混凝土浮式平台
CN101949146B (zh) 一种海上辅助施工平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100086362A1 (en) Floating stucture for support of mixed use facilities
US20180170489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a large-size floating structure
GB2193240A (en) Emergency escape apparatus
JP2006226099A (ja) 津波シェルター
CN110042819B (zh) 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海上换流站
CN212220503U (zh) 一种医用移动码头
ES2490393A1 (es) Procedimiento de instalación de torre de aerogenerador de tipo off-shore, de cimiento basado en pilas, y equipo para llevar a cabo tal procedimiento
CN110970826A (zh) 一种用于海上换流站的整体式空间结构
CN101851933B (zh) 一种可潜式水下景观隧道
CN201376663Y (zh) 机动式水陆两用潜水方舱
CN201762699U (zh) 一种海上辅助施工平台装置
CA1175626A (en) Hospital construction transportable by water
CN113513005B (zh) 海上浮岛
CN206221175U (zh) 一种柔性海上升压站
CN211468719U (zh) 一种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
CN110844012B (zh) 一种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
WO1980001581A1 (en) Procedure and arrangement for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prefabricated plants ashore
CN112609585A (zh) 一种适用于水上大型钢沉井定位的缆绳施工方法
CN211480697U (zh) 一种用于海上换流站的整体式空间结构
JP2004256084A (ja) 超大型浮体式海洋構造物の洋上空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