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0877U - 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00877U CN212200877U CN202020278042.2U CN202020278042U CN212200877U CN 212200877 U CN212200877 U CN 212200877U CN 202020278042 U CN202020278042 U CN 202020278042U CN 212200877 U CN212200877 U CN 2122008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ical
- wall
- keel
- frame
- ri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其具体公开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用于拼装成墙体,包括模框和安装在模框上的外挡板,所述模框包括上横档、下横档以及两个竖向龙骨,上下横档与竖向龙骨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模框的内侧预先安装有内墙板以在模框和内墙板之间形成供灌入建筑浆料的灌浆室,且该内墙板和外挡板相对设置以界定该灌浆室的厚度;所述模框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外墙板的卡接块,外墙板在灌入灌浆室内的建筑浆料固化后通过该卡接块安装在模框上以遮蔽模框和外挡板;所述上横档和竖向龙骨上均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建筑浆料由上横档的导流孔灌入灌浆室内固化后使模框、外挡板和内墙板形成一体。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方便,效率高,而且结构强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化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低碳经济的日益重视,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建筑,开展高性能生态建筑的研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领域低碳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为节约能源,提高建筑物施工质量及加快施工速度,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应大力提倡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目前国内的钢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框架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虽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有很多优点,但是在低层住宅运用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的问题如下: 1.低层住宅开间和跨度都比较小,采用传统的框架结构不能发挥钢结构在大跨度上的优势; 2.由于传统框架结构的限制,结构柱不能做的太小,在低层住宅中如果墙体要包住钢柱,势必造成墙体太厚,如果钢柱外露又会影响房间的内部装修还会对房间的保温隔热性能带来影响;3.传统框架结构需要结构的受力柱不同的楼层可以贯通,但是由于低层住宅造型比较复杂,房间内部布局也灵活多样,往往各楼层之间的结构柱不能贯通,需要设置梁上柱来满足结构上的要求,这对于传统钢结构框架结构是很不利的,也是很不经济的;4.传统的框架结构钢柱和钢梁的刚接节点比较复杂,如果采用全螺栓连接的刚接节点,螺栓数量多、造价比较高,如果采用腹板螺栓连接翼缘板焊接虽然减少了螺栓用量,但是增加了现场焊接,做不到完全意义上的现场快速组装;5.大部分施工作业需要现场完成,工厂加工、现场组装的工业化程度比较低。
针对目前低层住宅结构体系上的上述不足,申请人研发了比较适合中国市场,尤其适合农村住宅改造的钢结构装配式低层住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施工简易方便、快捷,且结构成本低的装配式低层住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用于拼装成墙体,包括模框和安装在模框上的外挡板,所述模框包括上横档、下横档以及两个竖向龙骨,上下横档与竖向龙骨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模框的内侧预先安装有内墙板以在模框和内墙板之间形成供灌入建筑浆料的灌浆室,且该内墙板和外挡板相对设置以界定该灌浆室的厚度;所述模框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外墙板的卡接块,外墙板在灌入灌浆室内的建筑浆料固化后通过该卡接块安装在模框上以遮蔽模框和外挡板;所述上横档和竖向龙骨上均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建筑浆料由上横档的导流孔灌入灌浆室内固化后使模框、外挡板和内墙板形成一体。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地,所述外挡板为钢板网。所述两个竖向龙骨分别为第一竖向龙骨、第二竖向龙骨,两个竖向龙骨相互间平行设置,且竖向龙骨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横档、下横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向龙骨和第二竖向龙骨之间还设置有加强龙骨,该加强龙骨与第一竖向龙骨、第二竖向龙骨平行设置,且该加强龙骨上也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多个导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龙骨的外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定位结构以供相邻墙体构件之间相互对接,该定位结构包括竖向凸部和竖向凹部,竖向凸部和竖向凹部形成半凸字形结构。所述竖向凸部的顶面以及竖向凹部的底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导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龙骨之间通过横向肋骨相连接。所述外挡板的两侧分别安装在两竖向龙骨上,其中部承托在横向肋骨上。
进一步地,所述模框的底部设置有承托内墙板并限制内墙板沿其厚度方向移动的横向限位条,该横向限位条内设置有与内墙板底部相适配的横向限位槽。所述模框上设置有限制内墙板沿其宽度方向移动的竖向拼接条,相邻的内墙板通过该竖向拼接条相拼接,该竖向拼接条具有两个分别向两侧延伸的翼部,所述内墙板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竖向拼接槽,所述翼部与竖向拼接槽相适配。所述竖向拼接条的中部嵌设有密封相邻内墙板之间的拼接缝隙的密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块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模框的固定部和用于卡接外墙板的卡接槽,该卡接槽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内墙板为竖向设置,所述外墙板为横向设置。所述竖向龙骨的外侧固定有加强立柱,所述卡接块设置在加强立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档上也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且下横档上设置有用以将墙体构件与预设地梁固定连接的锚接条,该锚接条上具有供固定螺栓穿过的螺栓孔。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模框属于工厂流水线制作,效率高,成本低,再现场装配使用,组装时使用简易工具将其直接固定在预制的地梁上即可,降低了施工难度,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预先将内墙板固定安装在模框内侧,然后将建筑浆料灌入到灌浆室内,建筑浆料固化后时使得模框、外挡板和内墙板形成一体,不仅显著提高了内墙板的安装牢固度,还可以有效避免内墙板处形成空鼓现象,在敲击内墙板时发出的声音低沉,给用户以牢固感和安全感。
3.由于竖向龙骨上也具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所以建筑浆料可以通过该导流孔进入到相邻墙体构件中的灌浆室内,在建筑浆料固化后,可以将两个墙体构件连为一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相邻墙体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也有效阻止了相邻墙体构件之间的拼接缝隙产生漏风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模框、外挡板和内墙板的组装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截面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模框的结构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内墙板的结构视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视图。
图9是实施例中上横框的结构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一中竖向龙骨的结构视图。
图11是图10中竖向龙骨的截面视图。
图12是实施例一中横向限位条的结构视图。
图13是图12中横向限位条的截面视图。
图14是实施例一中竖向拼接条的结构视图。
图15是图14中竖向拼接条的截面视图。
图16是实施例一中加强龙骨的结构视图。
图17是实施例一中卡接块的结构视图。
图18是图5中灌入有建筑浆料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模框;101.上横框;101a.导流孔;102.下横框;103.竖向龙骨;1031.第一竖向龙骨; 1032.第二竖向龙骨;103a.竖向凹部;103b.竖向凸部;103c.导流孔;104.加强立柱;105. 加强龙骨;105a.导流孔;106.灌浆室;107.横向肋骨;108.卡接块;109.竖向拼接条;109a. 翼部;109b.内凹槽;109c.安装槽;1010.锚接条;1011.密封条;2.内墙板;2a.竖向拼接槽; 3.外墙板;4.横向限位条;4a.承托槽;5.外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或者文字定义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以下实施方式中是基于图1中的墙体构件竖直放置,且内墙板2朝向内侧时所处方位进行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用于拼装成墙体,包括模框1和安装在模框1上的外挡板5,所述模框1包括上横档101、下横档102以及两个竖向龙骨103,上下横档(101、102)与竖向龙骨103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供采用了上下横档(101、102)、两个竖向龙骨103、一个加强龙骨105构成了框架结构。所述模框1的内侧预先安装有内墙板2以在模框1和内墙板2之间形成供灌入建筑浆料的灌浆室106,且该内墙板2和外挡板5相对设置以界定该灌浆室106的厚度,也即内墙板2和外挡板5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之间产生的空隙尺寸就是灌浆室106的厚度,该处的相对设置解释为相对应设置,并不需要刻意区分内墙板2和外挡板5二者或者其一的方向;所述模框1 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外墙板3的卡接块108,外墙板3在灌入灌浆室106106内的建筑浆料固化后通过该卡接块108108安装在模框1上以遮蔽模框1和外挡板5;所述上横档101和竖向龙骨103103上均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其中上横档101上的导流孔为101a,竖向龙骨103103上的导流孔为103c。建筑浆料由上横档101的导流孔101a灌入灌浆室106内固化后使模框1、外挡板5和内墙板2形成一体。在本实施例中,建筑浆料为轻质水泥,轻质水泥也称泡沫轻质水泥,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墙体构件的整体重量,以方便施工,本实施例中的外挡板5采用钢板网。钢板网上具有若干网孔,该网孔尺寸可以阻止轻质水泥从网孔中大量溢出。如图4和图18所示,在浇筑完成后,灌浆室106的轻质水泥逐渐固化,待轻质水泥完全固化后,整个模框1以及钢板网、内墙板2全部被浇筑在一起,也即形成了一体式结构,该结构使得内墙板2与轻质水泥完全贴合,中间不会产生缝隙,该结构既保证了内墙板2的安装牢固性,还有效地避免了内墙板2空鼓的问题,用户在验收敲击时产生的声音较为低沉,给用户以更强的实体感,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而传统的将内墙板2挂接在模框1上的结构则给用户以空洞的感觉。
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有外挡板5的模框1以及安装在模框1上的内墙板2共同形成了灌浆室106,一个墙体构件上的灌浆室106通过竖向龙骨103上的导流孔103c与相邻的另一墙体构件上的灌浆室106连通。在轻质水泥固化后可将两个灌浆室106连为一体,进一步增加了两个墙体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上横档101和下横档102上具有供轻质水泥通过的导流孔,其中上横档101的导流孔101a用于灌入轻质水泥,下横档102的导流孔102a用于使轻质水泥与预设的地梁连接,可以增大墙体构件与地梁的连接强度。
将内墙板2预先安装在模框1上是指,在没有向灌浆室106中灌入轻质水泥前,将内墙板2通过机械连接结构安装模框1上,为了防止在浇筑时,轻质水泥从内墙板2之间的拼接缝隙中溢出,本实施例中在竖向拼接条109上安装了密封条1011,如图5所示。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模框1包括两个竖向龙骨103和上下横档(101、102),两个竖向龙骨103相互平行设置,两个竖向龙骨103分别为第一竖向龙骨1031、第二竖向龙骨1032,两个竖向龙骨103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横档101、下横档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向龙骨1031和第二竖向龙骨1032之间还设置有加强龙骨105,该加强龙骨105与第一竖向龙骨1031、第二竖向龙骨1032平行设置,且该加强龙骨105上也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多个导流孔,如图16所示。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和图18所示,为了进一步加强内墙板2和模框1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在内墙板2与上下横档(101、102)之间,以及其与竖向龙骨103之间均预留有浇筑间隙。在浇筑时,轻质水泥可以进入到该浇筑间隙内以进一步提高内墙板2的连接强度。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竖向龙骨103的外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定位结构以供相邻墙体构件之间相互对接,该定位结构包括竖向凸部103b和竖向凹部103a,竖向凸部103b和竖向凹部103a形成半凸字形结构。所述竖向凸部103b的顶面以及竖向凹部103a 的底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导流孔。在本实施例中,模框1采用轻钢材质制成,其中竖向龙骨103 为轻钢板折弯制成,其以中部竖向腹板为基准,上部向一侧折弯形成竖向凸部103b,下部向另一侧折弯形成竖向凹部103a,再进一步以竖向凸部103b为基准进行折弯形成该侧的安装翼部,以竖向凹部103a为基准进行折弯也形成该侧的安装翼部,如图11所示。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半凸字形仅为形状的相似性表述,并非绝对形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为了实现墙体构件之间的拼接,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竖向龙骨103、加强龙骨105、上横档101、下横档102 上的导流孔均为多个,尤其是竖向龙骨103上的导流孔103c,其数量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增加墙体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竖向凹部103a和竖向凸部103b上的导流孔103c均为16个。
如图6所示,两个竖向龙骨103之间通过多个平行设置的横向肋骨107相连接。所述外挡板5的两侧分别安装在两竖向龙骨103上,其中部承托在横向肋骨107上。在本实施例中,横向肋骨107具有两组,其中一组用于支撑和安装外挡板5,另外一组用于安装和支撑内墙板2,且使内墙板2和模框1之间保持浇筑间隙。横向肋骨107为“几”字形。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横向肋骨107为6个。
如图2、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模框1的底部设置有承托内墙板2并限制内墙板2沿其厚度方向移动的横向限位条4,该横向限位条4内设置有与内墙板2底部相适配的横向限位槽。该横向限位条4为铸铝件,其固定安装在下横档102上。此外,横向限位条4上还以进一步连接地板安装条,用于将地板与内墙板2完整地拼接在一起。内墙板2的底部边缘卡入横向限位槽内,以限制内墙板2在墙体的厚度方向上移动,以便于安装固定内墙板2。
如图2、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模框1上设置有限制内墙板2沿其宽度方向移动的竖向拼接条109,相邻的内墙板2通过该竖向拼接条109相拼接,该竖向拼接条109具有两个分别向两侧延伸的翼部109a,翼部109a下方具有内凹槽109b以便于安装内墙板2。如图7 和图8所示,所述内墙板2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竖向拼接槽2a,所述翼部109a与竖向拼接槽2a相适配。所述竖向拼接条109的中部嵌设有密封相邻内墙板2之间的拼接缝隙的密封条1011,密封条1011安装竖向拼接条的安装槽109c内。
如图1、图6和图17所示,所述卡接块108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模框1的固定部和用于卡接外墙板3的卡接槽,该卡接槽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内墙板2为竖向设置,所述外墙板3为横向设置,外墙板3横向设置既可以增加外墙的美观度,也可以通过外墙板3将多个模框1连在一起以增加墙体的牢固度。所述竖向龙骨103的外侧固定有加强立柱104,加强立柱104为空心柱体,所述卡接块108设置在加强立柱104上。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立柱104为三个,分别位于第一竖向龙骨1031、第二竖向龙骨1032和加强龙骨105的外侧,设置加强龙骨105 可以显著提供模框1的结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卡接槽的开口朝向设置是为了便于从上侧固定外墙板3,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从外墙板3的下侧开始固定外墙板3并进行固定,此时则需要将卡接槽的开口朝上设置即可。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下横档102上也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且下横档102 上设置有用以将墙体构件与预设地梁固定连接的锚接条1010,该锚接条1010上具有供固定螺栓穿过的螺栓孔,该固定螺丝为常用的膨胀螺丝。该锚接条1010焊接式固定在下横档102 上,其形状与下横档102的形状均为U字形,锚接条1010套在下横档102上,并进一步将二者焊接即可。
如图9所示,上横档101为轻钢构件,其整体上为长条U形,包括腹板和由腹板的两侧向同一方向折弯形成的翼板,导流孔101a设置在腹板上,且其数量为多个,具体为6个。如图16所示,加强龙骨105也为轻钢构件,其整体上为Z字形,包括腹板和由腹板的两侧向不同方向折弯形成的翼板,导流孔105a设置在其腹板,且数量为多个,具体为16个。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上横档101、下横档102的两端部均具有一与竖向龙骨103上的竖向凸部103b 和竖向凹部103a在顶部或底部形成的缺口相适配,以便于二者之间的固定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和金属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进行替换,当然也可以采用铆接结构。此外,外挡板5还可以是多个横向安装的板材以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工艺如下:
在施工过程,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模框1与外挡板5安装在一起,然后再将模框1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预设的地梁上,接着将多个模框1逐一拼装在一起。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模框1 的定位结构为半凸字形,所以在拼装墙体时,在固定安装好一个模框1后,将相邻安装的模框1从竖向凹部103a的一侧推起来,使二者的竖向凹部103a和竖向凸部103b抵靠即可实现定位,然后再将待安装的模框1固定即可,安装较为方便,施工效率高。在将所有模框1拼装完成后,再将内墙板2逐一安装在模框1上。在完成模框1和内墙板2的安装后,模框1、内墙板2和外挡板5之间就形成了灌浆室106,通过上横档101的导流孔101a向灌浆室106 内灌入轻质水泥,待轻质水泥固化后就可以使模框1、内墙板2和外挡板5形成一体,也可以将构成墙体的模框1连接成一体。最后再将外墙板3固定安装在模框1上将模框1和外挡板5遮蔽住就完成了墙体的安装和装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用于拼装成墙体,包括模框和安装在模框上的外挡板,所述模框包括上横档、下横档以及两个竖向龙骨,上下横档与竖向龙骨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框的内侧预先安装有内墙板以在模框和内墙板之间形成供灌入建筑浆料的灌浆室,且该内墙板和外挡板相对设置以界定该灌浆室的厚度;
所述模框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外墙板的卡接块,外墙板在灌入灌浆室内的建筑浆料固化后通过该卡接块安装在模框上以遮蔽模框和外挡板;
所述上横档和竖向龙骨上均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由上横档的导流孔灌入灌浆室内的建筑浆料固化后使模框、外挡板和内墙板形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板为钢板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竖向龙骨分别为第一竖向龙骨、第二竖向龙骨,两个竖向龙骨相互间平行设置,且竖向龙骨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横档、下横档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龙骨和第二竖向龙骨之间还设置有加强龙骨,该加强龙骨与第一竖向龙骨、第二竖向龙骨平行设置,且该加强龙骨上也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龙骨的外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定位结构以供相邻墙体构件之间相互对接,该定位结构包括竖向凸部和竖向凹部,竖向凸部和竖向凹部形成半凸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凸部的顶面以及竖向凹部的底面上均设置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龙骨之间通过横向肋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板的两侧分别安装在两竖向龙骨上,其中部承托在横向肋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的底部设置有承托内墙板并限制内墙板沿其厚度方向移动的横向限位条,该横向限位条内设置有与内墙板底部相适配的横向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上设置有限制内墙板沿其宽度方向移动的竖向拼接条,相邻的内墙板通过该竖向拼接条相拼接,该竖向拼接条具有两个分别向两侧延伸的翼部,所述内墙板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竖向拼接槽,所述翼部与竖向拼接槽相适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拼接条的中部嵌设有密封相邻内墙板之间的拼接缝隙的密封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模框的固定部和用于卡接外墙板的卡接槽,该卡接槽开口朝下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为竖向设置,所述外墙板为横向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龙骨的外侧固定有加强立柱,所述卡接块设置在加强立柱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档上也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且下横档上设置有用以将墙体构件与预设地梁固定连接的锚接条,该锚接条上具有供固定螺栓穿过的螺栓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23508 | 2019-11-08 | ||
CN2019219235083 | 2019-11-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00877U true CN212200877U (zh) | 2020-12-22 |
Family
ID=72627022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91205.6U Active CN211621944U (zh) | 2019-11-08 | 2019-11-28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的连接装置和装配式建筑 |
CN201922092543.1U Active CN212317230U (zh) | 2019-11-08 | 2019-11-28 |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安装结构 |
CN201922091251.6U Active CN211923114U (zh) | 2019-11-08 | 2019-11-28 | 一种墙板拼接件、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和装配式建筑 |
CN201922091161.7U Active CN211622028U (zh) | 2019-11-08 | 2019-11-28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的泛水件和装配式建筑 |
CN20202027804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00877U (zh) | 2019-11-08 | 2020-03-09 | 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91205.6U Active CN211621944U (zh) | 2019-11-08 | 2019-11-28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的连接装置和装配式建筑 |
CN201922092543.1U Active CN212317230U (zh) | 2019-11-08 | 2019-11-28 |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安装结构 |
CN201922091251.6U Active CN211923114U (zh) | 2019-11-08 | 2019-11-28 | 一种墙板拼接件、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和装配式建筑 |
CN201922091161.7U Active CN211622028U (zh) | 2019-11-08 | 2019-11-28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的泛水件和装配式建筑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5) | CN21162194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2825A (zh) * | 2021-02-12 | 2021-06-15 | 王玉中 | 装配式保温环保墙体结构及其建筑 |
CN119411733A (zh) * | 2025-01-08 | 2025-02-11 | 浙江焱木科技有限公司 | 幕墙及其装配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00684B (zh) * | 2021-01-22 | 2022-05-31 | 山东连云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建筑隔音墙体 |
CN113309263A (zh) * | 2021-06-22 | 2021-08-27 | 厦门大禾众邦建筑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 |
CN113309264A (zh) * | 2021-06-22 | 2021-08-27 | 厦门大禾众邦建筑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全螺栓联接的钢结构墙体结构 |
-
2019
- 2019-11-28 CN CN201922091205.6U patent/CN211621944U/zh active Active
- 2019-11-28 CN CN201922092543.1U patent/CN212317230U/zh active Active
- 2019-11-28 CN CN201922091251.6U patent/CN211923114U/zh active Active
- 2019-11-28 CN CN201922091161.7U patent/CN211622028U/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3-09 CN CN202020278042.2U patent/CN2122008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2825A (zh) * | 2021-02-12 | 2021-06-15 | 王玉中 | 装配式保温环保墙体结构及其建筑 |
CN119411733A (zh) * | 2025-01-08 | 2025-02-11 | 浙江焱木科技有限公司 | 幕墙及其装配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23114U (zh) | 2020-11-13 |
CN212317230U (zh) | 2021-01-08 |
CN211621944U (zh) | 2020-10-02 |
CN211622028U (zh) | 2020-10-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00877U (zh) | 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 | |
CN107587603B (zh) | 装配式轻钢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1980297B (zh) | 一种装配式型钢外包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及其施工方法 | |
KR20180076270A (ko) | 건축물 커튼 월 외장시스템 및 그 시공방법 | |
CN206418594U (zh) | 一种快捷装配式房屋 | |
CN210658707U (zh) | 可拆卸混凝土移动房屋 | |
CN201865195U (zh) | 新型活动板房 | |
CN100559002C (zh) | 木塑保温墙体板 | |
CN214531068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房屋 | |
CN110984463A (zh) | 一种工业化低层装配式住宅的网模构件 | |
CN211396109U (zh) | 一种钢管柱组合墙 | |
CN204676732U (zh) | 混凝土空心或夹芯板轻钢结构装配式墙体 | |
CN211622736U (zh) | 一种工业化装配式住宅 | |
CN111851791A (zh) | 一种装配式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 | |
CN208024178U (zh) | 预制装配式飘窗 | |
CN214942942U (zh) | 一种新型钢骨架-竹材板组合墙体 | |
CN219011718U (zh) | 一种飘带式幕墙屋顶结构 | |
CN201013049Y (zh) | 木塑保温墙体板 | |
CN210507901U (zh) | 一种装配式墙体模块 | |
CN110984627A (zh) | 一种工业化装配式住宅 | |
CN109322411B (zh) | 多层轻钢结构建筑楼板与墙面节点连接工法 | |
CN2441900Y (zh) | 砼集成建筑板 | |
CN217974942U (zh) | 一种用于建筑幕墙的bipv光伏材料固定装置 | |
CN210238789U (zh) |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钢结构房屋 | |
CN221119607U (zh) | 一种弧形整体铝合金门窗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