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5194U - 一种蓄冷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冷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5194U
CN212205194U CN202020144676.9U CN202020144676U CN212205194U CN 212205194 U CN212205194 U CN 212205194U CN 202020144676 U CN202020144676 U CN 202020144676U CN 212205194 U CN212205194 U CN 212205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cavity
duct
beam according
pip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46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顺潮
张贝
廖良金
王蒙
胡晓微
石志国
童山虎
李子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46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5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5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5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蓄冷梁,包括壳体(1)和管部,其特征在于,壳体(1)包括第一腔体(11)和两个第二腔体(12),两个第二腔体(12)分别位于第一腔体(11)的两端,管部贯穿在第一腔体(11)内,第一腔体(11)和管部之间限定容纳储能介质的空间,两个第二腔体(12)与第一腔体(11)内的管部流体连通,第二腔体(12)与管部限定容纳载冷介质的空间。蓄冷梁的两个第二腔体(12)内容纳了载冷剂,载冷剂经过第二腔体(12)均匀地通过每根第一管道(21),使得储能介质蓄冷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蓄冷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能存储单元。
背景技术
蓄冷排在冷链技术领域应用广泛,在冷库或保温集装箱中通过蓄冷排与存储空间进行热交换,起到调节存储空间温度的效果。目前市场上正在制造使用的蓄冷排多为单管或多加一个或多个换热翅片组成的铝管单元,此种铝排管在理论计算时换热面积可能足够,但在冷库或保温集装箱实际使用中,蓄冷速度不均匀,蓄冷效率低,不能及时调节存储空间的温度,容易致使货物腐损。
如申请号为CN201420335971.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铝合金翅片管及其换热装置,铝合金翅片管包括至少两个铝管及其连接于两相邻铝管之间的翅片,翅片呈平板结构;铝管为内表面光滑的或具有内螺纹的圆管,这种换热装置起到调节存储空间温度的效果。但是,这种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较低,且不能及时给冷库补充冷量,不能有效地保证货物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的蓄冷梁,该蓄冷梁的蓄冷速度均匀,蓄冷梁便于补充冷量,使得冷库温度波动度小,控温精准,降低了货物腐损率,有效保证了货物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冷梁,包括壳体和管部,壳体包括第一腔体和两个第二腔体,两个第二腔体分别位于第一腔体的两端,管部贯穿在第一腔体内,第一腔体和管部之间限定容纳储能介质的空间,两个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内的管部流体连通,第二腔体与管部限定容纳载冷介质的空间。蓄冷梁的这种设计使得载冷介质均匀地流经管部,达到了储能介质均匀蓄冷的效果。
进一步的,管部包括至少两根第一管道。管部包括的管道数量可多可少,可以是两根、三根、四根或五根等。多根管道的外表面也增加了载冷介质与储能介质的热交换速度,增加了储能介质的蓄冷过程。
进一步的,壳体两端设置第二管道,载冷介质从第二管道流径第二腔体后进入第一管道。
进一步的,第二管道的内径比第一管道的内径大。蓄冷梁最外侧的两个主管与主充冷管路连通,主管的内径一般是冷管内径的数倍,具体倍数根据整体设计确定。
进一步的,蓄冷梁的壳体截面为圆形或方形。壳体截面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成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的,第一管道的横截面包括圆形部分和圆形周围的多个散射线部分。
进一步的,第一腔体的横截面中心对称。多根管道均匀地分布在蓄冷梁壳体内的储能介质中,可以起到均匀蓄冷的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腔体和两个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圆孔,第一管道固定在隔板的圆孔处。
进一步的,第一管道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直线型、弧形或折线型翅片的一种和/或多种。为了进一步增加载冷介质与储能介质的热交换,第一管道外部可以设置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形状可以是直线型、弧线型、折现形、螺旋形或其它的能够实现散热的结构形式。
进一步的,散射线部分为直线、弧形或折线的一种和/或多种。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内部换热效率高的蓄梁,蓄冷梁的两个第二腔体内容纳了载冷剂,载冷剂经过第二腔体均匀地通过每根冷管,使得储能介质蓄冷均匀,且蓄冷梁内部均匀布置有多根流通载冷介质的管道,多根管道的外表面也增加了载冷介质与储能介质的热交换速度,增加了储能介质的蓄冷过程,提高了蓄冷梁的蓄冷速度。蓄冷梁用于冷库或保温集装箱等保温设备中,使得保温设备脱离了电源维持冷藏环境,不需要设置动力源,实现了保温设备的无源制冷,显著提高了保温设备的运行安全性,避免了人为干扰制冷。并且蓄冷梁采用的储能介质储能密度大、潜热值高、无毒、无腐蚀、无污染,使用安全、不易燃易爆、循环性能稳定、使用周期长。且蓄冷梁与保温设备中其它结构均为机械连接,使得保温设备维护保养方便,运输成本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冷梁实施例一的轴测图;以及
图2是本实用新型蓄冷梁实施例一去掉壳体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蓄冷梁实施例一的隔板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蓄冷梁实施例一第一管道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蓄冷梁实施例一带有翅片的第一管道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蓄冷梁实施例二的轴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蓄冷梁实施例二去掉壳体的轴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蓄冷梁实施例二隔板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壳体,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
21:第一管道,22:第二管道,
3: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蓄冷梁可固定在冷库、货架、保温箱、集装箱等需要制冷或保温的冷链运输全流程的保温设备内,蓄冷梁通过释放自身储存的冷量或热量以调节保温设备的内部温度,相应地蓄冷梁壳体内的储能介质与载冷介质需要进行热量交换或冷量交换。通过蓄冷梁内储能介质存储能量,脱离电源维持保温设备冷藏环境,不需要设置动力源,实现无源制冷。无源制冷的运行安全性显著提高,避免运输途中人为干扰制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冷梁是带有集液腔的蓄冷梁,图1-图8显示了蓄冷梁的两个实施例。图1-图3是蓄冷梁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图4、图5分别是蓄冷梁的第一管道截面图、带有翅片的第一管道截面图,图6-图8是蓄冷梁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可以看出,蓄冷梁不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蓄冷梁壳体和隔板的形状。
如图1-图2所示,蓄冷梁包括圆形壳体1和管部。壳体1包括第一腔体11和两个第二腔体12,两个第二腔体12分别位于第一腔体1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一腔体11和管部之间限定的空间用于容纳储能介质,储能介质为蓄冷梁储存冷量或热量。管部包括多根第一管道21,第一管道21贯穿在第一腔体11内,第一管道内流通载冷介质,载冷介质通过第一管道与储能介质热交换。位于蓄冷梁两端的第二腔体12与第一腔体11内的第一管道21流体连通,当蓄冷梁内部的储能介质需要储能时,载冷介质从一端的第二腔体12流经多个第一管道21,然后再从另外一端的第二腔体12流出。蓄冷梁在两个端部增加了容纳载冷介质的集液腔即第二腔体12,集液腔收集来自蓄冷梁外部的载冷介质,然后载冷介质再从集液腔流入第二管道,载冷介质从腔体流入多根管道的设计使得载冷介质均匀地流经每根第一管道21,达到了储能介质均匀蓄冷的效果。载冷介质通过第一管道21将能量传递给蓄冷梁内的储能介质,以实现蓄冷梁自身的能量储存,蓄冷梁将储存的能量释放至保温设备内以满足保温设备内的存储物品如冷冻、冰鲜物品或生物制品等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根据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温度要求的不同,蓄冷梁内的储存介质可能储存冷量或储存热量。
蓄冷梁内的储能介质为低温相变材料和/或热化学储能材料,其中低温相变材料为释冷温度范围在-200至30℃之间的复合相变材料、有机类相变材料、无机类相变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复合相变材料的能量密度高,可实现冷量的大规模储存,且复合相变材料利用其潜热及相变过程保持恒温的优点,克服了常规显热储存方式体积大、重量重的缺点,能够持续较长时间提供恒定温度的冷量。蓄冷梁内的储能材料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可采用不同温度范围的复合相变材料,如温度范围在-170℃至-140℃主要应用于液化空气、液化天然气等深冷存储;温度范围在-60℃至0℃主要应用于冷藏、冷冻及移动充冷车;温度范围在4℃至 26℃主要应用于保鲜、疫苗药品冷链运输等。其它的储能介质,如高能量密度有机类相变材料包括石蜡类,有机酸类等;热化学储能材料包括纯化学反应储能材料(如合成/分解可逆反应等)和化学吸附/吸收反应储能材料(如配位反应、水化反应等)等。
图2显示了去掉壳体1后的蓄冷梁轴测图,可以看出,蓄冷梁第一腔体11内的第一管道 21有9根,在实际应用中,管道数量可多可少,可以是两根、三根、五根或九根等,管道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设计。第一腔体11内多根管道设计增加了载冷介质与储能介质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载冷介质与储能介质的热交换速度,加快了储能介质的蓄冷过程。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蓄冷梁的两个端部即第二腔体12外侧设置有第二管道22,第二管道 22的内径比第一管道21的内径大,第二管道22的内径与第一管道21内径的倍数值根据整体设计确定。蓄冷梁需要蓄能时,给蓄冷梁冲冷或冲热的充冷管路与蓄冷梁自身的第二管道22 连接,载冷介质从第二管道22流径第二腔体12后进入第一管道21,然后第一管道21内的载冷液统一汇流至蓄冷梁另外一端的第二腔体12后再从另外一根第二管道22流出。这种蓄冷梁的两端设计有容纳了载冷剂的集液腔,使得载冷剂均匀地通过每根冷管,可以达到对第二腔体12内的储能介质均匀充冷的效果。
图3是将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分开的隔板3,隔板3为圆形,设置在第二腔体12的两端,隔板3上的圆孔数与第一管道21的数量相对应。每根第一管道21通过两端隔板3 对应的圆孔安装固定。
图4显示了第一管道21的截面为圆形,图5显示了第一管道21的横截面包括圆形部分和圆形周围的多个散射线部分,散射线部分为直线、弧形或折线型的一种和/或多种,散射线部分指的是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形状可以是直线型、弧线型、折线形、螺旋形或其它的能够实现散热的结构形式,且管道外的散热翅片可以采用一种翅片形状,也可以采用多种翅片形状。第一管道21外部的散热翅片增加了载冷介质与储能介质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为了进一步加快蓄冷梁壳体1内储能介质的储能速度,管道径向向外延伸的换热翅片可以设计成粗糙表面,也可以设置通孔;另外,还可以在壳体1内的储能介质中设置加快储能介质储能的蜂窝状物质,例如蜂窝铝。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图,本实施例的壳体为方形,分隔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 12的隔板3也为方形。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蓄冷梁的安装空间等需求选择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蓄冷梁设计,且蓄冷梁壳体的形状不限于圆形或方形,也可以是其它能够实现容纳储能介质的形状。
图7是实施例二去掉壳体后的视图,图8是实施例二的隔板图,可以看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第一腔体11的横截面都是中心对称,多根管道均匀地分布在蓄冷梁壳体1内的储能介质中,可以起到使得储能介质均匀蓄冷的效果。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带有集液腔的蓄冷梁,这种蓄冷梁使得载冷介质均匀地流经每根管道,达到了储能介质均匀蓄冷的效果,有效地保证了货物品质。蓄能排的储能介质储冷密度大、潜热值高,无毒、无腐蚀、无污染,蓄能排使用安全、不易燃易爆、循环性能稳定、使用周期长。且蓄能排与保温装置内其它结构均为机械连接,使得保温装置维护保养方便,运输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蓄冷梁,包括壳体(1)和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腔体(11)和两个第二腔体(12),两个所述第二腔体(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两端,所述管部贯穿在所述第一腔体(11)内,所述第一腔体(11)和所述管部之间限定容纳储能介质的空间,两个所述第二腔体(12)与所述第一腔体(11)内的所述管部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2)与所述管部限定容纳载冷介质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包括至少两根第一管道(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端设置第二管道(22),所述载冷介质从所述第二管道(22)流经所述第二腔体(12)后进入所述第一管道(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2)的内径比所述第一管道(21)的内径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梁的所述壳体(1)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21)的横截面包括圆形部分和圆形周围的多个散射线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的横截面中心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和两个第二腔体(12)之间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上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一管道(21)固定在所述隔板(3)的圆孔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直线型、弧形或折线型翅片的一种和/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线部分为直线、弧形或折线的一种和/或多种。
CN202020144676.9U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蓄冷梁 Active CN212205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4676.9U CN212205194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蓄冷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4676.9U CN212205194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蓄冷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5194U true CN212205194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1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4676.9U Active CN212205194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蓄冷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51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7689A (zh) * 2020-12-31 2021-05-14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一种基于lng冷回收的充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7689A (zh) * 2020-12-31 2021-05-14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一种基于lng冷回收的充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55627A (en) Thermal storage system
US20120279679A1 (en) Thermal energy storage
US12013146B2 (en) Phase change cold storage device having vortex coiled tubes
CN108362153B (zh) 一种带内肋片的高效相变储能封装球
JP2000220978A (ja) 蓄冷式熱交換器
KR20190029712A (ko) 상 변화 물질을 이용하는 축열식 열 교환기 구조
WO2020001503A1 (zh) 一种流动冷库
CN206259440U (zh) 固体氢储存装置
KR20140072764A (ko) 축냉모듈, 다수 축냉모듈을 장착한 냉동 컨테이너, 그리고 냉동 컨테이너 차량
CN212205194U (zh) 一种蓄冷梁
KR20150024624A (ko) 비등간극의 메쉬메탈 구조를 갖는 축냉모듈, 다수 축냉모듈을 장착한 냉동 컨테이너, 그리고 냉동 컨테이너 차량
CN115458832A (zh) 多元复合相变材料和水冷协同作用的动力电池散热系统
CN212132984U (zh) 一种蓄能排
CN212133399U (zh) 蓄能排和包括该蓄能排的蓄冷式冷链装备
CN113295031B (zh) 固液组合蓄冷热器及储能系统
CN111351165B (zh) 一种隔间分形蓄冰槽
CN211782261U (zh) 间歇运行换热装置
CN205373165U (zh) 制冷设备散热结构及制冷设备
CN212242898U (zh)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CN203719489U (zh) 双相变潜热换热器
CN216869272U (zh) 强化换热的可承压蓄冷蓄热器
CN215447551U (zh) 一种模块化蓄冷装置
CN202177181U (zh) 基站用分离式热管空调器
CN219890247U (zh) 一种储换热一体化的固体储热系统
KR20150024625A (ko) 중력 내성을 고려한 축냉모듈, 다수 축냉모듈을 장착한 냉동 컨테이너, 그리고 냉동 컨테이너 차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Ma Song

Inventor after: Tong Shanhu

Inventor after: Li Zixiao

Inventor after: Liu Shunchao

Inventor after: Han P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Bei

Inventor after: Han Siyuan

Inventor after: Liao Liangjin

Inventor after: Wang Meng

Inventor after: Hu Xiaowei

Inventor after: Shi Zhiguo

Inventor before: Liu Shunchao

Inventor before: Zhang Bei

Inventor before: Liao Liangjin

Inventor before: Wang Meng

Inventor before: Hu Xiaowei

Inventor before: Shi Zhiguo

Inventor before: Tong Shanhu

Inventor before: Li Zi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