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3226U - 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3226U
CN212203226U CN202020784849.3U CN202020784849U CN212203226U CN 212203226 U CN212203226 U CN 212203226U CN 202020784849 U CN202020784849 U CN 202020784849U CN 212203226 U CN212203226 U CN 212203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re
control valve
cavity
runn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848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竹宇
翁明堂
邱琳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draulik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draulik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draulik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draulik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848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3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3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3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包括阀体,阀体内预加工有阀芯安装孔,控制阀芯置于阀芯安装孔内,且与阀芯安装孔滑动配合,阀体上部开设有B腔流道、A腔流道,B腔流道、A腔流道的下端均与阀芯安装孔相连通,B腔流道上端设置有溢流结构组一,A腔流道上端设置有溢流结构组二,阀体下部开设有P腔流道,控制阀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应急推杆一、应急推杆二,控制阀芯位于左侧时与应急推杆一作面接触,且此时B腔流道与P腔流道相通,控制阀芯上开设有通孔,控制阀芯位于右侧时与应急推杆二作面接触,且此时P腔流道经过通孔与A腔流道相通;本实用新型没有定位弹簧的损坏或是阀芯凹槽的磨损问题,大大增加了产品使用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自动循环阀的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
[背景技术]
一般换向阀在设计上,在能达到机能需求的前提下,都是以减少组合件的数量或是提高运行的稳定性为目标,其一是可以节省成本以及使零件损坏率降低,其二是可以提高安全性,这两点对于工业产品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指标。目前,广泛使用的换向阀一般为电磁控制、机械控制或液动控制,这三种控制方式在驱使阀芯移动时,都必须先克服阀芯与阀体之间的卡紧力后,才能开始移动,从而造成线圈、弹簧或是导引压的初始设计推力必须要提高才能满足机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既没有定位弹簧的损坏或是阀芯凹槽的磨损问题,大大增加了产品使用稳定性,又节省了额外加工及配件购买,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包括阀体9以及置于阀体9内的控制阀芯4,所述阀体9内预加工有沿横向布置的阀芯安装孔,所述控制阀芯4置于阀芯安装孔内,且与阀芯安装孔滑动配合,所述阀体9上部开设有B腔流道2、A腔流道8,所述B腔流道2与A腔流道8左右对称布置,所述B腔流道2、A腔流道8的下端均与阀芯安装孔相连通,所述B腔流道2上端设置有溢流结构组一3,所述A腔流道8上端设置有溢流结构组二7,所述阀体9下部开设有P腔流道5,所述控制阀芯4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应急推杆一1、应急推杆二10,所述控制阀芯4位于左侧时与应急推杆一1作面接触,且此时B腔流道2与P腔流道5相通,所述控制阀芯4上开设有通孔18,所述控制阀芯4位于右侧时与应急推杆二10作面接触,且此时控制阀芯4上的通孔18分别与P腔流道5、A腔流道8相连通,所述P腔流道5经过通孔18与A腔流道8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芯4外壁与阀芯安装孔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控制阀芯4上套设有密封圈6,并通过密封圈6与阀芯安装孔之间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结构组一3、溢流结构组二7均通过设定弹簧压力调节并控制液压油的压力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芯4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凸起一16和凸起二17,所述凸起一16、凸起二17的外径均与阀芯安装孔的孔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芯4上的通孔18倾斜布置,所述通孔18设置在密封圈6处。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18的直径设置为1毫米。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弹簧等组合件及相关结构一样可以实现自动往复换向的机能,从而节省了额外加工及配件购买,降低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没有定位弹簧的损坏或是阀芯凹槽的磨损问题,大大增加了产品使用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控制阀芯设有密封圈一方面能够预防渗油,另一方面可增加些微摩擦力避免其因轻微的液动力干扰就导致移动,使用非常可靠;
(4)本实用新型阀芯换向所需的导引压力相对较低,反应更灵敏,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应急推杆一 2、B腔流道 3、溢流结构组一 4、控制阀芯 5、P腔流道 6、密封圈 7、溢流结构组二 8、A腔流道 9、阀体 10、应急推杆二 11、阀芯二 12、凹槽二 13、凹槽一 14、定位弹簧 15、凹槽三 16、凸起一 17、凸起二 1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该控制阀芯为可应用在液控换向阀里的低阻力控制阀芯,包括应急推杆一1、B腔流道2、溢流结构组一3、控制阀芯4、P腔流道5、密封圈6、溢流结构组二7、A腔流道8、阀体9、应急推杆二10,阀体9内预加工有沿横向布置的阀芯安装孔,控制阀芯4置于阀芯安装孔内,且与阀芯安装孔滑动配合,阀体9上部开设有B腔流道2、A腔流道8,B腔流道2与A腔流道8左右对称布置,B腔流道2、A腔流道8的下端均与阀芯安装孔相连通,B腔流道2上端设置有溢流结构组一3,A腔流道8上端设置有溢流结构组二7,阀体9下部开设有P腔流道5,控制阀芯4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应急推杆一1、应急推杆二10,控制阀芯4位于左侧时与应急推杆一1作面接触,且此时B腔流道2与P腔流道5相通,控制阀芯4上开设有通孔18,控制阀芯4位于右侧时与应急推杆二10作面接触,且此时控制阀芯4上的通孔18分别与P腔流道5、A腔流道8相连通,P腔流道5经过通孔18与A腔流道8相通。
其中,控制阀芯4置于阀体9内预加工好的安装孔内采取滑动配合,控制阀芯4设有密封圈6预防渗油,同时增加些微摩擦力避免其因轻微的液动力干扰就导致移动;控制阀芯4设有一个直径优选为1毫米的通孔,控制阀芯4上的通孔倾斜布置,通孔设置在密封圈6处;溢流结构组一3、溢流结构组二7均通过设定弹簧压力调节并控制液压油的压力大小;控制阀芯4外壁与阀芯安装孔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控制阀芯4上套设有密封圈6,并通过密封圈6与阀芯安装孔之间密封,控制阀芯4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凸起一16和凸起二17,凸起一16、凸起二17的外径均与阀芯安装孔的孔径相匹配。
如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现以液控自动循环阀为例,简述其作动原理:利用压力油Pp与阀体9之A、B口相连的溢流结构组一3、溢流结构组二7设定好之弹簧压力Fs抗衡,利用内部油路的设计使得阀芯二11实现自动往复换向。阀芯二11换向后的定位是利用定位弹簧14固定在阀体9内加工好的凹槽一13里,阀芯二上则制作与定位弹簧14配合的凹槽二12、凹槽三15,使阀芯二11在换向后与定位弹簧14结合达到定位效果。但是,弹簧容易受到疲劳影响寿命,导致运行过程中发生断裂现象,进而产生不可预期的后果;而机械定位容易受到定位配合件的磨耗,影响定位效果,甚至是失效。
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利用密封圈的设计以及机构设计达到低阻力即可完成换向机能,其作动原理如下:如附图1所示,假设一开始溢流结构组一3、溢流结构组二7未调整弹簧压力Fs,控制阀芯4处于阀体左侧与应急推杆一1作面接触,此时B腔流道2与P腔流道5相通;当压力油Pp从P口进入,经过P腔流道5后因油路及机构设计会作用于控制阀芯4左侧,使其往阀体9右侧移动直到与应急推杆二10作面接触;此时P腔流道5会经过控制阀芯4上直径1毫米的通孔与A腔流道8相通,压力油Pp因油路及机构设计会作用于控制阀芯4右侧,使其往阀体左侧移动并与应急推杆一1作面接触;而后就与原本液控自动循环阀的作动原理一样,实现自动往复换向的机能。假设一开始溢流结构组一3、溢流结构组二7已调整弹簧压力Fs为设定值,控制阀芯4一样可以取代原本的阀芯二11实现自动往复换向的机能。
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包括阀体(9)以及置于阀体(9)内的控制阀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9)内预加工有沿横向布置的阀芯安装孔,所述控制阀芯(4)置于阀芯安装孔内,且与阀芯安装孔滑动配合,所述阀体(9)上部开设有B腔流道(2)、A腔流道(8),所述B腔流道(2)与A腔流道(8)左右对称布置,所述B腔流道(2)、A腔流道(8)的下端均与阀芯安装孔相连通,所述B腔流道(2)上端设置有溢流结构组一(3),所述A腔流道(8)上端设置有溢流结构组二(7),所述阀体(9)下部开设有P腔流道(5),所述控制阀芯(4)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应急推杆一(1)、应急推杆二(10),所述控制阀芯(4)位于左侧时与应急推杆一(1)作面接触,且此时B腔流道(2)与P腔流道(5)相通,所述控制阀芯(4)上开设有通孔(18),所述控制阀芯(4)位于右侧时与应急推杆二(10)作面接触,且此时控制阀芯(4)上的通孔(18)分别与P腔流道(5)、A腔流道(8)相连通,所述P腔流道(5)经过通孔(18)与A腔流道(8)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芯(4)外壁与阀芯安装孔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控制阀芯(4)上套设有密封圈(6),并通过密封圈(6)与阀芯安装孔之间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结构组一(3)、溢流结构组二(7)均通过设定弹簧压力调节并控制液压油的压力大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芯(4)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凸起一(16)和凸起二(17),所述凸起一(16)、凸起二(17)的外径均与阀芯安装孔的孔径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芯(4)上的通孔(18)倾斜布置,所述通孔(18)设置在密封圈(6)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8)的直径设置为1毫米。
CN202020784849.3U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 Active CN212203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4849.3U CN212203226U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4849.3U CN212203226U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3226U true CN212203226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4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84849.3U Active CN212203226U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3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58211955A (ja) 自動車の流体圧作動制動機の主シリンダ
CN111442099A (zh) 一种大口径先导式高压常开电磁阀
JP2006052848A (ja) 低衝撃気体ばね
CN212203226U (zh) 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控制阀芯
CN101815864A (zh) 用于输送流体的活塞泵和相应的制动系统
CN208089531U (zh) 适用于清洗机高压柱塞泵的高压单向阀
CN211951495U (zh) 发动机活塞冷却系统智能控制电磁阀
US5425305A (en) Hydraulic cylinder piston with center flow bypass valve
CN210423843U (zh) 防转动轴流式止回阀
CN1734142B (zh) 阀门装置
CN105422346A (zh) 大流量、高转速转子式高压共轨变量泵用柱塞偶件
CN212080299U (zh) 一种直动式电磁阀
EP1015766B1 (en) Coupling for high pressure fluid pump assembly
CN2929327Y (zh) 弹簧式制动中壳体
CN208535252U (zh) 低泄漏流量比例控制阀以及具有该控制阀的油泵电磁阀
CN113048243A (zh) 一种阀体与分步直动式电磁阀
CN209972425U (zh) 一种制动主缸用新中心阀结构
CN210739471U (zh) 一种抽芯式止回阀
CN205206899U (zh) 滚子式液压挺柱及具有其的航空活塞发动机
CN220302441U (zh) 一种常开型二位二通电磁阀
CN212203163U (zh) 一种大口径先导式高压常开电磁阀
CN217081606U (zh) 电磁阀先导阀结构
CN204985149U (zh) 一种液压机油缸
CN220488423U (zh) 电磁阀
CN214063427U (zh) 一种截止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